1. 全國有幾所特級醫院分別是哪幾所
醫院沒有「特級醫院」的叫法。依照中國現行《醫院分級管理辦法》等的規定劃分的醫療機構級別,是中國內地對醫院實行「三級六等」的劃分。中國等級最高級就是三甲醫院(三級甲等)(900分及以上)有幾百個。
中國著名三級甲等醫院
1、北京協和醫院
北京協和醫院在中國乃至世界享有盛名。醫院成立於1921年。現任院長趙玉沛。北京協和醫院是中國最早承擔外賓醫療任務的單位,醫院專門設立外賓和高幹門診部,開設專門的高幹、外賓、特需病區。2006年7月28日被中國奧委會定為「國家隊運動員醫療服務指定醫院」。
2、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始建於1956年,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後街23、61號,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0三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器官移植科、血液病科、腫瘤專科、骨科、精神衛生科、腎臟病科、普通外科、精神衛生科、麻醉科、放療科、皮膚科、生物診療中心、泌外男科中心、甲亢中心、婦產診療中心、數字口腔中心、美容整形中心等科。
4、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位於北京市西直門南大街11號,白塔寺院區位於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133號,始建於1918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北京市醫保定點醫院,國家衛生計生委委管醫院,北京大學附屬醫院,北京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先後獲得「全國衛生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
5、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位於北京老皇城內,是距離中南海最近的醫院,是一所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中央保健基地醫院。北大醫院創建於1915年,是我國最早創辦的國立醫院,也是國內首批建立的臨床醫學院之一。近百年來,我院擁有著一批國內的首創專業學科以及在我國率先開展的診療技術。
2. 印度醫療全民免費嗎
印度人醫療並不是真正的全民免費,而是「部分醫葯免費」。
從1950年起,印度就開始建立公立醫療體系,建立公立醫療體系的宗旨是「讓窮人也能看得起病」。因此,印度還特地頒布法律,由國家統一制定衛生計劃,公辦醫院提供衛生服務。
當時,印度的醫院體系以公立醫院為主,私立醫院極少。而且由於不同地區的管理不同,各地之間的醫療質量參差不齊。
到20世紀80年代,印度的醫療保健開始向農村覆蓋。保健站、初級保健中心和社區保健中心免費給窮人看病,同時,城市公立醫院體系也逐漸成熟。
但到20世紀90年代,由於前期過於盲目樂觀,公立醫院開始入不敷出了。這促使印度的醫療體系進入私有化階段,私立小型診所越來越多,越發展越好,慢慢地,大型私立醫院占據了主導地位,公立醫院式微。
在這一趨勢下,印度政府提供大量的補貼給私立醫院,用於適度減免平民的醫療費用,私立醫院的醫療資源也越來越好。
進入21世紀後,印度政府開始通過稅收籌資,開展公共衛生服務保健,實行部分醫葯免費制度。目前,印度人看病不是真正的免費,而是「部分醫葯免費」,例如部分基本葯品的費用、部分小病的治療費。
印度人看病的現狀
1、公立、私立醫院醫療差距大
隨著印度醫療體系進入私有化階段,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最明顯的一點是,在政府的鼓勵下,私立醫院不斷發展,匯集了頂尖的醫生和設備。
盡管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私立醫療的發展,但對絕大多數百姓來說,去私立醫院看病變得越來越困難。與公立醫院相比,私立醫院的看病費用更貴,70%的醫療費用需要自費,這對掙扎在溫飽水平線的平民來說,是難以承擔之痛。
2、醫療投入不足
印度每年在公共醫療上投入經費很多,從印度整體的經濟水平來看,這個數字似乎還不錯,但實際上僅占其國民生產總值的2%。
此外,這筆醫療支出只把20%的資金給公立醫院,剩餘的80%都給了私立醫院。由於絕大多數印度百姓只能去公立醫院看病,因此他們無法享受與國際接軌的醫療服務。而公立醫院的投入少,醫療資源有限,加上人口眾多,排長龍、缺醫生、病床少等現象已經見慣不怪。
印度公立醫院的醫生一天工作8小時,要給100多個病人看病,相當於每個病人只能花5分鍾。有數據估算,印度約有6300萬糖尿病患者和250萬癌症患者,但很多人沒有被確診。印度的嬰兒死亡率是中國的3倍,需要進行手術的心臟病患者中,只有5%的人有幸接受治療。還有更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生病了,更別談治療。
3. 全國的三甲醫院有幾家
華東區(148)山東省(42)
山東中醫葯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原鐵道部濟南鐵路中心醫院)
山東省立醫院
山東中醫葯大學附屬醫院(山東省中醫院)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山東省腫瘤醫院(山東省腫瘤防治研究院)
濟南市中心醫院(山東大學臨床醫院)
濟南市第四人民醫院(泰山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濟南市中醫院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
濟南市兒童醫院
濟南施爾明眼科醫院(山東中醫葯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眼科)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
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青島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青島紡織醫院)
山東省青島療養院山東康復中心
青島市立醫院
青島市人民醫院(青島市紅十字會醫院)
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
青島市第五人民醫院(青島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淄博市中心醫院
淄博市婦幼保健院(原淄博市第三人民醫院)
山東中醫葯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淄博市中醫院)
山東僑聯醫院(淄博市耳鼻喉醫院)
德州市結核病防治所(德州市腫瘤醫院)
煙台毓璜頂醫院(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毓璜頂煙台醫院)
煙台市中醫院(煙台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濰坊市人民醫院
濰坊市中醫院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
汶上縣人民醫院
泰安市中心醫院(泰山醫學院第五附屬醫院)
臨沂市人民醫院(臨沂市骨科醫院)
臨沂市中醫院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勝利油田中心醫院
威海口腔醫院
棗庄市立醫院
棗庄市中醫院
聊城市人民醫院(泰山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
聊城市中醫院
菏澤市中醫院
上海市(28)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復旦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
復旦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
復旦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科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
復旦大學醫學院附屬華山醫院
上海中醫葯大學附屬龍華醫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海市紅十字會醫院)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中國和平福利保健院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總部)
上海市兒童醫院
上海華東醫院
上海中醫葯大學附屬曙光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
上海肺科醫院(上海市職業病醫院)
上海中醫葯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上海市傳染病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仁濟醫院
上海市中醫院
上海市皮膚病性病防治中心
同濟大學附屬鐵路醫院(上海鐵路局中心醫院)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分部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原甘泉醫院)
上海市皮膚病性病防治中心
江蘇省(28)
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紅十字醫院)
江蘇省中醫院(南京中醫葯大學附屬醫院、江蘇省紅十字中醫院)
江蘇省腫瘤醫院(江蘇省腫瘤防治研究所)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第一醫院(南京市第一醫院)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南京市鼓樓醫院、南京市紅十字醫院)
南京市中醫院(南京中醫葯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南京市婦幼保醫院
南京市兒童醫院
南京市胸科醫院
南京腦科醫院
南京市第二醫院(南京市鍾阜醫院、南京市腫瘤醫院)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原南京鐵道醫學院附屬醫院)
無錫市婦幼保健院
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蘇大學附屬人民醫院)
江蘇大學附屬醫院(鎮江市江濱醫院)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蘇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蘇州市第六人民醫院、中法友好醫院)
蘇州市中醫院
南通醫學院附屬醫院
南通市中醫院
揚州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揚州市紅十字中心醫院)
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徐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徐州礦務集團第三醫院
徐州市中醫院
蘇州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常州市中醫院
溧陽市人民醫院
浙江省(16)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省第一醫院)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省第二醫院)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浙江省人民醫院浙江省立醫院
浙江省中醫院(浙江中醫學院附屬醫院、浙江省東方醫院)
浙江醫院
浙江省第二中醫院(浙江省立同德醫院)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杭州市中醫院(浙江中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台州市中心醫院
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溫州醫學院附屬育英兒童醫院)
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浙江中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金華市中醫院)
安徽省(10)
安徽省立醫院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合肥紅十字會博恩醫院)
蚌埠醫學院附屬醫院(安徽省腫瘤醫院)
皖南醫學院附屬弋磯山醫院
淮南礦務局職業病防治院
安慶市立醫院
淮北礦業(集團)公司礦工總醫院
銅陵市人民醫院
福建省(11)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福建省中醫學院附屬人民醫院(福建省人民醫院)
福建省立醫院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
福建省腫瘤醫院
福州市第二醫院(福建省福州中西結合醫院)
福州市婦幼保健院
福州市結核病防治院(福州肺科醫院)
廈門中山醫院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江西省(13)
江西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江西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江西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
江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江西省中醫院)
江西省人民醫院
江西省腫瘤醫院(江西省第二人民醫院、江西省整形外科醫院)
江西省兒童醫院
江西省肺科醫院(江西省結核病防治所、江西老年病醫院)
江西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南昌市第一醫院)
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南昌市第二醫院、江西中醫學院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
上饒市衛校附屬醫院
贛南醫學院附屬醫院
贛州市人民醫院
4. 公立醫院擁有醫生佔比不到15%,印度國內的醫療資源到底有多緊缺
公立醫院擁有醫生佔比不到15%,但是其實印度國內的醫療資源並沒有很緊缺,印度是世界公認的“世界葯房”,因為有很多仿製葯都是在這里生產的,仿製葯不僅效果好、價格也很便宜,由此就可以看出印度的醫療資源其實還是很好的,但公立醫院醫生佔比卻比較少,因為在印度看病是富人的事情,窮人基本上就是談“公”色變,甚至根本不敢去公立醫院。
但是印度有很多的私立醫院,只要你有錢,就可以在這里享受到最好的醫療服務,他們的醫療資源甚至是不輸於一些歐美國家,但是這里窮人是去不起的,所以印度國內的醫療資源並不緊缺,只是公立醫院比較緊缺而已。
5. 全國三級甲等醫院共有多少家
北京:48家
天津:32家
河北:43家
山西:12家
內蒙古:11家
遼寧:54家
吉林:25家
黑龍江:41家
上海:34家
江蘇:33家
浙江:17家
安徽:10家
福建:13家
江西:14家
山東:47家
河南:36家
湖北:48家
湖南:27家
廣東:60家
廣西:29家
海南:6家
重慶:23家
四川:23家
貴州:7家
雲南:14家
西藏:2家
陝西:30家
甘肅:9家
青海:8家
寧夏:3家
新疆:16家
總共有770所,截止2007年12月31日.
6. 擁有三甲醫院最多的上市公司
擁有三甲醫院最多的上市公司是邁瑞醫療。邁瑞醫療是中國醫療器械行業龍頭企業。業務涵蓋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三大領域。邁瑞公司是中國領先的高科技醫療設備研發製造廠商,同時也是全球醫療設備的創新領導者之一。自1991年成立以來,邁瑞公司始終致力於臨床醫療設備的研發和製造,產品涵蓋生命信息與支持、臨床檢驗及試劑、數字超聲、放射影像四大領域,將性能與價格完美平衡的醫療電子產品帶到世界每一角落。邁瑞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銷售已擴展至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邁瑞公司總部位於中國深圳,同時在深圳、北京、南京、美國西雅圖、新澤西、瑞典斯德哥爾摩設立有研發中心,在中國29個主要城市設立了分公司,在美國、加拿大、英國、荷蘭、德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土耳其、印度、印尼、墨西哥、巴西設立了海外子公司,在世界各地形成強大的分銷和服務網路。截至2009年12月,全球員工超過5,800人。
7. 印度版方艙醫院要來了,這個方艙醫院一共有多少床位供應
印度版的方艙醫院要來了,這個方艙醫院一共會提供大概1200張ICU的床位。
相信大家從一些新聞或者視頻當中可以看到,現在印度的疫情算是完全失控了,他們的基礎醫療設施已經被新冠肺炎給擊穿,也就是說在醫療方面的資源和條件都十分的匱乏,十分的缺少葯品,氧氣和床位。他們沒有抄好中國的答案,如果在中國公布疫情的時候,他們就做做好完美的防範措施,那麼也不至於現在每天新增病例達到30萬以上,現在他們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了20萬了,足以看出印度現在如果沒有國際上的幫助,這個國家可能慢慢的就會衰落了。不過有印度的官方稱,印度的方艙醫院就要來了,在5月10號之前就會在印度增加1200張ICU床位。
關於這件事情,你要是有更好的想法,歡迎分享在評論下方。
8. 中國有多少三甲醫院
三級甲等醫院(簡稱三甲醫院)是依照中國現行《醫院分級管理辦法》等的規定劃分的醫療機構級別[1],是中國內地對醫院實行「三級六等」的劃分等級中的最高級別。
三甲醫院申報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
中國內地民營醫院也可以參與醫療等級評定。
三級(病床數在501張以上)是向所在地區以及周邊輻射區域提供高水平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醫院。甲等是按評分標准獲得超過900分為甲等。
去年好像是三級醫院是一千兩百多家,包括了722家三甲醫院。嗯嗯,就是這樣的。
9. 中國總共有多少家醫院
20000多家
560家一級醫院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