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那印度有多少年的歷史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紀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遺址所在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命名,稱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是一個分布范圍非常廣大的文明,在時間上大致與古代兩河流域文化及古埃及文化同時。這一文化在達到相當發達和成熟的情況下,由於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終徹底消失。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帶來的新文化體系,這一文化(有時以其聖典的名字稱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早期吠陀時代的歷史幾乎完全無從考查;梨俱吠陀描述這一時期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動是祭祀、遷徙和對土著居民(可能是達羅毗荼人)進行征服。雅利安人在這時的主要祭祀對象是代表自然力量的因陀羅、阿耆尼諸神。在吠陀時代晚期,雅利安人的文化相較以前有了很大發展;他們從早期主要居住的旁遮普移入恆河流域地區。種姓制度在這時大概已經出現。崇拜梵天、毗濕奴、濕婆三大神的婆羅門教代替了敬奉自然神靈的早期吠陀信仰,這種宗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抬高祭司階層(婆羅門)的地位。往世書和印度大史詩描述這一時期雅利安人分成不同的部落集團,而且人民中已經有被稱為「羅闍」的領導者出現(王)。敵對的部落集團之間進行頻繁的戰爭,最終形成了為數眾多的早期印度國家。在前600年時,印度有不少於20個這樣的國家,吠陀時代到這時通常認為已經結束。這一歷史時期是所謂的列國時期,因為佛教產生於這一時期,也常稱為佛陀時期。列國時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躍,出現了許多哲學或宗教流派,其中影響最為久遠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通常稱這次思想爆發為「沙門思潮」,新涌現的許多思想潮流的一個共同點是,它們都反對婆羅門在印度社會中的特權地位。
『貳』 請問四大文明古國的起止時間是
高中歷史老師回答您:
一樓的回答似乎代表的是與中國史學界相反的西方觀點。不承認中國「五千年歷史」觀點。
四大文明古國依次是古埃及、古印度、中國(不存在「古中國」)、古巴比倫。
時間依次是古埃及(約公元前3100年)、古印度(約公元前2500年)、中國(公元前2070年)、古巴比倫(約公元前1900年)。
而且通過中國史學界「夏商周斷代工程」十多年努力,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的開始時間正式確定為公元前2070年,無須加「約」字。
另外說明一點的是文明的開始時間應該比這些時間還早,這些時間只是史學界公認的第一個正式的奴隸制王朝建立時間。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叄』 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國距今年代多少
古巴比倫,約3900年
古埃及,約5100
古印度,約3700年
古中國,約3000年
『肆』 四大文明古國誰的歷史最長,分別歷史為多少年
四大文明古國一般用來指代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代中國、古印度等四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但對由於古文明缺乏准確的文獻紀錄,其具體誕生時間學術界尚有爭論。人類今天所擁有的很多哲學、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都可以追溯到這些古老文明的貢獻。
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兩河流域、尼羅河、黃河、長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恆河流域相繼產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文明古國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繼由新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進而步入鐵器時代。社會制度大多採用奴隸制,國家政權則較晚誕生。古埃及的諾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他們利用神話來加強自己的專制主義統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稱是「太陽神的兒子」,古巴比倫的統治者漢謨拉比自稱「月神的後裔」,中國的君主自稱天子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歷法,一年都分12個月並且有閏月。各個文明都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黃河、兩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輪制陶,埃及和兩河流域都計算了圓周率,巴比倫和中國都發現了勾股定理,印度則發明了阿拉伯數字
古巴比倫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里的人們建立了國家,到公元前18世紀.這里出現了古巴比倫王國。「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語,意為「兩條河中間的地方」,故又稱為兩河流域。兩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兩河流域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雖然巴比倫現巳消失,但其影響(尤其宗教方面)卻很多流存至今。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實在當之無愧。
巴比倫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達城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以古亞述城為中心,稱為西里西亞,或簡稱亞述;南部以巴比倫城為中心,稱為巴比倫尼亞,意思為「巴比倫的國土」。巴比倫尼亞又分為兩個地區,南部靠近波斯灣口的地區為蘇美爾,蘇美爾以北地區為阿卡德,兩地居民分別被稱為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初就是由蘇美爾人創造出來的。
古埃及是指從公元前4000多年開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而結束,位於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作為一個基於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國的經典範例。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來自西亞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000年後半期,逐漸形成了國家,至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為止,共經歷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後王朝8個時期31個王朝的統治。
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原來說印度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根據最新的水下新發現推斷,印度的文明史可能會上推到八千到九千年前,這很可能超過埃及。歷史上的印度飽受外來勢力的侵擾,而且絕大多數侵略者往往是進去了就不想走,比如16世紀末,西方列強向東方擴張,荷蘭、葡萄牙、法國、英國都入侵過這個國家。最後是18世紀60年代英國人打敗了法國人,獨佔印度達190年之久。盡管印度遭受過無數次外族入侵,受到各種外來文化的沖擊,但印度的文化始終有一條綿綿不斷的主線--印度教文化。印度教包括吠陀教、婆羅門教、印度教。印度內部文化的不斷豐富和外來民族文化的不斷融入,促成了印度文化的多樣性。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印度更表現出傳統與現代、貧窮與富有、宗教與世俗、落後與先進的巨大反差。
『伍』 印度有多少年歷史
古印度的文明史大約可以追溯到5500年前,比中國目前已知的最早文明要早500年左右。而現在的印度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與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分離後的國家,在1947年獨立,歷史也就60年左右
『陸』 文明古國分別擁有多少年的歷史
古埃及文明開始於公元前5450年,公元前30年被羅馬文明徵服並取代(也有人認為結束於639年阿拉伯帝國的征服,被阿拉伯文明取代至今),擁有約五千年歷史。
古巴比倫開始於前3500年左右,前539年被波斯文明取代,存在了3000年。
古代印度文明(哈拉巴文明)開始於前2500左右,前1500年,古代雅利安人入侵取代了古印度文明。古印度文明存在了1000年左右。我們熟悉的佛教和印度教等,都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後形成的。
中國文明前2500年左右形成,延續至今。
『柒』 古埃及文明有六千多年,中國文明3700年,是定論了嗎
華夏五千年歷史是中國的普遍認知,但是也有不少學者認為中國文明應該從商代算起,這樣一來中國便只有3700年的文明史了。而中國之外諸如古埃及、蘇美爾、古巴比倫文明都有五六千年歷史,因此甚至還有人認為中國文明源自西方。那麼這些認知究竟是定論還是尚存在爭議呢?
首先以上信息其實算是西方歷史學術界的主流認知。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埃及文明有六千多年,古巴比倫有五千多年,古印度有四千多年,因此在多數西方學者眼中,中國算是四大古國中最年輕的一個國家。
但實際上西方學者有模糊概念的嫌疑,因為他們所認可的諸如古埃及和蘇美爾文明,只是形成於六千多年前。蘇美爾城邦應該出現在公元前三十世紀左右,古埃及文字也是出現在公元前三十世紀左右,而評判文明出現的標准就是文字、國家制度以及城市。
只能說每個地域對於歷史的認知和認可都不一樣吧,而且關於文明的起源隨著更多證據的發現還在不斷刷新,並不能說某種看法就一定是定論。而關於中國文明,我認為沒有必要因為西方學者的一些看法就強行否定我國的一些考古證據,這樣只會打擊自己的自信。而且每個人看待事物時都有自己的看法,不能強行要求人家跟自己看法一致。
『捌』 印度歷史有多少年呀
印度歷史有5000年。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這個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存在時間有5000多年,比我們國家的文明時間還要長。不過古印度文明並不是一脈相承的,中斷過,而且是中斷過很多次。可以這樣說,古印度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外族入侵,改變的非常大。
印度5000年文化歷史
印度文明最早開始於公元前5000年的哈拉帕文明,但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被西北外族雅利安人統治,形成了吠陀文化。吠陀後期,後來演變為印度16雄國,到公元前6世紀末,先是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然後是歐洲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趕跑了波斯人,佔領印度,歷史雖然轟轟烈烈,卻沒有留下任何文獻記錄。
『玖』 中國5000年歷史,其它各大洲都有多少年的歷史呢
中國有五千年文化還勉強說得過去,因為文明與文化在西方的史學觀有很大的區別,可以去查讀這兩個詞的英文寫法,文化的單詞有農耕的意思,中國最早種植水稻的是河姆渡文化時代,它的年代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但文明則含有市民的意思,就是要出現國家這個概念,重要說明不是部落,因為部落不具有國家機器,還有關鍵一點就是國傢具有冶煉技術。中國有國家機器和冶煉技術在中國的史學觀是夏朝,約為公元前2070年建立。但西方史學觀普遍不承認這個說法,只承認商朝,建立時間約為公元前1600年,這樣算就不可能有5000年文明,再者西方史學都不承認中國是四大古國之一,因為這只是梁啟超的一家之言,歐洲的希臘歷史、非洲的埃及歷史、西亞的巴比倫歷史、亞洲的印度歷史都比中國早,還有一個神秘的瑪雅文化都十分悠久,不要混淆了文化和文明
『拾』 印度有5000年的歷史,中國有4070年的歷史,但是國際上只承認中國有3500年的歷史,印度有
我們知道,中國是一個擁有上下5000年的歷史的古老國度,幾經滄海,卻從未間斷過,延續至今。而這悠久漫長歷史的開端便是夏朝,夏朝作為中國第一個史書中記載的朝代,一直是華夏民族的驕傲,卻時常不被西方所承認。其原因是,迄今為止,在考古發現上,仍沒有找到詳實的證據。而夏朝的事跡只在一些古籍中,如:《山海經》,《史記》中出現過,顯得不夠嚴謹。
我們知道,在4000多年前應該發生過一次大洪水,這在《山海經》與《聖經》或一些其他民族的傳說中都廣泛存在。只是不知道這場大洪水的規模,究竟達到了什麼程度。
假設,這場大洪水如書中記載的那樣,有幾百米高,四十個晝夜不停。不可否認的是一切文明的根基,都會被它摧毀,就算我們現代社會,也一樣無法抵擋。
那麼,《山海經》中的夏朝有沒有可能是大洪水之前的文明哪?不得不說還是很有可能的,首先我們知道,由於近年來《山海經》記載的許多地貌,都在世界各地找到了原型,因此很多人認為《山海經》實際上記載的是世界地理,而且是一份非常詳細的全息地圖。
這絕非是一個疆域遼闊的古老王朝就能夠做到的,就像蒙古鐵騎曾征服了三塊大陸,卻也沒能力考查世界地理。除非這個文明的科技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落後,因為環游世界是近幾百年才做到的事。
個人認為:不管怎樣,夏朝都應該是存在的。只不過,關於它處在什麼樣的文明程度,仍需要時間卻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