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和印度之間的貿易出口和進口各主要商品是什麼
中國對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機電產品、化工產品、紡織品、塑料及橡膠、陶瓷及玻璃製品等,中國自印度主要進口鐵礦砂、鉻礦石、寶石及貴金屬、植物油、紡織品等。
同期印度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中大部分是工業品、高科技產品。比如,「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其零附件」、「核反應堆、鍋爐、機械器具及零件」、「有機化學品」,三大類就佔到了62.5%。
印度對中國出口的商品中大部分是資源產品、初級產品。比如,「礦物燃料、礦物油及其產品;瀝青等」佔比達到了19.1%。
「棉花」達到了9.3%,「礦砂、礦渣及礦灰」達到了6.9%,「鹽;硫磺;土及石料;石灰及水泥等」達到了4.9%,「銅及其製品」達到了4.5%,「動、植物油、脂、蠟;精製食用油脂」達到了2.7%。
(1)印度出口裝備有哪些擴展閱讀
未來前景
印度成為中國在南亞地區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就全球來說,可以列入第12大貿易夥伴。從這樣三個概念可以看出,中印之間的經濟聯系是多麼的密切,而且考慮到世界經濟下行的大背景、復甦很乏力的情況下還有這樣的規模,更能說明兩國經濟有內在的密切聯系,互相離不開。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基礎,我們兩國經貿關系發展前景十分看好。
為適應中國與南亞各國經貿合作發展需要,搭建中國與南亞各國多層次、寬領域的交流合作平台,促進中國雲南省向西南開放發展戰略的實施,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南亞國家商品展自2013年起正式更名為中國—南亞博覽會,簡稱南博會。
② 中國出口到印度的什麼產品比較多
現在中國對印度的主要出口產品
1、軟體和其它相關中國IT行業;
2、高新技術行業和環保行業;
3、進出口貿易涉及的能源、交通、化工、建材、冶金、輕工、紡織等行業:
4、機電產品:農機(如:小型手扶拖拉機、發動機等)、機床、小型發動機、柴油發電機(4
—15馬力)、工業縫紉機、軸承、儀器儀表、量具、通訊器材、小家電(如:電飯煲、電熨斗、電吹風等)、五金工具、低壓電器、電腦硬體和軟體、印刷電路板、彩色顯象管、通訊電纜。
5、輕工產品:紡織品(絲綢、原料、生絲和棉紗線)、健身器材、新聞紙、味精、中國茶葉、中葯、醫葯原料、糖果、電子游戲機等。
6、化工五礦產品:焦碳及半焦碳、化工原料(如:松香、石蠟等)、鋼材等。
③ 中國出口印度的主要商品是什麼
2019年1-9月中印雙邊貿易統計
據印度商業信息署與印度商務部統計,2019年1-9月,印度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653.2億美元,下降3.9%。其中,印度對中國出口126.0億美元,增長7.3%,佔印度出口總額的5.2%,增加0.4個百分點;印度自中國進口527.2億美元,下降6.3%,佔印度進口總額的14.3%,下降0.4個百分點。印方貿易逆差401.2億美元,下降9.9%,中國是印度第一大逆差來源國。截止到9月,中國是印度排名第三位的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礦產品為印度對華出口的第一大類產品,2019年1-9月出口額為36.5億美元,增長2.0%,佔印度對中國出口總額的28.9%。化工產品為印度對中國出口的第二大類商品,出口額28.5億美元,增長11.4%,佔印度對華出口總額的22.6%。機電產品是印度對中國出口的第三大類商品,出口額11.5億美元,增長14.8%,佔印度對華出口總額的9.2%。
印度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前三位分別為機電產品、化工產品和賤金屬及製品。其中,機電產品進口額為260.6億美元,下降9.1%,佔印度自中國進口總額的49.4%。化工產品進口額為104.8億美元,增長3.9%,佔印度自中國進口總額的19.9%。賤金屬及製品進口額為40.8億美元,增長2.8%,佔印度自中國進口總額的7.7%。
中國對印度出口主要商品統計
④ 蘇30MKK(按MKK3算),MKM(馬來),MKI(阿三)的區別是什麼
外銷版稱為Su-30MK,其中「MK」 表示 「Modernizirovannyi Kommercheskiy」 (現代化商業版)。首架Su-30MK 於1993巴黎航空展發表。
Su-30MK3Su-30MKK 使用Zhuk MSE雷達以支援Kh-59MK反艦導彈。
Su-30MKI
和印度航太共同研發的印度空軍版。包含向量推力,裝有以色列研發的多國相容航電,可以和印度、俄羅斯和法國飛機互通。
Su-30MKM
基於MKI的馬來西亞專用版,機體一樣但是融合使用法國、南非、俄羅斯相容航電。備有抬頭顯示器(HUD),導航前視IR系統(NAVFLIR)法國制雷射導引萊艙(LDP),南非SAAB AVITRONICS生產的MAW-300導彈警報系統(MAWS)、雷射警報系統(LWS) ,採用蘇聯NIIP N011M BARS被動陣列雷達、電子閃光系統(EW)、光學定位儀(OLS)和全數位駕駛艙。
⑤ 印度陸軍的主要裝備
t-90 俄制「德拉古諾夫」7.62毫米狙擊步槍 俄制AK-74型5.45毫米突擊步槍
9毫米勃朗寧手槍 勃朗寧12.7毫米機槍 貝南機槍、MP—5沖鋒槍以及弓弩等
印度特種部隊的武器裝備大多屬於舶來品,他們的原則是,不講究品牌與國家,只要適用就可以。例如,他們在以色列受訓時,適用的是世界有名的9毫米「烏茲」沖鋒槍,回國服役後真正用的是德國9毫米MP-5系列沖鋒槍。在他們適用的圖集步槍中,既有蘇聯的AK-74也有美國的M16,狙擊步槍包括德國的762毫米PSG-1和瑞士的SSG200 0,防身武器是奧地利的「格洛克」17和瑞士的P226。中國八一網&R7hnd-Y1@6Q
2002年底,印度陸軍花費2000萬美元,向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訂購TAR-21式5.56毫米突擊步槍及相關彈葯,後因技術和政治方面的原因,印度軍方提出加裝槍掛榴彈發射器。最終在2006年完成試驗,並交付使用。
LH:}`-n|U#~%c 2007年,印度接收了3070支以色列武器工業(IWI)公司研製的TAR-21式「塔沃爾」(Tavor )5.56毫米突擊步槍,以裝備印度陸軍特種部隊。該槍使用的5.56毫米彈葯,是由新加坡公司提供的。
⑥ F-16戰斗機的裝備出口
2005年以前遞交或者是訂購:
美國:美國空軍(2507,有些出售給外國)
美國:美國海軍(40) 其他空軍:2401
以色列:以色列空軍(362)
埃及:埃及空軍(220)
土耳其:土耳其空軍(216 + 30 已訂購,美國授權由土耳其航太工業公司組裝生產)
韓國:大韓民國空軍(180,KF-16C/D,美國授權由韓國航太工業公司組裝生產)
台灣地區:台灣空軍(150)
希臘:希臘空軍(132 + 30已訂購)
荷蘭:荷蘭皇家空軍(102)
阿聯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空軍(80)
丹麥:丹麥皇家空軍(78)
挪威:挪威皇家空軍(72)
比利時:比利時皇家空軍(60)
新加坡:新加坡空軍(62)
泰國:泰國皇家空軍(61)
波蘭:波蘭空軍(48)
智利:智利空軍(46)
葡萄牙:葡萄牙皇家空軍(45)
約旦:約旦皇家空軍(36)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空軍(34 + 44已訂購 + 預定再增購36)[4]
義大利:義大利空軍(34,向美國空軍租用)
委內瑞拉:委內瑞拉空軍(24)
巴林:巴林空軍(22)
印尼:印尼空軍(12,包含6架封存,計劃以原有的F-16A/B升級F-16C/D及取代F-5E/F,[5])
阿曼:阿曼空軍(12)
生產總數:4,426
F-16裝備情況:
美國空戰司令部共裝備了246架,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共裝備了126架;
歐洲空軍司令部60架,空軍後備役司令部60架,空中國民警衛隊315架。
F-16的預生產型於1976年12月首次試飛。F-16在1978年末開始裝備美國空軍。美空軍原計劃總共訂購650架,後來增加到2384架。
此外,美國海軍也訂購了26架F-16。
到2005年底,訂購F-16的國家或地區還有:埃及、阿聯酋、挪威、波蘭、智利、葡萄牙、約旦、義大利、阿曼、摩洛哥、比利時、丹麥、希臘、土耳其、巴基斯坦、韓國、泰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巴林、委內瑞拉和台灣。其中荷蘭、比利時、土耳其、以色列、韓國還引進了F-16生產線,在國內生產部分F-16。日本則引進了F-16的生產專利,並在此基礎上研製其下一代戰斗/攻擊機FS-X。
截止到1993年春季,F-16共有訂貨3835架,其中美空軍2203架。到1992年7月,通用動力公司共生產各型F-16共2466架,其它國家專利生產615架,美國空軍的訂貨計劃於1995年交付完畢,為滿足國內外用戶的需要,F-16生產線將持續到2000年以後,屆時全世界F-16的總產量將達4400架左右。
冷戰結束後,美國空軍對軍機的需求量急劇下降,由於市場需求已維持不了冷戰時代的軍機生產規模,把資金和生產力量轉向其它行業是現階段軍機生產的發展趨勢。盡管F-16的生產前景還比較看好,通用動力公司還是於1992年12月宣布將其F-16生產線賣給洛克希德公司,這筆交易的價格為15.25億美元。
從1972年開始到1978第一架F-16交付使用,所花的研製費用約為8.7億美元。F-16 1991財年的單機價格為1900萬美元,1992財年的單機價格為2397萬美元。 2005年3月,美軍正式接受最後一架全新生產的F-16戰斗機。此後洛·馬新生產的F-16將全部用於外銷。
2005年12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航空分部預計F-16將有100至200架的國際訂貨,如果獲得印度訂貨將可能更多,這將使F-16的生產延續到2010年後。洛·馬公司製造F-16的5種型別,正在改裝土耳其等機隊的飛機,同時公司還積極爭取希臘、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訂單。洛·馬公司航空部F-16項目副總裁June Shrewsbury稱,F-16仍是一個非常健康而有生命力的項目。她說,希臘預計將購買至少30架、最多可能達40架F-16。巴基斯坦希望購買55架F-16 block50或block52 ,另外有20架的意向,但是受到該國強烈地震的影響計劃被迫推遲,預計該計劃不久後將會恢復。Shrewsbury稱,巴基斯坦還可能購買其他舊F-16。印度已發布了126架或更多戰斗機的信息征詢書,美國做出回應提供F-16和F/A-18E/F。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在新德里開設了辦事處,召集了重量級說客並與國有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instan Aeronautics Ltd.)進行了補償貿易談判,公司希望在印度獲得合作機會。
2005年3月,原印度空軍司令Krishnaswami在美國華盛頓「遺產基金會」上表示,印度購買美製F-16戰斗機的決定,將取決於飛機的構型,以及隨機會出售什麼樣的武器。他說,F-16固然好,但印度有許多飛機可以選擇,比如印度已經裝備的俄制戰斗機。他說,這取決於飛機如何好用。美國國務卿賴斯本周正在訪問印度和巴基斯坦,預計訪問期間她將與兩國政府商談出售F-16的可能性。印度以前從未買過美製軍用飛機,但它在與美國合作研製自己的「輕型戰斗機(LCA)」。巴基斯坦在上世紀80年代買過一批F-16,近幾年一直想購買新的F-16。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對兩國實施了武器禁運,但在9·11事件後取消了禁運。印度政府正在關注可以隨F-16出售什麼樣的武器,比如AIM-120AMRAAM導彈;另外它還關注美國是否允許它將自己的武器裝備在F-16上,此舉可以明顯省錢。Krishnaswami還認為,美國的出口控制也是一個交易障礙,比如是否需要一步一步地申請批准。
2005年10月,據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稱,希臘已申請購買40架F-16C/D block52+飛機及相關裝備,包括瞄準吊艙、帶提示系統頭盔、航空夜視鏡、終端、地面站和聯合彈葯。如果所有選擇項目實施,其銷售總額可達31億美元。該合同的潛在銷售包括190個 LAU-129/A發射器、48套Link-16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低容量終端(MIDS-LVT)、10套LANTIRN瞄準吊艙、40套APX-113先進敵我識別(IFF)系統、43個AN/ALQ-187先進自保護集成組件、4枚AGM-154C聯合防區外武器、5枚聯合直接攻擊彈葯(3枚BLU-10和3枚MK-84炸彈彈體)。該合同的承包商包括BAE系統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3通信公司、波音公司、雷聲公司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
2005年12月,希臘與美國政府簽署購買洛克希德·馬丁生產的30架F-16 block52+戰斗機的協定。新的飛機將補充現有希臘空軍聯隊,並使希臘空軍現代化。30架飛機的總價值大約是20億美元。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可獲得12億美元。希臘國防部長聲稱新的采購將滿足希臘的國防能力需求,新的采購基於希臘和美國的國防采購合法程序。F-16在其生產史中一直在升級。block 52+是其最現代化、能力最強的一種機型,比以前的機型能力提高了一大步。其能力增強包括擴大核心計算能力,提高通信和精密武器的選擇。希臘空軍將於2009年接收新的飛機。
2006年5月,埃多公司和泰爾瑪公司已經簽訂合作協議,聯合研製用於F-16戰斗機的增強型靈巧彈射式三彈掛彈架(ESTER)。ESTER將在現役的TER-9掛架基礎上加以改進,可在一個掛點上掛載3枚先進靈巧武器。荷蘭皇家空軍擁有在F-16戰斗機中期壽命改進(MLU)計劃中優先試驗ESTER的資格,其中包括將於10月進行的系統綜合試驗室試驗和11月進行的飛行試驗。彈射式三彈掛彈架是一種武器懸掛裝置,可一次掛載3枚彈葯。現役的TER-9掛架適用於F-16戰斗機的翼下掛點,能在超聲速飛行時投放武器。ESTER將提高F-16戰斗機掛載靈巧精確制導武器的能力,每枚武器均能單獨瞄準和投放,這些武器包括227kg級的聯合直接攻擊彈葯(JDAM)、EGBU-12寶石路激光制導炸彈以及其它類似懸掛物。F-16戰斗機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目前有4000多架在全球24個以上的國家和地區服役,這使ESTER具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
2006年5月,巴基斯坦已做出決定將削減購買洛馬公司生產的F-16戰機計劃,通過尋求二手的多用途戰機和新的作戰平台來代替先前確定的77架F-16戰機的引進計劃。2006年4月末,巴基斯坦國防部組織代表團出訪了美國,在與美官方人員會話中巴方人員表明其購買18架新式F-16C/D戰機和36架二手的F-16A/B戰機的意圖。稍後美國還將接到巴方藉助優先購買權購買23架新的F-16C/D戰機合同。據巴基斯坦官方人員透露,縮減後的購機合同總價值估計在16億至18億美元之間,或是原先計劃經費的一半。早在20世紀80年代,巴基斯坦就引進了32架F-16A/B戰機。之後,由於巴方發展核武器計劃,受到了美國政府的制裁,就此,巴方引進F-16戰機的計劃被擱淺。直到2008年美對巴方的制裁才被解除。
2006年7月,在本屆范堡羅航展上,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業務開發副總裁羅布·懷斯(Rob Weiss)透露說,他們正在定義下一代F-16多用途戰斗機的布局。這種新型別暫時被稱為F-16NG,其中NG即表示下一代(Next-Generation)。洛·馬公司試圖用該型機滿足某些新興客戶的要求,並力求實現其戰術戰斗機產品在F-35得以投產和出口之前能繼續獲得國際訂貨。按懷斯的說法,F-16NG將綜合F-16 block50/60(即出口到阿聯酋的F-16E/F)的優點,並引入F-22和F-35這兩種新一代戰斗機所採用的一些技術。目前正在考慮為該型別採用現有的通用電氣公司F110和普拉特·惠特尼公司F100發動機的進一步增推改型,採用比F-16 block60上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的APG-80更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其中新型雷達有可能來自雷聲公司而不一定是諾·格公司,前者已研製或正在研製用於F-15的APG-63(V)2/3/4、用於F/A-18E/F的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而後者除了APG-80外還研製了用於F-35的APG-81有源相控陣雷達。懷斯所提及的新興客戶除了預計將在晚些時候發布正式招標書、以采購126架多用途戰斗機的印度之外,還包括那些需要重組其戰斗機裝備、但又並不急於購買F-35的F-16使用國。懷斯認為,F-16NG對後者來說是裝備F-35之前的一個很好過渡。他還說,在印度空軍的正式招標書發布以及美國政府確定哪些技術可以出口之前,F-16NG將不會被全面定義;並且,該機最終布局的作戰能力可能低於、相當於或高於F-16 B60。洛·馬公司航空分部總裁拉爾夫·西斯(Ralph Heath)則表示相信,公司有能力為印度定製一種可滿足其要求的、並且與巴基斯坦所訂購的F-16 block50/52顯著不同的F-16新改型。
2007年1月,駐日本三澤空軍基地的美空軍第35戰斗機聯隊第14戰斗機中隊將部署到伊拉克,與其同屬一個聯隊的第13戰斗機聯隊也將稍後部署到伊拉克。這兩個中隊裝備的F-16戰斗機都屬於block50,其部署是自2003年伊拉克戰爭以來首次有該批次的戰斗機部署到伊拉克。第13戰斗機中隊將參加在內利斯空軍基地舉行的「紅旗」實戰演習,以便為下一步的部署做准備。第14戰斗機中隊已經於去年秋天參加了該演習。
2011年美國同意台灣F-16A/B MLU block20升級,換裝AESA相控陣雷達、火控系統和電戰系統。武器裝備有AIM-9X、頭盔瞄準器、JDAM、WCMD、GBU-24、GBU-54、GBU-56、狙擊手吊艙。 然而,隨著第五代戰斗機的研發和投入使用,F-16這種輕型四代機逐漸開始走下坡路。盡管F-16仍在不斷升級和改進,許多國家仍計劃在10年內逐漸淘汰F-16戰斗機,取而代之的則是五代機F-35。此外F-16的性能極不安定,並對惡劣作戰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很弱。隨著服役時間的增加,各種零部件老化,加上飛行員操作不當等原因,使得F-16的墜機事件也層出不窮。而F-35研製的最終目的就是替代F-16,F-16最終將走向全部淘汰(工廠停產,生產線下線。)
⑦ 印度主要出口什麼
印度主要出口的製成品為紡織品、珠寶、機械產品、化工產品、皮革、手工藝品等,出口的初級產品為農產品和礦產品,出口的石油類產品為成品油、原油和石油產品等。
⑧ 印度一直標榜軍力世界前四,它有什麼武器出口
印度的軍力雖然一直標榜世界前4,但是他卻並沒有什麼武器出口到其他的國家,因為他的武器質量並不是太好,所以他才會選擇大量購買其他發達國家的武器裝備。這主要是因為印度他沒有一個合格的工業體系,更不要說一個合格的軍工體系,因為印度這個國家並沒有完成過工業化改革。所以現在的印度一直處在一個農業化半工業化的時代。
所以這對於整個印度軍隊的戰鬥力是否有一個提升,要打一個很大的疑問。因為印度軍隊多數都是萬國造的品牌在打仗的過程中,各武器裝備之間並不能通用。所以也就不能形成一個有效的戰鬥力,這也對於印度整個軍隊的發揮造成很大的影響。
⑨ 中國和印度之間的貿易出口和進口各主要商品是什麼
中國對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機電產品、化工產品、紡織品、塑料及橡膠、陶瓷及玻璃製品等,中國自印度主要進口鐵礦砂、鉻礦石、寶石及貴金屬、植物油、紡織品等。
同期印度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中大部分是工業品、高科技產品。比如,「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其零附件」、「核反應堆、鍋爐、機械器具及零件」、「有機化學品」,三大類就佔到了62.5%。
印度對中國出口的商品中大部分是資源產品、初級產品。比如,「礦物燃料、礦物油及其產品;瀝青等」佔比達到了19.1%。
「棉花」達到了9.3%,「礦砂、礦渣及礦灰」達到了6.9%,「鹽;硫磺;土及石料;石灰及水泥等」達到了4.9%,「銅及其製品」達到了4.5%,「動、植物油、脂、蠟;精製食用油脂」達到了2.7%。
(9)印度出口裝備有哪些擴展閱讀
未來前景
印度成為中國在南亞地區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就全球來說,可以列入第12大貿易夥伴。從這樣三個概念可以看出,中印之間的經濟聯系是多麼的密切,而且考慮到世界經濟下行的大背景、復甦很乏力的情況下還有這樣的規模,更能說明兩國經濟有內在的密切聯系,互相離不開。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基礎,我們兩國經貿關系發展前景十分看好。
為適應中國與南亞各國經貿合作發展需要,搭建中國與南亞各國多層次、寬領域的交流合作平台,促進中國雲南省向西南開放發展戰略的實施,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南亞國家商品展自2013年起正式更名為中國—南亞博覽會,簡稱南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