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林伽瑜尼,什麼意思
在印度男女生產工具分別稱林伽和瑜尼,林伽和瑜尼的結合就變成了瑜伽。x0dx0a瑜伽(英文:Yoga,印地語:योग)是一個漢語詞彙,最早是從印度梵語"yug"或"yuj"而來,其含意為"一致"、"結合"或"和諧"。瑜伽源於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一系,探尋"梵我合一"的道理與方法。而現代人所稱的瑜伽則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養心方法。x0dx0a瑜伽是一項有著5000年歷史的關於身體、心理以及精神的練習,起源於印度,其目的是改善您的身體和心性。2014年12月11日,聯大宣布6月21日為國際瑜伽日,2015年舉辦了首屆6.21國際瑜伽日。x0dx0a更多關於林伽瑜尼,什麼意思,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5ed79161582686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貳』 瑜伽的瑜在印度語里什麼意思
瑜伽為印度語,意為相應,即手結密印,口誦真言,專意觀想,身口意相應,故曰瑜伽。
『叄』 林伽的介紹
印度教濕婆派和性力派崇拜的男性生殖器像,象徵濕婆神。林伽(梵語:लliṅgaṃ) ,在梵語里是「標志」的意思,象徵古印度吠陀宗教、印度教神祇濕婆,是寺廟里膜拜濕婆的標志。雖然印度教盛行擬人化的物神崇拜,反對偶像崇拜的派別亦接受代表神明的抽象之物。印度全國各地濕婆廟宇和家宅濕婆神龕主要供奉林伽,拜人形濕婆像的很少。性力派教徒胸前還佩戴林伽標志。林伽呈勃起狀,以約尼為底座,約尼是女性生殖器像,象徵濕婆的妻子。這種配合的含義是:陰陽二性永遠不離,陰陽交合即萬物的總體。信徒用鮮花、清水、青草、水果、樹葉和干米供奉林伽。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記載濕婆與妻子做愛時,一次就達100年之久,中間從不間斷,精液噴灑成恆河,孕育了印度文明。
『肆』 印度語里生殖器被稱為林伽、瑜尼,跟瑜伽有什麼關系嗎
生活在印度的人把男生的生殖器官叫做林伽,把女生的生殖器官喚作瑜尼,因此,林伽與瑜尼的結合即男性與女性生殖器官的交合叫做瑜伽。
除了林伽和瑜尼這兩種稱呼之外,印度人民還把男性的生殖器官比喻為金剛杵,把女人的生殖器比喻為蓮花。蓮花,在印度文化里,就是指女性的生殖器,而並非是後來所指的潔凈,空性,佛性,庄嚴神聖,就如同瑜伽根本不是指健康一樣。印度的神明通常都是坐在蓮花上面,也就是說端坐在女性的生殖器上面,雙腿盤坐的方式則是一種性交體位。
『伍』 印度廟妓的歷史文化淵源
印度大多的宗教中對於性愛的態度是健康的,是泰然自若的。印度教中有一派崇拜性力(shakti)密教神秘主義的宇宙論認為:人體是宇宙的縮影,宇宙生命是男性本原布魯沙或男性活力濕婆與女性本原普拉克里蒂或女性活力沙克蒂(Shakti:性力)結合的產物,因此男女兩性的交媾就隱喻著宇宙兩極的合一。它創立了一些獨特的方法,用祈禱和朝拜代替了原來的獻祭儀式,與印度教中其他門派相比性力派是種行動體系。和印度教所有的教派一樣,他們也尋求解脫,但不在來世,而在「此生」,它不禁絕塵世中的各種享樂,反而去盡力地挖掘種種聲色之娛及「山神」經驗,它依靠性來達到獲取快樂的目的。他們認為修行的最終目的是克服兩極對立達到非二元狀態,獲得靈魂解脫的極樂或歡喜。通過想像的或真實的男女兩性的交媾(密荼那),認為性是最大的創造性能源,通過性交可以使人類靈魂和肉體中的創造性能源激揚起來,與宇宙靈魂的大能合流,達到一種最高的精神境界。這種性儀式或性瑜伽被看作靈魂解脫的捷徑。性力派特別重視性能量和性信仰儀式,他們也同樣信仰儀式圖、神秘符號和公式,為此他們直接把性交本身作為一種宗教儀式,通過性交可以使男女變成一對男女神,這種儀式稱為「輪寶供養」。它是在三更半夜由已婚或未婚的數對男女出席舉行「五種享樂」。前四種是魚、肉、酒、穀物和飲食,最後一種是性交。在性交之前需冥想和其他准備儀式,並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情,然後以多種形式進行性交,男女在極樂中溶為一體,體驗個人靈魂與宇宙靈魂合一的情景,性交並非取樂,而是藉助性來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其最著名的方法就是口呤噢母嗎呢帕德米呋母--意思是「寶就在忘憂樹中」,並且名正言順地公開披露男女性器官的接觸。他們認為性是最自然,最美好的事情。
掌管生殖與毀滅的濕婆更是以勃起的陰莖「林伽」(lingam)作為其另一個化身的象徵,在濕婆派的神廟里供奉的林伽是一根約有半米長、黑色、禿頂的石柱,有的林伽上還雕有四面濕婆頭像,放在狀如磨盤、石雕的「瑜尼」上,象徵著陰陽交合而產生的生殖力量。傳說中「林伽」(lingam)的來由是這樣的:有一天濕婆(Shiva)的妻子Kamakshi和他鬧著玩兒,用手蒙住了Shiva的雙眼,沒想到這使世界陷入了黑暗!Shiva為了懲戒kamakshi,讓她用泥土為他做這個Lingam。當她做完以後,發現她無法搬動。這時,洪水來了,沖毀了Kanchipuram整座城市和神廟,唯獨Lingam還留在原地。Kamakshi因為死死的抱住了Lingam才沒有被沖走。而因為抱得過緊,她在Lingam上留下了她乳房和手鐲的形狀。「林伽」(lingam)在很多地方都被供奉,每個去朝奉的印度婦女都會在它面前獻上一把花瓣,合一下掌,然後再在它的圓頂上摸一摸。而在印度宗教中,如印度教,耆那教這些都是信奉濕婆神的,所以他的「林伽」(lingam)幾乎隨處可見,這代表的就是創造和重生。 大多的宗教盡管互不相干,卻也在長期的歷史沿革中不斷的吸收和相互的影響著。如佛教中的密宗,其中就有一個歡喜佛。在笈多王朝(320年-600年)以後,佛教在印度本土日益衰微,幾乎沒有立足之地,印度教日趨強盛,幾乎控制了印度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在南印度,基本都是印度教的勢力范圍。盡管在古印度帕拉王朝(750-1150年)的庇護統治下,佛教又保存了一段較長的時期,但是為了發展和延續,不得不吸收了大量印度教的內容,衍變為密宗。密教也稱坦多羅教,坦多羅tantra(密咒)的詞根tan的原義就是生殖、繁衍。在密宗中,彼岸的超驗智慧「般若」代表女性的創造活力,另一種修煉方式「方便」代表男性的創造活力,分別以女陰的變形蓮花和男根的變形金剛杵為象徵,通過想像的陰陽交媾和真實的男女交歡的瑜伽方式,親證「般若」與「方便」融為一體的極樂涅槃境界。這就是「歡喜佛」的宗教寓意。佛教密宗里男女雙修就是印度教性力派影響下的產物。
在歡喜佛圖像中凶神惡煞的明王和明王妃合抱交媾,明妃摟抱其頭,一足圍繞其腰,就是「大樂」形式。與明王合為一體的嫵媚多姿的明妃,是明王修行時必不可少的夥伴。在佛經上叫做「先以欲勾之,後令入佛智」,她以愛欲供奉那些殘暴的神魔,使之受到感化,然後再把他們引到佛的境界中來。這就是供奉歡喜佛所謂修煉的「調心工具」和培植佛性的「機緣」。對著歡喜佛「觀形鑒視」,時日久了則習以為常,慾念之心頓消,利用「空樂雙運」產生了悟空性,達到「以欲制欲」之目的。
密宗認為他們對女性的崇拜是一種無私的行為,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愛:無愛,也就是《愛經》所詮釋的性愛的最高境界。因此,密宗儀式中的性事並不表現為激情,而是一種非個性化的行為,一種無狀態的心靈狀態和渾然一體的自我,沉浸於其中的是徹底的自我和自我的解脫。正是在這種解脫的意義上,禁慾與縱性、苦行與性力奇特地化為一體,成為同歸的殊途。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許多的寺廟中你都可以看見精美絕倫的性愛雕像的緣由,在今天,當我們漫步在印度諸多神廟中,你感受到的不是性的羞澀隱晦而是一種自然的原生態的美,那種源於生命本質的,是最持久的,也是永恆的。
在一部坦多羅教支派考拉·卡帕利卡派經典中,就宣稱藉助醇酒婦人可以獲得解脫。距克久拉霍約80公里的金德拉時代修築的城堡卡林賈爾曾是坦多羅教傳播的中心。
11世紀金德拉國王維迪亞達拉的孫子基爾蒂瓦爾曼,梵語戲劇家克里希納米斯拉(Krishnamisra)在梵語諷喻劇《覺月升起》中,提到丹伽、甘達、維迪亞達拉等金德拉諸王的大臣們,曾舉行坦多羅教支派考拉·卡帕利卡的狂歡儀式。在這種性儀式中男性修行者設想他本人就是男神,而他的女性配偶則被設想成女神。
『陸』 印度濕婆信物是什麼
林伽,意為符號。印度人相信林伽是濕婆神在人間的化身,因此十分崇拜林伽。
『柒』 尼泊爾游記(二十一)多變的濕婆神
加德滿都杜巴廣場的五十多座寺廟中,濕婆神廟算得上是最有名的寺廟之一。這座神廟是一座三層屋頂、九層基座的建築物,建於1690年馬拉王朝時期,供奉濕婆神(Shiva)及其配偶雪山女神帕爾瓦蒂(Parvati),因此這座神廟的全稱為「濕婆-帕爾瓦蒂神廟(Shiva-Parvati Temple)」。神廟門口有兩個巨大的石獅子,門口正上方的紐瓦麗風格窗口有濕婆和帕爾瓦蒂的雕像,夫妻倆親密地緊挨在一起,神情淡然地俯視著杜巴廣場來來往往的芸芸眾生。濕婆神夫妻的這座雕塑一反濕婆神的其他化身形象,很有生活意味,成為了加德滿都杜巴廣場具有代表性的景觀之一。來到杜巴廣場游覽的遊客都會盡力去找到這座雕像。
作為印度教實際上最強的主神,濕婆擁有超越印度教三億三千三萬百萬神,俯瞰遍天諸生的無與倫比的高貴地位。濕婆那種奇異的矛盾魅力,沒有邪惡的邪惡、離經叛道的哲學、高傲孤僻的個性、背棄一切的瘋狂,使他成為眾多文藝作品中的重要角色。他象徵神秘和狂暴的自然之力,他單純任性同時深不可測的性格,令無數信徒迷醉。印度教的濕婆派信徒將他奉為宇宙最高神,是在印度底層民眾中得到最廣泛信仰崇拜的神。由於濕婆神的這些看起來相互矛盾的特徵和性格,在印度教中賦予了它眾多的化身,這些反差極大的化身形象讓很多國外遊客感到驚奇和不解。
這就是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上著名的濕婆神廟,在2015年的大地震中只受到輕微損毀,所以今天人們仍然可以幸運地看到濕婆神夫婦的雕像出現在紐瓦麗風格的小窗子中。這里幾乎成為震後加德滿都杜巴廣場的標志性建築了,門口經常會有許多人坐在台階上聊天,雖然周圍塵土飛揚,但這里還是一個很熱鬧的所在。神廟里供奉著印度教主神濕婆神和他的妻子帕爾巴蒂的木製雕像,是印度教徒心中的聖地,人氣很旺。只允許印度教徒進入,遊客就只能在外面看看窗口上濕婆神夫婦的雕像。
濕婆·帕爾瓦蒂神廟最頂層正中間有一扇打開的紐瓦麗風格的窗戶,窗口中是濕婆和帕爾瓦蒂夫婦的彩塑雕像,濕婆和他妻子從窗口探頭而出,神情淡然地俯視著杜巴廣場來來往往的芸芸眾生。這是杜巴廣場的代表性景觀之一,很多遊客都會專門來尋找觀看。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濕婆左手摟著他妻子的部位有點少兒不宜哦,濕婆的左手正在撫摩著妻子帕爾瓦蒂的左側乳房。好在這是他的妻子,若是其他女人,這種手會被稱為「咸豬手」的。不過,將神的形象以這樣的姿態示人,確實讓外國遊客不可思議。也許,這就是文化和習俗的差異。
濕婆(外文名:Shiva)是印度教的毀滅之神,兼具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全知全能,性別不固定,而是根據相的不同隨時變化,因此他有多種化身,但他的基本形象就是這張照片上的樣子(帕斯帕提納神廟正門上方的雕塑):一面三眼四臂,與衣著華貴的其他印度教諸神相比,濕婆的打扮顯得格格不入。其面貌威嚴英俊,留著苦行者紛亂的藍黑色長發,頭頂裝飾著恆河與彎月,脖頸上掛一串骷髏項鏈;上身半裸,下身圍一條虎皮,頸繞一條眼鏡蛇,手中分執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游盪在鬼靈墳墓之間。當他露出恐怖之相時,宇宙諸生無不為之戰栗。故被稱為「鬼靈之主」。他的故事散見於各種文獻中。他的教派信徒奉其為最高的神,有地、水、火、風、空、日、月、祭祀八種化身,除毀滅外還可創造。
很多遊客在尼泊爾或者印度都經常可以看到寺廟中供奉著這樣的石雕,中間那個凸起的石杵狀器物稱為「林伽」,它竟然也是濕婆一種比較常見的形象,讓人難以理解。印度教認為「毀滅」有「再生」的含義,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是濕婆神創造力的象徵,廣受印度教性力派和濕婆派教徒的崇拜。相傳濕婆當初沒有把與梵天一起創造世界的事放在心上,獨自去海底修煉,結果出海時發現世上的一切都安排妥當。氣惱之下遂割掉自己的生殖器仍向人間,從此就有了印度教對林伽的崇拜。
林伽在印度教的寺廟中通常是以這樣的方式出現,中間凸起的石杵是濕婆的生殖器,而下面的圓盤或方盤則代表濕婆妻子的生殖器,兩者的結合象徵著再生和強大的生育能力。因此,很多印度教徒都會在這樣的石雕前虔誠地供奉祈求,以求濕婆夫妻保佑多子多福。
在加德滿都杜巴廣場還有一處人氣很旺的熱門打卡景點,每天都有很多信徒來到這座巨大的石像前膜拜供奉,這就是黑拜拉瓦(Kala Bhairab)雕像。黑拜拉瓦(Kala Bhairab)雕像是濕婆神最恐怖的一個化身,是毀滅世界和製造殺戮之神。
這尊以一整塊巨石雕刻而成的黑拜拉瓦神像4米多高,最初是在加德滿都城北的荒郊野嶺被發現的,後來Pratap Malla國王命人把它遷到了杜巴廣場的這個地方。
黑拜拉瓦神像憤怒無比的臉以及持有寶劍、敵人頭顱和法器的六隻手臂非常引人注目。印度教教眾認為,在黑拜拉瓦面前撒謊會很快死去,所以人們常在這座神像前起誓,是廣場內香火最盛的一個地方。以前還有過將疑犯帶到黑拜拉瓦神像前來審訊,以期他們在神像前如實交代所犯罪行。據說,這個國家民風好也與黑拜拉瓦神在民眾中的震懾力有關。
這也是濕婆神被經常供奉的形象。據說,濕婆居住在凱拉薩山(Mount Kalashi,即中國西藏阿里境內的岡仁波欽神山) ,他的乘騎是公牛南迪(Nandi),他的妻子是雪山神女帕爾瓦蒂。濕婆與帕爾瓦蒂的兒子堅尼薩是可愛的象頭神,另一個兒子塞犍陀(Skanda)則是勇敢正義的戰神。塞犍陀在中國佛教中就是護法天尊韋馱菩薩。
我現在已經比較熟悉濕婆神的形象了,即使是只看到這樣的背影,我也能確定這就是濕婆神,因為三叉戟是他的標志性武器。
『捌』 瑜和伽源於什麼
瑜伽起源於印度,距今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被人們稱為「世界的瑰寶」。瑜伽發源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山麓地帶,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煉身心時,無意中發現各種動物與植物天生具有治療、放鬆、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時能不經任何治療而自然痊癒。於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據動物的姿勢觀察、模仿並親自體驗,創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鍛煉系統,也就是體位法。這些姿勢歷經了五千多年的錘煉,瑜伽教給人們的治癒法,讓世世代代的人從中獲益。
瑜伽」(英文:Yoga,印地語)這個詞,是從印度梵語「yug」或「yuj」而來,其含意為「一致」、「結合」或「和諧」。瑜伽源於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一系,探尋「梵我合一」的道理與方法。而現代人所稱的瑜伽則是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養心方法。大約在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大聖哲瑜伽之祖帕坦伽利(英文:Patanjali,印地語)創作了《瑜伽經》,印度瑜伽在其基礎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被正式訂為完整的八支體系。瑜伽是一個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類充分發揮潛能的體系。瑜伽姿勢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技巧,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包括調身的體位法、調息的呼吸法、調心的冥想法等,以達至身心的合一。
關於瑜伽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吠陀經》的印度經文中,大約在公元前300年時,瑜伽之祖帕坦伽利在《瑜伽經》中闡明了使身體健康、精神充實的修煉課程,這門課程被其系統化和規范化,構成當代瑜伽修煉的基礎。帕坦伽利提出的哲學原理被公認為是通往瑜伽精神境界的里程碑。
『玖』 林伽在梵語里是「標志」的意思,印度人為何崇拜林伽
林伽是梵文 लिङ्गं (liṅgaṁ) 的音譯,其含義為「標志」,「記號」。也有男性生殖器的含義,但是通常特指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濕婆 शिव (Śiva) 的生殖器。通常而言,林伽就代表了濕婆,特別是代表精力與不熄之火。
印度全國各地濕婆廟宇和家宅濕婆神龕主要供奉林伽,拜人形濕婆像的很少。性力派教徒胸前還佩戴林伽標志。林伽呈勃起狀,以約尼為底座,約尼是女性生殖器像,象徵濕婆的妻子。這種配合的含義是:陰陽二性永遠不離,陰陽交合即萬物的總體。
信徒用鮮花、清水、青草、水果、樹葉和干米供奉林伽。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記載濕婆與妻子同床,一次就達100年之久,孕育了印度文明。
『拾』 林伽的語源
「濕婆」意為「吉祥」,而「林伽」意為「標志」。因此,濕婆的林伽代表「吉祥的宇宙大神的標志」。林伽也意味著,宇宙崩解之時所有的創造之物在此消亡殆盡。因此,根據印度教的思想,宇宙的創造、維持以及毀滅都出自同一位神,那就是象徵性代表濕婆神的林伽。
林伽一詞是標志的意思,在不同情境下卻有特定的意義。發曼·詩夫蘭·姆阿普特(Vaman Shivram Apte)編纂的《實用梵英辭典》(The Practical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更對林伽一詞下了另外十七種定義,包含以下這些: 虛假的或不真實的標志;偽裝 疾病的徵候或標志 污點 明證 性別的標志 性愛的標志 傳宗接代的男性性器官 語法上的性 神的形象;偶像 微妙的形體,宇宙萬物或可見色身的不滅之源(吠檀多學派) 光束 林伽是造物主的初始力量。人們相信在創造終止時,即大洪水發生時,濕婆的不同面貌在林伽里展露無遺;眾多的林伽組成Jyotirling,是濕婆的廟宇,在此濕婆以「光照林伽」的形象受人膜拜。
人們相信濕婆最初在參宿四當空的夜晚以Jyotirlinga的面貌自我明證。眾多的Jyotirling組成Swayambhu,意為「自我證明」,也是膜拜濕婆的廟宇。
Jyotirling的神性與光輝是無邊無盡的,是濕婆自身的明證;修行者藉由Jyotirling即可獲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