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藏札達縣&噶爾縣:阿里地區意外風景,印占拉達克還遠嗎
噶爾縣與札達縣屬於阿里地區,位於西藏的最西端,與印控克什米爾,以及印度的非克什米爾地區交界。
噶爾縣是阿里地區的行政中心。
札達縣有1鎮6鄉,噶爾縣有1鎮4鄉。
札達縣有約1萬人,24580平方公里,噶爾縣有約2萬人,18087平方公里。
噶爾縣舊版介紹如下,注意平均海拔是4350米,是到此處 旅遊 的主要障礙。
札達縣舊版介紹如下,注意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
作為地區政府駐地,噶爾縣城市極徑超過5公里。縣城距離西部邊境的克什米爾拉達克地區直線約75公里。
噶爾縣唯一的鎮,就是縣城所在的獅泉河鎮。獅泉河鎮在獅泉河畔,這條河流進森格藏布河,然後流出國境,進入印控克什米爾拉達克的印度河。噶爾縣有一塊飛地在革吉縣,在革吉鎮附近。獅泉河鎮附近有一座著名的山峰麥札日妞。
札達縣唯一的鎮,就是縣城所在的托林鎮,位於朗欽藏布河畔,這條河又叫做象泉河。札達縣是由曾經的札布讓宗和達巴宗合並而來,裡面的 歷史 地理名勝還挺多的,著名的札達土林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格王國遺址、土林古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托林寺都在札達縣城托林鎮旁邊。可惜札達縣還沒有國道通過,而噶爾縣有國道219通過。
阿里地區的機場,阿里機場,位於噶爾縣的昆莎鄉,又叫昆莎機場。上圖中,昆莎鄉位於噶爾縣和札達縣之間,選址很好!到噶爾縣獅泉河、札達縣土林等地 旅遊 都很方便。注意到昆莎鄉到札達縣香孜鄉的路上,可以比較方便的穿越阿伊達日居雪山。
札達縣城,一端到另一端最長2.5公里。縣城距離南部邊境的印度約直線55公里。縣城在河流兩岸,不考慮土林等景區,風景也不錯。兩岸高山林立,山坡上刻了很多字,意外的風景。
札達縣城,山坡刻字:大美札達。
札達縣城,山坡刻字: 旅遊 興縣、開放富民。
札達縣城,山坡刻字: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另有一排:中國公安邊防、愛民固邊的大字涉及軍營就不放圖了。
在札達縣和噶爾縣附近,至少有上述6處與印度的邊境還沒有劃定,就是圖中的大小6塊紅色區域。
由於時間關系,這篇寫到這里。唐師事實研究,歡迎轉發轉載交流。若需數據資料圖紙文件或約稿,贊賞再私信。
唐師有關文章:
西藏日土縣vs改則縣:全面對比,阿里地區無人區?
和田地區和田市與和田縣介紹,傻傻分不清楚?新疆買地養老?
中美之間幾個數據對比,2020年8月,值得了解的細節
2. 人還在阿里地區普蘭縣邊防證過去了怎麼回去
重新辦理邊防證即可。根據大數據分析顯示重新辦理邊防證就可以從阿里地區普蘭縣回去了。普蘭縣地處西藏自治區西南部、阿里地區南部、喜馬拉雅山脈南側的峽谷地帶,岡底斯山和西喜馬拉雅山之間,及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
3. 雅利安人是如何征服印度的
雅利安人,早期以游牧部落的形式聚居,在公元15世紀的時候,或因為人口增長的壓力,或因為自然災害,從南俄、中亞一帶的印歐草原,向歐亞大陸四散遷徙,一部分到了伊朗,一部分到了印度西北部。
一部分雅利安人遷徙到了印度西北部
在印度的這一部分雅利安人被稱為印度雅利安人,他們逐漸有了逐漸的語言,稱為吠陀語,並且有了祭神用的聖典《吠陀》。
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的過程中,與當地土著居民進行了長時期的戰爭。最終的結果,當然是雅利安人獲勝。
公元前1200年,雅利安人的勢力范圍到達了恆河流域的上游。
公元前1000年,斧頭、鋤頭、犁等鐵器在恆河流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雅利安人用這些鐵器作為武器和工具。
恆河流域,雨水充足,氣候條件適合種植各種農作物,雅利安人結合當地的地方文化大量種植水稻,同時種植大麥、小麥、芝麻、棉花等農作物。
牛作為耕作工具成了寶貴的財富,牛很值價,連帶著畜牧業也在經濟生活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為了運輸各種日常貨物,大象也在這一時期被馴化,此時的大象也緊緊只限於運輸作用,還沒有發展到上戰場打仗充當象兵的程度。
公元前7世紀左右,犍陀羅、俱盧等一些早期的國家開始形成,這標志著部落逐漸向國家轉變,城市也開始逐漸的出現~
4. 我國流入印度洋的江是哪條江
雅魯藏布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喜瑪拉雅山,流出我國進入印度,稱「布拉瑪普特拉河」,注入印度洋。
其實,從地圖上看,印度的恆河也是發源於青藏高原喜瑪拉雅山,主要支流發源於我國,因此也可以算我國流入印度洋的江。但只有很少一部分在我國,且地圖上未標示在我國叫什麼名字,因此被忽略。
還有就是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上的怒江,流出我國進入緬甸,稱為撒爾溫江,注入印度洋。
同樣被忽略的有緬甸的伊洛瓦底江,也是發源於青藏高原,注入印度洋。
5. 西藏海拔這么高,怎麼開車去印度
海拔高度差相對平面距離還是很近的。
只要修有公路開車去是沒問題的。
沒有吊索,上哪去坐。
阿塞克欽和亞東那裡山口處應該是可以開車過去的。
6. 我國與印度接壤有幾處海關口
最接近的就是普蘭陸路(公路)口岸: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普蘭鎮,縣域西南與印度毗鄰,南與尼泊爾接壤。
根據近半個世紀以來兩國的關系,以及目前實際開放邊境口岸的情況,中印邊境陸路進出,皆不可能。一般是由空路出入印度;其次是借道尼泊爾,由陸路出入印度。陸路直接去印度,沒有直接的邊境口岸。
7. 怎麼能去印度旅遊
印度是文明古國,可以看的地方太多了,不勝枚舉,需要知道樓主計劃去幾天了。
經典項目有德里-安哥拉-齋普爾,差不多要5~7天。
如果是佛教徒,還可以去瓦拉納西。
英語在印度通用,如果樓主不會英語,最好在國內報團,如果是高手,可以嘗試自由行。
從上海到德里的機票4000~6000元。當地普通酒店單間300~500元一晚,吃飯和交通很便宜。
印度一般是炒飯或炒麵,量很大,足夠一個人吃,一般20~30元(普通中檔餐廳)。葷菜也差不多這個價,海鮮略貴。不會像國內那麼不靠譜。
麥當勞用餐大約20~40和國內差不多,但口味不同。
做公交,有空調大巴,幾塊錢;有城鐵,幾塊錢。
可以包車,小汽車,如國內的鈴木雨燕,大約150~200元8小時80公里。
總之你帶上信用卡就OK啦。
8. 阿里地區怎麼進去
1、選擇飛機,先從內地飛到拉薩,再從拉薩飛到阿里。
2、選擇自駕,全程開車。
3、進行跟團或選擇包車。
阿里地區是西藏自治區唯一的地區,公元前後稱「羊同」,元朝稱「納里」,明朝稱「俄力思」。位於中國西南邊陲、西藏自治區西部、青藏高原北部。
9. 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境內到印度境內還有多遠
不知道我會不會審題有誤,這里我說兩個答案。1.札達縣到印度最短的直線距離大概60公里。2,如果是入境的話,中印關口是關閉的,就算到了那裡也不能出關。你要先從札達縣到尼泊爾再入境印度。
10. 1962年中印和現在印度越界地方是一樣的嗎
1962年印度越界的地方跟前段時間洞郎地區越界不一樣,地方不一樣,性質也不一樣。
1962年印度軍隊越界,主要是在東段藏南地區,和西段班公湖等地區.這些地方屬於未定國界.因為解放前的時候,當時的中國政府並沒有能力把軍隊部署到那裡去.而1950年代中國又忙於跟西藏地方政府談判,加上高原地區,補給極端困難,還有很多人有高原反應,軍隊一時半會也沒法部署到那裡.等到1960年前後的時候,印度已憑借地利優勢把藏南佔領.所以印度堅持以麥克馬洪線為界,中國以傳統習慣線為主張。 西段阿克賽欽地區在解放後,人民解放軍從新疆進入,已經收復,但是印度一直想要那個地方,說是印度的地方.實際由中國控制.
東段藏南地區印度佔領我國主張領土9萬多平方公里, 台灣面積才3萬多平方公里,比兩個半台灣還要大。
西段,新疆和西藏交界處阿里地區,有3萬多平方公里我們的土地,由我國收復,印度對此地有非法領土要求。
1962年,爭議和摩擦的地區主要在這兩個地區,藏南和阿克賽欽。
今年6月份印度侵佔我國領土的地方,不在東西兩段爭議的地方,而是錫金邊界。
錫金這個情況比較特殊,在1962年中印戰爭的時候,錫金還是獨立的國家,這個地方中國跟印度根本沒有領土接壤。1975年印度囚禁錫金國王,用軍隊鎮壓錫金百姓,扶持親印度人士搞公投,所以錫金便「心甘情願」成了印度的一個邦,中國一直不承認,中國直到2006年才在新聞公報中 承認錫金屬於印度。
錫金這段國界,在與印度打仗之前已經定下來了。印度沒有異議,屬於已定國界,不屬於爭議領土。印度越界就屬於侵略,這與爭奪爭議領土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