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對於62年中印戰爭印度如何記錄的

對於62年中印戰爭印度如何記錄的

發布時間:2022-12-20 01:43:07

⑴ 一九六二年中印戰爭給我們留下了哪些遺產呢

如果說新中國建立之後,抗美援朝是立國之戰,那麼中印戰爭就是國運之戰。此一戰對中印兩國都有極大的影響,對印度來講,此戰的戰敗,印度稱霸南亞的雄心破滅,走向世界大國的夢想也隨之破滅;對於我們中國來說,這一場戰役卻是保住了西藏邊疆五十年的和平與穩定。

同時在戰爭中,由於我國軍事實力的強大,凡是與我國接壤的國家,都會對中國保持尊敬的態度。最為重要的是,我國改善了國際外交環境,獲得了很好的國際聲望與口碑,為國家建設贏得了獨立發展的空間。

⑵ 介紹下1962中印戰爭

我是真誠的說 你完全不用了解過程 你只需知道我國打了過去 又自己退回來了 將國土拱手想讓 給你個經典概括 印度是這場戰爭的失敗者 失敗的耿耿於懷 使他們反而忘了他們是這場戰爭最大的受益者 他們是最大的贏家 中國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 勝利者的榮譽 使我們沉浸在幻想中 而不知道我們正是這場戰爭最大的輸家 最大的利益失敗者

⑶ 中印戰爭始末有誰了解

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約20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1947年印度立國後,繼承了部分英國殖民者占據的中國領土,到1951年前後,印軍侵佔中國歷屆政府從未承認過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約9萬平方公里的英國殖民者所佔的領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侵佔部分中國領土。1962年6月,印軍向中國邊防部隊開槍,10月20日,印軍2萬多人在空軍的配合下從東段和西段向中國發起進攻,中國軍隊進行反擊。戰爭打響。

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約20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1947年印度立國後,繼承了部分英國殖民者占據的中國領土,到1951年前後,印軍侵佔中國歷屆政府從未承認過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約9萬平方公里的英國殖民者所佔的領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侵佔部分中國領土。1959年,印軍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建立了43個據點。中國政府提出談判解決邊境問題,遭到的印度方面的拒絕。1962年6月,印軍向中國邊防部隊開槍,打死打傷中國官兵幾十人。10月20日,印軍2萬多人在空軍的配合下從東段和西段向中國發起進攻,中國軍隊進行反擊。戰爭打響。

沖突起因
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約20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到1951年前後,印軍侵佔中國歷屆政府從未承認過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約9萬平方公里的英國殖民者所佔的領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侵佔部分中國領土。1959年,印軍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建立了43個據點。中國政府提出談判解決邊境問題,未得印度方面的接受。

中國觀點:由於麥克馬洪線是英國殖民政府強加於西藏南部的分界線,並且直到1951年之前,印度政府也未公開承認麥克馬洪線。因此,上述爭議領土應該屬於中國。

印度觀點:1947年印度立國後,認為他們有權利繼承英國殖民者占據的中國領土。因此,他們認為上述藏南地區屬於印度。
戰爭結果及影響
中國方面:從麥克馬洪線上,再向北撤退20公里。

印度方面:印度官方將藏南和達旺納入版圖。

⑷ 中印戰爭,印度是怎麼敗的

我們先說打仗怎麼才可能勝利,回頭再來看印度的狀況,就知道了

1、戰爭准備是否充足,簡單地說,應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1.1裝備適用:如果裝備不適合,部隊的戰鬥力必然受影響
此戰時,中國軍隊普遍換裝了56式槍族,在單兵火力上比印度高一代,打起來印度人自然吃虧。加上重武器以後,差異更大
1.2人員動員:印度動員的兵力不足,而且是以添油戰術逐次加入的,初次交火的時候,是不滿員的第七旅(3000多人)對這邊近萬人;擴大之後,這邊是54軍增援上來,兵力優勢更加明顯
以我之專對敵之分,自然獲勝機會更大
1.3後勤准備:三哥實現根本沒有做好戰爭的准備,認為中國會後退,因此裝備嚴重不足,以第七旅為例,每個士兵平均才50發子彈,炮彈更少,沒打多久就沒子彈了,怎麼玩

2、戰術是否合理
2.1部署狀況:三哥把部隊像撒胡椒面一樣鋪在漫長的戰線上,空隙比比皆是,對上善於迂迴、穿插的TG,自然被打了個欲 仙欲 死
2.2戰術:前期盲目地堅持一戰式的點防禦,隨後盲目自大投入全面進攻,沒有重點,被各個擊破

說白了,就是之前的果阿之戰太輕鬆了,把問題都掩蓋了,以致三哥不知道自己貴姓,真以為自己的軍隊是世界第三了,然後很不幸又遇上了專為世界第三清火的TG

⑸ 中印1962年那場戰爭究竟是怎麼回事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在藏南邊境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在整個自衛反擊作戰中,中國軍隊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斃傷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我們解放軍傷亡統計為: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524名)。繳獲印度軍隊:飛機5架、坦克9輛、汽車437輛、88mm加農炮13門、88mm榴彈炮36門、75mm山炮12門、106.7mm迫擊炮27門、106mm無後座力炮6門、81mm迫擊炮142門、51mm迫擊炮144門、輕重機槍631挺、長短槍5,772支、火箭筒112具、槍榴彈發射器(擲彈筒)32具、槍彈4120591發、炮彈79720發、手榴彈16921枚、地雷14848枚,電台(報話機)520部,炮兵觀測儀等其他器材735部(具)。解放軍消耗:炮彈22976發、槍彈701342發、手榴彈7080枚、爆破筒64節、炸葯2050kg,噴火油料677L,損壞122mm榴彈炮1門、機槍18挺、長短槍81支、40mm火箭筒2具、電台(步話機)5部、汽車12台。

期間經過西山口之戰(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全殲印軍3個旅,共斃俘印軍准將旅長豪爾·辛格以下官兵5200餘人);瓦弄地區反擊戰(共殲滅印軍1200餘人);里米金之戰(我軍先後拔除印軍據點16處,佔領里米金、梅楚卡、更仁等地,殲敵一部);都登地區作戰(共殲印軍12人,獨立營亡8人、傷2人);班公洛地區反擊戰(部隊以炮火壓制破壞了入侵印軍另3個據點,其守敵於19日逃竄,我軍於20日佔領該3個據點。);

1962 年11 月21 日,我國政府聲明主動停火、主動後撤和設立民政檢查站等三項措施:自11月22日北京時間零時起我國軍隊單方面全線停火;開始全線後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北20公里之外,脫離雙方軍事接觸;另外還單方面將繳獲的武器、軍車和軍用物資交還印方。

⑹ 中印戰爭的背景及原因、影響是什麼

背景為英國殖民侵略印度,英印的擴張政策和舊中國「有邊無防」;原因為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影響為表明了中方以和平談判解決邊界問題而反對以武力改變邊界現狀的一貫立場。

中印邊境戰爭為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19世紀50年代,英國殖民侵略印度,英印的擴張政策和舊中國「有邊無防」,造成中印邊界的領土爭端。1962年10月18日,毛澤東在中南海召集會議,確定了對印軍實施自衛反擊作戰的決策。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是一場規模、時間都很有限的邊界作戰。毛澤東稱中印邊界反擊戰是一場「軍事政治仗,或叫政治軍事仗」,中國在獲得勝利後主動撤軍,表明了中方以和平談判解決邊界問題而反對以武力改變邊界現狀的一貫立場。

(6)對於62年中印戰爭印度如何記錄的擴展閱讀:

中印戰爭的相關情況:

1、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後,不僅要中國政府承認「麥克馬洪線」,而且要侵佔中國政府管轄下的中國領土。

2、中印邊境西段,1951年前後,印軍趁中國軍隊剛進入阿里地區之機,侵佔了受泥山江以東的賣爭拿馬和碟木卓克附近約449平方公里的土地;1954年以後,印軍又侵佔了巴里加斯。

3、1959年3月22日,尼赫魯給周恩來寫信向中國提出大片領土要求。同年9月8日,周恩來在給尼赫魯的回信中明確指出: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中國政府一貫主張雙方應根據「五項原則」,通過友好協商,全面解決邊界問題。

⑺ 印度人怎麼看待1962中印戰爭

派駐印度的美國軍事專家理查德·安德魯斯准將對外稱:這是一場中國形勢的「殲滅戰的開始」。我們在韓戰中多次領教過這種手法。印度通往前方的軍事補給線,完全被中國軍隊切斷。士兵們在缺乏食物的戰斗狀態下,開始出現大面積渙散。隨即,中國軍隊抓住有力戰機,開始發起「中國形式的」殲滅戰。短短8個小時。印度號稱「東亞1,2旅的」2支主力部隊被盡數殲滅。此時,中國軍隊繼續向前推進。其先遣部隊,已接近印度首都新德里外圍50公里處。其深入印度作戰達212公里。但是,此時中國政府作出了讓印度人驚訝的決定,中國軍隊開始快速回撤。中國在後期正式宣布:中印自衛戰爭結束。而且,中國方面歸還了包括印軍第7旅旅長達爾維准將在內3968名戰俘,以及全部繳獲的印度軍隊的武器裝備。

中國軍隊在整個自衛反擊作戰中,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 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擊斃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 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1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1524名)。

由於受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限制,這場戰爭基本上是雙方的步兵部隊參與,在這里只簡單介紹一下雙方的步兵裝備。中國軍隊步兵武器是新換裝不久的56式系列班用武器(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沖鋒槍、56式班用機槍),而印度士兵手中是二戰英國軍隊制式裝備李-恩菲爾德步槍和司登II、III及斯特林L2A3 沖鋒槍,印軍使用的輕機槍是布倫MKII、III輕機槍。其他的不談,印軍武器裝備還停留在1947年的水平上,而我軍輕武器比印軍的要先進2代,比英美援助印軍的先進1代。戰場上,中國軍隊戰士對大量繳獲的還沒開箱的英美自動武器根本就不屑一顧。雙方士兵的戰斗素質也沒有在一個檔次上,除了廓爾喀這支雇傭兵部隊,印度人從來就不是英勇的戰士。

這次戰爭一舉粉碎了印度的「前進政策」,維持了中印邊境近40年的和平局面,超過當時「1場戰爭管30年」的估計。最重要的是中國軍隊擊敗了來自當時世界上軍事兩大最強大陣營,北約以及華約聯合支持的印度。這是任何一個國家,即便是在現在的先進條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⑻ 印度怎樣報道1962年中印戰爭

看到這倆態度,你就明白了:
印度人說「他們已經不是62年的印軍了」;
我們可是一直說「解放軍照樣是62年的解放軍,除了裝備更新了」;

⑼ 1962年中印戰爭印度慘敗,美國和蘇聯為何都保持沉默

1962年的時候,在中國和印度邊境上演了中印戰爭,這場戰爭被我們國家稱之為是中印自衛反擊戰。其實對於華夏兒女來說,這就是一場普通的邊界戰爭而已,因為印度不斷的侵擾中國的邊境,不斷叫囂的同時還傷害了邊界的解放軍,忍無可忍之下,我們才發動了這場正義的自衛反擊戰。

四是不願出。

我國對印自衛反擊戰,從當時的交戰環境來看十分惡劣,是高原缺氧的環境下作戰。特別是西段已經到了嚴寒時間。無論美國與蘇聯,都沒有在這種條件下作戰的經驗,因此他們不會願意付出不必要的代價出兵幫印度。

⑽ 1962年中印戰爭是怎麼回事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藏南和印度之間的邊境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歷史背景
印度政府策動和支持的西藏農奴主叛亂遭到失敗,對中國西藏執行擴張主義的幻夢破滅後,尼赫魯公然拋棄中印友好的旗幟,把中國政府謀求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努力和剋制忍讓視為軟弱可欺,進而得寸進尺,對中國步步進逼。尼赫魯擴張主義的邏輯是:「我已經侵佔的地方是我的,我想要侵佔的地方也是我的。昨天我可以侵佔你一寸,今天我就可以侵佔你一尺。」對尼赫魯來說,中國要還不撤出他要侵佔的土地,他就施行前進政策」,直到採用戰爭手段。這樣,從1961年開始,尤其是從1962年4月起,印軍在中印邊界西段中國境內先後設立了43個軍事據點。印度政府侵佔我國領土後部署對華戰爭的規模和程度,都超過了過去的英帝國主義。當時印度立場:在東段已將中國軍隊「趕回兩英里」,在西段全線向前推進,歡呼並祝賀尼赫魯取得了「拿破崙式的大膽的規劃所取得的獨一無二的勝利。」見1962年7月7日印度《閃電》報。在此情況下,尼赫魯得意忘形,一再悍然拒絕中國政府多次提出的和平談判解決邊界問題的建議,決心鋌而走險,訴諸武力。

閱讀全文

與對於62年中印戰爭印度如何記錄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62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72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5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8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4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100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2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3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814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26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8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5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28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8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9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9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9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44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74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