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中國有多少晶元

印度中國有多少晶元

發布時間:2022-12-20 02:54:09

㈠ 最近「龍芯二號「出世,我想請問印度可以自主研發晶元嗎世界上能自主研發晶元的國家有哪些,是不是很多

印度的軟體業比較發達,硬體業還不行。世界上能生產CPU晶元的只有美國、日本、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

㈡ 記者調查:「取代中國」,印度「晶元雄心」背後在發生什麼

引言:印度晶元一直以來都在世界上屬於首屈一指的地位。印度的一家晶元公司高管全強調印度晶元將可能取代中國的地位,吸引更多的跨國公司來投資。印度的晶元生產確實很厲害,印度的班加羅爾有一座科技園,這個科技園內有很多晶元設計公司,所以印度晶元的經濟利益很高,根據報道可能會在2026年增加到640.5億美元。印度晶元雄心背後其實是晶元轉型戰略在進一步推進,因為競爭越來越激烈和受到新冠的影響,跨國企業開始轉移他們的投資地,而東南亞晶元產能已經開始飽和起來,所以印度就成為了他們投資地的首選。


如果想要取代中國印度晶元面臨的困難還有很多,最後一點就是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我不足以支持印度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因為晶元產業需要穩定的電力以及強大的土地資源和基礎設施的支持。所以印度晶元取代中國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的,印度人比較喜歡空講概念不幹實事,因為我新建產業,和中國相比印度晶元產業的缺點還是比較明顯的。

㈢ 印度加入晶元戰,來設廠就發10億美元專家:生產晶元沒那麼簡單


全球「缺芯」危機蔓延,對於解決的辦法,印度想到的是「砸錢」請人來印度生產。

有兩位印度官員向媒體透露,當前印度希望能建立起自己的智能手機組裝產業,來加強電子供應鏈,為此印度計劃向每家來設立晶元工廠的企業提供10億美元現金。

現金鼓勵是否靠譜?

據一位印度高級官員向媒體透露:「政府將給予每家設立晶元製造業務的公司超過10億美元的現金獎勵」。對於晶元的銷路,這位印度官員顯得相當有信心,他說:「我們向他們保證,政府會購買,也會命令私有企業購買本地生產的晶元。」

陳經進一步分析表示,生產晶元需要有1000多道工序,所以很少有公司能夠承包晶元全產業鏈,為了提高效率,很多工廠只專門做產業鏈中的一小塊,有明確的分工,對物流銜接的要求也非常高。所以,印度無法簡單地通過引進一兩家晶元企業,來解決晶元供應的問題。

而印度為每家企業提供10億美元的獎勵或補貼,看似非常誘人,而陳經卻表示,這對晶元企業來說很難是筆大錢。他說:「在晶元產業中,建設一個新工廠花上100億美元是常見的事。而且上下游建設所需要的資金更多。」

而另一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也向媒體透露說,「這些現金獎勵如何發放,還未有定論」,但政府已經向相關行業徵求意見。不過消息人士還補充表示,印度政府還可以為企業提供其他優惠措施,包括免除關稅,提供研發費用和無息貸款等。

印度晶元產業

當前,大多數印度人使用的智能手機都是在印度本土生產或組裝的。印度已經成為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手機製造國。電子產業是印度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主要依靠的就是消費類電子產品,以及信息技術和電信等重點產業拉動增長。

因為每年從國外進口大量晶元,耗費大量外匯儲備,印度在上世紀就認識到了發展本土晶元製造業的重要性。

在2012年印度就已經出台了非常具體的電子製造業扶持計劃,包括「改良特別獎勵計劃(MSIPS)」和「集成電路製造激勵計劃」兩部分,向印度的電子製造類企業提供政策和資金扶持。

基礎設施落後,電力供應不穩定,官僚程序復雜和規劃缺乏可持續性,最終既沒有培養出成功的本土晶元企業,也沒有吸引到國外晶元大廠來印度落戶。並且一直以來,印度實施嚴格的貿易保護政策,即便有一些具有晶元製造技術的外國公司在印度落戶,最後也因為貿易環境等因素,最終選擇離開了印度。

在鼓勵「印度製造」的莫迪政府上台執政後,發展本土晶元產業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2020年4月1日,印度連續發布兩項促進電子產業發展計劃,分別為《生產掛鉤獎勵計劃(PLI)》和《電子元器件和半導體製造業促進計劃(SPECS)》,鼓勵晶元和電子產業在本土發展。

在疫情後全球暴發「缺芯潮」,印度的智能手機和 汽車 等產業受到了波及,更促使印度政府思考如何發展本土晶元產業。塔塔集團(Tata Group)等印度企業表示有意進軍電子和高 科技 製造業。

不過也有觀察人士指出,雖然印度當前在晶元製造上存在著困難,但在半導體產業中,特別是在晶元設計領域內有一定優勢,印度城市班加羅爾有「印度矽谷」之稱,谷歌,蘋果在當地也設有晶元設計團隊。

同時,在國際晶元產業中,也很大量的印度籍或印度裔高管,上述這些因素都是印度發展本土晶元製造的優勢。

第一 財經 日報

㈣ 「取代中國」印度「晶元雄心」背後在發生什麼

印度是晶元設計的全球強國,環球時報記者多次前往印度“矽谷”班加羅爾國際科技園,那裡的高樓大廈,很多人都無法想像這里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晶元設計中心之一。印度和中國也是世界上進口晶元最多的石油進口國,印度在過去幾年也提出了振興晶元計劃,努力提高晶元的利用率自給自足,減少進口,印度的晶元設計水平是全球領先的,而製造水平比中國還落後。

印度非常渴望推動晶元產業的轉型,以應對全球晶元短缺所帶來的挑戰。由於中美地緣政治和經濟競爭,以及新一輪的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生產速度加快,而在中國東南部的晶元生產能力亞洲也接近飽和,印度是最好的選擇,所以印度非常想抓住這個窗口期,好好的發展晶元。在供應方面,席捲全球的流行病導致半導體供應中斷,尤其是印度的晶元短缺,印度政府已經認識到,在半導體晶元等關鍵領域,完全依賴全球供應鏈是不可靠的。

㈤ 印度和俄羅斯有晶元製造的能力嗎

1.現在目前的晶元領域,美國依然是領頭羊,科研不是閉門造車,是需要交流碰撞的。

2.從目前來看,俄羅斯的晶元科研能力並不強,從目前我平時所在的研究領域來看,不管是俄羅斯的課題組還是俄羅斯在歐美的留學生發表出來的論文都很少,反倒是中國和印度的留學生在頂級期刊發表出來的成果比較多,而且目前大陸的高校每年在ICCSS發表的論文也是越來越多。相比之前進步已經很大了。(當然也可能是俄羅斯人的名字讓人印象不太深刻,看到就忘了)不過目前在IC領域最強的應該還是美日韓台。

3.我想對於民用領域,任何國家都害怕美國晶元科技的封鎖。但是軍用的話就不一樣了,因為軍用一般要求高的可靠性(比如溫度,ESD,還有輻射等),一般來說軍用晶元都用的都是比較成熟的工藝,而非最先進的工藝。

4.關於技術差多少年,不知該如何回答,因為不知道評判標準是什麼。

5.據說俄羅斯每年要從中國河北那個所進口很多晶元。(翟羽健)

在政府資助的學術機構和本土科技企業家的推動下,這項研究和開發工作的重點是促進國內製造業。

支持的形式還包括今年2月公布的一項新政策,該政策旨在使該國成為電子製造中心,並為出口和包括半導體設施在內的高科技項目提供特殊激勵。

㈥ 你不了解的印度晶元:設計水平全球領先,製造水平比我們還落後

最近這幾年,不僅中國晶元熱,可以說全世界都是晶元熱,從微處理器到AI晶元等等,因為大家發現未來所有的 科技 發展都離不開晶元。

而作為全球人口大國,印度也和中國一樣,是全球進口晶元金額比進口石油還要多的國家,印度在這幾年也提出了晶元振興計劃,想要努力的提高晶元自給率,減少晶元的進口。

那麼印度的晶元狀況如何?如果將印度的晶元也分為設計、製造兩大部分的話,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印度的晶元設計水平是全球領先的,而製造水平比中國還落後。

雖然印度本土沒有知名的晶元設計企業,但有意思的是像 ARM、高通、英特爾、Cadence和德州儀器等全球著名的半導體公司都在印度建立了設計中心。

同時全球前10大IC設計企業,還有25大半導體供應商中的23家,都在印度開展了大量業務。印度的班加羅爾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晶元設計中心之一。

之所以這些巨頭們都在印度設廠,因為印度在晶元設計領域水平非常高,同時有大量的晶元設計人才,還有大量的軟體人才,而晶元設計本身與軟體走得更近。

所以雖然印度本土沒有知名的晶元企業,但論起設計水平來,不會比中國遜色,甚至晶元設計人才更多,更受晶元巨頭們的青睞。

但在晶元製造方面,印度的水平就非常落後了,印度基本上沒有什麼晶元代工廠,主要還是找中國台灣、韓國、美國等代工廠來生產。

一方面是晶元製造需要的投資太大,要建一家晶元製造廠,一般是100億美元起步,印度沒有幾家廠商能夠承擔起高昂的投資。

此外晶元製造需要製造業非常發達,還需要高素質的工人,消耗的電力資源也是非常大的,印度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達不到晶元製造需要的基礎條件。

但目前,印度也在努力,也和中國一樣,想要努力的提高晶元自給率,擺脫對國外晶元產口的依賴,而目前也在向中國取經,向中國學習。

㈦ 印度和俄羅斯有晶元製造的能力嗎

單論晶元的製造環節的話,有兩種類型的公司是有製造能力的,分別是代工廠和IDM公司。代工廠是專門為晶元設計公司提供晶元製造服務。IDM公司則是自己設計晶元,同時自己製造晶元。

1、從全球晶圓代工排名看區域分布

可以從拓撲研究院關於晶圓代工排名來看,前九大代工廠占據全球99%的市場份額,其中地區分布也都是在韓國、中國台灣地區、大陸地區、以色列、美國。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地區有大型的代工廠。

2、IDM公司分布

根據2017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企業分布,我們看到全球前十大半導體企業中,除了高通、博通是fabless 設計公司,IDM佔了8席,而且前十大廠商占據了全球58.4%的市場份額,地區也主要分布在韓國、美國、新加坡、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印度和俄羅斯在這里基本看不到。

綜合來看,在晶圓製造方面,全球分布區域集中在中國、韓國、日本、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沒有俄羅斯,也沒有印度。

目前俄羅斯與印度都沒有晶元製造的能力,一顆晶元的製造工藝非常復雜,一條生產線大約涉及50多個行業、2000-5000道工序。全球晶元仍主要以美、日、歐企業產品為主,高端市場幾乎被這三大主力地區壟斷。

當然我們中國目前是所有發展中國家晶元最先進的國家,中國海思可以研製高端晶元,展訊也在中低端追趕聯發科,但在製造方面,差距較大。還需要努力在努力,相信我們中國,人家有的我們定會有,並且還會做的更好

在2014年的TSMC2014技術研討會上,俄羅斯電子工程師們就展示了貝加爾-T1。貝加爾-T1於2014年底完成了研發工作,2015年年中成功流片,在製成樣片後,該項目得到了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以及《2008-2015年電子元器件和廣播電子發展規劃》聯邦專項規劃的支持,之後貝加爾電子公司向俄羅斯工業和貿易部下屬工業發展基金會專家委員會遞交了專項貸款的申請。在獲得工業發展基金的貸款之後,Baikal-T1開始小批量生產,直到最近,俄羅斯貝加爾電子公司大批量產貝加爾-T1晶元,產量規模為10萬片。俄羅斯軟體協會專家對貝加爾電子公司及貝加爾-T1晶元做出了評價,認為貝加爾電子公司是俄羅斯國內第一家基於微電子處理器系統的生產商。貝加爾-T1其實和國內華為海思、展訊、全志、瑞芯微等等ARM陣營IC設計公司類似,都是購買IP做集成的產物。不同的是,華為海思、展訊、全志、瑞芯微從ARM那裡購買IP授權,而貝加爾-T1從Imagination/MIPS公司那裡購買IP授權。俄羅斯目前電子元器件進口依賴程度已高達99% ,工業需求的晶元80%以上依賴進口。 至於印度,印度沒有強大的晶元產業,印度更沒有任何消費晶元製造商或供應商。印度確實有像HCM和ISRO這樣的小型機密軍事/研究晶元製造商。除了兩家政府公司(半導體印度有限公司(SCL)和BEL(巴拉特電子有限公司)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更大的企業製造。在80年代,SCL和BEL用於生產ASIC /晶體管,使用來自美國公司RCA的一些舊技術(許可),即印度Govt從美國政府獲得SCL用於製造一些ASIC(~2微米),EEPROM等用於ISRO和BEL。2018年11月,印度的第一個本土人才研發的微處理器薩克提(Sakti)問世了。這個處理器可以用在手機,監控攝像頭和智能電表供電。薩克提(Shakti)是由印度馬德拉斯技術研究所設計,開發和引導,成功在製造微晶元半導體實驗室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研製,發言人表示這個成就將減少印度對進口微晶元的依賴和網路攻擊的風險,使這個晶元成為通信和國防部門的理想選擇。 印度IITM RISE實驗室首席研究員Kamakoti Veenathan教授表示,該設計源於開源指令集架構,這是一套處理器理解的基本指令,稱為RISC V,可以對任何設備進行定製。這個成果只是個好的開端,與國際相比,印度在這方面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是,我認為印度幾乎擁有所有生產半導體技術人才,包括來自首席技術和管理機構的優秀人才,所需的只是資本和政治意願。印度總理莫迪推動的「印度製造」計劃會招攬所需的人才。印度僑民在美國,歐洲,台灣等地的半導體公司擔任各種半導體製造工程師和管理人員。因此,印度和國外僑胞的半導體人才可以回歸幫助印度的生產或運營半導體公司。

我知道中國的晶元95%是需要進口的,只要很少部分是國產的。

我拉車沙子去就能造出來要多少有多少

很納悶晶元產業應該算是一個比較新的 科技 內容,我國怎麼差那麼多。

我先告訴你,菲律賓曾經是亞洲最大的晶元生產國和出口國,你信嗎?弟弟,晶元是一個很龐大的概念,按集成度分,有小規模、中規模、大規模、超大規模,按用途分,那就更多了。以後不要籠統說晶元。

肯定有,但不具備製造高端晶元的能力。

中國每年進口數千億丨微電子依舊是弱項。這都是影響武器裝備的原因。微電子強了就可以讓武器小型化。否則就是傻大粗。佔地方不說。還對動力要求更高丨

晶元產業鏈較長涉及到:材料產業(硅棒等),晶元設計公司(蘋果等),生產裝備(光刻機等),測試封裝產業,俄印產業鏈上的公司數量少,質量不高。

㈧ 印度曾經那麼輝煌,怎麼不到10年就被我們反超了

在現代人的印象里,一看到印度就會想到:犯罪率極高,人口眾多,女性地位低下,衛生條件差等等。

誠然,現在的印度,在各方面的發展都明顯落後中國,可是在幾千年前,作為和中國一樣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當時的印度可是極其強大的,以至於印度學者還曾誇下海口:中國至少要30年才能趕得上印度!

但是歷史告訴印度人,這個差距不到10年中國就趕上了。是什麼樣的形勢變遷,讓一度強盛的印度落寞了呢?

不得不說的是,印度如果不改進現在的教育制度,平衡階級之間的差距,那麼印度終將會繼續落後於中國,兩國之間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㈨ 世界上製造晶元很強的國家有哪些

像美國,新加坡,日本,我國的台灣都是擅長製造晶元的,其中晶元公司最著名的幾家就是英偉達,高通,還有台灣的聯發科,新加坡的安華高,英偉達擅長製造電腦晶元,而高通則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晶元品牌,很多手機當中的晶元用的都是高通驍龍,包括了小米和華為,台灣聯發科的晶元處理器一般用在中低端手機較多。


第二個是我國台灣的聯發科,聯發科也是一家著名的晶元科技公司,目前也有很多智能手機使用的也是聯發科的處理器,只不過聯發科一般都是用在終極端智能手機上面,高端的還是以高通為主,在以前像華為,酷派等國產手機也都使用聯發科的手機晶元,第3個是美國的英偉達,英偉達也是一家設計晶元的半導體公司,英偉達最著名的產品是電腦當中的顯卡,很多游戲本用的就是英偉達的顯卡,最後一個是新加坡的安華高,安華高也是一家設計研發各種模擬半導體設備的供應商,這家公司主要應用於無線和有線通訊以及汽車工業等領域當中,可能知名度比起前面幾家要稍微低一些。

㈩ 單月產出300多億顆!我們正成為解決全球「晶元荒」的中堅力量

相信很多網友都知道局座張召忠「因果律」得厲害,只要他的預言基本上都會變成現實,網路上一直流傳著他的視頻,例如評價印度戰機會摔下來,果然時隔幾個月後印度戰機就頻頻出事,還有預言過印度航母可能會著火,果不其然印度航母沒過多久便發生了火災。另外,在老美製裁華為前, 他還曾經說過三年後老美的晶元就沒人要了,中國晶元產業會崛起,以後滿大街的都是晶元,那麼這個預言會實現嗎?

可以說這個預言一定會實現,但是要承認張召忠教授的這個預言是有些誇張的,時間上應該還要再加個三年左右。可能跨行太大了,他對晶元領域了解不多,但是他對中國人卻非常了解,也對中國製造業非常有信心,在我國 科技 發展的進程中,打破西方技術壟斷已是常態。

老美對中國晶元的打壓,不僅沒有阻斷我們晶元發展,還加快了我國的晶元國產化進程。在老美宣布對華為斷供晶元之後,老美一直知名人士就發表評論稱,這個行為是非常不理智的,用太過於激進的手段對付中國只會適得其反,過分追求對中國的壓制,只會讓中國爆發出更強的力量。 就連比爾蓋茨都表示,阻斷對中國晶元供應,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只會讓中國下定決心自研晶元。

看來對於晶元上的預言,不僅我們的張教授成功預言中,就連老美的自己人也有相同的預言。雖然國內目前晶元依然被國外壟斷,但是相比較去年以前已經有很大的緩解,除了7納米,5納米這種先進製程的晶元,其他規格的晶元我們已經不斷的在擴大產能。 根據國家制定的半導體五年計劃要求來看,在2025年左右國產化晶元要實現70%的自給率。

表面上這句話是對國家半導體行業提出的自給要求,但是從70%這個數字上可以得出結論是,我們在2025年就會打破西方晶元壟斷。但是要知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晶元進口國家,每年進口晶元超千億,同時也是全球前五的晶元出口大國,當我們能夠滿足70%的自給率,就意味著西方國家的晶元賣不出去了。

而且隨著中國產業鏈的完善,人工價格低廉,所以成本也比較低, 全球晶元價格必定因為中國的晶元產業崛起而降價。 而西方國家則完全相反,所以一旦價格降下來以後他們幾乎沒有生存空間,如果我們執意打價格戰,他們倒閉在所難免。這不是自大,事實上這種例子比比皆是,曾經中國沒有生產維C的時候,就被西方國家壟斷市場,那時候國外一片維C賣到中國十幾塊一粒, 當中國能夠生產的時候,全球維C價格暴跌,最後維C市場幾乎只有中國,我們壟斷了95%的維C市場,晶元行業未來同樣是如此。

集中力量辦大事,從去年開始全國就已經新成立了一萬多家半導體公司,到了今年新成立的半導體公司還要更多。隨著國內各個領域巨頭入局晶元行業,今年中國半導體產業市值暴增, 騰訊,美團等互聯網公司前後宣布入局晶元,格力這種老牌製造業也不甘人後,眾多因為缺芯導致減產的車企,開始自己收購半導體公司,買不下來的公司就直接投資。 現在國內的晶元產業可以說是熱火朝天,一片欣欣向榮,據國家統計局稱, 2021年一月份到五月份國內共生產晶元1399億塊,每月產量將近300億顆,今年下半初這個產量已經達到了316億塊,同比增長接近50%,而且這個產量每月還在增加。

但是看到我們發展潛力的同時,還是要看到我們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我們目前傳統晶元的製造能力,還是集中在包括28納米以上的水平,主要對外出口的也是低端水平晶元,中端晶元只有28納米,14納米,和少數7納米製程晶元 。所以我們在高端製程晶元上的差距還非常大,雖然華為海思早已經能夠設計5納米晶元,但是光刻機問題始終縈繞在工程師們的心裡。

據消息稱華為在被制裁之前就已經開始著手自研光刻機,雖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主要精力還是在晶元設計上,所以進度沒有跟上。但是現在不同了,國家親自出手召集大量人力分配工作,每個環節每個技術要點都由不同的單位負責,已經解決了EUV光刻機的鏡頭和光源問題,去年中科院已經掌握了5納米光刻技術,而且被日本長期壟斷的光刻機也已經開始量產,現在等於萬事具備,只欠光刻機這個東風了。

在日益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唯有掌握核心 科技 才是發展的硬道理,盡管我們現在仍然有一部分晶元受制於人,但是經歷過苦難的中國人一定不會屈服,我們一定會砸爛一起枷鎖。

閱讀全文

與印度中國有多少晶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的上院與下院分別管什麼 瀏覽:184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62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72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5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8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4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100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2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3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814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26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8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5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28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8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9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9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9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44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