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人喜歡的小吃有哪些
說到印度美食,你想到的應該會是有濃濃咖喱味的食物。的確,印度人非常鍾愛咖喱,但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其他獨特美味的小吃。
我們先來說一種跟咖喱有關的食物,咖喱角。它是一種用麵皮包著咖喱味的內餡,捏成三角形油炸,然後蘸薄荷醬或者酸甜醬吃的一種小點心,非常受印度人喜歡,連很多遊客也對它愛不釋手,一日三餐都可以吃。
糖耳朵,這個聽起來就很可愛的名字,在印度、中東地區都很受歡迎,是用小麥粉麵糊加一些糖漿後,在大鍋里煎成環狀,金黃鮮艷,不禁令人食指大開。
『貳』 一菜一談 我最愛的印度美食Biryani(印度不止有咖喱系列7)
印度不止有咖喱
Biryani,翻譯成印度調味飯,也叫印度香飯。是印度菜里我最喜歡的菜餚,Biryani是一種飯菜一體的食物,尤其適合一人餐。每次我到印度總是迫不及待先點上一份羊肉Biryani(Mutton Biryani)來解解饞。
Biryani這道菜來源於穆斯林菜餚,在中東和東南亞也有Biryani,中國新疆也有類似的美食,就是聞名遐邇的新疆羊肉抓飯。不過都和印度的Biryani在味道以及做法上區別甚大,印度的的Briyani是自成一派的印度特有的美食。
有人以為Briyani是炒出來的,其實不是,和新疆的抓飯一樣Biryani是用米飯燜出來的。Biryani在印度普及程度好比中式的蓋澆飯一樣。在印度到處都有售賣,尤其是各式的印度式快餐店裡Biryani更是必須的食物。街頭和快餐店往往會燜上一大鍋Biryani放在那裡,有客人需要就連菜帶飯盛上一大碗。因為製作簡便,食用方便,價格不貴,味道也好,所以深受印度辦公室白領等需要外食的人們喜愛。有時候飛機餐也會提供Biryani.
雖然Biryani隨處都能吃到,但是我建議:如果條件許可,也還是一定要挑一家優秀的印度餐廳品嘗一下最傳統地道的Biryani,使用的食材乃至烹飪的方式,都不一樣,那種味道絕對是街邊快餐式Biryani沒有辦法做到的。
做Biryani的廚師會根據客人的喜好,使用不同的原材料來製作Biryani,一般來說有雞肉Biryani,羊肉Biryani,以及素菜的Biryani. 一定要吃羊肉Biryani,一定要吃羊肉Biryani,一定要吃羊肉Biryani,重要的事說三遍。
Biryani的做法是:先將雞肉,羊肉等用香料腌制,再在放入酥油的鐵鍋里炒製片刻後,加入不同的香料和印度大米一起燜熟,之後再加入等香料拌勻後食用。傳統的做法還會在裡面添加藏紅花等貴價食材。
吃起來,扒開米飯,翻出埋在米飯里熱騰騰的羊肉,羊肉在各種香料燜制下又軟又嫩,香氣四溢。米飯也吸收了羊肉的油脂和香味,加上藏紅花等調料的烘托。味道更加醇厚濃香。有別於其它印度菜一貫的masala風格。Biryani燜制的濃香口味更加適合中國人的味蕾。有點新疆抓飯的意思,只不過因為香料用的多,所以味道更加復雜多元。
一份好的Biryani是不放辣椒的,所以需要搭配一份用姜黃粉,辣椒等調配的醬汁,給喜愛重口味的可以增加飯菜的香氣和辣度。同時一碗放了青瓜和洋蔥粒的鹽酸奶Raita也是必須要有,用來中和濃郁油香的Biryani,給菜餚增添幾分清爽的風味。
鄭重給各位推薦我最喜歡的印度菜餚,羊肉Biryani. 各位若是去到印度旅行,建議一定要找一家不錯的印度餐廳,點上一份羊肉Biryani來嘗一嘗。一定讓你不虛此行。
『叄』 印度香米飯的做法
1.
香米淘洗干凈;將青椒去蒂及子,洗凈,切塊;西紅柿洗凈,切丁;茄子洗凈,切丁;胡蘿卜洗凈,切丁;菜花洗凈,切成小朵。2.將奶油放進平底鍋中,放入青椒煮2分鍾,並不停攪動,加入丁香、豆蔻、肉桂再攪拌3分鍾後加入西紅柿煮3分鍾。
3.將香米倒入平底鍋中,讓調料覆蓋米,然後加入茄子、胡蘿卜、菜花和適量水,攪拌均勻,煮滾後,蓋上鍋蓋燉煮20分鍾。把火熄滅後,再燜10分鍾後盛出食用。
『肆』 印度最好吃的是什麼
是甜品、主食還是主菜?
個人覺得印度最好吃的是來自海德拉巴的Brayani,一種印度香飯,有雞肉、羊肉、雞蛋、蝦或素的,顏色微黃,香氣撲鼻,有點像中國的抓飯。再配上檸檬、洋蔥等蔬菜,無敵了
『伍』 印度特色美食
10種不可錯過的印度美食
Bhelpuri 爆米花
這是孟買街頭常見的地道小食,材料有脆米、花生、青辣椒與香濃的羅望子醬,味道略帶香辣,可以直接吃,或者以薄餅卷著吃,各種材料帶來豐富而平衡的口感,令人食指大動,難怪是必嚐印度美食之一。
香料牛油雞
牛油雞發源自德里,深受當地人的喜愛。這道菜的重點是醬汁,以番茄、牛油及鮮奶油做成;這款醬汁由舊德里的Moti Mahal餐廳三位創辦人於1950年代創制。
至於雞則用乳酪、生薑、蒜蓉及紅辣椒粉腌過夜才煮,煮的時候除了在醬汁內加入新鮮番茄和香料之外,還加入一大塊牛油,因此叫做牛油雞。這種煮法讓香濃的醬汁滲入雞肉內,一口咬下,醬汁在口腔內四濺,立時齒頰留香,令你吃完還要再吃,欲罷不能。
羊肉咖喱
這是一道孟加拉邦風味的慢煮菜式,將羊肉與香料放進由洋蔥、生薑與蒜頭煮成的濃汁內燘煮而成,通常是在喜慶節日吃的菜式,加爾各答尤其喜歡以這道菜來歡度佳節。煮羊肉咖喱用的是芥子油,這是西孟加拉邦最常用的食油,因此令孟加拉邦的菜式帶有與別不同的風味。用慢煮的方式來燘羊肉,可以保留羊肉的鮮味,令肉質嫩滑,吃後回味無窮,因為成為馳名的印度美食。
海德拉巴Biryani香料抓飯
Biryani香料飯是南亞的米飯菜式,以印度香米、肉類、乳酪及香料煮成。海德拉巴風味的香料飯則帶有莫卧兒及伊朗的烹飪風格,將生米和生肉加入香料,再放進陶罐內,以木柴或炭烹煮。煮飯的時間和火候均要准確把握,既要將肉煮熟,又不能令飯煮得過熟;過程雖然頗花精神和心思,但煮出來的香飯令人垂涎三尺,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馬沙拉薄餅
在一塊薄餅內塞滿加了香料的薯蓉,就成了美味的馬沙拉薄餅。這種食品源自南印度的卡納塔克邦,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據說可以追溯至2,000年前。首先在薯蓉內加入馬沙拉香料、再以芥子、芫荽葉、洋蔥、青辣椒、椰子酸辣醬及姜來調味,然後用薄餅捲起,再配上各式酸辣醬來吃,是理想早餐之選,亦是不容錯過的印度美食。
肉類串燒
在印度,肉類串燒並非將肉塊串在木簽上來燒那麼簡單。Kakori串燒與galauti串燒都是有百年以上歷史的傳統菜式:前者以絞碎的羊肉加入黑胡椒、蒜蓉及多種印度香料調味,後者以勒克瑙的製法風味最佳,據說用上逾150種印度香料來調味,因此味道層次繁富,令其他串燒相形見絀。肉餅在調味後於炭火上燒烤,讓你領略串燒滋味新境界。
Modak 甜蒸餃
Modak甜蒸餃在印度很多地方都十分流行,這種甜點用米粉或麵粉做成帶甜味的外皮,以鮮磨椰子碎及棕櫚糖作餡料,然後再拿去炸或蒸,吃的時候加上酥油,更加香口。這是傳統的甜點,每逢節慶,就會做來作應節食品。現在也有人用非傳統的餡料來做 modak甜蒸餃,例如番紅花、朱古力及果仁等,新口味令這種傳統印度美食更加吸引。
土豆煮椰菜花
這是印度一道極常見的素菜,以土豆、椰菜花與香料煮成,是其中一款必嚐菜式。土豆煮椰菜花材料簡單而健康,帶有家常風味,可隨意配搭其他食物;配上淡咖喱、米飯及薄餅同吃,風味尤佳。有些餐廳會在材料中加入新鮮番茄和咖喱葉,令這道菜香氣更濃郁,色彩更繽紛。這是印度經典菜式,不可錯過。
Pad松餅
Pad松餅又叫ku paniyaram或gunta ponganalu,是一種香脆中帶軟韌、內里中空的鹹味薄餅;用黑扁豆及米做成粉漿再放入有圓形模子的鍋內蒸熟。這種松餅是下午茶時常見的小食,也可以做成甜味或香辣味,視乎在粉漿內加入的材料而定,例如紅蘿卜、洋蔥、椰子或紅糖等。
天多利烤雞
發源自旁遮普邦的天多利烤雞是知名印度美食,以香料和乳酪將雞塊腌過,再塗上燒烤汁,然後放入圓筒形的陶泥烤爐內燒烤。燒烤汁由多種香料調制而成,包括肉桂、月桂葉及丁香等,令味道層次更豐富。烤雞出爐後,略帶焦香,令人胃口大開。
『陸』 印度人吃的飯有哪些
現在,南印度和東印度普遍以大米為主食,北印度則以麵粉為主食。南北之間的飲食習慣差別很大。根據自己的種姓和宗教信仰不同的差別也很大。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是米飯和餅,面條、餃子、包子、饅頭、燒麥基本上沒有。他們喜歡吃的並非中國人吃的白米飯,而是把飯煮熟後,放些油和調料,飯的顏色呈黃色,或者同別的什麼菜炒在一塊兒。在中國流行的所謂"印度飛餅"也是印度人的主食。這種餅其實有兩種:"加巴地"或"若地",前者沒有塗油,後者則有明顯的油香味。還有一種叫"撲里"的餅也是印度人的主食,有點像中國北方的油餅,無論是"加巴地"、"若地"還是"撲里",用的麥面都是沒有去掉殼的,而中國的"印度飛餅",用的都是去掉殼的精粉,其口感與印度的餅其實不一樣。印度人吃米飯或吃餅時,喜歡用手把菜卷在餅內,有點像中國人吃北京烤鴨,或用手把菜和飯混在一起,在盤里攪拌幾下,抓起來捏一捏,然後送進口內。這種吃法,如換成用刀叉、勺子或筷子,自然是反而不方便了。
在餐廳和酒店也有炒米飯可以點,主要是為了外國人。
『柒』 印度香米的菜品特色
Basmati(巴斯馬蒂、巴斯馬蒂香米、印度香米)是一種比泰國香米更昂貴的著名香稻品種,栽培歷史悠久,米粒細長,外觀透明,帶有一股濃郁的堅果般香氣;黏性低,口感干硬,易於消化,煮成米飯後,米粒會增長2-3倍。在中東,巴斯馬蒂香米是普通稻米的3-5倍,是世界上最為昂貴的稻米。 從印度北方邦(Uttar Fradesh) 出土陶器中的碳化穀粒證實了巴斯馬蒂香稻的種植可能溯源至公元前8000年前。
印度的「Basmati」源自兩個Sanskrit 詞根:vas 是香的意思,mayup 是根深蒂固或是一開始就有的意思。後mayup 逐漸演變為mati 。vasmati 人們通常把它發音為Basmati 。 Basmati 種植主要局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處,如旁遮普(Punjab) 哈里亞納邦(Haryana) , Uttar Pradesh 西部和臨近拉賈斯坦邦(Rajasthan)。
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處的印度河、恆河平原,約有四十多萬農民種植巴斯馬蒂香米。Basmati 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主要出口農作物, 年出口額達30億美元, Basmati 成為這兩個國家許多農民賴以謀生的手段。 傳統的印度香米品系包括:Basmati-370,Basmati-385 及 Basmati-Ranbirsinghpura (R.S.Pura)。
雜交的印度香米品系有:Pusa Basmati 1 (又稱「Todal」)
而另外一些香米品種如:PB2 (又稱sugandh-2)、PB3 及 RH-10 則不被認為是印度巴斯馬蒂香米。
最近,德里的「印度農業研究所」(Ind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培育出一種新的印度巴斯馬蒂香米矮稈品系「Pusa Basmati-1」,其產量比傳統品系高兩倍。 IRRI 的國際水稻種質資源中心保存有世界上最全的香稻品種資源, 大約有86 種被命名為Basmati (不考慮其穀粒大小和香味強度):巴基斯坦有67 種;印度9 種;尼泊爾7 種;孟加拉國2 種和斯里蘭卡1 種。但這些品種與香稻Basmati 標准比較, 只有18 種名副其實。現有一種錯誤的概念: 認為香稻就是Basmati,其實不然。沒有一種單一的標准可鑒定Basmati 。從消費者和貿易商的角度來看,Basmati是各性狀合理的組合:穀粒細長、香味強、米飯質地好、蒸煮時米飯縱向長度長和橫向膨脹小, 米飯蓬鬆, 可口, 易消化。
根據關鍵質量指標和在農戶與貿易商間的認可程度,Taraori Basmati (即Basmati386 , Karnal local , HBC- 19 和Amrisari) ,Basmati370 , Type3(即Dehra Dun Basmati) , Hansraj 和 Pusa Basmati - 1 是一些主要的 Basmati 品種。最低 Basmati 標準的制定是為貿易商和鑒定育種品系提供指導(見表1) 。只要符合這些標准,就是Basmati 香稻。
最低標准
一)外觀品質 大米長度 > 6.6 mm
大米寬度 < 2.0 mm
長/寬 > 3.0
外形: 透明、奶白色、細長型
二)碾磨品質 糙米率 > 78/.0
精米率 > 70.0
整精米率 > 40.0
直鏈澱粉 20-22
三)蒸煮品質 鹼消值 4 或 5
米飯體積膨脹 > 4倍
米飯延長 > 1.8
米飯寬度 < 2.4 mm
米飯質地:韌而有彈性、不鬆散、不粘團
顏色: 亮白色
香味: 強,且使人愉悅
口味: 甜且可口 1、呈細長型,胚芽沒有白點,整體呈半透明;
2、粒形整齊一致,米粒平均長度不小於6.6毫米,平均寬度不小於2毫米;
3、米色純白,剔透,含有獨特的堅果香味。 國際權威機構從20世紀70年代起,就對印度香米的香氣成分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目前最被廣為接受的共識是一種叫乙醯基吡咯啉(2-acetyl-1-pyrroline)的化合物,是印度香米的主要致香原因。盡管稻米的香味是由200多種不穩定的化合物形成。但是,2-AP是這種香味形成的主要成分。而且,在其他谷類、班蘭、真菌和細菌中也發現了這種化合物 。
大米基因組由約5000個基因組成。香米之所以「香」,是因為發生了基因突變,香米實際上包含有非正常基因。在它的基因圖譜中,有8個基因處於「停工」狀態。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是否可以將其他大米基因組中相同位置的8個基因「人工破壞」,使其處於「停工」狀態,從而達到改普通米為香米的目的。這一發現對於現代農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通過相同的方法,一些普通品種的玉米、稻穀、小麥、豆子和椰子等,都可以得到人工改良,從而提高質量和產量。
『捌』 印度有什麼鮮為人知的好玩的地方或者美食
在印度有個鮮為人知的景點是Chopta,Uttarakhand,我在世界各地看過許多令人驚嘆的日出,但是當我想到令人嘆為觀止的早晨時,我會想到一個來自世界上最高的濕婆神廟Tungnath的日出。Chopta位於喜馬拉雅山的Uttarakhand,是恆河開始的所在地。許多旅行者前往北阿坎德邦追隨甲殼蟲樂隊的腳步,披頭士樂隊於20世紀60年代來到瑞詩凱詩學習冥想。但很少有人比嬉皮士小鎮更進一步 - 這是一個非常遺憾,因為你進入喜馬拉雅山脈的時候,國家確實變得越來越好。Chopta擁有鬱郁蔥蔥的綠色山谷,風景如畫的當地村莊和春天充滿活力的野花。來這里徒步旅行,乘坐木筏,享受與大自然的聯系。您絕對不能錯過的一件事是徒步到Tungnath寺,因為它是印度喜馬拉雅山脈中最好的短途徒步旅行之一。
我覺得印度最好的美食就是印度香飯了,印度產的香料多種多樣,許多美食里都放入各種香料調味而成,這款香飯就是放進去了很多香料製作而成的。印度人習慣在香飯里加入肉類,比如牛羊肉和雞肉,做好的香飯顏色是金黃色的,看著就讓人食慾大開。
『玖』 印度的大米煮熟是散狀的,較蓬鬆、乾乾的,為什麼和我們完全不同
眾所周知印度的大米又長又大,而我國的的大米就比較小又圓滑,印度的大米非常的大是我們平常吃的一倍多,是什麼原因導致印度大米那麼的長呢?今天就來聊一聊。
其次米飯不用電飯煲煮,通常是先放黃油或者豆油在鍋底,下洋蔥、香料粉、鹽調味,以及藏紅花汁或姜黃(咖喱的重要原料之一)調色,接著放入大米略炒,加入一半的清水(水下得少啊)。水沸騰後煮個大概15分鍾即可,要是太幹了,再加點水煮五分鍾。劃葯點~煮制的時間比我們短。還有一種方法是,大米份量加多(准備全天食用),加水煮至半熟,過濾出水份備用,食用時煮熟即可。
印度大米常見的有3種:野生稻、莉莉、巴斯馬蒂,這三種有著工同的特點輕盈,芳香、粘度性小。要數巴斯馬蹄大米(俗稱印度香米)最受印度人歡迎,生米粒是普通大米的3倍之長,煮熟會膨脹2~3倍,且干韌、顆粒分明。關鍵是帶有特殊的香味,是常規大米的12倍,因此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