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印度不買F35呢
盡管和美國鐵的不行,但印度就是不買F-35,這個問題在現在來看或許很不可思議,但這只是忽略了現實情況的盲目提問罷了,要理解這個問題就要了解印度引進五代機的全過程,這個過程長達近20年之久。
這種論調還真騙住了印度,來自印度的研發資金源源不斷的進入蘇霍伊公司。但印度也不是傻瓜,它一邊對T-50寄予厚望、一邊又對俄羅斯的拖沓行為嚴重不滿,對采購價格的爭論也從未斷絕,兩家分分合合一直是軍迷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最後,忍無可忍的印度果斷退出蘇-57項目,計劃自己研發五代機(AMCA項目)。
⑵ 印度人是購買武器的大國,為什麼不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
印度的軍工體制不完善,研究武器的周期長,並且無法形成戰鬥力。其次印度經濟頗為依賴美國,為此印度需要購買美國的武器裝備,以獲得經濟發展的機會。
近幾年,印度不光在經濟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軍事上也有出色的成績。印度的軍事力量在全世界排名第四,全國擁有不下於130萬的兵力,並且配備了大量的先進武器裝備。
印度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不可避免的是印度的軍費連年增加。直至兩年前,印度的軍費更是達到了驚人的4614萬億人民幣。正是由於印度在軍事上耗費巨資,導致基礎建設的落後,人民生活水平長期低下。有很多人難以理解,畢竟每年都需要耗費巨額經費購買他國的武器,為何不發展自己的軍工力量?
還有一點要說的是,因為印度經濟在很多方面需要美國的支持。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就會提出很多無理要求,其中有一項就是購買美國的武器裝備。所以為了經濟發展,印度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
⑶ 印度為何買天價陣風,卻不買便宜一半的F35
印度一直是世界外貿武器市場上的冤大頭, 經常被各種各樣的國家進行宰客。比如這次印度購買的陣風居然達到了3億美元一架。事實上這個價格可以購買到2架F-35。而且F-35是4代機,而陣風只是3代半戰斗機。這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筆者覺得之所以印度這樣做,可能有這么幾個原因。首先就是印度空軍急需這種高性能的三代半戰斗機,陣風不僅能夠給空軍,還可以給海軍當作艦載機使用。其次就是印度根本購買不到F-35,因為當時F-35研製的時候,印度沒有出資。最後就是印度國內糟糕的基礎工業決定了印度即使買了最先進的四代機,也無法進行維修等工作。
最後就是印度國內糟糕的基礎工業決定了印度即使買了最先進的四代機,也無法進行維修等工作。要知道印度本身並沒有建設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國防工業體系,在研製3代機光輝的時候都非常難過。更別提新銳的4代戰斗機了,所以印度沒有求助美國采購F-35恐怕也是情有可原的。不過實際上印度即使請求,美國也不會賣給他。
⑷ 如何看美國向印度出售F18大黃蜂呢
印度一直號稱走中立、不結盟路線,但從根上講還是親英國、親歐美。畢竟現在他還是英聯邦國家。只不過98年核試驗以後,他遭到了美國和歐洲的制裁,這才迫不得已向俄國靠攏,買了大量的俄式武器。印度和俄羅斯的「友好」,是一件沒辦法的事。
隨著制裁的不斷解除,印度一定會轉向,開始買歐美武器,這是必然的。就像最近買的法國陣風戰斗機。
買戰斗機歸根結底是政治問題,性能、價格是很小的問題。買誰家的戰斗機,就是在政治上向誰靠攏。如果全部的戰斗機都向一個國家購買,那就等於結盟了。這也是中國主力戰斗機賣不出去的主要原因,和性能、價格沒關系。巴鐵為什麼買二手的F16,他還是想在中美之間有個平衡。
⑸ 印度為什麼既不買蘇57也不買F35
人家印度為什麼不買蘇57和F35?因為人家印度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國產光輝戰機,其他戰機在光輝戰機面前都是渣渣,印度壓根就看不上其他飛機了,因為光輝戰機無所不能,五代機在光輝戰機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這也是為什麼印度不買五代機的理由了。
六代機才是印度的追求,六代機上面打算使用一些充滿咖喱味的配件,跟對手較量根本不需要發射武器,直接散發咖喱味就可以讓對手失去戰鬥力,從而輕松的吊打對手,美俄的戰機武器可沒有這樣的性能,所以印度其實是看不上的,五代機印度已經放棄,直接玩六代機了,你說印度牛不牛。
⑹ 印度有蘇30戰機生產線,為什麼不生產更多蘇30而買美國戰機
所謂的印度國產蘇30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自主,它的生產受到俄羅斯意志的制約並不是印度真正想要的國產武器。印度有蘇30生產線,但不代表它能無限制的生產戰斗機,印度生產蘇30需要俄羅斯授權並提供關鍵的技術設備,說白了,這些生產線只是為印度提供了部分工作崗位而已!
其薄弱的軍工能力並不足以消化吸相關技術。印度在籌建國產的光輝HAL戰機時,就需要法國幫助另外采購設備建立新的生產線,可見它本身沒有任何基礎工業支持高端裝備的生產工作。
⑺ 印度為什麼買2億美元一架的陣風,而不買1億美元一架的F35
印度為什麼買2億美元一架的陣風,而不買1億美元一架的F-35呢?
說到陣風戰斗機的價格,需要先來說明一下,其實所謂2億多美元一架的陣風,可不僅僅只是一架戰斗機,因為,印度還為其配套了相應的備用發動機,空射型導彈,其他配套零部件,以及人員的培訓費用等等;反過來再說F-35戰斗機,雖然表面上看美國的F-35戰斗機的單價約為1億美元左右,這是美國人聲稱的成本價,F-35戰斗機如果用於出口的話,價格肯定不止1億美元。這一點可以從日本購買的105架F-35戰斗機當中就能夠看出,因為,日本采購的105架F-35戰斗機的總價值就達到了231.1億美元。如果折算成單價的話,顯然已經超過了2億美元一架了,價格方面甚至還略超過於陣風。
按照當初的研發協議,F-35必須優先供應給參與研發國,其次是盟友國家,最後才是非盟友國家。如果按照這個研發協議規定,印度在2035年之前恐怕是買不到美製F-35戰斗機的,可等到那個時候, F-35戰斗機的地位恐怕就與當前的F-16差不多,早已經算不上是最先進的戰斗機了。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在現階段美國不會向印度出口F-35,這一點硬度方面是非常清楚的,而法國的陣風戰斗機則剛好相反,法國願意賣,印度也願意買,所以印度自然會選擇陣風戰斗機了,最後要說的是,法制陣風的單價確實非常的高,拋去備用發動機,備用設備以及人員培訓費用以外,陣風的單價也超過1.3億美元以上,當然,話又說回來,印度對外采購的絕大多數武器裝備,在價格方面都是比較貴的。
⑻ 印度的軍事武器裝備都從俄進購,為何它不選擇從美國進口
印度的軍事武器裝備並不都是從俄羅斯進購的,從美國也進購過很多武器。印度現在不僅僅從俄羅斯進購,也從美國進購。而且印度與俄羅斯和美國都一直保持著不錯的外交關系。因為印度的戰略地位對於俄羅斯和美國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再加上印度算是一個比較好的客戶,美國和俄羅斯都不會輕易的放棄這個大客戶。
印美俄三家的關系比較微妙,印度由於擁有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在地緣政治上美俄對印度都有需求。印度也需要美俄的軍火來武裝自己,軍火貿易也就成了非常大的現實利益。
⑼ 印度並不富裕,為何甘願購買比美國F35貴三倍的法國陣風戰機
印度這個國家比較小,物資也不是很豐富,他們國家自己研究的第五代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成功,2016年印度與法國最終簽訂了購買36架陣風總計88億美元的合同,算下來法國給印度的每架陣風單價達到2.44億美元。這不僅創下了印度軍購戰機的價格之最,還創下了進口戰斗機價格的世界紀錄。對法國達索的陣風戰機,印度一直比較鍾意,此前印度計劃購買126架陣風戰機,算下來總價值134億歐元。
在西方,法國相對比較獨立自主,不怎麼在乎美國的看法,軍工體系自成一系,東西質量也不錯。印度還有引進幻影2000的愉快經歷,除了性能彪悍以外,關鍵是接裝後摔了沒幾架,是印度事故率最小的戰機,受到了印度空軍各級的普遍歡迎。
⑽ 印度放著1億的f35不買,為啥要買2億的陣風冤大頭還是有內鬼
印度不買F-35而選擇陣風既不是冤大頭也沒有內鬼,具體有以下原因。首先這2億美元並不是單純用於購買陣風戰機,其中還包括了全方位的配件以及配套服務。其次美國的F-35優先提供給盟友,印度想要這款戰機只能排隊。最後印度從不同國家購買裝備,也是為了在政治上建立相對平衡,避免受制於人。
由於自身的工業基礎差,印度的武器裝備只能大規模依賴進口。而作為一個軍備進口大國,由於缺乏相關的技術,印度總是被其他國家當做冤大頭。經常是耗費了大量的資金,最後買到的裝備卻並不理想。但印度也在一次次教訓中吸取了經驗,不再盲目地花錢。這次艦載機的采購,印度也做了多方比較,最終決定購買陣風。
如果刨除其他附帶的開銷,實際上單純購買一架陣風的單價應該在8000萬美元左右。陣風在性能上勉強符合四代半戰斗機的標准,而且法國還為印度解決了人員培訓、地面維護、備用零部件等問題,服務可謂周到至極。
你認為印度購買的陣風能夠順利登上航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