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詟虄葌涓嬫垜瀹跺疂瀹濓紝鏍規嵁鎴戜滑淇╁拰浠栨墍鐢熺殑鏈堜喚鐢熷埌7鏈堝ソ榪樻槸8鏈堝ソ閭o紝楹葷...
所謂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本無不散的宴席。但是中國與 巴基斯坦締結的偉大友誼卻能歷經各種考驗,經久不衰。對比 美國和歐洲盟友的日漸離心,對比俄羅斯與東歐反目成仇,個中原由更加耐人尋味。
中國與巴基斯坦建交於1951年5月21日。不過兩國的特殊友好關系,則始於1955年萬隆會議。在那次會議上,周總理會晤了巴基斯坦總理阿里,隨後於次年訪問巴基斯坦,從此奠定了中巴實質上的同盟關系。當年我國領導人是出於怎樣的綜合考慮,而全力推動中巴友誼,已經無從考證了,或許若干年後,相關資料解密後,我們能從中看出端倪。而現在我們只有推測了。原因或許有以下幾點:
1、新中國剛成立,需要贏得國際承認。由於西方發達國家對社會主義政權的歧視和抵制,新中國就必須從第三世界國家中取得突破,首先贏得他們的承認與尊重,並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關系。
2、新中國剛成立,國內匪患不絕,國外反動勢力環伺,西南邊陲是個不穩定的大問題。西藏雖然和平解放了,但是隨著dl喇嘛的出逃,情勢變得非常復雜, 印度甚至利用清朝的腐敗無能,把軍隊滲透到西藏境內,如阿里地區。如果巴基斯坦成為中國的盟友,那麼對印度就是一個極大的牽制。
隨後的歷史進程,則不斷鞏固了中巴友誼。大家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原來都是 英國的殖民地,狡猾的英國人在不得不給予這塊土地以獨立的時候,別有用心的按照宗教派別把它劃分為巴基斯坦和印度,並且沒有完全劃定邊界,甚至留有「飛地」——孟加拉國那時候屬於巴基斯坦,叫東巴基斯坦(東巴)。自然英國人一走,印度和巴基斯坦因為領土糾紛和宗教矛盾,打了若干次邊境戰爭(其中大的有三次)。中國無論從與巴基斯坦的友誼出發,還是從不願看到印度坐大出發,都會毫不猶豫地支持巴基斯坦。第二次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由於戰術失誤, 坦克部隊損失慘重,急須補充,巴基斯坦向中國請求援助。周總理指示盡力滿足巴方要求,庫存坦克不夠,甚至直接從我軍一線部隊把已裝備的坦克抽出來,援助巴基斯坦。雖然那一次巴基斯坦在中國的全力支援下頂住了印度的進攻,但是隨著中國文革的爆發,中國也自顧不暇,於是印度乘機肢解了東巴,成立了孟加拉國。不過有中國做後盾,巴基斯坦還是守住了克什米爾巴方控制區。
經歷過一系列與印度的戰爭,巴基斯坦明白只有中國才是最可靠最可信賴的盟友。由於兩國地理位置接壤,又有印度這個共同話題,因此巴基斯坦認為中國簡直是一個「天然的盟友」。那意思就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如果不做盟友就是違背了上帝的意志。
那麼巴基斯坦為什麼不與西方結盟呢?這就要從巴基斯坦的國際戰略地位說起。目前的世界,是一超多強的世界。一超就是美國了,諸強包括俄羅斯、歐盟和中國,另外還有些次強,有潛力成長為一方諸侯,譬如印度。由於地緣政治的因素,雖然印度目前在綜合實力上還無法和中國等諸強抗衡,但是作為牽制中國的砝碼,作用還是很重的。自然,為了應對中國的崛起,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以及俄羅斯,都願意和印度保持比較友好的關系。同理,為了牽制印度坐大,包括中國在內的諸強,都願意和巴基斯坦保持比較友好的關系。用一句比較形象的話來概括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國際地位,那就是:印度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制衡中國的砝碼;巴基斯坦之所以重要,因為它是制衡印度的砝碼。兩相比較,西方各國與俄羅斯,自然會把印度擺在優先位置,因為,制衡中國畢竟比制衡印度要重要得多,也急迫得多!而對於中國而言,情勢自然不同了。
現如今,巴基斯坦對中國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巴基斯坦是制衡印度的砝碼。這點上文已經說過。舉兩個例子:印度自己研製的「阿瓊」出師未捷身先死以後,從俄羅斯進口了大批T90系列坦克,於是巴基斯坦相應獲得了中國的MBT2000(85/90系列改進出口型),巴方稱為「哈立德」。中方一並轉交了該型坦克的生產線,於是巴方甚至可以把經過一些本土化改進的「哈立德」再出口到其他國家;印度從俄羅斯獲得了SU30MKI以及米格29,但是今年三月,巴基斯坦已經獲得了首批兩架JF17「閃電」,按照預定計劃,巴方將獲得JF17的生產線。如果必要,巴基斯坦還將獲得J10A.
請大家注意這兩個典型事例,俄羅斯出於自身的考慮,跟印度合作是有保留的(當然跟中國合作時保留更多),俄羅斯只需要印度出錢「合作」研製新武器,核心技術是不給印度碰的,所以印度雖然出了大價錢,只得到武器,沒得到核心技術。而相反,由於中國跟巴基斯坦的特殊盟友關系,中國願意向巴基斯坦轉交一些核心技術,即使這種技術肯定不是中國擁有的最先進的技術。這樣一來,印度獲得先進武器的成本無疑要大大高於巴基斯坦。所以,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印度在得知巴基斯坦如期獲得了首批兩架JF17之後,氣急敗壞,大罵俄羅斯不守信用,中國太狡猾。
2、巴基斯坦既是中國進入 中東的陸上通道,也是中國海軍進入印度洋(尤其是波斯灣)的前進基地。石油是戰略物資,重要性就不必說了。中國隨著經濟的大發展,能源消耗越來越大,早在1993年,中國已從石油出口國變成石油進口國,截止2006年,中國年進口石油1.36億噸,石油對外依賴率將在2010年達到50(百分號).因此,中東對於中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在目前中國海軍尚無法巡弋遠洋,維護中國海外利益和石油生命線的情況下,具有一個安全的陸上能源走廊,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訪華時,就在接受CCTV采訪時透露,巴基斯坦願意並且努力促成早日建成這一連接中東和中國的陸上能源通道。而瓜達爾港口的建成,使得中國海軍在波斯灣有了一個前進基地,中國海軍可以經常去跟巴基斯坦搞搞「聯合海軍演習」,正好最近就有那麼一回。
3、巴基斯坦是中國迂迴進入伊朗和中亞的通道。這點常常被人們忽略,但是看看眼下的中亞和伊朗形勢,意義就非常明顯了。有了這個通道,中國不僅可以方便地打擊以「東突」為首的分裂勢力和恐怖分子,也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支持中亞和伊朗,從而穩定中國的西部態勢。而一旦中國失去了西邊的一些「朋友」,美國的勢力直接伸到新疆和西藏邊境,對中國的威脅不言而喻,必將極大地牽扯中國的精力。
4、巴基斯坦與中國西部省份天然接近,經濟結構互補,大力發展與巴基斯坦的貿易,可以有效地加快中國西部的經濟發展速度。利用巴基斯坦作中轉,也可以大力發展與中東、中亞各國的貿易。經濟學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僅靠經濟援助,是無法改變一個地區的落後面貌的,必須使落後地區具有自身的造血技能,然後其經濟狀況才能得到根本的改觀,才能持續發展。中國東西部經濟發展水平極不平衡,落差很大,必須通過政策傾斜,支持西部地區發展邊貿。只有建立了良性循環,西部才能快速發展,縮小與東部的差距。而經濟的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是社會穩定的基礎。
5、隨著中國的崛起,在國際經濟鏈條上的地位攀升,中國作為第三世界國家的理由越來越不足了。巴基斯坦正好可以幫助中國在第三世界圈子裡說上話。而第三世界的兄弟朋友,是中國應該也必須依靠的。
讓我們為了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偉大友誼乾杯!雖然目前我們比巴基斯坦富裕些,但是我們還是應該感謝巴基斯坦在國際上對中國的支持!巴基斯坦兄弟對中國非常友好和尊重,我們也應該拿出大國的風范來,尊重和善待巴基斯坦朋友。我們不要看了聯合演習時巴基斯坦同行沒有配備手提電腦,就發張片片說人家怎麼羨慕我們。這是怎樣一種膚淺的心態!驕傲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褒義的,是自豪的意思;另一種是貶義的,是自大的意思。當西方人居高臨下地看待我們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覺得郁悶甚至憤怒?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學西方人那樣對待我們的朋友巴基斯坦呢?對待印度也存在這個問題。難道印度就沒有一點比我們強,值得我們學習的?一提到印度,不是挖苦就是打擊,甚至有些人故意歪曲或者偽造印度人的言論,並以此為借口,繼續挖苦打擊印度人。當然,如果我們偶爾閑談,開個玩笑不要緊,但是如果這種態度成為我們一貫的作風,那麼就會有大問題了。須知驕兵必敗!歷史上這種慘痛的教訓比比皆是。
❷ 印度阿三為什麼是美國的盟友
美國要遏制中國,而印度一心想超越中國。在應對中國和意識形態上印度美國算是准盟友,但不是與美國有盟約的盟國,因為印度奉行不結盟的國家政策。
❸ 印度和美國結盟嗎
印度不會同意與美國結盟反對中國。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專家塔季揚娜·紹米揚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采訪時就美國企圖加深印中矛盾評論道,印度對激化對華關系不感興趣。
她說認為這些關系本來就相當復雜。從一開始搞這個印太項目,印度就沒有想與美國一起來遏制中國。雖然與中國的關系很復雜,但同時印度始終清楚中國是印度近鄰,自己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這是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理由。
所以,印度永遠不會積極參加任何直接針對中國的聯盟,它自身與中國的關系就已足夠復雜。印度不會參與任何針對第三國的集團或聯盟。而且印度和中國是戰略合作夥伴,自身的國家利益高於參與同盟的想法。
(3)印度為什麼和西方結盟擴展閱讀
當前印度與中國的矛盾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中印在邊境問題上的沖突日趨緊張。
中印素來有很大的邊境領土爭端,但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里,邊境地區環境惡劣,人煙稀少,雙方更多的是進行互相宣稱,各自巡邏各自認為的地區。不過近幾年來,隨著雙方基建能力的提升,彼此開始有能力巡邏到之前難以巡邏到的地方,長期以來的模糊區域不復存在,原本的邊境領土爭端重新暴露出來。
2、印度認為中國侵犯印度的勢力范圍。
印度一直認為南亞的一些小國與自己山水相連,文化相通,他們只不過是印度從英國獨立時,未被融入到印度的土邦。其心中一直有種執念,就是將這些小國納入到自己的體系當中。因此,其將這些小國的得失,看作是自己的得失。域外大國介入這些地區,都會引起印度本能的警覺。
3、印度認為中國的經濟優勢削弱了印度。
在中印經濟交往中,印度一直認為自己是中印經貿合作的受害者。印度之所以有這種認知有三點。
3.1、印度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大國,對自己的產業定位很高,印度要有一套相對完整的、先進的經濟體系。但在經濟合作中,中國的廉價工業品嚴重沖擊印度國內產業。
3.2、印度將經貿結構失衡歸咎於中國,認為中國過少的進口印度優勢產業的軟體和醫葯產品,使得印度對華貿易逆差越來越大。
3.3、印度將來自於中國的投資定位為控制其核心產業。
❹ 印度在與美國和俄羅斯交往中,為何能同時與兩者保持良好關系
因為印度在美國眼裡並沒有什麼比較大的威脅,而且印度對於美國來說,在亞洲印度是一個非常好的夥伴;而在俄羅斯眼裡,印度是自己的貿易夥伴,每年印度都會從自己這里采購大量的武器。當然,這也有很多的歷史因素,所以不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他們都不願意失去印度這個夥伴,他對於自己的利益真的太大了。
而對於俄羅斯來說,印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貿易夥伴,因為俄羅斯有較大的經濟來源就是依靠出口武器而來的,所以印度這個主要依靠進口武器的國家,俄羅斯當然是不會輕易放棄的。所以國與國之間只要有利益互換,他們便會成為夥伴。
❺ 為何要把印巴一起納入上合組織,意義何在
一、印巴同時納入上合組織,是管控南亞安全的政治需要。
南亞的平衡與穩定對中國來說很重要,所以如果要把巴基斯坦納入到上合組織,中國一定不會反對把印度也納入進來。作為印度自己,一定也有這樣的願望,因為這是除了金磚國家外發展中國家主導的一個平台,而且這個平台上有兩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對提升印度的影響力有很大好處,且有助於印度的平衡外交。把印巴都納入,對南亞的穩定管控有很大好處。
二、同時納入也是中俄的一種政治平衡。
巴基斯坦可以說是中國的兄弟國,納入進來後相當於中國多了一份話語權。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其中一個大國俄羅斯,一定會想平衡,那麼一定會鼓勵印度的加入。俄羅斯支持,中國不反對,這事也就成了。
三、同時納入可避免印度投入西方懷抱。
印度一直在推動平衡外交,既不想做西方的槍與中國對立,當然也不想完全和中國、俄羅斯站在一條戰線上。美國一直拉攏印度,上合組織將印度納入就避免了印度投入西方懷抱。
四、同時納入有助於推動「一帶一路」倡議。
「一帶一路」倡議是歡迎任何國家加入的,印度加入當然也有助於這種合作。雖然,最近一年印度比較你煩,但隨著時間推移,印度還是會回到正軌,所以不能因為短期印度的逆反而阻止印度加入上合組織。
從現在情況看,伊朗加入上合組織正在進入倒計時,白俄羅斯作為俄羅斯的小弟未來很有可能與伊朗一起加入上合。另外,蒙古只要接下來不再耍歪,中國和俄羅斯都會直指其加入上合。至於阿富汗,可能在反恐方面還需要再進一步之後,在與中俄合作加深之後才會允許加入上合。
那麼,新的成員國加入會影響效率嗎?這個問題其實不是問題,就像亞投行一樣,那麼多成員國也沒有影響效率吧?上合組織效率如何,關鍵在於中俄,中俄戰略無分歧,效率就不會受影響;反之,中俄如果有戰略分歧,那麼就是成員國再少也不行。
毫無疑問,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在快速提升,特別是對南亞、中亞的影響力,相比過去將會得到很大的進步,而且這種影響力會不斷向西擴展,向中東、東歐擴展。中華復興,將會帶動一批國家與中國戰略對接。這,就是大勢,不可阻擋!
❻ 為什麼印度和美國俄羅斯的關系都很好
印度和美國俄羅斯的關系都很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印度志向遠大
幫助有夢想的「孩子」實現夢想,是每個世界大國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世界大國,美俄等國無疑是合格甚至優秀的。
從印度獨立以來,蘇聯就一直是印度值得信賴的好夥伴,特別是在1962年印度被東方大國吊打的危險時刻,蘇聯始終矢志不移地為印度站台,全然不顧被打臉的火辣。
而為了防止蘇聯勢力進入南亞,影響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謀篇布局,美國在1971年果斷放棄傳統盟友巴基斯坦,轉而和印度眉來眼去,印度由此成為美蘇兩國爭先拉攏的對象。
因為美蘇兩國的競爭關系,印度獲得了空前有利的國際環境,購買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尤其是在2013年一億美元從印度購買的戈爾什科夫元帥號航母,簡直就是印度絕好人緣的典型體現。對於願意花錢,尤其是大價錢來實現夢想的印度,美俄等大國從來不吝嗇他們對印度的關愛。
2、印度先天不足
雖然印度立志要成為「有聲有色的大國」,但美俄比印度更清楚印度是什麼貨色。因為沒有經歷慘烈的革命戰爭,實現統治階級的徹底換血,印度始終在新舊勢力並存的環境下蹣跚前進。因無奈而實行的多黨制,反而讓印度成為西方國家鼓吹的「民主典範」。
而因為沒有經歷革命的洗禮,沒有強有力領導核心的印度根本無法徹底解決種姓問題和國土四分五裂的問題,所以更沒有能力進行扎實的工業體系建設。
再加上印度的國際環境實在太好,始終沒有推動印度自力更生的外在壓力,所以印度始終是「造不如買,買不如租」思想的忠實踐行者。印度即便在南亞大陸橫沖直撞,也因為始終沒有證明自己實力的機會,被國際社會公認為二流強國。
當然,只有這樣的國家,才能令美俄等國無比放心,他們吃准了即便把技術擺在印度科學家面前,印度也不可能仿製出來,所以無比放心的美俄才願意將「人畜無害」的印度當成愛不釋手的寶貝。
3、印度價值不菲
印度的價值,除了體現在每年豪擲千金,能夠養活俄羅斯的軍工部門以及美國的軍火商外,印度的存在還有一個重要的價值就是牽制東方大國。
無論是始終如一的美國還是精明狡詐的俄羅斯,對印度的定位始終都相對如一,那就是圍堵和牽制越來越膨脹的北方大國。
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出於維持全球霸權的需要,對於東方大國這樣的國家從來都是圍堵加遏制;而俄羅斯雖然長期一蹶不振,失去了超級大國蘇聯的雄風,但因為諸多歷史遺留問題尤其是領土問題,俄羅斯迫切需要印度從另一個方向起到有力的牽製作用。
所以,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友誼,印度被美俄視為牛寶,有著歷史和現實等多方面原因。
(6)印度為什麼和西方結盟擴展閱讀
雖然印度至今仍然沒有普及廁所,但是卻始終有很多臭味相投的小夥伴,而且都是國際社會的大腕兒,比如美國,比如俄羅斯。
雖然天天喊著「超中趕美」,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但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立國的印度,因為沒有經歷異常慘烈的革命洗禮,國內新舊勢力並存,不僅民眾沒有印度的國家意識,頂層設計也只能實行「海納百川」的多黨制,於是印度成了西方國家眼中的「民主典範」。
而這樣的民主,除了好看一無是處,尤其是對基礎薄弱的印度而言,連國家的統一都達不到,何談排除萬難建設完備而強大的工業體系?
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從上到下,從內到外都完全將自己交給了世界,連基礎子彈都需要從國外進口,武器裝備更是萬國牌,品牌數量加起來可繞地球十圈。
因為印度為了大國夢想從來不吝嗇銀子,所以跟印度做生意的國家無不對印度交口稱贊,爭相恐後地支援印度。
所以,面對印度這個慷慨的「上帝」,美俄等國有什麼理由不鞍前馬後?而面對印度連破爛都造不好的自主研發能力,這些大國還有什麼理由不拿出更好的技術幫忙?
當然,西方國家從來都是支持加鼓勵,從來不會有「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印度」這樣的恨鐵不成鋼,他們和印度的關系依然十分緊密,而且相信下一次印度登月他們的關系依然能更上一層樓。
❼ 美國和印度是「天然盟友」,為何冷戰時兩國彼此關系冷淡
首先印度有自己的野心,希望自己成為南亞霸主,不希望有人對自己指手畫腳。其次,美國扶持巴基斯坦,也讓印度非常的憤怒,所以二者在冷戰時期關系很冷淡。
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殖民的時間長達200多年。長時間的殖民讓印度這個國家高度的西化,所以在印度獨立之後,便成為了資本主義國家。近幾年來,印度的經濟發展速度一直很快,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發展中國家。而且隨著美國把印度洋地區化為印太戰區,使得印度與美國的關系快速升溫,成為了天然的盟友。然而在冷戰時期,印度和美國的關系卻非常的冷淡,甚至互相之間都看對方不順眼。
當時的美國也馬上做出了回應。扶持巴基斯坦,用來牽制印度,消耗印度的精力。美國這一做法讓印度非常的氣憤。所以在冷戰時期,印度與美國關系冷淡,相互敵視。
❽ 印度是如何做到在美俄之間「左右逢源」的
此外,印度還大量購買了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的武器,歐洲四國聚在一起,算是為印度添了一個「炸彈」。但印度在國際軍火貿易中頻頻被坑,似乎,博弈得並不好。
謝謝這么可愛的你,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看小編的文章,如果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給小編!
喜歡的可以關注小編百家號,查看更多新聞資訊!
❾ 印度是美國的盟友嗎
不是。傳統上,在不結盟運動無疾而終後,印度是前蘇聯的盟友,巴基斯坦是美國盟友。從歷次印巴戰爭可以明顯看出來,而且巴國多為美國武器,印度多為前蘇聯和俄羅斯武器,也是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