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為什麼會喜歡吃龍蝦

印度人為什麼會喜歡吃龍蝦

發布時間:2022-12-21 09:35:37

㈠ 印度「龍蝦」泛濫成災,為什麼當地人不吃呢

印度“龍蝦”泛濫成災,請求中國吃貨幫忙,網友:無福消受!吃貨們對於海鮮肯定都不陌生,海鮮往往代表著肉質細嫩鮮美,具有著吃貨們無法抵擋的魅力。一般來說,如果某些地方出現了海鮮泛濫的情況,中國吃貨都是非常願意幫助的,但是印度卻有一種“龍蝦”,每隻都可以長到兩斤重,尋求中國吃貨幫忙解決,網友們卻紛紛表示:你們還是留著自己吃吧。


對此你是什麼看法呢?你覺得我們應該幫忙解決問題嗎?歡迎在下方說出你對此事的看法。

㈡ 印度有一種「拖鞋蝦」如今泛濫成災,這種蝦子可以食用嗎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紛紛來到中國旅遊,看看中國的秀麗美景,體驗體驗中國的習俗,品嘗品嘗中國的特色美食,對於中國美食,老外贊不絕口,紛紛表示中國人真的很會吃啊。什麼都敢吃,大家都知道印度的水污染是很嚴重的,尤其是恆河的污染,而蝦都是長在有水的地方,生長環境被破壞,這樣的蝦也不知道安全不安全。

這種拖鞋龍蝦,本身價格也並不便宜,就算我們想吃也要從國外運輸過來,價格肯定也會翻上幾倍,這是非常不劃算的事情,有這個錢在國內還不如買幾只小龍蝦來的爽快呢,可能大家在平時生活中是有吃過這種海鮮,不過,愛吃的人卻不多。

㈢ 印度有什麼樣的特色食物

印度人的主食是米飯和各種薯類食物以及玉米等,麵食類是副食品,品種上也主要是以西式的布丁、蛋糕、麵包以及流行於本地的拋餅或烤長包或烤餅等為主。在對麵食的處理上,印度人基本上是以烤和煎為主,因為這兩種方式處理的麵食更適宜印度暖濕悶熱的氣候條件下的人們的食用和保存。
印度飛餅
印度的咖喱聞名世界,很多人都以為米飯和咖喱是印度的主要食品和調味料。但實際上,在印度只有一部分地方是以米飯為主食,而咖喱對於大部分印度人來說更是一種陌生的調味料。
其實,沒有統一風格才是印度菜的最大特色。而且不僅印度各城市之間的飲食習慣有很大不同,就連每家人都有明顯的飲食風格。但總的來說,雞、魚和羊肉是最普遍的。肉汁是印度的主要醬料,在整個印度都十分流行。當然,每個地方的肉汁都有其明顯的地方特色。而在印度的廚房裡,只有新鮮的青辣椒和曬乾的紅辣椒是辣的。所以不喜歡辣的遊客不用擔心不能吃到正宗的印度美食。
對於遊客來說,印度最著名的傳統菜色起源於印度王室。燉肉、醬料和米飯分別是三種不同烹調風格的基礎。但王室食品畢竟只能在專門餐館和大酒店吃得上,老百姓對它也並不"感冒"。在當地,很多受追捧的印度菜都是很家常的,例如用未發酵的燕麥麵包,塗上以煤火煮上整整一夜而成的青芥末,如此簡單的冬天小吃,無論是農夫還是城市人都把它視為至愛。而在南部城市,地道的脆薄餅和蒸米糕都很出名。至於在沿海的一些地區,除了有螃蟹、龍蝦、虎蝦和貝類等海鮮餐外,清香的椰子也是最常用的食材。
泥爐碳火烹調法是印度特有的烹飪方式。它對時間的掌握非常講究。當爐溫達到600攝氏度後,烹飪相差一兩分鍾,甚至一兩秒鍾,都影響著烹飪的成敗。而用這種方法烹飪的肉是不用油的,吃的時候再蘸上酸乳酪。當食物還沒上桌,那吱吱作響的碳火聲,還有悠悠飄出的香味,都已經令你食指大動。
此外,在印度的多個地方,都喜歡用一種叫"thali"的大淺盤盛載食物。在用"thali"進餐時,應該入鄉隨俗地慢慢品嘗,狼吞虎咽只會讓當地人笑話

㈣ 古印度的飲食文化

古印度是一個多種姓的、歷史包袱較沉重的國家,但是並不影響它所的飲食文化瑰寶!為此,下面就不妨和我一起來了解下古印度飲食文化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古印度的飲食文化特點

印度人的日常飲食,南北方有很大差別。北方人以小麥、玉米、豆類等為主食,尤其喜歡吃一種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餅。南方和東部沿海地區的人們以大米為主食,愛吃炒飯。而南部德干高原則以小米和雜糧為主。印度人喜歡吃帶有辣味的、伴有咖喱的食物。在飲水和飲料方面,印度人和西方人一樣,沒有喝熱水的習慣,一般喜歡喝涼水或者飲用紅茶、牛奶和咖啡。

古印度的飲食文化知識

印度的咖喱聞名世界,很多人都以為米飯和咖喱是印度的主要食品和調味料。但實際上,在印度只有一部分地方是以米飯為主食,而咖喱對於大部分印度人來說更是一種陌生的調味料。

其實,沒有統一風格才是印度菜的最大特色。而且不僅印度各城市之間的飲食習慣有很大不同,就連每家人都有明顯的飲食風格。但總的來說,雞、魚和羊肉是最普遍的。肉汁是印度的主要醬料,在整個印度都十分流行。當然,每個地方的肉汁都有其明顯的地方特色。而在印度的廚房裡,只有新鮮的青辣椒和曬乾的紅辣椒是辣的。所以不喜歡辣的遊客不用擔心不能吃到正宗的印度美食。

對於遊客來說,印度最著名的傳統菜色起源於印度王室。燉肉、醬料和米飯分別是三種不同烹調風格的基礎。但王室食品畢竟只能在專門餐館和大酒店吃得上,老百姓對它也並不“感冒”。在當地,很多受追捧的印度菜都是很家常的,例如用未發酵的燕麥麵包,塗上以煤火煮上整整一夜而成的青芥末,如此簡單的冬天小吃,無論是農夫還是城市人都把它視為至愛。而在南部城市,地道的脆薄餅和蒸米糕都很出名。至於在沿海的一些地區,除了有螃蟹、龍蝦、虎蝦和貝類等海鮮餐外,清香的椰子也是最常用的食材。

泥爐碳火烹調法是印度特有的烹飪方式。它對時間的掌握非常講究。當爐溫達到600℃後,烹飪相差一兩分鍾,甚至一兩秒鍾,都影響著烹飪的成敗。而用這種方法烹飪的肉是不用油的,吃的時候再蘸上酸乳酪。當食物還沒上桌,那吱吱作響的碳火聲,還有悠悠飄出的香味,都已經令你食指大動。

此外,在印度的多個地方,都喜歡用一種叫“thali”的大淺盤盛載食物。在用“thali”進餐時,應該入鄉隨俗地慢慢品嘗,狼吞虎咽只會讓當地人笑話。

古印度的文化遺產

文字

從文字來看,公元前3000年代中葉,古印度居民就創造了印章文字。印度河文明毀滅後,落後的雅利安人只有口頭相傳的作品。再次出現文字約在列國時代之初,流傳至今的最古文字是阿育王所刻的銘文。阿育王銘文所用的文字有兩種:一為婆羅米文,可能源於塞姆人的字母;二是去盧文,可能源於阿拉美亞人的字母。去盧文後來逐漸失傳,而婆羅米文在公元7世紀時發展成梵文,這種文字由47個字母構成,在詞根和語法結構上與古希臘語、古拉丁語、古波斯語相似,在語言學上屬印歐語系,是近代印度字母的原型。古印度的寫作材料是鐵筆和經過處理的樹皮,直到17世紀時,還存在這種木質的紙。

文學

古印度最早的文學作品是《吠陀》,其產生最古、文學價值最高的是《梨俱吠陀》,它是一部詩歌總集,共有1028首詩歌,以頌神為主,也有世俗詩歌。所以《吠陀》不單純是宗教經典作品。古印度最著名的文學作品是《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兩部史詩。前者長達10萬頌,後者約有2.4萬頌,是古代世界絕無僅有的長詩。《摩訶婆羅多》有18篇,主要內容是說婆羅多家族中居樓王一支與般度王一支之間爭奪王位斗爭的故事。雙方經過許多曲折的斗爭,最後不得不進行了為期18天的大戰。戰爭據說捲入了印度所有的國家和部落,結果是居樓王一支全部戰死,般度王一支取得勝利。相傳這部長詩的作者是毗耶娑,實際上是很多代民間詩人逐漸積累並編集起來的。它的基本內容在公元前5世紀已大體形成,而最後定本是在公元4世紀。《羅摩衍那》有7篇,主要故事情節是:居薩羅國的十車王之子羅摩,因遭繼母陷害,與妻子悉達在森林隱居14年。後魔王羅婆把悉達劫到楞伽島,即斯里蘭卡,羅摩在神猴的協助下,率猴兵打敗並殺死魔王,救出了悉達,然後攜悉達回國為王。相傳此詩的作者是蟻垤,實際上此詩也是在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2世紀期間逐漸編成的。兩部史詩雖然是神話故事,但有哲學、宗教、法學以及各種科學知識的論述,反映了當時印度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情況,也反映了雅利安人向東、向南擴張的一些情況。尤為可貴的是,它貫穿著對正義善良的深切同情,對奸詐殘暴等丑惡行為的無情揭露和譴責,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份瑰寶。

古印度的民間文學作品也佔有重要地位。它們大都保存在《五卷書》、《益世佳言集》和《佛本生經》等作品中。其中《佛本生經》流行最廣,主要記述佛陀前生的故事,保存在這里的民間故事都經過了佛教徒的加工整理,原作品的主人公也被附會為佛陀,以宣揚佛教的教義,但它仍保留了不少優秀的、健康的世俗性故事。這些故事鄙視奸詐,同情善良,寓意深刻,愛憎分明。這些伸張正義的作品不僅有重要的文學價值,也為研究當時社會提供了大量的資料,全書有550個故事,其成書年代約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

建築

從建築藝術看,吠陀時代與列國時代基本上是木質結構,這些建築物現已盪然無存。阿育王時,開始用磚石建築材料,桑奇地方保存的佛塔就是用磚建成,以後又擴大,並砌上一層石塊。該佛塔呈半圓形,直經約30餘米,頂端為平台,台上造一方壇,壇上豎立層疊著的傘形柱,這是佛教徒奉祀佛骨的地方。該佛塔周圍有環形道路,並繞以柵欄和四個大門,四個大門都布滿了以佛教題材為中心的精緻雕刻。

阿育王沙石柱,也是古印度建築藝術的重要遺跡。這些高達15米的石柱,最重的達50噸左右,除奔馬、瘤牛、大象等造型的柱頭外,最著名的是薩爾納茲大石柱,其柱頭的四個背對背蹲踞著的獅子,栩栩如生,雄勁有力,象徵著帝王的權威。

石窟

造型藝術中的重大成就還有我們比較熟悉的石窟藝術,其中最著名的是阿旃陀石窟。它位於海德拉巴省溫德亞山脈的深山中,大約於公元前1世紀開鑿,公元7世紀完成。因其在深山中,建成後約有1000年人煙絕跡,直到1819年才被歐洲人發現。石窟開鑿在河流旁半圓形的懸崖上,共29個石窟。石窟的建築有佛殿和僧房兩種,內有大量的以佛教為題材的精美繪畫和雕刻,也有以現實為題材的作品,體現了古印度藝術的獨特風格和高超技巧,是建築、雕刻、繪畫三種藝術結合的範例,被譽為世界藝術精萃之一。據說唐玄奘到印度時曾拜訪過這里。古印度人竟把一座石山變成壯麗的藝術寶庫,充分體現了古印度人民的偉大創造力。

自然科學

古印度在自然科學領域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其中天文學、數學、醫學方面的成就比較突出。在天文學方面,由於農業生產和生活方面的需要,古印度居民很早就注意觀察天象。早在吠陀時代,他們就知道金、木、水、火、土五星,將五星與日月並稱為七曜。把月亮所經過的星座劃分為28宿,稱之為“月宮”。但他們認為,太陽、月亮、星星都是圍繞地球轉的。他們把一年分為12個月,每月30天,一年共360天,所余差額用每隔五年加一閏月的方法來彌補。關於季節的劃分,除我們熟悉的春夏秋冬四季外,還有熱時、雨時、寒時的三分法,以及漸熱、盛熱、雨時、茂時、漸寒、盛寒的六分法。公元1世紀以後,古印度出現了著名的天文歷法著作《太陽悉檀多》,此書已有時間測量,分到點。此書也是重要的數學著作之一。說到數學,古印度最重要的成就是發明了十個數字元號(0是以黑點表示)和定位記數法。這種記數法為中亞地區許多民族採用,後又經阿拉伯人對十個數字略加修改後傳到歐洲,逐漸演變為現今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計數法”。大約成書於公元前5-4世紀的《准繩經》中,已有許多幾何學知識。《太陽悉檀多》中,已有三角函數表。

醫學

㈤ 印度吃到哭的「拖鞋蝦」,為什麼中國吃貨不去幫他們解決

這個問題其實相當的尷尬,中國吃貨在世界各地都是出了名的,沒有什麼是中國吃貨不敢吃的。但是唯獨面對印度,中國吃貨也有必認慫的時候。遇上這個國家,隨便吃不小心就是在拿命拼。掏糞手抓飯,成分是迷的咖喱飯,牛屎做的牛屎醬香餅,每一樣都在挑戰生命的極限。




三、來自印度

其實單靠味道不錯這個優點琵琶蝦在國內也是能存活的,畢竟中國吃貨有一萬種方法能夠讓它變得與眾不同。但是只要這種食物是來自印度的,就沒有人敢隨便吃了。印度的水質真的不敢恭維,在那長大的琵琶蝦一般人實在是不敢隨便吃。印度的刨冰號稱是世界上最干凈的,但它卻是用恆河水製作的。而且不經過任何過濾滅菌工序,他們堅持任何恆河水是世界上最干凈的河流。上游埋屍,下游洗衣,中間還是糞便處理器,確實干凈!而且印度水質近幾年變得越來越差,各種污染層出不窮,因此也影響了拖鞋蝦在外的名聲。但凡離了印度這兩個字,它或許都能活得更“體面”。

㈥ 印度的飲食習慣是什麼

印度老百姓在美食文化上南北差異較大,北方烹飪中有許多肉、穀物和麵包,喜辣味;南方多素食、米飯、辛辣咖喱。印度人家庭基本食品是米飯、家常餅、小扁豆,普通佐料是干青酸辣泡菜和香菜葉。

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湯菜開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餘菜餚一般全部同時搬上,不分幾道上菜。正餐之外有輔佐食物,最普通的是凝奶或酸奶、咖喱拌青菜、凝奶拌蔬菜、蔬菜泥和酸辣醬。餐後食品通常有阿月子果仁冰激凌、用米做的布丁、用玫瑰水提味的奶油乳酪球、加糖水的煎餅、用乳酪和牛奶做成的糖和鮮水果等。飯後印度人常用一種檳榔子、熟石灰和香料做成的包在檳榔葉中的調製品招待客人,以助消化。不過一般尋常百姓家用餐沒有上述復雜。

印度的飲料多種多樣。在南方,人們喜歡喝濃咖啡,因為那兒靠近咖啡產地。在北方,人們喜歡喝茶,因為那裡有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平原,氣候濕潤,所產茶葉量為世界之最。兩種飲料總是同牛奶和糖一起端上來,如果你在茶中不放牛奶和糖,應要「清茶」。印度其它的飲料隨地方和季節而異,新鮮果汁是印度人普遍喜歡的。印度的酒類不像西方國家那樣流行,在許多省,特別是穆斯林居住的地區,旅館和飯店以外是禁止喝酒的。在新德里,每個月的第一天和第七天以及節日是禁酒日。去印度旅行,旅遊者可在簽證時申請一種「全印酒類許可證」,持有這個證件將會准許你在禁酒地區攜帶和消費酒類。

印度人用餐通常不使用餐具。在北方,人們用右手的指尖抓食物吃,把食物拿到第二指關節以上是不禮貌的。在南方,人們用整個右手攪拌米飯和咖喱,並把它們揉成團狀,然後食用。印度人用手進食,但不能用手觸及公共菜盤或為自己從中取食,否則,將為同餐人所厭惡。就餐時常用一個公用的盛水器供水,喝水時不能嘴唇接觸盛水器,而要對准嘴往裡倒。餐後印度人通常給客人端一碗熱水放在桌上,供客人洗手。
http://..com/question/22370017.html?si=2

㈦ 為什麼許多人喜歡吃龍蝦

現在又到了龍蝦季,很多餐館、大排檔、火鍋店都開始供應小龍蝦了。我們會發現,吃小龍蝦的人越來越多了,為什麼小龍蝦這么受歡迎呢?

01、麻辣小龍蝦非常開胃,是吃辣人士的最愛。

小龍蝦的做法很多,其中麻辣小龍蝦是最受大家歡迎的,因為它真的很開胃,誰吃了誰愛!麻小源自於川菜,也是一種季節菜系,夏天一到,吹著空調,吃著麻小,簡直不要太快樂。川菜的一大特點就是色香味俱全,口味重!麻辣小龍蝦的一大特色就是麻,小龍蝦的汁到嘴裡的感覺,雖然嘴上說著很辣很麻,但是嘴就是停不住,一個接著一個地往裡送。

03、小龍蝦可以傳遞熱情向上的氣氛。

小龍蝦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或者喜歡小龍蝦的味道,但是小龍蝦的確是傳遞快樂的一把好手。好朋友約飯的時候,吃上一頓小龍蝦,會覺得很放鬆,好像之前的疲憊都一掃而光。部門的小夥伴聚會時,吃小龍蝦可以增進大家的友誼,因為小龍蝦的吃相並不優雅,相反它很真實隨性。不是非常熟的朋友一起吃小龍蝦,看到對方更加真實的一面的時候,彼此的距離其實變窄了,會更願意講出自己的真心話,分享自己的經歷。

㈧ 印度不吃牛肉、豬肉,連魚肉也很少吃,那印度人吃什麼肉

印度人主要吃羊肉,在印度街上的小吃攤或者街邊的飯店裡,能吃到的基本上都是羊肉咖喱。

㈨ 到底為什麼這么多人喜歡吃小龍蝦

樓上說的對!但是沒有說到點子上!為什麼很多人愛吃?
1.小龍蝦的肉質嫩彈,有人嫌吃小龍蝦肉少費事的,但沒有人說小龍蝦肉不好吃的!
2.樓上說小龍蝦是在大城市火起來的,說對了一半,小龍蝦這東西早就有,而且開始是在小城市吃的,以前比現在的個兒大還便宜!大城市火起來的是麻辣小龍蝦,重點是麻辣!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往往壓力都很大,然而麻辣和酒是解壓最好的東西。
3.西方人很少吃小龍蝦,從來沒有西方人說小龍蝦不好吃,而是小龍蝦作為食物填飽肚子很費事!中國人也是,有誰吃小龍蝦是為了填飽肚子的!?絕大絕大時候人們都是把小龍蝦當做調味劑來吃,喝著冰啤酒就著小龍蝦和朋友侃侃而談是多麼愜意啊!和西方對比人家有咖啡文化、酒吧文化,我們是小龍蝦文化。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為什麼會喜歡吃龍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非典為什麼會發生在印度 瀏覽:581
英國的上院與下院分別管什麼 瀏覽:184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62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72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52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8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4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1002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22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3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814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26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8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5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28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8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9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9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9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