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尼西亞為什麼被稱為"火山國"
「火山國」——印度尼西亞
根據全球構造板塊學說,地殼由相對運動的板塊組成,板塊當中有的塊大,有的塊小.大的板塊有 :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板塊.全球大部分地震發生在大板塊的邊界上,一部分發生在板塊內部的活動斷裂上.
印度尼西亞位於 環太平洋地震帶:即太平洋的周邊地區,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魯,北美洲的瓜地馬拉、墨西哥、美國等國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以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這個地震帶是地震活動最強烈的地帶,全球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里.印度尼西亞群島不僅多山,而且還多火山、活火山.除加里曼丹島外,幾乎各島都有火山,地震頻繁.印度尼西亞全國共有火山400座,其中120多座為活火山.爪哇島是本區火山最多、地震最為頻繁的島嶼,共有百餘座火山,其中活火山約30座,島上所有最高點均為火山,有44座火山高度在海拔1800~3000米之間,其中最高的11座都是活火山.火山爆發破壞力極大,如巽他海峽中的喀拉喀托火山,現在面積10.5平方公里,海拔813米,1883年火山大爆發引起了劇烈的地震和海嘯,毀去原島嶼的2/3,使3.6萬人死亡.
Ⅱ 「印度」之名的來源和意義是什麼
印度之名源於印度河,梵文曰「信度」(Sindhu),意為海洋、江河。在古貸,印度並不是一個國家的名稱,而是一個地理概念,指的是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和不丹等國的領土在內的整個印度次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