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暴發了罕見的病菌,致死率達50%,這是種什麼樣的病菌
這是一種比較罕見的毛霉病菌,屬於一種真菌感染,而且這種真菌的殺傷力非常大,這對於印度當地來說無疑是更加沉重的打擊。
印度當地的疫情本身就很嚴峻,如今有發現這樣一種致命的毛霉病菌;
現在已經很多人都有感染這種病菌,很多新冠病毒患者剛康復就感染這種致命病菌;
因為新冠病毒患者的抵抗力較弱,所以很容易遭受這種病菌的侵入;
如今只能用抗真菌靜脈注射來治療這種致命病菌,這對於印度來說無疑是雙重的打擊。
目前當地毛霉病菌的患者人數還在不斷增加,這也是當地需要面臨的一個新的問題和困境;
如今當地的醫療設備已經完全不夠,不知道這次印度是否可以度過這次難關。
❷ 印度治過敏性鼻炎的葯
全球喘防治創議、《過敏性鼻炎對哮喘的影響》《過敏性鼻炎的診斷的治療指南》(ARIA2008修訂版update)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實用概念:由於過敏性鼻炎、哮喘(或腺樣體肥大或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症)通常需要長期治療,所以過敏患者或患兒家長應該和醫生之間建立一個有效的、相對固定的聯系渠道,以便及時溝通治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目前針對單純葯物治療的過敏性鼻炎的不完整,提出了非葯物抗過敏益生菌調整過敏體質平衡免疫功能療法建議多補充由抗過敏益生菌組成的康敏元沖劑,並通過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調整過敏體質從而為以下常見過敏問題的解決打下基礎!
網站小編就過敏性鼻炎患者最常遇到的問題在一些專業的網站上搜索了一些資料,經整理後總結出以下常見的幾個問題,系統答復如下:
1、葯物減量的問題:
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支氣管炎、鼻後滴漏綜合症、腺樣體肥大通常需要病情穩定3-4個月才可以減量治療的,減量是一個緩慢的適應過程,同時也需要有相應的輔助調節過敏的方法,在由葯物控制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及過敏性鼻支氣管炎的同時配合補充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糾正免疫紊亂,調整過敏體質可幫助患者輕松解決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治療中葯物減量問題,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輔助減葯方法:由有葯無症狀狀態到低劑量無症狀狀態,然後到微量無症狀直至無葯無症狀狀態,減量過快會病情復發,前功盡棄的。通常每3個月評價病情一次,咨詢醫生或結合過敏性鼻炎緩解期穩定狀態以決定是否減量,對於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症和過敏性鼻支氣管炎患者和患兒不斷減葯和維持治療的時間需要2-3年,單純腺樣體肥大患兒則至少治療4-6個月。而阿司匹林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氣腫、肺心病)、頑固性哮喘和激素抵抗性哮喘則需要更長時間。
2、病情復發或初始療效不佳的問題:
嚴格遵照醫囑用葯和按醫囑緩慢減量病情不會復發的。病情復發通常與接觸過敏原(吸入物或食物)、呼吸道感染(或感冒)、化學氣味或刺激性氣體、溫度(入寒冷)和濕度變化以及霧霾有關。其次是治療不規范或治療脫節,如患者對醫囑的依從性差或某些原因導致用葯劑量不足或減量過快有關。也有可能與免疫治療(非葯物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降IgE免疫療法)或脫敏治療沒有跟上有關。關於病情容易復發,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隨著病情的好轉,患者或患兒的治療方法變得不正規了,葯物吸入不到位和吸入劑量不足了,輔助方案如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的補充見好就停用等是導致哮喘、鼻炎或腺樣體肥大復發的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復發原因。仔細想一想,總共那麼點霧化葯物(微克級的葯物)又吸入不到位,怎麼可以有效而全面地控制住上、下呼吸道的過敏性炎症呢?經鼻吸入時,應在鼻腔通氣時吸入,且在吸入前15分鍾用生理性海水鼻腔沖洗器清理干凈鼻腔,特別有濃鼻涕或粘涕是一定要用生理性海水鼻腔沖洗器沖洗鼻腔,將鼻涕沖洗出來,否則吸入葯物容易粘在鼻涕上而明顯影響葯物接觸粘膜而導致療效不佳。
3、吸入激素的副作用問題:
由於吸入微克級的微量激素是治療過敏性鼻炎及控制過敏性哮喘最快也是最有效的常用方法,且以局部治療為主全身吸收較少,所以吸入激素副作用很少。在推薦治療劑量且正確使用時沒有發現吸入布地奈德對腎上腺皮質功能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抑制,也沒有發現類柯興氏綜合征如水腫性肥胖骨質疏鬆、多毛等副作用,據英國的一項大樣本為期2年的吸入布地奈德的臨床觀察,結果證實不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和身高。① 經口吸入後及時漱口(應該吸一撳漱一次口),並將漱口水吐掉是避免經口吸入激素治療哮喘和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症的全身副作用的關鍵措施。少數患者可以出現聲嘶現象,應採用咽喉漱口法漱口。極少數兒童可能會偶發鵝口瘡,也與吸入後沒有及時漱口有關② 對於經鼻吸入治療過敏性鼻炎和腺樣體肥大的患者,由於緩慢而深深的吸入時咽喉部也可能有葯物沉積,所以最好也在鼻吸入後及時漱一下口,也最好用棉棒蘸生理鹽水清洗一下鼻前庭(即鼻孔處③ 對於3歲半以下用<面罩式嬰幼兒霧化罐的嬰幼兒,應該在吸入後及時洗臉和漱口。
4、關於抗過敏葯物的副作用問題:
由於撲爾敏、非那根等第一代抗過敏葯物具有較強中樞神經抑製作用,不能長期和大劑量用於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症等的治療,而第二代抗過敏葯物(如息斯敏、氯雷他定、特非那定、西替利嗪和酮替芬等)有較明顯的心臟毒性,易導致心臟猝死,在國外已逐漸停用。目前我們採用的是安全性大,副作用少的左旋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等第三代抗組胺葯物,適合長期使用,副作用也是非常小的,是目前國外先進國家最常用的葯物。注意(左西替利嗪不是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不是氯雷他定,雖然一字之差,但副作用卻差很多倍,注意鑒別)
5、治療過程中出現感冒問題:
在治療過程中,假如出現有黃痰或黃濃鼻涕或發燒的,通常是合並呼吸道感染或感冒了,過敏性體質的孩子盡量不要用抗生素的(因為絕大多數感冒是病毒感染,所以不宜首選抗生素,二是過敏性體質的孩子用抗生素副作用更大),黃涕、粘涕或感到有鼻涕而擤不出來時可用生理性海水鼻腔沖洗器沖洗鼻腔和用左氧氟沙星眼葯水滴鼻子(每側2滴,每天3次。滴鼻子時,平躺床尾,頭伸出床尾呈後仰位,鼻孔朝上經鼻滴入,輕柔鼻子並保持2-5分鍾以免葯物流入口內產生苦味感。發燒38.5度以下可以酒精擦澡,38.5度以上可以服用退燒葯。絕大多數感冒經以上非全身抗生素治療可以在數天內緩解。如果經過治療仍無緩解跡象應該到當地醫院查一下血常規,白細胞(WBC)增高,即通常說的血象高,可能是細菌感染,應該考慮用抗生素(如頭孢類);血象不高而淋巴細胞高可能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則僅僅注意多喝水多休息。其次反復治療不愈的感染還應該考慮支原體感染,如果支原體抗體陽性可以考慮用紅黴素腸溶片治療(阿奇黴素有心臟副作用,注意慎用)。治療呼吸道感染或感冒期間不應隨意停用布地奈德或抗過敏葯物等,但免疫調節劑(如玉屏風、脾肽、胸肽、參芪沖劑等)可以在發燒時暫停。 感冒後的恢復期咳嗽或鼻子的症狀會加重,清鼻涕或乾咳可以加吸布地奈德各一撳,通常一周即可恢復不需要用人太多葯,黃涕或粘涕或黃涕治療同上。
6、關於部分家長詢問腺樣體已經萎縮,但扁桃體仍然大的問題,因為扁桃體是張口呼吸,細菌病毒或過敏原經口吸入導致的慢性肥大,所以需要在腺樣體治療萎縮後,不張口呼吸了一段時間而自行慢慢恢復的,這種慢性扁桃體肥大不同於急性扁桃體炎的肥大,通常葯物療效不佳,而僅僅需要時間即可恢復的。
7、脫敏治療和免疫治療的時間和療效問題:
通常脫敏治療需要2-3年,所以要持之以恆的治療。脫敏治療和免疫治療不能根治過敏性體質,而是一種通過改善過敏性體質來治療過敏性疾病的治療方法,雖然難以根治,但具有治本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病情,脫敏治療有舌下滴葯給葯方法和注射給葯方法。免疫治療多採用口服治療。通常4歲以上,且主要對塵蟎過敏的患者適合脫敏治療。免疫治療(包括中葯免疫治療和生物制劑)適合於2歲以上的兒童和成人,也需要至少3個月或6個月的治療。成人的免疫治療需要更長時間。免疫治療的葯物通常沒有副作用或副作用很少。脫敏治療的副作用也很少的。
8、療程問題:
過敏性疾病是過敏性體質導致的,是一種慢性疾病,所以需要長期治療。每個人的療程根據病情不同(嚴重程度和有無並發症)而不同,如有的哮喘合並過敏性鼻炎,有的腺樣體肥大合並過敏性鼻炎或支氣管炎,有的甚至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哮喘、腺樣體肥大和濕疹同時罹患,所以具體幾個療程,每個療程的長短也均不相同。目前國際流行的治療方案都是個體化治療方案,每個療程的長短和幾個療程因人因病情而異,而且這個方案通常都是一個較長的連續過程,所以需要醫生和患者以及患兒家長的密切合作。
9、免疫調節在過敏治療中的特殊意義:
抗過敏益生菌菌株唾液乳桿菌和格氏乳桿菌組合成康敏元益生菌開創非葯物抗過敏微生態免疫新療法。
過敏是摧毀免疫系統的隱形殺手,反復過敏會使人體免疫細胞高度激活,誘發各類炎性反應,像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兒童濕疹、蕁麻疹及葯物、化妝品、食物、花粉過敏引起的過敏性皮炎等都是過敏表現。研究表明:過敏體質人群體內唾液乳桿菌的數量遠低於健康體質,這正是過敏反應發生的先決條件。人體內缺乏唾液乳桿菌會使血清中的IgE抗體升高和脾臟細胞IFN-γ分泌量不足,誘發皮膚、粘膜出現多種過敏反應。台灣東宇生技醫學博士蘇偉志發現:人體腸道內唾液乳桿菌數量充足,持續接觸過敏原也不會發生過敏反應;補充唾液乳桿菌直接關系過敏反應的發生及輕重。
台灣四大醫學中心通過對過敏兒童定量補充唾液乳桿菌證實:1、有助於減少血清中特異性IgE抗體之生成;2、有助於促進脾臟細胞IFN-γ分泌量。補充3個月後,過敏兒童體內唾液桿菌數量基本達到正常值,停止補充跟蹤顯示:3年內過敏兒童沒有發生過敏反應。唾液乳桿菌是健康兒童消化道提取的原生菌株,安全高效,嬰兒孕婦均可補充。台灣研發東宇生技研發的健康食品:以唾液乳桿菌與格氏乳桿菌為主成分的復合菌沖劑【康敏元益生菌】大大縮小了過敏個體差異性,該抗過敏益生菌已在大陸上市,本品不能代替葯物。
10、鍛煉問題:
鍛煉是增加體質和身體抵抗力的重要措施,和免疫或脫敏治療配合對改善過敏性體質可以相得益彰。適合哮喘、過敏性鼻炎患者或兒童的運動包括游泳、晨跑、太極拳、瑜伽、氣功,輕松的羽毛球運動、呼吸體操和廣播體操等。游泳運動相對柔和,既可以鍛煉體質,又可以調整呼吸鍛煉和耐寒鍛煉,但過敏性體質往往對消毒水過敏,而游泳館通常上午消毒,所以最好下午或晚上游泳。瑜伽、氣功和太極拳也可以調整呼吸鍛煉和耐力鍛煉。其他運動如晨跑、羽毛球的運動適度以心率不超過100次/分為宜。
11、飲食問題:
對於輕度過敏的食物不必嚴格忌口,應該遵循少吃、新鮮和加熱後吃的原則。經常少吃(關鍵是控制住食物量)可以產生耐受性(抗體),逐漸就不過敏了,如牛奶過敏可以每天先吃1毫升,第二周可以每天吃2毫升,第三周可以每天吃4毫升……,如果吃到某個劑量過敏了,就降低一個劑量多吃一個階段再加。其他食物也是這樣。海鮮不要吃冰箱內的,吃新鮮的,不要生吃。對於某些可以誘發嚴重過敏且不常吃的的食物就要避免,如芒果、蠶蛹、蕎麥、桃子等。過敏病人均不宜吃太辛辣的食物。咳嗽和哮喘患者不宜吃過甜、過咸和過冷的食物。對於兒童吃冰激凌和冰糕的問題,可以吃,但一開始要少吃,比如第一周每天吃1/8個冰激凌或冰糕,第二周吃1/4個,逐漸讓孩子適應,也可以增加對冷的耐寒性。
12.結語
對孩子的病情變化往往需要家長的耐心和長期細心觀察,而病情嚴重程度的判斷和治療方案中葯物的改變和增減劑量往往需要由醫生來判斷和決定,由家長來實施,這就需要家長和醫生有一個比較有效而固定的聯系渠道。目前大多數醫院的一個病人僅僅看數分鍾時間的病,門診又經常變換醫生的看病模式,對哮喘、過敏性鼻炎和腺樣體肥大等慢性疾病的連續觀察、長期治療和准確減量都是很不利的。有遺傳過敏體質傾向的兒童出現過敏症狀後應開始重視對過敏體質的調整,採用非葯物免疫調節平日可補充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可調整過敏體質,輔助減輕過敏表現的同時可預防過敏,減少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❸ 古印度的醫療水平發展到了什麼樣的水平
古代印度很早就有醫學方面的知識。在哈拉巴文化時期,摩亨佐·達羅住宅發達的衛生設備,如浴室和排水系統,表明人們較注意保持身體的潔凈,以防止傳染疾病。遺址中還發現多種葯品,如五靈脂,為暗棕色的溶液,治療消化不良、肝病、風濕病等;鳥曲骨,外敷可治耳、眼、喉和皮膚等方面的疾病,內服開胃;羚羊角、鹿角、珊瑚、尼姆樹葉等,也都可以入葯。當時人們已知道在頭蓋骨上打孔,以治療頭痛等疾病,這是一種難度較大的腦外科手術,這表明當時的醫療技術和設備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❹ 印度用牛糞牛尿等研發葯物,真的能包治百病嗎
當然起不到治療新冠疫情病毒的效果,不然也不會網友們都發生驚呆了的呼喊。不得不說,牛在印度確實是一種很神聖的人物,畢竟他們對牛的崇拜堪比對神的崇拜,而且印度在新娘結婚的第2天會用牛糞敷臉,或者是在一些其他儀式上喝牛尿,對他們來說這簡直就是聖水一般的存在,所以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維去理解,只能變相的用另外一個角度用他們自己國人的角度去理解。
而且據印度政府的官方表示,他們研發的這種能夠包治百病的葯,除了含牛尿牛糞之外,還有凝乳酥油以及牛奶,還有這個包治百病的葯也太吹噓了,如果發明一種葯就能包治百病的話,那哪裡還需要去研發各種各樣的葯物,而且一種葯就能吃得了所有的疾病,市面上也不會有這么多的葯了,應該全都只賣一種葯。只想說印度,你做個好人吧!不要浪費了資源,又沒研究出實物,是對大自然物資的一種浪費。並且今年他們還會用牛糞製作哈利亞納邦的燈芯,看!印度就是這么神奇。
再說了,如果他們真的用牛糞與牛牛研製發出了一些新的抗疫苗的葯物,你們有誰嗯願意去吃嗎?
❺ 印度的阿輪吠陀(Ayurvdeic )和阿輸吠陀(Ayurvdea)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印度傳統醫學、生命之學阿輸吠陀(Ayurveda)已有6000年以上的歷史,是全世界有記載的最古老的醫學系統,其最早的醫學文獻出現在公元前4500年。印度人至今仍沿用這一醫療系統。阿輸吠陀是梵文,由兩個字合成的:Ayur意指「生命」, Veda意為「知識」,其影響波及南北半球幾乎所有的醫學系統,因此印度阿輸吠陀被譽為「醫療之母」。由早期的文獻可看出,阿輸吠陀的醫生對於植物的強力醫療特性具有先知灼見,可說是現代葯理學的開山鼻祖。他們也對體內的運作極為了解,甚至有證據指出阿輸吠陀醫師動過人體手術。此外,此系統從古到今都同樣強調飲食與靈性的重要性。中國的中醫以及「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醫療方法,都可見到阿輸吠陀的影子。
作為一種「生命之學」,通常總會涉及到「維系與促進健康」和「解釋與治療疾病」兩大方面。就「維系與促進健康」而言,阿輸吠陀包含有相當於今人所言「養生保健」方面的種種知識;從解釋與治療疾病」的角度看,阿輸吠陀自然要對「疾病」—這種生命體的固有現象,有所認識,做出解釋,並提供解決的辦法。因此人們大多習慣於從實用的角度、按照當代的學科概念,將阿輸吠陀解釋與理解成一種技藝體系或醫學體系——「古代印度醫學」或「印度傳統醫學。然而實際上,在人類文明的早期,許多醫學的知識體系都具有較後世所言「醫學」更為寬泛的內涵與外延。例如在中國最早的書志中,將醫學的「經典」、「葯方」與求長生不老的「神仙方術」、研究性學的「房中術」著作歸為一類,通稱「方技」。以為其共性在於:此「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又如在希臘語中,「治療」(Therapeia)一詞的原意是「侍奉」。以食物對人進行「侍奉」既包括以植物治療疾病的知識,也包括營養學方面的知識。同樣,阿輸吠陀認為:所謂健康,並非僅僅是遠離疾病困苦,還應該進一步達到肉體、精神、靈魂的幸福與充實狀態。中國傳統醫學基礎理論的核心在於強調人體陰陽的平衡,而阿輸吠陀則更加廣泛地關注人類與自然、家族、友人、職業、文明、理念、習慣、真理、神靈等待與自我之間的關系協調。總之,所謂印度的傳統醫學,在思考「健康的維系與促進」、「疾病的解釋與治療」時,實際上是將肉體、精神與靈魂三者為一體加以考慮的。其中包含了許多在今人看來應屬社會、人倫、宗教的問題,但在阿輸吠陀的理論體系中,這些都是與「健康」直接相關的問題。
阿輸吠陀誕生於古代印度,自然會與存在於當時社會的各種哲學流派、宗教學說具有血肉相連的密切關系,盡管其中存在著不少涉及社會、人倫、靈魂的內容,但她畢竟不是一種哲學或宗教,而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問。其關鍵在於歸根結底阿輸吠陀是以人類的肉體存在、健康為基本立足點,由此延伸到生存的環境——自然界與社會,在此基礎上,構建起「生命之學」的大廈。由此觀之,應該說阿輸吠陀的本質是一種自然科學,只不過這種誕生於古代的自然科學,帶有更多學問尚未分化時代的歷史特徵。也正因如此,一些學者將阿輸吠陀視為印度的「元科學」或「母科學」。
印度的醫學體系包括阿育吠陀(Ayurveda,又稱生命吠陀)醫學和悉達(Siddha)醫學。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醫學體系。五千多年來,它在無數印度傳統家庭中使用著。
阿育吠陀傳統醫學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吠陀時代。它以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記載的綜合醫學體系而著稱。
根據印度神話記載,阿育吠陀的起源頗具傳奇色彩。它是由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創世者梵天(Brahma)在創造人類之前為保護人類而創建的。梵天先把阿育吠陀傳授給醫學之神孿生的雙馬童(Aswins),他們又傳授給專司雷雨的天神因陀羅(Indra)。因陀羅傳授給在人間修行的賢達之士,他們再傳授給他們的後代和弟子。
在歷史上,阿育吠陀的記載首次出現在公元前6000年印度古老的詩歌總集梨俱吠陀(Rig Veda)中。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四部吠陀經典之一的《阿闥婆》(Atharva)問世,其中阿育吠陀作為吠陀聖典的補充——副吠陀,附屬於阿闥婆吠陀。盡管阿育吠陀醫學早已經應用於實踐,但直到此時它才由口頭相傳編撰成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以下為阿育吠陀醫學的八大分支:
1. Kayachikitsa(內科學)
2. Shalakya Tantra(頭頸外科學及治療、眼科學和耳鼻喉科學)
3. Shalya Tantra(外科學)
4. Agada Tantra(毒物學)
5. Bhuta Vidya(精神病學)
6. Kaumarabhritya(兒科學)
7. Rasayana(延緩身體老化的老年學)
8. Vajikarana(生育學)
上述八大分支最早的論述出現在《阿提耶集》(Atreya Samhita)中,它至今仍然在現實生活中應用。
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阿育吠陀醫學分化為兩個學派:阿提耶——內科學派和曇梵陀利(Dhanvantari)——外科學派,從而使其成為一門更加系統化的科學。這兩大學派編寫了阿育吠陀醫學的兩本主要著作—《遮羅迦集》(Caraka Samhita)與《妙聞集》(Susruta Samhita)。這兩本醫學經典均著於公元前1世紀上半葉。《遮羅迦集》由偉大的印度醫祖遮羅迦所著,並經阿提耶補充修改,它至今仍然是應用最廣泛的阿育吠陀內科醫學著作。妙聞繼承了印度醫學始祖曇梵陀利學派的理論,他編寫的《妙聞集》收集了修復外科的各種知識,包括換肢手術、整形外科手術、剖腹手術甚至腦外科手術。同時,他還以發明了鼻整形術而聞名於世。大約在公元500年,第三部重要的阿育吠陀醫學著作《八支心要集》(Astanga Hridaya)問世。它綜合了阿育吠陀醫學兩大學派的觀點。從公元500年至公元1900年,16部重要的葯物專著Nighantus作為對阿育吠陀醫學經典的補充逐一問世,收集記載了各種新葯物,並在用法上進行了擴展,同時摒棄了陳舊的葯物和物質辨別方法。
有證據表明阿育吠陀醫學曾豐富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醫學體系。通過與印度的海上貿易,埃及人了解了阿育吠陀醫學。亞歷山大大帝的入侵,使希臘人和羅馬人接觸到阿育吠陀。傳統的尤那尼(UNANI)醫學就是在這種交流中形成的。在第一個千年的早期,隨著佛教東傳,阿育吠陀醫學也傳播到東方,並對藏醫學和傳統的中醫草葯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阿育吠陀醫學的概念及原理
阿育吠陀醫學不僅是一門醫學體系,而且代表著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阿育吠陀(Ayurveda)由兩個字組成:Ayur指生命,Veda為知識、科學之意,因此阿育吠陀一詞的意思為生命的科學。根據阿育吠陀的觀點,人類應該和自然界和諧共存,而疾病的產生是由於這種和諧被打破了。通過利用自然界及其產物恢復這種基本平衡是阿育吠陀醫學的主要目的。這種觀念不僅貫穿於治療病痛的過程,而且還貫穿於疾病預防的過程。
阿育吠陀醫學的診治更傾向於人的特性而非疾病的特性。在做出診斷之前,病人的年齡、居住環境、社會及文化背景及其體質都是要考慮的層面。診斷的主要手段包括觸摸、檢查和交談,並利用草葯去盈補虧。它們的基本作用是激發專門器官的功能。因此阿育吠陀醫學的目標是通過調節飲食而化解健康問題,同時不會產生副作用。
在阿育吠陀醫學的觀點中,生命由身體、感覺、精神和靈魂構成。人有三種體液(氣、膽汁、粘液),七種基本組織(血液、原生質、肌肉、脂肪、骨、骨髓和精液)以及身體產生的廢棄物。人體的發育與衰老以及人體各要素的循環和我們所吃的食物有關。
根據阿育吠陀醫學的觀點,宇宙中包括人體在內的萬物都是由土、水、火、氣和空間(大氣)五種基本元素組成。人體的生長和發展取決於它所獲的營養,例如食物。食物也由上述五種基本元素組成,經過「生物火」(Agni)的作用而補充身體中的對應元素。人體作為有機生物體,其組織都是由這五種基本元素組合和轉變而成的。
身體健康還是得病取決於整個身體系統是否處於平衡狀態,包括體內各部分是否相互平衡。內在的和外來的因素都可能破壞自然的平衡,進而導致疾病。失衡可以由偏食、不良習慣和無視健康的生活規律而引起。同時,季節反常、不正確的運動、感覺器官的不當應用以及身心的不良作用也會打亂現有的正常平衡狀態。治療方法通常包括通過調節飲食而使身心系統恢復平衡,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葯物治療以及採取預防性療法。
基本的治療方法可以歸結為「獨處是保持健康的正確方法,並且獨處是使人遠離疾病的最好的醫生。」這也概括出了阿育吠陀醫學的基本目的,即保持和促進健康以及預防和治療疾病。
對疾病的治療主要通過旨在恢復和加強身體機制功能的排毒療法、葯物、合理飲食、運動和養生法等,消除引起身體系統及各組成部分失衡的因素,恢復平衡、強壯體質,預防或減少將來疾病的發生。
在阿育吠陀醫學中,調節飲食是一項重要的治療方法。這是因為人體被認為是食物的產物。個體的精神狀況及其性情受其所吃食物的影響。食物在人體中先是轉化為乳麋,然後再轉化為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生殖要素和精氣。因此,食物是一切新陳代謝和生命活動的基礎。食物缺乏營養或者沒被有效轉化,都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
通常的治療措施包括葯物治療、特殊食物療法以及根據醫囑適當運動。這三項措施通過兩種方式實行:一種是針對疾病的發病因素及各種症狀採取這三項措施對抗疾病本身;另外一種是採取這三項措施消除與發病過程中的病因和症狀相似的影響。
阿育吠陀醫學已經對疾病的發病因素到最終症狀的各個階段和狀態有著十分詳細的分析和描述。這使該醫學體系在潛伏症狀顯現出來之前推知疾病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同時也加強了它在疾病預防方面的作用,從而可以提前採取切實有效的治療措施阻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或在疾病初始階段採取合理的措施來治癒疾病。
治療疾病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a. Shodhana療法(凈化治療)旨在祛除身體和精神疾病的誘發因素。治療過程包括內部凈化和外部凈化。
b. Shamana療法(緩解治療)指對人體內的有害體液進行抑制。
c. Pathya Vyavastha(飲食和運動處方)包括對飲食、運動、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等方面進行指導並指明禁忌情況。這樣做旨在增強治療措施的效果並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
d. Nidan Parivarjan(消除致病因素治療) 旨在消除病人在飲食和生活方式方面存在的致病因素。還包括消除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的因素。
e. Satvavajaya(心理療法)主要涉及心理疾病領域,包括如何戒除不健康的心理慾望和如何培養勇氣、增強記憶力和集中精神。
f. Rasayana療法(利用免疫和強身健體葯物的治療)用來增強機體的力量和活力。通過這種治療可以產生許多積極效果,包括全面強身健體,加強記憶力和智力,提高對疾病的免疫力,保持年輕,改善膚色以及保持身心的最佳狀態。同時該療法還具有預防身體組織不成熟的病變和促進人體綜合健康的作用。
風靡歐美的艾薇烏達瑜珈 17日10:28 作者: 出自[千龍網]
艾薇烏達Ayurveda這個源於5000年前古老印度的神奇之術正在歐美掀起一個新的健康風潮—— 歷經5000多年歷史考驗的艾薇烏達,是世上最古老的醫療傳統之一。瑜伽只是其中的一個分支。而隨著瑜伽的世界風行,瑜伽背後的一整個健康生活方式體系——艾薇烏達,浮出水面,在歐美引起新一輪健康風潮。在梵語中,Ayur 的意思是廣義的「生命」,包含了身體、心智、意識與靈魂;而 Veda 的意義則是「知識和智能」,因此 Ayurveda 則可解釋為「生命的智能」。
揭開艾薇烏達的神秘面紗
根據艾薇烏達的哲學,人的能量可分為以下三大類型:Vata(梵文:意指風為主), Pitta(意指火為主)與Kapha(意指水和土為主)。 所有的生命形態都具備這些元素, 當它們處於平衡狀態時, 人們的身心靈會向上提升, 否則就會生病。但因每個人Vata、Pitta與Kapha的組成比重不同, 治療的方法也會因人而異, 所以艾薇烏達也就成為一個非常個人化的醫學。
簡單測試你傾向於哪一種體質?
從下面這些條件中,找到最符合你的那一類,那便是你的主導體質類型了—— 其實,很少有人是100%的Vata、Pitta或Kapha體質,你極有可能是幾種體質的混合體,因為這3種能量存在於每個生命體中,並且會不斷地相互作用,但終究會有一種是主導。
比如一個Vata體質的人, 若住在十分寒冷的地區或經常攝取又冷又乾的食物, 就會產生Vata失調, 造成肌膚乾燥粗糙的情況。
而一個Pitta體質的人,肌膚本來天生偏油。 但若過度暴曬於又冷又乾的天氣, 也會產生體內Vata失調, 皮膚狀況可能發生改變,也可能出現乾燥粗糙的現象。
艾薇烏達有著完整的日常保養守則, 包括飲食、冥想、運動、按摩以及各種回春療法, 這些准則絕不只是可有可無的陪襯, 而是療愈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的理論甚至一直為當今西醫所沿用。
艾薇烏達的美麗指引
在美麗這個議題上, 艾薇烏達和化妝品界有著顯著的分歧, 它強調外在與內在的美麗密切關聯, 愈滋潤養護內在, 外在就愈閃耀明亮, 而且體形胖瘦完全不會影響這股自然流露的光芒。
艾薇烏達將美麗分為三部分:外在、內在與隱形——外在美麗:除了指一般對美的標准外,艾薇烏達認為真正的美麗更在於健康的身體。
內在美麗:一個人的內在素質, 包括情緒狀態與心智活動。就像形體可藉由飲食和生活形態來調整,一個人的心智也可以藉由訓練變得更積極正面, 這就是自我發現及珍愛自己的過程。隱形的美麗:則需要較長時間的培養, 它包含一個人的能量、靈感與洞悉力, 這是由內轉化為外, 真正圓滿豐潤、深刻永恆的成熟美。
與眾不同的按摩方式
專業艾薇烏達會根據每個人的脾性或者性格(生活方式、言談舉止等),確定每個人的特點和氣質,從而採取不同的按摩方式。
Abhyanga是艾薇烏達基礎按摩,通過從頭到腳按摩全身,它提供了一個呵護自己、放鬆身心的絕好機會。按摩師的雙手緩慢地、平靜地在身體上移動,精確地在穴位上用力。這種按摩適合那些氣質焦躁、生活壓力繁重、而且毛手毛腳的人群。按摩的時候使用的是溫熱的芝麻油。
Vishesh則能有效幫助恢復精力,按摩的時候同樣採用芝麻油。它適合那些容易精神倦怠的人群。如果兩位按摩師同時按摩,效果更出色。
Shirodhara是用芝麻油按摩頭部的方法,對於精神極度緊張、壓力過大的人群大有裨益,它好比是對大腦的鎮靜劑,並從大腦作用到全身。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按摩不適用於那些患有鼻竇炎的人群。
Garshan是指不藉助按摩油按摩皮膚的方式。按摩師一般要佩戴生絲手套,通過在身體上上下下的輕柔摩擦,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目的,能使人立即精神百倍。它跟Abhyanga的操作方法大同小異,都是從頭到腳。對於那些油性皮膚、橘皮組織或者身體肥胖的人群具有無可比擬的好處。
獨特的按摩油——芝麻油
芝麻油是艾薇烏達的基礎按摩油,一般要加熱以後使用。這是因為芝麻油對於調理女性的生理循環極為有利。此外,盡管芝麻油是艾薇烏達按摩中使用最廣泛的植物油,但大量的其他植物油也可以使用,包括玫瑰油、天竺葵、薰衣草、香檸檬、茉莉花精油等等。專業人士強調說,鑒於這些植物精油會滲透進人體肌膚,所以必須注意確保它的品質。
艾薇烏達的飲食觀點
個人體質與自然如果不和諧運作, 就不能期待被真正的治療。任何食物無論多營養, 若不能適當地 消化吸收, 就形同毒素廢物。明智地選擇、技巧地處理, 加上專心的飲食可強化消化吸收能力。艾薇烏達飲食不是以卡路里或營養成分為依據,而是以食物的顏色、味道、溫度、質地是否「吸引」個人體質為本, 而這些食物通常也具有平衡矯正體質的特性。比方說, Vata體質天生干而冷, 就應多食用濕潤且質溫的食物。
來自古印度的瘦身美草 12/7/2003
已有2千多年歷史的印度古醫學系統Ayurveda,它的草本自然療法近來常被歐美時髦的Spa中心所採用,現在甚至連某些纖體中心與瘦身產品也聲稱取法Ayurveda的精神,使用印度的木苦沒葯樹抽取物Gugulipid作為瘦身成分。擁護者表示,這個成分可以刺激甲狀腺、加速脂肪分解,並促進蛋白質合成,理論上即可促使纖瘦肌群的增長。印度方面的研究指出,它可降低人體的膽固醇含量,但尚未獲得歐美學界的廣泛接受。食品葯物學家指出,Gugulipid成分是否有瘦身功效,目前尚未證實,所以必須注意使用上的安全性。而且賓州運動營養學家Clark博士也強調,甲狀腺是人體很敏感的部位,必須小心維持其均衡值;要減肥的話,還是均衡的飲食習慣,加上定時定量的運動最為可靠。
Ayurveda古療法新時髦 印度古醫療法阿育吠陀 張曦娜(班加羅爾) (2004-04-01) 《聯合早報》
所謂「Ayurveda」為梵文,中文一般譯為「阿育吠陀」或「生命吠陀醫學」,總公司在印度班加羅爾的天然草本保健品公司喜馬拉雅葯品公司(The Himalaya Drug Company)研究及技術部執行董事密特拉醫生(Dr. S K Mitra )說,「Ayus」指的是生命,「Veda」指的則是知識或者智慧,兩者結合在一起,其意思是指「生命的科學」,或是指生命或長壽的知識。
治療也保健
密特拉醫生說:「阿育吠陀醫學有兩大功能,它不單是一門治病的知識,同時還是一種教導人們如何生活,如何保持健康的學問。人們身體狀況正常,健康沒出現問題時,阿育吠陀醫學可作為保健養生的知識,生病了則可用以治療疾病。」
由於印度政府對於阿育吠陀醫學相當重視,因此在印度的衛生保健事業上,阿育吠陀醫學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當今的印度,要成為一名具有執業資格的阿育吠陀醫學的醫生都需要經過多年的專業培訓。
酒店提供阿育吠陀服務
密特拉醫生說,近年來阿育吠陀傳到歐美,影響力不小,尤其是在美國頗為盛行,一些名人如麥當娜、好萊塢影星狄美摩亞(Demi Moore)等都將阿育吠陀視為養生保健的方式。
阿育吠陀目前已逐漸演變成一種治療方法,稱為Ayurvedic medicine,被歐美人士視為現代醫學的一種「另類」(alternative)療法,一些患上慢性病的人在治療長期病痛時,並不選擇看西醫,而選擇像阿育吠陀這樣的「另類」醫療方式來調養身體。
在目前的印度,還有不少高級度假酒店提供西方人全套的阿育吠陀療程。若上網搜尋「Ayurveda」,可看到各種營利或非營利的相關機構的網址。
發展成時髦生活方式
目前也有一些著名的護膚品品牌推出Ayurveda產品系列 ,號稱以阿育吠陀醫學的原理開創護膚品。同時,Ayurveda在歐美並已悄悄發展成一種「生活方式」,在一些時髦城市悄然興起。
此外,阿育吠陀醫學的草本自然療法近來常被一些號稱回歸自然的Spa中心採用,發展出以草葯按摩的阿育吠陀按摩(Ayurvedic Massage),甚至連一些纖體中心與瘦身產品也聲稱取法阿育吠陀醫學的治療原理。
阿育吠陀醫療概念:從平衡中獲得健康
密特拉醫生說,阿育吠陀講求的是整體醫療,它的醫療宗旨是全方位的。阿育吠陀療法將身、心、靈視為一個整體,它教導人們與自然界和諧共存,從而達到肉體、心靈和情緒上的健康。
阿育吠陀的功能也即改變人們對生活與生命的態度,以改正身體不平衡的狀態。
阿育吠陀的原理是:造成人們生病的原因是由於體內三大生命能量(稱為「doshas」)失去平衡造成的。人體中的三大能量分別是瓦塔(Vata)、皮塔(Pitta)和卡法(Kapha)。
阿育吠陀醫學認為,自然界和人體由乙醚、空氣、火、水、土五種元素構成。人體內的三大能量也是由這五種元素構成:乙醚和空氣結合形成瓦塔(Vata),火和水結合形成皮塔(Pitta),水和土結合形成卡法(Kapha);一旦這三大生命能量太多或是不足夠都會使到人們生病。
阿育吠陀認為,身體的不平衡是由於不適當的飲食習慣和不正確的生活方式,以及外傷、病毒等因素引起的。在這些因素中,有些因素是自己無法控制的,但是,生活方式和飲食卻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阿育吠陀醫生在診療時,會以詢問的方式,先了解病患的飲食習慣、對壓力的感受、睡眠模式等;再從觀察中來做出結論,包括觀察舌頭、眼睛、皮膚和行為舉止,聽患者的聲音,一旦被醫生診斷出體內不平衡,那麼他們會建議病人改變生活模式和飲食習慣,以及使用草葯或按摩。
阿育吠陀與中國葯草學 異曲同工
天然草葯是自古以來人類用來醫療各種疾病的主要材料,在中國,很早以前就有由戰國及秦漢醫葯學家搜集整理成書的《神農本草》,而作為古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印度,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葯草植物的國家之一,阿育吠陀和中國葯草學有異曲同工之妙,不但都強調追求身心和精神上的健康來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同時也都廣泛的應用草本植物。
去年初,當沙斯在新加坡肆虐之際,市井中輾轉相傳,一些印度傳統草葯和香料如鬱金香根(Turmeric,又稱姜黃)、羅勒(Sweet Basil,又稱九層塔)、印度楝樹(Neem Tree)具有殺菌、治療發燒和咳嗽的功能,小印度一些香料店的傳統草葯也因而在那段時間銷量增加。
阿育吠陀醫學認為,當身體的平衡受到擾亂時,將食物和草葯正確地配合起來使用,可使身體達到適當的平衡。
事實上,為了改善體質,延長壽命,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服用由天然草葯製成的保健品已成為許多現代人的新時尚。
在談到草本的葯物時,密特拉醫生說,印度醫學界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參考、研究古印度阿育吠陀的草本知識,並以現代科學的方法研製出安全、有效的天然草本保健品,這些產品具有治療及保健功用,不僅在印度本土廣為使用,有一些也已漸漸在各地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