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道路橋梁太差,印軍沒有輕型坦克怎麼上高原
截至到2020年,他們在別的國家購買類似的坦克。
最近,印度的多邊界行動給印度帶來了巨大壓力。邊境的緊張局勢升級了。為了繼續增強其在邊境的威懾力量,印度將坦克開到高原上。最近,一批印度軍隊空運T-72 和T-90 輛主戰坦克前往拉達克東部地區進行緊急救援。在海拔 4000-5000米米的高原山區作戰的最佳選擇是輕型坦克。由於印度沒有可用的輕型坦克,印度軍隊只能將最精英的T90 坦克送到前線。
截至到2020年面對 15 型坦克非常心慌,所以印度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讓塔塔先進系統公司和印度國防研發組織聯合開發茶獵鷹8x8 輪式步兵作戰車輛底盤,配備 105毫米榴彈炮,然後它被改為輪式突擊槍,類似於美國的M1128斯崔克機動火炮系統。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這款國產茶獵鷹輪式步兵車出現在高原。
Ⅱ 印度軍心一片混亂,是因為什麼
進入到10月份之後,高原已經開始降起了大雪,天氣特別寒冷,會凍死人的,這樣的惡劣天氣也給當地的軍隊以及軍隊的後勤保障,提出了一些比較高的要求。
雖然說印度方面一直在表示我們的補給是夠用的,但實際的情況是印度在這個地區的這項過程當中,出現了很多士兵被凍死和凍傷的情況,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印度軍隊在拉達克地區的基建嚴重不足,原本的計劃是有問題就快速地跑出來,所以並沒有考慮這么周全,也沒有建立一些防寒保暖的房屋和一些有效措施。
對於這些在高原地區作戰的士兵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印度政府仍然沒有辦法拿出更多的防寒服,來保證這些士兵們的保暖問題。就算是有物資往山上送也存在一些難題,因為現在因為大雪已經陷入了混亂當中,物資無法及時供應。
Ⅲ 軍隊在高原作戰,對人員和裝備有何特殊要求印軍在這方面有優勢嗎
高原環境是一個十分惡劣的自然環境,主要有下邊的一些因素:
山地部隊的裝備一般比較輕,以方便山地運動,印度這幾年采購的象M777什麼的數量太少,包括支奴干也是,數量太少,不夠用的。
對於印軍來說這些問題同樣存在,不過印軍的山地部隊雖然比較多,但是質量並不高,在青藏高原作戰已經不是普通的山地作戰,需要特殊的裝備,資深的驢友都知道,戶外活動中,普通的穿越,如果是海拔3000米以下,那麼普通的軍需勞保用品就可以滿足需要,用不著購置昂貴的專用裝備,但是如果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就必須要用專用裝備,無論多少錢都不能心疼,那是真的保命的東西。而印度軍方偏偏是缺乏這些高原的專用裝備。
印軍的裝備還是非常雜亂,就算是所謂的山地部隊也和普通步兵部隊之間沒有太多的區別,反而是為了方便在山地行動,重炮、坦克等重武器更少,近些年雖然從美國、俄國進口了一些輕量化的重炮,但是數量太少,只能用來拍拍照什麼。普通的部隊甚至連高原用的防寒服都不夠,特別是這次臨時調過去的部隊,現在雖然在緊急調運物資,但是和印度在當地集結的兵力數量以及大雪封山的時間相比,印度現在積攢的物資只能說是夠用。
Ⅳ 高原氣候嚴寒將至,印度前線部隊只能撤兵了嗎
確實是這樣,因為印度的裝備都不是很好,他們沒有取暖設備,為了不凍死只能撤軍了。
Ⅳ 印度屯這么多兵不打仗一天吃多少飯呀
首印度軍隊的伙食多是咖喱扁豆湯、青椒咖喱湯,裡面都是土豆、扁豆、胡蘿卜等再配上米飯或puir這種油炸餅,飯後還有甜點。好像沒什麼奢華盛宴啊。因為印度人都比較愛吃咖喱類的東西,並且他們對咖喱的做法也是相對較隨便的,所以一般印度部隊里的後勤都是用咖喱然後配上簡單的蔬菜以及雜糧等就可以了的,雖然說照樣是我們吃的蔬菜一樣,但是配上咖喱就不一樣了,而且印度部隊的咖喱飯,不像電視里的那麼光鮮亮麗,不像我們平時在飯店吃的那樣精緻,而是看著並沒有那麼有食慾,有的甚至讓人倒胃口。
一般的印度士兵伙食都是一勺咖喱飯放入盤中,配點蘿卜、土豆之類的蔬菜,再加上麵包和果汁,不像中國部隊的伙食那樣豐富,甚至沒有什麼食慾。
因為印度人的宗教信仰,很多人都會吃素,所以吃素就會減肥?並不會的。因為蛋白質攝入的缺少,人體為了獲得更多的能量,就會不由自主的吃更多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吃多了早晚胖成球。
Ⅵ 印度步兵戰車群在拉達克地區出現大規模故障如何解決
談談個人看法:有媒體披露了印度步兵戰車在高原出現集體故障的事情,不論真像如何,高原地區對於機械動力車輛有嚴重的影響則是不爭的事實,說直白點,不是什麼車都適合高原地區的使用,這一點是肯定的。
另外就是火力受影響大,高原地區火炮、槍械射擊時容易誤遠,這不是一個好現象,代價是精度的損失。高原地區所使用的作戰車輛,不是簡單的改進就能解決,而是專門針對性的設計,包括發動機,火炮。例如,發動機的冷卻系統、空氣濾清器、供油系統、渦輪增壓系統都需要針對性的設計。再如,火炮,要對膛壓、發射葯裝葯、射擊諸元進行試驗性的論證,找出規律,出廠前就要校正,同時士兵也要了解高原武器裝備射擊特點,熟練掌握所需要的射擊諸元,保證精度,消除高原對射擊產生的影響。這都需要反復的磨練。印度軍隊有一個特點,你很少看見他們搞這些針對性的高強度射擊演習,總是覺得把先進武器擺在別人眼前,別人就怕它似的。
印度所有的作戰車輛,包括T-90坦克、阿瓊坦克、BMP-2步兵戰車等等,看似強大,上了高原就是擺設,這個問題印度自己是知道的,所以印度近日把國產的“茶隼”輪式步兵戰車拉到了高原地區,這款輪式裝甲步兵戰車的炮塔已經搞了幾年了,沒搞出了,於是就把BMP-2步兵戰車的炮塔湊合著安裝上了。“茶隼”輪式裝甲步兵戰車採用了民用的發動機和傳動裝置,發動機是進口的康明斯ISXE600,22噸的步戰車600馬力,高原實際動力輸出不及300馬力,而且總是開鍋,不是動力性能不好,而是它不是高原地區使用的,印度國產發動機也是如此。我們從媒體中看到印度軍隊在高原地區的運輸車拉的東西很少,不是印度偷懶,一輛大卡車拉不點東西,而是多了上不去高原,趴窩,所以,要理解印度。
印度要獲得高原地區使用的作戰車輛,就必須眼光別在盯著已有的坦克裝甲車輛,需要說明一點,印度同樣缺乏高原地區使用作戰車輛、武器裝備的經驗。印度要獲得高原地區使用的作戰車輛,並非沒有,有一個人擁有高原地區使用的輕型坦克,裝甲步兵戰車,各種火炮、火箭炮,性能一流,不過,印度實在是沒臉張嘴,況且印度這些集體出故障的裝甲步兵戰車就是為了對抗這個人才趴窩的。既然如此,也就沒有別的招了,最後一招就是從高原撤出這些不適合高原地區使用的作戰車輛,以後別在去了。
Ⅶ 印軍二十萬防寒服是怎麼被燒的
印度在邊境的壓力很大,這是因為印度在邊境領土主權方面和其他國家存在分歧,現在印度在邊境地帶是部署大批量部隊,可是從現狀來看,印度在邊境部署兵力,結果後勤保障卻跟不上來,嚴寒的邊境地區物資補給遇到嚴重難題,在進入十月份後,印度部隊駐扎的邊境地區就已經進入冬季,整個生活物資的運輸都十分困難。
印度邊防部隊出現上下兩難的局面
因為這些邊境地區冬季十分寒冷,最高氣溫可以在負40度左右,所以在防寒服緊缺的情況下,印度邊防部隊就存在上下兩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