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特朗普誇莫迪引爆了印度政壇,特朗普為何要誇他為印度之父
特朗普誇莫迪並不是因為他內心裡真的崇敬莫迪,而是希望能通過莫迪的手來讓印度購買更多的美國軍備,並且獲得印度裔美國人的選票。特朗普是商人出身,他的做法也非常的貼近於商場,特朗普誇莫迪為印度之父,並不是打從內心裡非常崇敬莫迪,而是希望通過莫迪獲取到自己想要的利益。比如獲得印度裔美國人對他的支持和手中的選票,以及印度能從美國購入更多軍備。
但這個言論受到了很多印度人的不滿。所有印度的在野黨都紛紛表示:莫迪根本無法和甘地相提並論。確實,一般國父這種頭銜,也就是開國領袖們才能享受的榮譽,莫迪搞了幾年總理,干出了一些成績,如果真的像特朗普那樣把自己以「印度國父」自詡,那就真的高調過了頭了,甘地在印度民間的神聖地位根深蒂固,就像某種「政治正確」一樣,作為一個正常的政客,莫迪聰明一些的話就不會觸碰這些政治紅線,畢竟,對於自己和政黨的支持率沒好處。
B. 印度人為什麼那麼崇拜莫迪
《時代周刊》評論說,納倫德拉·莫迪是一位堅定的實幹家領袖,他的發展道路將令印度繁榮,使之與中國不相伯仲。
《金融時代》在一篇題為「莫迪讓古吉拉特邦走上高速發展之路」的文章中,高度贊揚了古吉拉特邦的發展速度,稱該地是「印度最受歡迎的投資地,發展速度以兩位數持續增長著」。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常務總經理威廉·安提奧斯也在文章中指出:「莫迪是位有管理天賦的傑出領導者」。莫迪廣受企業家的歡迎,塔塔汽車集團董事長塔達曾經這樣評價莫迪:「莫迪的領導具有示範性。古吉拉特邦為全國提供了領導榜樣」。
納倫德拉·莫迪(古吉拉特語:નરેન્દ્ર મોદી,英語:Narendra Modi,1950年9月17日-), 出生於印度瓦德拉嘎鎮(又譯瓦德納加爾),印度政治家,現任印度總理。古吉拉特大學政治學碩士,2001年10月就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並連續三屆擔任此職。
2014年5月26日,印度新任聯邦總理莫迪在新德里正式宣誓就職。
2014年9月27日,印度總理莫迪在紐約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講,強調在世界范圍內打擊恐怖主義的重要性並呼籲改革聯合國。
C. 印度嚴格的種姓制度下,為什麼低種姓的「莫迪」能成為印度領導人
1950年9月17日,莫迪出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個小鎮上,莫迪的家庭在印度極其卑微,按照印度的等級劃分制度,莫迪的種姓是吠舍,莫迪的出生並沒有被賦予任何的特殊光環,卻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一個低種姓一步一步的走向印度領導人的地位。
他的父親是個在印度火車站賣茶水的小販,母親是一個普通農婦,家裡除了莫迪以外,還有5個兄弟姐妹,賣茶水的那點微薄收入根本不可能滿足一大家子的日常開銷。所以幼年時莫迪的生活過得非常艱辛,這也讓他養成了節儉樸素的生活。在 咖喱遍地的印度,莫迪罕見的成為一個不吃鹽也不吃辣椒油的佛系少年。12歲那年,莫迪的家裡來了一位自稱是印度聖僧的文化人,問過莫迪的生辰星座後,這位聖僧說他將來會有一番大作為,因為天生就是帝王像,不過這種印度民間流傳的故事就像漢高祖劉邦斬白蛇一樣的,為自己的身世增加神秘感而己,畢竟從一個下等人變身一國總理,身上沒點超自然現象怎麼行。
如今莫迪已經71歲了,他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在該退休的年紀退下來安享晚年,反而更加勤懇的在改善印度的社會環境。從他上台後的一系列舉措可以看出,他正在盡最大的努力將印度的地基翻一翻,上一位敢在印度這么大刀闊斧搞改革的還是40年前的英迪拉。然而遺憾的是盡管莫迪很努力的想要改變印度,也很強硬的在鎮壓印度的各路牛鬼蛇神,但如今的印度早已根基牢固,莫迪就算擠破腦袋也很難真正滲透進印度的根基。
D. 印度網友大罵莫迪,是因為什麼
印度總理莫迪是個眾所周知的演說家,但有時也會因為「大嘴巴」而招來麻煩。在此次亞洲三國行中,莫迪就因為「言論不當」在網上遭到印度民眾的「口誅筆伐」,上周六,在上海與韓國漢城對當地印度僑民發表演說時,莫迪曾提到:「曾幾何時,當人們離開印度時,總覺得這個國家一無是處。如今,環境改變了,他們都希望能盡快回國效力……以前你總會以身為一個印度人為恥。現在,你肯定會為印度自豪,這一年,印度改變了很多……」就是這些言論,在互聯網上引發了印度網民的責難。
莫迪的不當言論也給其競爭對手留下了把柄。議會領導人希巴爾(KapilSibal)指責莫迪「說話不動腦子」。「不經核實就這么大放厥詞,好像已成為了莫迪講話的習慣。」希巴爾說,「看來我們選錯了總理。」反對黨國大黨發言人賈桑·傑(SanjayJha)在推特上稱莫迪的言論把「印度的臉給丟盡了」。
E. 為何說莫迪是印度幾十年以來最具統治力的領導人
在各個國家的發展之中,最容易遇到的就是大國之間的相互傾壓和彼此之間的勾心鬥角,除開這些之外,更重要的是內部發展和外部溝通。在印度發展的最近幾年當中,我們能夠很明顯的感受到,印度也漸漸的具有了一定的大國風范。
莫迪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正是因為他在這些政治上的表現,以及在位期間所做出來的實事,使得印度當地以及周圍國家對他的評價都十分的好。看來想要讓自己真正獲得別人的尊重,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能力。這樣一個有能力有實干精神的領導人,怎麼能夠不被印度人稱之為最具領導力的領導人呢?
F. 現金印度最高領導人為什麼是莫迪而不是總統
你可以建議莫迪總理改名叫總統
G. 特朗普為什麼會誇莫迪是「印度之父」呢
美國總統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能夠得到美國的印度裔人民的支持。因為美國明年要面臨總統選舉的問題,所以才會選擇用這樣的方式來為自己拉的更多的選票。而且莫迪在印度人的心目中的地位非常的高,為了支持莫迪才會選擇這么說,當然這也可以體現印度對於美國來說越來越重要。
而美國在印度方面也會賺取大量的利潤,這也使得美國和印度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密切,每年印度購買大量的軍事裝備也會使得美國的軍工企業賺取大量的利潤。
H. 莫迪真的改變了印度嗎有什麼事可以證明嗎
莫迪本人當選為印度總理可以說是印度一個很大的改變。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以姓氏決定命運的國家,也就是說印度現在還是實行種姓制度,而莫迪本人卻出自一個低種姓的家族,所以他本來是沒有機會也不可能進入國家統治階層。而他當選以後,也是一直致力於改變印度這種畸形的社會形式,他的連任,說明他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撬動了,印度多年以來的種姓制度,在默默改變印度。能力的低種姓人才。
所以說莫迪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印度,沖擊了印度固有的落後的社會階級,不再由姓氏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而他的連任也可以說明,整個印度社會也意識到這種改變是需要的,是應該進行下去的,種姓制度在印度必須得到改變。
I. 印媒為何怒批莫迪而又力挺中國
據報道,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印度媒體對此進行了全面報道,並且,幾乎所有媒體都在報道中點出,印度是全球各大經濟體中唯一缺席這次峰會的國家。美媒稱,對於莫迪政府缺席一帶一路峰會,印度媒體展開了廣泛的討論,這次的討論中出現了相當數量批評莫迪的聲音。
印度外交官、前駐土耳其大使巴德拉庫馬爾(M.K. Bhadrakumar)撰文對莫迪政府缺席一帶一路峰會提出了嚴厲的批評,認為「莫迪在對華政策上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他指出,按照克什米爾目前的動盪局勢來分析,印度能夠保住現在的印巴實際控制線就已經應該相當滿意了(意為:印度很有可能於未來失去克什米爾全部),從國際政治的角度來看,特朗普政府顯然已經改變了對華政策,並派出了較高規格的代表團參加北京的峰會,而莫迪政府的對華政策卻仍然停留在奧巴馬政府「亞洲支點戰略」的時代,顯然是過時的、短視的。
J. 印度最高權力者是誰
印度最高掌權者,為什麼不是總統,而是總理?
印度的最高領導人是總統,亦為國家元首,如英國女王一般,不過只是虛位元首。印度的實權掌握在總理和議會手裡,但總理往往是議會第一大黨的主席或者是議會多數執政聯盟中最大黨的領導人,如果印度的權力,確切的說掌握在政府首腦總理手裡。
印度總理和總統
目前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一的國家脫胎於英國的殖民地,殖民地爭取獨立之後,如何建國就是擺在眼前的緊急問題。這時,英國人的議會制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大家鬧革命干獨立不都是為了民主和自由嗎,那英國人這一套制度都運行了上百年了,根基挺穩的,看看也不錯,就拿來用用吧。
一部分國家繼續尊奉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女王任命一個總督最為自己的代表成為這個國家的元首,比如加拿大、澳洲、紐西蘭以及中美洲、太平洋上一堆小島國等等。有些國家繼續尊奉自己的君主為國王,實行英國式的議會制君主制,比如馬來西亞,也有的實行君主制,比如中東的一些君主國,而更多的國家不想把英國女王作為自家的國家元首,但要實行議會制,那就再尊奉個國家元首出來,當時最流行的國家元首的名字就是老美的總統了,所以,一眾總統應運而生……
當然,除了「英聯邦」國家,德國、義大利等一些原君主制或者君主立憲制國家也採用這種議會制,有一個虛位的總統元首,尼泊爾在十多年前廢黜了國王之後,也設立了虛位的總統職。綜合來說,總統主要做一些接見外賓、參加活動、簽署文件等禮儀、程序性工作,而總理掌握實權,對國家一切事物負有實際許可權和責任。但是這些硬生生「造」出來的國家元首,相對那些有悠久歷史淵源的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君主,存在感還是太低了。
諸如英國王室、歐洲一眾王室等等,他們因為歷史、文化等千百年的傳承,他們具有特殊的存在意義,深受各國民眾和輿論的關注,出鏡率很高。
而不管是德國總統、還是印度總統,他們除了競選上任之時,能夠掀起一陣子輿論熱點,比如印度之前的「低種姓總統」,過後就石沉大海,幾乎再也沒什麼信息了,老百姓對他們的國家元首也不再關注了。
這個也好理解,總統就是個「橡皮圖章」啊,平時雖然也列席會議,但也只是聽聽,然後把議會和政府商量好的政策文件簽字蓋章,到需要他出現的場合講個話剪個彩等等,基本上是一種「設計感十足」的工作。
而反觀印度總理,現任的莫迪總理是印度有史以來「最具權力」的總理之一,之前在古吉拉特邦連續幹了三屆首席部長,強勢推進各種改革,可以說是「說一不二」,包括後來作為印度總理,以突襲的方式強勢推進「廢鈔行動」,給印度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巨大震盪。
某種程度上來說,印度總理比美國總統還牛,畢竟在議會制國家,總理作為執政黨或者多數黨領袖,幾乎直接控制了立法和行政兩個系統,比只管行政的美國總統可強多了,如果執政黨有幸能控制議會的大多數席位,那總理可以做他任何想做的事情,幾乎無人可以制約,而這個時候,看似沒用的總統和上議院就起到了維護最後底線的作用了,避免總理權力過大而亂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