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潛艇不發射魚雷
為什麼潛艇不發射魚雷 以前嗎?發射魚雷後會暴漏潛艇的位置
直航式魚雷:這種魚雷沒有制導系統,未命中目標後會繼續航行直到動力耗盡。此時如果魚雷的比重比海水大則會直接沉入水中,若魚雷比重比海水低則會在海面上漂浮一段時間,此時如果條件允許(例如演習)一般會對魚雷進行回收。戰時為防止魚雷被敵方繳獲導致技術泄密,魚雷彈體上一般會設有若幹活性金屬製成的閥門,一段時間後活性金屬會被海水腐蝕,魚雷就會進水沉沒從而防止泄密。
制導魚雷:發射後可以對魚雷航向進行控制,若未命中目標,只要魚雷動力尚未耗盡則可以重新選擇攻擊目標或控制魚雷返航以便回收。若動力耗盡則結果與直航魚雷相同。
現在魚雷一般都使用觸發引信和磁性引信兩種混裝。這樣既可以保證撞擊到目標時爆炸,也可以據目標最有效殺傷范圍爆炸。魚雷沒有擊中目標如果使用的是上訴兩種引信,那麼當魚雷動力耗盡就會沉入海底。魚雷身上有個叫沉底塞的裝置,是用很容易被海水腐蝕的材料製造的,當魚雷塞被腐蝕後魚雷進水失效沉入海底。但是要是使用的是時間引信就會在動力耗盡時爆炸。
❷ 請問現代潛艇還有『尾部魚雷發射裝置』嗎
沒有了,隨著魚雷技術的發展,已經不需要設置潛艇尾部魚雷發射管了。
早期魚雷一般是直航魚雷,需要攻擊後部目標時為了免去掉轉艇方向的麻煩,所以在尾部設置發射管。
現在的魚雷大都是線導、尾流制導等半主動、主動制導了,發射後可自己轉向攻擊目標,沒必要設置後部發射管了。
❸ 印尼載53人潛艇沉沒:演練時失聯,沉沒原因是什麼
潛艇沉沒的原因可能是發生了電氣故障,而電氣故障會導致這艘潛艇無法從水底上浮到水面,而潛艇中的氧氣又是有限的,不可能讓潛艇中的人無限地在潛艇中生活。不過具體到底是什麼原因還要等待調查結果,也不能如此輕易得出下結論。這艘潛艇是印度尼西亞的潛艇,當時這艘潛艇並沒有出任務,而是在進行魚雷訓練,但後來他們卻與海軍失聯了。後來印度尼西亞的海軍派了很多人去尋找這艘潛艇的蹤影,並且找到了這艘潛艇的殘骸。
有了潛艇,海軍的對戰將會取得非常大的優勢。而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潛艇的發明是非常偉大的,因為潛艇要頂住時下的壓力在水下航行,就要做到完全密封,還要保證潛艇中人們的生存,要做到這些都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普通的船隻需要在水面上航行即可,並且船的目標也是非常大的,極易被敵人攻擊。
❹ 魚雷是一種威力巨大的海戰兵器,現代軍艦為什麼不用魚雷反艦
魚雷是一種威力巨大的海戰兵器,由於其專門攻擊水面艦艇的水線以下部位,不像艦炮、航空炸彈、反艦導彈通常只能威脅上層建築和甲板,再加上海水受到沖擊擠壓以後傳遞能量的效率更高,破壞效果更加明顯。因此一旦被魚雷命中的船隻,結局不是沉沒就是癱瘓,航行在海上的船員們無不談雷色變。
其實反艦魚雷也並沒有完全從現代軍艦上消失,人們又另闢蹊徑給魚雷裝上了翅膀,以彌補自身的固有缺陷,那就是所謂的火箭助飛魚雷(也被稱為反潛導彈),將反艦導彈的彈體和魚雷的戰斗部結合在一起,中段在空中飛行,末段入水攻擊水面艦艇或者潛艇,既提高了射程和速度,又兼顧了魚雷的毀傷效能,可謂是一舉兩得。其代表產品主要有美國的阿斯洛克、俄羅斯的SS-N-14、中國的魚8等等,成為現代軍艦不可或缺的主戰武器之一。
❺ 現代軍艦為什麼不用魚雷反艦
現代軍艦不用魚雷反艦,主要是因為現代軍艦的交戰距離比較遠,魚雷的射程相對較近。雖然現代大部分軍艦都裝備有魚雷,但是在實際作戰的時候,真正反艦的武器還是反艦導彈。因為魚雷能夠直接攻擊戰艦的薄弱部位,在巨艦大炮時代,魚雷一度是戰艦的主要剋星。例如在對馬海戰中,日本艦隊大量使用噸位小靈活性高的魚雷艇,打的沙俄艦隊毫無還手之力。
❻ 為什麼潛艇沒有魚雷垂直發射系統
不是深海壓力的問題,同一深度,不管是魚雷發射管朝前還是朝上,壓強都是一樣的。而是技術問題和空間問題。
首先,魚雷很長,幾乎和有的潛艇截面直徑差不多。如果配上整套制導發射系統,潛艇的體積必須更大,更笨,機動更差,更容易被擊中。
而且,魚雷本身就是個水平航行的東西,你楞把它豎起來發射,對於航程影響很大。而且垂直發射需要潛艇速度不能超過3節,這樣無異於靜止,再躲避攻擊時是個致命的缺點。
❼ 為什麼潛艇不用雷達,作為潛艇的武器,魚雷是怎麼控制方向的
雷達作為白天晚上都能探測遠距離的目標,已經成為了軍事上必不可少的電子裝備,作戰人員還可利用它捕捉敵方戰機的蹤跡,那麼潛艇作為最具威脅力的水下殺手,水下探測時,為什麼要採用聲吶系統而不是雷達呢,在傳統意義上,我們所說的雷達就是對空搜索雷達,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空中搜索目標,而潛艇長時間在水下活動,並沒有這方面的需求,即使配備了雷達也發揮不出相應的作用。
這也就意味著雙方如果環境對等的話,哪個率先發現目標,哪個就掌握了主動權,途中如果導線在外力的作用下產生斷裂,魚雷就會切換為聲音自導攻擊程序完成攻擊,之後導線也演變升級為了目前的光纖,在目標打擊方面增加了不小的精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