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惡性腫瘤在時間、地點和人群中是如何分布的
惡性腫瘤一般統稱為癌症,是一組嚴重危及人類健康的疾病。2000年我國新發癌症病人180萬~200萬,死亡140萬~150萬例,平均每死亡5個人中,就有1人死於惡性腫瘤。惡性腫瘤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都造成了巨大的負擔。
(1)時間趨勢
從世界范圍來看,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過去10年間,全球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了22%。多數國家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在增加,已成為全球最主要的癌症,年發病達120萬人,死亡110萬人,許多國家的胃癌呈下降趨勢。世界范圍內,宮頸癌和食管癌發病率下降明顯。我國惡性腫瘤的調整死亡率由20世紀70年代的每10萬人84.58人上升到90年代的每10萬人94.36人,已成為導致死亡的第二位原因,且呈逐年上升趨勢。我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明顯上升趨勢,且在男性中尤其明顯;乳腺癌和白血病也呈上升趨勢;宮頸癌、鼻咽癌、食管癌下降,胃癌的發病和死亡趨於穩定。
(2)地區分布
鼻咽癌在我國南部、東南亞地區和部分非洲國家發病較高;食管癌在我國北方、伊朗北部、肯亞、智利北部、瑞士、法國等多見。我國肝癌的分布特點是沿海高於內地,沿海的江河海口或島嶼高於沿海其他地區,東南和東北高於西北、華北和華南。我國甘肅河西走廊、膠東半島、江浙沿海的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惡性腫瘤的分布呈明顯的城鄉差別。城市受環境污染與飲食行為因素的影響,肺癌、乳腺癌、膀胱癌、腸癌等的死亡率大大高於農村。食管癌、胃癌、肝癌、宮頸癌等的死亡率則是農村高於城市。
(3)人群分布
年齡:惡性腫瘤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一般隨年齡增長,惡性腫瘤的死亡率上升,但不同的惡性腫瘤高發年齡不同。兒童期死亡最多的是白血病、各種母細胞瘤和神經系統腫瘤;青壯年肝癌、白血病高發;老年人則以肺癌、胃癌、食管癌常見。乳腺癌呈現青春期和更年期兩個發病高峰。
性別:除女性特有腫瘤外,大多數惡性腫瘤發病率男性高於女性。男性發病率明顯高於女性的惡性腫瘤有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鼻咽癌、白血病等,女性明顯高於男性的有乳腺癌、甲狀腺癌和膽囊癌等。
職業:癌症的職業分布與職業性致癌因素的分布一致。職業性皮膚癌多見於煤焦油和石油產品行業;職業性膀胱癌多發生在染料、橡膠、電纜製造業;石油化工、製鞋業白血病高發;接觸多環芳烴、石棉、芥子氣、氡等職業可引起肺癌。
種族:惡性腫瘤有種族分布特徵。鼻咽癌在中國廣東方言人群中發病率最高,移居國外的華僑及其後代仍呈高發;印度人口腔癌高發;非洲班圖人原發性肝癌最多見;哈薩克人食管癌較常見。
B. 癌症已經被列為最致命的疾病之一,癌症發病率高的國家有哪些
在世界范圍內,其癌症已被列為最致命的疾病之一,死亡率極高。癌症變色的話題總是被人們討論。多年來,癌症一直威脅著人類的生命。此前,邊肖詳細解釋了最難治癒的十大癌症。在這里,我們將揭示癌症發病率最高的國家。有興趣的不妨往下看!
C. 印度為什麼死很多人其死因都是什麼排名順序如何
根據「印度憲法」,醫療保健是印度邦政府的責任。每個邦都有自己獨特的治療方法,而在印度最新的十大死因中,疾病仍然是主要死因,分別是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肺結核、惡性腫瘤和其他腫瘤、不明情況、消化系統疾病、腹瀉、意外傷害、故意自殘、瘧疾。
肺結核
肺結核是一種空氣傳播的疾病。如果感染者打噴嚏或咳嗽,將細菌傳播到環境中,疾病就會通過空氣傳播給他人。缺乏適當的營養通常會損害感染結核分枝桿菌的患者的免疫系統,使他們更容易患病。
貧困率高、缺乏清潔的生活設施、營養不良以及缺乏結核病防治意識是該國結核病高發的主要原因。在印度,大約10.1%的死亡是由結核病引起的。
印度政府實施的衛生設施和計劃
印度只有4.2%的國內生產總值用於醫療保健系統,在獲得醫療保健設施方面,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之間存在很大差距。全球18%的死亡是由印度造成的。由於70%的農村人口生活在印度農村,他們只能獲得政府的醫療保健計劃,而在城市地區,許多政府和私人醫院可供公眾使用。為此,政府推出了許多保健計劃,如中央政府保健計劃、國家健康保險計劃、國家城市健康計劃等,以改善該國農村地區的健康狀況。
D. 世衛表示去年全球1000萬人死於世衛,為何醫療如此發達都攻克不了癌症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 2020 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預估了全球 185 個國家 36 種癌症類型的最新發病率、死亡率情況,以及癌症發展趨勢。
這項最新預估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 1929 萬例,其中男性 1006 萬例,女性 923 萬例;2020 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 996 萬例,其中男性 553 萬例,女性 443 萬例。
2020 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中一個最明顯的變化是乳腺癌新發病例數的快速增長,取代了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症,乳腺癌發病人數增加,根本原因之一是乳腺癌風險因素的不斷變化,比如推遲生育、生育次數減少,這在正經歷社會和經濟轉型的國家中最為明顯,超重和肥胖,以及缺乏運動,也是造成全世界乳腺癌發病率上升的原因。
在全球范圍內,由於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預計 2040 年相比 2020 年,癌症負擔將增加 50%,屆時全新新發癌症病例數將達到近 3000 萬。這在正經歷社會和經濟轉型的國家中最為顯著。
癌症負擔增加與常見癌症類型的變化在同時發生,許多國家正經歷著已知癌症風險因素流行率的顯著增加,這些因素目前在高收入工業化國家中盛行,包括吸煙、不健康飲食、肥胖流行,以及缺乏運動。
對癌症的預防和治療干預措施,需要納入國家層面的衛生計劃,這是減輕未來全球癌症負擔並縮小轉型國家與已轉型國家之間日益擴大的差距的關鍵手段。
E. 癌症是目前世界上主要非傳染性疾病之一,肝癌發病率國家排名都有哪個國家
蒙古
蒙古國是世界上肝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是全球平均水平的6倍。平均年齡標准化比率為每10萬人中有78.1人。蒙古人對酒精的依賴是導致這個國家肝癌的主要因素。在這個國家,一個成年人平均每天要喝3升當地加工和進口的純酒精。肝癌仍然是性別死亡的主要原因,盡管男性的風險更高。
在這個國家,52%的男性和47%的女性有可能死於肝癌。此外,十分之三的死亡與肝癌有關。更糟糕的是,該國衛生官員沒有注意到肝癌的嚴重性,該國將大部分衛生資源用於艾滋病毒的預防和治療。
F. 仿製葯大國印度,為什麼能夠成為「世界癌症病人葯房」
印度生產了全球20%的仿製葯,並使制葯業成為印度經濟的支柱之一。目前,印度葯品出口到200多個國家,疫苗和生物制葯產品出口到150個國家。印度的仿製葯60%以上出口到美歐日等發達國家。有五個原因,一是政府政策的支持,允許國內葯廠生產仿製葯。為了讓印度人能享受到平價葯,印度的專利法允許葯品實施強制許可。
四是成本低廉。IBEF(印度商務部所屬印度品牌管理基金)報告指出,印度的生產成本比美國低近33%,勞動力成本是西方國家的一半左右,而在印度建廠的成本也僅為西方的60%。五、專業人才隊伍及與歐美接軌的管理規范。印度仿製葯管理規范,多數按照美國FDA規則執行。印度通過FDA認證的葯廠有546家,有2633款葯品通過FDA認證。
G. 印度的「四大癌症」是
肺癌、口腔癌、and Cervical cancer and Breast cancer
H. 為什麼印度癌症少
印度人民很多都有宗教信仰,不會吃紅肉,很少抽香煙,加上印度嚴格約束喝酒,所以煙酒在印度並不盛行,即使有生產煙草,大都也是出口外國的。此外,印度的飲食雖然看上去不衛生,但食材大都是天然的,沒有那麼多化學添加劑、農葯殘留,在人體內的造成的毒素堆積就會少一點,較少癌症出現的可能。
癌症的發病率是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的,尤其是60歲以後,屬於癌症高發人群。而我國人口老齡化也意味著我國的老年人更多,癌症的高發群體更多,患癌人數自然會高一點。不信的話,大家還可以看一看歐美個別發達國家的患癌率,人口老齡化越嚴重的地區,患癌症也會相對比較高。印度的平均壽命沒有我們國家高,加上印度的新生率很高,所以人口老齡化問題也不嚴重,人口年齡結構決定了他們的患癌率會比我們更低。
I. 印度癌症病人因貧困只能睡大街是怎麼回事
印度癌症病人因貧困只能睡大街,為了免費食物不願搬離。
這也是為什麼80%的印度癌症病人都是在晚期才被診斷出來,同時也是印度癌症病人高達68%死亡率的原因,許多癌症患者要經過長途跋涉才能到達政府認證的癌症治療中心就醫。
數據顯示,印度的癌症公眾支出方面人均低於10美元(約65元人民幣),因為設備的缺乏和治療點的稀缺,很多病人在看病之前已經花掉了很多費用,目前醫院已經為貧困患者提供免費的癌症治療和住宿,但是很多人還是不願意居住在那裡,因為在路邊他們會享受到不同機構提供的免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