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怎麼製作鹽

印度人怎麼製作鹽

發布時間:2022-12-25 05:42:55

❶ 食鹽的製作方法

鹽的製法是工業上用海水曬鹽或用井水、鹽湖水煮鹽,使食鹽晶體析出,這樣製得的食鹽含有較多的雜質,叫做粗鹽;粗鹽經溶解、沉澱、過濾、蒸發,可製得精鹽。

鹽是一種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生活用品,甚至是在一些工業方面也會用到鹽,通常情況下,人們平時使用的鹽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海鹽,一種是食鹽。工業上製作鹽的方法一般都是通過用海水曬鹽或者是用井水、鹽湖水煮鹽,促使食鹽晶體析出,還有較多人為了補充更多的鹽分,將碘元素也加了進去。

鹽是對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物質之一,也是烹飪中最常用的調味料,鹽的主要化學成份氯化鈉在食鹽中含量為99%,部分地區所出品的食鹽中加入了氯化鉀以降低氯化鈉的含量,同時世界大部分地區的食鹽都通過添加碘,來預防碘缺乏病,而添加了碘的食鹽通常被叫做碘鹽。

❷ 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食鹽的製法:工業上用海水曬鹽或用井水、鹽湖水煮鹽,使食鹽晶體析出。這樣製得的食鹽含有較多的雜質,叫做粗鹽。粗鹽經溶解、沉澱、過濾、蒸發,可製得精鹽。(一)海鹽的生產
我國的海鹽生產,一般採用日曬法,也叫「灘曬法」,就是利用濱海灘塗,築壩開辟鹽田,通過納潮揚水,吸引海水灌池,經過日照蒸發變成鹵水,當鹵水濃度蒸發達到波美25度時,析出氯化鈉,即為原鹽。日曬法生產原鹽,具有節約能源,成本較低的優點,但是受地理及氣候影響,不可能所有的海岸灘塗都能修築鹽田,所有的季節都能曬鹽。空氣乾燥,日照長久,蒸發量大,鹽的產量就高,反之,產:量就低。在我國的北方鹽場,只有3月至11月才是曬鹽季節。
日曬法生產原鹽,其工藝流程一般分為納潮、制鹵、結晶、收鹽四大工序。
1.納潮
實際上是生產原鹽的原料提取過程。海水是鹽業生產的原料,為確保生產的正常進行,必須千方百計地保證原料的供應。目前,採用的納潮方式有兩種,一是自然納潮,二是動
力納潮。自然納潮是在漲潮時讓海水沿引潮溝自然流人;動
力納潮一般採用軸流泵將海水引入,其特點是不受自然條件限制。
2.制鹵
制鹵是在面積廣闊的蒸發池內進行的,根據每日蒸發量適當掌握蒸發池走水深度,使鹵水濃度逐步提高,最後濃縮成飽和鹵。
3.結晶
海水在不斷蒸發濃縮過程中,各種鹽類濃度不斷增大,
當鹽類濃度達到飽和時,將以晶體形式析出,在過飽和溶液中,不斷維持溶液過飽和度,晶體就能繼續生長。
4.收鹽
就是將長成的鹽,利用人工或機械將鹽收起堆坨。
(二)井礦鹽的生產
井礦鹽生產主要分為采鹵和制鹽兩個環節。不同的礦型
採用不同的采鹵方法。提取天然鹵的方法有提撈法、氣舉法、抽油采鹵、深井潛鹵泵、自噴采鹵等方法。在岩鹽型礦區大多
採用鑽井水溶開采方法,有的採用單井對流法,有的採用雙井水力壓裂法。
1.對流法
此法是目前國際國內開采岩鹽礦床比較普遍採用的方法之一,機械化程度較高,成本較低。它利用了岩鹽礦具有溶解於水的特點進行開采,具體方法是:打一口井到鹽層,下兩層套管,外層套管用油升水泥固好井,從其中一層管注入水,溶解鹽層,由另一根管子把鹵水抽上來。
2.壓裂法
此法是在地面打兩口鑽井,下人套管,將井管與井壁封固,從一口井壓人高壓水,在鹽層形成通道,溶解鹽層,形成飽和鹵水,由另一口井壓出地面,交付生產。
制鹽是在廠區進行的,將蓄鹵池凈化後的鹵水輸入罐中,利用蒸汽加熱,使水分不斷蒸發。鹵水經過蒸發後即成為半鹽半水的鹽漿,再經離心機脫水,輸入沸騰床乾燥即為成品鹽;如果鹵水含芒硝較多,可採用冷凍母液或熱法提出芒硝;江西鹽礦引進瑞士蘇爾壽公司的鹽硝聯產工藝,具有領先的代表性。
如果鹵水含石膏較多,則提出石膏以保證鹽品質量。
(三)湖鹽的生產
湖鹽分為原生鹽和,再生鹽,主要採用採掘法或灘曬法。採掘而言,有些湖經過長期蒸發,氯化鈉沉澱湖底,不需經過加工即可直接撈取。如柴達木盆地的鹽湖,歷經數千萬年變化;形成了干湖,其鹽露於表面。各地目前以采鹽機或采鹽船進行生產,它的工藝流程大致是:剝離覆蓋物——采鹽——管道輸送(或汽車輸送)——洗滌、脫水一皮帶機輸送一成品鹽人坨。至於灘曬法與海鹽生產工藝相類似。

❸ 野外如何自製食鹽

通常動物血液、肌肉中的鹽分已可以應付一段時間,而長期生存的話需要自己找鹽的。

食鹽在中國古代一直是「國有」的,沿海地區的海鹽,在臨海的地區有鹽田,將海水放入後圍起來,利用日曬蒸發水分,待鹽自然析出後取鹽。內陸主要是鹽井,從井中取出鹽分高的鹵水,通過蒸煮的方式將水蒸發掉,取鹽。內陸地區很多百姓是吃不起鹽的,如果在野化就可以隨便獲取,那老祖宗們也不用過得那麼苦了。

古人製作鹽

所以如果你去的野外不能捕獵、也不能有效獲取鹽分,一定要自己有所准備。(那麼最好的辦法還是出行前在背包里帶上鹽。鹽即不貴,也不會佔用多大的空間,出行前,每人帶上一包或者兩包鹽,做到有備無患。)

野外帶鹽最好用密封防水的葯瓶,防止受潮融化

哪些地方含有鹽分?
海水
海洋面積佔地球總面積的78%,海洋的平均深度約8m。海水中已發現含有 8多種化學元素,形成多種溶解鹽,總含鹽量.%左右。其中氯化鈉的含量為.7%左右,是重要的制鹽原料。

岩鹽
地殼中的氯化鈉固相沉積物。是在封閉、半封閉的沉積盆地中,有利的地質構造和乾旱氣候條件下,富含鹽分的水體逐漸蒸發、濃縮、沉積而成。

鹽湖
第四紀以來形成的石鹽和鹵水礦床,分布在世界乾旱的內陸閉流區,分為南、北半球兩個鹽湖帶和赤道鹽湖區,以北半球鹽湖帶為主。一般為固相和液相共存,也有鹵水湖和干鹽湖。

地下天然鹵水沉積岩形成時,封存在礦物或岩石縫隙和裂縫中的海水、地下含鹽泥漿冷卻時凝成的鹵水或地下溶濾鹽類礦物而形成的鹵水。

人為什麼必須要食用鹽?

人體的體液滲透壓平衡需要鈉離子來維持。鹽也是人體必需品,正常飲食條件下,每天每人需要攝入10克鹽。如果排出量大於攝入量,人體就會出麻煩。滲透壓有什麼影響呢?借一張圖說明一下:

生病輸液會採用0.9%的生理鹽水,這是因為,它和人體血漿的滲透壓差不多,被稱為等滲溶液。把紅血球放在等滲溶液中,它可以保持原樣(左) , 如果放在清水這樣的低滲溶液中,它就會吸水膨脹(中) , 嚴重時可能造成破裂,這也就是為什麼剛進行了劇烈運動時,要喝含鹽的水;如果放在高濃度的鹽水中,紅血球就萎縮了。

排汗和撒尿都會帶走鹽分,所以氣候越溫暖、鹽分損失也就越多。體力勞動會增加耗鹽量。缺鹽的首要症狀是肌肉痙攣,頭暈目眩、惡心和易於疲憊乏力,補鹽方式可以是一品脫水加--小撮鹽溶解後飲下。你的救生包里帶有鹽片,搗碎它們.加適量水溶解。不要整片春服一這樣會導致胃部難受,也有損腎臟。

如果沒帶或者鹽片用光了該怎麼辦?位於海岸邊或海上時可從海水中得到充足的鹽分一品脫海水裡含 有大約15毫克的鹽。但千萬不能直接飲用海水,應先用淡水將它很好稀釋。蒸發海水時可以得到鹽塊結晶。

身處內陸,必須解決鹽分問題。有些地區有鹽水湖的可以提煉出食用鹽。再就是用鹼性土壤煮水煉鹽,還有一些含鹽的岩石也被用來代替食鹽,但那是硝鹽,雖然和氯化鈉的味道差不多,卻是有毒的,吃多了會中毒甚至致癌。與其在野外找鹽提味,不如找些其他的香料好,只能在長期不能獲取鹽分情況下,才能冒險在鹽湖中提取鹽分。如果能捕獵獲取動物血液最好在動物身上獲取。動物血液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隨使拋棄,因為它是礦物質元素的有用來源。

岩礦石

不光是人類,所有哺乳動物都需要鹽分,你能找到被牛、羊、鹿各種食草動物舐過的鹽漬地。食草動物不像食肉動物可以捕獲其他的動物,來獲取鹽分。食肉動物還可能從食草動物那裡吃到礦物質包括食鹽,食草動物就得完全靠自己想辦法了。注意觀察食草動物的行蹤可以找到鹽。

動物舔岩石上面的鹽分

在一些自然保護區中,環境保護者還會定期的在野外投放食鹽,供給一些保護的食草動物食用,如果你追蹤到食草動物,就可以追蹤到這些食鹽投放點,一旦你找到這些投放點,就證明你和文明社會離的不太遠了。

非洲象會甘胃風險探人漆黑幽深的洞中,只是為了舐食洞壁的鹽分。有些植物也含鹽,在北美洲,最好的是核桃樹的根;在東南亞,可利用夏柏櫚的根。將樹根燒烤至所有水分都被蒸發,便會析出黑色的鹽晶。

野外含有鹽分的植物:
鹽膚木。我們叫咸鹽樹。 鹽膚木的名稱便是因為果實表層含有天然鹽分學名:Rhus chinensis Mill. 英文名:China Sumac 科名:漆樹科 Anacardiaceae 漆樹科鹽膚木屬的一種。又稱鹽膚子、五倍子樹。中國除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和新疆外,其餘各省區均有分布。也見於日本、中南半島、印度至印度尼西亞。該種為落葉灌木至小喬木;小枝被柔毛,有皮孔。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葉軸具寬翅,有小葉7~;小葉邊緣有粗鋸齒 ,背麵粉綠色,有柔毛,小葉無柄。圓錐花序頂生,直立,寬大;花小,雜性;花萼裂;花瓣;雄蕊;花盤環狀;子房上位。果序直立,核果,球形,被腺毛和具節柔毛,成熟後紅色。本種葉上的五倍子蟲癭質量較佳,稱「角倍」;其餘的稱「肚倍」,質量較次,五倍子為鞣革、醫葯、塑料及墨水工業上的重要原料。根、葉、花及果均可入葯,有清熱解毒、舒筋活絡、散瘀止血、澀腸止瀉之效。

其實它本身不產鹽,每年春天,樹上都凝結一層雪白的鹽霜,人們用刀輕輕刮下來就可當鹽食用。只是其中有一種特別的液體,這種東西在曬干後就會析出鹽末一樣的東西,其樹皮、樹葉、果實和花瓣都能析出鹽霜,尤其是果實中,鹽霜的成分最多。因此,窮苦的百姓們在過去都會利用鹽膚木去收集鹽霜,從而滿足最基本的食用價值。

總結下幾種方法:
吃動物血液。在野外,當我們沒有鹽時,吃些動物的血液可以很好的補充身體的鹽分。捕捉一些老鼠、魚類、青蛙、蛇類等等小動物會容易一些。
蒸發海水。如果身在海邊,可以通過蒸發海水的方式獲取鹽分,雖然會有點苦澀的味道。注意不要直接飲用海水。
烤浮萍做湯。把水裡的浮萍烤乾後,磨碎做湯喝,多少可以補充一些微量元素。(海標可以用海帶紫菜可以食用的做湯補充微量元素)
跟蹤大型食草類動物。大象、山羊等大型食草類動物本身也需要鹽,而他們補充鹽分的方法是定期到鹽礦中舔食鹽,跟蹤它們可能會有所收獲。如果你看到它們進入山洞或者正在舔地面或岩石的時候,這些地方一般都是它們的鹽分補充地點。
收集自身汗液。在找不到鹽分補充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用浸濕的棉花等擦身體,將擦過身體的棉花和貼身的衣物浸入一小盆清水中,將水煮沸,溶解衣物中的汗液,將水分蒸發掉後,析出鹽。雖然這種方法不容易接受,效率也比較低下,但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最後一招:用草木灰製作鹽

草木灰提取的鹽屬於鉀鹽,可食用,可以應急使用,但是味道非常苦澀。

利用草木灰中鉀鹽易溶於水,其他雜質難溶於水的性質分離兩者.

1)溶解 在燒杯中放入約 10 g草木灰,加水到高於其表面1~2cm處,用玻璃棒攪動(可以適當加熱),加速草木灰中鉀鹽的溶解.

1、獲取草木灰

(2)過濾 將燒杯中的草木灰連同浸液一起過濾,如果濾液渾濁,再過濾一次,直至濾液澄清.

2、草木灰加水

3、過濾雜質、煮沸

(3)蒸發 把濾液倒入蒸發皿中,然後把蒸發皿放置於鐵架台上的鐵圈上加熱,且不斷用玻璃棒攪動液體,防止液滴飛濺,當蒸發到只剩下少量液體時,停止加熱.

4、煮沸蒸發干水分,留下的物質掛下來就是草木灰鉀鹽

(4)冷卻靜置片刻,可以見到有鉀鹽晶體出現.

野外遇險缺鹽時,要盡量避免劇烈運動流汗導致鹽分大量喪失。
盡量避免高溫時間段行走。

❹ 鹽是怎麼製作的

一般採用的方法主要是納潮、鹵制、結晶、收鹽和洗鹽。
將蒸發之後得到的粗鹽經過溶解、沉澱、再進行過濾、蒸發之後得到精緻的食鹽,最後在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添加其他的元素。
1、納潮。納潮實際上是生產原鹽的原料提取過程。海水是鹽業生產的原料,為確保生產的正常進行,必須千方百計地保證原料的供應。
2、制鹵。鹵水濃度逐步提高,最後濃縮成飽和鹵。
3、結晶。當鹽類濃度達到飽和時,可以晶體形式析出。
4、收鹽。就是將長成的鹽,利用人工或機械將鹽收起堆坨。

❺ 鹽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食鹽的製法:工業上用海水曬鹽或用井水、鹽湖水煮鹽,使食鹽晶體析出.這樣製得的食鹽含有較多的雜質,叫做粗鹽.粗鹽經溶解、沉澱、過濾、蒸發,可製得精鹽.

❻ 鹽是如何製做的 鹽是什麼做的

1、海水曬鹽就是現在比較常見的制鹽法之一,它是通過一系列的工藝讓海水中的水分都蒸發掉,然後留下海水中的鹽分,這樣就提取出了含有比較多雜質的粗鹽。接著我們只需要對粗鹽進行溶解、過濾等加工工序,就可以將粗鹽製成精鹽,我們平時所食用的鹽大多數都是經過這樣的工序製作出來的。
2、鹽雖然可以豐富菜品的味道,也可以給我們的身體提供一定的營養,但是鹽不宜多吃,它若過量食用的話是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損傷的。

❼ 鹽是怎麼生產出來的鹽的生產過程

  1. 鹽的生產過程:工業上用海水曬鹽或用井水、鹽湖水煮鹽,使食鹽晶體析出。這樣製得的食鹽含有較多的雜質,叫做粗鹽。粗鹽經溶解、沉澱、過濾、蒸發,可製得精鹽。

  2. 現代食鹽的製造是使用的"真空制鹽"技術,純凈的鹽水注入蒸發罐,高溫蒸汽通過熱交換方式給鹽水加熱,使鹽水中的水份蒸發掉,鹽就結晶出來了。科學家又運用了液體在低氣壓條件下,沸點降低的原理,採用降低蒸發罐中的氣壓的方法,降低熱能的消耗,使鹽盡快結晶出來。這就是"真空制鹽"技術。

  3. 制鹽是連續生產的,剛生產出來的鹽是還是一種鹽漿。要用離心膠水的方法甩去多餘的鹽水,返回到蒸發罐中回收利用。脫水後的鹽還是濕鹽,要用乾熱的壓縮空氣吹乾。乾燥後的鹽就是工業生產用鹽。如果是用來食用的,還得有一個關鍵的工序——"加碘"。人如果缺碘就會患上「碘缺乏症(IDD)"大脖子病,智力損害什麼的。加碘後的食鹽經過包裝,運輸,然後才走進千家萬戶,走進人們的生活。

❽ 鹽是怎麼做出來的

1.食用鹽的製作方法是比較簡單的,一般採用的方法主要是納潮、鹵制、結晶、收鹽和洗鹽。

2.製作食鹽的方法雖然有點簡單,但是也要有很強的勞動力。首先就是要將納潮的揚水將海中的海水引導鹽田裡面,然後在太陽底下進行暴曬,經過強力的日朝使鹽田裡面的海水進行蒸發,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濃度就會出現結晶,這樣簡單的製作之後就會得到粗鹽。

3.將蒸發之後得到的粗鹽經過溶解、沉澱、再進行過濾、蒸發之後得到精緻的食鹽,最後在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添加其他的元素。

使用和儲存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密封保存。

碘鹽受熱、光和風等影響,容易氧化分解而使碘失效,故碘鹽應存放在加蓋的有色密封容器內。放於乾燥、陰涼處,避免日光暴曬和空氣吸濕。要隨買隨吃,一次不要購買太多而長期存放。

2、避免高溫爆炒。

碘鹽遇高溫會分解成單質碘而揮發掉,故炒菜時不要用鹽「爆鍋」,應等菜八成熟後才放入鹽,這樣可減少碘的損失。

❾ 食用鹽如何製作

我國食用鹽是實行國家專產專賣的產品。據悉,一般合格食鹽製作過程中必須經過十多次蒸發曬制,才能將鹽中的雜質和重金屬全部去掉。鹽場一般採取分級結晶的方法來曬制食鹽,濃度在25度到27度的可以曬製成一級食鹽,27到28.5度的曬製成二級食鹽,28.9到30度的只能曬製成食品加工用鹽。高於30度的海水則只能用作工業鹽或製成農業用鹽。而徐聞縣國有鹽田周邊農民通過打井滲透取得的海水,基本上都超過了30度;由於濃度高,所以曬一天便可以出鹽。

❿ 食鹽是怎麼製造出來的

工業上用海水曬鹽(也稱鹽田法)或用井水、鹽湖水煮鹽,使食鹽晶體析出。這樣製得的食鹽含有較多的雜質,叫做粗鹽。粗鹽經溶解、沉澱、過濾、蒸發,可製得精鹽。還有較多人為了補充更多的鹽分,將碘元素加了進去。

(10)印度人怎麼製作鹽擴展閱讀:

用途

食鹽的作用很廣:殺菌消毒,護齒,美容,清潔皮膚,去污,醫療,重要的化工原料,食用……

化學性質

1.可以與硝酸銀反應得到氯化銀沉澱;

2.固體食鹽可以與濃硫酸共熱得到氯化氫氣體;

3.電解氯化鈉溶液可得到氯氣、氫氣和氫氧化鈉;

4.電解熔融氯化鈉可得到單質鈉和氯氣。

參考資料:網路_食鹽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怎麼製作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4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