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引以為豪的矽谷,10年前差深圳300億,現狀怎樣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也在不斷的提高,正因為科學技術有了新的發展,於是我們生活當中很多地方都有了科學技術的身影,例如電腦、手機、掃地機器人等科技產品,都對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習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並且由科學技術所發展的互聯網行業也帶給人們很大的影響,由互聯網所產生的電競,網路直播,淘寶和外賣等行業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從這里也可以看出科學技術對人類的生活工作都起著顛覆性的影響,同時科學技術又是經濟的第一生產力,它能夠推動經濟的發展,每個國家都在大力的發展科學技術,因為科學技術帶來的不僅僅是經濟發展,還有一個國家整體實力的發展,美國舊金山的矽谷全球最著名的高新技術王國,矽谷也成為了高科技的代名詞。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印度最自豪的印度矽谷10年前和深圳差300個億,如今怎麼樣了呢?
2006年,班加羅爾GDP達到400億美元,同時深圳GDP達到700億美元。數據不會騙人,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深圳的發展比印度班加羅爾的發展是又快又好的。如今深圳矽谷的發展達到了4000億的GDP,但是印度班加羅爾的發展僅僅只有1000億,在速度上深圳領先於班加羅爾。至於為何深圳的速度能夠發展如此快,這是因為中國對深圳有足夠的重視,並且在發展的時候對深圳這個地方給予很大的支持。而班加羅爾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並沒有注意環境保護以及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還有交通得不到完善,醫療也沒有得到快速的發展,這些外部原因導致班加羅爾的經濟發展速度降低。如果班加羅爾想要趕超深圳,那麼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❷ 印度矽谷是什麼意思 印度矽谷在哪裡
1、印度矽谷位於印度南部的班加羅爾,因為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軟體大國,而印度的軟體,高新科技主要分布在以班加羅爾為中心的工業區,所以印度矽谷其實指的就是班加羅爾。
2、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著名的花園城市,以風光秀麗、氣候宜人而出名。近年來,班加羅爾又以其計算機軟體業聞名世界,被譽為印度的矽谷。 班加羅爾於上世紀80年代開始興建,迄今已有高科技企業4500家,是全球第5大信息科技中心。2001年,聯合國開發署在世界新興工業城市中將班加羅爾排名第四。在班加羅爾的帶動下,馬德拉斯、海得拉巴等南部城市的高科技工業園區接踵而起,與班加羅爾交相輝映 ,成為印度南部著名的計算機軟體「金三角」。它們自南向北在印度形成了17個高科技園區,成為遍及印度並逐漸走向世界的印度IT業基礎。
❸ 貧困人口佔世界三分之一的印度人,為何能掌控高科技雲集的矽谷
印度人之所以能夠在高科技雲集的矽谷佔有一席之地,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的教育,他們都是來自印度理工大學的,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和這所大學的教育以及他們自己的勤奮有很大的關系。
除了人才的選擇是最好的以外,印度理工大學的教育方式也十分的獨特,從印度理工大學畢業的人出來工作,可能在英語水平上會比不上中國的學生,但是他們的人際交往以及經營管理卻比中國好上無數倍的,因為在大學當中他們的經濟管理與團隊合作都是一門必修課。他們在進入公司進入社會以後,不會有過渡期,能夠快速的適應工作。所以他們能夠掌控高科技雲集的矽谷,和他們的教育密不可分。
❹ 印度的教育那麼爛,為什麼印度裔ceo可以統治矽谷
印度人正在悄悄地佔領矽谷。印度精英正在湧入矽谷的管理、技術、計算機和其他領域。在美國500強公司中,許多跨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都變成了印度人。例如,進入谷歌的盛大披薩。掌管微軟的薩特雅·南德拉;領導百事可樂的因陀羅·克里希納莫斯;安卓系統的負責人桑德魯。一方面臟亂不堪,另一方面又充滿了精英。印度教育發生了什麼?印度糟糕的教育狀況差距是一個非常極端的國家。他們不像世界上其他國家那樣按財富排名,而是按姓氏排名。印度人分為四個種姓,賤民沒有姓。
激烈的競爭真讓人頭疼。這次考試與高考相當,程度更高。印度有句諺語:一等學生去印度理工學院,二等學生去麻省理工學院。基礎教育造就了一大批尊重學生個性、注重素質的印度精英和注重能力的應試教育。他們的精英教育模式的確有其優點。也正是因為如此,印度出來的人才幾乎是世界頂尖的,所以他們會去往世界科技的頂端矽谷。
❺ 印度的矽谷是哪裡
班加羅爾(Bangalore)是印度南部城市,卡納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三大城市,人口約1050萬人。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後,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被譽為「印度的矽谷」。
班加羅爾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樞紐,其中的印度科學學院是印度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和研究所。其他重要的研究院還有印度天文物理學學院、拉曼研究學院、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高等科學研究中心、印度國家生物學中心和印度統計。
IT產業
班加羅爾是一座「IT化」了的城市。各檔酒店鱗次櫛比,但遊客來此若不預先定房,就很難找到落腳的地方,全球、地區和印度國內的各種IT商務研討會議,排滿了班加羅爾的城市日程。班加羅爾的夜生活十分有格調,「酒館文化」頗為盛行。
人們到此可以忘卻宗教、種族、性別的差異,在浪漫的音樂聲中一品清醇而又廉價的印度干啤。不過,享樂並非所有人的目的,很多人來此是洽談商機或找尋工作機會的,還有不少「人才獵頭」穿梭其間,遞給你一張名片,邀請你到他們的公司發展。
印度政府對班加羅爾的IT業發展給予了充分的政策扶持。1999年,印度成立信息科技部,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專門設立IT部門的國家之一。2000年10月17日,印度IT法案生效,為該國電子商務的穩步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海歸派」對印度IT業的發展也功不可沒,他們為印度帶來了充足的資金和尖端的技術。
同時,大量會說英語的廉價勞動力也吸引著西方IT精英公司紛紛將班加羅爾作為發展的橋頭堡。IT業的強勁發展為班加羅爾積聚了大量財富。印度2003年IT業創造的產值為120億美元,預計到2009年將增至620億美元,而班加羅爾在其中將占據1/3的份額。
班加羅爾在本財政年度已吸引外資180億盧比,預計IT業出口將增長32%至35%,大大超過29%的預定目標。但是,班加羅爾乃至印度的IT業也面臨不少難題,主要是印度整體經濟不發達、基礎設施落後,特別是人才依然短缺。據印度信息科技部資料顯示,到2009年,印度在IT領域的人才缺口仍有50萬。
印度首富普雷吉姆也說,印度的IT科技產業有80萬從業人員,而美國有1020萬,印度的通信領域有從業人員30萬,而美國有600萬。為此,印度政府正考慮推行稅收和財政支持政策,以吸引更多人才投身與IT相關的服務行業及IT核心領域。
經濟
班加羅爾的經濟增長率為10.3%,是印度第二大增長最快的大都市,也是印度第四大快速消費品(FMCG)市場。福布斯將班加羅爾視為「下一個十年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這個城市是第三大航空樞紐的高凈值個人,是家庭對超過10,000美元的百萬富翁約60,000超級富豪的人誰擁有的投資盈餘₹4500萬(US $六十三萬〇九百)和₹億5(70,100美元)。
幾個公共部門企業的總部,例如巴拉特電子有限公司(BEL),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國家航空航天實驗室(NAL),巴拉特地球移動器有限公司(BEML),中央製造技術研究所(CMTI)和HMT(以前為印度斯坦)機床)位於班加羅爾。
1972年6月,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成立於太空部之下,總部位於該市。班加羅爾還為ABB,空客,博世,波音,通用電氣,通用汽車,谷歌,利勃海爾航空,微軟,賓士,諾基亞,甲骨文,飛利浦,殼牌,豐田和泰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班加羅爾
❻ 班加羅爾為什麼被稱為是「印度的矽谷」
作為印度的「矽谷」,班加羅爾是製造億萬富翁的地方。他們當中的佼佼者是55歲的阿齊姆·普雷姆吉和54歲的穆爾蒂,他們各自的軟體公司已經是印度第三和第四大公司。在世界眼裡,他們是印度的「數字英雄」,是印度新經濟秩序的象徵。
普雷姆吉是家族企業的接班人,他本可以留在美國發展,但他父親1966年突然去世,他只能放棄學業回到印度孟買接管西印度蔬菜產品有限公司。普雷姆吉是一個經營奇才。在他的管理下,原來的蔬菜公司開始多樣化———生產浴皂液體燃料、照明器材、嬰兒爽身粉,並投資金融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普雷姆吉又審時度勢轉向了電腦業。1977年,在一次投資和知識產權糾紛中,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被趕出了印度。這給了普雷姆吉一個極好的發展機會,他的「維普羅」電腦迅速成為當地主要的電腦品牌。
普雷姆吉對人才獨具慧眼,對質量精益求精,生活作風簡朴。讓人意料不到的是,他從不用行動電話,在他眼裡,那不過是多餘的裝飾。
而據今年2月的印度《商業旗幟報》報道,在今年年初的一段時間,維普羅公司股票行情大漲,擁有該公司75%股權的普雷姆吉,現在擁有凈值15320億盧比,摺合352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大富翁。
穆爾蒂
在印度軟體業,堪與普雷姆吉比肩的是信息系統公司的創始人穆爾蒂。穆爾蒂出生於中產階級下層家庭,共有兄弟姐妹7人。他小時候沉湎於幻想,直到在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工作了3年後才突然有所醒悟,要樹立當企業家的志向。
在軟體領域找到發展機會後,穆爾蒂和6位同事在1981年建立了信息系統公司。他們對企業經營活動採取高標准,成為其它印度公司學習的楷模。和維普羅公司一樣,今天的信息系統公司已經是印度軟體業的龍頭企業。它專門為通信、銀行和保險、零售商業和製造業設計軟體。隨著印度高科技的蓬勃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❼ 人口密度大,體制落後的印度,為何能擁有亞洲的矽谷
印度是一個人口密度非常大的國家,國土面積少,但人口數量卻達13.53億,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
雖然印度在我們的一貫印象中,是個環境臟亂差,犯罪率高的國家,總體社會經濟水平也比較低,但其南部城市班加羅爾卻被譽為「亞洲的矽谷」,是印度最大的高科技中心。
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世界知名企業過來設立辦事處,融匯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絕佳條件,才形成了「亞洲的矽谷」。
❽ 印度矽谷是什麼
印度矽谷 亞洲矽谷 班加羅爾 班加羅爾,位於印度南部,在坎納達語中,是「煮豆村」的意思。它現有人口約330萬,是印度第五大城市。這里環境優美,有「花園城市」之稱。比「花園城市」稱號更有名的,就是這里享譽世界的印度「矽谷」。去過那裡的人稱,如果你晚上來到最繁華的大街,你會以為是身在美國。 班加羅爾騰飛的歷史並不長。1991年,印度政府在這里設立了該國歷史上第一個軟體科技園,這塊寧靜的土地才喧鬧繼而聲名大震起來。班加羅爾在印度享有許多個「第一」:它是印度第一個為各種信息服務公司建立了工業區的城市;它的科技園是印度第一個也是到現在為止唯一一個配有傳送數據的衛星通信系統的區域;它還是亞洲開發銀行在印度實施「城市綜合開發」計劃的第一個城市。 按印度政府頒布的法令,班加羅爾技術園為一自治機構,直屬印度電子部。為吸引外來投資,印度政府對科技園實行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免除全部進口關稅;允許外商獨資經營;10年內免徵所得稅,等等。此外,科技園的硬體也堪稱一流。龐大的地面衛星站,可以隨時同世界任何角落進行暢通無阻的交流;完善的基礎設施,提供諸如復印、文傳、培訓及保安等服務,使入園公司放心投資。尤其令投資者注目的是,這里集中了印度科學研究所、班加羅爾大學、農業科學大學、拉曼研究所國家宇航研究實驗室、國家動力研究所等印度一流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是發展高科技的強大後盾。 優惠的政策、完善的服務和誘人的發展前景,使印度國內外許多公司紛至沓來。據統計,僅在1997年,外國在班加羅爾科技園計算機方面的投資就達到15億法郎。 對於班加羅爾的前景,許多印度人信心十足。印度信息系統公司的工程師巴韋什·帕雷克就表示,「我們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計算機專家,班加羅爾就是亞洲的『矽谷』」。 軟體業傲視全球 班加羅爾無疑是印度軟體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資料統計顯示,印度生產的計算機軟體產品已遠銷世界7個國家,其中28個國家完全依靠印度的計算機軟體和服務支撐。美國是印度軟體產品的最大市場,其次是日本。歐盟、東南亞等國也是印度軟體產品的主要買主。 麥肯錫公司最近的一項調查表明,到2008年,印度軟體業的產值將達到870億美元左右,其中出口佔500億美元。有關方面援引全國軟體和服務公司聯合會執行主任德旺·梅赫塔的話說,軟體專家的人數以每年超過50%的比率遞增。據統計,自1996年以來,僅在千年蟲問題上印度公司通過為其他國家提供服務就掙到了30多億美元。 另據統計,今年印度軟體產品的出口總額預計將達到57億美元,佔印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部分的1/4,為此印度今年經濟將增長7%。據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估計,8年後,印度的信息技術產品的年出口總額可以達到500億美元,佔印度出口總額的33%。這將可以創造220萬個就業機會,並把印度的經濟增長率提高到兩位數。印度信息產業部部長馬哈詹曾表示,以現在的發展速度,僅需要10年時間,印度信息技術產業就能從目前的50億美元擴大到1000億美元。 印度「矽谷」雙雄 作為印度的「矽谷」,班加羅爾是製造億萬富翁的地方。他們當中的佼佼者是55歲的阿齊姆·普雷姆吉和54歲的穆爾蒂,他們各自的軟體公司已經是印度第三和第四大公司。在世界眼裡,他們是印度的「數字英雄」,是印度新經濟秩序的象徵。 普雷姆吉是家族企業的接班人,他本可以留在美國發展,但他父親1966年突然去世,他只能放棄學業回到印度孟買接管西印度蔬菜產品有限公司。普雷姆吉是一個經營奇才。在他的管理下,原來的蔬菜公司開始多樣化———生產浴皂液體燃料、照明器材、嬰兒爽身粉,並投資金融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普雷姆吉又審時度勢轉向了電腦業。1977年,在一次投資和知識產權糾紛中,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被趕出了印度。這給了普雷姆吉一個極好的發展機會,他的「維普羅」電腦迅速成為當地主要的電腦品牌。 普雷姆吉對人才獨具慧眼,對質量精益求精,生活作風簡朴。讓人意料不到的是,他從不用行動電話,在他眼裡,那不過是多餘的裝飾。 而據今年2月的印度《商業旗幟報》報道,在今年年初的一段時間,維普羅公司股票行情大漲,擁有該公司75%股權的普雷姆吉,現在擁有凈值15320億盧比,摺合352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大富翁。 在印度軟體業,堪與普雷姆吉比肩的是信息系統公司的創始人穆爾蒂。穆爾蒂出生於中產階級下層家庭,共有兄弟姐妹7人。他小時候沉湎於幻想,直到在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工作了3年後才突然有所醒悟,要樹立當企業家的志向。 在軟體領域找到發展機會後,穆爾蒂和6位同事在1981年建立了信息系統公司。他們對企業經營活動採取高標准,成為其它印度公司學習的楷模。和維普羅公司一樣,今天的信息系統公司已經是印度軟體業的龍頭企業。它專門為通信、銀行和保險、零售商業和製造業設計軟體。隨著印度高科技的蓬勃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❾ 印度矽谷之稱的城市是什麼
印度矽谷之稱的城市是班加羅爾。
印度矽谷是位於印度南部的班加羅爾。在1947年獨立以後,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軟體大國,而印度的軟體、高新科技主要分布在以班加羅爾為中心的工業區,班加羅爾發展成重I業的中心。所以印度矽谷其實指的就是班加羅爾。
班加羅爾由城堡發展成印度南部經濟、文化中心 。印度35%的IT人才都在班加羅爾打拚,他們創造的收入在印度GDP中占據了很大比重。微軟、惠普、3M、Infosys等世界知名企業都在這里設立了辦事處。除此之外,生物科技也是它的一個拳頭產品。
地位:
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著名的花園城市,以風光秀麗、氣候宜人而出名。近年來,班加羅爾又以其計算機軟體業聞名世界,被譽為印度的矽谷。 班加羅爾於上世紀80年代開始興建,迄今已有高科技企業4500家,是全球第5大信息科技中心。
2001年,聯合國開發署在世界新興工業城市中將班加羅爾排名第四。在班加羅爾的帶動下,馬德拉斯、海得拉巴等南部城市的高科技工業園區接踵而起,與班加羅爾交相輝映 ,成為印度南部著名的計算機軟體「金三角」。
❿ 印度最自豪的印度矽谷,十年前和深圳差300億,如今怎麼樣了
都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新興科技的發展已經便利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在其中,互聯網產業就是一個備受矚目的新興領域。互聯網的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發展可以說是「顛覆式」的,尤其在我們中國最能夠體現。目前除了常規意義上的互聯網上,互聯網經濟還深入到了中國人的餐飲當中,外賣平台的崛起,讓中國人在家就享受到熱騰騰的飯菜,同時它也深入人們的購物理念當中,除了網上購物以外,就是在實體經濟中,快捷支付的概念也流行在中國各個年齡段中,同樣的還有資訊,出行和娛樂等等方面,可以說中國人的生活因為互聯網發展而豐富了很多。
不過到了如今的話,深圳的GDP已經接近了4000億美元,但班加羅爾才僅有1000億美元,如果按照發展速度來說,兩者的發展已經不同。而這就是我們發展深圳的決心導致的,班加羅爾再後來因為環境污染和基礎建設以及交通和醫療發展的掣肘,導致了經濟發展速度並不快。因此如果班加羅爾想要追趕上深圳,確實是有一定的距離要追的。不知道你如何評價我們深圳的發展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