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去印度旅遊都遇到過哪些奇葩事件
印度旅遊局向全球推介印度旅行的宣傳口號是「不可思議的印度」,「不可思議」的確是對印度最准確的概括,它如
同一個萬花筒,豐富多彩,但是所謂的美麗、神聖在這個國家又是完全不同的。印度是一個十分耐人尋味的國家,你
固有的常識在這里會被顛覆,它總是給你一個接一個的驚喜或者驚嚇,在天堂和地獄之間被相互拉扯著。在印度旅行
期間,我遇到了太多「不可思議」的奇葩事情,不過有一件是令我終身難已忘記的。
瓦拉納西,坐落在恆河西岸,因為恆河河水走向轉為由南向北流,被人認為只有聖地才會如此力量,因此成為了印度
人民心中的聖城。不過,這座「聖城」會顛覆你對神聖的全部認識,這里骯臟、混亂、擁擠、狹窄,街頭遍布神牛、
野狗,垃圾遍布,污水橫流,如同是整個印度的縮影。但是城市中,從早到晚,人們在恆河邊沐浴、祈禱、祭奠、火
葬,周而復始從不間斷,讓人感受到震撼心靈的信仰和文化。當我來到這座城市旅行時,除了看到這里獨特的文化的
同時,也遇到了在印度最奇葩的經歷。
我從鹿野苑回來的時候,剛剛抵達舊城外,瓦拉納西就開始猛烈的下起暴雨。如果到過瓦拉納西的人都會知道,這里
的道路十分的狹窄擁擠,平日地上都是遍布牛糞、狗屎、垃圾,污水,許多人還直接在路邊神態自若的大小便。趕上
下雨,這里根本沒有什麼排水系統,路上有著很深的積水。我躡手躡腳、墊著腳尖,如同跳芭蕾舞一般穿過那些小巷
,盡可能的減少和地面污穢物的接觸面積。但現在水漫金山,所有的污物全都泡在水中,像濃縮飲料一樣混為一體,
根本無處可逃。偶爾還能看得見不知是人還是動物的一坨大便晃晃悠悠漂在水面。
我在小巷裡艱難前行,隨時感覺像踩在下水道堵塞造成屎崩的廁所里。我的底線是保持上半身不被污染。但如果有印
度人走過身邊,那更是不得了,他們歡歡喜喜、大步流星,重重拍打水面,濺起的屎花和尿花能直接撲到你臉上。如
果說清晨的瓦拉納西算是天堂,現在的瓦拉納西就是一場噩夢。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我終於回到了客棧,第一件事就
是從頭到腳徹徹底底的洗個干凈,然後將?過屎尿的印度闊腿褲子和鞋子,直接扔到客棧的垃圾桶里。
這就是我在印度遇到的最不堪想像的奇葩事,盡管如此,現在回憶起來,我發現瓦拉納西的一切就像幻燈片一般,給
我留下五味雜陳,這絕對是一座讓人終身難以忘懷的城市。
任何關於斯里蘭卡的問題,歡迎向我提問,我們來共同分享,共同討論,共同歡樂。
② 有哪些你去了印度才知道的事
要說我人生當中得到過最有意義的一個建議,那便是我的朋友老劉說的:「沒事千萬別去印度。
但當時的我太年輕,完全沒當回事兒。一八年剛畢業的時候,計劃著來趟畢業旅行,剛好手上因為做兼職有了一點閑錢,便迅速的在飛豬上物色了一個飛印度的旅行團。收拾好行李之後,一個人第二天就懷著雀躍的心情出發了。除了導游我是最早到機場的,在機場一眼就認出導游,拿著一張小旗子,黝黃的皮膚,手臂健壯,正在拿著手機喋喋不休的說著啥。我沖上去打招呼,導游對了一下信息就招呼我坐下,等待其他人集合。我們這個團除導游外一共10人,大多都是家庭成員組成的,爸爸媽媽帶著一個小朋友,還有2個年級稍大的,五六十歲,看樣子是夫妻的爺爺奶奶。
一:印度特殊的氣味
說起印度,第一印象便是這個國家飄散著一股無處不在的奇怪味道,很特殊,在我下飛機後,走在通往機場大廈的通道上時,就聞到了那股氣味。踏在機場那一刻,當時那股味道讓我既喜悅又興奮。那是眾神、惡魔、帝國、復活與腐敗的文明所散發的氣味,其中混合著印度幾千萬只動物活動、睡覺與排泄所散發的氣味,其中過半是人和老鼠。那氣味透著心碎,透著生存的辛苦奮斗。 那是一萬間餐館,五千座神廟、聖祠、教堂、清真寺所發出的氣味,是一百座專賣香水、香料、焚香、新鮮花朵的市集所發出的氣味。
二:印度的熱
出了飛機後不到一會兒,我的全身因為印度這糟糕的天氣一下子濕透,身上一股黏膩的味道,就像迎面給你潑上一大盆水,還沒干透的那種惡心體驗。在去酒店的路上,我的汗就沒停過。
三:無人管制的交通
印度的交通狀況呢,怎麼描述呢,簡直是一塌糊塗。 街上到處都是汽車喇叭聲,每輛車都跟競速一樣,爭先恐後的湧入街道。 大巴引擎轟隆作響,排擋桿哐當上擋,巴士疾駛,穿過滿是行李搬運工與行人的人群。人們不是踮著腳讓開、跳開,就是往旁邊橫跨一步。巴士就此擦身而過,只差幾厘米就會撞到人。車掌跨立在車門最下層的台階上,以流利的臟話對人群破口大罵。
四:路上隨處可 見 的洗澡男子
要說在路上我經歷的最有趣的事,便是親眼目睹了印度街上隨處洗澡的這一奇葩風俗。在自己國家覺得不可能的事情在印度真的是隨處可見。 印度人會在人來人往的街道拿個桶沖澡,身上塗抹著肥皂泡泡和經過的印度阿媽打招呼。甚至我還見到一家老小睡在路上,全部財產是3塊做飯用的磚頭(炊具),一塊板子,和一張用來躺的塑料布。
五:印度的站立巴巴
我們回到酒店已經是晚上7點,吃完飯後,都各自回房子休息了。第二天早上8點全員集合,去參觀印度門戶。它是孟買最受歡迎和最珍貴的地標之一。這座26米長的玄武岩拱門將羅馬凱旋門的建築風格與傳統的印度教和穆斯林設計融為一體,是在1911年喬治五世國王和瑪麗皇後訪問英屬印度時表示歡迎的姿態。這個拱門是該國宣布脫離英國獨立後,最後一支英國軍隊於1948年離開印度的大門。
如今,印度門戶是孟買最受歡迎的聚會場所之一,對遊客和當地人都是如此。觀看遊艇和渡輪從拱門兩側的五個碼頭駛入大海。從街頭食品攤販那裡享用一些著名的bhelpuri(一種酥脆的鹹味小吃,由膨化米製成,並蘸上羅望子醬)。或者只是花一兩個小時來觀看這個熱鬧的景點。然後,向西南步行10分鍾即可到達Colaba堤道市場,那裡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集市,出售您可以想像到的所有東西。它是孟買廉價購物的最佳場所之一。
就在這個集市,我被人潮擠散了,當我發現我已經看不到導游的身影後,驚慌的到處看,這時一個身材矮小,一頭卷發的人朝我開口,一臉燦爛的笑容說著什麼,我跟他比劃手勢,表示我聽不懂他在講什麼,他貌似聽懂了,朝我開口說英語,奈何我英語實在不怎麼樣,磕磕絆絆的彼此對話,我聽到search這個詞,以為他要帶我找到我的導游,千恩萬謝的跟著他走。(後面才了解到他說的是帶我尋找印度最值得去的地方)。我跟著他一路穿行,來到兩座磚造建築之間的走廊。在廟宇的院牆內,有鐵皮屋頂遮蓋,地板鋪了石板。一夥步伐奇特的人從走廊後的一扇門進入,其他人則一律從街道盡處的另一扇鐵門進出。來自印度各地和各階層的顧客,沿著走廊牆壁而立。大家都站著。鐵門入口附近的排水管裝了一個龍頭,有人在此飲水或彎身吐口水。那伙奇特的人從一群人走到另一群人,為顧客在漏斗狀的黏土水煙筒里裝好大麻,跟著大家一起吸。見到這不可思議的景象,我心知我來到了一個奇妙的地方,如果不是這個小伙,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見到了。
站立巴巴是誓願此生不再坐下或躺下的男子。他們日日夜夜站著,永遠如此。他們站著吃飯,站著大便,站著祈禱、工作、唱歌,甚至站著睡覺。 睡覺時以吊帶托住身體,讓身體的重量仍落在雙腿上,同時防止他們睡著後倒地。如此久站五到十年後,雙腿開始腫脹。不得休息的靜脈里,血液流動得非常緩慢,肌肉變粗。雙腿腫脹,腿已不像腿,表面分布著許多靜脈曲張瘤。趾頭從厚而多肉的腳擠出,像大象的腳趾。接下來幾年,雙腿會愈來愈瘦,最後就只剩下骨頭和猶如薄薄塗上的一層皮,還有那像白蟻爬過般的萎縮靜脈。那份疼痛永無休止,非常人所能忍受。每一次下壓,都從腳下傳來如釘刺、如矛戳的痛。站立巴巴飽受苦痛折磨,但他們絕非靜止不動。他們搖擺身子,輕柔舞蹈,不斷左右換腳,凡是見過的人都為那動作而著迷,一如著迷於弄蛇人吹笛的手部動作。
有些人十六七歲就發誓如此苦行。他們受到某種使命的驅使,就其他文化來說,同樣的使命驅使人成為神父、拉比、伊瑪目。有更多年紀更大的男子遁世苦行,好為死亡和下一階段的轉世做准備。 不少站立巴巴原本是商人,在遁世苦行之前,埋頭追求歡愉、權力及錢財。有些聖人已走過其他種修行之路,嫻熟自懲的苦修方式,最後斷然發誓要成為站立巴巴。 還有一些罪犯:小偷、殺人犯、黑幫重要人物,乃至退伍軍人,誓願承受無窮無盡的苦痛以贖罪。
最後離開時刻,這個熱情過火的印度導游向我索要了小費,然後把我帶回了旅遊團所在的酒店。不論是跟團還是自由行, 我建議大家去一個地方旅遊都需要做好心理中准備,印度的古跡還是很有看頭的,特別是宗教和一些神聖的廟宇。
③ 女人公開沐浴,一生結三次婚,去尼泊爾才知道的事有哪些
尼泊爾是我去的第一個國家,僅僅一本書——《青山青》,我決定有生之年一定要去那裡。
導游告訴我們:看到活女神可以帶來好運,可是,如果她沖你笑了一下,則會大禍臨頭!
哈哈!我們幾個聽了都先笑了。神秘的活女神和她幽幽的故事,吸引著我們。
④ 月薪5000元在印尼能過上怎樣的生活有哪些去了印尼才知道的事情
一位53歲的東北單身大叔,在印尼花了5萬元娶了兩個18歲的小姑娘,迎來了第二「春天」天天左摟右抱,過上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讓很多人羨慕不已。
在印度尼西亞我一個同事娶了7個老婆,我們經常拿他開玩笑,「後宮佳麗」一星期不重樣,有新鮮感。過上「皇帝」般的生活,讓很多人羨慕不已,我同事經常給我們發牢騷,生活苦不堪言,一個人要養活一個龐大的家族,一個人壓力山大。
在印度尼西亞是男人的「天堂」一點不錯,在印尼,有一個非常「奇葩」的節日,被稱為世界上最"可恥"的節日,陌生男女可以隨意親吻,女孩們無法拒絕,想想就"美"。這是多少單身男性夢寐以求的事情!
印尼是很多單身男性夢寐以求的「福地」像東北大叔53歲都可以娶兩個18歲的小姑娘,國內單身的帥哥更是印尼女孩眼中的「香餑餑」
我們公司在印度尼西亞有援建項目,被抓了「壯丁」我是徹底被印度尼西亞給毀了,有家也不能回,在印尼疫情肆虐,真是有點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無力與挫敗感。
雖然印尼是男人的「天堂」但是我奉勸大家千萬不要過來,我們現在生活在印尼真是「苦不堪言」有家回不了,印度尼西亞的疫情泛濫,我們身處「暴風之眼」整天與病毒唯舞,天天活的提心跳膽。
我們印度尼西亞所見所聞
1、 印度尼西亞有個奇葩的節日「親吻節」單身男性可以親吻單身女性,女性不可以拒絕,在這天很多女性嘴唇都親腫了,這樣的場景在國內是不敢想了,大傢伙是不是想想都可美,一些漂亮女孩受到了異性的"特殊照顧",不少美女活動結束後,嘴唇腫了。
2、印尼的海關這是真「黑」,我朋友入關時候,捎帶8條香煙,被印尼的海關收取了7條香煙,把我朋友未來三個月的口糧沒「吞」了,想想都讓人來氣
3、在印尼海關不管對方提出任何無理要求,都要默默承受,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我聽我同事說,如果跟印尼海關發生了沖突,後果可不是關關禁閉那麼簡單。
4、說 到印尼這個國家,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巴厘島,那是很多人的海灘,毫無疑問,世界各地的人都會來這個島,這是享受海灘的主要原因。
5、 在印度尼西亞讓中國的翻譯很是尷尬,在印度尼西亞有700種語言,印度尼西亞本地人嘰哩嘎啦說了一通,翻譯一臉懵逼,一句也沒有聽懂,上了幾年大學,這不是白學了嗎?每個島嶼,每個地區的語言都有很大的差別,這給語言交流產生了很大的困難。
6、在印度尼西亞這是徹底刷新我的認知,顛覆了我對貧窮的概念,雜亂無章的建築,隨處可見牆體剝落,這一切的一切都在訴說著這個國家的貧窮。
7、在印度尼西亞吃喝拉撒全靠國外進口,雖然印尼窮的離譜,但是物價高的離譜,尤其是對中國人,我都被「坑慘了」
8、印尼的網速比「蝸牛」快點,這絕對是在誇印度尼西亞,來到印度尼西亞我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是我錯了,是我高估了印度尼西亞的實力了。
9、在印度尼西亞的計程車也是一絕,一輛藍色的麵包車,沒有車門,人可以直接上,讓我確實擔心了一把自己的安全
10、印度尼西亞有個奇葩現象,大蝦比白菜還便宜,這可能地處海島上,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在這里青菜一棵難求呀!我來了幾個月就吃海產品了,多麼想吃口家鄉可口的飯菜,在這里一次青菜都沒吃過。
11、印度尼西亞的路也是堪稱一絕,遍地除了水都是泥,真正的「水泥」路,每次下雨過後都是一片「汪洋澤國」每次下雨過後我的鞋滿頂
12、在印度尼西亞我是沒有見過高速公路,這里的道路絕對可以當「賽車跑道」有首歌不是說這里的山路十八彎嗎?在印度尼西亞你一首歌沒唱完你都會繞了18道灣,400公里的道路生生被顛簸8小時,下車的那一刻天旋地轉。
13、在印度尼西亞一個手機卡都得400塊錢,這樣網速多少好點,是不是貴的離譜了,貴咱先不說,如果網速好點我也認了,印尼的手機卡把上面的有點全給避開了。
14、印度尼西亞不分男女衣服都用熏香來熏,有些人身上有著汗的味道,夾雜了劣質熏香的味道,讓人無法接受
15、在印尼如廁千萬要記住,拿手紙,否則就會尷尬不已,印尼如廁都是用左手,所以在印尼跟你握手,一定要用右手,左手視為不潔。
16、印尼被譽為「千島之國」其實印度尼西亞有17000個島嶼,他們應該叫「萬島之國」
17、印度尼西亞征女兵有個奇葩的條件,女兵必須的處女,印尼政府給出的理由是保證女兵對國家的忠誠度,「處女」跟國家「忠誠度」有關系嗎?
18、在印度尼西亞千萬要記住,不管當地小孩子多麼的可愛,都不要隨處撫摸孩子的頭部,這表示對他們的不尊重。
19、在印度尼西亞的賓館是不提貨拖鞋的洗漱用品的,當時我們入住賓館空空如也,出門 旅遊 自備還是最好的辦法。
20、飲用水:印度尼西亞的自來水質一般,絕對不可喝生水或來路不明的水,較安全的是有包裝的罐裝或杯裝水及飲料。
上面就是在印尼的初體驗,我們在看看印度尼西亞其他方面
印度尼西亞的物價真是有點讓我接受不了,在這里外國人一定要學會講價錢,否則會被坑的很慘。
在這里隨便的一雙勞保鞋花去200大洋,讓我肉疼不已,這可是國內的4倍之多,一公斤蘋果25元,是不是離譜了,別著急貴的還在後面呢,一瓶二鍋頭85元,真是「天價」二鍋頭了;一罐啤酒15元,不過也有便宜的,比如香蕉2.5元一大串,一個椰子2塊錢,超級解渴劃算,在這里還海產品比送菜便宜,愛吃海產品的朋友可以到這胡吃海造。最便宜的恐怕就是香煙了,一塊2.5元。
就是中國人在這「特殊」待遇!
印度尼西亞素稱「千島之國」的美譽,豐富的海洋資源,獨特的火山自然資源,悠久的 歷史 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它成為東南亞旅行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著名的巴厘島就是在印度尼西亞,是很多明星和 旅遊 愛好者打卡的地方!
在印尼都有機會體驗驚險刺激的火山近距離接觸過程,參與戶外自然課堂,深刻感知大自然的奧秘以及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 ;
這里89%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餘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等。印尼千島之國,文化多元化,造成了有700種當地方言,造就了印尼獨特的風格多元化的文化元素
印尼地處赤道附近,全年分為旱季雨季,全年平均氣溫在27度,出去 旅遊 只需帶夏天的衣服即可,外出 旅遊 一定要做好防曬准備,這地方太陽的「毒辣」是不敢恭維的
大家洗漱用品一定自備,印尼賓館不提供,去印尼 旅遊 ,一定要帶轉換器,否則手機無法充電
最後自備防蚊水,暈車葯,蚊蟲叮咬葯膏,上火葯,感冒葯,腹瀉等日常生活葯品
大家出門在外,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當地的風俗習慣一定要了解清楚
(1)不要用左手握手。還不要用左手選擇食品或用左手觸摸別人,因左手只是在衛生間才用。
(2)不要用彎曲手指的方式請別人過來。
(3)頭部是神聖的,千萬不要拍別人的頭部,即使對方是小孩子。
印尼的公共交通狀況很差,如果覺得租車利用率不高,您可以選擇打的,印尼計程車起步價是Rp7,000,相當於3.5元人民幣,很便宜,從南到北差不多60-70人民幣之間,比較好的靠譜的計程車有藍色的藍鳥(Blue Bird)和白色的Express,不過就用戶體驗來說,Blue Bird更舒適,體驗更好。
作為過來人,我還是奉勸大家不要單獨行動,這里不是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是原始森林,野生動物園出沒也是常有的事情。
總結:
在印尼消費不高,娶媳婦也不需要彩禮,5000元的工資在印尼可以瀟灑的活著,在印尼中國人會很受歡迎印尼的小姐姐很樂意嫁給中國的男人,中國男人在他們眼中是「香餑餑」在印尼只要有錢,可以過上「皇帝」般的生活,可以左摟右抱,在印尼月薪5000絕對可以活成人生贏家
這是我在印度尼西亞生活的見解,歡迎大家留言
月薪5000元到底能過上怎樣的生活?這得看生活在印尼的哪個城市了!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印尼的工資水平:
印尼整個國家的最低工資水平,大致在900多元到2100多人民幣之間。
在東爪哇省,最低工資為190萬印尼盾,摺合人民幣900多元。
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由於經濟比較發達,工資也比較高。雅加達地區的最低工資標准,達到了427萬印尼盾,摺合人民幣2100多元。
印尼其他地區的最低工資標准,基本上低於雅加達、高於東爪哇的水平。至於平均工資,以1000多元到3000多元居多。其實,在平均工資方面,與我國的三四線城市基本上差不多。
以雅加達平均工資2000多元來算, 這個工資水平只能說可以維持生計,但也不算很豐富,生活過得一般。
比如2019年雅加達物價大概數據:
那麼按照平均工資2000多元來算的話,在雅加達生活肯定不能經常去麥當勞或者下館子了。
而且在雅加達如果一個月能掙到兩三千人民幣的話已經是一個令人羨慕的工作了,街邊擺攤的小商小販一個月也就幾百塊人民幣。
所以印尼消費費水平低嗎?其實並不低,題主說的5000元能生活的有多好,很難說。
但印尼是屬於提前消費消費的國家,在印尼大多商品時可以分期付款,使得印尼當地人有能力購買他們想要買的東西。
當然,印尼也有高收入人群。根據計算,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出現了月收入接近1萬人民幣的中產階層,而且人數並不算少。1萬元的收入在中國也超過了50%的人群了吧,所以5000元在印尼生活的並不會很好。
一、行為:
1. 印尼人不喜歡傲慢、粗魯的人,高聲講話、指手劃腳、翹二郎腿都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舉動。
2. 與印尼人交往時,不可觸摸對方頭部,尤其是忌諱有人摸他們孩子的頭部。
3. 招呼人時忌諱隨便用手、尤其是用食指示意,那是對人的不敬。
4. 傳遞或接受物品,要用右手,切忌用左手。印尼人認為用左手傳遞或接受物品很不禮貌。如你實在騰不開右手而不得不用左手遞時,你一定要說聲對不起,以示謙意。
5. 不要在公共場合和異性過分接觸,這被當地人視為沒有教養的表現。
6. 當你去參觀廟宇或 清真寺,不能穿短褲、無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
7. 進入任何神聖的地方,一定要脫鞋。
8. 晚上出門,絕不能吹口哨。當地人認為,口哨會招來游盪的鬼魂。
9. 收禮應親切有禮地接受,推卻不受是不禮貌的。
10. 在 雅加達受教育程度高的地區,握手已被接受。但一般情況下,與印尼人見面時不要有任何接觸,最好採用傳統方式互致問候,即雙手合手胸前,微笑著點頭示意。
11. 男士對女 伊斯蘭教徒(一般戴面紗者)不要主動伸手要求握手。
12. 去印尼人家裡,在主人沒請你就坐前,客人不可貿然就坐,請坐後客人應按主人指定的位子就坐。告辭時,須向主人道聲"謝謝"、"麻煩您了"等敬語。
二、餐桌:
1. 在餐館吃飯時,不要點有關豬肉的菜,因為印尼人大都信奉伊斯蘭教,不吃豬肉,他們吃的肉類多以牛羊肉為主。
2. 由於印尼人絕大部分是穆斯林教徒,所以在贈送禮品時,不要送酒類物品,因為伊斯蘭教規定禁止喝酒。
3. 客人不能用左手觸碰食物。
三、語言:
1. 不少印尼人性格比較幽默,愛開玩笑,如不是出於惡意,即使玩笑過火一點,也不必生氣。
2. 與印尼人交談應避開政治,宗教等話題。不要談論有關當地的政治、 社會 主義以及外援等話題。
3. 印尼人的生活節奏比較慢,所以在 商務談判時要有耐心,別一心想要趕快結束,會讓人覺得不禮貌。
4. 有關個人的私事不要打聽,這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四、另外:
伊斯蘭教法禁止把狗當作寵物養在家中,這是全世界穆斯林共同遵守的規則。
所以在印尼你經常會看到貓,很少看到狗。
能夠過上中上等的生活水平吧!沒去過印尼,還沒有感受,不知道啊!
五千在印尼確實可以過得不錯,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一個地方的食品價格最能真實反應民情。
在印尼,石斑魚,大龍蝦,椰子蟹等各種野生海鮮只要不在雅加達和巴厘島,在各個偏僻小島上只用人民幣1.5一斤就是可以買到的。
但是如果天天吃中餐,5000元絕對不夠的[微笑],另外在印尼最好的享受是空氣,陽光,藍天。那種環境永生難忘
月薪5000元在印尼大部分地區都可以過上人上人的生活!
我有個鄰居家的表親就是曾經被派遣到印尼工作,還娶了印尼媳婦,他回來之後跟我們說過一些在印尼的的所見所聞!
印尼擁有2.64億人口,相當於我國河南省、山東省、 安徽省的人口總和。因此,在人均經濟方面,明顯不如我國的大部分省份。我們看一下印尼的工資水平,印尼各個行業的工資,差距比較大。其中,由於印尼並不缺乏廉價勞動力。因此,體力勞動者的工資待遇比較低,在這方面與西方各國正好相反。在西方各國,體力勞動者的工資,幾乎是白領們的2倍以上。印尼的平均工資,大體上在800元到2200元人民幣之間。其中,每個國家都會出現經濟發展不均衡的情況,印尼也不例外。因此,印尼各個地區的經濟差距明顯,出現了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工資收入甚至相差3倍左右。
在地理上, 印度尼西亞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號稱「千島之國」。我們看一下印尼的東爪哇省,最低工資為190萬印尼盾,摺合人民幣900多元。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由於經濟比較發達,工資也比較高。雅加達地區的最低工資標准,達到了427萬印尼盾,摺合人民幣2100多元。印尼其他地區的最低工資標准,基本上低於雅加達、高於東爪哇的水平。至於平均工資,以1000多元到3000多元居多,其實,在平均工資方面,與我國的三四線城市基本上差不多。我國很多內陸三四線城市的工資,基本上就是這個水平線。
我們順便看一下我國的工資水平,按照2020年春天,我國公布的2019年 工資標准。我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0501元,每個月達到了7500元的左右。我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3604元,每個月接近4500元的水平。當然,印尼也有高收入人群。根據計算,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出現了月收入接近1萬人民幣的中產階層,而且人數並不算少。
當然,還出現了月收入10萬人民幣以上的高收入人群。不過,雅加達的生活成本比較高,各方面的物價也很高。我國疆域面積遼闊,各地區的經濟水平不同,工資差距也很大。例如一線沿海城市與內陸四線城市的工資水平,可能會差距3倍以上。最後,我們聊聊雅加達的房價。
認真的說,雅加達的房價並不算低,每平方的價格,達到了2萬多人民幣,明顯超越了我國內陸的大部分省會城市,與我國幾個新一線城市的水平差不多,例如南京、武漢、成都等等。其實,東南亞很多國家的首都房價,基本上都是這一水平。不過,越南除外,越南首都河內與胡志明市的房價,幾乎堪比我國的北上廣深,但工資遠不如北上廣深。
所以月薪5000,只要你不是在首都買房,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屬於高收入群體,你可以過著不錯的生活
看了一些網友的回答,不敢苟同他們的說法。
我在印尼工作20年,今年4月份才調回國內,月薪5000塊錢,摺合印尼幣12條左右(100萬印尼幣叫一條),我所在的區域他們國家規定最低工資是5條左右,加上一些獎金和補貼,他們每月工資普遍在6條多,他們除了養家基本上沒有餘錢。
如果你月薪5000在印尼生活,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你就是一個普通人,別想過人上人的日子。
大批中國富民去美國及印尼發財致富,結果錢財花光,還想返回…
看了網友們一些關於印尼情況的論述,十分的感慨。曾幾何時,凡從印尼來的親戚朋友他們帶來的東西都是國內少有的物品令人歡迎喜愛甚至羨慕,最起碼這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事。誰承想,現在一個中國普通大叔過去印尼居然能娶兩個十八歲姑娘!國內5000元人民幣可活成小富翁!這應該是印尼偏遠貧窮的地區才有之事,但即使如此,改革開放前中國普通民眾也沒有這樣的能力!那時我們國內普通民眾的生活比他們好不了多少!由此足可見,中國的改革開放確實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
月薪5000在印尼還可以把把吧,但前提是有居住的地方,另外首都要比其他地方貴的,日常生活還可以的,印尼的收入水平很低,但是會吃不習慣,如果對當地 美食 能習慣的,會很省錢的,這個要看具體的地方。
⑤ 到印度旅行之後才知道的一些事情
不知不覺,到印度旅行已經半個多月。印度雖然貧窮,但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事情,是到了印度之後才了解的。在印度,很多事讓我們感到不可思議,但在當地人看來,卻非常平常。在印度街頭,很多人開著摩托車飛馳,印度的街頭有很多小吃,也有很多小商店,但我卻不敢到這些地方消費。
在印度街頭,你很少見到垃圾桶,也很少見到公共廁所。你能見到猴子在綠化樹上玩耍,能見到有人牽著牛群走在馬路上。在印度,你能見到各種各樣的咖喱。印度人對咖喱非常的喜愛。印度的國旗上有三種顏色,據說這三種顏色,代表了印度的三種咖喱,白色咖喱,黃色咖喱和綠色的咖喱。對印度人來說,每天都會吃咖喱,咖喱和什麼菜都能搭配。
在印度,你很少見到女性。從打掃衛生到廚房做飯,基本都是男性。印度男性喜歡穿拖鞋和大褲衩,他們進屋前,喜歡把鞋子脫掉。我在印度見到的路人,眼睛都很大,睫毛都很長。這里的孩子,眼神很清澈。在印度街頭,經常會有小孩沖你微笑。發現你是外國遊客,會有各種各樣的小孩圍著你,說著你聽不懂的話。
但你能感覺到,他們是在向你要錢。這種在街頭向外國遊客討錢的印度小孩不少。印度人身上有一種怪味,在印度逛商場的時候,我發現裡面非常香。後來朋友告訴我,印度人喜歡用香水。因為印度人身上有種難聞的味道,所以他們會用香水的味道來遮蓋。
印度人喜歡用手吃飯,這個很多人都知道。和一個當地人聊天,才得知印度人喜歡用手抓飯吃,是因為他們覺得吃飯的快感,來自觸覺。刀叉和筷子,會阻止這種手抓飯的快感。另外,印度的很多食物都是糊狀的,用手抓飯,可以提前感受食物的溫度,避免燙到嘴。在印度能見到很多不可思議的現象,後來想想,每個國家的風俗都不一樣,作為一個遊客,最好不要隨意評論。其實,我們吃包子的時候,也會用手抓……
⑥ 去印度旅遊有哪些事情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注意事項及禁忌:
1, 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牛是濕婆神的坐騎,所以禁止食用牛肉或牛皮製品。但是印度的回教徒不吃豬肉,因此遊客最好食用雞肉或羊肉。最好不吃印度食物,否則容易拉肚子。
2,在印度,應避免以左手遞物給當地人,因為左手被視為視不潔的。至於什麼原因你懂得。
4, 在印度,進入宗教寺廟和古跡都必須拖鞋。
5, 參觀印度寺廟時,最好不要穿著短褲和短裙。
6,在印度,看到特殊宗教儀式舉行時,千萬不要妄加評論,免得招惹是非。
7,印度越大的城市越臟,小城鎮或者小村落反而環境優美干凈,最好去一些小城市或者農村看看,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8,印度火車站隨便哪個站都能買到其他站的火車票,但是,大城市都有一二十個火車站,要記住自己要乘車的站,別去錯車站。
拓展資料:
印度景點:
(1)阿旃陀石窟
古印度佛教藝術遺址。位於馬哈拉斯特拉邦境內,背負文底耶山,面臨果瓦拉河。始鑿於公元前2世紀,直延續到7世紀中葉。現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從東到西長550米,全部開鑿在離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除5窟(即第9、10、19、26、29窟)為供信徒禮拜的支提窟外,余皆為僧房。
其他主要景點:埃羅拉石窟、阿格拉古堡、蓋奧拉德奧國家公園。
⑦ 尼泊爾女人一生有兩次婚姻,有什麼事是去了尼泊爾才知道的
在尼泊爾,沒有一個寡婦,每個女人一生要結3次婚,第3次才是和男人結婚!結婚後她們「身在天堂,人在地獄!」
尼泊爾的宗教氛圍非常濃厚,基本全國上下的人民都信仰,在當地有很多佛教建築和神廟,可以說宗教信仰跟居民生活早已密不可分。
第1次婚姻,在女孩7~9歲的時候會嫁給一顆「貝爾果」。這顆水果是父母精心挑選的,象徵著一種勇氣,父母希望女兒能夠有勇氣面對未來的生活。
綜上所述:尼泊爾是世界上公認的不發達的貧窮國家,80%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資源匱乏,國家的經濟水平落後。
大多數居民信奉佛教,人們純朴自然,精神上的富足讓他們覺得對生活水平要求並不高。因此,尼泊爾被稱為最幸福的國家之一。
不過他們很多奇葩的習俗我還是無法認同。
⑧ 女人公開沐浴,一生結三次婚,去尼泊爾才知道的事有哪些
旅遊是一件能讓人放鬆心情的事情,所以不少人愛上了旅行,有的人會在國內走一走,而有的人則想跨出國門,看看外面的世界,以前人們出境旅遊的時候最喜歡去新馬泰或者日韓等國家,現在人們探索世界的范圍更加廣闊了,尤其是一些名氣不太大的國家也成為了人們旅遊時候的新寵,比如說尼泊爾。
⑨ 印度人為什麼用搖頭表示同意、點頭表示反對,去印度還有哪些一定要知道的事情
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在中國點頭搖頭表示同意反對,但是在印度,他們回答別人的問題時將頭歪一邊或者搖頭,那就是是肯定的表示,而點頭就是否定的意思,與中國剛好相反,這個要記清楚,可千萬別會錯了意,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吹口哨在印度人看來是冒犯人的舉動,是沒有教養的表現。印度人的等級制度很嚴格,很重視身份。等級不同的人不能平起平坐。印度人的時間觀念很強,約會時一定要按時到達不要遲到。到印度人家做客,可以送紅茶,他們很喜歡中國的紅茶,但是一定要記住不能送牛製品。
⑩ 有什麼是你去了迪拜才知道的事情
2017第一次去了迪拜,去到了當地才真的發現原來是那麼的熱,室外溫度極其的高。我感觸最大的是迪拜在 旅遊 宣傳上做的太好了,以至於很多人對迪拜的印象都是土豪王國。其實作為石油起家的迪拜,現在完全是一個 旅遊 的城市,擁有了各種世界第一的設施,每年都吸引很有遊客去遊玩!1.迪拜平均氣溫很高,去的時候注意做好防曬。2.迪拜只是阿聯酋下的一個城市,並非一個獨立國家。3.迪拜的是有的錢幣迪拉姆約是人民幣的兩倍。4.迪拜時間比中國時間晚四和小時。5.迪拜是允許男子最多可以去4個妻子。6.迪拜也沒有說遍地黃金,只有帆船酒店有兩台黃金櫃員機,其實很少人用,因為金價貴。7.迪拜不是滿大街都是豪車,只是政府宣傳故意弄的,街上大部分還是日系車。8.迪拜人不喝酒的,基本一天很多次禮拜。
朋友在那邊工作,聽他說了一些~
生活方面:
吃中國菜很方便,要適應各種點餐小哥哥小姐姐的英語口音,以菲律賓口音居多,有中國超市,各種零食蔬菜都能買到
語言方面:
英語為主,那裡什麼國家的人都有,英語更實用,迪拜的印度人很多,會經常聽到印度式英語
辟謠:
1.土豪是真的土豪,但是沒有媒體報道的那麼誇張。其實土豪是因為巨大的貧富差距,畢竟,在迪拜的80%都是外來人,沒有傳說中的福利,更沒有傳說中的穩定,大家為了生存,都是很努力的在工作著。所以,什麼豪車滿地啊,什麼撿垃圾都能致富這種謠言,聽聽笑笑就過了。
2.關於一夫多妻,能娶4個老婆。這個謠言是對他們宗教的無知而引起的,這個也不能怪大家,畢竟這些都是冷知識。其實,這個行為的初衷是為了提高婦女的地位的。
3. 外國人比中國人更可信。這個,怎麼說呢,不能看國籍, 只能看個體。有很靠譜的外國人,也有滿嘴瞎話的外國人,反之亦然。所以,要擦亮眼睛,捂住耳朵,自己要學會分辨是非。
總的來說,適合 旅遊 ,體驗的項目越多,越愛那個地方;適合內心有蠢蠢欲動的「我要創業,自己當老闆」的人,不適合一心要干大事業/只求個穩定工作的人;適合體驗,不適合求學;適合發朋友圈。
一個窮的只剩下錢的地區,一個汽油比水貴的海濰上堆一個精緻的迪斯尼阿拉伯人的樂園。
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阿布扎比和迪拜都去了 感覺迪拜像暴發戶,阿布扎比紳士一些,勞工很苦,階層很明顯的差異,有種回到舊 社會 的感覺。補充一些:在迪拜,只要你有錢,你可以買到你能想到的大多數東西,但迪拜不是阿聯酋最富的,最富的是阿布扎比。很多外來勞工住在很遠的地方,坐著沒有空調的大巴上下班,多人住在一個宿舍。迪拜每天早晚都有三次高峰,分別是不同的下班時間,過邊檢時候,工作人員對中國人態度不錯,對印巴和黑人勞工態度很不友善的。整個阿聯酋水比油貴,一瓶普通礦泉水2元,加油只有1.8元當地幣。警察愛罰款,因為有提成,當地人一般從事管理崗位,很多工作都是外來人員在做,包括警察。消費真的高,阿瑪尼餐廳自助貌似是700多吧,迪拜的海鮮都是冰鮮,不太好吃!迪拜的 汽車 加油是可以不用熄火的!
迪拜3-10月最熱,據當地人說能到45℃, 旅遊 淡季,其他月份20℃左右,很適合 旅遊 ,酒店等價格在這個時段也最貴,能翻好幾倍。
迪拜很多中國人在那裡做生意,小尾羊火鍋等等在那裡很受歡迎。
迪拜有很多來自巴基斯坦印度等國的人務工。
即使你在迪拜干一輩子,也不能成為當地人,也就是說,不能移民。
迪拜棕櫚島上面的別墅,價格超千萬,據說很多中國明星在那裡都有房產。
迪拜有個地方造了一些群礁,每一個都是一個國家的名字,我找了半天居然沒找到中國的,可能是看漏了。
迪拜的女人都是穿著伊斯蘭傳統黑色袍子的,有錢女人的衣服上是有金線縫制的花紋的,但是看不見,為什麼呢,因為她們只能穿黑色,所以把金線都塗成了黑色。
不要在迪拜買藏紅花。不要在金街買黃金,不要去導游介紹的當地毛毯店買毯子。
等等等等…
去迪拜前認為在那裡的人的服裝都是衣不露肘、褲管要遮住腳腕的。因此備了很多長衫長褲,誰曾想滿大街三點式(上身)堂堂過市。
一、迪拜酋長是阿聯酋副總統和總理職位的世襲者。迪拜酋長的王位從哥哥手裡繼承而來。迪拜是阿聯酋的上海,而不是北京。
二、迪拜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都不多。地盤小於沙迦,是阿聯酋老三;經濟實力弱於阿布扎比,是阿聯酋老二。
三、迪拜是靠誇張奢華建築風格和基建狂魔理念的走紅網紅酋長國。在兩次金融危機中靠大哥阿布扎比解圍。因而第一高樓叫哈利法塔,而不是迪拜塔。
四、非穆斯林在迪拜可以去有酒牌的酒樓喝酒,最好有酒照,喝完酒老實呆在室內,出去招搖有牢獄之災。迪拜可以合法買到酒。
五、迪拜女性不會嫁給GCC以外的外國人,不要給女性拍照,不要主動跟女性握手寒暄。議論女性和宗教,打架罵人,包括網路上嘴賤,都可以被抓判刑。
六、在迪拜乞討和罷工都是違法的。要飯不可能致富,遊行示威要入獄。
七、迪拜適合奢侈品購物。
八、迪拜中國人很多。有超過100國家的人在迪拜工作。
九、迪拜是阿拉伯國家中最現代最開放的地方,依然禁忌很多。一旦發生法律糾紛,訴訟過程繁瑣拖拉。
十、做朋友慷慨,做生意小氣。
去了迪拜才知道的事有:一、水比油貴。二、棕櫚島是傭人的樂園。三、很多人的大商場也可以沒有爭吵的。四、沒挑選到自己滿意的物品,沒有買,也不會被人瞧不起。五、有的人一出生不用奮斗就什麼都有了。六、認為自己高人一等的人到哪裡都有。七、是可以沒有假貨的。
有很多事情去了迪拜才知道,
第一:夏季氣溫很高,高到馬路上極少有人走路,
第二:過街天橋有空調,有Wi-Fi,
第三:哈利法塔的門票提前一天可以現場預定,有時候會買到特價票,
第四:住宿選擇在棕櫚島亞特蘭蒂斯對面區域,可以俯視整個棕櫚島和海岸線,
第五:帶足現金,
1.公交車的路邊候車亭是帶空調的;
2.淡水需要進口,城市綠化的每一顆小草每一株小花旁邊都設置專門進口淡水澆灌它們的水管;
3.迪拜只是阿聯酋7個酋長國之一,並不是首都,阿聯酋的首都是阿布扎比;
4.迪拜靠著石油和奢華酒店,世界高樓名聲在外,但老城區的底層人生活窮困,貧富對比極強烈;
5. 40,50多度的高溫竟然沒烤死,可以忍受,可能是室外活動時間並不長吧……
6. 去過很多地方(包括迪拜)後,更愛自己的祖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