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的總統府怎麼樣

印度的總統府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12-25 21:50:58

1. 印度建築風格與其民族關系

民族文化與建築(印度篇)
在建築的世界舞台上,近百年來由於歷史的原因處於閉關自守的東方建築文化不斷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 ,以至於有一種傾向主張完全取消或者文化的民族性,閃為科學是沒有國界的,文化也在全球范圍內趨同。在這種趨同的走向中,民族性是否失去了它的歷史作用,而成為一種需要淘汰的社會因素?如果不是它的積極意義何在?
這個問題涉及我們對建築文化的理解。我的理解是,建築是民族心靈的物態化和結晶體, 給人一種旋律似的審美感受,給人一種宏偉的歷史感,有很豐富的文化內涵。文化一詞的來源,見於《易經》;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即依照人文來教化。以現代觀點來看,文化是人類勞動的創造物,同時有它的整體性與歷史性,是人類在環境中形成的行為習慣與思想觀念的復合體。作為人類勞動的最主要創造物之一的建築,是構成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梁思成先生認為:「建築之規模、形體、工程、藝術之嬗遞演變,乃其民族特殊文化興哀潮汐之映射;一國一族之建築適反鑒其物質精神,繼往開來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賴其建築之遺跡或記載以測其文化,其故因此。蓋建築活動與民族文化之動向實相牽連,互為因果者。」《梁思成文集》第三卷第3頁)我的理解,建築作為一種物質產品,它反映、鞏固或者削弱某種生活模式和社會觀念、它的藝術感染力和語言特性、它的建築者在社會中的地位、作用和職業等,都使它成為社會整體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主要內涵有三方面內容:一、指建築物等人為的空間環境;二、指建築著述等文字理論形態方面的東西;三、指與建築有關的人的風俗、生活方式、審美要求、價值觀念等。建築與文化的關系,正如丘吉爾所說的:「人造就建築,建築造就人」。
歷史證明,當一個民族、部落或地域的文化喪失了自己的歸屬大吃一驚和凝聚力時,它的文明就會衰退乃至滅亡。西方有不少建築師論述過建築的民族性,如德國的桑珀著有《建築四要素》分別是土地(地坪)、構架、屋蓋、牆體和火爐,這四個要素隨民族文化的差異不同而不同。例如歐洲北方民族連年征地,其建築強調防衛,屋頂和土基的地位就是相對的突出;而南方氣候和土壤條件好,人們重視集體耕作,建築很多是庭式的,大型 公共建築較多,牆的作用更為重要。20世紀丹麥建築師伍重(悉尼歌劇院的設計師)對東方的建築做過較多研究,他的作品有明顯的「跨文化」特徵。在當今「國際風格」和全球化席捲世界時,建築的民族性是否「淡化」消失呢了呢?我在這里舉例說明。。
先看印度。印度是世界上發祥最早的文明古國之一,文化還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它在歷史上至少有兩次大的變革,一次是在莫卧兒王朝時期,產生了把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交融的印度---薩拉森文化。在15~19世紀統治的莫卧兒王朝時間的印度---薩拉森文明,成為印度的主要民族傳統,泰姬陵就是這個時期的的經典之作,是穆斯林文化的本土服務性。在世界文物古跡中,它足以與萬里長城、金字塔媲美,被印度譽為「瑰寶」。

這是印度總統府大廈,其蒼穹形圓頂直徑為8米,用青銅封頂。印度總統府建築群位於首都新德里市區的瑞希那山上,1929年落成,原名維多利亞宮,是英國殖民統治印度時期的總督府,整個建築群為典型的英國皇家傳統建築風格,同時又點綴以印度傳統的屋頂小、挑檐和格窗且雕刻、壁畫裝飾及裝修大部分採用了印度教風格。兩種不同風格建築藝術的巧妙結合,使之堪稱世界建築史上的經典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印度取得獨立,總理尼赫魯為了體現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意志,自覺地引進國際現代主義後出現的民族傳統的現代演變。尼赫魯邀請來國際現代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柯布西耶設計的議會大廈等標志性建築,形象強勁有力,又採用了一些取自印度本 土的符號號語匯。此外,柯布西耶在印度的艾哈邁達巴德還留下了一些典型的現代建築實例。對印度來說,這可以說是新一輪處來的建築文化輸入。此後,有多西、柯里亞、瓦爾等不少致於從理論和實踐上探索時代要求和傳統特色相結合的建築師。正是這種群策群力的探索使印度在保持城市和建築特色中做出的卓越的貢獻。

2. 印度,是非常特別國家,特朗普吃完印總統府國宴後為何這樣感嘆

特朗普能如此的感嘆,確實是印度留給了他許多很好的感覺,但是很顯然,特朗普也知道,這是印度有求於自己,所以才會擺出如此討好自己的姿態,即然人家已經拚命的討好自己了了,做為盟友,特朗普當然也要有所表示,於是來了一句“對我而言,印度真是一個非常非常特別的國家 ”。

三、印度此次給特朗普安排了30億美元的武器訂單

特朗普此次來印度真是沒有白來啊,雖然旅途時間長了點,在印度也不過就呆了36個小時,雖然印度給他准備的國宴是精心准備的,但是也未必就合特朗普的心意,但是這30億美元的武器大單,不得不說,讓特朗普心花怒放啊,看到印度如此有心,特朗普也不得不感嘆一句“印度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國家”。

3. 印度總統府的簡介

面積約2萬平方米,內有340個宮室、227根畫柱、35個涼亭、37個噴泉、3000多米長的長廊。此外,還有一個長400米、寬180米的莫卧兒式樣的庭院。每年1月庭院對外開放。
建於1929年,原名維多利亞宮,印度獨立後,改為總統府。總統府是一座氣勢雄宏的宮殿式建築,有覲見廳、宴會廳、圖書館等華麗的廳堂,還有無數噴泉水池、亭榭長廊。小山東北的議會大廈和王子公園里的印度門,也都是壯麗的建築。

4. 印度的總統府怎麼樣

在市中心的頓西納小山上,聳立著一座豪華雄壯的宮殿,原名「維多利亞宮」,曾是殖民時代的英國駐印度的總督府。現在,這里是印度政治和國家權力的中心——總統府(Rashtrapati Bhavan)。

印度總統府的修建,最早可以追溯到1911年的「杜爾巴」會議。會上決定將英屬印度殖民地的首都從加爾各答遷往德里,這樣,興建新德里的計劃便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新首都選址確定在德里的西南方,緊挨古城。隨後,大規模的建設工程旋即展開。

1929年,維多利亞宮正式竣工;1931年,人們在裡面召開了盛大的落成慶典。為了修建這棟富麗堂皇的建築,印度人整整花費了17年;巧的是,在總統府完工後的第18年,印度終於獨立了。而彼時,大英帝國的總督依然占據在這棟建築里。直到1950年,印度確立了共和制,並任命了第一任總統後,大英的總督終於被印度的總統取代,總督府也隨著更名總統府。

5. 印度的首都在哪裡

新德里(NEW DELHI)

新德里是印度共和國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它位於東經77度,北緯28度。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從城東緩緩流過,河對岸是廣闊的恆河平原。新德里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作為德里中央直轄區,它既包括飽經滄桑的老德里又包括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新德里,統稱德里。總面積為1485平方公里,人口約900萬。主要語言為英語、印地語、烏爾都語和旁遮普語。

印度首都新德里,位於該國西北部,坐落在恆河支流朱木拿河(又譯:亞穆納河)西岸。這個國家的首都有時稱「新德里」,有時也稱「德里」,這是因為德里本是一個古都,後來在古都旁邊擴建了一座新的城市,將這個新城區稱為新德里,以區別於老德里。新德里和老德里也可合稱為德里,面積1485平方公里,人口838萬。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德里」一詞來自波斯文,意思為「門檻」,或者「門口」,也有人認為是「山岡」、「高地」、「盡頭」或「流沙」,這些說法來自於古代印地語。新德里是古老傳統和現代化相互結合的一座城市。老德里如一面歷史鏡子,展現了印度的古代文明,新德里則是一座里程碑,讓人們看到了印度前進的步伐。老德里歷史悠久,建都公元前約1400年,取名「因陀羅普拉斯特」,即「因陀羅神(雷神)之住所」。後來這里曾先後出現過7個德里城,到公元前1世紀,印度王公拉賈迪里重建此城,德里由此得名。公元1648年,莫卧兒王朝皇帝沙賈汗曾把德里改名為沙賈汗納巴德。德里城內宗教氣氛濃厚,古代建築眾多,用紅砂石建造的莫卧兒王朝皇宮紅堡、公元前200多年孔雀王朝阿育王建立的阿育王柱、印度最高古塔庫塔布塔以及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賈瑪寺,都是馳名世界的名勝古跡。

新德里為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受東北風影響,夏季受西南風影響,氣候溫和。

景點:瓦臘納西,泰姬陵,蓮花廟,胡馬雍陵,紅堡,國立博物館,國會大廈,甘地陵,阿育王柱.

德里有著光榮的過去和悠久的歷史,作為古都和文化名城,深深的吸引著無數各地來的遊客。據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記載,公元前1000多年以前,班度族曾在此建都。公元前1世紀,孔雀王朝的王公拉賈�6�1迪里在此立國,構築都城,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它又是印度歷史上7個王朝的遺址,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物,可以說是印度歷史文物的寶庫。現在的舊德里是最後一座保存下來的城市。在城區和郊外還保留著不少古城的斷壁殘垣,至今還能辨認的古城有6座。其中有:1060年印度教王國阿里南格帕爾國王時期建造的拉拉科特;1304年卡爾吉王朝阿拉�6�1烏德�6�1丁國王時期建造的西里城;1321年杜洛拉克王朝時期建造的杜洛拉特巴德;弗羅茲�6�1夏�6�1杜洛拉克時期建造的弗羅茲巴德;16世紀莫卧爾王朝時期建造的普拉納奎拉等。現在遺留下來的舊德里,是莫卧爾王朝第五代帝王夏傑罕下令在1638年動工興建的。

舊德里的名勝古跡很多。在城東北角有一處著名的古跡,這就是印度的「紫禁城」--德里皇宮。因其圍牆是用紅色砂岩建成,故被稱為紅堡。凡到過德里的人,都要去游覽這座聞名遐邇的宮堡。它於1639年動工,歷時10年建成。整個建築呈八角形,有5個城門,臨河一面的城牆高達30米,雄偉壯觀,氣勢磅礴。城內的內殿都是用大理石與紅砂石砌成。石柱和牆壁刻有花卉人物的浮雕,窗欞用大理石鏤空,嵌鑲有各種寶石,燦爛奪目,富麗堂皇。數百年來,紅堡幾經戰火浩劫,現在倖存的有覲見宮,這是一座三面敞開的殿宇,只有東牆,牆上原鑲有寶石,拼成色彩絢麗的圖案,1857年民族大起義時被洗劫一空了。另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殿宇,叫樞密宮,是紅堡最豪華的建築,有「塵世天堂」之譽。堡內還有御浴室、國王私室、珍珠清真寺以及樓台亭榭等建築,保護得比較完好。

孔雀王朝興建的舊堡遺址和阿育王石柱,在這里經歷了2000多年的歲月。建於13世紀的庫塔布塔,風格別致,造型美觀。塔基的直徑大約有14米,塔身分為5層。前3層全部用紅砂石建造,每層外表有凸起的豎立的裝飾性折紋,第一層的折紋是角形和半圓形相間,第二層全都是半圓形,第三層是角形。最高兩層的塔身全是用白色大理石建造。

聳立在德里城東南的大鐵柱,是一個古代冶金的奇跡,鐵柱高7.1米,重60噸,鐵柱裸露在荒野中,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任憑風吹雨淋,從不生銹。經化驗證明,它的成分除了鐵之外,還有碳、硅、磷等,這說明在1500年以前古印度人民就掌握了先進的冶煉和鑄造技術。這可以算作冶金史上的一項成就。

在德里皇宮附近,聳立著一座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賈米清真寺。也是德里有名的古跡。遠遠望去,三座弧形突起的白色圓頂和兩支高聳的尖塔,其形象的魁偉和氣勢的雄壯,令人起敬。

在眾多的文物古跡中,還有新德里東南的莫卧爾第二代皇帝胡馬雍的陵墓,市南郊還有12、13世紀的庫瓦特--烏爾--伊斯蘭清真寺的遺跡等等。

如果說舊德里展現了印度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文化,新德里則是印度近代擺脫貧困獨立前進的影子。新德里是於1911年在舊德里南面的荒野陸續興建的。它現在是印度的政治中心,印度中央政府各部門都設在這里。新德里是一座身披綠裝的花園城市,街道寬闊整齊,到處是花壇草地,它與世界上一些名都相比,毫不遜色。市中心頓西納小山上,聳立著一座豪華雄壯的宮殿,原名維多利亞宮,現在是印度總統府。總統府規模宏大,有覲見廳、宴會廳、圖書館等華麗的廳堂,還有無數噴泉水池、亭榭長廊。小山東北的議會大廈和王子公園里的印度門,也都是壯麗的建築。從總統府到印度門的大街兩旁,分布著許多政府機構,如外交部、國防部等。另外還有幾十座富麗堂皇的王宮。這里環境優美,綠樹蔥蘢,碧草如茵,終年有花,清靜幽雅。

今天德里早已是印度共和國的工商業中心。新德里作為首都的職能,許多方面都得到優先發展,因此德里在印度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里的主要工業有:棉紡織、毛紡織、化工、煉鐵、木材加工、印刷和食品工業等。德里的手工藝品也聞名於世,特別是寶石、金銀細加工和象牙雕刻等手工藝品更是著名。

德里現已成為印度的鐵路、公路和航空的交通樞紐。通過火車、汽車和飛機與全國各地和國外一些城市相通。德里市郊的巴蘭機場現已成為南亞最重要的國際機場。

6. 世界上各國的總統府別稱

各國元首府邸很多,例舉其中一些,如下:

1、韓國:青瓦台

青瓦台主樓為韓國總統官邸。有總統辦公室、接見廳、會議室、居室,配樓有秘書室、警護室和迎賓樓等。如今,韓國的政治中心在這里聚集,象徵著韓國最高的政治權利,並成為韓國總統的官邸。青瓦台得名於主樓的青瓦,這也是它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2018年8月1日,青瓦台表示,已經開始著手處理總統辦公室搬遷事項。

5、法國:愛麗舍宮

1718年,戴佛爾伯爵亨利在巴黎市中心蓋了這座宮殿,取名「戴佛爾宮」,由建築師阿爾曼-克勞德·莫萊(Armand-Claude Mollet,1670-1742)主持設計。最初為艾弗瑞伯爵的私人宅第。1804年拿破崙稱帝,法蘭西第一帝國取代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其妹夫繆拉元帥於1805年購得這座公館,大肆裝修,取名為「愛麗舍宮」。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於1873年頒布法令,正式指定愛麗舍宮為法國總統府。此後的百餘年,歷屆法蘭西共和國的總統幾乎都在此工作和生活。

7. 印度首都叫什麼

新德里(NEW DELHI)是印度共和國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印度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業中心之一。主要產業為IT、電信、餐飲住宿服務、金融、媒體和旅遊業。它位於東經77度,北緯28度。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從城東緩緩流過,河對岸是廣闊的恆河平原。主要語言為印地語、烏爾都語和旁遮普語。作為德里的中央直轄區,它還統轄著飽經滄桑的老德里。新德里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新德里原是一片荒涼的坡地。1911年開始動工興建城市,1929年初具規模。1931年起成為首府。1947年印度獨立後成為首都。

新德里是一座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城市以姆拉斯廣場為中心,城市街道成輻射狀、蛛網式地伸向四面八方。宏偉的建築群大多集中於市中心。政府主要機構集中在市區從總統府到印度門之間綿延幾公里的寬闊大道兩旁。國會大廈為大圓盤式建築,四周繞以白色大理石高大圓柱,是典型中亞細亞式的建築,但屋檐和柱頭的雕飾又全部為印度風格。總統府的屋頂是個巨大的半球形結構,鮮明地帶有莫卧兒王朝的遺風。城市西端的康瑙特市場建築新巧,呈圓盤形,是新德里的最大商業中心。新德里還是全國交通的中心,有5條國家級公路、6條鐵路與全國各地相通,還建有兩座機場。

中文名稱:新德里
外文名稱:NEW DELHI
行政區類別:首都
所屬地區:印度
電話區號:910
郵政區碼:91 +11
地理位置:東經77度,北緯28度
面積:1482平方公里
人口:1280萬(2011年)
方言:印地語、烏爾都語、旁遮普語、英語
著名景點:姆拉斯廣場;印度門;泰姬陵
機場:巴蘭機場,甘地國際機場

8. 世界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的官邸

德國總理府
總理施羅德搬進了新首都柏林的施普雷宮,然而總理府採取的安全措施實在有誇張之嫌。
美國白宮
美國總統管理朝政的地方是位於首都華盛頓市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的白宮。白宮是一座白色的三層樓房,始建於1792年,後多次改建和擴充。從1800年美國第二屆總統亞當斯起,歷屆總統都以此為官邸。
英國唐寧街十號
唐寧街是倫敦白廳大街上一條橫街,以17世紀英國外交官喬治·唐寧命名。英國首相官邸位於唐寧街10號,內閣會議一般都在這里召開,唐寧街遂成英國首相府的代稱。
法國愛麗舍宮
愛麗舍宮建於1788年,曾數度作為法國王宮,自1873年起成為法國總統府。它是座兩層樓的環形建築物,中心是一個巨大的典雅漂亮的內花園。整座建築物雖依馬路而建,四周有福波·聖奧諾雷路、愛麗舍路以及加布里埃大道和瑪爾基宜大道。但仍似自成一體,冷艷奢華。
義大利總理府
如果一名遊人來到羅馬的科羅那廣場(又名立柱廣場)並從義大利的總理官邸奇吉宮走過,他也許並不知道這幢建築物有著非同一般的重要性。雖然在大門口有兩名全副武裝的警衛持槍站崗,大門的玻璃也是防彈的。但因沒有任何禁行標志,所以遊人們更容易被繁華熱鬧的廣場景色所吸引。
比利時首相府
比利時的首相官邸座落於首都布魯塞爾的憲法大道16號。
荷蘭首相府
荷蘭的首相官邸不在首都阿姆斯特丹而在風景秀麗的「國際城市」海牙。官邸周圍常年聚集著一批又一批外國觀光客,但卻看不見任何警衛模樣的人。
丹麥首相官邸
丹麥的首相府沒有一個獨立辦公駐地。內閣的主要部門被安置在克里斯蒂安宮,與議院在同一個屋檐下。政府的其他幾個部門則散布在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幾幢大樓里。來客只要預約,即可憑有效證件進入克里斯蒂安宮。
瑞典政府官邸
瑞典政府的辦公地是位於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露森巴德宮。遊人只需預約即可進入露森巴德宮參觀。

閱讀全文

與印度的總統府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8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4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