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國土面積世界第幾
印度的國土面積是世界第7位。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印度地形地貌
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
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
❷ 印度人口居世界第幾位
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
印度人口的結構主要以語言、宗教以及種姓來劃分,2011年3月31日公布的人口普查的初步結果是12.1億,至2016年終,印度人口已經達到13.26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8%,印度人口年增長率為1.2%。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ia,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
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
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
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
當地時間2020年6月17日,聯合國大會舉行投票,選舉印度成為2021年至2022年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
❸ 印度的國土面積是世界第幾位
印度的國土面積是世界第七位。
印度國土面積327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七位,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印度南北長3119千米(伸入印度洋部分約長1600千米),東西寬2977千米,海岸線長6083千米。
古印度指古代南亞地區,是一個地理概念,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尼伯爾、孟加拉、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不丹 .以古印度王朝為主體。
❹ 印度國土面積排名
印度🇮🇳,國土面積在世界排名第七位。前六位分別為: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印度的國土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
❺ 印度人口居世界第幾位
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
截止2020年7月8日,印度人口總數為1396341529,佔比17.87%,居世界第二位;中國人口1412289877,佔比18.08%。
年齡結構:
0-14 歲:31.2%(男 190,075,426人/女 172,799,553人)
15-64 歲:63.6%(男 381,446,079人/女 359,802,209人)
65 歲以上:5.3% (男 29,364,920人/女 32,591,030人)
過去數十年來,由於工業化和糧食生產技術進步,促使全球多數地方的出生率上升,加上醫學科技的發達導致死亡率大為下降,世界人口出現快速且大量的增長,科學家稱此種人口自然增加率大幅增加的現象為「人口爆炸」。這一現象在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當今的印度和一些非洲國家非常明顯。
人口過快增長使得人類對各類資源的需求加大,對整個生態環境而言都是一種負擔,更可帶來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等問題。因此現今許多國家都在試圖控制人口的增長,降低生育率。
雖然總的來看大多數國家的人口增長率都在自然地逐年下降,一部分國家仍然通過政府強制執行等方式干預人口增長。但這一舉措可能更帶來年輕人口數銳減,加劇對人口老齡化的擔憂。而部分發達國家,例如日本和俄羅斯,則面臨人口過少的問題,這些國家的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已經非常大,已經制約了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這些世界人口大數據,你都知道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人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世界人口
❻ 印度人口居世界第幾位
第二:1,395,800,000。
印度人口的結構主要以語言、宗教以及種姓來劃分。2007年大概有11億,2011年3月31日公布的人口普查的初步結果是12.1億,2017年人口數為13.24億人。
印度目前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國,2019年末總人口數13.687億人。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報告預計,大約在2027年左右,印度人口將會超過中國人口,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年齡結構
1、 0-14 歲:27.34% (男 186,087,665人/女 164,398,204人);
2、 15-24 歲:17.9% (男 121,879,786人/女 107,583,437人);
3、 25-54 歲:41.08% (男 271,744,709人/女 254,834,569人);
4、 55-64 歲:7.45% (男 47,846,122人/女 47,632,532人);
5、 65 歲以上:6.24% (男 37,837,801人/女 42,091,086人) 。
印度於2011年的識字率為74.04%(男:82.14%;女:65.46%),識字率以卡拉拉邦最高,比哈里邦最低;性別比是1.064男/女,預期壽命68.59歲,人口增長率為1.606%,出生率為22.69 /1,000人。
印度由於貧富差距大,都市中有不少的貧民窟,傳染病竄流:登革熱、瘧疾、日本腦炎、甲型肝炎、E型肝炎等危險程度皆高。
語言
印度-雅利安語支及達羅毗荼語系分別為印度主要語支,分別占總人口的74%及24%,其他語言則屬藏緬語族、南亞語系,印度未訂定國語。
目前印度的第一官方語言是印地語,約30%人口使用,為印度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英語已經在1965年終止了它唯一官方語言(或與印地語相同的)的地位,但依舊保留了它「第二附加官方語言」的地位,亦是全國性的通用語言,主要在政治和商業交往場合使用,英語在教育方面也相當重要。
另外還有其他21種地方性的預定官方語言,包括了馬拉雅拉姆語、泰米爾語、泰盧固語、卡納達語、孔卡尼語、馬拉地語、烏爾都語、古吉拉特語、奧里亞語、旁遮普語、阿薩姆語、喀什米爾語、信德語、尼泊爾語、梵語、曼尼普爾語等,另外登記的還有超過1,600種語言。
❼ 印度人口居世界第幾位
第2位
印度的人口現在居世界第2位,並且也是金磚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印度三分之二的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 ???????,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ia,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印度是世界上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數世界排名第二。其中男性人口6.237億,女性人口5.865億。根據普查結果,過去十年,印度人口增長率為1.764%,較2001年人口普查時的2.115%出現明顯下降。普查結果還顯示,印度擁有自獨立以來的最低兒童性別比例,即男女比例為1000:914。其次印度也是金磚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
民族:
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46.3%,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亞納邦、比哈爾邦和拉賈斯坦邦等地。多數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大部分操印地語,少數人說烏爾都語。主要以務農為業。
泰盧固族(TELUGU)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8.6%,又稱安得拉族。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大多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安得拉人嗜吃辣椒,喜歡喝茶。
孟加拉族(BENGALI)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7.7%,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比哈爾邦和奧里薩邦等,操孟加拉語,大多數人信印度教。主要從事農業。
馬拉地族(MARATI)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7.6%,主要分布在馬哈拉施特拉邦。主要信奉印度教和佛教。馬拉地人喜歡摔跤,還善於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
古吉拉特族(GUJARATHI)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4.6%,主要分布在古吉拉特邦。操古吉拉特語,多數人信仰印度教,少數人信伊斯蘭教和耆那教。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較發達。
加拿達族(KANNADA)佔印人口3.87%,說加拿達語,分布在卡納塔卡邦。
馬拉亞拉姆族(MALAYALAM)佔印人口3.59%,說馬拉亞拉姆語,分布在喀拉拉邦。
旁遮普族(PUNJABI)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2.3%,主要分布在印度旁遮普邦,大部分人操旁遮普語,少數操印地語和烏爾都語。信奉錫克教和印度教。多數人從事農業,少數人從事畜牧業和手工業。旁遮普人能歌善舞。
阿薩姆族(ASSAMESE)主要分布在印度的阿薩姆邦,操阿薩姆語。信奉濕婆神。多從事農業、畜牧業。以大米為主食,尤其喜歡喝茶。
奧里薩族(ORISSAI)主要分布在奧里薩邦。奧里薩人主要信奉印度教,奧里薩一向被譽為印度教之鄉,素有印度教聖地之稱。奧里薩人以米飯為主食,衣著簡單樸素。
❽ 印度經濟世界排第幾位
2020年,印度的經濟總量為194.15萬億盧比,大約摺合2.62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6位。
從印度各方面的實際情況來說,雖然印度全國擁有13.8億人口,穩居世界第二位,而且極有希望成為世界第一。但是,印度很難成為工業強國。因為,印度沒有成為工業強國的土壤。
2020年,印度的經濟總量為194.15萬億盧比,大約摺合2.62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6位。從印度的歷史發展,也能看出印度缺乏工業化基礎的大問題。
印度現狀
印度缺乏工業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土地對農民的束縛。在印度13.8億人口中農民佔了70%以上。其中,大部分農民都是沒有耕地的佃農,只能租用地主、富農們的耕地生活,這是一種你情我願的生活模式。
印度各地一旦推行工業化,立刻會遭到地主、農民兩個群體的反對。地主們自然不希望失去土地,還指望著細水長流。
❾ 印度的總人口居世界第幾位
截止2021年,印度的總人口居世界第2位。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人口數量有13億左右,位於亞洲的南亞部分。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大部分印度夫妻沒有避孕的意識,選擇不停的生,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
印度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的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紡織業以至服務業等,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人種
關於人種的劃分,歷來聚說紛紜。受到學術界普遍公認的劃分方法,是由B.s.古哈於1935年提出來的。
將印度的種族劃分為五個主要類型:尼格羅人(the Negroids)、原始澳大利亞人(the Proto-Austroloids)、地中海人(the Mediterraneans)、迪納拉人(the Alpoinarics)以及印度土著人。
民族
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46.3%,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亞納邦、比哈爾邦和拉賈斯坦邦等地。多數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大部分操印地語,少數人說烏爾都語。主要以務農為業。
❿ 印度的國土面積是世界第幾位
印度的國土面積是世界第7位。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印度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10)印度佔世界多少個第一擴展閱讀:
印度的相關知識:
亞洲南部有三大半島,印度位於中間面積最大的一個半島上,印度半島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南部突出於印度洋,呈現出一個倒立的等邊三角形。
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坐落半島北部及西北部將印度半島與亞洲其他大陸隔離開,半島的血積約415萬平方公里,內部地形地貌豐富多樣,資源充足,物產豐盛,幾千年來 孕育和發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因此,印度半島可視為大陸獨立的一部分,19世紀被命名為」印度次大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半島分割成幾個國家,遂改稱「南亞次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