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傳說印度要什麼時候登月可能性
印度阿三想登月,再等20年吧!阿三要是解決了那火箭當炮仗摔的問題,那樣登月才有可能進行。
印度阿三現在主要依靠美國來發展自己的國力。要不是美國給撐腰,阿三敢和中國叫板嗎!!!阿三現在的航天水平還不足以自己探測其他天體。
阿三也是美國用來制約中國的一個棋子,阿三的人氣也是美國給提供的。
❷ 印度計劃在2020年前載人登月,大家覺得實現的了嗎
現在的美國恐怕要干這個都有點兒難,更何況是印度
❸ 嫦五探測器將軟著陸月球,印度突然公開航天計劃,最快年底登月
11月30日據國家航天局消息,今日凌晨4時40分,成功發射的嫦娥五號在科研人員的調試下,順利將探測器組合體分離。探測器被報告稱通信等系統良好,地面測控正常,接下來分離的著陸器會被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以及後續的自動開采月球土壤等工作任務。
對於航天科學界而言,人類已經有40年沒有開采月球的土壤了。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曾報告稱,月球有很多的奧秘和資源等著人類發現,月球兩級正在「生銹」,月球表現有富含鐵的岩石,但不知道是否存在氧氣和水,若能成功開采定能為人類帶來福音。
就在嫦娥五號發射的第7天,印度ISRO公開了一份航天計劃,印度航天最快有望年底實現探測器登月。此前,印度聯邦部長對外透露:繼「月船2號」後,「月船3號」或在2021年初發射,該計劃當中不含軌道器,整個項目的費用高達61億盧比 。
ISRO主席也表示,該航天登月計劃最快有望年底實行。但受到疫情影響,印度ISRO也可能會選擇推遲到明年3月份進行。值得一提的,上一次「月船2號」維克拉姆號著陸器軟著陸過程中出現了技術故障,印度地面的測控中心失去了對探測器的控制和信號,最終美國NASA確定印度「維克拉姆號」撞擊了月球表面,ISRO的探月計劃受阻。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調查和分析,印度發現了「月船2號」的系統存在問題,目前新德里政府已經批准「月船3號」航天登月計劃,由於「月船2號」的軌道器完好無損,於是最新的登月計劃中,火箭發射「月船3號」中不包含軌道器,只有著陸器和月球車。
有印度網友認為,印度政府已經負債累累,在航天上的研發完全是在浪費時間、金錢和資源,畢竟美國已經有40多年沒有二次登陸月球,若能開發美國早就成立項目了,印度很多民眾呼籲請ISRO停止所有的太空任務,並把研發的資金放在防控疫情上。
但印度航天的專家告訴外界:失敗乃成功之母。在航天的發展 歷史 上,沒有哪個國家是一帆風順的,美國和前蘇聯包括歐洲航天局都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教訓,所以印度也會繼續努力。
❹ 印度再發射登月飛船
2019年7月22日,在印度安得拉邦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搭載「月船2號」月球探測器的GSLV MK-III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新華社發)
再度發射
「月船2號」月球探測器當地時間22日14時43分(北京時間17時13分)在南部安得拉邦斯里赫里戈達島升空。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說,「月船2號」「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強大」「搭載10億(印度)人夢想」前往月球。
「月船2號」14日點火升空前不足一個小時中止發射倒計時,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事後給出的原因是運載火箭出現「技術故障」。謹慎起見,這一機構取消當天發射。
《印度時報》16日以一名參與發射任務的資深研究人員為消息源報道,取消發射是因為運載火箭發動機氦燃料組件泄漏。
發射「月船2號」的GSLV MK-III運載火箭是印度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有三級和兩個助推器,能把4噸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路透社21日援引多名專家的話報道,像發射「月船2號」這樣復雜的發射任務可能會遇到多重挫折,與其做出可能破壞整個計劃的冒險決定,推遲發射更為謹慎。
在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太空政策部門主管拉傑斯瓦里·皮萊·拉賈戈帕蘭看來,即便發現細小疏漏,也不能賭運氣。
多重任務
「月船2號」「奔月」路程大約38.4萬公里,耗時大約47天。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說,「月船2號」預期9月7日在月球南極區域著陸。
作為印度第二個月球探測器,「月船2號」耗費資金相當於大約1.4億美元(約合9.6億元人民幣)。探測器由月球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月球車組成,收集水冰、岩石和土壤數據。
月球軌道飛行器將繞月飛行大約1年,拍攝月球表面的情形並研究月球大氣的構成。著陸器能直接與地面控制中心以及軌道器和月球車通信,將搭載月球車在月球南極區域「軟著陸」。月球車最大行駛路程500米,將收集月球圖像和數據並回傳。
2008年,印度首次發射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做繞月飛行的同時釋放探測器,在月球南極附近「硬著陸」,即撞擊月球。
經由對「月船1號」所採集數據的分析,美國研究人員認定月球南極存在水冰。
❺ 印度曾成功登陸過火星那為何登月失敗
印度無法獨立完成探月任務,尋求多方盟友,但是盟友不靠譜,導致其探月工程一拖再拖,最終失敗。
「月球2號」項目總耗資約1.4億美元,由於俄羅斯未能按照承諾交付著陸器,促使印度推後了這個計劃的實施時間。這個項目包含了包括軌道器、著陸器和月球車3個模塊,攜帶了10多個各類研究裝置,最引人注目的是月球車,僅有公文包大小,重量為25公斤,它將攜帶兩個分光計用於探測月球表面的元素組成——包括等離子體層以及像氦-3這樣的同位素的數據,後者是未來核聚變能量反應堆的潛在燃料。
「月球2號」的攜帶的軌道飛行器所攜帶的水測繪儀同樣讓人期待,因為太陽風中的質子會產生羥基離子,這些離子會漂向月球的兩極,在那裡它們會被隕石坑中的水冰俘獲,而水測繪儀將會對這些水冰展開探測。如果成功,這將是印度航天史上的里程碑,印度也可藉此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與中國之後第四個實現月球探測器軟著陸的國家,並如期開展探測工作。
著陸的前15分鍾Vikram正以3200公里/小時的速度下降,當海拔大概減至30公里時,它開始發動4座引擎緊急減速,只不過在距離陸地僅剩2.1公里時,意外發生了:Vikram偏離了預定軌道,就此「失聯」,任務失敗了。
巴基斯坦聯邦科學和技術部長法瓦德·喬杜里在社交媒體上第一時間嘲笑印度拙劣的落月技術,諷刺印度「月船2號」的著陸器是在印度孟買買的「玩具」。
兩天後,9月8日,在月球軌道上的「月船2號」傳回了Vikram在月球上的影像,但印度航天團隊最終未能與它建立訊號。
❻ 印度計劃什麼時候登月
印度已經宣布2007年發射繞月球衛星.
本來,按咱們的規劃,從「神一」到「神六」,從繞地飛行到載人航天
,一步一個腳印,走得慢卻也走得穩穩當當。人類到今天共發射了5000多個航天器,中國才佔1%,就算航天員上天了,但距離月球還相當遙遠,登月作為中國人深空探測的下一個目標,算是長遠規劃了,就連兩年前宣布的「嫦娥計劃」壓根兒也沒登月的事兒。
可這原本正常的長遠規劃讓咱們的大小鄰居憂心忡忡:美國總統布希在「嫦娥計劃」公布後,馬上宣布美國航空航天局將實施重返月球「新太空計劃」。有專家說這是因為美國覺得「沒面子」。這么簡單?要知道,計劃一旦啟動,花費將以千億美元計,拿這么多納稅人的錢買面子,總統可不傻。美國眾議院航空航天小組委員會主席肯。卡爾沃特一語道破玄機:「如果在這一領域中國打敗了我們,將是十分令人難堪的——我們必須保證在外太空的軍事領先地位。」原來,自從多年冷落登月後,美國一直把重心放在太空梭和國際空間站上,現在要重新搞載人飛船進行登月,這一下就使中美在載人航天領域差距突然縮短了近30年,他能不擔心嗎?
更不用說近鄰印度和日本了,這兩個國家的航天一直依賴西方技術,錢花得不少,成就卻不大,日本更是接連遭遇火箭發射失敗和衛星無法入軌的「慘禍」,「嫦娥計劃」讓他們慌了神,匆匆發布了各自的探月、登月計劃,並且時間「剛好」 比中國提前一年。去年,耗資3億美元的日本月球和工程探測器「Selene」升空,隨後,印度第一個地球軌道外計劃「 迅速」獲得政府支持。
要想將來有「制天權」,中國的登月計劃也得加油才能跟鄰居競爭得起。
❼ 630噸火箭成功發射,一箭36星不可小覷,印度終於追上中國腳步了嗎
這次發射一箭36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就是印度未來航天計劃的一大關鍵所在。這也是印度在航天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對印度今後的發展來說也是意義重大。這次印度所發射的火箭型號為長征三號乙(P-1),重量達到了630噸,火箭最大推力高達775噸。這枚火箭採用“二級固體火箭+一級液體火箭+二級液體火箭”組成的混合動力系統,可將有效載荷送入近地點2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遠地點2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和近地點3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由於火箭還具有一級入軌高度低、發射周期短等特點所以在近地點200公里上空飛行效率高達90%以上。
❽ 印度月船2號將於9月7日登陸月球,印媒大肆吹捧,已「超中趕美」
說起印度,很多人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外掛式的火車、神奇的摩托車表演。而談到印度的航天,往往想到的是其一直在吹捧的「航天強國夢」。尤其是在前不久發射成功的月船2號(Chandrayaan-2),如同給印度媒體打了一針興奮劑,大肆吹捧,一度稱之為「超中趕美」道路上的重大突破。
而在最近,隨著月船2號脫離地球引力場,步入月球引力場。印度當局表示,月船2號如果一切順利,可以在9月7日,也就是不到接下來半個月的時間里,將蘭德(LANDER)月球登陸器部署在月球南極。因為這一消息,無數的印度人更是直呼,「這是每個印度人心潮澎湃的時刻!印度正在趕上並超越中國。」
其實這個就有些尷尬了。印度口裡總提的航天強國,卻硬是要和中國比較。現在印度的這個月船2號,實際上是2003年中國載人航天早已經成功實現了的過去時,曾經嚴重傷害了三哥的「自尊心」,才讓三哥設下的這么一個月船1號、2號的計劃。
當時的月船1號,在2007發射成功,讓印度上下興奮不已,不過隨後就了無音訊。只是有消息稱,因為內部儀器問題發生故障導致與地面單位失聯。但終歸是送上天了,其他的都可以在以後解決。這也是三哥為人稱奇的一個邏輯思維——能把東西送上天,只要沒當場爆炸,那就算成功!至於上去有沒有用,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三哥繼續投入了月球2號的計劃,一晃12年過去了,月球2號的發射計劃是一拖再拖,當時說好2017年左右可以發射,結果每次到臨門一腳要發射了,全國直播也弄好了,然後就會每次對外表示,有技術原因需要推遲。這一次又一次的推遲,就推到了今年7月末。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的發射任務,還創造了一個「世界第一」。不過這個「世界第一」,三哥倒是不太想認,因為這是個全球倒數第一。印度發射火箭的運載效率罕見的完成了「前無古人」的1.15%,而同級別俄羅斯「安加拉」火箭的運載效率為3.22%,美國的SPACEX「獵鷹九號」則為4.15%。
其實,印度主要的差距在於火箭用料方面,美俄的用料通常是偏向於鋁鋰合金或鋁鎂合金等復合材料,不論是外殼還是內部結構都相對輕一些。而三哥就比較乾脆,奔著「少花錢多辦事」的態度,全程使用的是不銹鋼,一通材料加上去,一個運載重量只有10噸的火箭,火箭本身硬是能達到640噸的重量。同期中國的長征3號乙運載重量是12噸,火箭本身重量僅僅只有450噸左右。
此前三哥的航天工程還折騰出來一個「1箭104星」的偉大創舉,創下了世界紀錄,聽上去挺厲害,送上去這么多衛星,但實際上,不少業內人士將之比喻為送上去的是104顆「土豆」,聽起來高大上,其實毫無用處。
有分析稱,印度航天的最大問題,還是在於沒有自己的中繼站和深空監測網路。此前探測火星,全程靠著美國航天局NASA的跟蹤,自己國家的地面站玩不轉,那麼全過程都要抓瞎。而這一次的月船2號,靠的則是歐洲空天局的協助測控。印度看似成就非凡,但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完全就是個形象工程。
而就是這樣做著航天夢的印度,本國媒體也是吹得天花亂墜。這也招來了不少人的不待見。有一些國內網友因為這樣的事情看多了,還順便黑了一波「棒子」,戲稱,如果光看印度和韓國的新聞,甚至以為世界格局已經發生巨變,要變成印、韓兩極格局了呢!一個認為自己什麼都厲害,一個認為什麼都是自己的。(聽風吹荷)
❾ 我看了百度百科印度說2015年之前實現太空人登月印度還比中國早N年 你說可能嗎
無語了,印度人簡直就是搞大躍進了,在中國載人航天成功之前,印度人就說要在21世紀初實現載人航天,但是中國神舟上去了這么多年印度一點影子都沒有。最近消息是2013年實現。就算到時候後能實現也比中國晚了十多年,按這種效率估計印度到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時能趕上。
❿ 印度12年前就要登月,結果中國早已完成登月,他們為何還在研發呢
咱們有句老話叫做「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腳踏實地的去做,誰也不可能一口吃個大胖子。在科學研究方面更是如此,就拿我國的載人登月工程來說吧,我國首先發射了月球探測器,然後才在月球上登陸,最後一步才是真的把人送上月球,到這一步保守估計要到2030年!不過剛剛用導彈打下衛星的印度卻不耐煩了,要成為繼中國之後第四個登月的國家!
就在印度宣布發射登月探測器沒多久,以色列耗費了1億美元研製的「創世紀」號飛船打算登月,一旦以色列完成月球著陸,將會成為繼美國、蘇聯(俄羅斯)、中國之後第四個實現登月的國家。不過以色列的飛船在距離月球一步之遙的時候卻墜毀了,這不但告訴世界登月沒那麼簡單,同時也給印度人破了一盆冷水!就算他們能夠此次能夠按時發射,這個開飛機都能經常墜毀的國家,真的能夠實現登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