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真實的印度是什麼樣和傳聞說的一樣嗎
出國旅行早對我們來說不是新鮮事了,現在一個普通家庭只要有時間,就會選擇去國外旅行,體驗他鄉的風土人情還是很不錯的,小編一直想去印度遊玩,但是卻覺得一個人去玩會有危險。畢竟傳說當中的印度臟亂差,而且當地的女人地位非常的低,自己一個人去,肯定有危險的。
這些人友好地告訴我們,中國人反應他們衛生情況之後,他們已經重視了,而且改進了!看到街頭的美食很乾凈,小編就忍不住買了些來吃,如果是你會買嗎?
2. 泰國印度好看的青春電影
我還看過《曼谷之戀》和《美麗拳王》,雖然不是新片可是也很好看的!
《曼谷之戀》是同志愛情片,我很喜歡裡面的主題曲的;《美麗拳王》是講泰國
的變性拳王龍唐的故事,音樂也很好聽,還有裡面的泰拳動作太漂亮了,不知你
看過沒,沒看過的話一定要去看看啊。
3. 印度的「聖女」是什麼樣的存在
印度的聖女是印度寺院的奴隸,在我們的認知當中,我們覺得聖女是一個特別神聖的詞語,在我們的心目當中聖女應該是和我們心中的神明一樣的東西,但是在印度卻並不是如此,印度的聖女反而是地位極其低下的一類人,印度的聖女是印度寺廟的奴隸。
三、聖女的可憐結局雖然聖女在人們的心中有著較高的地位,但是人們都清楚的知道聖女是在寺廟內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基本上成為聖女的人都成為了寺廟的奴隸,一直服務到自己年老色衰為止,就算不在寺廟呆了,但是大家都知道聖女是干什麼的,也就沒有男人願意取聖女。
雖然這是印度當地的風俗習慣,但是在我們看來這仍然是一個相對來說較為低下的風俗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濟的發展,這樣的陋習在印度也慢慢的在改變,現在的情況已經好了許多。
4. 印度人生活的習性
印度人如廁之後,確實是用手去清潔的——(只限於左手。這點請記住)。一開始我在網上看到相關說法,也不敢相信,認為是醜化印度人。現在經過多方認證。證明這個說法屬實。
其次,說說他們的方法。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不幹凈。印度廁所不像我們的公廁有衛生紙,但是全部在馬桶旁備有一個水槽。是伸手可及的。專門用來幫助事後清潔。連最豪華的酒店衛生間也是如此。因此,去印度的朋友,除了護照,衛生紙是必須隨身配備的。否則,你只能學習印度模式了。
在印度,用手清潔的問題,和文化、素質、學歷、階層是毫無關系的。即使白領階層也照樣是這個習俗。因此,印度人來中國旅行,感覺最不方便的,是衛生間蹲坑旁邊沒有水槽,如廁之後比較別扭。
印度人是手抓飯。孟加拉人也是這樣。都是用右手的。絕對沒有人用左手。因此,如果和印度人吃飯,最好左手不要伸到桌面上來。
5. 「這也太美了」,印度因眼睛走紅女孩,為何讓網友如此驚嘆
因為這個女孩的眼睛非常美,而且很有靈性,所以讓網友驚嘆。人們對於美麗的事物往往都會多一些關注,而一個印度的女孩就因為一雙美麗的眼睛而獲得很高的關注度。在這個女孩身上所展現的魅力,讓很多人都紛紛感嘆她就是上帝的寵兒。
這雙眼睛確實很有魅力,讓網友看到了女孩洋溢出來的喜悅,也嗅到了青春的氣息,這樣的女孩美得彷彿是從童話中走出來的公主。所以很多人在看到這些照片時都為女孩的顏值所驚嘆,而攝影師更是毫不掩飾兩年女孩的照片作為自己的頭像。因為這一雙靈動美麗的眼睛,女孩也受到了世界各地不同人的喜愛。
6. 印度只有窮人家的孩子才會去當的聖女是什麼樣的存在
印度的聖女其實就是印度長老的性奴隸,為印度印度寺院的僧侶提供性服務。印度的聖女聽起來是令人尊敬的存在,但是實際上印度聖女的命運卻十分悲慘。
就是因為印度教這一聖女的習俗,葬送許多無辜少女的青春和幸福。對於這些聖女來說,她們出身社會的底層,根本沒有辦法去反抗。畢竟她們家裡貧困,為了能吃上飯,不得不選擇當聖女來活命。
7. 他鄉的童年之印度篇
03 印度—教育的創新與個體的努力
片子一開始,旅居印度7年的尤芷薇記者提到一個印度詞彙:judaad。意為替代方案。比如在洗澡時,沒有花灑,於是把鐵桶扎孔當做花灑用。印度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度,很多時候需要想其他辦法解決問題。因而在這種大環境下,各種替代方案應運而生。這也是很多印度企業家外企CEO很擅長的一點:在混亂中製造秩序。
那麼,judaad在印度的教育中又有什麼體現呢。
這位記者繼續說,在教育中的體現,在她看來是不接受所謂的標准答案。在印度的課堂上,學生們很積極舉手發言回答問題,哪怕問題的答案結構都還不清楚,也敢講出來。最後在辯論中,答案就會被找出來。
看完全片,總結了印度教育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兩點:創新與個體的努力
創新
鏡頭來到加拉卡提一個偏僻貧窮的小村,在這里建了一所「雲中學校」,放置了電腦供孩子們使用。每天下午,雲中學校會接通世界某個角落的一位志願者,與孩子們直接通話教授他們各種知識。
在這所學校,採用SOLE(self organised learning enviroment)―自我組織的學習環境的教學方法,孩子們經常會成立小組互相討論,進行自主學習。
遠在果阿海濱的一所國際學校「天堂學校」也採用了這樣的教學方式。學校創始人希爾帕・梅赫塔說:傳統學校系統總是教人服從,降低學生自信心。而她認為孩子們應該主導他們自己的學習之旅。
此外,在與學校的4位老師討論該不該給6歲的女兒買一台電腦時,有位叫斯尼達的老師回答說:他們應該學會使用任何資源,無論是書本、還是互聯網、網路全書,還是他們身邊的人。當學生們太沉迷於游戲時,會帶他們出去看看大自然,讓他們意識到不是想限制他們玩游戲,而是想讓他們學會自我調節。
個體的努力
印度是混亂的,也是多姿多彩的。印度的教育並不是作為一個整體令人稱道。而是在混亂與落後中,總有個體在努力,在改變。
1 - 月經網路全書
在印度,很多女孩到了青春期會輟學,據說很大原因是學校沒有合適的衛生設施。阿迪提・古普塔和圖印・保爾夫婦這對平面設計師夫婦,設計了一套「月經網路全書」,以漫畫的形式給女孩們普及正確的生理衛生知識。這套書成為無數女孩的啟蒙,甚至改變了她們的人生。
書被介紹到遠在500公里之外的孟買,在課堂上被使用,也在專門的團體活動中被分發。
圖印・保爾說,所有重大的改變都是從個人開始的,必須是來自個人。因為政府很難掌控每一個個體的需求,而個人會更了解個人有什麼需要,而這些人會創造出解決辦法。
中國的一句古語也很好的對應了以上這段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2 - 廢物變玩具
阿爾溫德・庫布塔是「廢物變玩具」的倡導者。早在他年輕的時候,是一名工程師,他發現很多窮孩子沒有玩具,便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從廢品垃圾中尋找材料,動手製造玩具。
他說,這些都是非常簡單的東西,即便是最窮的人也可以玩上,在一個充滿了商業的世界,只為了富人的世界,太多窮人、窮孩子落在後面,他們被邊緣化,沒有途徑得到任何東西,有了互聯網,可以讓一切免費。
庫布塔把書公開在網上,也做短視頻發布在自己的網站上(TOYS FROM TRASH)。
他還說,對於孩子來說,玩具最好的玩法就是打破它(邊說邊演示)。這讓人們深度學習到很多科學知識,不是只有在一個地方這樣學,而是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這樣學。這是學習科學最好的方式,不需要孩子花錢,但需要時間,孩子們不需要太多錢,但他們需要時間。花很多時間與他們在一起,之後他們會成為自主學習的人。
在印度,這樣的以小推動大,以小影響大的例子還有很多。也正因為他們的努力與付出,為這個國家的教育發展添磚加瓦,推動了人才的培養,提升了國家的地位與實力。據2019年的數據顯示,《財富》世界500強公司中,30%的公司由印度人擔任CEO,世界經濟論壇上,印度獲選全球第4大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市場。
在片尾,還有這樣一段解說:印度是最沒規則的,所以印度人才擅長管理不確定的事情。他們從不羞於表達意見即便這些意見只是考慮了一半。
印度的教育,還有沉重的問題,但文化上的精神根源和教育上的創新思維方式,快樂和友愛,思辨與變革,以及個體的努力與付出,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大的進步與突破。
*《他鄉的童年》系列發表於微信公眾號「小朋友的溫柔鄉」
一個專注於小朋友們成長的有溫度的公眾號。
8. 印度青春勵志電影 有好看的請推薦下
再生緣。天生一對。愛無國界。永不說再見。未知死亡。為愛毀滅。鑽石真情。通緝令。難以置信的愛。我愛你。情字路上。這些印度電影都好看
9. 印度文化有什麼特點
印度文化的特點
印度文化為三方面內容即以宗教為中心,佛教文化在印度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和以詩代史三方面
1.以宗教為中心
印度文學、藝術,音樂、舞蹈,雕刻都以宗教為中心,其表現形式和內容也都與宗教有關,連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觀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也都是在宗教的影響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為此,世界學術界在研討印度文化的最大的特點是什麼這個問題時,大家都會毫不猶豫地說是宗教,宗教融於印度文化之中,無宗教就不成其為印度文化。
在學術界也有人稱印度的某些文學作品為純宗教文學作品。世人熟知的《五卷書》這部聞名全球的寓言故事集,也是宗教人士為後代創造的,字里行間流露出宗教的情感,宣揚的是宗教精神。
印度偉大的民族英雄—聖雄甘地,在領導全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巾,他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也源於印度宗教思想的仁愛主義,他是從印度教的「堅持真理」、「戒殺」和「自製」的信條中衍生了非暴力思想。聖雄甘地堅信非暴力思想的宗教道德力量最終將使本質上熱愛主義的英國殖民者改正自己的錯誤。甘地始終認為,「政治上一旦失去宗教也就失去了靈魂」。他運用宗教學說鼓動人民參加反英運動。這種山宗教思想激發起來的愛國熱情,犧牲精神和民族自尊心,其力量是無比巨大的,它迫使英國殖民者不得不放下武器,同意印度獨立。
2.佛教文化在印度文化中占據重要地位
我們如果分析研究印度的古、現代戲劇,電影和音樂舞蹈等劇本,不難發現—個規律,即大多以大田圓結尾。而從內容上分析都貫穿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報應的思想, 其中不時反映出仁愛互助的精神。實際上這是由於受了印度佛教,思想的影響。所以在國內學術界也不乏有人認為印度戲劇、電影,音樂、舞蹈中的六團圓結局是佛教從修養上強調了現實生活中的宗教實踐,它不同於基督教僅勸導人們消極地等待死後靈魂升天的悲觀主義,而是注重精學勤修。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實際上,佛教這一思想的產生,是在與婆羅門教森嚴的種姓制度的斗爭中發展起來的。雖然,婆羅門教不設廟宇,不拜偶像,但是都派生出私人日常生活到國王即位的一套非常繁瑣的理論和祭神儀式,婆羅門祭司被稱為「人間之神」,是知識的壟斷者和人間生活的指導者。他們是人上之人,為第一種姓,其餘的則為第二、三、四種姓,種姓的高低決定一個人的生活和在社會上的地位。公元前6世紀,作為國王和武土的第二種姓剎帝利的力量不斷強大,第三種姓吠舍也在商業活動中掌握了大量的財富,作為第四種姓的首陀羅和排除在種姓之外的奴隸-賤民,他們都對婆羅門傲慢和不勞而獲強烈不滿,反對婆羅門維護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佛教便在這樣的情況下應運而生。佛祖釋迦牟尼反對婆羅門的種性制度,強調梵我不二,苦身修行。主張四姓平等,取消種姓制度,佛教便由此興盛起來。特別是在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偶導下,佛教發展到了極盛時期。由於佛教的興盛與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受佛教影響的文化繁榮起來。無淪是在政治、哲學、文學,藝術、雕刻、音樂,舞蹈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中,都留下了佛教的烙印,即便是卷土重來的印度教(亦稱作新婆羅門教),它也或多或少地繼承了佛教的宗旨。雖然它恢復了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但是,佛教文化所形成的特點,它已無法改變,只能保持現狀或任其發展下去。佛教的哲學,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的仁愛犧牲精神,因果關系,超脫苦修。樂於施捨,印度教也加以吸取。所以,佛教文化在印度文化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若要研究印度文化,必須重視研究佛教文化對印度文化的貢獻和影響。
3.以詩代史
印度文化另一個特點是以詩代少,眾所周知,印度人至今尚未寫出—部完整的屬於全印度人民的歷史書,目前印度最權威的歷史書是《高級印度史》, 由R·C·與字達、H.C·賴喬杜里和卡利金爾·達塔合著。但是,從全面整體的觀念來考這本書,也還不是屬於全印度的歷史書,況且史料尚缺乏,有不少是以傳說和神話為依據的,有些地方也沒有經過嚴格的考證。那麼,印度為何寫不山一本完整的屬於自己的歷史書呢?這與古印度人善於以詩代史有關,由於印度獨特的氣侯和地理環境,古印度人富於幻想,愛作詩,他們往往把古代歷史上的大事記和英雄人物加以改編,並與豐富多彩的神話故事混在一起,寫成一本本長詩加以傳頌。天長臼久,致使後人分不消哪是詩哪是史了。印度最為著名的兩人史詩《羅摩衍耶》和《摩訶婆羅多》就是以詩代史的代表作。為此, 世界學術界稱這兩部文學巨著是印度的古代史書。經過學術界多年的考證,《羅摩衍那》產生於印度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歷史階段,詩中描寫的人與事都是那時代的人與事。例如,「詩中宣揚的道德教條,已經是封建社會的東西,羅摩代表的是新興地主階級,他持以為生的是農業, 而羅波那則代表沒落奴隸主,他以吃內為生,進行游牧活動。從民族矛盾來看,羅摩皮膚是黑色的,是原始印度人的代表。而羅波那,雖然名義上是一個羅剎,實際上是一個婆羅門,他是外來雅利安人的代表。整個一部《羅摩衍耶》歌頌的是新興地卞階級,而通過一夫一妻制, 強調女子的貞節, 表現了作者對王位繼承的純潔性的關心」。《摩訶婆羅多》這部世界—上最長的詩,實際上是把寫古印度王國(相當於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紛爭的史實,那個時代正是印度次大陸上林立著為數眾多的小王國,大小王國為了稱雄一方,你征我戰。所以,國內外學者都認為, 《摩訶婆羅多》不是一部單純的史詩,它反映了古印度很長一個時期內的社會心活和思想面貌。詩里不但有那個時代的人與事的傳說,還有印度教的教規和法典, 以及古印度哲學思想流派形成的記載;另外,詩中還有治國之道, 包括政治、法律、道德、風俗等也佔了相當大的篇幅。所以,印度學術界亦稱《摩訶婆羅多》是古印度的—部網路全書。
10. 印度 | Aal izz well(一切皆好)
平穩度過二十年春秋,此刻我們正享受在青春和陽光的長河,正像《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的這句經典:Aal izz well,一切皆好。可是偶爾也想去探尋生命與靈魂的意義,在面對未知世界正無限渴望的時候,與aiesec的相逢,恰如為我的生活開出一條路,讓我意識到唯有出發,才能與世界感同身受。
懷著一顆好奇心,我選擇了印度的教育類項目,曾經多方了解過這個神奇的國度,但我更願透過自己的眼睛見到一個對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印度。
經過漫長的飛行抵達德里機場後,我稍做整理又馬不停蹄地搭著另一架螺旋槳式飛機從德里去北方「大城市」昌迪加爾…
昌迪加爾第一餐,印度傳統菜Butter chicken加上印度薄餅,以及巨酸的印度酸奶,早聞印度人愛吃辣,可是這微辣也是出乎意料的辣,當然不得不說,雖然印度菜沒有可人的樣子,但是味道會給你一個surprise,還有隨處可見的chicken noodles,不管大飯店還是小餐館noodles都是一樣的好吃。我帶了兩包榨菜和一罐拌飯醬,埃及室友和印度朋友嘗了中國榨菜後,滿臉的驚訝「為啥會這么好吃?!」
與我同在印度為志願者的老趙,是一個很有趣的人,同為中國人,印度手繪mehndi 畫風細致婉約,看起來很是漂亮,老趙覺得新鮮非常想要試一試,畫好後印度朋友都笑著跟他說這是給女孩子弄的。
在印度街頭隨手拍的時候會發現有非常多的孩子穿著臟拖鞋在街頭乞討,小一點的孩子則赤著腳,他們會聚集在商場門口和肯德基這樣的快餐店門口,不僅要錢還要你打包的食物。這里的貧富差距挺值得注意,我住的那棟公寓樓的兩側,一側是極為貧窮的環境惡劣的居民,而另一側卻是豪華的別墅。這世界上總有你看不到的地方,有許許多多的人付出汗水與辛勞堅強的生存。生活百態,令你瞠目的也許他人早已習以為常。
沒有像國內的計程車,在印度打車主要用的是Uber和Ola,還有會宰外國人的auto,以及摩托計程車,人力車也是印度重要的交通方式。如果你追求速度與激情,那麼印度Uber司機是我見過所有國外Uber司機中開車最瘋狂的,車子沒有反光鏡,喇叭如同行車時的音響,會在紅燈前一腳急剎車讓你靈魂震盪。但是我所遇到的所有司機都非常有禮貌,ex. 「नमस्ते,#%@*&¥………」
昌迪加爾盛產芒果,主幹道兩邊全是芒果樹,因為數量大,芒果也比較便宜,炎炎酷暑,有多種熱帶水果盡情享受,怎麼不是一種小確幸呢?不過唯一的遺憾是這里很難買到西瓜,方圓多少里找遍了,真的沒有西瓜啊,西瓜的美妙,大概當地人也很難體驗了。
走在街頭隨處可見的是小吃車,以及可以賣鮮榨果汁的拖拉機,鮮榨果汁不像我們平常喝的那種,味道有點說不出的奇怪,哈哈還是值得體驗一把的,圖為炸土豆餅,味道奇特的好吃,雖為油炸但不油膩,伴著老闆送的各種醬,確是美滋滋的味道。
離昌迪加爾一百多公里的西姆拉,一眼望去,密集的建築,重疊的高牆,要通向這個依山而成的小鄉村,我可是結結實實的走了一次崎嶇的山路,沿峭壁而行,真可謂驚心動魄。在夕陽的余暉下,遠離城市喧囂的此時此地,有一種令人心定的魅力。
村子裡隨處可見不怕人的猴子,會跟你搶東西吃,會讓你給它拍照,與我同行的埃及室友給了他一些吃的,與野生動物來了一次親密接觸。
在這次活動中,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還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俄羅斯,埃及,巴西,土耳其,墨西哥,英國…與他們在一起時,總能感受到不同國家的人們待人處事的方式與國家的特色。我們互相了解互相學習,緣分是上天的饋贈,明明來自五湖四海,卻能共處一室,談天說地。今後大家有無論有多美好的未來,我也會記得此次的相遇和互相給予的幫助。
環境人文全部介紹過,接下來是我的志願者項目。每天坐一個半小時的公交來學校,項目是在一所針對女孩子的社區學堂里教授英語以及中國文化,她們對中國功夫非常感興趣,很喜歡Bruce Lee。學生們喜歡把他們的印度名字寫在本子上,然後讓我音譯成中文名字,有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名字叫做「滾(gūn)滾(gùn)」
學生們喜歡讓我教她們中文,同時又指導我學習印地語,並且嚴格控制著我的發音,在印度,幾乎每個邦都有自己的語言,昌迪加爾屬於旁遮普邦,人們除了講英語印地語,還會講旁遮普語。來這里做教育項目,其實目的並不是單一的,互相學習才能享受更多的樂趣。
每個人都製作了賀卡,這讓我非常感動。她們問我下次來是什麼時候,我說也許兩年後,也許……短短的時間,單純善良的學生們與我足夠建立起友誼,看著她們純粹的眼睛,我真想說遇見你們也是莫大的恩賜。
印度,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有著她獨特的文化魅力,在印度的經歷有歡笑有汗水,可是我仍堅定地認為這份經歷難能可貴,不是有句話說過么,你所經歷的一切都將成為你的財富。Aal izz well,這么一切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