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當地人為什麼能夠直將蛇毒直接當酒喝卻安然無恙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世界經濟發展快速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需要走出國門,見識一下世間萬物的自然以及美好,同時也是體會一下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看下別地的風俗習慣是怎樣的,又有什麼特別之處。
後來查詢這種蛇毒是許多毒梟新的一種販毒途經,只需要很小劑量便能夠上頭72小時,對於這些沒酒喝的酒鬼,是誘惑力十足的。在小編看來喝酒可以,只要不貪杯不酒駕,這不失是一種交際應酬手段!
B. 印度人的風俗習慣
印度人有4大傳統儀式,分別是出生、葬禮、婚姻和普迦儀式。
C. 雞尾酒的製作原理
六大基酒和香甜酒
琴酒(Gin) 伏特加(Vodka) 蘭姆酒(Rum) 龍舌蘭(Tequila) 威士忌(Whisky) 白蘭地(Brandy) 香甜酒(Liqueur)
五大汽水
蘇打汽水(Soda Water) 通寧汽水(Tonic Water) 薑汁汽水(Ginger Water) 七喜汽水(7-UP) 可樂(Cola)
重要配料
紅石榴汁(Grenadine) 檸檬汁(Lenmon) 萊姆汁(Lime) 鮮奶油(Gream) 椰奶(Pina Colada) 鮮奶(Milk) 蜂蜜(Honey) 藍柑汁(Blue Curacao Syrup) 薄荷蜜(Peppermint Syrup) 可爾必思(Calpis) 葡萄糖漿(Grape Syrup)
重要果汁
柳橙汁、鳳梨汁、番茄汁 葡萄柚汁、葡萄制、芭樂汁 蘋果汁、小紅莓果汁 運動飲料、楊桃制、椰子汁
備用配料
杏仁露、豆蔻粉、芹菜粉 紅櫻桃、綠櫻桃、香草片 洋蔥粒、橄欖粒、辣椒醬 辣椒油
長飲的類型
果汁水酒Collins
烈性酒中加檸檬汁和砂糖或糖漿,再加滿蘇打水的類型。著名的有約翰克林酒、湯加連酒等。
清涼飲料Cooler
是烈性酒中加檸檬、酸橙的果汗和甜味料,再加滿蘇打水或姜麥酒的類型。Cooler,即清涼飲料之意,不一定非用吸管不可,也有以葡萄酒為基酒的無酒精的類型。
香甜酒Flip
在葡萄酒、烈性酒中加雞蛋、砂糖的類型。喜歡的話最後撒上點肉豆蔻,有冷熱兩種。
餐後飲料Pousse-Cafe
把任何種類的烈性酒,甜露酒、鮮奶沒按密度的大小依次倒進杯子,使之不混合在一起的類型。重要的是事先了解各種酒的密度。同種酒廠家沒其密度也有差,須加註意。
賓治Punch
以葡萄酒、烈性酒為基酒,加入各種甜露酒、果汁、水果等製成的。作為宴會飲料,多用混合香甜飲料的大酒缽調制,夠幾個人喝的。幾乎都是冷飲,但也有熱的。Punch據說是梵語「五個」(Pancha)之意,源於印度人的語言Punch。它是在印度喝的用亞力酒、水、檸檬汁、香料等5種材料混合而成的飲料。
酸味雞尾酒Sour
酸味雞尾酒是在烈性酒中加檸檬汁、砂糖等甜東西和酸東西的類型。此酒在美國原則上不用蘇打水。其他國家有用蘇打水和香檳酒的。Sour就是酸味的意思。在日本用酸東西或甜東西對人燒酒的酸味雞尾酒很歡迎。
D. 為什麼印度人很少喝酒,因為印度是著名的大米輸出國
印度受佛教文化熏陶,當然很少喝酒,首先,印度作為世界宗教發源地之一,受宗教的影響非常深遠,宗教在這個國家起著重要的角色。其中有些宗教必有的一條戒律就是要求大家不要抽煙也不要喝酒。宗教在人們的信仰方面形成了一個很好的約束作用。其次,在法律層面,印度禁止民眾在公共場所抽煙喝酒,印度的酒市場雖然小,但是印度政府對酒市場還是進一步加強規范,比如造假酒導致消費者死亡的,判處無期徒刑甚至死刑,並罰重金。法律的明文規定,不僅凈化了公共場所的環境,還給大眾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第三,電視禁止播放一切與宣傳煙酒有直接或者間接聯系的廣告。這樣一來,煙酒在電視等媒體上便失去了「話語權」。第四,在印度,並不是隨便一家商店都出售酒類的,即使是有權售酒的商店也有時間限制,何時該營業何時不能營業都有嚴格規定。以上種種做法,都是在營造一種好的環境,從宗教到法律到電視廣告再到銷售渠道上對煙酒的控制,從而影響人們的觀念,久而久之,人們頭腦中「吸煙有害健康」的意識越來越高,越是有文化和地位的人就越守法守教越不跟煙酒打交道,慢慢地,在社會上形成了不抽煙不喝酒的好習慣。
E. 我想知道酒是怎麼做出來的,酒做出來的過程
濃香型曲酒
濃香型曲酒是以瀘州老窖特曲和五糧液為典型代表。工藝特點是:混蒸混糟、泥土老窖、萬年糟(續糟)三個方面。因為酒質優美、出酒率高、出本較低,所以生產濃香型典酒的廠家越來越多。
原料配方 每甑高粱粉120~130千克 母糟用量500千克 大麴22.2~26.3千克 稻殼(填充料)夏季為25~27.5千克 冬季為27.5~31.3千克
製作方法 1.原料處理:高粱必須粉碎,粉碎度應該為通過20目孔篩的佔70~75%,麥曲粉碎度應該通過20目孔篩的佔60~70%。稻殼清蒸,使用熟糠。根據氣溫條件,進行調整投料量、用曲量、水量和填充料量,嚴格控制入窖澱粉的濃度。
2.拌糟:濃香型大麴酒是採用混蒸續糟法工藝,配料中的母糟能夠給予成品酒特殊風格,提供發酵成香的前體物質,可以調節酸度,有利於澱粉糊化,也為發酵提供比較合適的酸度,可以調節澱粉含量。
在蒸糧前50~60分鍾,用扒梳挖出約夠一甑的母糟,倒入糧粉,拌和兩次。要求是拌散、和勻,不得有疙瘩、灰包。收堆後,隨即撒上熟糠。上甑之前10~15分鍾進行第二次拌和,把糠殼攪勻,堆圓,准備上甑。配料時,如果母糟水分過大,就不能將糧粉與稻殼同時倒入,以免糧粉裝入稻殼內,拌和不勻。拌和時要低翻快拌,次數不宜過多,時間不宜太長,以減少酒精揮發。
3.蒸糧蒸酒:窖上面是1~2甑面糟(回糟),故先蒸面糟。蒸面糟時,可在底鍋中倒入黃水,蒸出的酒,稱為「丟糟黃水酒」。蒸後的面糟成為丟糟,可作為飼料出售。
蒸完面糟,即蒸糧糟(大渣)。需要更換底鍋水。上甑時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到輕撒勻鋪,避免塌氣。開始流酒時截去酒頭0.5千克,然後量質摘酒,分質貯存,嚴格把關,流酒溫度以25~35℃較好。蒸酒時要求緩火蒸酒,火力均勻,斷花摘酒,從流酒到摘酒的時間約15~20分鍾。吊尾時間25~30分鍾。然後加大火力蒸糧,以達到糧食糊化和降低酸度的目的。蒸糧時間從流酒到出甑為60~70分鍾。酒尾回入下甑重蒸。
4.打量水:糧糟蒸後挖出,堆在甑邊,立即打入85℃以上的熱水,稱為打量水。因為出甑糧糟雖吸收了一部分水分,但尚不能達到入窖的最適水分,因此必須打量水,以增加水分,有利發酵。量水溫度不低於80℃,才能使水中雜菌鈍化,同時促進澱粉細胞粒迅速吸收水分,使其進一步糊化,所以量水溫度越高越好。
量水用量視季節不同而異。一般出甑糧糟的含水量為50%左右,打量水以後,入窖糧糟的含水量應為53~55%。量水用量,系指全窖平均數,在實際操作中,有的是全窖上、下層一樣,有的是底層較少,逐層增加,上層最多,即所謂「梯梯水」。
5.攤涼:攤涼的傳統操作方法是將酒醅用木杴拉入晾堂甩散甩平,厚約3~4厘米,趟成攏,以木齒耙反復拉3~5次。攤涼是將出甑糧糟迅速均勻在冷卻至適當的入窖溫度,並盡可能地促使糟子的揮發酸和表面的水分大量揮發,但不可攤涼過久,以免感染更多的雜菌。攤涼時間,一般夏季為40分鍾,冬季為20~25分鍾,時間越短越好。
6.撒曲:泥窖一般為10~15米3,第米3可容糧糟800~800千克。當酒醅冷卻到撒曲溫度時,即可撒曲入窖,用曲量為每100千克糧粉下曲18~21千克,每甑紅糟撒曲4~5千克,根據季節變化有所增減。地溫和下曲、入窖溫度如下表所示。
地溫和下曲、入窖溫度(℃)
地溫
4~10
11~15
16~20
21~25
26~30
入窖
16~17
18~19
18~22
22~25
26~30
下曲
22~23
21~22
21~23
23~26
27~60
7.入窖發酵:攤涼撒曲完畢即可入窖。在糟子達到入窖溫度要求時,用車或行車將糟子運入窖內。入窖時,先在窖底均勻撒入曲粉1~1.5千克。入窖的第一甑糧糟比入窖品溫要提高3~4℃,每入一甑即要扒平踩緊一次。裝完糧糟再扒平、踩窖。糧糟平地面(跌窖後),不鋪出坎外。在糧糟面上放隔篾兩塊(或撒稻殼一層),以區分面糟。面糟入窖溫度比糧糟略高。
裝完面糟後,用黃泥密封,泥厚8~10厘米。封窖的目的是杜絕空氣與雜菌的侵入,並抑制大部分好氣菌的生酸作用;同時酵母在空氣充足時,繁殖迅速,大量消耗糖分,發酵不良。在空氣缺乏時,才能起到正常的緩慢發酵作用。
加強發酵期間窖池的管理是極為重要,每日要清窖一次,不讓裂縫。發酵期間,在清窖的同時,檢查一次窖內溫度的變化和觀察吹口的變化情況。
發酵完成後就可出窖堆放,所得到發酵糟即母糟。母糟與高粱粉、稻殼按一定比例配料攪拌,上甑,蒸糧蒸酒。
8.勾兌:不同層次的糧糟蒸出的酒,醇、香、甜、回味等各有突出的特點,質量差異很大。因此必須進行勾兌,使出廠的酒,質量一致。
9.貯存:新蒸餾出來的酒只能算半成品,具辛辣和沖味,飲後感到燥而不醇和,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貯存才能作為成品。經過貯存的酒,它的香氣和味道都比新酒有明顯的醇厚感,此貯存過程在白酒生產工藝上稱為白酒的「老熟」或「陳釀」。名酒規定貯存期一般為三年。而一般大麴酒亦應貯存半年以上,這樣才能提高酒的質量
手釀啤酒製作步驟:
決定要釀制多少公升
雖然本組合一次可以釀制約 18 公升的啤酒,但你若只想先試 5 公升看看,可以先用 4 公升的溫開水,放入 500 公克麥芽精,使其充分溶解於溫開水中,加入約 150 公克的葡萄糖,然後再加水到 5 公升。此時你用密度計測應該在 1.05 左右。
煮啤酒花
啤酒花是苦味與香味的來源,添加量約為 1 公升麥汁放 1 公克的啤酒花,煮沸時間為一小時。啤酒花的添加量可依個人對苦味度的喜好而酌量增減。煮啤酒花半小時後,可加一小湯匙的食用膠,用以促進麥汁澄清。
過濾啤酒花的粗渣
煮完啤酒花後,用紗布或細濾網過濾啤酒花的粗渣。細濾網可先放在煮沸的麥汁中殺菌。濾掉啤酒花後的麥汁放入量筒中,加開水補充到 5 公升。
冷卻麥汁
將麥汁用鋁箔紙 ( 或保潔膜 ) 覆蓋,置於室溫中讓其自然冷卻過夜。
分離澄清麥汁與其沈澱物
第二天,麥汁已冷卻到室溫,此時麥汁下層會有一些沈澱物,將其小心倒入你要准備用來發酵的容器中,盡量分開澄清的麥汁與沈澱物。發酵用的容器可以選擇不銹鋼鍋、玻璃燒杯、瓷器類之容器、塑膠容器等。發酵用容器在加入冷麥汁前用純葯用酒精殺菌 ( 酒精可裝在噴霧罐中,噴出酒精在容器上 )。
加入酵母
加入酵母後容器用鋁箔紙覆蓋,開始發酵。每包酵母有 7 公克,適合釀制 18 公升的啤酒,你若只釀 5 公升,可加入約 2 ~ 3 公克的酵母粉。發酵的溫度在 20 ~ 28 °C。
請注意:釀啤酒用的容器千萬不要用蓋子蓋緊,使其完全密不透氣,這樣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會導致壓力太大而爆炸。
麥汁表面出現泡沫
加入酵母後的第二天,麥汁表面應該會有泡沫出現。
旺盛的發酵結束
等到旺盛的發酵結束後,麥汁表面的泡沫將消失(約加入酵母後的 3 ~ 4 天)。
准備裝瓶
在泡沫消失後的 2 ~ 3 天,可以准備裝瓶。使用回收的啤酒瓶來裝你的啤酒,回收啤酒瓶請徹底清洗乾凈,瓶內噴酒精消毒。
加入二次發酵糖
小心將你的啤酒裝在回收的啤酒瓶中,留下一點空間,以便加入二次發酵糖。0.6 公升的酒瓶放入 5 公克的葡萄糖,0.375 公升的酒瓶放 3 公克的葡萄糖。葡萄糖最好用少量的溫開水溶解,再加入啤酒中。
請注意:不要放超過建議量的葡萄糖,否則恐怕會因壓力太大而使酒瓶爆炸。
封緊瓶蓋
用封蓋機將瓶蓋封緊。
享用你手釀的啤酒
啤酒放置室溫約一個月,即可享用你手釀的啤酒。 享用手釀啤酒的適合溫度是 7 ~ 10 °C,約為冰箱冷藏的溫度。
請注意:瓶子底部會有一些酵母菌沈澱,若你想要倒出來的啤酒澄清一些,在倒啤酒的過程中,盡量不要搖晃瓶子,以免酵母再度使啤酒混濁。
酒度的定義是指酒中純乙醇(酒精)所含的容量百分比。如某酒100毫升中純乙醇含量為10毫升,這種酒的酒度就是10°,但容量是隨溫度高低有所增減的。我國規定是在溫度20℃時檢測。也就是20℃時,100毫升酒中純乙醇含量多少毫升,是為該酒的酒度。像長城干白及干紅葡萄酒,在瓶外標紙下角,印有11%(V/V)的標記,這就是該葡萄酒在20℃時酒度為11°(V/V指的是容量比)。
酒的酒度多少,並不是、也不能代表著酒的質量風味的優與劣,只是說明酒的乙醇含量。尤其是蒸餾烈性酒,如我國燒酒(現稱白酒),並不是酒度越高越好,實際上,酒度越高對人體的刺激也越重,高酒度作為過酒癮來說尚可起些效果,但飲酒應當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一種享用,所以應提倡文明飲酒。
飲酒的主要作用在於助興,促進和諧、融洽、熱烈、盛情的氣氛。所以在邀酌、宴聚、慶賀、婚嫁、節日、餐食中,酒成為不可少缺的一種嗜好性飲料食品。
酒(除果酒)是一種耗用糧食較多的嗜好性飲料,其酒度的高低也標志著耗用糧食的多少,高酒度耗糧多,低酒度耗糧少,且蒸餾烈性酒(白酒)相對營養成分不如發酵酒(黃酒、啤酒、果酒、葡萄酒)。為此,在酒的發展方向上,一再提出要低度化的問題。低度主要是指要發展低酒度的發酵酒種,當然白酒的低度化也不是沒有界限,首先必須注意的是要保持蒸餾酒本身的特色。
進入90年代以來,啤酒發展迅速,已形成在我國飲料酒中第一大酒種,低度白酒(指40°以下)增長的幅度也較快。據1996年全國飲料酒產量統計,啤酒產量已佔全部飲料酒的64.2%,低酒度白酒產量約佔全部白酒產量的36%。與過去相比,在酒的消費上,由較單純的只著重飲高酒度的白酒已轉變為樂於飲用發酵的低度酒。與國際上相比,經過多年酒產品結構的改革,白酒在飲料酒總量中比重在較大下降,由70年代末佔75%左右下降到1996年只佔30.2%,但還嫌所佔比重大,因國際上蒸餾烈性酒(包括白蘭地、威士忌、蘭姆、伏特加等)只佔全部飲料酒的7%左右,如此在進一步壓縮白酒所佔比重上,還有不少工作待於深化。啤酒是國際上的最大酒種,在全部飲料酒中約佔45%左右。我國啤酒發展迅猛,相對而言,其他發酵酒種(如黃酒、葡萄酒、果酒)發展較緩慢。葡萄酒、果酒是國際上第二大酒種,佔全部飲料酒中約25%左右,對此酒種國內尚待下力量求得有較大發展。
白酒是民族傳統性酒種,過去傳統上一般酒度為60°~65°,有些瓶裝酒如茅台在54°左右,東北地區過去散裝白酒50°,兩廣地區過去散裝米白酒40°左右。如何劃分白酒酒度的幅度,目前尚無統一的規定,習慣上可認為50°以上(含50°)為傳統白酒的酒度;40°以下(含40°)的白酒為低酒度白酒;介於40.1°~49.9°的白酒為中酒度白酒。
黃酒也是民族傳統性的酒種,是我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發酵酒,其中紹興酒可稱為代表我國飲料酒的國酒。黃酒營養豐富、歷史長久、性能廣泛(可三佐、三飲)、蘊含酒文化博深,可以外銷,相對來說用糧也尚少,是一個很具發展前景的酒種。黃酒根據含糖量的多少,分為干、半干、半甜、甜、濃甜5類。干酒指元紅類黃酒,酒度在12°~15°,半干酒指加飯類黃酒(為黃酒中代表產品),酒度為15°~16°,半甜酒、甜酒指善釀類黃酒,酒度在16°~18°,濃甜酒指香雪(沉缸、封缸)類黃酒,酒度在18°~20°。
葡萄酒(包括果酒)酒種分為干、半干、半甜、甜4類。此外還有起泡葡萄酒和加香葡萄酒,依色澤又可分紅、白、桃紅3種類種。干與半干酒,酒度為10°~12°,半甜與甜酒酒度為12°~15°,甜酒的酒度還可再高些至18°。
啤酒酒種不是以酒度來區分。一般市售11°~12°的黃啤酒,是指未發酵的原麥芽汁的外觀糖度為11°~12°(外觀糖度與真正糖度有區別,因除含雙糖、單糖外,還包括有短鏈糊精、微量果膠及可溶性蛋白等,故數值偏大些),其成品酒度為3°~4°。對於無醇啤酒,最好稱為微醇啤酒,因不是不含乙醇,而是含量極微,一般在1°左右。
酒的度數表示酒中含乙醇的體積百分比,通常是以20℃時的體積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
表示酒精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比,重量比和體積比可以互相換算。
西方國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規定200proof為酒精含量為100%的酒。如100proof的酒則是含酒精50%。
啤酒的度數則不表示乙醇的含量,而是表示啤酒生產原料,也就是麥芽汁的濃度,以12度的啤酒為例,是麥芽汁發酵前浸出物的濃度為12%(重量比)。麥芽汁中的浸出物是多種成分的混合物,以麥芽糖為主。
啤酒的酒精是由麥芽糖轉化而來的,由此可知,酒精度低於12度。如常見的淺色啤酒,酒精含量為3.3-3.8%;濃色啤酒酒精含量為4-5%。
的度數表示酒中含乙醇的體積百分比,通常是以20℃時的體積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
表示酒精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比,重量比和體積比可以互相換算。
西方國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規定200proof為酒精含量為100%的酒。如100proof的酒則是含酒精50%。
啤酒的度數則不表示乙醇的含量,而是表示啤酒生產原料,也就是麥芽汁的濃度,以12度的啤酒為例,是麥芽汁發酵前浸出物的濃度為12%(重量比)。麥芽汁中的浸出物是多種成分的混合物,以麥芽糖為主。
啤酒的酒精是由麥芽糖轉化而來的,由此可知,酒精度低於12度。如常見的淺色啤酒,酒精含量為3.3-3.8%;濃色啤酒酒精含量為4-5%。
酒的度數
目前,國際上酒度表示法有三種:
第一種:標准酒度(Alcohol% by volume)。標准酒度是法國著名化學家蓋·呂薩克(Gay·Lusaka)發明的。它是指在20℃條件下,每100毫升酒液中含有多少毫升的酒精。這種表示法比較容易理解,因而使用較為廣泛。標准酒度又稱為蓋·呂薩克酒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此法,或用縮寫GL表示;
第二種;英制酒度(Degrees of proof VK)。英制酒度是18世紀由英國人克拉克(Clark)創造的一種酒度計算方法;
第三種:美製酒度(Degrees of proof US)。美製酒度用酒精純度(Proof)表示,一個酒精純度相當於0.5%的酒精含量。
英制酒度和美製酒度的發明都早於標准酒度的出現,它們都用酒精純度「proof」來表示。但三種酒度之間可以進行換算。因此,如果知道英制酒度,想算出它的美製酒度或標准酒度,只要有下列公式就可以算出來:
標准酒度×1.75=英制酒度
標准酒度×2=美製酒度
英制酒度×8÷7=美製酒度
本回答由網友推薦
F. 雞尾酒的來源,含義及製作!
雞尾酒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酒和果汁、香料等混合而成酒就叫雞尾酒,多在飲用時臨時調制。
雞尾酒是一種量少而冰鎮的酒。它是以朗姆酒(RUM),金酒(GIN)、龍舌蘭(Tequila)伏特加(VODKA)威士忌(Whisky
)等烈酒或是葡萄酒作為基酒,再配以果汁、蛋清、苦精(Bitters)、牛奶,咖啡,可可,糖等其他輔助材料,加以攪拌或搖晃而成的一種飲料,最後還可用檸檬片,水果或薄荷葉作為裝飾物。
起源於美洲,這是大部分史料所承認的,時間大約是18世紀末或19世紀初期。究竟如何開始調配和飲用這類色、香、味俱佳的混合飲料,以及「雞尾酒」名稱的由來,則眾說紛紜。
雞尾酒分類
雞尾酒分為短飲和長飲。
短飲,意即短時間喝的雞尾酒,時間一長風味就減弱了。此種酒採用搖動或攪拌以及冰鎮的方法製成,使用雞尾酒杯。一般認為雞尾酒在調好後10-20分鍾飲用為好。大部分酒精度數是30度左右。
長飲,是調製成適於消磨時間悠閑飲用的雞尾酒。對上蘇打水、果汁等,長飲雞尾酒幾簡全都是用平底玻璃酒杯或果汁水酒酒杯這種大容量的杯子。它是加冰的冷飲,也有加開水或熱奶趁熱喝的熱飲,盡管如此,一般認為30分鍾左右飲用為好。與短飲相比大多酒精濃度低,所以容易喝。依製法不同而分若干種。
長飲的類型
果汁水酒Collins
烈性酒中加檸檬汁和砂糖或糖漿,再加滿蘇打水的類型。著名的有約翰克林酒、湯加連酒等。
清涼飲料Cooler
是烈性酒中加檸檬、酸橙的果汁和甜味料,再加滿蘇打水或姜麥酒的類型。Cooler,即清涼飲料之意,不一定非用吸管不可,也有以葡萄酒為基酒的無酒精的類型。
香甜酒Flip
在葡萄酒、烈性酒中加雞蛋、砂糖的類型。喜歡的話最後撒上點肉豆蔻,有冷熱兩種。
餐後飲料Pousse-Cafe
把任何種類的烈性酒,甜露酒、鮮奶沒按密度的大小依次倒進杯子,使之不混合在一起的類型。重要的是事先了解各種酒的密度。同種酒廠家沒其密度也有差,須加註意。
潘趣酒Punch
以葡萄酒、烈性酒為基酒,加入各種甜露酒、果汁、水果等製成的。作為宴會飲料,多用混合香甜飲料的大酒缽調制,夠幾個人喝的。幾乎都是冷飲,但也有熱的。Punch據說是梵語「五個」(Pancha)之意,源於印度人的語言Punch。它是在印度喝的用亞力酒、水、檸檬汁、香料等5種材料混合而成的飲料。
酸味雞尾酒Sour
酸味雞尾酒是在烈性酒中加檸檬汁、砂糖等甜東西和酸東西的類型。此酒在美國原則上不用蘇打水。其他國家有用蘇打水和香檳酒的。Sour就是酸味的意思。在日本用酸東西或甜東西對人燒酒的酸味雞尾酒很歡迎。
G. 足尖上的神飲,大泥鞋踩出來的「腰果酒」,為啥印度人還喝得津津有味呢
印度著名的「芬尼酒」居然是用腳來踩爛的腰果仁,製作而成的。而且製作流程,比「某壇泡菜」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這樣的條件下製作出來的酒,那簡直是腳尖里的「神飲」。
在2009年時,印度芬尼酒就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變成了當地特色農業。現如今,芬尼酒的品質迎頭趕上法國香檳、日本清酒、墨西哥龍舌蘭、俄羅斯伏特加等世界名酒,一樣享有有關法律保護。別以為這類踩的辦法非常不環境衛生,芬妮酒價格但不劃算。因而平常人是喝不到的,只發放給上層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