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已向印度提供超2萬台制氧機,我國還幫助過哪些國家
還幫助過很多國家,比如菲律賓、馬來西亞、寮國、緬甸、澳大利亞等,都在它們危難的時候伸出了援助之手,而且不計前嫌。
『貳』 中國已向印度提供5000多台呼吸機,呼吸機製造難度大嗎
看似簡單的呼吸機,其實技術含量相當高。據業內人士介紹,現代醫用呼吸機早已不是簡單向病患肺部通氧氣的壓力罐,它會根據患者的病情、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等指標,通過肺動力學參數隨時調整氧氣的供應量,並依靠伺服反饋控制系統,利用優化演算法保持供氧頻率與患者呼吸同步。
這套復雜系統對穩定性的要求也很高,無論是壓力驅動系統、患者迴路、過濾器還是閥門,任何零部件發生故障,呼吸機都可能失靈,進而危及患者生命。為應對斷電等突發情況,呼吸機還需要獨立的備用動力源。
倉促進入這個行業的美國工業巨頭不但需要時間來改造生產線等「硬體」,而且還需要掌握核心演算法等維系患者生命的「軟體」,後者恐怕更不是短時間就能摸索出來的。
中國已向印度提供5000多台呼吸機
此前,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發推,介紹了中國近期向印度提供呼吸機、制氧機等醫療設備的具體數據。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今年4月以來,中國向印度提供了5000多台呼吸機、21569台制氧機、超過2148萬個口罩和約3800噸葯品。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資料,每6個新冠患者中,會有一人出現重症和呼吸困難,從而用到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如果病情惡化,還會用到有創呼吸機控制性通氣。
在疫情暴發前,全世界能生產醫用重症治療呼吸機且具備一定規模的廠家大概有10多家,每年的產量大約10 萬台,其中中國廠家的產量在 1 萬台左右。疫情暴發後,需求猛增,各大廠商緊急提升產能,但依然缺口巨大。
『叄』 有一天口罩不再難買,別忘了這些車企
[億歐導讀]?要口罩嗎?汽車牌的!
文丨何奇
編輯丨郝秋慧/張嫣
一罩難求。
「我捐助的第一批3萬只口罩是自己背回來的。」1月28日,正在泰國辦事的譚傑托朋友在當地買到3萬只口罩後,便定了次日凌晨四點的回國航班。
遠在印度的林涵加入了當地誌願者團隊,四處籌集口罩、防護服等物資。2月2日印度時間凌晨三點,308箱物資從孟買搭乘國航飛往北京。那一刻林涵哭了,過去一段時間日夜顛倒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數以萬億的海外捐贈者中,譚傑和林涵只是其中一份子。海關總署2月12日發布數據稱,1月24日(除夕)至2月11日,全國海關共驗放進口疫情防控物資8.7億件,其中捐贈物資共計1.47億件,包括口罩1.08億只、防護服239萬件、護目鏡65萬副,價值超5億元。
據國務院聯防聯控發布會消息,截止到2月11日,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94%,特別是一線防控急需的醫用N95口罩,產能利用率達到了128%,但國內口罩供應仍然有巨大缺口。
隨後,不少汽車企業開始跨界進行口罩生產。
在上汽通用五菱的10W級無塵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地生產一批特殊的戰疫物質——「五菱牌口罩」。2月底,上汽通用五菱的日產量將到到370萬,共有12條聯合生產線,11條自建生產線。
從提出想法到進入具體的實施階段,上汽通用五菱僅用了不到5天時間。2月14日,已生產下線的前100萬只「五菱牌口罩」在現場正式交付,同時,上汽通用五菱對外宣布口罩只贈不賣。包裝盒上寫著:「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
不僅是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廣汽也開始投入到口罩生產中。而未來,這些汽車企業聯合生產的口罩,或許將達到全國二分之一的產能。
當口罩不再難買,「拐點」也已到來。
口罩「危機」
「戴著口罩去排隊,口罩沒買到,還損失了一個口罩。」網上的段子卻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
「為了買個口罩,我們得先去社區居委會登記預約,拿到憑證,才能到指定葯店購買。有時去晚了,口罩就沒了。」家在上海的張洋嘆了口氣,他盡量減少外出,采購全家生活用品的頻次至少在兩天以上。現在的他倒是期待上班,因為有口罩可以領。
2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叢亮表示,復工企業要配備消毒液、體溫槍等物資,為職工配發口罩等防護用品。隨著企業陸續復工,疫情防控進一步升級,「一罩難求」成了企業們頭疼的事情。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顯示,我國近年來就業人數穩定在7.7億左右。按照極端條件來計算,口罩如果按照每人每天一隻的消耗量,則每天的需求量至少在7.7億只左右。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口罩最大產能為每天2000多萬只,N95醫用防護口罩每天的產能僅有約60萬只。
2月10日,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員表示,全國22個省份最新數據顯示,口罩企業復工率已超過76%。這對巨大的市場需求仍是杯水車薪。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由於疫情暴發過於突然,口罩行業上中下游生產商處於半休狀態,加上中國人口基數大等,短期內口罩將會供不應求。「即便是企業拿出全部庫存,加班加點投入生產,也未必能滿足市場需求。」
口罩都去哪了?
雖然人民需要口罩,但汽車牌口罩不一定能買到。
比亞迪的一位高管在朋友圈裡表示:電話被「打爆」了。近日,網上有不少「拼單購買比亞迪口罩」的鏈接在傳播,還有信息稱,比亞迪口罩起售數量為100萬只,2月17日發貨。
比亞迪不得不第一時間進行辟謠,稱首批緊缺物資將定向捐贈給特定人群,如公交車、計程車、網約車的司機以及志願者、機場及空乘人員等群體。後續將結合情況,才會考慮對外平價供應。
按照投產速度,比亞迪的首批口罩將在2月17日量產出貨,投入一線使用保守估計要到月底。
「五菱生產的口罩將被統一調配。」上汽通用五菱內部人士表示,口罩屬於戰略物資儲備,一部分將交給柳州市政府統一調配,用於支援防疫一線,另一部分將會陸續贈送給防疫一線奮斗者、上下游產業鏈等合作夥伴。
除夕當天,工信部向國內幾大汽車製造廠下達緊急生產負壓救護車的任務後,華晨集團、北汽福田、上汽大通、江鈴福特等12家企業便加強定製負壓救護車的生產製造。上汽大通將原本需要一個月的生產研發和製造工期縮短至10天,和疫情搶奪寶貴時間、支援一線。
據億歐汽車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3日,包括整車製造廠、汽車經銷商、後市場及零部件企業在內的汽車領域企業累計近70家出手相助抗疫。
加大內產,鼓勵多渠道進口,政府部門雙管齊下解決口罩等防疫物資不足問題。
2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副司長陳達表示,政府也在積極鼓勵多渠道進口,推動相關企業加大采購力度,捐贈進口口罩免徵關稅,協調做好外國政府和國際組織捐贈口罩入境以後的轉運工作,支持相關企業使用貨運包機的方式將進口口罩運至國內。
近日,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負責人表示,2月底,中國將日產各類口罩近1.8億只,加上進口的防護物資,將很大程度上緩解供求緊張的局面。
尾聲
「希望這場戰疫快點結束,這樣我能早日回到工作崗位。」身在疫區,在家已隔離24天的李芳希望早日回到上海,這份期盼也是每一位國人的心聲。
有足夠的口罩和防護設備,是回到上海並且正常上班的前提。
「汽車人」們在努力,社會各界都在努力。
海關總署2月12日發布數據,從1月24日至2月11日,全國海關共驗放進口疫情防控物資8.7億件,包括口罩7.3億只、防護服741萬件、護目鏡154萬副、消毒物品153萬件、葯品222萬件、醫療器械134萬件,價值28.4億元。
口罩再緊俏,總有不再稀缺的一天。到那時候,希望每個人都還記得為此付出過的人們。
編輯:郝秋慧/張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肆』 中國已向印度提供超2萬台制氧機,印度的醫療體系究竟怎麼樣
中國已經向印度提供了超過2萬台制氧機,印度的醫療體系一般種姓比較低的人醫療系統形同擺設,只有那些高種姓的人才能夠使用上高檔的治療設備。
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從今年4月份以來,中國陸續的向印度提供很多的醫療物資,比如說呼吸機、制氧機以及口罩和葯品等等。而在這當中已經有五千多台呼吸機和超過兩萬多台制氧機送達了印度,這其中還有2148萬個口罩以及3800噸的葯品,這么多的物資全部都已經抵達了印度,從這里可以看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它我們還是非常的有擔當的,但是至於印度懂不懂得感恩,那麼就要看他的做法了,畢竟我們以今做的非常仁至義盡,從人道主義方面來講,我們中國也不輸半點,而且我們還非常鼓勵中國的相關公司積極參與合作,為印度提供很多的便利。
關於印度的醫療體系,你還有什麼較好的想法,歡迎寫在評論下方。
『伍』 中國已經向印度提供超過2萬台的制氧機,除此之外還提供了哪些物資
中國除了向印度提供2萬台制氧機器以外,還提供了2000多萬個口罩。印度疫情爆發開始,中國就一直在關注他們一生的變化。知道他們現在非常急需制氧機,所以中國給他們預定了2萬台制氧機,正在陸續發往印度。印度知道這個消息之後,紛紛表示遠親不如近鄰,向中國表示感謝。我們中國駐印度大使館表示中國將支持印度抗擊疫情,並且會為印度提供一些他們所需要的物資。
現在感覺全球疫情都已經進入了一個尾聲階段。因為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疫苗,並且開始了注射,其次每個國家的疫情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沒有很大幅度的增長。
以上是我自己的觀點,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陸』 中國已向印度提供5000多台呼吸機,這些物資可以給當地提供什麼幫助
這些物資雖然可能只是杯水車薪,但畢竟是我們國家的一份心意,也可以幫他們緩解一下缺少呼吸機的局面。
除了向印度提供2萬台制氧機外,中國還提供了2000多萬個口罩。自印度疫情爆發以來,中國一直關注他們生活的變化。中國知道他們急需呼吸機,已經為他們預定了2萬台氧氣發生器,陸續送往印度。得知這一消息後,印度對中國表示感謝,稱遠親不如近鄰。我們駐印度的中國大使館表示,中國將支持印度抗擊疫情,並向印度提供他們需要的一些物資。
德國也願意出口集裝箱和發電設備,幫助印度抗擊疫情。巴基斯坦外交部發表特別聲明,表示願意與印度人民團結一致抗擊疫情,並向他們提供保護裝置、呼吸機等一系列資源。在這許多國家中,中國拋開過去,表示願意幫助他們。
『柒』 「瘋狂的口罩」:2020第一年貨19天局變
元宵佳節,瘋狂的口罩市場有望趨於平穩。
一方面,供給端開始發力。
2月8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透露,已有超過六成醫療衛生用紡織品企業陸續開工復產。對包括口罩、防護服等上千家企業摸底,昌邑會員企業復工、復產。
截至7日中午,中石化已與合作夥伴對接完成11條口罩生產線,即將進入設備安裝程序。據初步估算,中石化將助力每天新增口罩產能13萬片,29日,實現新增產能至每天60萬片。
此外,有形的手開始介入。此前的2月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出通知,要求從重從嚴從快查處口罩等防控物資價格違法行為。
半個多月來,目睹口罩市場各類亂象的志願者言真(化名),依然心有餘悸。
「賣假貨的、收款不發貨的騙子、囤貨居奇的中間商,我都見過。」言真義憤填膺。
1月21日以來,19天期間,口罩市場潛流涌動。
巨額需求突襲
但李克的淘寶店鋪主打母嬰等日用百貨,口罩只是他平時隨手代購的韓國產品。
搶購潮下,李克店內口罩很快斷貨了。
為盡可能滿足顧客高漲的需求,李克取消了原本預定好的出遊,開始積極找貨。
即便李克店鋪長期上架售賣從日本、韓國進貨的口罩產品,手上也積累了一些當地供應商資源,但找口罩,李克一開始就感到異常艱難。
「以前大家都是從韓國進口化妝品、護膚品,很少從韓國進口口罩。我們的口罩需求對於韓國也突如其來。何況韓國春節也放假。」李克說道。
截至2月4日,李克店鋪內的KF94口罩超過月銷2.5萬,目前顯示缺貨狀態。
作為一家日用品淘寶店鋪,李克沒想到也會收到來自醫療物資告急的醫院和疫情一線的需求。
物資緊張情況下,他選擇將留著私用的口罩寄去更需要的地方。
「1月30日,武漢一個小女孩沒口罩,我就把留下私用的口罩優先快遞給她。」身在杭州的李克認為,武漢人比他更需要口罩。
在李克看來,口罩形勢每天都在變化,這些天他都是「被推著走的」。
電商出身的言真也有相似感受。
據言真自述,大年三十晚上,自己已是無心過年。
他在一個微信群中看到有一線醫院說缺口罩和防護服;另外的群里,他又看到有熱心人和基金會說想要為一線籌集物資卻缺少渠道;在朋友圈,他看到有人說有貨源。
「我就想將信息集合,方便需求和供應對接。」年初一,言真建了新群,集合原先工作之便能聯繫到的口罩廠資源提供給有需求的人。
令言真感到意外的是,他建立的微信群吸引越來越多的人。
「居然不斷地有人找我,不斷地有人進群,其中不乏一線醫院的采購緊急尋求幫助。」
某地衛健局向言真求助 受訪者供圖
逐利者蜂擁
疫情爆發之前,國內市場本不缺口罩。
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口罩產量達45.4億只。
1月29日,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天津調研時表示,我國口罩最大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只。
然而,口罩需求爆發期間正值口罩廠春節停產期間。
1月28日,對市內口罩生產、庫存情況進行全面排摸後,上海市市經信委表示,口罩短缺是因春節放假停產,「上海市26家生產企業絕大部分已停產放假,工人返鄉、原料停供、物流停運。」
口罩廠停產,需求猛增,「從大年初一(1月25日)開始,對口罩的爭奪戰就已經開始。」言真說道。
據言真觀察,25日開始,能接觸到廠家資源的微商等角色便嗅到商機,開始哄搶3M等品牌口罩。
26日,他聽到3M代理開始管控口罩的消息,這說明除正規機構之外,此後宣稱拿到國內3M口罩的賣家都不值得信賴。
27日,言真發現,有庫存的口罩廠對外供貨的身影出現。
面對有限的口罩資源,中間商有囤貨居奇現象。
市面上對口罩價格的炒作,更令言真深惡痛絕。
言真透露,屯有口罩的中間商為了牟利,收到多份打款之後,會盡量拉長時間進行比價,最終賣給出價高的買家。
更令言真感到絕望的是,供應商到買家之間的中間商,遠不止一個。
言真表示,普通單個醫用口罩從源頭的幾毛錢,通過多手轉賣,就會變成市場上的4元乃至越發往上。「許多微商冒出來,你都不知道到手的口罩經過多少手。」
普通消費者作為多級鏈條末端,以相對合理價格買到正規口罩「難於上青天」。
2月4日晚間,在言真建立的「口罩-防護服需要群」中,一名網友發出消息:「現有20個日本N95口罩,帶氣閥,三天可以收到,65塊一個。」
受訪者供圖
被群友質疑價格昂貴後,該網友貼出電商同一型號口罩賣出的價格對比,表示自己的價格合情合理。
而半個月前的1月20日,3個一包的3M品牌N95口罩在阿里大葯房是30元,單價僅10元。
假貨悄然入市。
因為擔心一線采購到不過關的口罩,言真還成立一個「醫療物資鑒定群」,貨源可以發到群內尋求群內醫生等專業人員的鑒定。
這段時間,言真發現,群里鑒定出的假貨高達80%。
協調防護物資的志願者對亂象氣憤難當 受訪者供圖
更有甚者,直接「空手套白狼」詐騙。
言真就親身經歷過。「騙子號稱廠家直供,收到錢後便三番兩次地推脫發貨,一會說海關不行,一會說物流不行,將網撒大之後,卷錢跑路。」
此後,為避免類似現象,言真一直向買家強調,需要對上游賣家多加提防,建議採用容易追回貨款的銀行匯款模式。
然而,在微信裂變式傳播之下,買家們還是一個個接連進入騙局。
「許多騙局本不難識破,但大多數需求方對於口罩的需求非常緊迫,在前線吃緊情況下,根本沒有足夠時間辨別清楚。」言真感到有心無力。
海外貨源杯水車薪
與此同時,海外貨源不斷冒出。
據言真透露,國外貨源的口罩來源國家非常豐富,就他觀察,有阿聯酋、馬來西亞、韓國、日本、泰國、新加坡、印度和俄羅斯等國。
然而,海外貨源在滿足市場需求方面,不過是杯水車薪。
以韓國為例,長期居於連雲港的江漢(化名)在口罩需求爆發以後義務幫助國內買家對接韓國供應商進行口罩采購。
「中韓間的產業鏈緊密度非常高,韓國生產口罩的原材量也需從中國進口,但國內原材量存在短缺情況。」江漢說。
國內口罩市場哄抬價格的現象,迅速蔓延至異國他鄉。
李克直言,近日與韓國供應商的對接中,由於價格出得沒有競價者高,訂單被毀是常見現象,他的貨只能一點點從各個供貨商處進來。
「但到目前為止,我付出的定金百分之八九十沒拿到貨。」李克說。
實際上,海外口罩也存在質量不一的問題。
據言真透露,國外貨源的口罩中,夾雜部分過期產品被當作好貨進入市場,而他國語言的產品介紹,令許多人在不明真相下受騙。
此外,海外貨源存在物流清關運送問題,其他國家相關政策對口罩順利采購回國也存在阻礙。部分國家開始禁止向國外出口防護物資。
1月31日,印度外貿總局官網發布通告,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間,禁止出口口罩、防護服等個人保護設備。
「瘋狂」將平息
瘋狂的「口罩」市場,有望趨於穩定。
各地市場監管局在加強對於假冒偽劣口罩和市場上坐地起價等行為的排查懲處。
2月4日消息,日前,北京破獲首起跨省區銷售假冒口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查獲假冒3M品牌口罩2.1萬余只。
2月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在發布會上表示,對坐地起價、「發疫情財」的行為,要露頭就打、堅決打擊,目前總體價格秩序基本平穩。截至2月1日,全系統共出動價格執法人員39萬人次,立案查處價格違法案件1413件。
國內口罩產能,在持續提升。
2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表示,目前口罩企業復工率是60%,按照總產能,一天的產量超過1000萬只。
部分原本並不生產口罩的企業,也宣布陸續加入產能。
2月6日,據媒體報道,受國務院國資委委託,中國石化要建口罩生產線,發揮生產原材料的優勢。目前,中國石化已經聯繫到相關缺熔噴布的口罩生產廠家和口罩機生產商,口罩機現貨正在尋找中。
此外,各地政府在不斷推進加大口罩產能的工作,一些大型企業比如富士康、上汽通用五菱等也加入生產口罩行列,產能快速提升起來。
『捌』 中國有哪幾家BiS口罩認證的工廠
全中國都沒有,凡是和你說有的,都是想騙你呢錢的,給你看證書的都是P圖P出來的報告。口罩出口印度不需要清關證書
『玖』 3m口罩在全球哪些國家有工廠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目前3M在美國以外的40個國家設有工廠,包括加拿大、美國、英國等歐美國家及新加坡、中國、印度等亞太國家。3M在中國擁有11個生產基地。具體那個國家設有生產基地的信息,關於其他國家的設廠信息,請查詢3M公司美國總部網...
『拾』 印度土豪的口罩要火了,天價口罩誕生了,黃金口罩要多少錢一個
說起印度,大家可能最開始想到的都是這個國家還比較落後,發展不太好,區別對待女性之類的詞,之前也寫過關於印度女孩逃離印度,遠嫁他國的文章,但是說實話,其實印度這些年發展還是很快的,只是他們那個國家貧富"兩極分化"比較的嚴重,貧困的特別貧困,有錢的特別有錢,只能用"土豪"去形容,可能大家平時看到的印度,大都是在偏貧民的地方,所以就以為這個國家很落後,百姓都過得很貧苦的生活,但其實在印度的富人們有錢到超乎你的想像,確實貧富之間的差異帶來的影響不是一點半點,這些印度土豪們他們不僅是生活水平非常之高,能夠跟國際接軌,更是在思想文化上很先進,跟上潮流。
議論歸議論,生活是人家的,他們愛怎麼玩就去怎麼玩,我們也就是一個旁觀者,每個人想法都不一樣,做出的行為也就不一樣了。希望大家保持著各自最正的三觀,在不觸犯法律,不影響他人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做著自己開心的事情,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要去被旁人的話和行為左右。
還有就是不要再對印度這個國家看法單一啦,不管對待什麼事物,一定要看到它的全面性,不要只看到一個小角落或者只看到一部分就對它下定義,也希望我們能夠提升自己,讓自己的眼界更加的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