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主要節日 主要節日有哪些
印度的節日算得上是名目繁多,有的是宗教性的,有的是紀念名人的,有的是慶祝國家的重大事件。由於印度是多宗教的國家,每個教一年都要過幾個節,所以顯得節日特別多。
印度的節日分兩大類,第一類叫「政府節假」,這是全國各政府機關都放假的節日;第二類叫「局部節假」,指的政府機關人員中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在不同地區分別享受的節假。
「政府節假」有15個:1月26日,共和日,即國慶。
3月29日,霍利節,即灑紅節,印度教節日。
4月1日,耶穌受難節。
4月25日,大雄誕辰節,耆那教節日。
5月26日,佛陀誕辰節,佛教節日。
7月12日,開齋節,伊斯蘭教節日。
8月15日,獨立日。
8月31日,克里希那誕辰節,印度教節日。
9月18日,古爾邦節,伊斯蘭教節日。
10月2日,聖雄甘地誕辰。
10月14日,十勝節,印度教節日。
10月17日,穆乎蘭節,紀念穆罕默德的孫子。
11月4日,燈節,印度教節日。
11月20日,納那克祖師誕辰節,錫克教節日。
12月25日,聖誕節,基督教節日。
從上面這些節日可以看出,印度節日絕大部分是宗教性的,這對於一個多宗教的國家來說,不足為奇。
「局部節假」,也有24個之多。它們是不同宗教或同宗教在不同地區過的節,比如2月11日是濕婆節,4月21日是羅摩誕辰節,9月10日是禮拜濕婆的兒子象頭神迦內希的節,10月21日是紀念《羅摩衍那》的作者蟻垤的節……至於伊斯蘭教、佛教、耆那教、襖教等等的節日還有很多。下面介紹兩個歷史比較久遠、影響也較為重大的節日。
B. 印度節日有哪些
一、灑紅節
灑紅節,也叫「胡里節」、「色彩節」,是印度傳統節日,也是印度傳統新年(新印度歷新年於春分日)。灑紅節源於印度的著名史詩《摩訶婆羅多》,在每年2、3月間舉行,慶祝時間的長短不一。
在節日期間,人們互相拋灑用花朵製成的紅粉,投擲水球,迎接春天的到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灑紅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排燈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十勝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豐收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兄妹節
C. 印度的節日有哪些
重要節日:
1、共和國日(Republic Day):1月26日。
2、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8月15日。
3、灑紅節(Holi):每年公歷3月、4月間,印度教四大節日之一,該節日正處於印度春季收獲季節的作物即將開鐮收割,冬去春來之際,因此也被稱為春節。
4、燈節(Divali):在公歷10月、11月間,是印度教徒最大的節日,全國慶祝3天。
簡況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
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創立了婆羅門教。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達到鼎盛,把佛教定為國教。
公元4世紀笈多王朝建立,形成中央集權大國,統治200多年。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
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亞侵入印度。
1526年建立莫卧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
1600年英國開始入侵印度。
1757年印度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佔領。
1947年6月,英國通過「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度獨立。
1950年1月26日,印度憲法正式生效,印度成立共和國,同時仍為英聯邦成員。
以上內容參考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印度國家概況
D. 印度有哪些傳統節日和飲食習慣
印度傳統節日
排燈節
排燈節又稱屠妖節、萬燈節、或印度燈節,是印度教、錫克教和耆那教「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的節日,於每年10月或11月中舉行,一些佛教信徒也慶祝這個節日。為了迎接排燈節,印度的家家戶戶都會點亮蠟燭或油燈,象徵著光明、繁榮和幸福。
十勝節
十勝節是歡慶羅摩戰勝十首魔王羅波那的節日,是印度教三大節日之一。印度教徒認為羅摩是天神毗濕奴的第7次化身,只要對羅摩表示虔誠,就可國泰民安。十勝節一共要慶祝10天。頭9天是到處搭台演戲,節日的最高潮是第十天晚上,它被稱為「勝利的第10天」。
提吉節
提吉節,是印度教的傳統節日,是當地婦女的節日,為期三天,在節日最後一天,當地女性要在她們認為的聖河中洗浴凈身,已婚婦女為丈夫健康祈禱,未婚女子則祈禱能找一個如意郎君。
蛇節
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樟湖鎮村民都要舉行迎蛇活動來祈求蛇神永保平安。蛇節分蛇文化淵源、蛇王的象徵體、敬蛇儀式、放蛇回歸四個部分,形成獨特的春秋三祭崇蛇民俗體系。而其中蛇王廟又為舉行蛇王節的重要部分。
杜爾迦節
杜爾迦節也稱杜爾迦女神節或者難近母節,是印度重要的宗教節日,每年10月初開始。據《往世書》記載,女神杜爾迦曾將折磨眾神的惡神阿修羅殺死。印度教信徒為感謝杜爾迦女神的功績,用投水的方式送她回家與親人團聚,由此興起杜爾迦節。
除十節
除十節,梵名Das/aha^ra^。是印度教節日,該節源於古代對河川女神的祭祀。每年公歷5、6月間舉行。印度教徒認為,節日期間到恆河等聖河沐浴,可消除身、口、意三方面的十種罪惡。
。。。。。。。。。。。等
印度雖然沒有什麼典型的飲食,不過他們比歐洲人更加喜歡吃大米、蔬菜和調味品。北印度人覺得南印度人的食物難以下咽,而南印度人也不愛吃北印度人的食物。有些人吃魚、肉和蛋類;很多人寧願餓死而不肯吃牛肉,而另外一些人卻沒有這些禁忌。所有這些飲食習慣的形成並不是由於食物味道的好壞,而主要是由於宗教信仰的原因。同時,由於地理條件各地千差萬別,飲食也千差萬別,豐富多彩。
E. 印度主要節日
印度主要節日有:共和國日、獨立日、灑紅節燈節、元旦。
1、共和國日(Republic Day),每年1月26日。1950年1月26日,印度議會通過了印度共和國憲法,印度建立共和國。
2、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每年8月15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人民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取得獨立。
3、灑紅節(Holi),每年公歷3、4月間,印度教四大節日之一。該節日正處於印度冬去春來、春季收獲季節,因此也被稱為春節。
4、燈節(Diwali),在公歷10月、11月間,是印度教徒最大的節日,全國慶祝3天。
5、元旦(New Year),印度從每年10月31日起為新年共5天,第四天為元旦。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有些地區的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由於這種怪異的習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6、普什卡駱駝節:普什卡博覽會或普什卡嘉美拉是一年一度的為期五天的駱駝和畜牧展,在印度拉賈斯坦邦普什卡鎮舉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駱駝交易會之一,除了買賣牲畜之外,它已成為重要的旅遊景點,其亮點已成為諸如「matka pod」,「最長的胡須」和「新娘比賽」等競賽。
F. 印度最有意思的節日「排燈節」,為什麼一定不能錯過
排燈節是印度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每年十月或十一月舉行。不僅一些佛教徒慶祝這個節日,其他印度人也把它理解為新年。排燈節的起源主要與印度的幾個神話有關。這些神話闡述的一個主要觀點是,光可以克服黑暗,正義可以克服不公正。
所有印度公司都將在排燈節期間暫停營業。但他們的股票市場總有一天會進行一個小時的特別交易,主要是作為送給財富女神希拉里的禮物。只要有一座印度教的寺廟,就會有一大群人排隊,不管男女,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營造一種活潑的氣氛,還要點著燈祈禱。
G. 印度有什麼節日
印度由於宗教多,民族多,加上地方大,所以節日多達上千個。全國性較大的節日有(印度節日多充滿宗教色彩,所以日期多以印歷計算,有別於公歷,故無法確定其公歷日期,以下月份均以公;歷計算):
元旦 1月1日
印度共和日 (Republic Day) 1月26日,即國慶日,各邦首都均有慶祝盛會及巡行,而以首都新德里的巡行最壯觀。
甘地逝世紀念日 1月30日, 是日在首都的甘地陵(Raj Ghat)有誦經、祈福活動。
濕婆神節 (Shivratri 或Mahashivratri)也叫濕婆神之夜節,在印度教寺廟慶祝,時間在公歷2-3月(印度12月黑半月第四天)舉行。節日期間,不分男女老幼、高低貴賤都要齋戒。
灑紅節(Holi) 灑紅節就是潑水節,是印度紀念黑天的節日,源於古時的豐收祭儀,在每年2-3月(印度歷為12月望日)舉行。節日期間,成群結隊的印度教徒,載歌載舞,在篝火旁邊盡情跳躍,慶祝春天來臨,並互相潑水,向路人撒紅粉或紅水。
拉瑪節 (Ramanavami)每年公歷3-4月,印度較徒慶祝毗濕奴(Vishnu)的化身拉瑪(Rama)的生辰。
馬哈維那節 (Mahavir Jayanti)耆那教徒慶祝其祖師馬哈維那(大雄)壽辰之日(3-4月)。過節時,數以萬計的較徒聚集在當地耆那聖人的大石像前舉行祭典和參拜活動。
復活節(Good Friday)4月,紀念耶穌被釘在十字架後第三日的復活。
佛誕節 (Buddha Purnima)紀念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公歷在5-6月。每年的此日,各國的佛寺及僧眾都要舉行誦經法會,並根據「佛生時,龍噴香雨浴佛身」的傳說,用香水灑洗佛身。同時,崇佛之家還要以花獻佛,祭拜佛祖,施捨僧人。
獨立節 (Independence Day) 8月15日,是印度全國性節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過擺脫了殖民主義統治,獲得了獨立。獨立節這一天,印度總理要在德里的紅堡上升起三色國旗,發表講話,總統要向全國人民致辭祝賀獨立節。
十勝節 (Dussehra) 是印度教最盛大的節日,又叫凱旋節。儀式共舉行10天,慶祝拉瑪戰勝邪魔。時間在9-10月。
燈節 (Diwali) 燈節是印度教徒四大節日之一,在公歷10-11月舉行。燈節這一天,全國各地的印度教神廟顯得格外熱鬧,人山人海。婦女們虔誠地手捧擺滿祭品的盤子,緩步朝廟堂走去。祭祀儀式開始時,人們雙手合十,閉合雙眼,對著神靈,默默祈禱。祈禱儀式結束之後,祭司在教徒的前額上點白灰、硃砂等,然後給教徒一點神賜的聖水和祭物。慶祝燈節會使人的身心得到凈化,逢凶化吉,同時表示光明戰勝黑暗,善良戰勝邪惡。
給分!!!!
H. 灑紅節又稱「胡里節」、「色彩節」是印度的傳統節日,印度人是怎麼過的
在灑紅節這一天,男男女女在街上互相投擲彩粉,以表達自己的祝福。灑紅節是全民狂歡的節日,在這一天大家拋開一切束縛,盡情的歡樂,享受這一刻的喜悅。
灑紅節,也叫“胡里節”、“色彩節”,是印度的傳統節日,也是印度的傳統新年(即春分時的新印度歷年)。胡里節起源於印度著名史詩《摩訶婆羅多》,每年二月和三月舉行,慶祝時間的長短。
在印度聖地瓦拉納西,人們互相潑水,然後成群結隊地走上街頭,大聲尖叫;在廣大農村地區,胡里節比較熱鬧,有時要慶祝一個多月;在像比哈爾邦這樣的地方,人們會在春天唱歌,互相甩泥巴,扔牛糞。
現在,灑紅節節已演變成人們消除誤解和怨恨,捐棄前嫌,重歸於好的節日。
I. 印度的傳統節日是哪些
印度節日很多,主要的國慶節(1月26日)、獨立節(8月15日)、燈節(印歷8月30日)、灑紅節(很有名,印歷12月15日)、難近母節(印度教節日)、濕婆神節、佩鐲節、佛誕節、馬哈維那節等等。列不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