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結核桿菌有多少

印度結核桿菌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2-12-29 06:21:18

Ⅰ 印度為什麼死很多人其死因都是什麼排名順序如何

根據「印度憲法」,醫療保健是印度邦政府的責任。每個邦都有自己獨特的治療方法,而在印度最新的十大死因中,疾病仍然是主要死因,分別是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肺結核、惡性腫瘤和其他腫瘤、不明情況、消化系統疾病、腹瀉、意外傷害、故意自殘、瘧疾。

肺結核

肺結核是一種空氣傳播的疾病。如果感染者打噴嚏或咳嗽,將細菌傳播到環境中,疾病就會通過空氣傳播給他人。缺乏適當的營養通常會損害感染結核分枝桿菌的患者的免疫系統,使他們更容易患病。

貧困率高、缺乏清潔的生活設施、營養不良以及缺乏結核病防治意識是該國結核病高發的主要原因。在印度,大約10.1%的死亡是由結核病引起的。

印度政府實施的衛生設施和計劃

印度只有4.2%的國內生產總值用於醫療保健系統,在獲得醫療保健設施方面,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之間存在很大差距。全球18%的死亡是由印度造成的。由於70%的農村人口生活在印度農村,他們只能獲得政府的醫療保健計劃,而在城市地區,許多政府和私人醫院可供公眾使用。為此,政府推出了許多保健計劃,如中央政府保健計劃、國家健康保險計劃、國家城市健康計劃等,以改善該國農村地區的健康狀況。

Ⅱ 科赫1950發現了什麼病菌

1843年12月11日,羅伯特·科赫出生於德國漢諾威附近的克勞斯塔爾小城。5歲時他告訴父母,自己能藉助報紙學會讀書,預示了其超凡的智慧和毅力,高中時他表現出對微生物學的濃厚興趣。1862年他考入格廷根大學醫學院,1866年畢業後先到部隊當了幾年隨軍醫師,後又到東普魯士的沃爾施頓小鎮開業行醫。

當時的沃爾施頓正好流行牛炭疽病,科赫通過研究在牛的脾臟中找到了炭疽桿菌,並把它移種到老鼠體內,使老鼠感染了炭疽病,最後又在老鼠體內得到了和從牛身上得到的完全相同的炭疽桿菌。接著他又用血清以與牛體溫相同的條件,在動物體外成功地培養出了炭疽桿菌。隨後他又研究炭疽桿菌的生活史,發現了桿菌——芽孢——桿菌的循環。1876年他在《植物生物學》雜志上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在醫學界引起巨大的反響。

1880年科赫被邀請到柏林的德國衛生署任職,得到了良好的實驗室和優秀的助手。1881年他發明了使用固體培養基的「細菌純培養法」,並開始研究結核病。他研究結核病死亡者的肺,但是沒有找到結核菌,可他把肺磨碎擦在老鼠和兔子身上後,卻讓他們感染了結核病,反復的試驗使他意識到結核菌很可能是透明的,必須給它染色才能觀察到。於是他用各種色素進行染色試驗,並不斷改變染色方法,終於在第271號樣品中發現了染上藍色素呈細棒狀的結核桿菌。他又用血清培養基對結核桿菌進行培養,獲得了人工培養出的結核桿苗。他將結核桿菌製成懸液注射到豚鼠的腹腔內,豚鼠因此感染了結核病,科學地證明了結核桿菌是結核病的病原菌。1882年3月24日,他在德國柏林生理學會上宣讀了他發現結核桿菌的有關論文,並與同年4月10日將論文發表在《柏林醫學周報》上,再一次引起醫學界的轟動。

發現結核桿菌後,科赫通過進一步研究又闡明了結核病的傳幡途徑是空氣和接觸,這項發現使1~2級醫院能及時制定對結核病人的新的防範規則,減少了病菌的擴散。1883年,科赫在印度發現了霍亂的病原菌霍亂弧菌及其經過水、食物,衣物等用品的傳播途徑,並找到了控制它的辦法。1885年他被任命為柏林大學衛生學和細菌學教授,以及該院新設立的傳染病研究所所長。1890年他研究出結核菌素,並將它應用於結核病的診斷。1891年到1899年間,他還到埃及、南非、印度等地研究了鼠疫、瘧疾、回歸熱、錐蟲病等,取得了許多新的重大發現。晚年他得出了引起人結核病與引起牛結核病的結核桿菌並不完全相同的結論,雖然這一觀點在當時引起了許多爭議,但今天已完全證明了其正確性,1910年5月27日,67歲的科赫在德國巴登的寓所里,坐在他的圈手椅中安樣地長眠了,他的骨灰被安葬在柏林傳染病菌研究院內。紀念碑上刻有這樣的詩句:從這微觀世界裡,涌現出這顆巨星;你征服了全世界,所有人都感謝你;獻上花環不凋零,世世代代永銘記。科赫對人類醫學事業所作出的貢獻是巨大的.他為研究病原微生物所制定的「科赫原則」,使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20年代成了發現病原菌的黃金時代。他創立的微生物方法學一直沿用至今,為微生物學作為生命科學的一門獨立的分支科學奠定了基礎。他的研究成果拯救了無數人,他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榮譽。他被授予柏林榮譽市民稱號,獲得民德國皇冠勛章、紅鷹大十字勛章,1905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在他去世後,世界各國仍以不同的方式紀念他。1982年3月24日,在紀念科赫發現結核桿菌一百周年之際,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防癆與肺病聯合會共同倡議,將每年的3月24日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以表達對科赫的紀念以及提醒公眾對結核病防治的重視。這一天,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發行了《科赫發現結核桿菌一百周年》紀念郵票,附圖是民主德國發行的《科赫茲發現結核桿菌一百周年》小型張,郵資圖為科赫頭像及其簽名.邊紙圖案為科赫於1882年4月10日發表在《柏林醫學周報》上的關於發現結核桿菌的論文。

Ⅲ 什麼是『超級細菌』有多恐怖

超級病菌是一種耐葯性細菌 這種超級病菌能在人身上造成濃瘡和毒皰,甚至逐漸讓人的肌肉壞死。更可怕的是,抗生素葯物對它不起作用,病人會因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燒、痙攣、昏迷直到最後死亡。這種病菌的可怕之處並不在於它對人的殺傷力,而是它對普通殺菌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對這種病菌,人們幾乎無葯可用。2010年,英國媒體爆出:南亞發現新型超級病菌NDM-1,抗葯性極強可全球蔓延。 超級細菌的科學解釋 「超級細菌」更為科學的稱謂應該是「產NDM-1耐葯細菌引 [1] 」,即攜帶有NDM-1基因,能夠編碼Ⅰ型新德里金屬β-內醯胺酶,對絕大多數抗生素(替加環素、多粘菌素除外)不再敏感的細菌。臨床上多為使用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治療無效的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蘭氏陰性菌造成的感染。 「超級細菌」泛指臨床上出現的多重耐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抗萬古黴素腸球菌(VRE)、耐多葯肺炎鏈球菌 (MDRSP)、多重抗葯性結核桿菌 (MDR-TB),以及碳青黴烯酶肺炎克雷伯菌(KPC)等。此次發現的「產NDM-1耐葯細菌」與傳統 「超級細菌」相比,其耐葯性已經不再是僅僅針對數種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葯性」,而是對絕大多數抗生素均不敏感,這被稱為 「泛耐葯性」(pan- drug resistance, PDR)。 超級病菌的產生 [2] 由病菌引發的疾病曾經不再是人 [3] 類的致命威脅,每一種傳染病用抗生素治療都能取得很好的療效,但這是抗生素被濫用之前的事情了。每年在全世界大約有50%的抗生素被濫用,而中國這一比例甚至接近80%。正是由於葯物的濫用,使病菌迅速適應了抗生素的環境,各種超級病菌相繼誕生。過去一個病人用幾十單位的青黴素就能活命,而相同病情,現在幾百萬單位的青黴素也沒有效果。由於耐葯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無法控制,最終導致病人死亡。在上世紀60年代,全世界每年死於感染性疾病的人數約為700萬,而這一數字到了本世紀初上升到2000萬。死於敗血症的人數上升了89%,大部分人死於超級病菌帶來的用葯困難。 人們致力尋求一種戰勝超級病菌的新葯物,但一直沒有奏效。不僅如此,隨著全世界對抗生素濫用逐漸達成共識,抗生素的地位和作用受到懷疑的同時,也遭到了嚴格的管理。在病菌蔓延的同時,抗生素的研究和發展卻漸漸停滯下來。失去抗生素這個曾經有力的武器,人們開始從過去簡陋的治病方式重新尋找對抗疾病靈感。找到一種健康和自然的療法,用人類自身免疫來抵禦超級病菌的進攻,成為許多人對疾病的新共識。 超級病菌的發現 斯湯頓河高中(Staunton River School)的一面黑板上寫著「懷念阿斯頓」的字樣。阿斯頓是一名17歲的學生,他感染了一種被稱為「超級病菌」的MRSA細菌而死。MRSA傳染正在美國蔓延,它每年造成9萬人嚴重感染,因此致死的人數甚至超過艾滋病。 弗吉尼亞州貝德福德縣校區主管比利維斯決定關閉該縣的全部21所學校。2007年10月16日,斯湯頓河高中的學生把他帶到自己的學校,要他親眼看看這學校滋生了多少細菌。當地人心惶惶,許多人在工作中途溜回家,用消毒葯水噴塗牆壁,打掃房間以消滅細菌。同一天,美國發出了MRSA蔓延警示。密西西比、北卡羅來那、弗羅里達、加利福尼亞等五六個州已經同時發現了感染MRSA病菌的學生和運動員。 顯微鏡下的「超級病菌」NDM-1 波士頓大學的留學生張蕾在麻省的政府網站上看到了警示:這種病菌會通過皮膚和器物接觸感染。三年半前剛從北京到美國波士頓上學,張蕾對當年SARS造成的恐慌印象深刻。但這一次周圍的人很讓她意外。沒有人搶購超市裡的手套和殺菌水,連洗手液一天也賣不了幾瓶。橄欖球隊員照樣帶著傷口到處跑,照樣跟女孩子接吻,一切都很平靜。人們對張蕾提的問題感到奇怪。MRSA?那是專家們乾的工作。感染的人也多數在醫院裡面。鄰居老太悠閑地澆著花,隨口說道:「聽說染上MRSA的危險性比肥胖的危險性還要小得多。」 詹姆斯·沃勒考特卻不這樣認為。他大部份時間只能躺在沙發上,連跟孩子們玩都有困難。當他晚上躺在床上睡覺需要移動他的左腿時,他必須用手抬,有時就直接用右腿推。這一切始於兩年前,他因為膝蓋脫臼來醫院作手術,但MRSA卻通過術後留在膝蓋中的鈦釘侵入了他身體,壞死的肌肉幾乎讓他癱瘓。在美國,像沃勒考特這樣在住院時遭遇MRSA的每年有近10萬人。 MRSA是一種耐葯性細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s)的縮寫。 1961年,MRSA在英國被首次發現,它的致病機理與普通金黃葡萄球菌沒什麼兩樣,但危險的是,它對多數抗生素不起反應,感染體弱的人後會造成致命炎症。 在醫院里,「骯臟的白大褂」臭名昭著。現在金黃葡萄球菌是醫院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人們從外面帶來各種各樣的球菌,這些病菌附著在醫生和護士們的白大褂上,跟著四處巡視,有時掉在手術器械上,有時直接掉在病人身上。在醫院內感染MRSA的幾率是在院外感染的170萬倍。最令醫生們頭痛的是,由於MRSA對大多數的抗生素具抵抗力,患者治癒所需的時間會無限拉長,最終轉為肺炎而死。很幸運,至今這種多重耐葯性的超級病菌仍然只在醫院里傳播。「普通人只知道MRSA是醫院里的大麻煩,但他們不知道,所有接觸到MRSA的專業人士都很害怕,因為要對付它,我們根本沒有葯可以用。」美國疾控中心的一個職員說,「萬一它走出了醫院該怎麼辦?」 位於亞特蘭大的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監視著病菌世界的一舉一動。它是病菌世界的「影子內閣」,在各地布置了數不清的耳目。雖然CDC的特工們基本上不會戴酷酷的「黑超」,但007的把戲一樣不會少——探聽情報用的熒光基因測試劑、電泳儀和顯微鏡,「殺菌滅口」用的各類抗生素樣樣具備。龐大的間諜網布置在美國聯邦的各州各縣,監視著各個大學、社區、醫院和實驗室。病菌世界的新式武器一旦出爐,它的作戰計劃馬上就會被敬業的情報網路呈送到CDC高層的手上。 1976年7月,美國CDC一夜成名。一批在費城飯店聚會的退伍老兵突然陸續出現高燒、咳嗽、渾身乏力等類似肺炎的症狀。這種未知疾病造成34人死亡,並隨著老兵們的散會蔓延到全國。這事登上了媒體的頭版,各地人心惶惶,很快白宮和國會就坐不住了。總統親自下令,授權CDC全程負責,動員全聯邦的各級衛生機構來監控疫情發展。來自各地的各種情報和分析,如雪片般飛至疾病控制中心,那架勢真有點全民皆兵的味道。最終,這個「軍團病」的菌株被CDC成功分離出來,更有效的抗生素被用來對付這種疾病。這種抗生素就是著名的紅黴素。從那以後,紅黴素被一直當作治療細菌感染的強力武器。 然而,1992年春天,CDC收到情報:紅黴素遇到了強大的敵軍。在威斯康辛州的鄉下,一個名叫NAC-A的土著社區小型診所看病的患者中發現了有20人患了同樣的疾病:先是皮膚出現面皰和癤瘡,很快在咽部旁出現膿瘍,流出膿液的肌肉迅速壞死,接著出現肺炎症狀,生命垂危。疫情很快蔓延到周邊的24個社區,零星的病例一直到1999年仍有發作。疾控中心的醫生們發現,用紅黴素治療對這種病菌無效。這一年,CDC對全國發出預警:一個可怕殺手終於成功越獄,潛伏到普通人群中了。 這是MRSA的孿生兄弟——社區獲得型MRSA(CA-MRSA)的傑作。它的來源至今仍是個謎,研究者發現CA-MRSA有與醫院里的MRSA不同的遺傳背景,它會感染短期與醫院沒有接觸的健康人群。與醫院里的MRSA不同,CA-MRSA不具備多重耐葯性,通常只對一兩種抗生素耐葯,並且多數可以用萬古黴素殺滅。1997年,在紐約發現了CA-MRSA的另一個變種,這種菌株帶有一種被稱為PVL基因編碼的強烈毒素。這是一種縮氨酸,由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這種縮氨酸會造成稱為中性粒細胞的免疫細胞爆炸,毀滅對抗感染的主要防禦力量,24小時之內迅速破壞肺臟使人死亡。類似的變種出現了17個。它們的出現意味著MRSA家族開始走出醫院,大開殺戒。監獄、體育館等地方成為CA-MRSA感染的新根據地,病菌迅速在英、美兩國蔓延,並有向世界性流行發展的趨勢。 巴西官方20日宣布,在全國16所公私立醫療院所中發現了新的超級細菌——抗葯性細菌「碳青黴烯酶肺炎克雷伯氏菌」,簡稱KPC。雖然與今年以來來勢洶洶的超級細菌、發源於印度的「NDM-1」名字不同,但同樣耐葯性極強,也是一種「百葯不侵」的超級耐葯菌。 所有抗生素都不起作用 這種細菌目前已在巴西奪走至少15條人命,確診病例共有135起,當局正加緊研究對策,預防事態擴大。 巴西衛生部指出,連被視為最後一道防線的碳青黴烯類抗生素,也對抗葯性細菌「碳青黴烯酶肺炎克雷伯氏菌」不起作用,過去幾個星期以來感染人數激增。碳青黴烯類抗生素這張王牌失效,意味著肺炎克雷伯氏菌中的一部分也升級為「超級細菌」,跟最近熱炒的「NDM-1」威力相當,對所有的抗生素所向披靡。 巴西衛生部說,剛動過手術或免疫力低的病人都是感染這種細菌的高危人群。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也已有20多個州的醫院發現這些細菌,嚴重病患尤其容易受到感染。美國保健流行病學家協會會長費希曼說,以色列的特拉維夫也在對付這種細菌。 基因突變 普通細菌基因突變而成 據報道,今年在中國杭州,研究超級細菌的專家在重症監護室的病人身上也發現了這種新的「超級細菌」。 事實上,所有的「超級細菌」都是由普通細菌變異而成的。也正是由於濫用抗生素,導致細菌基因突變,從而產生了「超級細菌」。除了吃葯打針,我們吃的雞鴨魚肉之中也有許多抗生素。因為它們生長過程中被餵了抗生素,侵襲它們的細菌可能變異。等到變異病菌再侵襲人類時,人類就無法抵禦了。結果是,研究出來的新葯越來越短命。當然,大部分的肺炎克雷伯氏菌還沒變異,大多數抗生素對它依然有效。 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力是最好武器 其實,人身上平時就依附著大量細菌。但只要身體健康,抵抗力強,這些細菌就毫無興風作浪的可能。 要阻止超級細菌肆虐,最主要的戰場是在醫院,因為那裡集中著抵抗力最弱的人群。針對此次超級細菌事件,巴西政府就呼籲民眾,只要出入醫療場所,一定要記得消毒、洗手,做好最基本的個人衛生防護,以免細菌持續擴散。 專家呼籲,預防更多的細菌突變成超級細菌,關鍵是整個社會要在各個環節上合理使用抗生素,普通人要做到勤洗手,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自身免疫力是對付超級細菌的最好武器。

Ⅳ 我國在全球30個結核病高負擔排第幾

末位。

國際防癆協會第51屆全球肺部健康大會日前召開。世界衛生組織發布2020年度結核病報告。中國新發患者數約佔全球的8.4%,約83.3萬,居全球第三位,僅次於印度和印度尼西亞。中國的結核病死亡數估算為3.1萬,結核病死亡率為2.2/10萬,結核病死亡率首次降至30個高負擔國家的末位。

注意事項:

當一個有傳染性的肺結核患者來到身邊,用戶就要勸他,特別是一些傳染性患者,在醫院里跟人群接觸的時候,要戴口罩,做防護。醫護人員、密切接觸者知道這個肺結核患者的時候,也要採取較好的防護措施,要戴口罩。

還有易感者,就是我們健康人。易感者如果密切接觸了這些肺結核的病人,就要知道屬於高危人群,也要做好防護,增強抵抗力。

以上內容參考 人民網-世衛組織:中國結核病死亡率首次降至30個高負擔國家的

Ⅳ 肺結核一般多大年齡會得 是否與經常吸煙有關系

吸煙與肺結核

吸煙不僅有害於自己的身體健康,還會污染環境,造成他人被動吸煙,從而引發多種疾其中呼吸系統疾病主要有:肺癌、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等並易患結核、流感和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由於結核桿菌通過呼吸系統進入機體故結核病以肺結核病最為多見。就吸煙與肺結核相互關系簡述如下:第一、吸煙能促進結核病的發生和活動
吸煙刺激咽喉、氣管和肺,誘發咳嗽,還破壞支氣管內皮細胞表面的纖毛,使呼吸系統防衛能力下降,易患呼吸道感染,反映人體全身抵抗力整體水平指標之一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吸煙者亦低與非吸煙者。吸煙時有意識的深吸氣更給結核菌進入機體打開方便之門,局部抵抗力的降低致使結核菌感染及發病機會增高;人體全身抵抗力的降低,更有可能使病灶進展擴散。每天吸煙20支持續20年者發生肺結核發病的危險性是≤≥吸煙者的2倍以上。患了肺結核若仍然繼續吸煙,其咳嗽、咳痰、咯血症狀就會在原來的病變基礎上加重,而且咳嗽引起的肺內壓增加,使血管容易發生破裂而出現咳血甚至大咯血而危及生命。第二、吸煙常延誤結核病的發現和診斷
吸煙者常有的咳嗽、咳痰而放鬆了對肺結核病的警惕性,患病後病人把肺結核病表現的呼吸系統症狀歸為吸煙所致而未能及時就診,醫生也容易考慮呼吸系統症狀是吸煙引起的支氣管炎所致而沒能及時進行肺結核病的相關檢查,以上醫患雙方的「不及時」往往延誤結核病的發現和診斷。有學者統計吸煙者肺結核病的發現和確診時間是非吸煙者的一倍左右。對長期吸煙者如咳嗽、咳痰持續三周以上,或較以往加重時應及時就診,進行攝胸片和痰結核菌等相關檢查。第三、吸煙影響肺結核的治療效果
吸煙能增強肝臟酶活性,加速葯物在肝內的代謝,降低人體對葯物的吸收和利用,以抗結核葯物利福平為例口服後通過肝-腸循環能迅速吸收,2小時血葯濃度可達高峰,但是吸煙者肝臟酶活性增強,葯物在肝內的代謝過程加快,因而葯物血濃度比不吸煙者低約30%,從而影響了利福平的殺菌效價。此外,吸煙還會影響肺結核病灶癒合,使靜止的病變惡化,延長治療時間、增加用葯劑量,既增加了病人痛苦,又增加了治療費用。同時吸煙可損害支氣管粘膜,影響支氣管功能,削弱肺細胞的功能,這些都是影響肺結核治癒的因素。有醫院研究指出,吸煙吸煙者在肺結核治療的總有效率及痰菌陰轉率方面有顯著差異,前者為100%,而後者僅為前者的60%。療效與吸煙時間呈正相關,即吸煙時間越長,療效越差,吸煙在20年以上者的總有效率僅30%多。第四、吸煙使肺結核患者營養狀態不佳
結核病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多呈營養狀況不佳,從整體出發治療應葯療與食療兼顧。如果只注重抗結核葯物治療,不注意患者的營養,雖有特效的抗結核葯物,也難收到理想的效果。而吸煙引起血管收縮,抑制胰液、膽汁的分泌,同時引起膽汁的返流,破壞胃粘膜屏障,造成消化吸收障礙。其它與吸煙有關的疾病心、腦血管病、胃潰瘍、肝硬化等疾病本身及治療葯物對病人的食慾亦有影響,況且難保抗結核葯物能適用與有這些基礎疾病的病人並且不影響基礎疾病的葯物治療。第五、吸煙使肺結核患者的死亡人數加倍
去年美國、加拿大等國學者在印度研究表明,吸煙行為使肺結核患者的死亡人數加倍。調查表明,印度每年有40萬人因患肺結核而死亡,其中大約一半的肺結核患者的死亡是因為吸煙行為。吸煙對人體健康構成了很大的危害。同時研究小組對自1990年死亡的43000名吸煙者和目前印度南部地區TamilNa35000名吸煙者進行了統計調查,發現那些吸煙者更易因肺結核而導致死亡。這一現象同樣也威脅著其他國家人民的身體健康。
因此最好不要吸煙,大力提倡戒煙,尤其是肺結核患者為病體早日康復一定要戒煙。
參考資料:http://www.scdc.sh.cn/include/view.asp?id=3179

Ⅵ 肺結核是怎樣形成的和預防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菌可能侵入人體全身各種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臟,稱為病。又稱為癆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自有人類以來就有。在歷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廣泛流行,曾經是危害人類的主要殺手,奪去了數億人的生命。1882年科霍發現了的病原菌為結核桿菌,但由於沒有有效的治療葯物,仍然在全球廣泛流行。自五十年代以來,不斷發現有效的抗結核葯物,使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近年來,由於不少國家對的忽視,減少了財政投入、再加上人口的增長、流動人口的增加、艾滋病毒感染的傳播。使流行下降緩慢,有的國家和地區還有所回升。所以,世界衛生組織於1993年宣布「全球緊急狀態」,確定每年3月24日為「世界防治日」。還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主要疾病。還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不僅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也是一個社會經濟問題。控制工作任重道遠。只要政府重視,加大投入、實施現代、科學的控制策略、長期、不間斷地與之斗爭,是可以治癒和控制的疾病。 結核病的傳染性:不是所有類型的都具有傳染性。也不是任何一個人在其患病期間的住何時候都具有傳染性。 相對來看,病中的一些類型常常具有傳染性,而肺外(如病、腦膜結核等)則不具有傳染性。由於肺臟與外界相通,在病發展、惡化或形成空洞時,病變中的結核菌大量繁殖,通過支氣管排出體外,造成結核菌傳播。這樣的病人才具有傳染性。但當病人治癒了,就不再成為傳染源。衡量和判斷病人是否具有傳染性最簡便和可靠的方法就是對病人的痰液作塗片染色,進行顯微鏡檢查。如塗片檢查發現抗酸桿菌陽性,則認為具有傳染性,或稱為『傳染源』。傳染性傳染性最強的時間是在發現及治療之前。所以應當重視早期發現和正確、及時治療傳染源。 結核菌是如何傳播的:有痰塗片抗酸桿菌陽性的病人才具有傳染性,才是的傳染源。在病變中或空洞中,存在大量繁殖的結核菌。這些結核菌隨著被破壞的肺組織和痰液,通過細支氣管、支氣管、大氣管排出體外。含有大量結核菌的痰液,通過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等方式經鼻腔和口腔噴出體外,在空氣中形成氣霧(或稱為飛沫),較大的飛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較小的飛沫很快蒸發成為含有結核菌的『微滴核』,並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如果空氣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由此看來,傳染性的大小和傳染源病人的病情嚴重性、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頻度、病人居住房子的通風情況及接觸者的密切程度及抵抗力有關。以上稱為『咳嗽傳染』,是經科學試驗證的,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也有可能通過隨地吐痰形成的『塵埃傳染』,但這是次要的傳播方式。 結核病的發生和發展:核菌首次侵入人體主要是通過呼吸道進入肺泡並在此繁殖,稱為「原發感染」。原發感染處形成原發病灶,結核菌從原發病灶中沿淋巴管進入到血流中,叫做「血行播散」。結核菌通過血行播散進入各臟器中,有的立即發病,發生嚴重的粟粒型和結核性腦膜炎。有的結核菌潛伏在各種器官內,待機體免疫力下降時發病,稱為「繼發」,也叫「內源性發病」。 但是,近年來證實,如果多次、大量感染結核菌,也能形成「外源性發病」。所以,積極發現並治癒傳染源,減少結核菌傳播的機會;經常保持室內通風換氣;保持健康的身體、增強免疫力、新生兒要接種卡介苗。就可以減少感染和發病的機會。 主要的常見症狀:其它疾病一樣,病的早期,由於病變小而沒有明顯症狀。此外,即使有了症狀,由於病的症狀沒有很明顯的特點,病人和醫生容易誤認為得了別的病而忽略了病。 通過很多調查分析看,結核病病的主要症狀有: 咳嗽咳痰超過3周 咯血 發熱或胸痛超過3周 有了上述症狀後,就是一位『可疑症狀者』,就應當想到自己是否患了病。最好先到防治所或專科醫院檢查。除了做胸部X線檢查外,一定要作痰結核菌檢查。因為檢出結核菌就說明找到了病原體,就可以確診。早期、正確的診斷是治癒病的首要條件。 如何治療:用化學和生物制劑的抗結核葯物治療又稱化學療法,是現代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其它治療方法均為輔助治療。化療是控制傳播的唯一有效方法,是控制流行的最主要武器。 我國目前結防規劃採用的是直接觀察下的短程督導化療。服葯方法是隔日服葯。短程督導化療分為兩個階段:強化期和繼續期。強化期為殺菌階段,即在治療開始時的2-3個月,聯合應用4-5種抗結核葯,以便在短時間內盡快殺滅大量繁殖活躍的敏感菌,減少耐葯菌的產生。繼續期為鞏固治療階段,即在強化期之後的4-6個月內,繼續消滅殘留的結核菌,並減少和避免復發機會。 結核病的化療原則是: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和全程用葯。只要你和醫生很好合作,病是可以治癒的。 我國目前廣泛應用的抗結核葯物有異煙肼(H)、利福平(R)、吡嗪醯胺(Z)、乙胺丁醇(E)、和鏈黴素(S)。在強化期幾乎全部被採用,而在繼續期則選擇其中的2-3種葯物。治療過程中的服葯方法都採用隔日服葯,以便於督導化療的實施,使病人能全程,不間斷地服葯,以提高治癒率。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支桿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結核病化療的進步,結核病疫情逐漸好轉。但近十餘年來由於人口流動,耐葯結核菌傳播,艾滋病等因素影響,結核病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回升。我國是世界上 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病人數量僅次於印度。 人型結核分支桿菌是人類結核病的主要病原菌。正常形態為細長桿菌,無芽孢、莢膜和鞭毛,有分支生長傾向。抵抗力較強,在陰暗潮濕環境中能存活幾個月。 60℃需10-30分鍾才可殺死,100℃時1-5分鍾即可被殺滅。陽光(主要是紫外線)對其有較強的殺滅作用。酒精、甲酚皂溶液對結核菌有殺滅作用,但需2-12小時。病灶中結核菌常代謝狀態不同:①A群 積極生長繁殖,大多在胞外、活動進展病灶和空洞內,致病力強,傳染性大,但易被抗結核葯物,特別是異煙肼殺滅;②B群 主要在胞內,處於被抑制狀態,生長緩慢,吡嗪醯胺對其有較好殺滅作用;③C群 處於休眠狀態時間較長,偶爾發生短期生長繁殖,多存在於乾酪壞死病灶內,利福平對其有殺滅作用;④D群 休眠狀態菌,無致病力和傳染性,葯物對其也無作用,主要依靠人體抵抗力加以控制,一旦抵抗力低下,環境適合時也可能生長繁殖。 大量排菌即痰塗片陽性的肺結核病人是主要傳染源,傳染性最大,僅培養陽性而痰中未查到結核菌的菌陰肺結核病人排出的細菌量很少,傳染性也小。肺外結核病人一般不具有傳染性。肺結核的主要傳染途徑是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傳染源排菌量的大小,病人咳嗽症狀頻度,空氣中含結核菌飛沫核的密度,與傳染源接觸密切程度等均是影響傳染的重要因素。人類對結核病普遍易感。多數人感染結核菌後並不發病,僅有約5-10%的感染者發生結核病。這決定於感染結核菌的嚴重度包括菌的量和毒力,更決定於人體的抵抗力。已感染結核菌者對再感染有一定的防禦能力。

Ⅶ 肺結核怎樣治療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人與人之間呼吸道傳播是本病傳染的主要方式。其主要臨床表現有全身疲乏、失眠、盜汗、午後潮熱、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難等。
養生指南:
一.兒童應按時接種卡介苗。接種後可增加免疫能力,能避免被結核桿菌感染而患病。
二.肺結核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飛沫傳染。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在咳嗽、噴嚏、大聲談笑時噴射出帶菌的飛沫而傳染給健康人。病人如隨地吐痰,待痰液乾燥後痰菌隨灰塵在空氣中飛播而傳染。凡痰中找到結核桿菌的病人外出應戴口罩,不要對著別人面部講話,不可隨地吐痰,應吐在手帕或廢紙內,集中消毒或用火焚燒滅菌。痰液可用5~12%的來蘇溶液浸泡2~12小時消毒。病人應養成分食制習慣,與病人共餐或食入被結核桿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消化道感染。
三.痰菌陽性病人應隔離。若家庭隔離,病人居室應獨住,飲食、食具、器皿均應分開。被褥、衣服等可在陽光下曝曬2小時消毒,食具等煮沸1分鍾即能殺滅結核桿菌。
居室應保持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每日應打開門窗3次,每次20~30分鍾。一般在痰菌陰性時,可取消隔離。
四.對肺結核應有正確的認識,目前肺結核有特效葯物治療,療效十分滿意。肺結核不再是不治之症了。應有樂觀精神和積極態度,做到堅持按時按量服葯,完成規定的療程,否則容易復發。
五.可選擇氣功、保健功、太極拳等項目進行鍛煉,能使機體的生理機能恢復正常,
逐漸恢復健康,增強抗病能力。平時注意防寒保暖,節制房事。
六.飲食以高蛋白、糖類、維生素類為主,宜食新鮮蔬菜、水果及豆類。應戒煙禁酒。
近年來研究證明,吸煙會使抗癆葯物的血濃度降低,對治療肺結核不利,又能增加支氣管痰液的分泌,使咳嗽加劇,結核病灶擴散,加重潮熱、咯血、盜汗等症狀。飲酒能增加抗癆葯物對肝臟的毒性作用,導致葯物性肝炎,又能使機體血管擴張,容易產生咯血症狀。

肺結核
概念: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多個器官,但以肺結核最為常見。
本病病理特點是結核結節和干酷壞死,易形成空洞。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少數可急起發病。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症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
病因和發病機理:
一、結核菌
屬於分支桿菌,塗片染色具有抗酸性,亦稱抗酸桿菌。對外抵抗力強,在陰濕處能生存5個有以上,但在烈日曝曬下2小時,5-12%來蘇水接觸2-12小時,70%酒精接觸2分鍾,或煮沸1分鍾,能被殺死。而最簡單的殺菌方法是將痰吐在紙上直接燒掉。
二、感染途徑
結核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傳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結核病人的痰。傳染的次要途徑是經消化道進入體內。
三、人體的反應性
結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細胞免疫,表現在淋巴細胞的致敏和細胞吞噬作用的增強。入侵的結核菌被吞噬後,經處理加工,將抗原信息傳遞給T淋巴細胞,使之致敏。當致敏的T淋巴細胞再次遇到結核菌時,便釋放出一系列的淋巴。因子使巨噬細胞聚集在細菌周圍,吞噬殺死細菌,然後變為類上皮細胞和郎罕巨細胞,最後形成結核結節。
病理:結核菌侵入人體後引起炎症反應,細菌與人體抵抗力之間的較量互有消長,病變過程復雜,但其基本病變主要有滲出、增生、變質。
臨床表現:
典型肺結核起病緩漸,病程經過較長,有低熱、乏力、食慾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但多數病人病灶輕微,常無明顯症狀,經X線健康檢查始被發現,有些病人認突然咯血表現發現,但在病程中常可追溯到輕微的毒性症狀。
一、全身症狀:
全身毒性症狀表現為午後低熱、乏力、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盜汗等。當肺部病灶急劇進展播散時,可有高熱,婦女可有月經失調或閉經。
二、呼吸系統:
一般有乾咳或只有少量粘液。伴繼發感染時,痰呈粘液性或膿性。約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當炎症波及壁層胸膜時,相應胸壁有刺痛,一般並不劇烈,隨呼吸和咳嗽而加重。慢性重症肺結核,呼吸功能減慢,出現呼吸困難。

實驗室和其他檢查:
一、結核菌檢查
痰中找到結核菌是確診肺結核的主要依據。
二、X線檢查
肺部X線檢查不但可早期發現肺結核,而且可對病灶的部位、范圍、性質、發展情況和效果作出診斷。
三、結核菌素試驗
陽性:表示結核感染,但並不一定患病。稀釋度一作皮試呈陽性者,常提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灶。
陰性:提示沒有結核菌感染。但仍要排除下列情況。
A、結核菌感染後需4-8周變態反應才能充分建立;所以在變態反應前期,結素試驗可為陰性。
B、應用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者,營養不良以及麻疹、百日咳病人,結素反應可暫時消失。
C、嚴重結核病和各種危重病人對結素無反應。
D、其它如淋巴免疫系統缺陷(白血病、結節病)病人和老年人的結素反應也常為陰性。
診斷:
1、痰結核菌檢查
2、X線健康檢查
3、臨床症狀
治療:
抗結核化學葯物治療對結核的控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合理的化療可使病灶全部滅菌、痊癒。傳統的休息和營養起著輔助作用。

(疾病診斷和分型分期標准)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累及全身多個臟器;但以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最為常見。排菌病人是社會傳染源。人體感染結核菌後不一定發病,僅於抵抗力低落時方始發病。本病病理特點是結核結節和乾酪樣壞死,易於形成空洞。除少數可急起發病外,臨床上多呈慢性過程。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症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五十年代以來,我國結核病總的疫情雖有下降,但由於人口眾多,各地區控制疫情不均衡,它仍為當前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是全國十大死亡病因之一,應引起我們嚴重關注。
診斷要點
一、乏力、體重減輕、發熱、盜汗。
二、咳痰,X線胸片示肺部浸潤性改變。
三、結核菌素試驗陽性。
四、痰液塗片抗酸染色陽性。
五、痰培養結核桿菌陽性。
診斷標准 (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制訂,1978年6月·柳州)
肺結核類型
一、原發型肺結核(Ⅰ型):為原發結核感染引起的臨床病徵。包括原發綜合征及胸內淋巴結結核。並發淋巴結支氣管瘺時,如淋巴結腫大比較顯著,兩肺內只有較少的播散性病變時,仍歸本型。
二、血行播散型肺結核(Ⅱ型):包括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急性粟粒型結核)及亞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三、浸潤型肺結核(Ⅲ型):是繼發型肺結核的主要類型。肺部有滲出、浸潤及/或不同程度的乾酪樣病變。可見空洞形成。乾酪性肺炎和結核球也屬於本型。
四、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Ⅳ型):是繼發型肺結核的慢性類型。常伴有較廣泛的支氣管播散性病變及明顯的胸膜增厚。肺組織破壞常較顯著,伴有纖維組織明顯增生而造成患處肺部組織收縮和縱隔、肺內的牽拉移位,鄰近肺組織常呈代償性肺氣腫。
五、結核性胸膜炎(Ⅴ型):臨床上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

http://www.zgxl.net/sljk/ybjb/huxi/fjh.htm

Ⅷ 目前世界上感染結核的人有多少中國呢求最新數值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士鍾南山說據我國2000年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全國共有450萬活動性結核病人,帶菌者高達5.5億,幾乎一半中國人是結核桿菌帶菌者。現有結核病患者1370萬,每年結核病發病人數927萬,每年死亡177萬人。在2010年3月24日的第15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上,中國內地結核病人已經達到600萬人,每年新增150萬人。

Ⅸ 有多少人被結核菌感染了

結核分枝桿菌(M.tuberculosis),俗稱結核桿菌,是引起結核病的病原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結核為最多見。結核病至今仍為重要的傳染病。估計世界人口中1/3感染結核分枝桿菌。據WHO報道,每年約有800萬新病例發生,至少有300萬人死於該病。我國建國前死亡率達200-300人/10萬,居各種疾病死亡原因之首,建國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衛生狀態改善,特別是開展了群防群治,兒童普遍接種卡介苗,結核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大為降低。但應注意,世界上有些地區因艾滋病、吸毒、免疫抑制劑的應用、酗酒和貧困等原因,發病率又有上升趨勢。

Ⅹ 第23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是什麼時候

2018年3月24日是第23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此次宣傳活動主題是「開展終結結核行動,共建共享健康中國」。據了解,中國是全球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每年新發結核病患者約90萬例,位居全球第3位(印度、印度尼西亞、中國)。

結核菌主要通過飛沫傳播,肺結核病人在其咳嗽,大聲說話,打噴嚏時噴出的飛沫中含有結核菌,因此有咳嗽症狀的排菌病人是最主要的結核病傳染源.

健康人受到結核菌感染後,不一定發病,是否發病取決於結核菌的毒力和身體抵抗力的強弱,人體初次感染結核菌,通常無任何症狀,但當抵抗力下降時可發病.。

閱讀全文

與印度結核桿菌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7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