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不願中國修什麼水庫

印度不願中國修什麼水庫

發布時間:2022-12-29 07:51:13

① 墨脫:西藏的西雙版納,正在規劃中國最大的水電站,印度強烈反對

你聽說過墨脫嗎?

它是我國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的一個縣, 歷史 上有「博隅白瑪崗」之稱,藏語意為「隱藏的蓮花」。據說是因為墨脫的地形酷似一朵盛開的蓮花,而且當地還盛產蓮花,故此得名,它可以說是佛教徒心中的聖地,又因為高溫濕熱的環境,被譽為 「西藏的西雙版納」

墨脫實際上位於西藏東南部,地處 雅魯藏布江 下游,南與印度交界,總面積有3.4萬平方公里。

雖然身處平均海拔為4000多米西藏高原,但墨脫縣的平均海拔是1200米,北高南低,北部最高的是海拔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和海拔是7294米的加拉白壘峰,南部最矮的是海拔僅115米的巴昔卡,落差超過7000米。

雅魯藏布江就在兩座海拔7000多米的山峰中咆哮而出,最終形成了世界上最深最長,也是最險峻的峽谷: 雅魯藏布大峽谷

墨脫縣是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阿薩姆平原前,流經中國境內的最後一個縣,而且雅魯藏布大峽谷的主體段也在墨脫縣內,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沿著開裂的大峽谷一路北上,浸潤了藏南這片天地,所以我們還可以看到墨脫常年有著不散的雲海,這些,都要比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壯觀得多。

在墨脫,抬頭就可以看到皚皚白雪,低頭就可以看到茂密的熱帶雨林,難怪被稱為「西藏的西雙版納」。

但墨脫也是我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城, 扎墨公路 在2013年才正式通車,這條從西藏波密縣扎木鎮到墨脫的公路,全長117千米,因為處在喜馬拉雅斷裂帶和墨脫斷裂帶上,前後一共修建了40年才完成,讓墨脫擺脫了「高原孤島」狀況。

通路後,墨脫也大力發展茶產業、特色藏葯材、特色農業和 旅遊 業,2019年,墨脫正式退出貧困縣。

因為位於我國第三大河流雅魯藏布江下游,另外還有其他河流38條,墨脫的年徑流量能達到1400多億立方米,大小河流都蘊藏著巨大的水能資源。雅魯藏布江沖擊出的峽谷從南至北,長度很長,落差極大,全長504.9公里,最深處能達到6009米。

據初步測算,如果能在這里興建水電站,裝機容量可以達到4000萬千瓦,而雅魯藏布江的天然水能資源蘊藏量達到7900餘萬千瓦,相比於湖北的三峽水電站來說,是三峽的2倍多。這樣一座巨量的水電站,完全可以滿足我國一個省的用電需求。

但是一座水電站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目前 墨脫水電站 的建設還處於勘測階段,有些人考慮到雅魯藏布江是一條國際河流,雖然發源地是我國,但還流經印度和孟加拉國,還是要考慮這兩個下游國家的用水權利的。

在印度,雅魯藏布江就叫做 布拉馬普特拉河 ,這條流域一直是中印兩國水爭端的焦點問題,自從上個世紀50年代,我國領導人提出了「南水北調」的工程設想後,印度國內就有「中國試圖掐住印度的命門」等言論,有關我國在雅魯藏布江上游截流的謠言更是在印度國內瘋傳。

但我們在雅魯藏布江上建水壩倒是有的,目前已經完工了8座大型水壩,但是我們是以梯級開發組建的,主要用途就是發電,而水電站要發電就要不斷放水,而不是攔水。

藏木水電站 為例,它的水庫庫容只有0.866一立方米,而且是日調節水庫,主要功能是發電和兼顧生態用水,並不會減少下游的水流,也不會改變水的流向。

其實我國遲遲未動工的原因主要還是這里的環境太復雜了。

雅魯藏布江是高原河流,而且還處於板塊交接帶,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頻發生,如果隨意修建水電站,很可能會引發更大的自然災害。

而且,墨脫的交通狀況還不能說很好,光是修建一條墨脫公路前前後後就花了20多億,耗費了幾十年,雖然現在的建設速度和技術都有很大的提升,但還是要先改變當地的交通狀況。

目前我國的 川藏鐵路 還在修建中,另外還有幾條公路也在修建和規劃當中,等到這些公路和鐵路通車以後,墨脫水電站才有建設的可能性。

現在我們要做的,還是將這里的基本地質、水文等情況摸清,研究出一個最好的建設方案才行。

這里是地理北半球,記得關注我,我們下期再見。

② 常受乾旱之苦的印度,為何他們不大力搞水庫建設

印度地處熱帶,而且本身水資源非常的缺乏,我們都知道水庫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以改善這些問題,那麼為什麼印度不興建水庫等設施呢?首先的原因就是資金短缺,其次就是技術匱乏,最後就是環境因素。

最後就是印度的環境因素,雖然印度處於熱帶地區,但是這樣的環境對降雨來說並沒有任何的幫助,而且近幾年印度的降雨量持續下降,這讓本就短缺的水資源更加的短缺。本身恆河是一條可以提供大量水資源的河流,但是印度人將整條恆河都污染了。等於說自己將自己的水資源掐斷了。

③ 印度學中國修水電站,坍塌後甩鍋老鼠洞,為何印度大壩總坍塌呢

印度尋找日本修建堤壩,並揚言要超過我國,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一座投資了220億盧比,耗時40年才修建好一點的堤壩,卻在短短的幾小時里卻被水災沖倒。這一意外發生之後。讓很多的國家都笑沒了牙齒,這也讓印度的臉面完全拉不緊了。那樣這究竟是工程的難度太大,還是因為日本的基建工程技術性不行呢?

大家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導致冰河破裂大多數都是由於氣候變暖,實際上這一點大家只不過是推斷。依據一些學者的覺得,大雪山當遭受風頻或是氣旋影響的時,也有可能會產生冰河坍塌的現象。僅僅我們不知道冰河會何時坍塌,也沒有辦法對他們進行檢驗。我們要做的僅僅降低冰河發生時給人們所帶來的損失。印度投資了220億盧比,耗時40年建成的水電站忽然坍塌,也直接讓印度的經濟得到了重挫。這一傾注了無數人的精力居然是這樣的結局,擱誰內心也不會舒服。當時印度緘口不言要超過中國,最終卻成了一個笑話。

而給人一種最可笑的是,印度為了所謂的臉面,居然對外宣稱是由於耗子在下面鑽出來一個洞,因此才會導致堤壩坍塌。印度的這一說也真的是腦洞大開,而日本的基本建設實力和技術性也隨著一座堤壩的坍塌而留下一個巨大污漬。

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下期再見。

④ 我國將建設世界級水電站,給西藏帶來福音!印度反對有用嗎

提及水利工程,不得不說世界奇跡三峽大壩,其位於長江湖北宜昌流域, 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 ,不僅成為國家重要的發電工程,單座水電站年發電量達1118億千瓦時,創造世界新紀錄,而且成為當地重要的 旅遊 資源。我國把雅魯藏布江下游建設水電站計劃納入 十四五規劃 ,建設相當於三峽大壩三倍發電量的超級水電站。這卻遭到印度反對,印度媒體甚至控訴我國建設水利工程的企圖是阻斷上流水源。

那麼,我們先認識一下雅魯藏布江,一探這條神秘河流的真貌,追尋水利工程建設的源頭,它又給西藏帶來了哪些好處呢?

新來的朋友記得點個關注,既方便瀏覽往期文章和視頻,又可接收最新消息。

賦有「天河」美稱的雅魯藏布江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北麓的傑馬央宗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之一,位於我國西藏自治區境內,由西向東橫穿西藏南部。雅魯藏布江有一處大拐彎,此處水流湍急,地勢險峻,江水在近五十公里范圍內形成兩千米的落差, 形成世界上最深、最長的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 大峽谷優越、特殊的地理條件下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如若在這樣復雜的地理位置建設水電站可謂是又一大奇跡,我國為何要積極挑戰難題,不畏艱險,建設起水電站呢?

究其原因,雖然我國西部地區水能資源充分,但水能利用率低,西部地區受地理環境等多方因素影響,資源不足,經濟落後。那麼建設起大型水利站不僅響應了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從根本上解決了西部地區的用電難題,也有效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而雅魯藏布江的水能蘊藏量僅次於長江流域,近一億千瓦,如果得到有效利用,能夠為西藏地區供應大量電力,若 按照3800千瓦的裝機量計算,每年最低發電量3000億千瓦,按每度電0.5元計算,每年能創造1500億收益, 同時 也能夠節能減排,有效促進我國降低碳排放的國際承諾的實現,還能惠及河流下游的國家,是普惠民生的重大工程。

那麼如何在地勢復雜的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建設水電站成為公眾擔憂的問題。對此,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研究員陳傳友曾在《光明日報》上發文解答 具體是在雅魯藏布江上修建水庫,再打通一條16公里長的隧洞,引水到支流之一的多雄河,形成2300多米的落差,可以開發三級水電站。 另外,還探討建設沉入地下的水電站。不過這還處於科學猜想階段,真正實施還存在難點。

其實早在1972年,中科院院士孫鴻烈就帶隊實地考察雅魯藏布江,發現雅魯藏布江蘊藏豐富的水能資源, 1980 年,我國啟動水資源普查,計劃在雅魯藏布江建設水電站。但是由於地勢特殊,技術不完備,且當地基礎硬體設施不足,修建水電站的計劃一直擱置。直到近幾年我國加大雅魯藏布江水利建設 ,於 2010年在雅魯藏布江中游開始建設藏木水電站,並於2014年正式投產發電。 藏木水電站規模小,對當地生態環境影響不大。

但是雅魯藏布江下游大拐彎處位於西藏墨脫地區,此處發展落後,公路等基建不足,難以承載大型機械設備的運輸,並且大峽谷處地勢險峻,結構復雜,在開發利用中要特別注意保護生態環境,防止出現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因此對於雅魯藏布江水利工程的具體開發計劃需要深入探測、考究,建設水電站並非易事。為此,我國還需要為落實該水利工程計劃進行針對性的地質研究等前期工作。

一旦雅魯藏布江大型水電站建設,那不僅能惠及當地百姓,解決當地用電問題,實現我國低碳環保計劃,彰顯大國實力,同時也能夠為雅魯藏布江錯峰調節,穩定水流。

然而,這一計劃卻遭到鄰國印度的極力反對。其實早在十幾年前,有關我國通過水利工程遏制印度的謠言就已經存在,我國為考慮中印關系,建設計劃停滯,沒有大力建設大型水利工程,還向印度分享雅魯藏布江流域的水文數據,為當地抗擊自然災害提供有效預測信息。

只是印度方面卻倒打一耙, 2017年時竟入侵我國邊境,兩國關系惡化。 2020年6月15日,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邊境爆發沖突,印度邊防部隊越線進入我國境內,蓄意挑事,阻礙中方邊防部隊正常巡邏。印度近年來的種種行為無一不暴露出其惡意中傷我國的陰謀。

這次印度方面所謂的我國利用水利工程式控制制水源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印度作為農業出口大國,十分依賴水資源,認為我國在雅魯藏布江建設水利工程將威脅其下游水源,進而造成其農業生產受阻。我國在雅魯藏布江建設大型水利工程實際上是為了提高水能利用率,緩解電力緊張問題。遠隔萬里的印度開口就是污衊,不難看出其惡意。

其實,鄰國印度與我國接壤的邊境地區大多在西藏地區。雅魯藏布江便是從我國西藏地域流出,流經孟加拉國、印度。在印度,雅魯藏布江被稱為布拉馬普特拉河,與恆河交匯,最終通過孟加拉灣流入印度洋。印度認為我國在雅魯藏布江建設水電站會影響印度流域的河水量,擔心水電站關閥造成斷流,造成印度東北部地區乾旱,影響當地用水。

事實上雅魯藏布江流入印度後,與迪班河、盧希河匯合,即使雅魯藏布江上流斷流也不會給印度帶來太大影響,因為該流域常年雨水量充足,主要問題是易發洪澇災害而非乾旱。而且印度河流眾多,水資源豐富,真正造成印度面臨缺水問題主要是印度公共用水免費,水資源浪費嚴重,並且水資源污染嚴重,許多水源難以直接使用。就拿大家熟知的恆河來說,這條被印度稱作母親河的河流,污染嚴重,甚至時常出現屍體。而且印度的水利設施、供水設施嚴重不足,難以有效調用水資源,一些企業甚至為謀私利將池塘的水直接賣給民眾。不難發現,印度用水難題還在其本身,與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並無關系。

實施雅魯藏布江水電開發已被納入我國2035年遠景目標,那麼雅魯藏布江水利工程勢必成為我國在未來發展的重要工程。這是一項生態工程,能夠為我國降低碳排放做出巨大貢獻,保護當地生態環境,也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水電站投入使用後能為西藏自治區帶來兩百億以上的財政收入,真正地做到造福當地百姓,實現「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美好願景。

目前,雅魯藏布江水利工程建設還處於計劃階段,何時開工,如何開工,還有待商討,那麼印度此番擔心未免為時過早,作為大國,建設水利工程會充分考慮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周邊國家,不會貿然行動, 類似於印度為搶奪水資源建設大壩攔截恆河水,造成他國水源大幅度減少的惡劣行為也絕不會出現。我國會以大國擔當與責任,充分考慮多方因素後,建設起造福百姓,節能減排的水利工程。 我國將以實際行動證明印度的言論純屬無端指責。

退一萬步講,即使建設起雅魯藏布江水利工程,我國若想通過水利工程遏制印度水資源,既不符合我國一貫的大國作風,而且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豈不是得不償失?那麼所謂的我國利用水資源遏制印度的說法更是毫無根據,有刻意之嫌。

本期的文章和視頻就到這里啦,有機會去西藏 旅遊 不妨去雅魯藏布江看看,山河風貌總是令人著迷!國家基礎建設與百姓息息相關,好奇最近有何故事,就來這里,咱們下回見!

⑤ 印度害怕中國控制水源 印度之所以怕中國,是不是因為

不是

印度的水資源量佔世界總量的4%,而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16%,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低,同時,其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也極不均勻。
而印度國內相對缺乏大型的水利灌溉設施,對水資源的調控能力非常弱,再加上印度國內嚴重的水污染,使得印度部分地區已經產生了水資源短缺的危機。
所以,印度十分重視國內的水資源調度。該國水利部於1980年提出,通過河流聯網的方法把水資源從水量豐富的流域調往缺水流域,即「內河聯網計劃」。作為一個大規模的跨流域調水工程,其規模在世界上也無先例,據目前估計,通過流域內調水可以補充缺水地區水量12000~14000億m⊃3;。
按照這一計劃,印度水利部門擬將全國主要河流聯成網路進行水量的統一調配,共修建37條引水主幹渠道(總長約900km,配套水渠總長12500km)、32座攔河大壩和數百個蓄水庫。計劃由印度南部的半島水系開發和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水系開發兩大部分組成,最終再通過連接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將兩大水系連為一體。

引自中國的水源非常少

⑥ 中國會幫助連年旱災的印度修建水庫嗎

中國的基建在世界范圍內可以說是十分拿得出手的。

印度高溫天氣頻發,旱災連年發生

一直以來,印度都是世界上最熱的國家之一,每年在印度都會出現40度以上的高溫天氣,甚至在一些特殊的年份里,印度一些地區的溫度超過50度。在印度,每年都會有因為高溫乾旱而死亡的人。

而印度之所以高溫天氣頻發的主要原因與當地所處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關系。印度大部分國土都位於熱帶地區,受到熱帶季風氣候影響,每年分為干濕兩季且旱雨兩季的時間都很長。


這也是為什麼當地人,總是想要中國來幫忙,畢竟我們國家的基建很多時候就意味著保障和靠譜。

⑦ 不能修三峽的十大理由

問題是這個東西是利大於弊呢.........

三峽工程的利與弊
因為移民和大搬遷,三峽庫區的植物遭遇了滅頂之災,至於菩陵榨菜今後還叫不叫榨菜,沒有誰知道,而因為水土流失,流動的河成了死水,庫區內的環保怎樣來杜絕白色污染?洪水季節到底向哪個區瀉洪??
有一種論點說:三峽工程將有助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並且因為不是火力發電,所以不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
想獲得巨大的收益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大壩造成的破壞也是相當嚴重的:100多萬人必須遷移,肥沃的河岸土地將被淹沒;珍稀瀕危與中可能面臨滅絕的威脅;某些重要的歷史名勝古跡將被淹沒,其中的部分古跡甚至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其他的影響還包括:對於數千公里河流水文特性無法逆轉的改變,對漁業、養殖業的破壞,帶來復雜的下游洪泛區的改變,以及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加某種洪災的可能等等。
在對三峽工程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時,中國科學院指出:工程最具破壞的方面是大規模的移民和大片土地被淹沒。移民安置向來是中國修建大壩過程中較為頭痛的問題,特別是三門峽、新安江和丹江口水庫,每次移民的人數都超過30萬。然而,三峽工程造成的移民規模之大是史無前例的。大壩工程將淹沒19個縣的部分地區,其中包括有著1000多年歷史文化的涪陵和萬縣的部分地區以及重慶的部分地區。移民人口總數超過100萬並可能將近190萬。在這次移民的人口中,城鎮居民占據相當大的比例,致使三峽工程的移民工作比以往的難度更大,費用更高。又因缺少合適的地點安頓如此多的移民人口,移民工作變得更加艱難。由於中國人口眾多,適宜的土地已被開墾和佔用,大部分的人口將會被安置到近年來人口業已過剩的水庫上游貧瘠的高地上。安置100多萬人的生產生活,無疑是等於重建一個社會,必將打亂原有的經濟結構,生產秩序、工作秩序和社會秩序會在相當長的時期造成生產力水平下降,致使經濟發展速度緩慢。再者,由於歷史和交通的原因,境內工業集中布局於長江沿岸的城市和集鎮。所以三峽工程淹沒的工廠多,損失也大。雖然受淹廠可重新搬遷新建,但是因停產必將打亂相互協作配套的原有系統,對經濟發展會造成較大的損失。

最重要的是長江沿岸的千年古鎮人文遺失,那些古調古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去了賴以發展的土壤,到他鄉人生地不熟悉,尤其是那些方言和地方戲曲無法再發展傳承.

另外對農業,前面所提到的14000h平方米肥沃農田將會沒入水底,土地資源嚴重喪失。正如這個龐大的工程在規劃時所預料的,它將給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長江的魚類資源豐富且易受破壞。由於河流的動態,河水的溫度和化學組成的變化,以及符合這些魚類生活特性的自然生活環境和食物來源的改變,都有可能對魚的種類、數量產生影響,某些魚種有可能因無法適應新的環境而數目驟減。

特別是工程將會嚴重影響到生活在長江中游的魚類,而這一水域恰恰是中國特有的千種珍稀魚類的主要棲息地,其中僅僅只生活在長江中下游的中華鱘和白鰭豚更令人關注。葛洲壩的建成可能已嚴重影響了中華鱘的繁殖,白鰭豚的數量也下降到僅有幾百條,此外,另一值得關注的野生物種當屬瀕臨滅絕的西伯利亞鶴,長江中下游恰恰是其越冬的棲息地,無疑也將受到大壩的影響。

河流的泥沙會帶來一系列錯綜復雜的後果。長江是世界上泥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每年都會帶走5到10億噸的泥沙,盡管水庫的泥沙流速難以預測,但專家普遍認為一般情況下每年河流攜帶的泥沙都將會被大壩截住。若此種假設成立,長江所攜帶的泥沙將在100年內填滿水庫。水庫中的泥沙沉積會對下游造成影響。幾千年來,長江三角洲地帶一直把這些泥沙作為農田和漁業的營養源泉。反對三峽工程的人發出警告:水庫尾部附近的泥沙流速會加快,在旱季將嚴重影響上游的通航,水庫尾部的泥沙還會抬高河岸。成問題的是還無法准確的預測水庫泥沙的沉積速度。此種情況有可能使經濟效益比預期的要低很多,即便有可靠的泥沙,沉積速度記錄,泥沙沉積的速度與位置也是難以預測。

以印度的多用途水庫為例,水利專家穆爾蒂說:「大多數水庫每年的泥沙沉積速度是建設時計算速度的145%到875%。」利奧波德指出:「世界范圍內,三峽大壩是在未經充分驗證的情況下進行施工的,中國約有330個大型水庫,其中230座的泥沙問題相當嚴重,導致總蓄水量減少了14%,其中一些水庫由於分析不足和設計缺陷,在不到10年的時間蓄水量下降了 50%。」

三峽工程還會產生其它多種影響因素,水庫所處的地區還是水源傳染病易發地區,如血吸蟲病。水庫中的水大量政法會減少大壩下游的水流量。該工程的反對者對大壩方形來往船隻的連環閘的可靠性也表示擔憂。一旦五個密切相連的閘門中的一個出現問題,那麼長江的航運將會中斷。葛洲壩的船閘升降機就出過類似的問題,而它只有一個閘門,在技術上比三峽工程船閘設計要簡單得多,原本自由流動的河流將要變成一個緩慢流動的水庫,人們擔心被淹沒的農田和居民區會釋放出有毒物質和污染物。水庫對水流的控制會增加上海市地下含水層海水入侵的可能,從而影響到上海市的供水,歸根結底,三峽大壩造成的影響可涉及的范圍是事先無法預測的。一旦大壩建成,它的影響將持續幾十年乃至幾個世紀。

從三峽工程一案例我們可以看到,每個水利工程在興建的同時必然會產生許多對我們有害的方面。特別是大型水利工程,移民問題,泥沙問題,以及生態環境破壞,經濟效益減少等問題更令人擔憂。我們興建水利工程是為了使人類更好的生活在這一「水」球上,但若不經切實真正有效詳細的設計和思考,也許弊還是要大。若一個工程真正投入建設實施,我們一定要盡量減少它給我們帶來的弊端,使得人們受之福而不患其災。水利工程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方面,它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因此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是水利工程成功的重要途徑

⑧ 印度乾旱,為什麼印度不大力搞水庫建設

這是因為印度並沒有足夠的能力搞水庫建設。因為印度的基礎建設非常的糟糕,使得印度根本沒有能力搞這些大的水利工程。再加上印度是一個工業體系非常不完善的國家,很多的東西國內並不能夠獨立建設,所以在建設這些大型的水利工程的時候,必須要依賴周邊大國的幫助,但是印度和周邊大國之間的關系非常的緊張。

不過我們也希望印度能夠建設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這樣才能夠使得印度老百姓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因為現在印度很多的老百姓連吃水都會有很大的問題。也希望印度千萬不要窮兵黷武,應該把全部的心思放在改善國內老百姓的生活上面。

⑨ 在雅魯藏布江上修建水電站大壩會渴死印度人嗎

不會渴死印度人。
在水電站修建過程中,河水是從導流洞中流向下游的,只在河床上建上下圍堰擋住河水,露出上下圍堰之間的河床,並修建大壩。在上下圍堰以外的河道中,河水仍然正常流動。大壩修好後,拆除上下圍堰,大壩上游形成人工湖,或叫水庫。然後,水庫開始蓄水。真正對下遊河道的流量有影響的,是大壩上游的水庫蓄水期內。為保證下游用水安全,水庫也不是一次就蓄滿水的,是分次、分階段蓄水的。蓄水期越長,對河流下游水量的影響越小。
所以,在雅魯藏布江(流入印度後稱布拉馬普特拉河)上修建水電站大壩,不會對印度利用該河流有大的影響。
印度叫喊中國,不讓中國在雅魯藏布江上修建水電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⑩ 印度乾旱,為什麼印度不大力搞水庫建設

水資源在全球范圍內一直都是一個較為重要的話題,很多人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所以在這個過程之中,大家也大力的想要將自己的這一個是生命的源頭,變得更加的有保障。因此全國各地以及全世界,都在不停地修建水庫。然而很多人感到非常好奇的是,為什麼印度不大力的修建水庫?我們之前也聽說過印度的一些修建起來的大壩,最終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倒塌,雖然印度官方給出來的解釋讓我們啼笑皆非,但是我們依舊不能夠理解的是,為什麼在這些事情之後他們就不在修建水庫了呢?

水資源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存在,然而對於有一些地方來說,他們的這種水資源的限制在短期內根本沒有辦法解決。想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就應該解決我們以上提到的三個方面的難關,而這些難關的突破需要的就是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的投入。希望一個國家的水資源問題能夠盡早的解決,讓這個國家的人民都能夠用上健康,而且安全的自來水。但是水庫建設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成的,希望印度能夠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達到自己想要的理想狀態。

閱讀全文

與印度不願中國修什麼水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7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