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3.66億人口的印度為什麼在東京奧運會只獲得一銀二銅
第32屆夏季奧運會在日本東京舉行,隨著聖火的緩緩熄滅,曾經落下了帷幕。清點這屆奧運會各參賽國所取得金牌及獎牌數,美國第一,中國排在第二位,稍有遺憾,也是常理,中國體育健兒們在強手如林的頂級賽事上勇於拼搏,不畏強手,奪得第二位實屬不易。而地處南亞的人口大國印度時辰幻想入常,僅取得1金1銀4銅,共6枚獎牌。排在以色列和卡達之後,僅僅是第41位。
印度這個國家,外表現象也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其實國內矛盾撲朔迷離並也非常鋒利。民族矛盾、種性文化,貧富差距,還有宗教信仰等等,各方政治權力相互應用又相互斗爭。使得社會底層百姓生活貧窮,又迫不得已。奧運會上印度人的表現能夠窺見一斑。
『貳』 印度國在日本東京獲得多少金銀銅獎牌
印度今天的體育水平不是很好得了一個銀牌一個銅牌沒有一枚金牌到目前為止。我想可能是因都不太重視體育吧,或者13億人出來這個成績有點不太敢相信。
『叄』 東京奧運會迄今為止印度為什麼只得一枚銀牌
印度是個很神奇的國家
除非比騎摩托車,否則,三哥很難
網路:印度閱兵
印度在奧運會中總共只拿了9塊金牌。在1980年之前,印度總共獲得過8枚金牌,無一例外的,這些金牌都來自曲棍球——印度最流行的體育運動。但在1980年以後,印度似乎就與奧運金牌絕緣。自那以後至今,印度只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獲得一枚金牌,這枚金牌來自男子10米氣步槍項目,選手為Abhinav Bindra。
印度往年在奧運會上的表現如下表所示,近三十年來印度取得的獎牌簡直屈指可數:從洛杉磯到巴塞羅那連續被剃了3屆光頭以後,印度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取得了突破,不過僅取得1枚銅牌;2000年悉尼依舊是1枚銅牌;2004年悉尼稍有進展獲得一枚銀牌;2008年對於印度來說是奧運大年,除了得到幾十年來的第一枚金牌外,還有兩枚銅牌;2012年印度整體有所進步,獲得2枚銀牌,4枚銅牌,可謂歷史最好成績。
『肆』 印度在奧運會奪過幾次金牌,為啥
印度是參加奧運會比較早的國家,1900年就參加了巴黎第二屆奧運會,當時還代表英國人獲得了兩塊銀牌。
1928年,印度第一次以地區而不是英國人的身份參加奧運會,此後得過幾次曲棍球團體冠軍,但個人金牌一塊都沒有。
直到2008年,印度終於在北京贏得了好運,獲得歷史上第一枚奧運會個人項目金牌,金牌獲得者賓德成為了民族英雄。
印度總統普拉蒂巴·帕蒂爾在電報中說印度新的國家英雄阿比納夫·賓德拉實現了11億人的夢想。印度總理辛格等也發了類似的賀電。
所以說,印度跟中國比經濟、比軍事、比外交、比基礎設施,卻從來不敢比金牌,就是因為太慘了,不要說金牌,拿一塊獎牌都非常困難。那麼為什麼印度體育賽場上那麼弱呢?其實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就04年雅典奧運一個
印度總共一枚金牌,就是北京奧運會,好像是北京專門為印度設置的卡巴迪項目(中國叫老鷹捉小雞的游戲)。當時巴基斯坦好像是銀牌。2012年印度是最強的,拿了2枚銀牌4枚銅牌,歷史上最好。這張圖是國際委會的數據,也就是印度全部獎牌都在這里。
1936 美國 加拿大 墨西哥
1948 美國 法國 巴西
1952 美國 蘇聯 烏拉圭
1956 美國 蘇聯 烏拉圭
1960 美國 蘇聯 巴西
1964 美國 蘇聯 巴西
1968 美國 南斯拉夫 蘇聯
1976 美國 南斯拉夫 蘇聯
1984 美國 西班牙 南斯拉夫
1992 美國 克羅埃西亞 立陶宛
1996 美國 南斯拉夫 立陶宛
2000 美國 法國 立陶宛
2008 美國 西班牙 阿根廷
鄧亞萍,河南鄭州人,前國家隊乒乓球運動員,1983年入河南省隊,1988年被選入國家隊,1997年退役後進修個人學業;其運動生涯中,獲得過18個世界冠軍,連續2屆4次奧運會冠軍,鄧亞萍是第一個蟬聯奧運會乒乓球金牌的球手,曾獲得4枚奧運金牌,被譽為「乒乓皇後」,是乒壇里名副其實的「小個子巨人」。2001年北京申奧團成員之一,北京申奧形象大使;2009年4月16日,就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鄧亞萍與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忘年之交的故事曾被傳為佳話!
當然是三次了 第一次是2000年的乒乓球男子單打金牌 第二次是2000年的乒乓球男子雙打金牌 第三次是2004年的乒乓球男子雙打金牌
女團確實是第一次,以前中國女隊是強隊,但不能算是一流,2006年世錦賽,中國女隊奪得建隊53年來的第一個團體冠軍。這次,是第一個奧運團體冠軍。
奧運會第一屆,冠軍得銀牌,亞軍得銅牌,第三名以後不發獎牌。從1900年第2屆巴黎奧運會開始就有金銀銅牌了
印度在奧運會中總共只拿了9塊金牌。
在1980年之前,印度總共獲得過8枚金牌,無一例外的,這些金牌都來自曲棍球——印度最流行的體育運動。但在1980年以後,印度似乎就與奧運金牌絕緣。自那以後至今,印度只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獲得一枚金牌,這枚金牌來自男子10米氣步槍項目,選手為Abhinav Bindra。
兩塊金牌!一塊銀牌,一塊銅牌!都是這屆得到的!這是孫楊的第一屆奧運會!
『伍』 零的突破!印度拿到東京奧運首金,標槍名將跪地掩面,13億人狂歡
東京奧運會男子標槍決賽,印度選手喬普拉拿到金牌,成績是87米58,兩位捷克選手拿到銀牌和銅牌!賽後,他跪地掩面,十分激動,這是印度13億人最期待的一刻。現在,印度拿到了東京奧運會首金,要知道,比賽還有1天就結束了,印度完成零的突破!
事實上,印度在奧運會上成績一般!
印度在奧運會中僅拿到9塊金牌,其中,在1980年之前拿到8塊金牌,1980年後,印度僅拿到1塊金牌,就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10米氣步槍,賓德拉獲得金牌。
東京奧運會開始前,有人發出靈魂之問:為什麼一個有著13億人的國家在獎牌榜上沒有像樣的成績?
本屆東京奧運會,印度派出120名運動員,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參賽隊伍。標槍等項目的運動員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他們承載著十幾億人沉甸甸的期望。
1997年12月24日出生的喬普拉(Neeraj Chopra),被譽為印度的田徑「國寶」。在他還不到19歲時,標槍投出86.48米的好成績,摘得世界青年(U20)田徑錦標賽冠軍!
如今,在標槍項目中,喬普拉奪金。6次試投,喬普拉成功4次,其中一次就是金牌成績,87米58,最終喬普拉如願奪金!
賽後,喬普拉十分激動,他跪地掩面,並且,他拿出了印度國旗,繞場狂奔慶祝,這是值得紀念的時刻!而在看台上,他的教練很淡定,從眼神中,還是可以看出激動!喬普拉讓印度13億人狂歡,他創造了 歷史 ,成為了印度的驕傲!
此前,美國媒體嘲諷印度——13億以上人口的印度,只得到2銀3銅,卻一枚金牌都沒有。現在,印度等來了首金!喬普拉載入印度史冊,他成為了英雄般的人物!
『陸』 東京奧運會印度拿了幾個金牌
東京奧運會只獲得了3枚獎牌。印度歷史上首枚奧運個人項目金牌「誕生」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由男子射擊運動員阿比納夫·賓德拉獲得。
『柒』 舉國沸騰!印度慶賀終於拿一塊金牌,百多年印度獎牌總數令人發笑
據綜合媒體報道,中國和美國對於本屆奧運會獎牌的爭奪進行到了最後一天甚至是最後一刻,美國不但是獎牌總數第一,終於到最後在金牌榜上也以一枚的優勢獲勝。對於中國而言,東京已經是參加海外奧運會成績最好的一屆,幾乎全程金牌榜領先,也完全可以滿意。但真正舉國沸騰的,卻是印度!
印度運動員尼傑拉·喬普拉成為了印度的英雄,他在東京奧運會獲得標槍冠軍。印度總理莫迪第一時間就激動的表示,人們將永遠銘記喬普拉的成就。同時,東京奧運會也是印度時隔121年在奧運會田徑項目上取得的最好成績。1900年印度在巴黎奧運會上獲得了兩枚銀牌,當然那個時候印度還不是個獨立國家,而是英國的殖民地。
在本屆奧運會上印度獲得了7枚獎牌,即1枚金牌、2枚銀牌和4枚銅牌。即使不拿121年的成績相比,喬普拉也是幾十年來印度唯一的奧運金牌獲得者。從東京回國後,喬普拉受到了從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開始的超級隆重歡迎,成千上萬名粉絲包圍機場,不顧新冠疫情還沒有退去。喬普拉的家鄉還將獎勵他6000萬盧比和一份公務員工作。一個奧運會運動員得到如此隆重待遇,讓人很難想像這是在自稱「世界大國」的印度。
其實就在幾天前,連美國CNN都嘲諷道: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目前在東京奧運會只獲得了3枚獎牌。不用和印度一直想要與之競爭的中國相比,印度從1900年就開始參加現代奧運會,是亞洲第一個參加現代奧運會的國家,時間比1932年才由劉長春一個人參加奧運會的中國提前幾十年,更是取得了獎牌。但從1900年到2016年,百多年裡印度竟然總共只獲得了28枚獎牌,簡直令人發笑。
而中國從1984年到2016年共獲得542枚奧運獎牌,包括224枚金牌。競技 體育 的水平高低完全反映一個國家軟實力。印度並非不重視 體育 ,而是長期以來比較偏科,崇尚像瑜伽這樣的柔性運動,還有板球這種「殖民地運動」。印度的學校和家長也更希望孩子未來成為一個體面的工程師或者醫生,而不是運動員。但是為配合印度的「大國夢」,印度官員、媒體也開始重視奧林匹克。2015年就曾經傳言印度將申辦2024年奧運會,但是當奧委會主席巴赫訪問印度之後,他表示奧運會對印度來說還為時過早。文/PY
『捌』 印度歷史共奪得多少奧運會金牌
為期17天的東京奧運會已經閉幕。這些天里,我們在為中國奧運健兒加油的時候,有很多外國選手也受到廣泛關注。比如:斯洛維尼亞的東契奇、牙買加的伊萊恩·湯普森。這些人口只有幾百萬的國家能誕生這樣的體育天才,對於他們的國民來說,無疑是一件幸事。
圖片
▲前有博爾特,現有湯普森
牙買加這個島國從來不缺飛人
體育成績雖不和人口總數完全正相關,但一般來講奧運會獎牌榜前列幾乎都是人口大國。而有近14億人口的印度,在國際賽場上的成績卻很不理想。從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到2020年,印度僅有一枚奧運金牌入賬……
圖片
▲一棵獨苗
東京奧運會田徑項目男子標槍決賽中,印度選手尼拉吉·喬普拉奪冠,點燃了印度人民的熱情。但這次成功也有場地問題偶然性增大的原因,並不能說明印度的體育崛起了。
那麼,擁有13億人口的印度,為什麼體育成績如此拉胯呢?
「帶治療師干什麼?」
從很多指標上看印度,它都是一個十分有活力的國家。人口結構相對年輕,大多數人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電影里經常一言不合就載歌載舞。
圖片
▲沒事兒就樂,是印度人的種族天賦
然而在體育方面,印度的成績著實乏善可陳。到目前為止,印度在奧運會的賽場上總共拿下了36枚獎牌,其中金牌有10枚。這10枚金牌中,有8枚都是在1980年之前獲得的,而且這8枚全部都是曲棍球項目的金牌。
也就是說,在這屆奧運會之前,過去40年裡,印度僅得過1枚奧運金牌。這枚金牌的獲得者,是印度10米氣步槍項目的射擊運動員阿比納夫·賓德拉(Abhinav Bindra)。他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獲得了這枚寶貴的金牌。
圖片
▲在印度,種姓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一個人命運的軌跡
出身錫克教豪門的阿比納夫·賓德拉就是典型例子
如果仔細檢查賓德拉的履歷,就會發現一個令人悲傷的事實。這位打破印度40年奧運無金魔咒的英雄,並不是印度本土培養起來的。因為本土的訓練水平和設備都無法滿足培養一名運動員的基本條件,家境富裕的賓德拉自小就被父母送到德國去接受專業的射擊訓練。
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賓德拉的故事,揭露了在印度當運動員最本質的門檻——得有錢。
圖片
▲他家的公司業務廣泛,營業額可達30億盧比
即便不當運動員,阿比納夫也有光明的未來
(阿比納夫和父母 )
跟許多國家以舉國之力搞體育不同,印度官方對於競技體育的態度十分冷淡。印度田徑功勛女將烏莎(P.T.Usha)曾在雅加達亞運會上獲得過5金1銅的成績,是該國的傳奇運動員。2009年,烏莎在參加印度田徑錦標公開賽時,對印度體育局 (SAI) 提供給她不合標準的住宿宿舍感到非常震驚,這名堅強的女運動員在鏡頭面前失聲痛哭。
事後,賓德拉也發聲說,這不是對待國家運動員應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