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怎麼擔心起中國的gdp

印度怎麼擔心起中國的gdp

發布時間:2022-12-29 11:27:53

㈠ 為什麼印度會覺得我國很窮呢真實原因有三點

亞洲地區最大的兩個國家就是我國和印度了,而且印度非常喜歡跟中國做比較,而且希望能夠趕超中國。但是印度發展到現在,依舊是亞洲最窮的國家之一,而這一點印度人並不這么認為,他們認為自己比中國有錢,認為中國人很窮,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原因主要有三點。

從世界國家最不發達標准來看,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下的,基本上能算最不發達國家,如阿富汗,還有非洲的幾十個國家,都屬於此類。而印度發展到現在,GDP總量還不到我國零頭,人均GDP更是只有1000多美元,光是這個就應該被列為世界最不發達,最窮國了。

這基本上就是要受救濟的標准了,但是印度似乎不知道這一點,反而認為自己很有錢,而且覺得中國很窮,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國人均GDP那是印度的5倍多,為何還讓印度覺得窮呢?關鍵原因是三點。

第一,有意的宣傳。

一個國家,如果不喜歡,或者老盯著另外一國,那麼它在日常的生活中,就有有意無意的關注這個國家不好的一面。

因此,印度也是如此,印度的媒體基本從1962年以後,關注中國的點,基本上就是最落後,最窮的那一塊。久而久之,印度人的潛意識裡面,就會認為中國就是這么窮。這在很多西方國家也是如此,很多西方國家的人,至今認為中國非常窮,吃不起飯,所以這是宣傳的事。

第二,印度人比較高調。

我們看到印度兩極分化嚴重,無論在城市,還是其他地方,富人區和窮人區,那是被嚴格的區分開來的。而印度的富人階層,確實有錢,動不動就是炫富。而且印度人有喜歡買黃金的偏好,個個看起來珠光寶氣的,整個印度人炫富起來,那看起來比我國富裕多了。很多印度人始終認為,中國至少還比印度落後20年,所以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三,國家的表現。

印度雖然沒錢,但是政府花錢那是非常厲害,動不動就是幾百億美元買軍火,而且還搞了所謂的免費醫療。而且最近幾年,印度修改計算方法,愣是最近幾年,GDP增速還高於我國。

這更加給世界,以及給印度自己感覺到印度比中國富裕了,中國窮了。所以這是印度有意抹黑,有意自大,有意炫富的結果,所以從這點來看,我國確實沒錢啊,印度人就這么認為吧。

㈡ 印度與中國差距到底有多大印度學者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作為同在亞洲大陸上的兩大文明古國,印度向來都喜歡跟中國比一比,尤其是這些年印度背靠美國,在軟體信息技術上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不僅帶動了印度的其他產業,還大大培養了印度的科學自信後,他們就更喜歡跟中國比了。

大概是軟體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給印度的自信太過,甚至到了膨脹的地步,在有位記者采訪印度軟體信息技術方面的一位專家:"您認為中國還有多久能趕上印度"的時候,竟然驕傲滿滿答道:"至少還要三十年。"

除了上面比較的三個方向外,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對比的,不過零零散散的方向太多,這里就不一一點出。

中國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飛速發展,跟我們一直以來的謙遜與努力有很深的關系,唯有看見別人的優點,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意識到差距,才能夠擁有更強的鬥志去發展、去拼搏,我們從來不跟別人比,我們只跟自己比!

㈢ 印度人大部分都認為印度的GDP2.6萬億美元比中國的15.8萬億美元高很多,這是為什麼

題主不是在帶節奏就是被人帶節奏了。
其實如果你到印度的社交媒體或者印度媒體下面的評論區看看,就知道絕大多數印度人都知道中國遠遠超過印度。
只不過他們絕大部分並不理解中印雙方的差距有多大,大部分人認為雖然中國比印度強好幾倍,但是這個差距他們還是追得上的。有些人認為中國比印度強四五倍,有些人認為差兩三倍。有些人認為印度二三十年能追上中國,有些人認為只要十幾年。
認為印度比中國強的印度人幾乎沒有。

㈣ 印度專家悲觀預測,要多少年才能超越中國呢

中國是當今世界上體量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力的日益提升,也讓其他發展中國家看到了希望,一些國家甚至做起了超越中國的美夢。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他們擁有悠久的歷史、足以和中國匹敵的人口,加上歷史上的恩怨,印度一直把中國視為對手。印度專家曾經放出豪言:10年內就要
超越中國,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專家也最終打了自己的臉,表示印度要想趕超中國至少要125年。

印度人覺得,自己和中國一樣都有悠久的歷史,也都有十幾億人,中國人能乾的事情印度人不但也能幹,而且還要超過中國!於是一些印度的經濟學家開始迎合印度政府和印度人的民族自尊心,他們表示:印度只需要10年就能超過中國!

聽到這個消息很多印度人都沸騰了,但是很快印度其他專家便認識到了中國的強大,要知道雖然中國GDP總量排名第二,但是按照購買力平價中國早就超過了中國,甚至比歐盟加起來還要多!要想超過中國哪有這么簡單,一些印度專家悲觀地認為:印度至少要用125年才能超過中國,短期能夠超越中國的只有人口——印度的人口將在2024年超過中國,喜提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稱號!

㈤ 中國GDP遠超印度,那麼印度有什麼是優於中國的

近些年來中國經濟突飛猛進,中國文化和特色的建築風景也吸引眾多外國人來華旅遊,這些外國人也無不感慨中國發展迅速,高鐵、城市建設還有移動支付等等都超越其他國家,成為世界的領先國家。但無論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都會有一顆愛比較的心,想必大部分的人都喜歡拿中國和印度相比較,在很多印度遊客卻表示中國沒有印度更發達。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總得來說讓印度人覺得印度比中國好的主要原因還是來源於貧富差距和國際化程度,其實如今的中國也在努力的提高國民與國際化接軌,還將英語納入學生的教材當中成為重要的一門課程,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有被英語支配的噩夢,紛紛吐槽惡魔語言。不過隨著中國影響力的增大,外國也有很多國家開始學習漢語,出國旅遊外國人也能用簡單的漢語和中國遊客們進行溝通。

各位對此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㈥ 為什麼中國的6.5%等於印度的40%,印媒感嘆中

也有捶胸頓足的,暗自嘆息的……

中國經濟增長已然成為全球經濟最大的驅動力,聯合國日前發布《2018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認為,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來自中國。2018,希望中國砥礪前行。

㈦ 印度gdp"搶鏡" 中國怎麼

近日,印度官方發布數據稱,印度截至2016年3月的2015年度GDP增幅將高達7.6%,創5年來最高水平,並將藉此「領跑全球」。多年以來,當人們在談論國際舞台上的新興力量時,中國和印度總是經常被拿出來進行比較的一對。其實,實際來說,印度的經濟總量只是中國的五分之一,發展整體水平和中國相比還存在著較大差距,那為什麼新德里在國際舞台上的表現看起來似乎比中國搶眼呢?
相對於中國,印度在表述自己的戰略雄心的時候,並沒有中國常有的自我剋制。印度顯然更加期望自身實力被其他國家所感知,為此,印度經常主動對外展示力量。
一些人將印度的「搶鏡」和莫迪人民黨政府的執政風格聯系起來。莫迪的確是一位個性鮮明、理念明確、執行力很強(至少按照印度標准來說是如此)的政治家。但是,即使在老成持重的曼·辛格時期,保守和自我剋制也不是印度外交的風格。
另一種解讀方式是,近年來的經濟強勁增長使得新德里的自信心不斷增強。雖然現實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經濟增長幾起幾落,可這個國家強烈的大國意識以及不憚於使用哪怕是有限的力量來追求大國地位的作風卻很少有收斂。
第三種解釋則是印度在國際關系體系中相對於中國,處在更加有利的位置,其成長更不被主導國家視為威脅。這意味著中國和印度的相似行為,在掌握話語權和秩序維護權的國際體系主導國家看來,性質是不同的。同樣的行為,中國往往被理解為挑釁甚至試圖顛覆國際秩序,而印度卻會被解讀為維護自身利益的合理行為甚至對鞏固當前國際秩序有利。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中印兩國海軍的現代化進程以及遠洋活動,中國進入印度洋被很多國家反復猜測、解讀、懷疑乃至呼籲進行遏制,而印度到南中國海施展手腳的念頭以及行動則受到同樣一批國家的贊許。顯然,印度的外部環境比中國更加有利,同樣一個目標,或者同樣一種行為,中國所受到的阻力遠比印度要大,這也就導致實力更加強大的中國往往顯得比印度更加謹小慎微。
在美國看來,一個能夠在經濟成長上能證明走西方道路的後發國家同樣可以創造奇跡(哪怕印度的經濟發展道路其實並不符合華盛頓共識);在軍事戰略能夠平衡中國的印度,是一個可以並且應該給予更大活動空間的夥伴。這才是國際體系的主導力量對印度更加寬容的原因。某種程度可以這樣認為,如果沒有中國因素,種姓制度根深蒂固、地區霸權野心時不時表露的印度,恐怕未必在西方社會心目中的形象會有多好。印度航空母艦以防範中國的名義在印度洋乃至更遠的地方四處巡弋,卻完全不用擔心被西方國家批評製造地區緊張氣氛,足以說明問題。
那麼,對印度有些時候不太恰當的自信甚至是言語和行為上的挑釁,中國該如何回應呢?一廂情願地從「大局」出發,置之不理,顯然是不行的,這樣無異於鼓勵印度在追求自己大國地位的夢想過程中「消費」中國。但倘若中國和印度針鋒相對在外交和宣傳方面爭執不休,恐怕也不是上策,畢竟中國的主要戰略訴求不是和印度競爭。或許對於中國來說,面對一個習慣於消費「中國威脅」並常懷雄心與中國一較短長的印度,適宜的方式是更加關注印度行為對中國造成的影響,對其進行恰當評估並根據對中國的實際危害做出反應。至於近期印度航母去馬累巡航一事,去就去吧,反正無論有沒有平衡中國海軍影響力這個理由,印度海軍都不會閑在家裡,不是嗎?

㈧ 印度再次不講「武德」!印度為何瘋狂打壓中國制售低端機

2014年,莫迪成為了印度的總理,他十分看重印度的經濟發展,於是想要與中國進行深度合作。為了讓印度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莫迪提出了印度製造的概念,希望以此使印度的製造業的GDP比重增加。印度的基建水平是比較差的而且電力也比較弱,想要有屬於自己的供應鏈是比較難的。對於底子比較薄弱的印度來說,想要提升製造業的權重,那麼就需要引進外來的投資者加入,於是中國就成為了一個最好的選擇。

一些手機廠商就決定在印度本土開設生產零件的工廠,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印度的供應鏈也發展了起來,印度的電子工業在短時間內就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印度的野心昭然若揭,在已經獲得了製造業底子的情況下,印度就想要發展自己的人,並且印度想要讓自己的產品走向世界,也就意味著印度製造製造會與中國製造產生競爭,於是印度就決定先下手為強,無疑是非常不道德的。

㈨ 印度經濟發展再快,為何註定無法超越我國主要原因有三點

印度在80年代也開啟了改革開放進程,經濟發展開始起飛,近幾年發展更是尤其的快,經濟增速達到7%以上,超越了中國。為此在高增長下,現在印度的GDP還超越了法國,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盡管如此,印度經濟發展再快,也註定無法超越中國,成為世界大國,主要原因有三點。

印度從獨立開始,就一直以我國為目標,因此西方還總結為「龍象之爭」。但是其實,在二戰後,印度的GDP一度超過我國,但是發展了幾十年到現在,差距反而越來越大了,現在我國的GDP的零頭都比印度要多。而且印度註定永遠也無法超越我們,古代不會,現在不會,未來更不會,主要是這三點決定的。

第一,地緣位置。

印度處於熱帶地區,這一點是致命的,熱帶地區的人有個特點就是懶散,這也是致命的。我們看下全球經濟發達的地區,絕大部分在溫帶,溫帶創造的GDP佔世界70%。而在熱帶地區,主要是窮國,除了小國新加坡特例之外,沒有發達國家。當年的巴西多麼強悍,說要超過美國,現在呢,甩得十萬八千里,一蹶不振。曾經的印度尼西亞增長也非常快,結果現在也是默默無聞。因此,印度的發展短期內是很快,但是終究無法延續下去,這是致命的。

第二,穩定的基礎。

印度古代從來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沒有統一的基礎,在經濟上更加沒有統一的傳統。而且印度從殖民地直接過度到國家,沒有經歷革命的洗禮,因此保存了太多的封建,甚至是奴隸社會的殘余。如種姓制度,社會貧富差距,思想進化等,都將是影響印度進一步發展的最大障礙。

而且印度民族成分復雜,主體民族很弱,佔比才45%,而且其他幾大民族並立,這樣的格局非常容易崩潰。因此,印度的發展不會太長,而且隨時面臨內部問題的分裂。從這一點來看,跟我國幾千年大一統的文化,經濟,簡直不能比。在大一統下,我國能產生持續的發展動力,而這一點印度不可能做到。

第三,工業體系。

我國戰後經歷長期的自力更生,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這個是我國改革開放後發展迅速的基礎,是全產業的發展。而印度,至今都沒有建立完善的工業體系,這一塊的短板非常明顯。尤其是當下的核心科技方面,印度更是差的太遠。

從世界歷史來看,沒有哪一個強國,不是建立在完善的工業體系之上,印度甚至連顆子彈都沒辦法生產,這樣的國家,短期的繁榮可以理解。但是沒持續的創造力和動力,頂多就是第二個巴西或者印尼。所以印度即使超越了法國,但是以現在的情況,永遠也不可能超越我國,這就是註定的了。

㈩ 中國的GDP是印度的近5倍,為什麼很多印度人覺得印度比中國強大阿三是怎麼想的

否則就不是阿三了,這是阿三同西方人學的,出於政治需要,媒體報道虛假不實,片面性+杜撰,所以導致國內民眾成為井底之蛙,自我感覺良好!
這同中國的灣灣一樣,只看到井蓋,所以連茶葉蛋也吃不起。

閱讀全文

與印度怎麼擔心起中國的gd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4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6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6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7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4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4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1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4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2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3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8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6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