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為什麼擅長邏輯和思辨

印度人為什麼擅長邏輯和思辨

發布時間:2022-12-29 17:11:13

Ⅰ 為什麼印度人總是能做出一些,讓人匪夷所思,意想不到的事

因為印度是宗教大國,大部分國民多信奉宗教,相信神力。所以會做些我們認為很離譜他們認為很正常的事情

Ⅱ 為什麼現在矽谷企業更愛使用印度人做高管

1. 印度人聰明, 而且勤奮: 和很多早期來到美國的中國人一樣,前往美國留學深造的印度人都是其國內的精英分子。在看看現在留學美國的中國人,可以說是質量一代不如一代,基本上都是花錢去那裡買個學歷而已,再看看人家印度人還是一如既往的抱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心態。
2. 印度人英語好,熟悉美國商業文化: 不可否認,有著深深殖民烙印的印度,他們的英語的確是一個優勢,雖然是聽著費力,但在語法,邏輯上都比較貼近英語,這讓他們在與老美的交流上可謂是如魚得水。
3.印度人有野心,更愛表現:中國人自古就講究個中庸之道,謙虛待人,不太善於在他人面前顯山漏水,表現自己。而印度人則不同,由於語言,文化方面的原因,他們深諳辦公室政治,玩弄人際關系。當年皮查伊要去Twitter,谷歌為了挽留他立馬開了張5000萬刀的支票。
4.很多中國精英選擇回國創業: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很多中國精英在美國完成學業或者進修後選擇回國創業。而印度國內可以說一團糟,經濟停滯不前,基礎設施缺乏,這也是很多印度精英人群逃離祖國的原因。
當然,並不是說海外華人處處都比不上印度裔,只是在很多方面,他們做得確實更加出色。

Ⅲ 為什麼印度人和華人智商最高

(編輯/李守力) 美國是世界上經濟和文化最發達的國家,然而美國人說:「美國的錢在猶太人的口袋裡;智慧在華人的腦袋裡。」 資料顯示,美國矽谷中多數(約70%)是中國和印度的科學家(這兩個民族都是相對古老的民族),美國的太空之城——休斯頓,有70%的華裔科學家!而情商與智商綜合指數最高的人種是猶太人。 華夏文明從人類登上歷史舞台到現在一直沒有謝過幕,而且還派生了許多支流,可見我們的文明的巨大潛力和勃勃生機。 原因是這三個民族共同擁有一個與其他民族不同的優良傳統: 1、創造了偉大的宗教。中國有儒教和道教。猶太人有猶太教。印度有婆羅門教和佛教。 2、幾千年一直誦讀經典。中國人讀誦四書五經。猶太人讀誦聖經。印度人讀誦奧義書和佛經。 智慧源於讀經,經典是聖人教導眾生的文字。整個世界文化都是聖人創立的。耶穌說: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經典是人類生命的根本,聖人離開了我們,留下了經典,經典成了我們與聖人溝通的媒介。 人在13歲以前,是人一生記憶力的高峰,這個高峰最多能持續到18歲。這是腦科學研究證明了的。這個時候讀誦經典事半功倍,這個時期不求理解,但求讀誦,直至背誦。經典里有聖人(神、主、佛、菩薩)的加持,「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經典在,聖人在。你只要讀誦經典,言為心聲,口讀經典,聖靈便主在你的心裡了。這個時期是人一生最關鍵的時期,是建立根基的時期。成聖成賢還是成凡,決定於斯! 人在13歲以後,理解力開始增強,到25歲左右理解力成熟,以後的數理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取決於個人的努力。孔子曰:我十有五而志於學。十五歲以前只是背誦,等到十五歲,開始思考經典了。15歲以前根基打好了,學習任何學科就會非常輕松,非常簡單。 王博士舉了胡適之的例子,可以讓我們做一個警惕。胡適之四歲就開始讀古詩,六歲上私塾就開始背古文;到了九歲的時候,讀了三年古文,他自己就能自己看古典小說了。所以語文教育,語文教育嘛,能夠看古典小說,這個語文程度已經很高了。兩年之內,他偷偷地看完三四十本古典小說,一輩子的作文,基礎就奠定了,九歲!十一歲的時候,他的老師就正式教他讀古書,因為已經讀了四年古書了,以前讀書是背,現在是自己讀,已經有能力自己讀了。老師教給他第一本書叫作《資治通鑒》,十一歲就讀完了。到十三歲就把《左傳》讀完了,把《左傳》讀完了,大概這輩子中國書都讀過了,以後就是復習、綜合、創造。任何以前中國讀書人,都在十三歲之前把所應該讀的書全部讀完。一些重要的書都放在腦子裡面,假如沒有這樣子的教育,這一輩子不要想要成為一個所謂的大人才。就沒有了,大人才就跟這個人分家了。胡適之接受這種教育,他也沒有變成書獃子,以後他的記憶也很好,學英語學得很快,所以十九歲考公費留學,二十歲出國去,到了二十七歲在哥倫比亞大學,拿哲學博士。他憑什麼拿博士,他寫了一篇文章,叫作「先秦名家研究」,諸子百家已經很困難了,名家更困難,沒有高度的文言文基礎,能夠研究先秦名家嗎?所以胡適之非常容易就寫出來了,因為十三歲前就讀完了。二十八歲回來北京當北大教授。他憑什麼當教授,十三歲之前的功力。他後來寫了一本書叫作《中國哲學史》。他憑什麼寫《中國哲學史》,你能嗎?不到三十歲全國聞名,憑什麼?十三歲之前受的教育基礎。他去演講引經據典不要帶書的,從來不會錯誤。因為他至少會背一千首詩詞,至少。其他的書不用說了。 可是以後我們的教育部,不再讓兒童讀古文。於是此後中國人沒有胡適之。出不來了,出不來了!可憐的中國!胡適之讀古書長大的。你不是要寫白話文,白話文不是寫得很好嗎?胡適之讀古書長大的。徐志摩、朱自清、白話文不是寫得很好嗎?讀古書長大的。錢鍾書、沈從文,讀古書長大的。魯迅、老舍,讀古書長大的。林語堂、梁實秋,讀古書長大的。什麼叫白話文?不好好思考這點,「萬世不得超生」!他為什麼能,我們不能?我的孩子比他笨,全國的孩子比他笨嗎?!思想的問題,教育思想的問題!一個孩子,你教他什麼,他就學什麼。一個孩子的基本學習能力,是吸收的能力。是海綿式的吸收,整體的吸收。你教他什麼,放在腦子裡面。懂不懂?不懂!但是不懂就沒有用嗎?你看看胡適之就好啦!長大就有用,一個人是會長大的,學的這些不懂的東西,他有時間去懂,你怕什麼!但是現在不學,一輩子就來不及了!

Ⅳ 印度人的思維方式和國人有何區別

印度人有獨特的思維方式。如果你不了解,就會非常奇怪。
重視普遍性,輕視特殊性
印度人抽象思維發達,善於思辨,他們在思考問題時,習慣於思考普遍性原則,而忽視具體
的個體和特殊的感知。印度人這個特點還反映在印度人的語言之中。印度人喜歡使用抽象名
詞和普遍性名詞。
印度人具有尊重普遍性原則、屈從於普遍原則的傾向。他們有一種強烈的慾望,將自我與絕
對發生直接關系,而拒絕任何中介。他們認為拯救個人的靈魂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而無需依
賴他人。印度教和佛教都不需要一個法律機構或解釋經文的權威機構。
"空亦復空空更空"
印度人的思維方式還有一個特點,即不充分認識現實與想像、事實與空想之間的差別,也不
在通過直覺得到的東西與通過推理了解的東西之間作嚴格區分。在某些印度人的世界觀
里,它們之間沒有明確界限,可以輕易轉換。他們空想起來,簡直是沒有邊際,可以完全不
受時空的限制,自由地在人與物、人與獸、人與神、事實與假設、現實與夢境之間穿越。
一個能說明印度人喜歡空想的例子是他們發明的計量方式。中國人表示時間的最大單位
是"年","年"以上沒有獨立概念,只有"××年"的說法。而印度在年以上還有"尤迦","尤
迦"上面還有"大尤迦"。古典文獻中還有一個更大的時間概念,叫"劫波",一個"劫波"時間
之長遠遠超出人的想像:如果比作一個非常長壽的人用布擦一座3000平方英里的山,每一百
年擦一次,直到把山擦平,一劫波還未過完!這個數字實際上接近於無窮大。
印度古代經典經常出現超大數字,如億,百億等,實在沒辦法表達,就說"如恆河之沙"。另
一方面,印度在表示短、小方面也超越想像。中國人通常用"一眨眼"來表示時間之短,這之
下再無更小單位。"剎那"是我們從佛教中借用的,"一剎那"比"一眨眼"更短。而且,古印度
還把"剎那"再分成若干更短的單位。在現代數學單位未出現之前,印度人的數學思維已達到
如此的地步,實在令人驚嘆。印度人喜歡空想、疏遠客觀自然界的思維特點,還表現在以下
兩方面:第一,認為現實與觀念、事實與想像、此岸世界與彼岸世界沒有差異。西方人認為
上帝在天堂,中國人認為天堂在地上,而印度人認為,"終級真理"進化論在過去、現在或未
來,都存在於宇宙的每個角落。
第二、喜愛神話和詩歌,缺乏歷史意識。印度人極喜愛神話和詩歌的表現形式,喜歡把現實
理想化、把歷史人物神化,缺乏可信的歷史記錄。印度的歷史著作和英雄傳奇也要以神話的
方式表達,使人難於分辨哪些是歷史事實,哪些屬於理想和想像。這一點與中國人正相
反。中國人的神話是有限的,在歷史著作方面卻是很出色的,但在神話方面比起印度人來卻
有些遜色。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為什麼擅長邏輯和思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5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7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0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2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