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古印度的早期文明成就是什麼

古印度的早期文明成就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2-29 18:55:28

① 古印度的文明成果有哪些

印章文字、阿育王銘文、阿育王石柱、阿旃陀、《阿闥婆吠陀》等。

1、印章文字

古代印度河流域已有文字,大多刻在石頭或陶土製成的印章上,因此稱為印章文字。已發掘的印章共有二千多枚。

其中很多符號是象形的,可能還處在象形文字階段,但又因有表音節和重音的符號,所以也被認為是向字母文字過渡的表音文字。

到目前為止,共發現這種文物2500種左右,,文字元號共有400-500個。這些符號一般由直線條組成,字體清晰,基本符號有22個。

在印章上還有雕畫,這種雕畫和文字是什麼關系還不清楚,根據學者推測,這些銘文可能是印章主人的姓名和頭銜等,雕畫可能是他們崇拜的事物。

這些印章本身就是一種雕刻藝術,反映了當時人們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思想內容。

2、阿育王銘文

古印度孔雀王朝時期君主阿育王在全國各處的山岩、石柱和洞壁上所鐫刻的銘文,現在還有幾十個地方保存著這種石刻銘文,是古印度流傳至今最古老的文字。

銘文所用文字有兩種:一種是婆羅米文,肯起源於塞姆人的字母;其二是去盧文,可能起源於阿拉美亞字母。銘文內容大多是他頒布的詔令及對其功績的贊頌,對研究當時歷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3、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石柱(Ashoka pillar)是孔雀王朝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築雕刻。阿育王為銘記征略,弘揚佛法,在印度各地敕建了三十餘根紀念碑式的圓柱,這些柱子一般高十幾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貝拿勒斯城外鹿野苑的石柱。

在其柱頭上刻有四隻背對背蹲踞的雄師,中間層是飾帶,刻有一隻大象、一匹奔馬、一頭瘤牛和一隻老虎,這四種動物間都用象徵佛法的寶輪隔開;下一層是鍾形倒垂的蓮花。

整個柱頭華麗而完整,並且打磨得如玉一般的光潤,這也是孔雀王朝時代雕刻藝術一個較為顯著的特色。

4、阿旃陀

阿旃陀(Ajanta)位於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孟買東北388公里處,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共有29個佛教石窟,從公元前2世紀到7世紀(650年)的石窟作品。

窟內石壁,各種壁畫琳琅滿目,有的以《本生經》為題材,有的以王公貴族和宮廷生活為題材,其中1號窟中遮盧加王補羅稽舍接見波斯來使圖,尤有重要歷史意義。此外還有許多反映印度古代人民生活和花草鳥獸的壁畫。後期作品多系笈多風格。

5、《阿闥婆吠陀》

梵名Atharva -veda 。吠陀本集之一。為巫術、咒語之匯集。計收贊歌七百三十一首,其中約六分之一為梨俱吠陀中已出現者。主要為祈福禳災咒法與巫術,然亦包含若干哲學與科學之思想。

「阿闥婆」(梵Atharva )或系傳授此種吠陀的婆羅門家族之名字,一般認為該書成書年代較其他吠陀本集為遲。《阿闥婆吠陀》大體形成於後期吠陀時期。

主要集錄了用於治療疾病, 驅除災害, 恢復和睦, 戰勝詛咒的詩歌, 符咒, 咒語等, 常被巫師們用於世俗的祈禱儀式, 如誕生, 婚喪, 任職典禮等。《吠陀》是婆羅門教的聖典,也是印度文學的源頭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印章文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育王銘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育王石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闥婆吠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旃陀

② 古代文明成就有哪些

古代文明成就有古印度文明成果、古巴比倫文明成就、古埃及文明成就、古中國文明成就。古印度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興起,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建立了嚴密的社會等級制度,創作了精美的繪畫和雕塑,還有世界上最長的史詩。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游(今中東地區)。距今約7400多年前,以法尤姆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城邦進而形成國家,古埃及文明最早形成於約7450年前下埃及的法尤姆地區(約公元前5450年),終止於(公元639年)阿拉伯帝國將其伊斯蘭化。

③ 古印度人創造了哪些文明

古印度文明成就主要有:創制了包括零在內的十個數字元號和簡單的計數法(阿拉伯數字) 、 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 佛教、泰姬陵 、種姓制度等

④ 古印度三大文明成果是什麼

1、在文學方面,創作了不朽的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

2、在哲學方面,創立了「因明學」,相當於今天的邏輯學。

3、在自然科學方面,最傑出的貢獻是發明了世界通用的計數法,創造了包括「0」在內的10個數字元號。

(4)古印度的早期文明成就是什麼擴展閱讀

印度飲食文化:

印度人的日常飲食,南北方有很大差別。北方人以小麥、玉米、豆類等為主食,尤其喜歡吃一種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餅。南方和東部沿海地區的人們以大米為主食,愛吃炒飯。而南部德干高原則以小米和雜糧為主。印度人喜歡吃帶有辣味的、伴有咖喱的食物。在飲水和飲料方面,印度人和西方人一樣,沒有喝熱水的習慣,一般喜歡喝涼水或者飲用紅茶、牛奶和咖啡。

⑤ 古印度文明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古印度的成就非常大。古印度的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巴地區算是整個哈拉巴文化最繁榮的地區。哈拉巴人造的建築人現代非常相似,科學家還猜測,拉巴人肯定超級愛干凈,因為在摩亨佐達羅發現了一個大澡堂。

⑥ 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急!

古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以其異常豐富、玄奧和神奇深深地吸引著世人,對亞洲諸國包括中國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古代印度在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對人類文明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最顯著的特徵是其宗教性。

⑦ 四大文明古國早期文明成果 四大文明古國早期的文明成果介紹

1、文字:四大文明古國早期文明有文字方面的成果,古巴比倫有世界上最早的蘇美爾楔形文字,古埃及有象形文字,古印度有印章文字和梵文,華夏文明有甲骨文,文字的誕生和出現,為文明古國各個方面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是重要的進步。

2、城市:四大文明古國分別對應的是現在的伊拉克、埃及、印度和中國,都有代表自己文明的城市和建築,古巴比倫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古巴比倫城、烏爾古城等,埃及有白城、吉薩金字塔群等,印度有泰姬陵、哈拉帕城等,中國有商都殷、良渚古城等。

3、天文: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天文歷法,巴比倫有大陰歷、星期制,埃及有太陽歷、科普特歷等,印度有太陽歷,還發明了阿拉伯數字,中國有夏小正、殷歷、農歷等,埃及和兩河流域計算出了圓周率,巴比倫和中國發現了勾股定理。

⑧ 古印度的文明成就

印度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這個國家獨特的歷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從遠古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從亞洲到歐洲等多種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個由五大民族構成的國家,本身就像一個大大的文化博物館。首都新德里西岸的孟買是文化的中心,而加爾各答則每天都有關於文化的新聞,多元化的音樂、舞蹈、舞劇和笑劇都令遊人眼花繚亂,樂而忘返。
在喧鬧的大城市生活久了,人們都嚮往返璞歸真。而印度傳統音樂的基礎正是「自然」。它歌頌人與人 之間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與神之間的關系。四季的旋律都在傳統曲調「拉格」中得到體現——傳說古人從森林裡小鳥的鳴叫和樹枝燃燒的聲音獲得靈感而創造了第一首「拉格」。至於歌曲的內容,則源於北印度的宗教儀式。時至今日,傳統歌曲依然保留了古代的發音,歌者音質純凈,令歌曲保持一種簡潔、純美的聖詩感覺。即使你聽不懂歌詞,也能體會到自然的神聖與平和。
印度最古老的舞蹈之一——Natyam,在印度語中的意思是「舞蹈的藝術」。它除了強調舞蹈的節奏感,還十分強調伴奏音樂必須悅耳動聽,由莊重的詩歌和風格純朴的音樂組成。這本是用於祭祀的舞蹈,能充分體現舞者情感,最初由神廟舞女在廟宇里表演。這一舞蹈的動作關鍵在於保持上身的挺直,腿部半彎,雙膝分開,而雙腳則要像一把半開的扇。雖然有嚴格的動作規范,但其實每一個演員的表演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大多數時候表演都是即興的,因此每一支Natyam的個人風格都十分強烈。
這種傳統的舞蹈在一股復古的潮流中再度興起。不過,古時候的Natyam一般是獨舞,而群舞更為流行。一群身段婀娜、身穿艷麗傳統服裝的舞女,在動聽的音樂中如仙子般翩然起舞,效果比獨舞更勝一籌。時至今日,Natyam更發展成一套講究技術的藝術體系。 印度的咖喱聞名世界,很多人都以為米飯和咖喱是印度的主要食品和調味料。但實際上,在印度只有一部分地方是以米飯為主食,而咖喱對於大部分印度人來說更是一種陌生的調味料。其實,沒有統一風格才是印度菜的最大特色。而且不僅印度各城市之間的飲食習慣有很大不同,就連每家人都有明顯的飲食風格。但總的來說,雞、魚和羊肉是最普遍的。肉汁是印度的主要醬料,在整個印度都十分流行。當然,每個地方的肉汁都有其明顯的地方特色。而在印度的廚房裡,只有新鮮的青辣椒和曬乾的紅辣椒是辣的。所以不喜歡辣的遊客不用擔心不能吃到正宗的印度美食。
對於遊客來說,印度最著名的傳統菜色起源於印度王室。燉肉、醬料和米飯分別是三種不同烹調風格的基礎。但王室食品畢竟只能在專門餐館和大酒店吃得上,老百姓對它也並不「感冒」。在當地,很多受追捧的印度菜都是很家常的,例如用未發酵的燕麥麵包,塗上以煤火煮上整整一夜而成的青芥末,如此簡單的冬天小吃,無論是農夫還是城市人都把它視為至愛。而在南部城市,地道的脆薄餅和蒸米糕都很出名。至於在沿海的一些地區,除了有螃蟹、龍蝦、虎蝦和貝類等海鮮餐外,清香的椰子也是最常用的食材。
泥爐碳火烹調法是印度特有的烹飪方式。它對時間的掌握非常講究。當爐溫達到600℃後,烹飪相差一兩分鍾,甚至一兩秒鍾,都影響著烹飪的成敗。而用這種方法烹飪的肉是不用油的,吃的時候再蘸上酸乳酪。當食物還沒上桌,那吱吱作響的碳火聲,還有悠悠飄出的香味,都已經令你食指大動。
此外,在印度的多個地方,都喜歡用一種叫「thali」的大淺盤盛載食物。在用「thali」進餐時,應該入鄉隨俗地慢慢品嘗,狼吞虎咽只會讓當地人笑話。 自哈拉巴文化時期起,古印度人用的就是十進位制,但是早期還沒有位值法。大約到了公元7世紀以後,古印度才有了位值法記數,不過開始時還沒有「0」的符號,只用空一格來表示。公元9世紀後半葉有了零的符號,寫作「.」。
十進制位值法為中亞地區許多民族採用,又經過阿拉伯人傳到了歐洲,逐漸演變為現今世界上通用的「阿拉伯記數法」。所以說,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創造的,他們只是起了傳播作用。而真正對阿拉伯數字有貢獻的,正是古印度人。
《准繩經》是現存古印度最早的數學著作,這是一部講述祭壇修築的書,大約成於公元前5至前4世紀,其中包含有一些幾何學方面的知識。這部書表明,他們那時已經知道了勾股定理,並使用圓周率π為3.09,古印度人在天文計算的時候已經運用了三角形,公元499年成書的《聖使集》中有關數學的內容共有66條,包括了算術運算、乘方、開方以及一些代數學、幾何學和三角學的規則。
聖使還研究了兩個無理數相加的問題,得到正確的公式,在三角學方面他又引進了正矢函數,他算出的π為3.1416。
公元7~13世紀是古印度數學成就最輝煌的時期,其間的著名人物有梵藏(約589~?)、大雄(9世紀)、室利馱羅(999~?)和作明(1114~?)。
梵藏約於628年寫成了《梵明滿悉檀多》,對許多數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梵藏是古印度最早引進負數概念的人,他還提出負數的運算方法。
梵藏對零作為一個數已有所認識,但他卻錯誤地認為零除零還是等於零的結論。他提出了解一般二次方程的規則,得出二次方程x+px-q=0的根為梵藏還給出了ax+by=0的整數解和處理不定方程ax+1=y的方法。他最重要的成就是得出了求等差數列末項以及數列之和的正確公式。
在幾何學方面,梵藏有以四邊形之邊長求四邊形面積的正確公式,即 S=√(s-a)(s-b)(s-c)(s-d) (√為根號下的意思),S為四邊形面積,a b c d為各邊邊長。
而大雄繼續了他前人的工作,他的主要著作是《計算精華》。他認識到零乘以任何一個數都等於零,不過他又錯誤地認為以零除一個數仍然等於這個數。
大雄對分數的研究也很有意義,他認識到以一個分數除另外一個分數,等於把這個分數的分子分母顛倒相乘。
現存的室利馱羅的數學著作有《演算法概要》一書,據說他還有一部專論二次方程的著作。他的主要工作是研究二次方程的解法。
在這一時期,數學上成就最大的要數作明。他的《歷數全書頭珠》中的《嬉有章》和《因數演算法章》反映了古印度數學的最高成就,是那個時期的代表作。
作明對零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正確地指出以零除一個數為無限大。他繼續研究二次方程求解的問題,知道一個數的平方根有兩個數,一正一負。
他還明確地指出負數的平方根是沒有意義的。作明在不定方程的研究中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他用巧妙的方法解決了許多不定方程的求整數解的問題。
如下列方程:
6x+2x=y, 5x-100x=y,
他還給出圓周率的兩個數值,即π=3927/1250=3.1416和π=22/7=3.1429,並且指出前一數值較為准確,自作明之後,古印度數學科學的發展便趨緩慢,沒有更多引人注目的東西了。

⑨ 古印度的文明成就

古印度的文明成就:
1、在文學方面,創作了不朽的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
2、在哲學方面,創立了「因明學」,相當於今天的邏輯學。
3、在自然科學方面,最傑出的貢獻是發明了世界通用的計數法,創造了包括「0」在內的10個數字元號。
古印度(AncientIndia),與古埃及(AncientEgypt)、古巴比倫(AncientBabylon)、古中國(AncientChina)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地域范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印度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這個國家獨特的歷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從遠古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從亞洲到歐洲等多種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個由五大民族構成的國家,本身就像一個大大的文化博物館。印度河流域是文化的中心。古印度雖然是一個多種姓的國家,但依然為世界文化留下了獨特風格的遺產。

閱讀全文

與古印度的早期文明成就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5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7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0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2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