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在海外有幾個軍事基地
以2007年統計為例,美國在海外的軍事基地大約有850個。但在此後6年內,也就是到2013年,美軍有意將海外基地縮減至550個左右。
美國共有兩大艦隊,即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太平洋艦隊包括1、5、7艦隊,第一艦隊駐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利亞聖迭戈,第五艦隊駐印度洋,第七艦隊駐日本。大西洋艦隊包括2、6艦隊,第二艦隊駐美國東海岸佛吉利亞,第六艦隊駐地中海義大利塔蘭托。
❷ 美軍二戰後在世界各地駐軍為多少
美國先後於1988年、1991年、1993年和1995年進行過四輪海外軍事基地重組,總共關閉了97個大中型軍事基地,一共裁掉了387個軍事基地。二戰後,美國的軍事基地幾乎遍及全球,在世界各地建立的事基地曾達5000多個(其中近半數在海外)。
目前美國共有各種軍事基地1245個,其中海外軍事基地374個,分布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駐軍30萬人;本土基地871個,其中海軍基地242個,空軍基地384個。
美軍目前控制的海上咽喉包括:阿拉斯加灣、韓國海峽、印尼望加錫海峽、巽他海峽、馬六甲海峽、紅海南端曼德海峽、北端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與大西洋間的直布羅陀海峽、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峽、古巴以北的佛羅里達海峽、從非洲南端到北美的航道、格陵蘭——冰島——英國航道。
美國在全球的軍事基地可分為3個區域:即歐洲、中東和北非區;亞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區;南北美洲區。
從戰略的角度看,美國海外軍事基地的分布可劃分為3個戰略區、14個基地群。
歐洲、中東和北非地區:美國在這些地區的駐軍較多,海外基地也相對集中。美國設在這些地區的基地約占其海外基地總數的53%,共有5個基地群,呈兩線梯次配置。第一線由中歐基地群(由設在德國、比利時、荷蘭的基地與設施組成)、南歐基地群(由設在義大利和希臘的基地與設施組成)和中東、北非基地群組成,以中歐基地群為主體,負責扼守歐洲的心臟地帶;第二線由英國、冰島基地群和伊比利亞半島基地群組成,負責增援中、北歐地區作戰和實施戰略核攻擊。其中最為主要的是斯圖加特陸軍基地(美駐歐空軍司令部及北約中歐盟軍司令部駐地)和設在義大利的那不勒斯海軍基地(美第6艦隊司令部聯絡官和北約南歐司令部駐地)。
亞太和印度洋地區:這一地區對美國有重要戰略價值,故其在這一地區的海外基地數量僅次於歐洲,約佔美國海外基地總數的42.7%,共有7個基地群。這些基地大體呈三線配置:第一線由阿拉斯加、東北亞、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等4個基地群組成,控制著具有戰略意義的航道、海峽和海域;第二線由關島和澳大利亞、紐西蘭2個基地群組成,是第一線基地的依託和重要的海空運輸中轉基地,也是重要的監視偵察基地;第三線由夏威夷群島基地群組成,既是支援亞太地區作戰的後方,又是美國本土防禦的前哨。在這些基地中,較為主要的是:設在阿拉斯加的埃爾門多夫空軍基地(阿拉斯加空軍司令部駐地),設在日本的橫須賀、沖繩海軍基地,設在韓國的烏山空軍基地和首爾基地,設在印度洋上的迭戈加西亞海軍基地,設在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和阿帕拉海軍基地等。
北美和拉美地區:這一地區是美國的後院,設置了2個基地群。其中格陵蘭、加拿大基地群主要擔負戰略預警和增援任務;巴拿馬、加勒比海基地群則構成美國本土防禦的南部屏障,也是控制加勒比海地區的橋頭堡。根據美國與巴拿馬兩國達成的協定,美國駐巴拿馬的軍隊於1999年底以前從巴拿馬全部撤走
2008年1月,美國為首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ISA F)發言人韋恩·香克斯上校說,在阿富汗有近400個美軍和聯軍基地(包括營地、前方作戰基地和前哨站)。他說在2010年還會新增12個甚至更多。9月,ISA F聯合司令部公共事務辦公室又聲稱,「在阿富汗有350個前方作戰基地,巴格拉姆和坎大哈兩個大軍事基地。」奇怪的是,為什麼基地數量沒有像香克斯說的那樣增加12個反而少了50個?ISA F的公共關系官員加里·楊格斯在2010年10月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北約在阿富汗有10個基地,美國在阿富汗有250多個基地。」此時,美國已經丟失了超過150個基地,實在令人疑惑。最後,ISA F聯合司令部公共事務部的埃里克·布朗上士在電子郵件中說,「阿富汗的基地數量有大約411個。」
❸ 霸權!美軍在海外到底有多少基地分布在哪些地方
軍事實力非常強勁的美國在全球都建立了非常多的基地,並且每年為基地所花費的資金就將近1000多億美元,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政治,表示美軍在海外的基地非常之多。根據美國國防部的報告來看,稱在海外基地約有514處,但是根據這些調查來看,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完全的統計,有很多地方的基地都為之出來,所以由此可見,美軍在海外的基地,並不僅僅只有514處,而美國的基地將在世界的各個大陸上都存在。
美國如如此明目張膽的建設這么多的基地,就是為了在全球推行自己的霸權主義,而且美國的霸權也不是什麼隱藏的事情了,但是美國的基地真的建立了非常多,並且這些基地所耗費的基金就占據了美國經濟的大部分這都是為美國的戰略做鋪墊。
❹ 美軍在印度洋基地是什麼基地
迭戈加西亞基地,迪戈加西亞軍事基地是美軍在印度洋上唯一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綜合軍事基地。該基地可以起降B-52,B-1,B-2等遠程重型轟炸機。迪戈加西亞軍事基地是英屬印度洋領地的一部分,由英美共建,主要由美軍運作。基地港口有一個機械化碼頭,兩條深水航道,可以停靠航空母艦,核潛艇和作戰物資預置船隊,是美軍全球戰略上極為重要的一環,被稱為印度洋上不沉的航空母艦,在海灣戰爭,沙漠之狐行動和持久自由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❺ 美國軍隊知道世界上各國城市的具體位置嗎
目前,美國在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設有數百處軍事基地,海外駐軍總數約為37萬人。 美國海外的軍事基地大致劃分為歐洲、亞太與印度洋、中東與北非以及美洲四大戰略區。 美國在歐洲擁有190多個軍事基地,駐軍總數約10萬人,其中駐扎在德國的兵力約7。
3萬人。歐洲戰略區由中歐基地群、南歐基地群和西歐基地群組成。 其中最主要的是設在德國斯圖加特的陸軍基地(美駐歐空軍司令部及北約中歐盟軍司令部駐地)和設在義大利那不勒斯的海軍基地(美第六艦隊司令部聯絡官和北約南歐司令部駐地)。
美國在亞太和印度洋地區擁有80多個軍事基地,數量僅次於歐洲,駐軍總數約10萬人,其中主要駐扎在日本和韓國,人數分別為4。 7萬和3。7萬。日本沖繩島是美軍的「太平洋樞紐」,設基地41處,駐軍約3萬人。
美國在中東和北非地區的軍事基地主要分布於伊拉克、土耳其、科威特、巴林、阿曼、卡達、埃及、阿富汗等國。其中,美在伊拉克約有13萬駐軍。 美國在拉美地區建有16個軍事基地,主要集中在古巴和波多黎各,駐有少量軍事人員。
位於古巴的關塔那摩軍事基地是美軍大西洋艦隊的主要訓練基地。 軍事基地是多項軍事設施的綜合體。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為推行其全球戰略,逐步建成了以本土軍事基地為依託的全球軍事「基地網」,大小軍事基地(設施)高峰時總數曾高達5000多個,其中近半數在海外。
此後,由於國防費用有限和駐在國人民的反對,美國多次收縮海外駐軍,因此其海外基地數量一直呈減少趨勢。 隨著冷戰結束後形勢的發展,美國軍事戰略逐步調整,美國防部先後於1988、1991、1993和1995年四次通過法案,關閉了97個國內主要基地,同時對海外基地也進行了大幅度削減。
1990年以來,國防部共批准歸還或調整海外基地961處,將海外基地的數量減少了58%。 美軍基地建設和布局的主要特點是:以本土基地為核心,以海外基地為前沿,點線結合,多層次配置。
控制戰略要點,扼守海上咽喉要道,既重視前沿基地的作用,又重視戰略運輸線上的中間基地和後方基地的作用。 一、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 歐洲是美軍在海外擁有軍事基地和設施最多的地區,重點分布在中歐、南歐和西歐三個地區。
--中歐:由設在德國、比利時和荷蘭的基地和設施組成,這些基地扼守著歐洲的心臟地帶,是維護西方國家「和平演變」成果和對那裡可能發生的地區性沖突作出反應的重要前沿基地。
基地大部分集中在德國西部,其中較大的陸軍基地有:斯圖加特(歐洲美軍總部駐地)、海德爾貝格(美駐歐陸軍司令部、第7集團軍司令部和第5軍軍部駐地)、維爾茨堡(美陸軍第1機械化步兵師駐地)、巴特克羅伊茨納赫(美陸軍第1裝甲師駐地)。
較大的空軍基地有:拉姆施泰因(美駐歐空軍司令部駐地)、施潘達勒姆、森巴赫、萊因-美因等。在荷蘭的空軍基地為蘇斯特堡,在比利時的空軍基地為希埃夫雷斯。 --南歐:由設在義大利和希臘的基地和設施組成,可控制黑海出口和東地中海地區,是歐洲南翼屏障。
美海軍在該地區的主要基地有:義大利的加埃塔(美第6艦隊司令部駐地)、那不勒斯(美駐歐海軍司令部駐地)、馬達萊納(核潛艇支援基地)和錫戈內拉(反潛作戰及後勤支基地),希臘的蘇達灣。 美空軍基地主要有:義大利的阿維亞諾(美空軍第16航空隊司令部駐地),希臘的伊臘克林等。
美陸軍基地主要有義大利的維琴察(美陸軍南歐特遣部隊司令部駐地)和里窩那(後勤供應港)。 --西歐:由設在英國、冰島、西班牙、葡萄牙和亞速爾群島上的基地和設施組成,扼守著大西洋通往北海和地中海的一些重要航道和海峽,既可對中歐、地中海和中東可能發生的地區性沖突提供應急支援,又是美本上向歐洲、近東和非洲增援的中間基地。
美在這一地區的主要空軍基地有:英國的米爾登霍爾(美空軍第3航空隊司令部駐地)、拉肯希斯、阿爾康伯里等,西班牙的莫隆。主要的海軍基地有:西班牙的羅塔(美海軍第6艦隊的主要基地)。
冰島的凱夫拉維克和葡屬亞速爾群島上的拉日什是由美空、海軍合用的基地。 --中東與北非:由設在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巴林、阿曼、埃及和肯亞的基地和設施組成,地跨歐、亞、非三洲,控制著黑海、東地中海、紅海和波斯灣的通道,既可支援東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海上作戰,又可支援中東和非洲的陸上作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歐洲的重要翼側。
在中東和西亞,絕大多數為美海軍和空軍基地,其中主要的空軍基地有:土耳其的因契爾利克、安卡拉和伊茲米爾,沙烏地阿拉伯的宰赫蘭。海軍基地有沙烏地阿拉伯的朱拜勒。此外,在埃及的巴納斯角和肯亞的蒙巴薩,美軍既有港口,又有機場,在阿曼的馬西臘島只設有機場。
這些機場既可供美海軍使用,也可供美空軍使用。 巴林的麥納麥是美中央總部海軍司令部和美第5艦隊司令部駐地。 二、亞洲、太平洋及印度洋地區 亞洲、太平洋、印度洋地區屬美太平洋總部轄區,是美軍海外總部轄區范圍最大的地區。
該地區的基地「點線結合」,大體上呈「三線配置」:一線由配置在日本、韓國直至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島上的基地組成,構成一條「島嶼鎖鏈」式的「前沿基地」帶,控制著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航道、海峽和海域。 二線是由以關島為中心的諸島嶼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基地組成,是一線基地的依託,又是重要的海、空運的中間基地。
三線由設在以夏威夷為中心的諸群島至中途島以及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的基地組成,是太平洋戰區的指揮中樞和本土西海岸支援前沿基地的中繼基地。 --東北亞:由設在日本(含沖繩島)和韓國的基地和設施組成,它們控制著宗谷、津輕、對馬三個重要海峽,是「島嶼鎖鏈」的首要環節,既可支援朝鮮半島上的陸上作戰,又可支援西北太平洋的海上作戰。
美軍在日本的主要海軍基地有:橫須賀(美海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最大基地,美第7艦隊司令部駐地)、厚木、佐世保等。美海軍陸戰隊的主要基地有:本州西部的岩國,沖繩島的普天間、科特尼(美陸戰3師師部駐地)和巴特勒(美第3陸戰遠征部隊司令部駐地)。
美空軍在這一地區的主要基地有:日本的橫田(駐日美軍司令部和美空軍第5航空隊司令部駐地)、嘉手納和三澤,韓國的烏山(美空軍第7航空隊司令部駐地)和群山等。 美陸軍的主要基地有:韓國的漢城(美第8集團軍司令部駐地)、議政府(美陸軍第2步兵師駐地),日本的座間兵營(駐日美陸軍第9戰區陸軍區域司令部駐地)。
--印度洋:由設在迪戈加西亞島上的海軍港口、海軍航空站、海軍通信站及其他後勤設施組成。它位於印度洋中部,扼守海空航道要沖,既可支援中東和波斯灣地區的作戰,又可對印度洋廣大海域進行監視與控制。
它是美在印度洋的惟一基地,負責為在印度洋上的美戰略核潛艇和其他艦機導航。 --關島:由設在以關島為中心的諸島嶼上的基地和設施組成,是太平洋美軍第二線基地的北翼。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是美空軍第13航空隊司令部駐地。
關島的阿加尼亞海軍航空站是美海軍在西太平洋的一個主要後勤和臨時保養站,又是主要偵察基地。 誇賈林是美軍洲際導彈及反彈道導彈的試驗靶場、戰略空運中途站。 --澳新地區:主要由設在澳、新本上的基地和美澳聯合使用的軍事設施組成。
目前,美在澳、新只設有海軍通信站和一些小型電子、宇航追蹤站和導航站等,主要用於監視和偵察俄羅斯和中國的核試驗及空間活動。 --夏威夷群島:由夏威夷群島和中途島上的軍事基地和設施組成。 此基地群是聯結美國本土和西太平洋各基地群的紐帶,是美軍太平洋戰區的指揮中樞和戰區戰略預備隊的配置地域,是太平洋中航線和南航線的海空運總樞紐。
著名的海軍基地珍珠港是太平洋艦隊司令部駐地,是太平洋地區最重要的海軍基地。 史密斯兵營是太平洋總部和太平洋艦隊陸戰隊司令部駐地。 薛夫特堡是太平洋美陸軍司令部駐地,斯科菲爾德兵營駐有美第25輕步兵師。
希卡姆空軍基地是太平洋美空軍司令部駐地。此外,美在中途島、約翰斯頓島上也設有港口和機場,作為輔助基地。 --阿拉斯加:由美設在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上的基地和設施組成,它隔白令海峽與俄羅斯相望,是遂行戰略偵察、預警和本土防空的前哨,部署有遠程警戒雷達和彈道導彈預警雷達。
較大的空軍基地有:埃爾門多夫(美空軍第11航空隊司令部駐地)和艾爾森(戰略偵察基地)。陸軍基地有:理查森堡、溫賴特堡和格里利堡。阿留申群島上的埃達克海軍基地是美太平洋艦隊在北太平洋的偵察運輸補給基地。
三、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地區 --北美:美國本土(不含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兩州)的基地既是支援海外各戰區作戰的戰略後方,又是配置戰略核突擊部隊和戰略預備隊的進攻出發地域。 各軍種的本土基地在布局上各有特點:陸軍基地分布相對集中,東重西輕,南密北疏,且規模一般較大。
空軍基地布局比較分散、均勻,點多面廣,幾乎遍及各州。海軍基地自然分布於東、西海岸,倚靠港口城市,且多呈群體配置。 不同性質的基地據其任務在配置上相對集中:戰略轟炸機基地多數沿北部邊界部署,少數則在中南部地區,利於執行作戰任務。
洲際導彈基地集中在人煙稀少的中西北部地區,且每個基地又相對集中了大量的導彈地下井和發射控制中心,便於作戰、指揮和管理。戰術空軍基地絕大多數配置在大城市和重要工業區附近,以便於執行防空任務。
戰略預警設施則部署在邊境地區,以充分利用其有效探測距離。 在格陵蘭和加拿大地區的基地和設施多為空軍的支援基地和遠程預警雷達站,與阿拉斯加州的預警雷達站一起,構成前方預警系統,時刻監視著美國北方的天空。
美在格陵蘭島上的圖勒空軍基地是空軍航天司令部的洲際彈道導彈預警站。在加拿大的海軍基地是阿真舍。百慕大海軍航空站是美國支援歐洲的空運中繼站,也是大西洋艦隊反潛作戰的前哨基地。
--拉美:美在拉丁美洲的基地和設施主要集中在巴拿馬、古巴和波多黎各三個地區。它們扼守著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要沖--巴拿馬運河,控制著整個加勒比海地區,成為美本土防禦的南部屏障。 美軍在巴拿馬運河區內的主要空軍基地為霍華德,主要陸軍基地為克萊頓堡。
根據美巴兩國達成的協定,美國駐巴拿馬的軍隊於1999年底從巴拿馬撤走。美在古巴的關塔那摩海軍基地和海軍航空站是大西洋艦隊的主要訓練基地,駐有美海軍艦只、陸戰隊地面部隊和陸戰隊航空部隊。美在波多黎各的主要海軍基地為羅斯福路,陸軍基地為布坎南堡。
❻ 美國在海外一共有多少駐軍,多少軍事基地,分別在哪些地區
根據五角大樓的統計,美國長期部署在全球基地的軍隊超過23萬,這個數字不包括部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14.5萬人,所以大約為三十多四十萬。
美國海外軍事基地的分布可劃分為3個戰略區、14個基地群,超過800個;分別分布在:歐洲、中東、北非地區、亞太和印度洋地區、北美和拉美地區。
❼ 美國在海外的軍事基地有多少個
美國為了掌控世界,在世界的很多國家和地區設有軍事基地,部署作戰人員,據說,美國在海外的軍事基地一共有2000個之多。但從戰略角度看,美國海外基地的分布可分為三個戰略區,14個基地群。一、歐洲、中東和北非地區:美軍設在此地的基地約占其總數的53%,共有五個基地群,逞兩線梯次配置。第一線由中歐基地群(由設在德國、比利時、荷蘭的基地和設施組成),南歐基地群(由設在義大利和希臘的基地與設施組成)和中東、北非基地群組成,以中歐基地群為主體,負責扼守歐洲的心臟地帶;第二線由英國、冰島基地群和伊比利亞半島基地群組成,負責增援中、北歐地區作戰和實施戰略核打擊。二、亞太和印度洋地區:美軍設在此地的基地約占其總數的42%,共七個基地群。這些基地逞三線配置:第一線由阿拉斯加、東北亞、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等四個基地群組成,控制著具有戰略意義的航道、海峽和海域;第二線由關島和澳大利亞、紐西蘭兩個基地群組成,是第一線基地的依託和重要的海空運輸中轉基地,也是重要的監視偵察基地;第三線由夏威夷基地群組成,既是支援亞太地區作戰的後方,又是美國本土防禦的前哨。
❽ 美國在那些國家都駐扎了軍隊
目前,美國在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設有數百處軍事基地,海外駐軍總數約為37萬人。 美國海外的軍事基地大致劃分為歐洲、亞太與印度洋、中東與北非以及美洲四大戰略區。 美國在歐洲擁有190多個軍事基地,駐軍總數約10萬人,其中駐扎在德國的兵力約7.3萬人。歐洲戰略區由中歐基地群、南歐基地群和西歐基地群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設在德國斯圖加特的陸軍基地(美駐歐空軍司令部及北約中歐盟軍司令部駐地)和設在義大利那不勒斯的海軍基地(美第六艦隊司令部聯絡官和北約南歐司令部駐地)。 美國在亞太和印度洋地區擁有80多個軍事基地,數量僅次於歐洲,駐軍總數約10萬人,其中主要駐扎在日本和韓國,人數分別為4.7萬和3.7萬。日本沖繩島是美軍的「太平洋樞紐」,設基地41處,駐軍約3萬人。
目前在很多國家有駐軍:日本、南朝鮮、阿富汗、伊拉克、土耳其、科威特、巴林、阿曼、卡達、德國、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