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不能給什麼顏色的禮物

印度不能給什麼顏色的禮物

發布時間:2022-12-30 08:19:44

Ⅰ 哪個國家忌諱送鮮花

印度人將荷花當成祭祀之花,所以忌諱將荷花當成禮物送人。東亞文化里備受追捧的菊花等黃色的鮮花,在歐洲文化里就不那麼討喜了,一些歐洲國家的人會覺得黃色暗含斷交、不忠誠的意思。在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菊花代表著哀悼的意思,是不祥之花,通常只在葬禮上出現。

(1)印度不能給什麼顏色的禮物擴展閱讀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鮮花作為珍貴的禮物贈送給家人、朋友或戀人。然而,哪些花能送,哪些花千萬不能送,這一點,在不同文化里差異可大得很。送花在中國很流行,尤其是贈送老師。除了菊花,中國人最喜歡的花還有牡丹,常在婚禮儀式上贈送。

葬禮上贈送最多的是菊花、百合和康乃馨,用來表達同情,這些花瓣緊密排列的花朵代表著出生、生存、死亡和重生的生命周期。對中國人來說,紅色是吉祥的色彩,所以送花往往選擇紅花。

在俄羅斯,生日禮物通常會是一朵花或一束花;在歡慶時節,俄羅斯人送花喜歡送奇數朵;黃花只送給病人或在葬禮上贈送,用來表達同情;在俄羅斯的婦女節那一天,要送紅玫瑰,還有鬱金香、風信子、一枝黃花等春花。歐洲國家有著濃厚的贈花文化,尤其是英國、法國、德國和瑞士。

在英國,客人去別人家拜訪,常常會帶花來,但不會拿白百合,因為白百合象徵著死亡。在美國,紅玫瑰通常只作為男女間表達浪漫情感的禮物。德國人認為紅玫瑰有點兒太感性了,或者只適合浪漫關系,送花也不能送康乃馨、菊花或百合,因為這些花象徵著哀悼死者,法國也有類似傳統。

在歐洲,送花送奇數是古老的傳統,今天仍然盛行,但是送人不能送 13 朵花,因為13被視為不吉祥的數字。在墨西哥、哥倫比亞、義大利和其他國家,所有聖人的節日人們都會進行慶祝,會使用萬壽菊,但不是作為禮物饋贈,因為它們象徵著死亡和哀悼。

近幾十年來,在非洲的大城市,還有肯亞和南非,特別流行送花。被用來贈送的花不僅包括玫瑰和其他最受人們喜愛的常年都有的鮮花,還有好打理的本土花卉,包括該地區的普羅蒂亞帝王花,這是非洲最南端開普敦地區的一種特色花。

在南非,聖誕節假期人們會互贈鮮花,包括普羅蒂亞帝王花。在埃及,送花只限於婚禮和葬禮。穆斯林親朋之間通常不送花,尤其是最虔誠的信眾。

在美國,幾乎任何理由都可以送花,上文提到的大多數的儀式和場合都可以。聖誕通常會送一品紅和蟹爪蘭(拉丁屬名:Schlumbergera),復活節送白百合花,而很多其他場合可以送玫瑰或混合花束。

參考資料:網路-鮮花

Ⅱ 各國送花禁忌

在社交活動中,贈送鮮花給外國朋友的情況經常出現,但各個國家偏愛的鮮花和忌諱的鮮花你都知道嗎?要是某天送錯了,可就尷尬啦!愛花居小編就為大家普及一下世界各國在送花時有哪些禁忌。

在澳大利亞,因為5月是南半球的秋季,所以在母親節的時候他們送的不是康乃馨而是白菊花。

在埃及等一些北非國家,因為宗教原因,日常生活里他們不太愛送花,一般只在婚禮和葬禮這樣的大型場合才會用鮮花。

Ⅲ 誰能幫我找些有關印度色彩的喜好與禁忌

印度:
印度人在生活和服裝色彩方面喜歡紅、黃、藍、綠、橙色及其他鮮艷的顏色。黑、白色和灰色,被視為消極的不受歡迎的顏色。

Ⅳ 給印度客人送什麼禮物好

中國茶啊,中國結啊,瓷器啊~或者你要是要送貴重的,他們很喜歡金飾品
再或者那種小商品城的小飾品啊

Ⅳ 印度人喜歡什麼顏色,忌諱什麼顏色

1,印度人喜歡的顏色有紅色、黃色和綠色。
印度人認為紅色代表生命、活力、朝氣和熱情,陽光似的黃色代表著華麗和光輝,是一切尊貴的象徵;綠色代表著和平、希望和真理,對知識的渴求。
2、印度人最忌諱白色,習慣用百合花作悼念品;黑、白色和灰色,被視為消極的不受歡迎的顏色。,表示不好的事情。

Ⅵ 印度的禮儀及禁忌須知

印度的禮儀
印度居民大多信奉印度教,其次為伊斯蘭教、、錫克教。在印度,月亮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徵。

印度人相見應遞英文名片,英語是印度的商業語言。主客見面時,都要用雙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中念著:「納瑪斯堆」(梵文:「向您點頭」,現在表示問好或祝福)。晚輩在行禮的時候彎腰摸長者的腳,表示對長輩的尊敬。男子不能和婦女握手。許多家庭婦女忌諱見陌生男子,不輕易和外人接觸。但如果邀請男人參加實社交活動時應請他們偕夫人同來。一般關系的男女不能單獨談話。

印度人是用搖頭表示贊同,用點頭表示不同意。人們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責;召喚某人的動作是將手掌向下擺手指,但不能只用一個指頭;指人時也要用整個手掌,不能用一兩個指頭。

到印度廟宇或家庭做客,進門必須脫鞋。迎接貴客時,主人常獻上花環,套在客人的頸上。花環的大小長度視客人的身份而定。獻給貴賓的花環既粗又長,超過膝蓋。給一般客人的花環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遠門,最高禮節是摸腳跟和吻腳。到印度家庭做客時,可以帶水果和糖果作為禮物,或給主人的孩子們送點禮品。

用右手拿食物、禮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雙手。就餐的時候,印度教徒最忌諱在同一個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別人接觸過的食物,甚至別人清洗過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滌一遍後才使用。 喜歡分餐進食,注重菜品酥爛,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愛辣味。主食以米飯為主,對麵食中的餅類也感興趣。

不吃菇類、筍類、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錫克教的人,忌諱吃豬肉,牛肉。他們一般不喝酒,因為喝酒是違反宗教習慣的。但有喝茶的習慣,方式是「舔飲」,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盤子中,用舌頭舔著喝。印度人最不喜歡吃大葷,吃素食的人較多,等級越高,吃葷越少。喜歡中國的粵菜、蘇菜。

忌諱白色,習慣用百合花作悼念品。他們忌諱彎月圖案,視1、3、7為不吉祥數字,和印度人交談,要迴避有關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關系、工資以及兩性關系的話題。

印度奉牛為神聖,忌諱吃牛肉,忌諱用牛皮製品。崇拜蛇,視殺蛇為觸犯神靈。忌諱用澡盆給孩子洗澡,認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為。
印度餐飲禮儀
1.印度人的飲食由於民族和歷史 文化 的影響,南北差異很大。

北方受伊斯林文化影響,烹飪通常是莫卧兒式的,特點是多肉、穀物和麵包。南方多素食,特點是米飯和辛辣咖喱。由於南部氣候炎熱,當地人一般味重,嗜好辛辣性食性,北部印度人的口味相對就輕多了。

所有印度菜餚中,唯一共同點是喜歡辣味。

烹調方式有炒、煮、燴三種,喜加入各種香料,尤其是辛辣類香料。 等級越高葷食者越少,等級低者才樂於吃肉食。

印度人幾乎天天吃洋蔥。

2.「牛的王國」:牛是當地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動物。根據教規,印度教教徒和錫克教教徒不吃牛肉,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耆那教徒則既忌殺生,又忌肉食。印度教徒把牛奉為神明,每逢飯前都要首先敬牛。還有的人敬狗、敬蛇、敬老鼠等等。 最受印度人崇拜的動物是藍孔雀和黃牛。

印度人不吃牛肉,但喝牛奶。印度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產奶大國,牛奶在印度人的飲食結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天早晨和傍晚,到國營奶站打奶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大家庭一打就是幾升。很多印度人的早餐就是一杯茶,再加幾塊餅干。愛喝茶(特別紅茶),愛甜食。喝茶加牛奶喝湯、奶豆腐、奶制甜食。

3. 宴請印度商人時,事先了解是否素食主義者。孟買60%人是素食主義者

4.在印度人家中作客,飯前要漱口和洗手。

5.在傳統的印度人家庭和農村,客人通常與男人、老人、孩子先吃,婦女則在客人用膳後再吃。不同性別的人同時進餐,不能同異性談話。

6.印度人家庭的基本食品是米飯、家常餅、佐料和兩三碟小菜用來蘸麵包吃,普通的佐餐品是干青酸辣菜和香菜葉。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湯菜開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餘菜餚一般全部同時送來,不是分幾道上菜。正餐之外都有輔佐食物,最普通的是色拉和酸奶。正餐之後的甜食通常是冰激凌、布丁和鮮水果等。印度人一般不喝酒,但喜歡 飲茶 ,把茶斟入盤中,用舌頭舔飲。

7.在印度人的餐桌上,主人一般會殷勤地為客人布菜,客人不能自行取菜。同時,客人不能拒絕給你的食物和飲料,食品被認為是來自上帝的禮物,拒絕它

是對上帝的忘恩負義。吃不了盤中的食品,不要布給別人,一旦你接觸到那種食品,它就變為污染物。許多印度人在就餐前還要弄清他們的食物是否被異教徒或非本社會等級的人碰過。

8.印度人喜歡吃中餐,喜歡分餐制,不習慣用刀叉和筷子。印度人吃飯大多使用盤子,用右手抓食(抓飯時大多隻用3個手指,那就是拇指、食指和中指),印度人認為吃飯中很多快感來自觸覺,更重要的是,用手抓飯可以提前了解食物的溫度。切忌用左手遞送東西,他們認為左手骯臟,右手干凈。吃飯用右手抓取,不但吃米飯用手抓,就連稀粥也能用手抓人口中。在印度,除上洗手間外均不使用左手。伸左手就是對別人的侮辱,弄不好他們會把你用左手遞的東西砸爛,還可能臭駕你一通。

印度人如廁後,不用手紙擦,而是用水沖洗,沖洗時,用左手,不用右手。
印度禮儀禁忌須知
每一個國家都有它獨特的禮儀文化,是禮貌,是文明,是禁忌,也是獨到。無論你認可也好,覺得不可思議也罷,入鄉隨俗,你都必須遵循它。下面介紹一些與我們不一樣的印度的獨到的禁忌、禮儀文化和習慣。

其一,男子不能和婦女握手。許多家庭婦女忌諱見陌生男子,不輕易和外人接觸。但如果邀請男人參加實社交活動時應請他們偕夫人同來。一般關系的男女不能單獨談話。

其二,印度人是用搖頭表示贊同,用點頭表示不同意。人們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責;召喚某人的動作是將手掌向下擺手指,但不能只用一個指頭;指人時也要用整個手掌,不能用一兩個指頭。

其三,以右為尊,左手被視為不幹凈的象徵。同印度人招手致意往往用右手,因為在他們看來,人身由兩部分組成,右半邊是男性的象徵,左邊是女性的象徵,所以左手無力,右手有力,因此不單用右手致意。此外,印度人便後用水沖洗,使用左手,而絕不用右手,因此,左手被認為是不幹凈的。若送人東西,大都用雙手捧著,或一手為主,另一隻手稍微接觸另一手臂,象徵雙手。否則認為不禮貌。

其四,吃飯過程中,若給對方(印度人)加飯加菜,不可用還在吃飯的那隻手直接加飯加菜,若是這樣,被認為是叫人家吃你剩的東西,因那隻手正被用來吃飯,已接觸了食物。在這種情況下,應當換一雙未用過的筷子,給客人加飯加菜。若對方已經吃飽,不再需要,而你出於客氣,仍堅持再給,這時,你會發現對方可能把雙手捧著的碗筷(或吃飯用的盤子)一同伸到桌下,這表示不要了,見此情景,主人應當明白:不能再給客人加飯加菜。

其五,到印度廟宇或家庭做客,進門必須脫鞋。迎接貴客時,主人常獻上花環,套在客人的頸上。花環的大小長度視客人的身份而定。獻給貴賓的花環既粗又長,超過膝蓋。給一般客人的花環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遠門,最高禮節是摸腳跟和吻腳。到印度家庭做客時,可以帶水果和糖果作為禮物,或給主人的孩子們送點禮品。

其六,印度飲食習慣和文化。用右手拿食物、禮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雙手。就餐的時候,印度教徒最忌諱在同一個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別人接觸過的食物,甚至別人清洗過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滌一遍後才使用。喜歡分餐進食,注重菜品酥爛,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愛辣味。主食以米飯為主,對麵食中的餅類也感興趣。不吃菇類、筍類、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錫克教的人,忌諱吃豬肉,牛肉。他們一般不喝酒,因為喝酒是違反宗教習慣的。但有喝茶的習慣,方式是「舔飲」,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盤子中,用舌頭舔著喝。印度人最不喜歡吃大葷,吃素食的人較多,等級越高,吃葷越少。

其七,印度的顏色、數字、談話忌諱。印度忌諱白色,習慣用百合花作悼念品。他們忌諱彎月圖案,視1、3、7為不吉祥數字,和印度人交談,要迴避有關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關系、工資以及兩性關系的話題。

其八,印度奉牛為神聖,忌諱吃牛肉,忌諱用牛皮製品。崇拜蛇,視殺蛇為觸犯神靈。

其九,忌諱用澡盆給孩子洗澡,認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為。

猜你感興趣:

1. 印度人的社交禮儀

2. 印度的習俗禮儀

3. 印度的社交禮儀

4. 關於印度餐桌上的禮儀

5. 關於印度人的禮儀

6. 印度餐桌禮儀常識

7. 印度商務禮儀

8. 印度的就餐禮儀有哪些

Ⅶ 涉外商務禮儀有哪些禁忌

涉外活動禁忌

涉外活動言行忌;涉外活動拍照忌;涉外活動衛生忌。

在俄國送禮要在吃晚飯的時候,而不是在辦公室或會議室里。

非洲國家注重實用非洲國家對禮品的價值不大講究,但重視禮品的實用性,不宜送高檔禮品。

伊斯蘭教徒:不能送人形禮物,也不能送酒、雕塑和女人的畫片,因為他們認為酒是一切萬惡之源。

拉丁美洲不能送手帕、刀剪等禮品。例如,在印度不能送牛製品,因為牛在那是神聖的東西。

拉丁美洲、南亞、太平洋東部沿岸各國一般重視送禮。這些國家認為送禮是傳情達意的手段,不會大講禮物如何如何,不像日本那樣鄭重其事,講究儀式。他們覺得,別人送禮的時候,應該稍微推辭一下,是禮貌的舉止。但當眾打開禮物是不禮貌的。送禮應該在會見結束時進行。

印度次大陸地區:不要送黑或白色的禮物,可以選擇黃、紅或綠色,這些顏色象徵著快樂幸福。

拉丁美洲各國:不如亞洲和中東國家那麼講究儀式,卻也是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送禮可以表現你的心思和慷慨,加強業務聯系或私人關系,因此應該多花心思,選擇體現接收人的興趣和品味的禮物。切記:沒有人指望你在第一次業務會面就送禮;如果是去別人家裡吃飯,要帶上一份小禮物,比如花、巧克力或酒,送給女主人;不要送皮具,因為世界上最好的皮具大部分就出自南美洲。

商界禮忌

東南亞商人洽談商務時,嚴忌翹起二郎腿;同俄羅斯人洽談貿易時,切忌稱呼「俄國人」;到法國洽談貿易時,嚴忌過多地談論個人私事。

生活忌

日本人忌用綠色做裝飾色;不丹人忌留山羊鬍子;沙特人忌下象棋;捷克人忌用紅三角做標志;法國人忌用核桃待客或裝飾品;希臘人忌養貓。

花木交往中的忌諱

印度人,忌以荷花作饋贈品;日本人忌用菊花作室內裝飾;德國人往往忌以鬱金香為饋贈品;法國人往往忌送黃花;巴西人忌用絳紫色的花為禮。

郵品忌

煙灰缸與通心粉嚴忌寄往阿富汗;舊而臟的針織品嚴忌寄往阿根廷;避孕葯物及工具嚴忌寄往法國;凡不貼標志的蜂蜜屬於辛巴威的忌郵物。

日常忌

床位忌:嚴忌把床對著門擺放;

婚期忌:除英國人而外,多數西方人嚴忌星期六結婚;

詢問忌:忌諱詢問別人的年齡、工資、家室以及其他私事。

挪威人注重「守時」觀念,也希望別人同他們一樣守時。若第一次拜訪,禮貌上宜送女主人花或糖果。所有約會必須事先安排。

阿根廷人階級濃厚,政界或工商界人士普遍衣飾講究,言行舉止規矩大方,與之交往必須注意儀容。男士宜著西裝打領帶,女士衣著得體大方為宜。摘自華夏民俗文化網(致力於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傳播,不僅涵蓋了民俗禮儀、歲時節日、衣食住行等資訊類欄目,還為用戶提供了生肖配對、周公解夢等民俗類便民查詢小工具,方便用戶隨時查詢解惑。)

Ⅷ 印度的禮儀及禁忌

你知道印度的禮儀和禁忌嗎?如果你准備去印度,就讓我為您推薦印度的禮儀和禁忌文章,給您提供參考!

印度的禮儀及禁忌

1、握手寒暄印度是亞洲文明古國,相互交往十分注重禮節。

印度人與友人見面時,通常是雙手合掌或舉手,口念一句「納馬斯卡拉」(Namaskara)意為「向你致意」。

但合掌或舉手的姿勢、高低大有講究,對長輩宜高,以示尊敬;對平輩宜平,以示對等;對幼輩則低,以示關懷。

有時也相互擁護,兩手互搭對方肩膀,以示親熱。

如遇迎候嘉賓,則往往敬獻花環,並套掛在客人脖子上,表示由衷的歡迎。

如你的脖子上被戴上了一個花環,這是印度人對你的尊敬。

你應馬上取下來,以此表示你的謙虛。

當被介紹時,習慣上都應握手,並在告辭時再次握手。

當一個男人被介紹給女士時,男的不可與之握手,而必須向女士行印度教的「合十禮」。

2、姓名稱呼與印度人交往,除非關系極好,否則不要以名字相稱,而應該稱為:某先生、某夫人、某小姐。

印度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後,印度男子一般稱呼姓氏,女士一般稱呼名字

3、吸煙須知印度人特別是上年紀的老人和錫克教的人,討厭吸煙,不要在他們周圍或家裡吸煙或敬煙,更不要向婦女敬煙,幾乎印度婦女吸煙

4、交談忌諱與印度人談話,話題應以家庭、教育、電影、美術,美食和文化為好,應迴避:宗教斗爭、鄰國關系、工資、兩性等話題。

印度人表示肯定或者同意的動作是搖頭,表示否定不同意則是點頭。

這與我國習慣完全相反

5、家中做客印度人十分的好客,他們對於應邀的或突然來的客人都很熱情。

飯前飯後要洗手,在傳統的家庭或農村,客人一般與男人、老人、孩子先吃,婦女則在客人用過之後再吃。

不同相別的人同時進餐,不能同異性談話。

就餐時主人將為客人布菜,,千萬不要自取,不要拒絕敬給你的食物與飲料,吃不了的盤中食物不要給其他人。

去印度家庭做客,通常需要帶一些禮物,否則會認為不禮貌的,禮物一般是甜食或水果,有時鮮花也可以,比如玫瑰花、萬壽菊等它們著象徵繁榮昌盛,不要用雞蛋花,那是葬禮用的。

禮物最好用黃色、紅色或綠色包裝,象徵幸福與快樂,不要用白色或黑色,這樣是不吉祥的。

6、印度普遍性禁忌睡覺時,不能頭朝北,腳朝南,據說閻羅王住在南方;

晚上忌說蛇;節日喜慶的日子裡忌烙餅;嬰兒忌照鏡子,否則會變成啞巴;

3和13是忌數,因為濕婆神有3隻眼睛,第三隻眼睛是毀滅性的,13是因為人死後有13天喪期;

婦女在懷孕期間,忌做衣服、照相;忌用左手遞接東西。

在市場上陳列的花懷,禁止人們用鼻子嗅或用手摸,有上述行為將受到人們的厭惡。

在印度忌吹口哨,特別是婦女。

在飯店、商店等服務性行業中,錫克人若用吹口哨的方式來招呼侍者則被視為冒犯他人人格的先禮行為。

頭是印度人身體上最神聖的部分,故旅客不可直接觸摸他們的頭部。

千萬不要拍印度孩子的頭部,印度人認為這樣會傷害孩子。

即使在朋友家裡,也不要贊場孩子,許多印度人認為這種贊場會引起惡人的注意。

印度人禁止穿戴皮革製品(腰帶、表帶、鞋、衣服),特別是在聖地,因為印度教徒不殺牛,穆斯林不殺豬,耆那教徒不須殺人和動物或昆蟲。

牛在印度教徒眼中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任何人均不得傷害它們,牛群在大街上,消遙自在地走著,受到最好的保護。

並且,進入印度教的寺廟時,身上決不可穿著取材於牛的衣物或配飾。

在印度,若以左手把東西交給對方,對方會認為你是蔑視他,或懷有惡意。

交東西時,必須用右手交出,或使用雙手。

吃飯也只能用右手。

因為,印度人洗澡、上廁所時一般使用左手,他們認為左手是不潔凈的。

印度人崇拜蛇,在亞森地方居住的人,把蛇看作自己的祖先。

也有不少人認為將蛇打死是觸犯神明的行為。

忌用浴盆給孩子洗澡,認為浴盆中的水不流動,是不吉利的。

荷花在印度受到很高的評價。

大象在印度被看作吉祥的動物,被視為智慧、力量和忠誠的象徵

7、顏色的意義印度人喜愛紅色(象徵活力、蓬勃向上)、藍色(象徵真誠)、紫色(象徵寧靜)、金黃色(象徵光輝燦爛)、綠色(象徵和平),不喜歡黑色、灰色和白色。

8、飲食風俗印度人-般以大米、小麥為主食。

多採用燉、燒、煮、烤等烹飪法;調味喜用咖喱、辣椒和黃油,不喜食油膩。

喜食菜類有:西紅柿、洋蔥、土豆、大白菜、菠菜、茄子、菜花等。

特別愛吃土豆(洋山芋),認為是菜中佳品。

不吃菇類、筍類及木耳。

一般不喝酒,認為喝酒是違反宗教習慣的,飲酒則很有限制。

喜喝茶,飲紅茶、咖啡、牛奶、涼水等比較普遍,故在宴請印度客人時,如對方不願喝酒,不要勉強勸酒。

錫克教徒絕對禁酒。

印度人有吃抓飯的習俗。

右手抓飯、接食物。

在朋友相聚或參加招待會、聚餐會時,主人往往以自助餐形式款待客人。

在這種場合下,通常是站著進食,到餐桌上拿取自己喜歡吃的食物。

左手拿盤子,右手抓食物,使用3指(大姆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拌勻,隨後再一把把抓著吃(一般不備筷子、叉子和匙子)。

印度人的雙手分工明確,除上廁所,一般用右手。

因此,在朋友相見,切忌伸出左手與人相握。

印度人大多信仰印度教,中上層人士吃素者很多,越是身份、社會地位高的人葷食者越少(社會地位低的人才吃羊肉),但也吃雞蛋、黃油、牛奶,印度教徒中的肉食者禁食牛肉,允許吃雞、鴨、魚。

但印度教徒忌在同一食盤中取食。

因此,進飯店就餐時,應根據菜譜點菜,不要輕易點食豬肉、牛肉。

印度有許多素食飯店和旅館是不供應肉食的。

喜愛的圖案是「敬牛」。

9、進入寺廟禁忌進入印度的廟宇或清真寺,要脫去鞋子,要跨過門檻而不能踩著門檻而過。

光腳進寺廟,事先要在入口處洗好腳以表示禮貌。

凡進入回教寺廟者,均不能穿短褲或無袖背心,也要求脫鞋。

凡進入錫克教寺廟者,必先戴上頭巾或帽子,然後脫鞋才可進入。

印度六大禁忌

1.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牛是濕婆神的坐騎,所以禁止食用牛肉或牛皮製品。

但是印度的回教徒不吃豬肉,因此遊客最好食用雞肉或羊肉。

2.在印度,應避免以左手遞物給當地人,因為左手被視為視不潔的。

3.在印度,不要撫摸小孩頭部,因為印度人認為頭部視神聖的。

4.在印度,進入宗教寺廟和古跡都必須拖鞋,最好入境隨俗。

5.參觀印度寺廟時,最好不要穿著短褲和短裙。

6.在印度,看到特殊宗教儀式舉行時,千萬不克鄙視或加以批評,免得招惹是非。

印度的習俗禮儀

風俗習慣:

印度有多種宗教,教徒對其所信仰的宗教皆十分虔誠,例如牛對印度教來說是神聖的動物,因此連牛漫步在街上,也不可冒犯它,很多印度教徒是素食主義者。

印度居民,尤其是女人皆不喝含酒精的飲料,錫克教(sikhs)及襖教(parsees)之信徒不準抽煙,回教徒則不吃豬肉,在印度有授受關系時皆須用右手,正統的回教徒不能喝任何含酒精的飲料,逢齋月之時,在日出到日落禁止一切飲食。

對印度的女人不可行握手禮,打招呼時只能以合掌頷首的方式(類似祈禱的姿勢),觀光客到印度須留意拜會的對方是信奉何種宗教,不可逾禮。若要參觀宗教的聖物、廟宇時須穿著深色服裝,並脫鞋,以示尊重。

新年的晚上,婦女們要用燈照丈夫的臉,以表示照去邪氣,來年吉利。

小費:

飯店要加10%的服務費,故不須另付小費,若是較高級的飯店還須課7%的奢侈稅。於機場或車站委託搬運行李時,每件應於櫃台付1盧比小費,不必再付給服務員,搭乘計程車時通常多加車資的10%,但非必須。

印度餐桌禮儀:

1、就餐也要拿捏時間

印度人通常一天只吃兩頓飯,第一餐是在上午接近中午的時候,第二餐基本在晚上9點以後。但是習慣西式生活的印度人,也開始一日三餐,每餐包括開胃菜、湯、主菜和甜點,根據個人食量點菜,也可以不要開胃菜。

如果和印度人同桌吃開胃菜,吃得太快或太慢都是不好的,最好盡量保持和對方相同的速度把菜吃完。甜點和茶一定要等到飯後再端上餐桌,否則也是對客人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2、印度人實行分餐,所以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菜。

3、手抓飯忌諱

印度人用手也是有忌諱的,那就是他們只用右手抓食物,而左手絕對不得用來觸碰食物。印度人認為,左手是專門用來處理不潔之物的,因此吃飯時,他們的左小臂一般沿桌邊貼放,手垂放於桌面以下,或是乾脆把左手藏在隱蔽的地方。

4、用餐結束清洗右手

服務員會給客人用小碗端來洗手水,水裡漂著用於清潔的檸檬片和用於裝飾的花瓣,當然,只能清洗右手。

印度用餐禮儀:

印度人習慣用手直接抓取食物,如果你不能接受也沒關系,一般的餐廳都會配備刀叉。要注意吃東西不能使用左手,一定要使用右手,因為當地人認為左手是不潔的。

如果前往當地人家裡做客,吃東西需提前告知主人,最好不要在盤子里剩下食物。

印度印度人的基本社交禮儀

印度是文明古國,待人接物的講究相當多。「那瑪斯戴」是印度人最常用的問候語,在見面和告別時,印度人總免不了說一句「那摩斯戴」,這是印地語,意即「您好」。

1、印度人是用搖頭表示贊同,用點頭表示不同意。人們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責;召喚某人的動作是將手掌向下擺手指,但不能只用一個指頭;指人時也要用整個手掌,不能用一兩個指頭。

2、用右手拿食物、禮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雙手。就餐的時候,印度教徒最忌諱在同一個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別人接觸過的食物,甚至別人清洗過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滌一遍後才使用。喜歡分餐進食,注重菜品酥爛,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愛辣味。主食以米飯為主,對麵食中的餅類也感興趣。

3、印度人相見應遞英文名片,英語是印度的商業語言。主客見面時,都要用雙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中念著:「納瑪斯堆」(梵文:「向您點頭」,現在表示問好或祝福)。晚輩在行禮的時候彎腰摸長者的腳,表示對長輩的尊敬。男子不能和婦女握手。許多家庭婦女忌諱見陌生男子,不輕易和外人接觸。但如果邀請男人參加實社交活動時應請他們偕夫人同來。一般關系的男女不能單獨談話。

4、到印度廟宇或家庭做客,進門必須脫鞋。迎接貴客時,主人常獻上花環,套在客人的頸上。花環的大小長度視客人的身份而定。獻給貴賓的花環既粗又長,超過膝蓋。給一般客人的花環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遠門,最高禮節是摸腳跟和吻腳。到印度家庭做客時,可以帶水果和糖果作為禮物,或給主人的孩子們送點禮品。

5、雙手合十:是伴隨「那摩斯戴」的身體語言。一般是雙手合十於胸前,或舉手示意。兩手空著時,則合十問候;若一手持物,則舉右手施禮,切不可舉左手。合十的高低也有講究。對長者宜高,兩手至少與前額相平;對晚輩宜低,可齊於胸口;對平輩宜平,雙手位於胸口和下頷之間。

6、擁抱:也是常見之禮。若久別重逢,或將遠行,或有大事發生等,則要擁抱。擁抱時,彼此將雙手搭在肩上,先是把頭偏向左邊,胸膛緊貼一下,然後把頭偏向右邊,再把胸緊貼一下,有時,彼此用手撫背並緊抱,以示特別親熱。

7、摸足:是行大禮。在很重要的場合,對於特別尊敬的長者用額頭觸其腳,吻其足,或摸其足。現在多用的是摸足禮,即先屈身下蹲,伸手摸一下長者的腳,然後再用手摸一下自己的'額頭,以示頭腳已碰。

8、獻花環:在印度是歡迎客人常見的禮節,主人要獻上一個花環,戴到客人的脖子上。客人越高貴,所串的花環也越粗。點吉祥痣也是印度人歡迎賓客的禮數。每逢喜慶節日,印度人愛用硃砂在前額兩眉中間塗上一個圓點。他們認為,吉祥痣可以驅邪避災。有時,印度人為了表示隆重歡迎,不僅向賓客獻上花環,而且還給客人點上「吉祥痣」。在姑娘出嫁之前,父母要選吉日,請僧侶專門給姑娘點吉祥痣,祝願她終身幸福。現在,吉祥痣實際上也成為印度婦女日常打扮和美容的一個組成部分。

9、盤腿而坐:是印度人常見的坐姿,這種習慣在城鄉都很普遍。農民在田間休息或在家吃飯愛盤腿席地而坐。在老式的鋪子里,工匠幹活,伙計售貨,都是盤腿而坐。民間的說唱藝人和琴鼓樂手演出時也是盤腿而坐。

10、送禮:一份糖果或是一束鮮花是印度人訪朋問友經常送的禮物。一般來說禮物有糖果、鮮花以及主人可能會喜歡的東西。因為印度人愛吃甜食,所以送糖果的居多。糖果有的是從商店中購買的,有的是自家做的。印度人自家做的糖果又甜又膩,如果不習慣,很難受用。

關於印度的習俗禮儀的介紹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人口眾多,居世界第二位。印度的禮節儀式是合十禮,晚輩對長輩行禮是彎腰摸長輩的腳,男人和女人不能握手,在行雙手合十禮或鞠躬禮時男人不能碰女人。如系一般關系,男人和婦人不能單獨談話。印度人用搖頭表示贊同,而用點頭表示不同意。

印度人極喜愛鮮花。他們尤其喜歡將花環戴在貴賓、新婚夫婦、過生日者的脖子上。花環大小根據客人的身份決定,對一般客人花環到胸,對貴賓花環要過膝。

印度人以大米為主食,愛吃咖喱及油爆、烤、炸的食物,口味喜辣。

尤其對中國四川菜中的魚香類有興趣,而不喜歡喝中、西式菜湯,不吃木耳、筍、麵筋之類食物。印度人不喝酒,甚至對喝酒特別反感,他們認為這是違反宗教習慣的,印度人喜歡喝茶,喝茶方式頗奇特:把茶盛在盤子里,伸舌頭舔喝。

印度人特別講究衛生,每日洗澡且只洗淋浴,在富裕而有教養的家庭,主婦做飯前要洗澡並換上干凈的衣服。廚房是神聖的地方,外人與未沐浴的家人是不能進去的。飯前洗手,不食剩下的食物。

印度婦女額部眉間都有一彩色「吉祥點」,吉祥點本來是表示婚嫁狀況的,現除此含義外,已成為婦女化妝美容的固定組成部分了。

Ⅸ 最忌諱送什麼禮物

再如,白色雖有純潔無瑕之意,但中國人比較忌諱,因為在中國,白色常是大悲之色和貧窮之色。同樣,黑色也被視為不吉利、是凶災之色,哀喪之色。而紅色,則是喜慶、祥和、歡慶的象徵,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另外,我國人民還常常講究給老人不能送鍾表,給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因國"送鍾"與"送終","梨"與"離"諧音,是不吉利的。還有,如不能為健康人送葯品,不能為異性朋友送貼身的用品等。�7�4 台灣民間送禮禁忌禁用手巾贈人 按台灣民俗,事辦完,送手帕給弔唁者留念,意為讓弔唁者與死者斷絕來往,所以台灣俗語有送巾斷根或送巾離根之說。因此,非事不宜贈手巾。 �7�4 法國人送禮禁忌送花不要送菊花,杜鵑花以及黃色的花,不要送帶有仙鶴圖案的禮物,不要送核桃,因為他們認為仙鶴是愚蠢的標志,而核桃是不吉利的。 �7�4 美國人送禮禁忌送禮物要送單數,且講究包裝,認為蝸牛和馬蹄鐵是吉祥物。 �7�4 送花的禁忌出國訪問,考察或旅遊,有時為表示感謝主人的盛情,送些鮮花以致謝意,但不能亂送,否則會犯忌,因為不同的花在不同的國家表示不同的感情。 在印度和歐洲國家,玫瑰和白色百合花,是送死者的虔誠.. �7�4 向外國人送花禁忌出國訪問,考察或旅遊,有時為表示感謝主人的盛情,送些鮮花以致謝意,但不能亂送,否則會犯忌,因為不同的花在不同的國家表示不同的感情。 在國外,給中年人送花不要送小朵,意味著他們不成熟。

Ⅹ 印度人有哪些禁忌 印度獨特的禮儀文化

每一個國家都有它獨特的禮儀文化,是禮貌,是文明,是禁忌,也是獨到。無論你認可也好,覺得不可思議也罷,入鄉隨俗,你都必須遵循它。下面介紹一些與我們不一樣的印度的獨到的禁忌、禮儀文化和習慣。

其一,男子不能和婦女握手。許多家庭婦女忌諱見陌生男子,不輕易和外人接觸。但如果邀請男人參加實社交活動時應請他們偕夫人同來。一般關系的男女不能單獨談話。

其二,印度人是用搖頭表示贊同,用點頭表示不同意。人們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責;召喚某人的動作是將手掌向下擺手指,但不能只用一個指頭;指人時也要用整個手掌,不能用一兩個指頭。

其三,以右為尊,左手被視為不幹凈的象徵。同印度人招手致意往往用右手,因為在他們看來,人身由兩部分組成,右半邊是男性的象徵,左邊是女性的象徵,所以左手無力,右手有力,因此不單用右手致意。此外,印度人便後用水沖洗,使用左手,而絕不用右手,因此,左手被認為是不幹凈的。若送人東西,大都用雙手捧著,或一手為主,另一隻手稍微接觸另一手臂,象徵雙手。否則認為不禮貌。

其四,吃飯過程中,若給對方(印度人)加飯加菜,不可用還在吃飯的那隻手直接加飯加菜,若是這樣,被認為是叫人家吃你剩的東西,因那隻手正被用來吃飯,已接觸了食物。在這種情況下,應當換一雙未用過的筷子,給客人加飯加菜。若對方已經吃飽,不再需要,而你出於客氣,仍堅持再給,這時,你會發現對方可能把雙手捧著的碗筷(或吃飯用的盤子)一同伸到桌下,這表示不要了,見此情景,主人應當明白:不能再給客人加飯加菜。

其五,到印度廟宇或家庭做客,進門必須脫鞋。迎接貴客時,主人常獻上花環,套在客人的頸上。花環的大小長度視客人的身份而定。獻給貴賓的花環既粗又長,超過膝蓋。給一般客人的花環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遠門,最高禮節是摸腳跟和吻腳。到印度家庭做客時,可以帶水果和糖果作為禮物,或給主人的孩子們送點禮品。

其六,印度飲食習慣和文化。用右手拿食物、禮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雙手。就餐的時候,印度教徒最忌諱在同一個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別人接觸過的食物,甚至別人清洗過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滌一遍後才使用。喜歡分餐進食,注重菜品酥爛,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愛辣味。主食以米飯為主,對麵食中的餅類也感興趣。不吃菇類、筍類、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錫克教的人,忌諱吃豬肉,牛肉。他們一般不喝酒,因為喝酒是違反宗教習慣的。但有喝茶的習慣,方式是「舔飲」,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盤子中,用舌頭舔著喝。印度人最不喜歡吃大葷,吃素食的人較多,等級越高,吃葷越少。

其七,印度的顏色、數字、談話忌諱。印度忌諱白色,習慣用百合花作悼念品。他們忌諱彎月圖案,視1、3、7為不吉祥數字,和印度人交談,要迴避有關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關系、工資以及兩性關系的話題。

其八,印度奉牛為神聖,忌諱吃牛肉,忌諱用牛皮製品。崇拜蛇,視殺蛇為觸犯神靈。

其九,忌諱用澡盆給孩子洗澡,認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為。

閱讀全文

與印度不能給什麼顏色的禮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5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7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0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2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