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印度牛被視為聖物,那最後整個國家的牛都是如何處理的
我們大家對印度有所了解的話,應該會知道牛被印度宗教認為是很神聖的一個聖獸,而且這些教徒們每年都要舉行一個非常大的儀式用來表示這些教徒對牛的尊重,而且在印度也會有一些專門收留這些牛的地方,因為他們認為牛在老了的時候應該像人一樣被放在敬老院裡面,所以在印度的一些有錢人的眼裡邊兒,他們就覺得牛也應該像人這樣,所以他們就自己掏錢建了很多類似於人類的養老院,來把那些年老的牛都給送進去專門顧上護工去照顧這些老牛。
不管怎麼說留在印度還是作為聖獸來對待的,說到底還是印度自己的信仰,我們就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了。
② 印度尼西亞的牛一般用來干什麼出口還是吃
耕地、拉車、吃(印度尼西亞信伊斯蘭教)。
③ 印度牛的印度牛的生活
印度的牛非常多,城鎮鄉村隨處可見,印度無處不在的牛不僅數量極多,而且地位很高,簡直到了「橫行霸道」的程度。在那裡,牛被奉為聖物,嚴禁屠殺,還受到法律的保護,在印度是吃不著牛肉的,但常常受到牛的恩惠:喝牛奶。
大街小巷到處閑逛的牛實際上是一種叫瘤牛的牛,這種牛肩上有瘤狀突起,如同駝背。體毛乳白,雙角高翹,兩耳下垂,頸下垂肉晃了晃當,走起路來昂首闊步,八面威風,儼然一個個牛魔王下世。但它們脾氣平和,從不輕易攻擊人,也不把公路上來往疾馳的汽車放在眼中,似乎知道沒人敢碰它們。白天逛馬路在路旁吃草,夜晚乾脆巨石般地卧在馬路中央,成為印度大街上不可或缺的一景。印度人對這些牛也持不同態度,有送吃送喝,敬牛愛牛的;也有提出異議,要求驅牛的。公路上從沒有人膽敢開車壓牛甚至碰牛,畢竟在信奉「萬物有靈論」的國度,牛也是神。
印度是全球牛的存欄量最多的國家,印度教認為牛是繁殖的象徵,也是維系人類生存的必要生產資料,印度大街小巷雖然到處是牛,我當初以為就像松鼠、八哥那樣沒有歸屬呢。後來向印度同事一打聽才知,這些四處閑逛、安然游盪的牛也是有主的。主人必須幫著擠奶,但飼喂、繁殖都不必操心,因為大街就是大牛圈,走到哪吃到哪,走到哪拉到哪,甚至走到哪生到哪。在印度,牛的福利基本能夠得到保障,大都「頤養天年」,而非「英年早逝」幼齡即遭屠殺,自然死亡之後才可利用。主人受到恩惠,牛兒充分自由,多好哇。好是好,只是牛多草少,害得這些牛在大街上可憐兮兮地找吃找喝,在垃圾堆里翻來翻去,什麼瓜皮爛葉,甚至連報紙都吃。這些牛既然生於大街、長在大街,當然就不怕人,也不會去威脅人,大家相安無事。
印度人民普遍信奉印度教,教民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90%;其次為伊斯蘭教、耆那教,佛教居少數。印度教主張萬物有靈的「泛神論」,把許許多多大山大河、動物植物都敬奉為神,或當做精神的寄託,形成了人與自然緊密聯系的「梵文化」,處處體現人對自然的崇敬、感恩之情。
④ 在印度,牛被視為聖物,不可以吃牛肉,最後牛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眾所眾知牛在印度被印度人視為“聖物”,擁有崇高的地位。那麼,你可知道為何這些牛被印度人視為“聖物”,這些牛在印度的地位到底有多高,還有就是這些牛最後都是怎麼處理的呢?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印度的這些牛的那些秘密。
三是穆斯林人將其販賣到其他國家。在印度除了大部分人是信奉印度教外,還有一部分人是穆斯林,他們不信奉印度教,不會將牛視為“聖物”。這些穆斯林為了錢財,會偷偷地將這些流浪牛販賣到其他國家,賺取暴利。當然,此行為遭到了印度政府的嚴厲打擊。但是為了牟取暴利,不少人還是會鋌而走險的。
總之,在印度,這些瘤牛因印度教被大部分印度人視為“聖物”,而擁有了崇高的地位,可以避免被人類屠宰的悲慘命運,是一大幸事呀!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
⑤ 牛在印度被視為聖物不能吃,最後牛都是怎麼處理的
一、在印度牛被視為一種聖物是不可以隨意殺生的,在印度殺的這些牛都是水牛,這種牛在當地是不被當做聖物,所以這些牛都是被當做人們的食物來處理了。牛被印度教視為「聖物」。僧侶們每年都舉行一個儀式來表達對牛的尊敬。印度商人還將建立一個「神聖的奶牛療養院」,以使年老虛弱的牛死亡。印度嚴禁任何人宰殺牛,不準吃牛肉。
四、印度的牛生活還是很好的,不僅可以四處游盪,甚至印度也會用人奶喂牛,而且在牛老了以後還會有專門的養老院,直到死。印度的種姓制度把人分成四個等級。同樣,牛也被分成不同的等級。
所以在印度不同牛的種類也被區別對待,只有聖牛才能不被隨意殺死。
⑥ 在印度牛被視為聖物不可以吃牛肉,最後牛都是怎麼處理的
「印度也有高鐵了」的新聞這兩天充斥於各大新聞媒體,在人們紛紛感慨印度科技要實現彎道超車的時候,三哥關鍵時候掉鏈子的毛病又犯了。印度高鐵在運行第一天就出現了故障,而故障的原因竟然是撞到了印度神牛。
在印度你要是殺了瘤牛,一旦發現是會判刑的。但印度還有一種牛,就是水牛,印度的水牛佔到世界的一半以上,在印度這種水牛是可以宰殺的,並且在利益的驅動下,印度的養牛業幹得風生水起,印度目前已經是僅次於澳大利亞和美國的世界第三大牛肉出口國。
印度的人因為種姓制度,被分為四個等級。印度的牛跟人差不多,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真不愧是一個神奇的國度。
⑦ 印度的牛在印度有什麼用
在印度,牛是主神濕婆的坐騎,超過80%的印度人都是印度教徒,敬牛如敬神,每頭牛背上似乎都乘坐著濕婆神,巡視著印度大地,那種神聖的宗教感情確實很難用世俗的眼光來理解。 印度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人信奉印度教。印度教徒認為牛是代表繁殖的象徵,又是人們維持生存的基本依靠。印度數徒對於牛十分尊敬,他們把母牛視為「聖牛」,老死不能宰殺。牛可以在外自由游盪,神聖不可侵犯。在城市裡游盪的牛,可以在街道上恣意橫行,或者躺卧在馬路中心,行人和汽車對它們必須讓路,繞道而行。在農村,它們可以大搖大擺地走入田間,飽食已經成熟的穀物,或者吃掉樹上的果實。「聖雄」甘地生前曾說過,他尊重母牛的聖潔,猶如尊重他的母親。 牛能提供牛奶、黃油和酥油。在農村,牛糞還被當作肥料和燃料。某些虔誠的印度教教徒還喝牛尿,據說可以凈化內體和靈魂。 印度教的僧侶每年都要主持舉行一種儀式,叫作「波高」,表示對牛的尊重和崇拜。「波高」的儀式是:把用樹葉紮成的花環系在牛頸上,把牛角塗上色彩,並在牛頸下掛著餅子和椰果,然後由男性教徒拿著用番紅花的花粉、馬哥沙樹汁和清水混合成的液體,繞著牛群遊行三周,遍灑它們的全身,然後在牛前躺下四次,而且必須四肢著地。當「聖牛」把頸下的餅子、椰果抖落在地時,圍觀的群眾便去搶食,「聖牛」隨意四散後,教徒們還要打鼓念經送行。這種儀式不許婦女參加,認為婦女參加是有瀆「聖牛」。 在印度還有許多由僧侶或商人主辦的「聖牛養老院」。當母牛不能自己尋覓食物時,就被收入養老院中供養。 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在印度還常常因為牛的問題而引起宗教沖突和政治矛盾。伊斯蘭教傳入印度之後,與印度教的教規不同,他們拒絕執行不準屠宰健壯牛的聯邦禁令。而另一方面印度教徒則要求加強和擴大保護牛的法律。這樣,必然就要引起印、伊兩教的矛盾和糾紛。1979年4月,印度教聖人、八十四歲的維諾巴·巴維為了拯救印度「聖牛」免遭屠殺,進行了絕食斗爭。巴維發誓不吃東西,除非印度議會通過法律,規定大家都要尊重「聖牛」。然而在喀拉拉邦(這個都有百分之四十的人是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大約有一百五十名吃牛肉的人卻舉行了一次公開的吃牛肉野餐,抗議巴維的絕食。 前總理德賽是一位虔誠的印度教徒,他擔心雙方的狂熱者會鬧出宗教亂子,勸說身體虛弱的巴維停止絕食,並且答應制定新的聯邦法律未禁止屠殺牛。後來,德賽終於實踐了他的諾言。在議會經過激烈的爭論之後,德賽依靠他佔多數地位的人民黨成功地提出了一項全面保護牛的法案。但是爭論並沒有停止,一位穆斯林議員說,「牛把聯邦結構的均勢打亂了。」另一位喀拉拉邦的議員還警告說,「喀拉拉邦不會接受這樣的立法。」 事實上,要絕對禁止殺牛是行不通的。關於牛在印度經濟中的作用問題,也有兩種不同的主張。主張保護牛的人說,再屠宰牛就會奪走印度窮人十分需要的牛奶、燃料和畜力。反對的人則說,印度「聖牛」有一半是沒有經濟價值的,盡管作了種種努力提供牛欄,但是大多數老牛卻因尋找食物而毀壞農作物。據說,每年總有幾百萬頭牛被憤怒的農民打死或被汽車撞死。以孟買市為例,該市原規定絕對禁止殺牛,但事實上每年還要宰殺十萬頭牛。
⑧ 在印度,牛被視為聖物,不可以吃牛肉,最後牛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印度是個多牛國家,在街道上有很大概率會見到牛,牛在印度的地位特別高,被印度人民所尊崇,是他們心靈的救贖者。
因此,神牛要彰顯它的神性,也是要進行勞動的!印度的牛處理方式分為三種:其一:穆斯林商人的販賣。其二:政府建立的收容所,供那些不能擠奶的奶牛以及老的不能耕作的牛生活。其三:流浪牛。很多牛由於不能耕作或者不能擠奶,飼養著成本昂貴,政府建立的收容所數量不夠,就只能遺棄掉,沒辦法這也是政策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