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板塊的簡介
印度洋板塊(Indian Plate)為次級的大陸板塊,屬於印度澳洲板塊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次大陸和印度洋。印度板塊形成於九千萬年以前的白堊紀,原來位於南半球,自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分離,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約在五千到五千五百萬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時期和歐亞板塊碰撞拼合,主要縫合帶在喜馬拉雅-雅魯藏布江一帶。這一時期,印度板塊移動了約二千到三千公里距離,比已知的任何板塊移動的速度要快。
❷ 印度板塊的介紹
印度洋板塊(Indian Plate)為大陸板塊,包括印度次大陸和印度洋,屬於印度-澳洲板塊的一部分。印度板塊形成於白堊紀,原位於南半球,自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分離,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約在五千到五千五百萬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時期與歐亞板塊碰撞拼合。
❸ 印度屬於什麼板塊
印度板塊(Indian Plate)為5次級的大c陸板塊,屬於d印度澳洲板塊的一r部分1,包括印度次大b陸和印度洋。印度板塊形成於u九f千c萬e年以5前的白堊紀,自非洲東部的馬w達加斯加分6離,每年向北漂移78厘米,大z約在五g千b到五t千f五n百萬e年以8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時期和亞洲撞合,這一l時期,印度板塊移動了v約二w千q到三l千p公1里距離,比0已p知的任何板塊移動的速度要快。 歐亞板塊南緣,沿印度與b尼泊爾剪切3帶(orogenic belt),由沉積物擠壓凸起,形成了q青藏高原和喜馬e拉雅山k脈。印度板塊現在向東北每年移動4厘米,而歐亞板塊每年向北移動6厘米,因此導致歐亞板塊變形,而印度板塊每年被壓縮3毫米。 亞洲板塊也q是屬於g次級的大j陸板塊,屬於b亞歐板塊的一b部份,主要包括東亞、中5亞。 2011-10-29 16:48:00
❹ 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所在的板塊是什麼板塊
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所在的板塊是印度洋板塊.(2)世界火山地震帶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圍.(3)「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處在歐亞板塊與 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4)我國處在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因而是一個地震較為頻繁的國家.(5)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
❺ 印度被分為哪三大板塊
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
新華社加德滿都10月26日電(記者全曉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邊千韜教授26日指出,大約1.5億年到1.3億年前的一期超級地幔熱柱活動,進一步導致了當時地球上兩塊大陸之一的岡瓦納大陸的裂解,並直接造成了印度板塊與澳大利亞板塊、南極洲板塊的分開,印度洋由此形成。
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解釋三大板塊從岡瓦納古大陸分離出來的原因。邊教授是中國喜馬拉雅山南北坡國際綜合科學考察隊的隊員之一。他在此間舉行的「喜馬拉雅地區環境變化」論壇上說,在西藏羊卓雍錯附近存在面積大約為1萬平方公里的暗色岩,這些暗色岩是遠古時代地幔熱柱活動留下的遺跡。
據邊教授介紹,羊卓雍錯暗色岩主要包括火山岩和侵入岩。侵入岩是由沒有噴出的岩漿岩在地下冷卻結晶形成的。他指出,對羊卓雍錯暗色岩的分析顯示,1.5億年到1.3億年前,這一地區的地幔熱柱活動不同於一般的地幔熱柱活動,熱物質來源比較深,能量非常大,屬於超級地幔熱柱活動。
「這一時期,地幔的熱物質從地核、地幔的邊界呈柱形往上升。熱柱在上升到岡瓦納大陸岩石圈下部的時候,開始向四周流散。所以,地幔熱柱活動產生了兩股力量:一種是往上頂的力量,另一種是向外擴張的力量,」邊教授說。
「超級地幔熱柱活動產生的這兩種力量導致了岡瓦納大陸的裂解,使印度板塊、澳大利亞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分開,印度洋由此形成。此後,間歇性的地幔熱柱活動導致印度板塊不斷向北運動,最終於6500萬年前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使青藏高原逐漸隆起。」
據邊教授介紹,大約2.5億年前,世界上大陸都連在一起,成為潘基亞超大陸。2億年前,超大陸又分解成為南方的岡瓦納大陸和北方的勞亞大陸。後來,岡瓦納大陸又進一步分解,這才最後形成了目前地球板塊構造的基本格局。
❻ 印度板塊包括誰
印度板塊(Indian Plate)為次級的大陸板塊,屬於印度澳洲板塊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次大陸和印度洋。印度板塊形成於九千萬年以前的白堊紀,自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分離,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約在五千到五千五百萬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時期和亞洲撞合,這一時期,印度板塊移動了約二千到三千公里距離,比已知的任何板塊移動的速度要快。
歐亞板塊南緣,沿印度與尼泊爾剪切帶(orogenic belt),由沉積物擠壓凸起,形成了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印度板塊現在向東北每年移動5厘米,而歐亞板塊每年向北移動2厘米,因此導致歐亞板塊變形,而印度板塊每年被壓縮4毫米。
❼ 印度的四大板塊
印度板塊為次級的大陸板塊,屬於印度澳洲板塊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次大陸和印度洋。印度板塊形成於九千萬年以前的白堊紀,原來位於南半球,自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分離,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約在五千到五千五百萬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時期和歐亞板塊碰撞拼合,主要縫合帶在喜馬拉雅-雅魯藏布江一帶。這一時期,印度板塊移動了約二千到三千公里距離,比已知的任何板塊移動的速度要快。
❽ 印度板塊上的國家有那些
印度洋板塊包括印度洋的北部、中東和東南部、印度半島、大洋洲的大陸、島嶼及鄰近的海洋.
印度洋板塊的國家有印度 斯里蘭卡 孟加拉 巴基斯坦 澳大利亞等,但基本上是位於上述地區的國家
❾ 印度半島屬於什麼板塊
印度半島屬於印度洋板塊。
❿ 印度板塊
印度板塊以北、以東以雅魯藏布江—那加—若開縫合帶與拉薩—西緬地塊相鄰。
3.2.1.1 地層發育情況與組成特點
印度板塊的東北部邊緣自南而北存在下列構造帶:喜馬拉雅南坡震旦紀—古生代淺變質岩帶,大部分位於尼泊爾境內;喜馬拉雅主脊前寒武紀結晶岩帶;喜馬拉雅北坡古生代淺海沉積帶,代表了印度大陸的北部大陸架,該帶北緣以拉軌崗日片麻狀花崗岩穹窿與以北的陸坡分開;藏南中生代復理石混雜堆積帶和雅魯藏布江縫合帶(馬文璞,1992)。
3.2.1.2 晚古生代以來區域組合及環境變化
石炭系、二疊系典型表現為發育岡瓦納型冰積岩和冷水動物群,這可能與印度板塊當時位於南極附近有關。位於岡底斯弧上的鈣鹼性火山岩屬中侏羅世,說明印度板塊北部的洋殼消減作用開始於中侏羅世前。羊卓雍湖等地蛇綠岩帶南側的晚侏羅世—白堊紀放射蟲硅質岩夾基性火山岩為碳酸鈣補償深度以下的細粒大洋沉積,說明消減過程中印度陸塊北側是有洋殼的。而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中的早白堊世蛇綠岩殘片,則說明了新特提斯洋的存在。縫合帶附近,藏南浪卡子地區輝綠岩中鋯石SHRIMPU-Pb測年(江思宏等,2006),表明了新特提斯洋張開事件發生於侏羅紀—早白堊世的燕山期。至於關閉時間,緬甸西部的那加—若開帶早白堊世即開始活動(黃汲清等,1987),但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南側海相地層的最高層位為漸新世—中新世紅色磨拉石建造的斷陷盆地及主邊界斷裂南側的中新世—上新世錫瓦利克群等,因此,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之間的新特提斯洋關閉時代是在始新世及漸新世之間。
3.2.1.3 新特提斯洋關閉過程中的構造—岩漿活動規律
印度板塊自約90Ma與非洲東部馬達加斯加地塊分離,年均向北漂移約15cm,大約移動了2000~3000km。印度板塊為已知板塊中移動速率最快的。
對於碰撞過程,根據構造、岩漿活動和沉積記錄,可分為主碰撞、晚碰撞與後碰撞三個階段(侯增謙等,2006):
第一階段,火山—岩漿作用與區域沉積記錄作為印度與亞洲大陸的重要產物,記錄著兩個大陸自65Ma前後開始碰撞,並持續至41Ma(侯增謙等,2006)。
第二階段,40~26Ma,除岡底斯南帶斷續發育少量高鋁花崗岩外,岩漿活動主要集中於羌塘地體和青藏高原東緣,以鉀質火山—岩漿岩為主體,鈉質岩系次之,碳酸岩—鹼性雜岩也有發育。青藏高原東緣的大規模走滑斷裂帶,與陸內俯沖過程有關。
第三階段,時代為25~0Ma,對應於後碰撞伸展期。主要岩漿產物是高原腹地的鉀質一超鉀質岩漿岩、藏南的高鋁—過鋁花崗岩和高原東緣的基性火山岩系(侯增謙等,2006)。
3.2.1.4 構造演化階段與構造層劃分
從整個古生代到早中生代時期,都處於構造相對穩定時期(馬文璞,1992),因此可將晚三疊世以前的地層均劃歸第一構造層(Pre T3)。
晚三疊世到古新世,為新特提斯洋發生、發展、消亡的旋迴演化時期,因此可將其劃歸第二構造層(T3—E1)。
始新世到上新世,為新特提斯閉合後青藏高原碰撞隆升、東南亞各個地塊發生逃逸、安達曼海及南海張開的時期,具有全區性,將其劃歸第三構造層(E2—N2)。
更新世到全新世,為印度板塊北部為碰撞期後伸展構造發育階段,發育出恆河平原、雅魯藏布江谷地、喜馬拉雅山、孟加拉灣等現代地貌,表現為鬆散沉積物,屬於第四系范疇(Qp——Q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