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皇帝建了多少寺廟

印度皇帝建了多少寺廟

發布時間:2022-12-31 01:41:09

A. 南印度最著名的寺廟動用萬人百象修建,強調生殖崇拜,僅僅有何典故

南印度最著名的斯里米納克錫寺幾乎是馬杜賴的同義詞,所有來馬杜賴的人都要參拜這里。街上涌動著專門來參拜的印度人。

坐落於市區的中心,是南印度最負盛名的廟宇。其寺廟外型採用傳統印南寺廟的梯形設計,廟頂有「經輪」狀的飾物,外牆有無數雕像組成,非常宏偉。寺廟建於16-17世紀,廟內供奉米納克希神和濕婆神。

在神廟旁的冷飲攤上,我倆一人要了杯鮮榨菠蘿汁,跟印度人民擠在一起喝完後,回眸最後忘了一眼神廟,方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B. 古印度至今又多少年歷史,有什麼有名的建築

從哈拉巴文明起算,至少4300年歷史,著名建築如下:
1、泰姬陵(Taj Mahal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
2、阿姆利則金廟是印度錫克教的最大一個寺廟,位於印度邊境城市阿姆利則市中心,整座金廟的建造共耗費750公斤黃金。這座被譽為「錫克教聖冠上的寶石」的建築,風格典雅,造型優美,既有伊斯蘭教建築的肅穆莊重,又有印度教建築的絢麗璀璨。
3、阿旃陀石窟,在綿延550多米的阿旃陀石窟里,大量的雕刻和壁畫表現了佛教藝術歷史以及古印度人民生活和帝王宮廷生活的畫面。1983年,被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4、蓮花廟,又名巴哈伊寺,這座由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的建築,以其壯觀美麗著稱,早已成為印度人的驕傲。作為德里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建築,其巧妙設計成為這座寺廟的最大看點,蓮花廟以其獨特的魅力,多年來,以大海般的胸懷,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慕名而來的遊客。
5、琥珀堡位於齋浦爾城郊的一座小山上,是印度古代藩王的都城, 建於1592年。遊客可騎大象上山參觀。由於城堡建在一座叫琥珀的小山上,故稱之為琥珀堡。
6、甘地陵,位於新德里東郊朱木拿河畔,是印度國父「聖雄」甘地的陵墓。陵園呈凹形,在陵園正中,靜卧著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墓,它是一個普通的正方形平台的樣子,高約1米,長寬約3米。

C. 印度末代皇帝的概況

印度末代皇帝:82歲高齡參加反英大起義
反英起義的精神領袖

1857年初,由於英國在印度軍隊中大肆褻瀆士兵宗教信仰,最終引發了印度民族大起義。5月10日,德里附近的印度第三騎兵團士兵率先發難,並宣布擁戴巴哈杜爾·沙為印度皇帝。

面對千載難逢的良機,巴哈杜爾·沙積極與起義軍進行合作,試圖把印度從英國人的魔掌中解放出來。他不但派太子擔任起義軍的總司令,還整天在皇宮里祈禱。

作為起義軍的精神領袖,他不斷發布激勵民心的文告,呼籲不同宗教和族群的印度人起來反抗。

他在文告中說:「印度斯坦的子孫們!如果我們抱定決心,立即就能消滅敵人」,這些豪言壯語對起義軍起了巨大的鼓勵作用。

在起義初期,起義軍取得了巨大勝利,英軍總指揮巴納德也被擊斃。不過當英國把派往中國、錫蘭的軍隊召回後,形勢就急轉直下。不幸的是,起義軍內部的分裂進一步加劇了局勢的惡化。9月21日拂曉,英軍重新奪回了德里。當起義軍撤退時,巴哈杜爾·沙拒絕隨同,而是率領家人躲藏到祖先的陵墓中。沒過多久,在內奸——皇太子岳父的指引下,英軍騎兵包圍了他們。起初,英軍少校霍德森曾承諾保證巴哈杜爾·沙等人的安全。然而當他們束手就擒後,霍德森卻殘忍地槍殺了2位皇子和一位皇孫,從而使莫卧兒王朝失去了繼承人。令人發指的是,英國人竟把他們的頭顱作為禮物送到了巴哈杜爾·沙面前,使後者受到了極大的精神刺激。

流放異國的詩人皇帝

戰爭結束後,東印度公司於1858年進行大審判時,將巴哈杜爾·沙列為「首惡」,巴哈杜爾·沙的「印度皇帝」稱號也被剝奪,英國女王維多利亞趁機攫取了這一稱號。為了防止新的動亂,英國將巴哈杜爾·沙和剩餘的皇室成員押解到緬甸仰光軟禁起來。

在緬甸期間,陪伴巴哈杜爾·沙左右的只有他的皇後。這位曾一度輝煌的皇帝,唯一自由的活動就是寫詩。1862年11月7日,巴哈杜爾·沙在仰光去世,這也標志著莫卧兒王朝的徹底終結。臨死之前,他還滿懷悲傷地在詩中寫道:「愛的一切都去了,就像被秋天奪去美麗的花園,我只擁有記憶中的輝煌。」

巴哈杜爾·沙死後,英國人怕印度人找回自己皇帝的遺骸後,利用它再次發動反英大起義,於是將巴哈杜爾·沙秘密安葬在仰光附近的一座佛教寺廟內。直到1991年,人們才找到了巴哈杜爾·沙的墓地,並樹立了一座紀念碑,紀念這位憂郁的印度詩人皇帝。

D. 古印度的代表建築是什麼

古印度的建築是石窟。

造型藝術中的重大成就還有我們比較熟悉的石窟藝術,其中最著名的是阿旃陀石窟。它位於海德拉巴省溫德亞山脈的深山中,大約於公元前1世紀開鑿,公元7世紀完成。因其在深山中,建成後約有1000年人煙絕跡,直到1819年才被歐洲人發現。

石窟開鑿在河流旁半圓形的懸崖上,共29個石窟。石窟的建築有佛殿和僧房兩種,內有大量的以佛教為題材的精美繪畫和雕刻,也有以現實為題材的作品,體現了古印度藝術的獨特風格和高超技巧,是建築、雕刻、繪畫三種藝術結合的範例,被譽為世界藝術精萃之一。

據說唐玄奘到印度時曾拜訪過這里。古印度人竟把一座石山變成壯麗的藝術寶庫,充分體現了古印度人民的偉大創造力。

(4)印度皇帝建了多少寺廟擴展閱讀:

印度的遠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發現的。由於它的遺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區發掘出來的,所以通常稱為「哈拉巴文化」;又由於這類遺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稱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帕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銅時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種城市文明。從已經發掘的城市遺址來看,城市的規劃和建築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如摩亨佐·達羅城,面積達260公頃,全城劃分為12個街區,有整齊寬闊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統,有的住宅精美寬敞,開始邁入文明的門檻。

這一文明延續了幾百年之後逐漸衰落,於公元前18世紀滅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後,由位於蔥嶺(今帕米爾高原)的中亞地區和南俄草原上向印度次大陸西北方(靠近青藏高原阿里地區)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歐羅巴人種)在印度創立了更為持久的文明。

雅利安人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現在印度西北部,逐漸向南擴張。到了公元前6世紀初,相傳在印度形成了16個國家。經過長時期的兼並戰爭,公元前4世紀,在南部的恆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為中心的統一國家。

E. 印度皇帝沙賈汗為自己的妻子修建了什麼

印度皇帝沙賈汗為自己的妻子修建了泰姬陵。

泰姬陵全稱為「泰姬·瑪哈拉」,是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其妃子於1631年至年在阿格拉而建的。位於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內,亞穆納河右側。由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中的經典傑作之一,被譽為「完美建築」,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譽。

泰姬陵因愛情而生,這段愛情的生命也因泰姬陵的光彩被續寫,光陰輪回,生生不息。

(5)印度皇帝建了多少寺廟擴展閱讀:

印度皇帝沙賈汗在宗教上,遵奉遜尼派教義,推行伊斯蘭教法,健全各級法律制度,支持蘇菲派納克什班迪耶教團,聘請其長老為宗教助理,對其道堂和清真寺賜封以瓦克夫土地。他改變阿克巴時的宗教寬容政策,對印度教徒歧視、迫害,尤其反對天主教,不允許興建教堂。

他統治時期,經濟發展,國庫充盈,伊斯蘭文化得到發展。他投入巨資修建了宮殿、陵墓、清真寺,使王朝的建築藝術達到較高的水平。年在阿格拉為其愛妃泰姬·瑪哈爾建造的雄偉、華麗的陵墓,堪稱「莫卧兒建築的頂峰」,當今猶存。

1656年在德里紅堡興建的德里宮及賈米清真寺龐大豪華,改建的阿格拉城堡和寢宮庄嚴肅穆,修葺了胡馬雍和阿克巴的陵墓,擴建了德里新城。

在沙賈汗的統治期間,莫卧兒帝國的藝術和建築成就到達頂峰。他為他所鍾愛的妻子Mumtaz Mahal在阿格拉修建了著名的泰姬陵,在德里修建了紅堡。

F. 有誰知道印度的泰姬陵是哪個皇帝修建的

歷史概況:1631年開工,年竣工,歷時22年,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泰姬陵是世界聞名的印度伊斯蘭建築的代表作。它位於印度北方邦亞格拉市郊。泰姬陵是莫卧爾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為其愛妻泰姬·瑪哈爾修建的陵墓。它始建於1631年,每天動用2萬名工匠,歷時22年才完成。 陵墓的四周砌有長576米、寬293米的紅砂石圍牆,陵園佔地17萬平方米,其中間有一個十字形水池,中心為噴泉。從陵園大門到陵墓,有一條用紅石鋪成的直長甬道,甬道盡頭就是全部用白大理石砌成的陵墓。 陵墓建築在一座7米高、95米長的正方形大理石基座上,寢宮居中,四周各有一座40米高的圓塔。寢宮高74米,上部為一高聳的穹頂,下部為八角形陵壁。宮內牆上,珠寶鑲成繁花佳卉,光彩照人。寢宮分五間宮室,中央宮室里置放著泰姬和沙賈的大理石石棺。陵墓的東西兩側屹立著兩座形式相同的清真寺翼殿,用紅砂石築成。 泰姬陵建築的藝術水平很高,集中了印度、中東及波斯的藝術特點。整座建築體形雄渾高雅,輪廓簡潔明麗。由於它坐落在具有一片常綠的樹木和草坪的陵園內,在碧空和草坪之間,潔白光亮的陵墓更顯得肅穆、端莊、典雅。

G. 印度的著名建築有哪些

印度的著名建築有:

1、泰姬陵:

科納拉克太陽神廟位於印度孟加拉灣附近的科納拉克,離加爾各達400公里。神廟由13世紀的羯陵伽國王那羅辛訶·提婆建造,是婆羅門教的聖地之一。太陽神神廟表現太陽神蘇利耶駕駛戰車的形象。24個車輪飾有字元圖案,6匹馬拉著戰車。

H. 古代印度的著名建築有什麼

泰姬陵是莫卧兒王朝一位王後的陵墓
佛教建築

古代印度遺留下了窣堵波、石窟、佛祖塔等佛教建築。窣堵波是一種用來埋葬佛骨的半球形建築,最大的在桑吉,約建於公元前250年。半球體直徑32米,高12.8米,下為一直徑為36.6米,高4.3米的鼓形基座。半球體用磚砌成,紅色砂岩飾面,頂上有一圈正方石欄桿,中間是一座亭子,名曰佛邸。窣堵波周圍樹有石欄桿,四面正中均設門,門高10米,門立柱間用插榫法橫排三條石坊,斷面呈橄欖形。門上布滿浮雕,輪窣上裝飾圓雕,題材多是佛祖本生故事。

石窟分兩種。舉行宗教儀式的石窟叫支提窟,平面長方形,縱端為半圓形,半圓形的中間有一窣堵波。除入口處外,沿內牆面有一排柱子。另一種石窟稱為精舍,以一個方廳為柱心,三面鑿出幾間方形小室,供僧侶靜修之用,第四面為入口,沒有門廊。精舍和支提窟常相鄰並存,如阿旃陀的石窟群。

在相傳為佛祖釋迦牟悟道的地方——菩拉迦耶耶建有一座廟和一座塔。塔即佛祖塔,始建於公元2世紀,14世紀重建。塔為金剛室座式,在高高的方形台基中央有一個高大的方錐體,四角有四座式樣相同的小塔,襯托出主體的雕佛。塔身輪廓為弦形,由下至上逐漸收縮,表面布滿雕刻。

印度的佛教建築隨佛教傳入中國,對中國的石窟藝術有一定的影響。

婆羅門教建築

從公元10世紀起,印度各地普遍建造婆羅門教廟宇。形式和規格都參照農村的公共集會建築和佛教的支提窟,用石材建造,採用樑柱和疊式結構。其外形從台基到塔頂連成一個整體,布滿雕刻,建築形式各地不同:北部的寺院體量不大,有一間神堂和一間門廳,都是方形平面,共同立於高台基上。門廳部分的檐口水平挑出,上為密檐式方錐形頂,最上端是一個扁球形寶頂。神堂上面是一個方錐形高塔,塔身密布凸棱,塔形曲線柔和,塔頂也是扁球形寶頂,神堂是一間聖殿,四方正方位開門,整個廟宇象徵婆羅門教濕婆、毗濕奴、梵天三位一體神。最傑出的是科納拉克的太神寺。

南部寺院規模龐大,通常以神堂為主體,還有僧舍、旅驛、浴室、馬廄等。周圍是長方形圍牆,神堂頂上,每邊圍牆中央的大門頂上都有高聳的方錐形塔,造型挺拔、簡潔,雖滿布雕刻,仍保持單純幾何體的輪廓。典型的例於是馬村拉大寺。

中部寺廟的四周有一圈柱廊,內為僧舍或聖物庫。院子中央寬大的台基正中是一間舉行宗教儀式的柱廳,它的兩側和前方,對稱地簇擁著3個或5個神堂。神堂平面為放射多角形。神堂上的塔不高,彼此獨立,塔身輪廓為柔和的曲線,有幾道尖棱直通相輪寶頂。一圈出挑很大的檐口把幾座獨立的神堂和柱廳殿聯為一體。

伊斯蘭建築

崇拜伊斯蘭教的莫卧兒帝國統治印度時,各地建造了大量清真寺、陵墓、經學院和城堡。這此建築的形式和規格雖受中亞、波斯的影響,但已具有了獨立的特徵。穹頂有了很大的改進,清真寺、陵墓多以大穹頂為中心作集中式構圖,四角則是體形相似的小穹頂襯托。立面設有尖券的龕,牆體多用紫赭色砂石和白色大理石裝飾。廣泛使用大面積的大理石雕屏和窗花,建築輪廓飽滿,色彩明朗,裝飾華麗,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代表建築:
巴利赫蒂希爾神廟

中世紀德乾地區諸王朝處於雅利安文化與達羅毗荼文化混雜的中間地帶,頻繁的戰爭導致南北方美術風格的交流。早期遮盧迦王朝(535~753)在邁索爾的 3座都城巴達米、阿胡爾和帕德達伽爾的神廟群,最初的形制由佛教支提堂演變而來,中世紀接受了南方式印度教神廟的影響,同時滲入了北方式神廟的成分。帕德達伽爾的維盧巴克夏神廟是建志補羅的凱拉薩納特神廟的仿製品。拉施特拉古德王朝(753~949)繼續開鑿埃洛拉石窟。

埃洛拉第16窟凱拉薩神廟,是仿照帕德達伽爾的維盧巴克夏神廟設計的,鏤空整塊山岩鑿成,不愧為舉世無匹的巨構傑作。凱拉薩神廟的雕刻,綜合了笈多時代的典麗、遮盧伽王朝的渾厚與帕拉瓦王朝的秀逸,動態強烈,變化豐富,活力充沛,代表著印度巴洛克美術的最高成就。約在同時期開鑿的象島石窟濕婆神廟,雕刻也富有印度巴洛克美術的特色,其中的巨岩雕刻《濕婆三面像》集優美、崇高、獰厲於一身,寓創造、保存、毀滅之奧義,堪稱世界雕刻名作。後期遮盧迦王朝(10~12世紀)的神廟群,外壁壁龕密集,裝飾漸趨繁瑣。曷薩拉王朝(1100~1300)在德干西南的貝盧爾、赫萊比德、索姆納特普爾修建的神廟,平面設計呈星形,悉卡羅較低,外壁裝飾浮雕更加細密纖巧,亦流於羅可可風格。

凱拉薩神廟

中世紀北印度諸王朝奉為正統的雅利安文化,愈來愈多地吸收了達羅毗荼文化的因素。孟加拉、阿薩姆流行的□多羅教(性力崇拜),同時影響了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及其美術。巴拉王朝(約750~1150)是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最後庇護所。波羅諸王擴建增修了那爛陀寺和佛陀伽耶大菩提寺等寺院。佛陀伽耶的金剛寶座塔分層立龕的角錐形高塔形制,可能與印度教神廟的悉卡羅有關。那爛陀等地出土的波羅石雕或銅像,如寶冠佛、多臂觀音、密教女神多羅菩薩等雕像,受有笈多古典雕刻與南印度銅像的雙重影響,感染了巴洛克的豪華、繁縟、怪誕,被稱作火焰式的藝術。巴拉美術對尼泊爾、中國西藏、緬甸、爪哇等地的佛教美術影響較大。東恆伽王朝 (8~13世紀)在奧里薩境內營造了宏偉的神廟群。奧里薩神廟是北方式神廟的亞種之一,曲拱形的悉卡羅呈玉米狀,代表作有布巴內斯瓦爾的林伽羅神廟、布里的扎格納特神廟、康那拉克的太陽神廟等。奧里薩雕刻裝飾繁麗、動態誇張,屬於爛熟期的印度巴洛克風格。康那拉克太陽神廟的巨大的浮雕車輪富麗堂皇,被視為印度文化的象徵。金德拉王朝(950~1203) 的都城卡朱拉侯的印度教、耆那教神廟群可與奧里薩神廟群比肩。卡朱拉侯神廟也是北方式神廟的亞種之一,悉卡羅呈竹筍狀,主塔周圍環峙多層小塔,代表作有根達利耶·摩訶提婆神廟等。卡朱拉侯雕刻以神廟外壁高浮雕嵌板帶上千姿百態的女性雕像和愛侶(密荼那)雕像著稱,變形極美,性感極強,亦屬於爛熟期的印度巴洛克風格。卡朱拉侯出土的雕刻珍品《情書》是印度雕刻的壓卷之作。北印度西部拉賈斯坦奧西亞的蘇利耶神廟和阿布山的毗摩羅塔樓,古吉拉特的蘇利耶神廟,也屬於北方式神廟,比例勻稱,裝飾華麗。克什米爾地區仍然營造著犍陀羅傳統的寺廟,重要的有摩爾坦德和阿萬蒂普爾的廟宇。

I. 阿育王在中國建有幾座寺廟 都在什麼地方

據佛教經典記載,古天竺(印度)國阿育王為弘揚佛法,分葬佛祖真身舍利,在世界各地修造了84000座塔,中國建19座。這十九座塔,其中部分塔因倒掉、修繕、遷移等原因,相繼發現了彌足珍貴的佛祖舍利及大批珍貴的供養物。
十九座塔中,有五座在山西。分別是:建於十六國時期的河東蒲坂塔(今永濟鶯鶯塔)、建於北周的晉州霍山南塔(今洪洞廠勝寺塔)、建於北齊的代州城東古塔(在代縣城)、建於隋代的井州凈明寺塔(在太原市晉源區)和建於隋代的並州榆社縣塔(在晉中市榆社縣)。

J. 中國唯一以印度帝王命名的寺廟是哪一座寺廟

眾所周知中國寺廟的名字,多數都以山、或者是年代、封號等這些為寺廟的名字。但是,在寧波卻有一座「印度國王」命名的寺廟。該寺廟的名字,叫做「阿育王寺」。




遊客進入主園,只需要幾分鍾就能夠到達。期間,會穿過舊石碑、以及池塘、竹林、等這樣的環境,恍惚間會誤以為自己進入了江南園林。雖然,該寺廟的名字是以印度國王命名的,但是,可以看到它的建築模式仍然是常見的國內傳統樣式,其中,我們會看到有大雄寶殿、舍利殿、包括藏經樓等這些殿宇。對於這樣一座免費參觀的寺廟,你會來玩嗎?

地址:寧波五鄉鎮寶幢太白山麓華頂峰下

中國「最傳奇」千年古寺,以印度國王命名,門票0元卻鮮為人知!

閱讀全文

與印度皇帝建了多少寺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5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7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3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90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2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7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