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奶商為什麼賣牛奶

印度奶商為什麼賣牛奶

發布時間:2023-01-01 03:05:50

㈠ 為什麼牛奶賣不完寧可倒掉也不免費送人

我們都在初中的課本上看到過,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奶農們把賣不掉的牛奶統統倒進了大海,為什麼奶農們寧願把牛奶倒進大海也不願意免費送人呢?

首先一個原因,奶農們只是牛奶的生產商,奶農們只負責牛奶的生產,而如果要讓農場中生產的牛奶變成我們平常喝到的牛奶,一定要經過消毒,包裝,運輸,銷售等多個渠道,而奶農只是這個負責產品供應鏈端的工作,即使這些牛奶本身的成本是免費的,那麼在其中的這些渠道也需要花費掉奶農大量的財產,他們沒有能力去把剛剛擠出來的牛奶免費派送到別人的手中,他們也沒有辦法去負擔這個成本,所以雖然牛奶賣不完,也不會把牛奶免費送給別人的。

西方經濟學認為,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所採取的經濟行為都是力圖以自己的最小經濟代價去獲得自己的最大經濟利益,

所以倒掉牛奶歸根結底是資本家為了保全自己做的最好決策。

㈡ 世界上最大的牛奶生產商

印度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牛奶生產國(商),而且將會在未來若干年保持這個地位,這完全取決於印度政府大力扶持的奶業發展工程。
伊利宣稱自己在同行中排名第幾沒有意義。

㈢ 牛奶漲價的原因

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不久將會發現,他們早餐桌上的牛奶變得越來越貴。歐洲、美國和印度各大奶製品公司紛紛宣布,將自8月1日起上調牛奶價格,美國一些地區甚至可能出現「牛奶貴於油」的情況。難怪英國《泰晤士報》1日驚呼,「廉價牛奶時代」逐漸遠去。

●漲價風潮蔓延全球

英國最大的奶製品公司「第一牛奶」7月30日宣布,將在8月調高牛奶價格。業內專家隨即評論說,英國其他奶製品公司也將緊隨其後上調價格,漲幅預計為每品托(0.57升)上漲3便士(約合6.03美分)左右。

在德國各大超市內,牛奶價格過去一周內上漲幅度超過10%。這讓習慣了喝低價牛奶的德國人感覺頗為不適應。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4台(CBS4)說,美國部分地區牛奶價格甚至可能超過汽油。報道援引「西部奶製品協會」的數據說,美國西部1月每加侖(4.5升)牛奶價格平均為2.64美元,7月上漲至3.63美元,9月將可能達到5美元。

發展中國家也未能「倖免」。印度大多數供奶商已宣布,自8月1日起上調牛奶價格,具體為每升牛奶上漲1印度盧比(約合0.025美元)至22盧比(約合0.55美元)。《印度快報》說,這已是印度各大公司年內第二次上漲牛奶價格。

●三大原因導致漲價

專家和媒體認為,全球牛奶價格上漲主要源於飼養成本增加、市場供應緊缺以及亞洲需求激增三方面原因。

美國和印度媒體認為,全球穀物、飼料等商品價格上漲,造成奶牛飼養產業成本升高,是牛奶漲價主要原因之一。印度「古吉拉特牛奶市場合作聯合會」總經理RS·索德赫說,飼養奶牛的成本近期上漲了50%。

飼養奶牛成本上漲使許多農民捨不得給奶牛餵食,造成奶牛減產,直接導致牛奶市場供應量減少。《泰晤士報》說,英國農牧場每頭奶牛的平均日產奶量原本約為20升。但由於「吃不飽」,每頭奶牛過去兩個月內的日產奶量下降到17升到18升。另外,英國最近多陰雨天氣,農民一般把奶牛關在圈裡,也影響了奶牛產奶量。

遭遇「天災」的不僅是英國農民。德新社說,澳大利亞等農業大國近期飽受洪澇之苦,牛奶產量下降,造成全球市場供應短缺。

德新社還認為,亞洲、俄羅斯和東歐地區牛奶需求量大幅增加,是全球牛奶價格上漲原因之一。德新社提供的數據顯示,亞洲已成為世界最大奶粉市場。亞洲地區2005年奶粉銷售額為6.8億美元,預計今年可達11.5億美元。

●是否合理見仁見智

牛奶價格一路飆升使一些歐洲國家有點擔憂。德國消費者權益保護、食品和農業部長霍斯特·澤霍費爾認為牛奶價格上漲趨勢並不合理,是向消費者「轉嫁成本」。

飼養奶牛的農民們則認為,牛奶價格上漲是必然趨勢,是對他們過去「苦日子」的補償。德國農民聯合會會長格爾德·松萊特納說,養牛戶「經歷了一段艱苦時期,收入甚至難以養家糊口」,牛奶價格上漲是「早晚的事」。

早餐桌上牛奶越來越貴,消費者反映倒還平靜。許多人認為,牛奶再貴也得買。

美國丹佛市一名市民說:「牛奶漲價當然不會讓我高興,但我不會因此就不買牛奶了。我覺得,孩子們還是需要它。」

英國一名署名「JC·約克」的網民在《泰晤士報》網站上留言說:「我樂於為牛奶多付錢,但須確保多付的錢回到農民手中,而不是落入零售商的口袋。」

來源: 新華社

㈣ 大蕭條時期為什麼要倒牛奶

因為奶農要還貸款,我的牛奶有價值,白送給窮人牛奶,窮人又不幫自己還貸款,我為什麼要送給他們?

所謂『牛奶賣不出去,寧可倒掉也不給窮人』這個命題,我們知道最多的例子應當是歷史課本上美國大蕭條時期牧場主將牛奶倒進河裡。歷史課本上這樣評價『萬惡的資本主義』:

要知道上世紀二三十年的牛奶行業,只有巴氏殺菌法,卻沒有無菌包裝技術,牛奶最多可以在低溫環境儲存七天。根據上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大蕭條時期並非只有牛奶、橘子這些易腐敗的商品被倒掉,奶牛、肥豬、綿羊這些生產資料也都被銷毀了。而且,這一情況不僅僅在美國出現,而且還席捲到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同樣,這些材料也都沒有送給窮人。我們換一個說法,甚至都沒有低價賣給窮人。

為什麼?難道真的是『萬惡的資本主義』在作祟?寧可暴殄天物也不『助人為快樂之本』?

其實並非如此,被倒掉的那些牛奶一部分是無法賣出的牛奶,另一部分則是意圖低價銷售的牛奶。而被殺掉的奶牛生前就是生產那部分被倒掉的牛奶的奶牛(有點繞)。之所以被倒掉和被殺掉,是因為供給大於需求,而有效需求不足。如果保持這種狀態,牛奶收購價勢必保持低迷,從而影響奶農利益。當然,在此之前,供大於求的狀態在美國持續了很久,只是因為信貸行業的發展導致這一問題看起來並不嚴重,until 1929.10.24。

蕭條(Depression )是一個經濟周期的最低谷階段,是衰退的進一步惡化。在這個時期高失業率、低產出、低投資是主要表現,而促成上世紀初大蕭條的邏輯起點很可能社會分配不公,貧富差異巨大。

這里有一張表,描述的是1923年~1929年不同階層之間的凈收入水平,以及處在該階層的收入增長幅度。事實上,在1929年大蕭條開始之前,全美有60%以上的家庭收入是低於2000美元的,而布魯金斯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們計算過, 維持一個家庭生存的必需品至少需要2000美元。

分配不公,收入不足,直接導致的就是有效需求不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信貸消費就應運而火。和現在的信貸服務一樣,對此有需求的群體主要集中在剛脫離貧困線和中產家庭,因為信貸服務直接解決了前者的一般消費品需求和後者對於更高級的奢侈品的需求;而貧困線之下的家庭銀行不會為其提供服務,富豪階層更不需要這樣的服務。

美利堅的車輪繼續向前開動,股市飛漲,汽車遍布全國,『超前消費』似乎完美地解決了供大於求這一現狀。更多的家庭消費了大量的牛奶,這讓牧場主笑成了Uncle Sam,大叔們決定繼續擴大生產,以實現全國人民的『美國夢』。

然而胡佛總統覺得有人在惡意投機股市,決定要打擊一下。一系列貨幣緊縮政策下來,股市大跌、銀行倒閉。

大量銀行倒閉直接影響的就是倖存的銀行不會輕易把錢借出了,信貸業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沖擊。信貸業務的縮減就會直接導致消費嚴重不足,有效需求直接打回原形,加上股市大跌讓無數家庭資產縮水,實體經濟崩潰造成無數工人失業,全國的消費能力大幅度縮減。

當時美國的牛奶行業已經出現牛奶分類定價,優質奶源稍微經加工就可飲用的為一級液態奶,差一點的則是二級奶,用來製造乳酪和黃油。大型奶企為了防止秋冬季一級液態奶供不應求的情況出現,便與很多奶農合作社簽訂協議,保持一個較高的收購價來持續收購其優質奶源,而這個收購價格在『大蕭條』事情依然被保持下來了,因此這部分奶農的利益被保護下來了。

而對於那些沒能與奶企簽訂協議的奶農來說,他們一般只能提供較差品質的二級奶,而這些奶供應的是小型牛奶收購商,沒有固定的收購價格。因此『大蕭條』出現之後,這些奶農就慘了。一方面是超額的供給,一方面是嚴重縮水的有效需求,而這全部的缺口都要出在他們身上。因此面對這種情況,他們的處理方式有三種:1.留作庫存;2.低價出售;3.銷毀。

1.對於牛奶這種易腐敗的產品,顯然留作庫存不能保存;肥豬這種吃飼料的東西,留作庫存顯然會吃死資本家,因此第一條路不合適。

2.低價出售也不可能。

首先生產牛奶的一方面是農場主,但更多的則是農民。無論是農場主還是農民,他們都不是住在城裡,因此他們要想賣掉牛奶就必須開車把牛奶送到城中收購商那裡。但是對很多農場主和農民來說,低價出售牛奶的錢都不夠運費,更何況,他們還有大蕭條之前從銀行拿到的貸款需要償還,否則他們將失去自己的農場,因此他們不能接受低價出售。

舉個例子,在紐約州,3.5%乳脂含量牛奶平均收購價(直接從奶農收購的價格)由1931年1月的每100磅2.25$,降到了1933年4月的每100磅0.99$。隨後紐約州州議會調查委員會出示的報告顯示,『紐約州牛奶收購價已經低到無法維持奶農基本生活的水平,許多奶農就連生活必需品都買不起,而許多奶農以畢生積蓄投資的奶場可能都將付之東流。』

其次,低價出售牛奶,會使得原本就萎縮的牛奶市場變得更加狹窄。最極端的情況是免費贈送牛奶的時候,牛奶市場則完全消失。

3.銷毀的是供給過量的牛奶,同時也叫板收購商。

隨著牛奶收購價格一路下跌,奶農便打算自己謀求議價權,通過工會談判來獲取一個合適的價格。但在雙方價格沒有談攏之前,如果有人低價出售牛奶則是對奶農群體利益的破壞。而事實上,這個價格一直很難談攏,因此工會便開始組織罷工、傾倒牛奶運動來抵制『低價收購』。在這一過程中,各州不斷出現示威活動,甚至造成流血沖突。有些奶農受不了持續的虧損打算低價出售牛奶,工會的人收到消息後便會在公路上攔截運奶車,並將其牛奶全部倒掉。為了維持市場價格,奶農工會一方面銷毀了供給過量的牛奶(這部分包含自己的也包含打算偷偷低價賣掉的),甚至將多餘的奶牛殺掉來維持一個均衡的牛奶供給量(畢竟倒掉牛奶也是需要成本的);另一方面向政府和收購商試壓,要求其人為地提高收購價格,最終保證奶農的利益。

總結一下,大蕭條時期的牛奶被倒掉的原因主要有二:

1.維持牛奶的價格穩定,保證奶農的利益;

2.保護牛奶市場

㈤ 印度的牛奶消費量是否較高,為什麼

由於宗教原因,在印度有相當數量的人口是素食者,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蛋白質的攝入不足,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在肉類和其它動物食品中含量是最高的,由於印度的沒有中國那樣廣泛的豆類、花生等高植物蛋白作物的種植傳統,加之奶類不被視為肉食,另外從北方來的雅利安人最早就是游牧民族,有著飲奶這一飲食習慣,所以在印度人中很早就形成了喝奶的習慣。印度獨立後,大力推廣奶牛的養殖,搞白色革命,以補充國民體質所必需的蛋白質的攝入量,這些原因都是印度牛奶消費量高的原因。
——————————————————————————
印度是一個宗教人口眾多的國家,有1.4億人口穆斯林,他們是吃牛羊肉不吃豬肉,印度教通常只吃雞肉,他們禁食牛肉,基督教吃豬、牛、羊肉都吃,還有相當一部分素食者。所以不要以為印度人都把牛當作神,只有印度教徒才那樣作,穆斯林不是受此約束的。

㈥ 我國有從印度進口的牛奶嗎

我國有從印度進口的牛奶。我國牛奶需求量大,是印度牛奶的重要出口國。阿牟爾是印度知名的奶產品類公司,我國牛奶以及奶製品都有從該公司進口。

㈦ 印度農村人一般吃什麼

印度的農村雖然沒有城市人吃的豐盛,但飲食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由於名族和歷史文化的影響,南北有些差異,北方吃肉、穀物和麵包,南方吃素食、米飯和辛辣的咖喱。

在一些時候,農村也會有一些小商家,他們帶著果木來這里售賣。在我國農村是常見的,村民也會過來看看試著買一點。如果到了下午,還會看到一些放牧的牽著一群牛在街上散步。

㈧ 印度小綠瓶為什麼要用牛奶

印度小綠瓶為什麼要用牛奶?印度小綠瓶當然是需要牛奶的,因為牛奶的是很不錯的。

㈨ 印度牛奶出口到中國有市場嗎

個人覺得比較難
走平價路線,國內三元,伊利,蒙牛的一線品牌,競爭已經很激烈,又有本土化優勢,再加上大量的二線品牌,直接競爭不會有什麼優勢。
走高端路線,歐美高端品牌也已經大量進入國內了,其品牌形象價格體系已經建立起來了,印度品牌在國人心目中,還真是不是高端的象徵。
如果能找到一些賣點,頂多在中國會有一個比較小眾的市場吧(在華印度人吧)

㈩ 印度人喝牛奶嗎

應該喝吧!因為把牛當成神並不意味不喝牛奶啊。如果不喝,產的奶給誰?再說牛奶補鈣啊!對身體有益。

希望幫助了你,謝謝!!!

閱讀全文

與印度奶商為什麼賣牛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5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2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