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薦劇 | 印度神劇《摩訶婆羅多》
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意為偉大的婆羅多族。
看到此名,對印度略有了解的朋友大概已經知道了該劇內容。與《羅摩衍那》並稱為印度兩大史詩的《摩訶婆羅多》,這部卷帙浩繁的史詩共分十八篇,是世界最長的史詩之一,內容以列國紛爭時代的印度社會為背景,敘述了婆羅多族兩支後裔——俱盧族和般度族爭奪王位繼承權的斗爭故事。
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旅行途中,經常看到印度教寺廟,出於好奇也都走進參觀一探究竟。尤其在吉隆坡的黑風洞,走進一個滿是雕塑壁畫,展現印度神話傳說故事的洞窟,覺得無比詭譎有趣,但同時卻不理解那些形象不同,神態各異的人物的來歷,也讓參觀留下一絲遺憾。
印度諸神出名的多,相應的文學作品又都是超長篇,了解了三相神後,補印度神話的念頭慢慢被擱置了,直到去柬埔寨吳哥窟旅行前做功課,無意間搜索到了印度神劇《眾神之王》,但這部劇實在是節奏太慢,轉而點擊相關推薦《摩訶婆羅多》,立刻掉坑深陷其中。
如果你正處於劇荒,對小眾影視劇有好奇,對印度神話感興趣或者不排斥,我推薦你「食用」下這部《摩訶婆羅多》(配合彈幕效果更佳)。
我們先來細數下這部神劇的幾大「神奇」之處吧。
大多人心中,印度三哥通常是皮膚黑黑的,滿嘴咖喱味的形象。但是,其實也有的印度人長這樣:
在看多了各式中日韓小鮮肉後,再看印度「男模」,是不是有種別有一番風味的感覺呢?
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反正這顏是我的菜!
國產劇有 手撕 反擊鬼子,印度劇有 魔法 神奇武藝,什麼空手接大錘啊,牽走四頭象啊,冰雪火焰箭啊,比比皆是,讓人目瞪口呆,直呼開掛的民族果然名不虛傳。
雖說只有攝影棚,但是大型宮殿可以用電腦渲染出來啊!時好時壞的質量嘛,將就下啦,畢竟經費有限。
你問圖片?!渣畫質還是不截圖了,自行腦補或者直接看劇吧~
雖說劇里鮮花大多是塑料的,池水也是藍色染料等等,但是神話劇對於諸神的服飾妝容都很考究,不像國內古裝神話劇各類奇裝異服,而是高度還原神之畫像形象。
這兩張劇照引用下隔壁劇《眾神之王》的劇照,其實都一樣的啦,這兩部劇濕婆和毗濕奴都是同樣的演員哦。
除了大氣磅礴,燃度爆表的片頭曲,主要人物都自帶歌詞寓意豐富的BGM,要不要那麼用心。聽到某段配曲,立刻想到劇中人物及其故事,有時不禁淚目。
這部劇的配樂給滿分!
配樂戳: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2203916
在正劇間隙,穿插主角之一奎師那的小劇場,被劇粉親切稱為「葵花小課堂」。
在葵花的生態園中,兔子在 塑料 叢林里蹦蹦跳跳,天鵝劃著 染料 綠波來來回回,多才多藝的小葵花在進行各種藝術創作,吹笛,陶藝,手工,繪畫……然後一本正經地講著與目前劇情相關的大道理。
「比起試圖改變生活,隨機應變,適應變動的環境,才是通往成功和幸福的不二法門。「
「生活不在將來,也不在過去,生活就在此刻。」
「恐懼源自對哀痛的幻想,與現實並無關聯。」
本來《摩訶婆羅多》這部史詩也傳遞了許多哲思,劇情中插入的小課堂,讓觀眾看劇的同時對生活也進行反思並提升,我認為這個設定非常棒。但是看彈幕的反饋,大多數觀眾還是基本看葵花的美顏,至於他說的什麼基本沒看,哈哈。
近年來,印度電影大熱,從《三傻大鬧寶萊塢》到《我的個神啊》,再到《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贏得了人氣和口碑,也有人戲稱「印度電影和中國電影之間差了不止一個韓國電影」。國人對於印度電影通篇歌舞,劇情拖沓冗長的印象也有了很大改變,其實印度電視劇也在慢慢地進步著。
慚愧的是,這部劇雖然可能不算新,但其實筆者還沒看完這部神劇,抑制不住迷妹的熱情先寫了這篇安利,想吸引更多的小夥伴一起「食用」這份美味的印度神劇,歡迎大家在評論中吐槽~!
最後奉上劇集地址: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464943/
❷ 印度的「佛」不是中國的「佛」,大型印度電視連續劇《佛陀》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
印度拍的電視劇《佛陀》,製作非常精美,品質值得店在哪。最出彩的在於該劇告誡世人點亮自己的燈火,做自己的一盞燈,去認識自己的智慧,行持正法,哲理性較強。
這是一個以非佛教徒的凡夫俗子的眼光看劇發表的影評:佛陀有十大弟子。於漢傳佛教的信眾,最為熟悉的也許就是漢傳佛教的造像中,佛陀身邊的兩位尊者:阿難和大迦葉。
劇終的時候,仍然無法放下佛陀的離去的阿難走在海邊,一片葉子落在阿難的肩上。他的耳畔響起了佛陀的教誨。阿難開悟了嗎?
按照經典,阿難是沒有的。為了讓他參加結佛典,師兄大迦葉算是用上了激將法了,終於讓阿難奮發修行,在結佛典前開悟。
然而作為一個普通觀眾的我,卻希望在這一刻,阿難是真的悟道了。
❸ 印度最火電視劇
印度最火電視劇:
1、《陰謀與婚禮》
該劇改編自Vikram Chandra所著同名驚悚小說,設定在孟買,警察Sartaj Singh獲得了一個匿名線索,為他追捕犯罪頭目Ganesh Gaitonde的行動提供了新思路,隨著調查加深,幕後謎團漸漸浮出水面,有更大的游戲在等待著他。
❹ 一部令人開悟增長智慧的印度連續劇
國人對印度電影的熱衷和追捧已是不爭的事實了,從最初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到《我的個神啊》、《摔跤吧,爸爸》、《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巴霍巴利王》、《我的名字叫可汗》、《地球上的星星》、《神秘巨星》……以至於有人寫文感嘆中國影壇何時也能誕生一個阿•米爾汗級別的人物。相信看過印度電影的朋友一定也會和我有同感,無論是導演還是編劇或演員,他們那種對心靈深處淋漓盡致的演繹和刻畫實在是太令人震撼了。
相對於電影,我們對印度的電視劇則關注度少了很多,所以今天就分享一下我現正在看的一部印度連續劇(簡稱印劇)某一集中特別打動我心、帶給我很多思考的幾個片段。
1)爭辯與沉默
幼小的悉達多被哥哥冤枉,為了求得勝利而說謊,他卻寧可遭到母親的責罰也不爭辯。真相大白後,他告訴母親,之所以不爭辯是因為母親一直教導說要尊重哥哥,說出真相哥哥會受罰,自己沒有過錯所以才保持沉默,真相總會水落石出的,誰也不能逃脫。 這是導師教導我的。
2)鳥兒是屬於命中者還是施救者?
哥哥:鳥是我射下來的,所以它屬於我;
悉達多:我撿到鳥兒時它受了傷,是我救了它,所以它將和我在一起;
哥哥:打獵是剎帝利品性的體現;
悉達多:但是保護弱者也是剎帝利的責任;
哥哥:我對你的剎帝利本性表示懷疑;
悉達多:我也對你的人性表示懷疑,傷害他人會造成痛苦,而愛護能締結真情,世上該有真情還是痛苦呢?雲朵並非都能降雨,同一片農田每年收成也不盡相同,人不會有一模一樣的手指,剎帝利的正法也無需靠獵殺體現,真正的剎帝利應是保護者, 這是導師的教導。 護持正法是剎帝利的職責,愛護生命正是這一責任的體現。
鳥兒究竟屬於誰?一邊是剎帝利的品性,一邊是剎帝利的正法,於是導演讓鳥兒自己作出了選擇。
3)悉達多的禮物
哥哥:種子,這就是你送人的禮物嗎?
悉達多: 導師說 ,每雙眼睛都有許多夢想,每滴眼淚蘊涵著無邊的海洋,每把劍中都是一顆勇敢的心,同樣的,每顆種子也可孕育一片森林。種下它們,整個城市都會開滿鮮花。
──我會想念你的
悉達多:愛該在這世上增長, 這也是導師的教導 。
4)真理怎麼能有兩種?
哥哥:真理有二,顯與隱,可是真理怎麼能有兩種呢?
導師 微笑著鼓勵年幼的悉達多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顯性真理淺明而易證,例如雨後河流水位上漲;而隱性,雖未見降雨水位亦會上升。雨水落入深山,從峰頂傾瀉匯入河流,水位因而上升。這真理雖是事實,卻無法證明。
5)嗔怒與冥想
面對哥哥泄恨的放火行為,悉達多選擇了無言離開。他告訴隨後找來的導師: 您教導我 ,嗔怒似火,冥想如水,怒火帶來毀滅,而冥想助長虔敬。我不離開,恐增哥哥的怒氣,因此才到這里來冥想。
於是導師也坐下來,和悉達多一起進入冥想。
…………
從以上這幾個片段可以看出,生命中能夠擁有一位正知正見的導師是何等的重要啊。人生最早的導師其實就是自己的父母,我們如何在年幼的孩子心中種植下正果的種子,如何施以慈凈的善水,如何賦予愛的溫暖,如何能令他漸漸領悟宇宙人生的真理,這才是父母們應該思考的大問題。
師父告誡我,做為一個修行人,每天有幾件事情不能忘記,也就是佛教講的「正知、正念」,其中的一件事情是要知道「善知識難遇」。我們學習佛法要修行,要有老師,要有同修,要有人護法,這些因緣非常難得。
感恩百千萬劫以來的功德積累,才令我能在今生與善知識相遇且相識。餘生我會珍惜每一次與善知識的相聚,細心領悟師父每一句話里的佛理佛義,並將它們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
精進的師父即將去佛學院研究生部深造,我也會一如既往的認真學習佛法。有師父在前面指引,弟子定當不負所望,努力修行。
對了,那部令人開悟的印劇叫做《佛陀》,豆瓣評分高達9.2。故事講述了悉達多王子是如何變成佛陀的,劇中沒有耀眼的特技,沒有華麗麗的場景,正如悉達多所言,剎帝利的正法無需靠獵殺體現一樣,一部真正好的影視劇靠的一定是對人性的細致洞察和完美把握,以及它所要傳遞和表達的正知正見,其它的都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華嚴五教章》卷四有雲「且如圓成,雖復隨緣成於染凈,而恆不失自性清凈,只由不失自性清凈故,能隨緣成染凈也。猶如明鏡現於染凈,雖現染凈而恆不失鏡之明凈,只由不失鏡明凈故,方能現染凈之相。以現染凈知鏡明凈,以鏡明凈知現染凈,是故二義唯是一性。雖現凈法不增鏡明,雖現染法不污鏡凈,非直不污,亦乃由此反顯鏡之奔。」
佛法之正法的代表《楞嚴經》也告訴我們, 性不變而相隨緣 ,世間的萬事萬法都符合這一個道理,也就是俗稱的「萬變不離其中」。世間人總是要有個好壞之分別,那麼佛法里是如何定義的呢?能夠與真心相應就是好的,相違就是壞的。所以能夠以正知正見去探討人之真心自性,剝開重重迷障去顯現真心,從而令人開悟增慧的影視劇就是好的,也必定會引起大家的共鳴。
❺ 看印度大型電視連續劇《佛陀》有感
連續幾天,抽空看完了印度大型電視連續劇《佛陀》,好多年沒有看電視劇了,一方面覺得一些電視劇太脫離現實,沒意義;另一方面感覺太費時間了,所以很多電視劇都沒心情去翻看,《佛陀》這個電視劇也是第二次看到別人推薦,所以就打開看了下,剛開始想,算多增加點課外知識,可慢慢就被這個電視劇的情節與人物給牽動著。古樸至簡的歷史環境、華麗照人的服飾、俊男美女精湛的演技、等級嚴酷分明的人文環境、充滿智慧的對話劇情......讓我這個初入佛門不久的小白倒是增長了不少見識。
這個電視劇主要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講太子的出生到出家;第二部分講太子出家修行到成佛,最後涅槃結束,每一部分都讓我有新的認知與感悟,第一部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太子與他父親,凈飯王得到阿私陀仙人的預言,太子長大後命中註定修苦行,成為覺者,(寶劍征服疆土,他卻征服人心,寶劍可以重繪疆土,他卻改變著時代)可凈飯王一心只想太子繼承皇位,成為勇士,開拓疆土,享盡無限榮耀,所以為了避免預言的實現,為了避免太子看到苦的事物,後面做了一系列動作,如:建起新城,把目前城市中的老弱病殘趕出城外、限制太子只能在宮中或城內生活、老師授課不能講些生老病死的問題等等。一方面體現出了凈飯王的偉大父愛,其實從另一方面來講,也是促成太子日後出家的必然因緣條件,因為有了巨大反差,沖擊就更大了。太子從小到大最明顯的兩個特點,就是與生俱來的慈悲心和無比的聰慧,腦袋上就像懸掛著一本十萬個為什麼網路全書,為什麼?為什麼?會問個不停,很多問題大人都會覺得好笑,可又有幾個能給出非常准確無誤的答案呢?空閑之時,經常一個人獨座樹下禪思,也為後期修行做了相關的鋪墊。
第二部分的內容,延續著提婆達多一家對太子的羨慕嫉妒恨的沖突做為主線進行,副線就是太子歷經千辛萬苦成佛後,弘法的過程與解救世人的故事,弘法的內容發現很多都是師父的法本上有提到的,看到屏幕上翻譯的字時,內心小有激動。普度眾生的故事再次體現了我佛的慈悲與智慧,深奧的道理,他總是用淺顯易懂的比喻來給世人解說,下面就挑選幾個來做分享:
1、太子覺悟成為佛陀後,好多人通過他弘法進行了皈依,後來出家做僧人,很多人沒有做好善後,造成了拋家棄子的現象,有次佛陀去托缽乞食時,被一個人當街給辱罵,佛陀平靜的問他:「如果你送別人一個禮物,別人不接受,那這個禮物最後是在誰手上?」那人回到:「當然還是在我手上」。佛陀說:「同樣的,你對我的辱罵,我也不接受,最終還會歸還於你,辱罵是惡行,它不會得到回應,只能像迴音一樣,讓惡語回盪在你的心中,就像人不能脫離他的影子,同樣惡行也不會離開做它的人,它們還會回來,加重你的痛苦,所以認識自己,邪念、惡行都會慢慢地消失」。
2、太子六年修行成佛後,帶領僧團步行回皇宮見家人,他爸爸馬上坐馬車來接引他,看到佛陀還在一農戶門前托缽乞食,就問他,你媽在皇宮准備了大量美食,你可是堂堂迦毗羅衛王儲,現在卻在窮人家乞求施捨,佛陀答道:「父親,我不是太子了,我是比丘,我與弟子們一樣,也要為自己乞食,乞行,是一種精神的修習,使我們學會謙虛與平靜,乞行並不是自我貶低,相反給予布施的人慈悲與修為卻能得到增長,對他們而言,也是一種修行的途徑」。父親說道:「可人家還是認為你在乞討呀」,佛陀答到:「這個差別很大,有些乞討之人是為了逃避責任,我們學習無上真理,得到智慧與解脫,給每個人打開解脫的大門,尋求施捨,我們內心深處的傲慢自大隨之捨去,對於施捨者,也是斬斷物慾、洗脫罪行的方式。
3、由於佛陀個人魅力的身形展現,當時最大的婆羅門教地位岌岌可危,摩揭陀的殺父弒母國王阿闍世王,就與屬於婆羅門教的國師,邀請蘇坦達大學者與佛陀辯法,要削弱佛陀的影響,辯法開始,蘇坦達大學者邀請佛陀先提問,佛陀說:「請賜教,一位真正的婆羅門,必需的品質是什麼?」蘇坦達說:「需要五項品質:樣貌端正、精通禱文祭儀、七代傳承血統純正、善學識、善業」;佛陀說:「這五項哪項是重中之重,若棄其中一項,還能是婆羅門嗎?」蘇坦達說,最後兩項最為重要,也舉了關的例子,說服大眾。佛陀也稱贊他說的非常好,他又問道:「那麼,你能不能告訴我,你是如何將善學識、善業發揮到極致呢?」蘇坦達大學者當下懵了,稍後又立刻虔誠的問佛陀:「噢,慈悲者,你將我引入這個話題,我卻只懂得道理原則,而您是證得真理的覺悟者,請您賜教我一下吧」。佛陀平靜的答到:「解脫之道,有三次第,持戒、禪定、智慧(戒定慧),如果持戒我們正在進行,禪定修行自然也會增長,而禪定中又生智慧,人人擇善而行,也就能戰勝情慾、嗔怒、愚痴、幻象與渴求,收獲解脫、平和與喜悅」,說完蘇坦達大學者立刻皈依我佛了。
這應該是我唯一一部會去多看幾遍的電視劇,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感恩三寶!感恩製作單位!感恩印度演職人員!感恩一切!隨喜贊嘆!
❻ 印度電視劇奇跡劇情是怎樣的是不是已經有幾部了
已經有三部
印度電視劇《奇跡》繼承了寶萊塢電影的優良傳統,歌舞和異域之風充滿劇中。值得一提的是,《奇跡》是目前為止印度投資最大(單集成本最高)的一部電視劇,表現了女主人公迪威雅尼從一名女傭成為億萬富豪的曲折歷程,從她17歲開始直到她70歲所經歷的磨難和所享受的成功都將在劇中展現。迪威雅尼年輕時便喪夫,但她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支撐她度過難關,並一步步走上成功之路,不過等她70歲已經獲得人生的極大成功後,才發現自己的家庭是如此不堪:兒子和兒媳婦都盼她早死,以便拿到遺囑中的財產;就連自己一直很疼愛的孫子也與己為敵……本劇的場景設計極度奢華,演員陣容強大。本劇是寶萊塢著名女星卡瑞詩瑪出演的唯一一部電視劇,正像卡瑞詩瑪(奇跡)的名字一樣,該劇也是印度電視劇史上的一個奇跡。《奇跡》是從英國暢銷小說《一個富有的女人》演繹而來,這部小說曾被美國改編為電視電影,並獲得了1985年艾美獎的兩項提名。從5月20日起,《海外劇場》將播出長篇印度電視劇《奇跡》,期待颳起一陣清新的異域電視劇之風。
❼ 《星期四》是一部故事震撼的印度電影,犯罪懸疑題材,大家覺得怎麼樣
不可否認的是印度許多電影都非常讓人驚艷,很多印度的高分電影都是直擊社會現實問題的,比如《星期四》。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拍攝的是非常有深意的,也讓大家心裡很難受,統計印度女性的遭遇,甚至在影片最後字幕上寫了一句話:在你觀看這部影片時,已有8名婦女被強奸。
而這個數據是根據印度自己的官方統計出來的,不免讓人覺得可笑,也覺得可悲,而這幾行字讓大家的心情無法平復,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部反映出印度現實問題的高分電影,從另外一方面來說,這部電影也是在為印度女性鳴冤。
❽ 為什麼印度總喜歡拍腦洞大開的「神劇」
這可能和印度的文化氛圍有關,誇張,喜感,個人英雄主義等等很多特點,其實在印度的電影裡面,都有表現。
不知道我們大家對於印度電影,有多麼深的了解,不過,相信很多印度電影的片段,我們都有一些印象,就比如說一輛火車,車廂裡面坐滿了人,火車上方坐滿了人,甚至火車的兩側都掛滿了人,這種電影片段會不會讓大家感覺十分的驚訝,其實不然,真正的印度的生活,真的就是這樣,在中國的火車上,分為坐票和站票,但是在印度的火車上,確實有著其他兩種票,火車頂票,還有掛票。
又比方說,我曾經看過的一部印度電影,主人公用弓箭和一個持槍的人決斗,但是更有喜感的是,在決斗的時候,主人公突然發現沒弓箭了,他竟然從地上隨手抓了一隻雞,把雞放在了弓弦上,竟然還把對方持槍的給射死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神思維的,這導演也絕對是一個極品。
此類脫離現實的印度電影數不勝數,但是在印度這個國度,偏偏此類電影,十分的受群眾的熱捧,甚至很多國外的觀眾,對印度這種荒誕離奇的電影情節,都十分的關注和喜愛。
不過印度的電影,也並不只有我們所看到的那些神劇,其實印度是有很多經典的電影了,就比如我曾經看過的那部《幻影車神》,我認為這就是一部十分精彩,並且十分經典的作品,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無論是印度的腦洞神劇,還是一些經典的影片,其實都是十分的受觀眾喜愛的。
❾ 如何評價印度電視劇《眾神之神》
腦洞是不得不服的!有些腦洞甚至堪稱耽美鼻祖!
我認為一些帶宗教色彩的事物更是吸引人,這部劇是從印度三大神之一的濕婆的感情路線展開,其中將很多宗教經典故事穿插其中,因為本劇比較長,我也就是看了不到10集的合集,所以僅評論這10集。
其實大家對印度劇可能停留在大篷車一類的歌舞劇中,印度劇也是小眾之小,我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沒有看過其他的印度劇,所以第一次接觸,然後就被吸引了。
當然,吸引我的不僅僅是異域風情和宗教文化,還有他們的一流演技!印度是宗教大國,拍攝關於神的劇肯定是比其他類型更用心更考究,包括演員的選擇,因為印度是種姓制度,所以我甚至有懷疑拍戲的這些人肯定都是貴族吧?
在這部劇中充滿了印度獨特的風格,富麗堂皇的宮殿,考究的穿著,各種歌舞樂器,一切並非偶然的發展,命中註定要在一起的愛情~濕婆在劇中真的是男友力MAX,傲嬌MAX!在現代肯定是霸道總裁的典範。但是他又是寬容,純潔,天真,仁慈的。
當遇到摯愛死去 ,他又是殘暴的,瘋狂的,極度悲傷的,甚至丟棄了神性完全沉浸在悲痛當中。這個有著豐富感情的神,不愧為眾神之王。
雖然這部劇屬於三毛錢特效,但是並不違和,也不是很誇張,我可能完全當個愛情劇看了,當然你可以可以當作科普劇,很有參考價值,很容易讓人接受的那種科普。順帶吐槽,濕婆的扮演者有時候會讓我想到史泰龍(分分鍾出戲)。
❿ 印度電視劇推薦 印度電視劇介紹
1、印度電視劇:《佛陀》。此劇講述了世尊喬達摩。悉達多,從小時候出生即為太子到後來獨自悟道成佛,直到進入大涅槃的一生。他從小就心懷眾生,慈悲廣大,童年期就展現出非同一般的能力,若有所思人生奧秘;再到青年期的聰慧優秀,對生死疾苦等的思考,以及放棄婚姻和奢華,決然出家,訪求道法,修持苦行六年,到重新認識苦行並放棄,再到發願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經降伏心魔後悟道成佛。後又教化眾生,最後到大般涅槃。
2、印度電視劇:《陰謀與婚禮》。劇情簡介:卡佳拉是一名活潑可愛的大學女生,品學兼優的她常常能拿到第一名的好成績,如果順利畢業,卡佳拉將繼續攻讀研究生,很顯然,她擁有著無量的前途和光明的未來。然而,卡佳拉出生在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之中,當地非常有權勢的大家族罕納家希望卡佳拉能夠嫁給他們的大兒子尼拉吉。為了減少家庭的負擔,卡佳拉答應了提親,輟學等待出嫁。
3、印度電視劇:《機智的比爾巴》。劇情簡介:本劇為阿克巴和比爾巴劇的前傳,以喜劇形式,講述了登基不久的阿克巴大帝和他的好夥伴機智的比爾巴的故事。歷史上的阿克巴大帝(Akbar,15421605),是印度莫卧兒帝國第三代皇帝,著名的政,治和宗教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