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為何對尼泊爾大選結果耿耿於懷
印度為何對尼泊爾大選結果耿耿於懷是因為這會破壞印度的政治意圖,打亂了印度的戰略布局,印度人是不在乎尼泊爾人的死活的,但是卻非常在乎尼泊爾所處的位置,所以在尼泊爾大選之後,印度就一直在鼓吹各種陰謀論,企圖藉此來攪亂尼泊爾局勢,從中謀取更多的利益。
尼泊爾的位置對中國很重要,對印度同樣重要,掌握尼泊爾的一方都可以對另一方增加更多的壓力,但是對於中國來說,有尼泊爾的支持雖好,沒有的話也沒有多大的影響,這就是強國的氣度,但是印度不行,雖然印度一直在鼓吹自己的實力,但其實他們怕得要死。正因為中印之間國力的差距,所以在實現戰略意圖上的手段也不一致,中國可以堂堂正正的獲取政治資源,印度卻只能通過小手段來武裝自己。
Ⅱ 只有一個兵種的國家尼泊爾,怎麼敢和印度叫板
尼泊爾為南亞內陸山國,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北鄰中國,其餘三面與印度接壤,是個名副其實的小國家。為何現在卻如此有底氣去與印度叫板?下面作者給大家講講個人的觀點
Ⅲ 尼泊爾被印度三麵包圍,為何沒有被強鄰印度吞並呢
印度和尼泊爾是南亞的兩個國家。尼泊爾位於印度的北部,三面被印度包圍,簡直就是印度的囊中之物。但有趣的是,作為南亞最大的國家,印度這個長期以南亞霸主自居的強國,卻一直對尼泊爾這個囊中之物無動於衷,容忍了尼泊爾的存在。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尼泊爾被印度三麵包圍,為何沒有被強鄰印度吞並?
第三,為了防止印度吞並尼泊爾,尼泊爾一直和印度保持著非常良好的關系。尼泊爾在經濟、貿易等方面對印度依賴非常嚴重,所以還是很給印度面子的,雖然說不上言聽計從,但還是做出了一定的妥協。而印度為了拉攏尼泊爾,也下了很大的功夫,雖然無法吞並尼泊爾,但印度對尼泊爾擁有一定的影響力。直到現在印度仍然在不斷向尼泊爾滲透,試圖通過鯨吞蠶食的方式慢慢控制尼泊爾。不過目前來看,印度想吞並尼泊爾並不現實,當然尼泊爾想要擺脫印度的影響也不容易,所以兩國只能保持現狀。
Ⅳ 雪原聖地尼泊爾:印度垂涎三尺,為何遲遲不下手
我有個認識的朋友去年剛去尼泊爾 旅遊 過,這里先放幾張圖上來給大家看看。
這是一張尼泊爾當地人的婚禮照,感覺和印度人結婚很像。先來一張當地人的婚禮照,感覺和印度人結婚很像。
有沒有發現,尼泊爾的電線和印度的也是神似,簡直雜亂無章,真懷疑哪天要是有一根破損了,電工能不能理清頭緒。
這是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最繁華的一條街,你沒看錯,首都最繁華的一條街,尚且跟我們國家四五線的小鎮差不多,由此可見尼泊爾人是有多麼窮了。
我朋友回來後告訴我,加德滿都的道路基本上是以土路為主,全城沒看到一個紅綠燈,滿大街都是摩托車,小 汽車 也不多,因為尼泊爾人每月工資不到500塊,非常窮。
大家查查資料會發現,人口接近3000萬的尼泊爾,竟然連最簡單的生活用品都要大量從印度和中國進口,難怪被聯合國認定為全球49個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然後它的國旗竟然是這樣的,實話告訴我,你何曾見過這種形狀的國旗,玩呢?
1.尼泊爾錫金人口對比。
尼泊爾人口接近3000萬,錫金被印度吞並的時候是1975年,人口還不到100萬,相差懸殊。蟒蛇吞掉一隻田鼠很輕松,但是一頭鬣狗,得費不少勁吧。
早年因為英國殖民者的緣故,錫金人口中,有高達75%的人口是尼泊爾族,錫金族只有16%,這種情況下公投要不要廢黜錫金國王,要不要加入印度成為一個小邦?那還用考慮嗎,都要。
反正對於錫金境內的尼泊爾人來說,錫金不是祖國,還不如加入許諾給他們更多好處的印度呢。
2.尼泊爾錫金地理位置對比。
尼泊爾位於印度西北部,背靠喜馬拉雅山,其餘三面全部朝向印度。相較尼泊爾而言,錫金對於印度更具有戰略價值。我們看地圖:
印度可以說被分為東、西兩個印度,中間被一條最窄處僅有20千米的 西里古里走廊 連接。錫金雖然不在這條走廊上,但是並入印度後,對於印度軍隊進出西里古里走廊,能起到不小的緩沖迴旋的作用。
當然印度最怕的還是萬一某大國控制錫金,這樣就等於變相對西里古里走廊構成了強大的威脅。要知道印度東北部的這幾個邦(西里古里走廊以東區域),都不太安分,經常鬧獨立,所以吞並錫金,對印度來說是勢在必行,先下手為強再說。
3.尼泊爾人不是錫金人。
准確來說,尼泊爾人對印度並沒有什麼好感,這從我朋友口中,就能提取很多線索。我朋友說加德滿都的尼泊爾人,大多數是親華的,主要原因是尼泊爾被印度壓迫的太久了。但是另一方面,尼泊爾人對印度人又無可奈何。
我朋友親眼見到過有印度人在當地偷東西被抓住,結果尼泊爾警察只是口頭教育了幾句,就立馬釋放了印度小偷。因為印度軍隊對我軍來說是個笑話,對尼泊爾軍,卻是真心強大的可怕。
當初英國殖民者離開這里時,特意抽掉了尼泊爾12個 廓爾喀團 (最勇猛的戰士組成)中的9個去了印度,只給尼泊爾自己保留了3個。所以現在印度人去尼泊爾,連護照都懶得掏出來給尼泊爾人看,尼泊爾人也不敢開口說要查看。
只能說近百年來,尼泊爾人心裡非常痛恨印度這個強大的鄰居。
4.中國強大了!
我們再來做個對比,1975年印度吞並尼泊爾的時候,中國GDP是印度的1.66倍,時間來到2018年,中國已經是印度的 整整5倍 。
中國無論是在經濟,還是軍事上,都是碾壓印度的存在,試問印度敢動一動尼泊爾嗎?如果敢動,請把錫金先吐出來!
我又想起了那句話: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范圍內 。有強大的東方大國在,印度是不是應該主動認個慫?
Ⅳ 印度對外一直表現出自己的雄心,為何卻不吞並尼泊爾
因為人口關系和尼泊爾是個英勇善戰的民族。
作為一個被殖民的印度,面對尼泊爾長期獨立,他們沒有信心吞並尼泊爾。同時,尼泊爾作為聯合國的正式會員國具有主權和領土完整,並受到國際法的保護。在國際許可框架的框架內,聯合國將不允許發生這種公然的侵略行為。當印度吞並錫金時,它首先迫使錫金開放邊界,導致大量印度和尼泊爾人蜂擁而至。當移民人數佔主導地位時,侵略權是通過看似公平的公民投票來實現的。
Ⅵ 不惜一切代價奪回領土!尼泊爾和印度發生軍事對峙,哪裡來的勇氣
印度當年是英國的殖民者,但是他並不把這段歷史作為恥辱,然而卻認為自己是日不落帝國在海外的血脈繼承者,他們也一直希望能夠成為南亞地區的霸主,這次對准了尼泊爾,主要還是因為他們向來都有爭議的里普列克地區。
北方大國當靠山,尼泊爾不再受制印度
實際上印度軍隊也不敢真的去攻打尼泊爾,並不是說印度打不過,而是沒必要因為一個尼泊爾而導致印度傷筋動骨,而且其實莫迪政府想挑釁周圍的小國,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轉移民眾的注意力,而並不是為了發動世界戰爭其次,在近年來尼泊爾和北方的各大國家都加強了國際交往,漸漸的也已經擺脫了被印度控制的屈辱,過去以前尼泊爾的國土有14.7萬平方公里對能源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因為他的邊境和印度鄉接壤,所以像石油糧食等等這些都必須經過印度,所以印度就經常以關閉邊境口岸來敲打威脅尼泊爾。
就在尼泊爾非常困難的時候,北方的眾多國家及時為尼泊爾伸出了援手,為他輸送了能源至此,這兩個國家之間的國際交往仍然非常牢固,尼泊爾再也不用擔心糧食和能源上的問題,既然沒有了後顧之憂,自然也就敢和印度對剛了。
Ⅶ 歷史上,敢於把錫金吞並的印度,為什麼不吞並尼泊爾
翻開歷史地圖會發現,各個國家之間的碰撞是歷史發展過程之中,必然經歷的一個潮流。但在眾多的國家當中,其中印度的一次與錫金王國的摩擦,讓我們看到了印度在對外擴張方面也有著較為強悍的實力。
由於錫金國與印度原本接壤,所以在這樣一個如此狹小的范圍之內,將這樣一個小國順利地並入自己的國土是最為容易的事情。在印度的北部有許多類似於這樣的小國,其中以尼泊爾和不丹以及克什米爾地區為摩擦最多的地段。
國家之間的摩擦不斷,但是在印度周邊地區的一些小國,他們卻能夠在偏安一隅的情況之下繼續活下來就證明,他們自身的環境限制,反而會成為他們最大的屏障和保護傘。印度如今也處在一個相對較為緊張的局勢之中,為了不多生事端,他們也不會主動挑起戰爭,這在國際上也是不允許的。
Ⅷ 什麼原因,導致尼泊爾一直沒有被還算強大的印度滅掉
在如今的21世紀,「和平與發展」已成為時代主題,各國之間的發展路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走的「互利共贏」的合作道路。但也有個別國家,依舊在走侵略擴張的老路,例如印度。
而在近代,中尼兩國的來往仍十分密切,2009年,尼泊爾總理尼帕爾訪華,並與中方共同發表了《聯合聲明》,決定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和發展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夥伴關系。此外,尼泊爾與我國西藏相連,若是尼泊爾被印度入侵,我國豈會坐視不管,要知道「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而中國作為如今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早已今非昔比,印度在這種情況下,若還對尼泊爾有所想法,無疑是痴人說夢。
Ⅸ 印度為什麼封鎖尼泊爾邊境
此次印度與尼泊爾「交惡」,起因並不復雜,那就是尼泊爾通過了新憲法。
新憲法將全國劃分為7個省份。但在新憲法通過期間,尼泊爾南部地區特萊平原的馬德西等族群認為,自己在省份劃分、選舉制度等多個方面受到歧視,權益遭到侵犯,抗議新憲法。持續不斷的抗議活動已經造成40多人死亡,上百人受傷。
根據報道,馬德西人占尼泊爾人口約四成,而馬德西人實質上就是近代移居尼泊爾南部的印度人後裔。印度此前曾為了馬德西人的政治訴求向尼泊爾三大黨派提出要求。
新憲法正式通過後,印度又在24小
時內連續發布兩個政府聲明,指責該憲法未能取得最大范圍的共識。隨後不久,印度便以尼泊爾南部地區的安全形勢不佳為由,先是在邊境口岸加大「安檢力度」,
大幅度降低了通關速度,接著又關閉幾乎所有口岸,對尼泊爾實施「非正式禁運」。
——實質上,印度要通過尼泊爾境內的印度人更徹底的控制尼政局,未得逞就惱羞成怒了。
Ⅹ 尼泊爾被印度三麵包圍,為何沒有被強鄰印度吞並
當時尼泊爾能夠成功的抵禦印度人的入侵,主要是三個原因。尼泊爾當時其實並沒有世人想像中的軍事實力那麼弱,它自身還是有著一定軍事實力的。第3個原因就是尼泊爾為了防止印度人對自己國家發起進攻,所以一直與印度保持著非常好的關系。尼泊爾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在貿易等方面都對印度產生了非常大的依賴性。所以在與印度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尼泊爾也會考慮到印度的利益來做出一些決定。而印度當時也知道自己一時半會兒攻佔不了尼泊爾,所以也會對尼泊爾進行拉攏。尼泊爾當時擺脫不了印度的影響,而印度也沒有能力能夠吞並尼泊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