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喜馬拉雅牌草本植物葯膏功效
最好塗抹印度喜馬拉雅牌草本植物葯膏 對治療濕疹有很好的效果,生活上注意避免精神緊張、過度勞累,食物中勿食辣椒、魚、蝦、蟹或濃茶、咖啡、酒類,衣被不宜用絲、毛及化纖等製品,平時保持大便通暢,睡眠充足,冬季注意皮膚清潔及潤澤。這些都可減少濕疹的復發。
B. 印度喜馬拉雅護肝片到底咋樣我買憂郁中……
挺不錯的,該公司銷量最高的一款,不過前面已經有假貨了。
C. 都說的是印度的缺點,有沒有人科普一下印度的優點及優勢
印度從1947年建國以來,一直就是個正常的發展中國家,既沒有像我國這樣的突飛猛進,也沒有像某些國家那樣一事無成。即便沒有大的亮點,但也不可過度輕視,畢竟即便是那無與倫比的厚臉皮,也是其他國家學不來的。
平時講印度,就是說印度的落後、集權、虛榮心和印度的種種缺點。然而,印度有10億人口,幅員遼闊,也有強大的軍隊和船隻。作為一個理性的中國人,我們必須面對每一個地緣政治對手。即使是我們認為貧窮落後的印度也有一些獨特的優勢。
自1947年成立以來,印度一直是一個正常的發展中國家。它既沒有像中國那樣迅速發展,也沒有像某些國家那樣取得任何成就。即使沒有大的亮點,也不應過分低估。畢竟,即使是無與倫比的厚臉皮,也不能從其他國家學習。
D. 印度有什麼特產
1、印度香米
印度香米產於印度北部地區,以細長的形狀(至少7.1毫米長)和濃郁的香味而聞名。印度香米屬於秈米的一種,外觀細長、透明度高。煮熟後的印度香米,長度是生米的2-3倍,米飯較干、松,粘性低。因此印度香米適合用於炒飯或者是米飯沙拉。
2、大吉嶺紅茶
大吉嶺紅茶,產於印度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高原一帶。當地年均溫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日夜溫差大,谷地里常年彌漫雲霧,是孕育此茶獨特芳香的一大因素。以5-6月的二號茶品質最優,被譽為「紅茶中的香檳」。
3、魔鬼椒
印度魔鬼椒又稱「斷魂椒」,產於印度東部。曾在2007年2月吉尼斯評選中被認定為目前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品種。
4、阿薩姆紅茶
阿薩姆紅茶是產於印度東北部的茶葉,茶葉外形細扁,色呈深褐;湯色深紅稍褐,帶有淡淡的麥芽香、玫瑰香,滋味濃,屬烈茶。
5、紗麗
紗麗 是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婦女的一種傳統服裝,是一種用絲綢為主要材料製作而成的衣服。
「紗麗」在早期並不是很普及,只在舉行各種宗教儀式上才會出現,經過漫長的演變過程,逐漸成為了婦女們日常生活中的尋常裝束,如今更以最具有印度傳統特色而晉升為印度服飾文化的典範。
E. 印度喜馬拉雅祛斑痘使用後有副作用嗎
有效的祛斑偏方
1、最有效的祛斑偏方:茄子1個,切片取汁摩擦局部,1日3次,15天見效。茄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見蔬菜,用它來祛除色斑非常方便。茄子含有維生素P,可軟化微細血管。同時也含有維生素C,可抑制酪氨酸酶,阻止黑色素的合成,對皮膚有增白的作用,可做日常使用.
2、最有效的祛斑偏方:絲瓜曬干,研為細未,每晚用水調塗面,次晨用溫水洗去。若用蜂蜜調塗,還可去面部皺紋。
3、這種方法有一定效果。絲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抗環血酸,有較強的漂白效果,尤其是磷、鈣、鐵的含量比較豐富,還含有木糖膠和植物黏液等,這些物質對皮膚都有保健作用。長期使用,可改善皮膚細膩白度。
4、最有效的祛斑偏方:蘿卜和西紅柿片:臉洗凈,塗護膚霜,然後臉上貼放幾片西紅柿或蘿卜片,30分鍾後,再用涼牛奶洗臉,使臉部皮膚細膩、潔白。
最有效的祛斑方法
1、美白噴霧:買一個小噴霧瓶子,拿一片維生素C和水混合,沒事的時候就噴噴,有美白的作用。
2、冬瓜祛斑:冬瓜去皮籽打成泥狀後,靜敷約20分鍾洗凈即可。效果:清潔皮膚,清除毛孔內臟物,淡化色斑,有效改善暗啞膚色。
3、醋蛋美白面膜:選一個雞蛋,泡在白醋里一個禮拜,等蛋透明變大的時候取出來,用針把蛋扎破,把雞蛋清倒進准備好的瓶子里就可以了。
用法:每天晚上洗過臉後,把蛋清抹在臉上,等干透了洗掉就可以了。
4、去斑美膚汁::取胡蘿卜、芹菜各50克,蘋果半個,雪梨1個,檸檬1/4個,放入攪果汁機中攪汁,1次飲完,每周2~3次。蘿卜汁:將鮮胡蘿卜研碎擠汁,取10毫升~30毫升,每日早晚洗完臉後,用鮮汁拍臉,待干後用塗有植物油的手輕拍面部。此外,每日喝1杯胡蘿汁也有去斑作用。因為胡蘿卜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在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具有滑潤、強健皮膚的作用,並可防治皮膚粗糙及雀斑。
5、祛斑潔面:想要祛除臉上黃褐斑,看來非從內分泌開始解決不可,說到底這才是症結所在。如果要先調節內分泌的話,內調外養倒是不錯的選擇,內分泌本身就是機體內部的事情,運用內調外養的方法正好是對症下葯,中葯正是這方面的專家,對內調外養尤其在行,而且隨著養生的盛行,中醫在人們的心中又深了一個層次,中葯祛斑亦同樣深受重視,像中葯祛斑——菁立美,外病內因,其有效成分直接作用身體內部,滋養五臟、活血化瘀,使血脈通和,讓五臟協調發揮正功能常,內分泌得到調整,氣血充足,通過血液循環將有效效成分輸送於面部,快速溶解色斑,此時大斑塊變小,深斑變淺、淺斑變淡,小斑塊逐漸消失。
F. 印度哪些方面領先中國
印度在葯品研發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還有軟體領技術行業也是處於領先的,美國有三分之一的軟體工程師都是印度人,印度的電影業也在世界上也是領先排名的。
印度電影,是世界上重要的電影出產地區。印度的電影產量是世界之冠,主要應付國內龐大的需求。同時印度電影在住有大量印度移民的國家也很受歡迎。印度孟買的寶萊塢如今已風靡全球。
印度火星探索,印度是第一個成功將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的亞洲國家,而中國搭俄羅斯火箭升空的火星探測器因火箭墜毀而損壞後,就基本上把注意力放在深度的探月上了,所以印度在火星探索上領先於中國。
需知: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印度礦產資源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煤463.89億噸(不含焦煤),鐵礦石97.54億噸,鋁土22.53億噸。
鉻鐵礦1.24億噸,錳礦石6550萬噸,鋅589萬噸,銅352萬噸,鉛136萬噸,石灰石684.77億噸,磷酸鹽8100萬噸,黃金86噸,石油8.96億噸,天然氣6970億立方米。
G. 喜馬拉雅是專業聽書的網站嗎
是的,喜馬拉雅就是一個專門聽書,聽相聲,聽故事,聽廣播的網站,如果你想要聽書,可以考慮去喜馬拉雅上面去搜,基本上火熱的書,上面都有up主在說。當然了,作為一家綜合性網站,喜馬拉雅不只是做說書這一類,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語言類節目可以讓你大飽耳福。
H. 喜馬拉雅長葉松的實用價值
喜馬拉雅長葉松有一定實用價值,木材有多種用途,樹皮、枝、葉可提取拷膠、松節油和割取松脂,為有發展前途的經濟、用材樹種。
在西藏,喜馬拉雅長葉松常被種植取木,它是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和尼泊爾最重要的林業樹木之一,也被用來作為裝飾樹木,可供建築、傢具等用。被種植在炎熱乾旱地區的公園和花園里,居優較高耐熱耐旱的性能。邊材白色,心材淡紅褐色,硬度適中,富松脂,樹干可采割松脂。
喜馬拉雅長葉松的樹脂也被應用,它可以被用來蒸餾松節油和松香,其比例為75%松香和22%松節油,其它3%損失。松節油主要在制葯、香水工業中作為溶液,或者在製造人工松油、消毒劑、殺蟲劑等時作為原料。它是生產萜烯最重要的原材料。萜烯在膠水、紙和橡膠中均有應用。
喜馬拉雅長葉松的松香被用在紙、肥皂、化妝品、染料、清漆、橡膠和擦光工業中。此外它還被用在生產漆布、炸葯、殺蟲劑和消毒劑中。在烙錫中它被用來提高流動性,在啤酒工業中用來幫助產生泡沫。印度的松香是進口的,因為進口樹脂的質量比本地松香的強,價格低。松香質量主要由蒎烯含量決定,進口松香含75至98%的蒎烯,而喜馬拉雅長葉鬆鬆香的蒎烯含量只有約25%。
印度北阿坎德邦的人對喜馬拉雅長葉松有一些地方性的使用方法。喜馬拉雅長葉松長到一定程度後它下部的樹皮可以簡易地被大塊地剝落,這樣的樹皮在結構上類似膠合板,但是沒有膠合板的顆粒。當地鐵匠使用它作燃料,另外當地人也用它來做其它物品。死後喜馬拉雅長葉松的木頭會因為木頭里的松香結晶而發生變化,這樣的木頭非常易燃,而且可以燒很上時間,燃燒時還會釋放香味,因此當地人用它作燃料,甚至點燈。秋季當地人收集落在地上的松針給牛用作睡覺的墊子。
由於喜馬拉雅長葉松的木頭相對於其它松柏比較脆弱,而且比較容易腐敗因此它比較不適宜建築,但是在地勢比較低的地方往往別無選擇。
I. 喜馬拉雅印度記憶片有用嗎
沒有用。記憶片這種東西就是用來騙人的,因此沒有用。喜馬拉雅,是中國領先的音頻分享平台。用聲音分享人類智慧,用聲音服務美好生活,做一家人一輩子的精神食糧,是平台的使命和初心。
J. 印度的阿輪吠陀(Ayurvdeic )和阿輸吠陀(Ayurvdea)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印度傳統醫學、生命之學阿輸吠陀(Ayurveda)已有6000年以上的歷史,是全世界有記載的最古老的醫學系統,其最早的醫學文獻出現在公元前4500年。印度人至今仍沿用這一醫療系統。阿輸吠陀是梵文,由兩個字合成的:Ayur意指「生命」, Veda意為「知識」,其影響波及南北半球幾乎所有的醫學系統,因此印度阿輸吠陀被譽為「醫療之母」。由早期的文獻可看出,阿輸吠陀的醫生對於植物的強力醫療特性具有先知灼見,可說是現代葯理學的開山鼻祖。他們也對體內的運作極為了解,甚至有證據指出阿輸吠陀醫師動過人體手術。此外,此系統從古到今都同樣強調飲食與靈性的重要性。中國的中醫以及「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醫療方法,都可見到阿輸吠陀的影子。
作為一種「生命之學」,通常總會涉及到「維系與促進健康」和「解釋與治療疾病」兩大方面。就「維系與促進健康」而言,阿輸吠陀包含有相當於今人所言「養生保健」方面的種種知識;從解釋與治療疾病」的角度看,阿輸吠陀自然要對「疾病」—這種生命體的固有現象,有所認識,做出解釋,並提供解決的辦法。因此人們大多習慣於從實用的角度、按照當代的學科概念,將阿輸吠陀解釋與理解成一種技藝體系或醫學體系——「古代印度醫學」或「印度傳統醫學。然而實際上,在人類文明的早期,許多醫學的知識體系都具有較後世所言「醫學」更為寬泛的內涵與外延。例如在中國最早的書志中,將醫學的「經典」、「葯方」與求長生不老的「神仙方術」、研究性學的「房中術」著作歸為一類,通稱「方技」。以為其共性在於:此「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又如在希臘語中,「治療」(Therapeia)一詞的原意是「侍奉」。以食物對人進行「侍奉」既包括以植物治療疾病的知識,也包括營養學方面的知識。同樣,阿輸吠陀認為:所謂健康,並非僅僅是遠離疾病困苦,還應該進一步達到肉體、精神、靈魂的幸福與充實狀態。中國傳統醫學基礎理論的核心在於強調人體陰陽的平衡,而阿輸吠陀則更加廣泛地關注人類與自然、家族、友人、職業、文明、理念、習慣、真理、神靈等待與自我之間的關系協調。總之,所謂印度的傳統醫學,在思考「健康的維系與促進」、「疾病的解釋與治療」時,實際上是將肉體、精神與靈魂三者為一體加以考慮的。其中包含了許多在今人看來應屬社會、人倫、宗教的問題,但在阿輸吠陀的理論體系中,這些都是與「健康」直接相關的問題。
阿輸吠陀誕生於古代印度,自然會與存在於當時社會的各種哲學流派、宗教學說具有血肉相連的密切關系,盡管其中存在著不少涉及社會、人倫、靈魂的內容,但她畢竟不是一種哲學或宗教,而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問。其關鍵在於歸根結底阿輸吠陀是以人類的肉體存在、健康為基本立足點,由此延伸到生存的環境——自然界與社會,在此基礎上,構建起「生命之學」的大廈。由此觀之,應該說阿輸吠陀的本質是一種自然科學,只不過這種誕生於古代的自然科學,帶有更多學問尚未分化時代的歷史特徵。也正因如此,一些學者將阿輸吠陀視為印度的「元科學」或「母科學」。
印度的醫學體系包括阿育吠陀(Ayurveda,又稱生命吠陀)醫學和悉達(Siddha)醫學。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醫學體系。五千多年來,它在無數印度傳統家庭中使用著。
阿育吠陀傳統醫學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吠陀時代。它以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記載的綜合醫學體系而著稱。
根據印度神話記載,阿育吠陀的起源頗具傳奇色彩。它是由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創世者梵天(Brahma)在創造人類之前為保護人類而創建的。梵天先把阿育吠陀傳授給醫學之神孿生的雙馬童(Aswins),他們又傳授給專司雷雨的天神因陀羅(Indra)。因陀羅傳授給在人間修行的賢達之士,他們再傳授給他們的後代和弟子。
在歷史上,阿育吠陀的記載首次出現在公元前6000年印度古老的詩歌總集梨俱吠陀(Rig Veda)中。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四部吠陀經典之一的《阿闥婆》(Atharva)問世,其中阿育吠陀作為吠陀聖典的補充——副吠陀,附屬於阿闥婆吠陀。盡管阿育吠陀醫學早已經應用於實踐,但直到此時它才由口頭相傳編撰成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以下為阿育吠陀醫學的八大分支:
1. Kayachikitsa(內科學)
2. Shalakya Tantra(頭頸外科學及治療、眼科學和耳鼻喉科學)
3. Shalya Tantra(外科學)
4. Agada Tantra(毒物學)
5. Bhuta Vidya(精神病學)
6. Kaumarabhritya(兒科學)
7. Rasayana(延緩身體老化的老年學)
8. Vajikarana(生育學)
上述八大分支最早的論述出現在《阿提耶集》(Atreya Samhita)中,它至今仍然在現實生活中應用。
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阿育吠陀醫學分化為兩個學派:阿提耶——內科學派和曇梵陀利(Dhanvantari)——外科學派,從而使其成為一門更加系統化的科學。這兩大學派編寫了阿育吠陀醫學的兩本主要著作—《遮羅迦集》(Caraka Samhita)與《妙聞集》(Susruta Samhita)。這兩本醫學經典均著於公元前1世紀上半葉。《遮羅迦集》由偉大的印度醫祖遮羅迦所著,並經阿提耶補充修改,它至今仍然是應用最廣泛的阿育吠陀內科醫學著作。妙聞繼承了印度醫學始祖曇梵陀利學派的理論,他編寫的《妙聞集》收集了修復外科的各種知識,包括換肢手術、整形外科手術、剖腹手術甚至腦外科手術。同時,他還以發明了鼻整形術而聞名於世。大約在公元500年,第三部重要的阿育吠陀醫學著作《八支心要集》(Astanga Hridaya)問世。它綜合了阿育吠陀醫學兩大學派的觀點。從公元500年至公元1900年,16部重要的葯物專著Nighantus作為對阿育吠陀醫學經典的補充逐一問世,收集記載了各種新葯物,並在用法上進行了擴展,同時摒棄了陳舊的葯物和物質辨別方法。
有證據表明阿育吠陀醫學曾豐富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醫學體系。通過與印度的海上貿易,埃及人了解了阿育吠陀醫學。亞歷山大大帝的入侵,使希臘人和羅馬人接觸到阿育吠陀。傳統的尤那尼(UNANI)醫學就是在這種交流中形成的。在第一個千年的早期,隨著佛教東傳,阿育吠陀醫學也傳播到東方,並對藏醫學和傳統的中醫草葯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阿育吠陀醫學的概念及原理
阿育吠陀醫學不僅是一門醫學體系,而且代表著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阿育吠陀(Ayurveda)由兩個字組成:Ayur指生命,Veda為知識、科學之意,因此阿育吠陀一詞的意思為生命的科學。根據阿育吠陀的觀點,人類應該和自然界和諧共存,而疾病的產生是由於這種和諧被打破了。通過利用自然界及其產物恢復這種基本平衡是阿育吠陀醫學的主要目的。這種觀念不僅貫穿於治療病痛的過程,而且還貫穿於疾病預防的過程。
阿育吠陀醫學的診治更傾向於人的特性而非疾病的特性。在做出診斷之前,病人的年齡、居住環境、社會及文化背景及其體質都是要考慮的層面。診斷的主要手段包括觸摸、檢查和交談,並利用草葯去盈補虧。它們的基本作用是激發專門器官的功能。因此阿育吠陀醫學的目標是通過調節飲食而化解健康問題,同時不會產生副作用。
在阿育吠陀醫學的觀點中,生命由身體、感覺、精神和靈魂構成。人有三種體液(氣、膽汁、粘液),七種基本組織(血液、原生質、肌肉、脂肪、骨、骨髓和精液)以及身體產生的廢棄物。人體的發育與衰老以及人體各要素的循環和我們所吃的食物有關。
根據阿育吠陀醫學的觀點,宇宙中包括人體在內的萬物都是由土、水、火、氣和空間(大氣)五種基本元素組成。人體的生長和發展取決於它所獲的營養,例如食物。食物也由上述五種基本元素組成,經過「生物火」(Agni)的作用而補充身體中的對應元素。人體作為有機生物體,其組織都是由這五種基本元素組合和轉變而成的。
身體健康還是得病取決於整個身體系統是否處於平衡狀態,包括體內各部分是否相互平衡。內在的和外來的因素都可能破壞自然的平衡,進而導致疾病。失衡可以由偏食、不良習慣和無視健康的生活規律而引起。同時,季節反常、不正確的運動、感覺器官的不當應用以及身心的不良作用也會打亂現有的正常平衡狀態。治療方法通常包括通過調節飲食而使身心系統恢復平衡,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葯物治療以及採取預防性療法。
基本的治療方法可以歸結為「獨處是保持健康的正確方法,並且獨處是使人遠離疾病的最好的醫生。」這也概括出了阿育吠陀醫學的基本目的,即保持和促進健康以及預防和治療疾病。
對疾病的治療主要通過旨在恢復和加強身體機制功能的排毒療法、葯物、合理飲食、運動和養生法等,消除引起身體系統及各組成部分失衡的因素,恢復平衡、強壯體質,預防或減少將來疾病的發生。
在阿育吠陀醫學中,調節飲食是一項重要的治療方法。這是因為人體被認為是食物的產物。個體的精神狀況及其性情受其所吃食物的影響。食物在人體中先是轉化為乳麋,然後再轉化為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生殖要素和精氣。因此,食物是一切新陳代謝和生命活動的基礎。食物缺乏營養或者沒被有效轉化,都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
通常的治療措施包括葯物治療、特殊食物療法以及根據醫囑適當運動。這三項措施通過兩種方式實行:一種是針對疾病的發病因素及各種症狀採取這三項措施對抗疾病本身;另外一種是採取這三項措施消除與發病過程中的病因和症狀相似的影響。
阿育吠陀醫學已經對疾病的發病因素到最終症狀的各個階段和狀態有著十分詳細的分析和描述。這使該醫學體系在潛伏症狀顯現出來之前推知疾病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同時也加強了它在疾病預防方面的作用,從而可以提前採取切實有效的治療措施阻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或在疾病初始階段採取合理的措施來治癒疾病。
治療疾病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a. Shodhana療法(凈化治療)旨在祛除身體和精神疾病的誘發因素。治療過程包括內部凈化和外部凈化。
b. Shamana療法(緩解治療)指對人體內的有害體液進行抑制。
c. Pathya Vyavastha(飲食和運動處方)包括對飲食、運動、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等方面進行指導並指明禁忌情況。這樣做旨在增強治療措施的效果並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
d. Nidan Parivarjan(消除致病因素治療) 旨在消除病人在飲食和生活方式方面存在的致病因素。還包括消除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的因素。
e. Satvavajaya(心理療法)主要涉及心理疾病領域,包括如何戒除不健康的心理慾望和如何培養勇氣、增強記憶力和集中精神。
f. Rasayana療法(利用免疫和強身健體葯物的治療)用來增強機體的力量和活力。通過這種治療可以產生許多積極效果,包括全面強身健體,加強記憶力和智力,提高對疾病的免疫力,保持年輕,改善膚色以及保持身心的最佳狀態。同時該療法還具有預防身體組織不成熟的病變和促進人體綜合健康的作用。
風靡歐美的艾薇烏達瑜珈 17日10:28 作者: 出自[千龍網]
艾薇烏達Ayurveda這個源於5000年前古老印度的神奇之術正在歐美掀起一個新的健康風潮—— 歷經5000多年歷史考驗的艾薇烏達,是世上最古老的醫療傳統之一。瑜伽只是其中的一個分支。而隨著瑜伽的世界風行,瑜伽背後的一整個健康生活方式體系——艾薇烏達,浮出水面,在歐美引起新一輪健康風潮。在梵語中,Ayur 的意思是廣義的「生命」,包含了身體、心智、意識與靈魂;而 Veda 的意義則是「知識和智能」,因此 Ayurveda 則可解釋為「生命的智能」。
揭開艾薇烏達的神秘面紗
根據艾薇烏達的哲學,人的能量可分為以下三大類型:Vata(梵文:意指風為主), Pitta(意指火為主)與Kapha(意指水和土為主)。 所有的生命形態都具備這些元素, 當它們處於平衡狀態時, 人們的身心靈會向上提升, 否則就會生病。但因每個人Vata、Pitta與Kapha的組成比重不同, 治療的方法也會因人而異, 所以艾薇烏達也就成為一個非常個人化的醫學。
簡單測試你傾向於哪一種體質?
從下面這些條件中,找到最符合你的那一類,那便是你的主導體質類型了—— 其實,很少有人是100%的Vata、Pitta或Kapha體質,你極有可能是幾種體質的混合體,因為這3種能量存在於每個生命體中,並且會不斷地相互作用,但終究會有一種是主導。
比如一個Vata體質的人, 若住在十分寒冷的地區或經常攝取又冷又乾的食物, 就會產生Vata失調, 造成肌膚乾燥粗糙的情況。
而一個Pitta體質的人,肌膚本來天生偏油。 但若過度暴曬於又冷又乾的天氣, 也會產生體內Vata失調, 皮膚狀況可能發生改變,也可能出現乾燥粗糙的現象。
艾薇烏達有著完整的日常保養守則, 包括飲食、冥想、運動、按摩以及各種回春療法, 這些准則絕不只是可有可無的陪襯, 而是療愈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的理論甚至一直為當今西醫所沿用。
艾薇烏達的美麗指引
在美麗這個議題上, 艾薇烏達和化妝品界有著顯著的分歧, 它強調外在與內在的美麗密切關聯, 愈滋潤養護內在, 外在就愈閃耀明亮, 而且體形胖瘦完全不會影響這股自然流露的光芒。
艾薇烏達將美麗分為三部分:外在、內在與隱形——外在美麗:除了指一般對美的標准外,艾薇烏達認為真正的美麗更在於健康的身體。
內在美麗:一個人的內在素質, 包括情緒狀態與心智活動。就像形體可藉由飲食和生活形態來調整,一個人的心智也可以藉由訓練變得更積極正面, 這就是自我發現及珍愛自己的過程。隱形的美麗:則需要較長時間的培養, 它包含一個人的能量、靈感與洞悉力, 這是由內轉化為外, 真正圓滿豐潤、深刻永恆的成熟美。
與眾不同的按摩方式
專業艾薇烏達會根據每個人的脾性或者性格(生活方式、言談舉止等),確定每個人的特點和氣質,從而採取不同的按摩方式。
Abhyanga是艾薇烏達基礎按摩,通過從頭到腳按摩全身,它提供了一個呵護自己、放鬆身心的絕好機會。按摩師的雙手緩慢地、平靜地在身體上移動,精確地在穴位上用力。這種按摩適合那些氣質焦躁、生活壓力繁重、而且毛手毛腳的人群。按摩的時候使用的是溫熱的芝麻油。
Vishesh則能有效幫助恢復精力,按摩的時候同樣採用芝麻油。它適合那些容易精神倦怠的人群。如果兩位按摩師同時按摩,效果更出色。
Shirodhara是用芝麻油按摩頭部的方法,對於精神極度緊張、壓力過大的人群大有裨益,它好比是對大腦的鎮靜劑,並從大腦作用到全身。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按摩不適用於那些患有鼻竇炎的人群。
Garshan是指不藉助按摩油按摩皮膚的方式。按摩師一般要佩戴生絲手套,通過在身體上上下下的輕柔摩擦,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目的,能使人立即精神百倍。它跟Abhyanga的操作方法大同小異,都是從頭到腳。對於那些油性皮膚、橘皮組織或者身體肥胖的人群具有無可比擬的好處。
獨特的按摩油——芝麻油
芝麻油是艾薇烏達的基礎按摩油,一般要加熱以後使用。這是因為芝麻油對於調理女性的生理循環極為有利。此外,盡管芝麻油是艾薇烏達按摩中使用最廣泛的植物油,但大量的其他植物油也可以使用,包括玫瑰油、天竺葵、薰衣草、香檸檬、茉莉花精油等等。專業人士強調說,鑒於這些植物精油會滲透進人體肌膚,所以必須注意確保它的品質。
艾薇烏達的飲食觀點
個人體質與自然如果不和諧運作, 就不能期待被真正的治療。任何食物無論多營養, 若不能適當地 消化吸收, 就形同毒素廢物。明智地選擇、技巧地處理, 加上專心的飲食可強化消化吸收能力。艾薇烏達飲食不是以卡路里或營養成分為依據,而是以食物的顏色、味道、溫度、質地是否「吸引」個人體質為本, 而這些食物通常也具有平衡矯正體質的特性。比方說, Vata體質天生干而冷, 就應多食用濕潤且質溫的食物。
來自古印度的瘦身美草 12/7/2003
已有2千多年歷史的印度古醫學系統Ayurveda,它的草本自然療法近來常被歐美時髦的Spa中心所採用,現在甚至連某些纖體中心與瘦身產品也聲稱取法Ayurveda的精神,使用印度的木苦沒葯樹抽取物Gugulipid作為瘦身成分。擁護者表示,這個成分可以刺激甲狀腺、加速脂肪分解,並促進蛋白質合成,理論上即可促使纖瘦肌群的增長。印度方面的研究指出,它可降低人體的膽固醇含量,但尚未獲得歐美學界的廣泛接受。食品葯物學家指出,Gugulipid成分是否有瘦身功效,目前尚未證實,所以必須注意使用上的安全性。而且賓州運動營養學家Clark博士也強調,甲狀腺是人體很敏感的部位,必須小心維持其均衡值;要減肥的話,還是均衡的飲食習慣,加上定時定量的運動最為可靠。
Ayurveda古療法新時髦 印度古醫療法阿育吠陀 張曦娜(班加羅爾) (2004-04-01) 《聯合早報》
所謂「Ayurveda」為梵文,中文一般譯為「阿育吠陀」或「生命吠陀醫學」,總公司在印度班加羅爾的天然草本保健品公司喜馬拉雅葯品公司(The Himalaya Drug Company)研究及技術部執行董事密特拉醫生(Dr. S K Mitra )說,「Ayus」指的是生命,「Veda」指的則是知識或者智慧,兩者結合在一起,其意思是指「生命的科學」,或是指生命或長壽的知識。
治療也保健
密特拉醫生說:「阿育吠陀醫學有兩大功能,它不單是一門治病的知識,同時還是一種教導人們如何生活,如何保持健康的學問。人們身體狀況正常,健康沒出現問題時,阿育吠陀醫學可作為保健養生的知識,生病了則可用以治療疾病。」
由於印度政府對於阿育吠陀醫學相當重視,因此在印度的衛生保健事業上,阿育吠陀醫學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當今的印度,要成為一名具有執業資格的阿育吠陀醫學的醫生都需要經過多年的專業培訓。
酒店提供阿育吠陀服務
密特拉醫生說,近年來阿育吠陀傳到歐美,影響力不小,尤其是在美國頗為盛行,一些名人如麥當娜、好萊塢影星狄美摩亞(Demi Moore)等都將阿育吠陀視為養生保健的方式。
阿育吠陀目前已逐漸演變成一種治療方法,稱為Ayurvedic medicine,被歐美人士視為現代醫學的一種「另類」(alternative)療法,一些患上慢性病的人在治療長期病痛時,並不選擇看西醫,而選擇像阿育吠陀這樣的「另類」醫療方式來調養身體。
在目前的印度,還有不少高級度假酒店提供西方人全套的阿育吠陀療程。若上網搜尋「Ayurveda」,可看到各種營利或非營利的相關機構的網址。
發展成時髦生活方式
目前也有一些著名的護膚品品牌推出Ayurveda產品系列 ,號稱以阿育吠陀醫學的原理開創護膚品。同時,Ayurveda在歐美並已悄悄發展成一種「生活方式」,在一些時髦城市悄然興起。
此外,阿育吠陀醫學的草本自然療法近來常被一些號稱回歸自然的Spa中心採用,發展出以草葯按摩的阿育吠陀按摩(Ayurvedic Massage),甚至連一些纖體中心與瘦身產品也聲稱取法阿育吠陀醫學的治療原理。
阿育吠陀醫療概念:從平衡中獲得健康
密特拉醫生說,阿育吠陀講求的是整體醫療,它的醫療宗旨是全方位的。阿育吠陀療法將身、心、靈視為一個整體,它教導人們與自然界和諧共存,從而達到肉體、心靈和情緒上的健康。
阿育吠陀的功能也即改變人們對生活與生命的態度,以改正身體不平衡的狀態。
阿育吠陀的原理是:造成人們生病的原因是由於體內三大生命能量(稱為「doshas」)失去平衡造成的。人體中的三大能量分別是瓦塔(Vata)、皮塔(Pitta)和卡法(Kapha)。
阿育吠陀醫學認為,自然界和人體由乙醚、空氣、火、水、土五種元素構成。人體內的三大能量也是由這五種元素構成:乙醚和空氣結合形成瓦塔(Vata),火和水結合形成皮塔(Pitta),水和土結合形成卡法(Kapha);一旦這三大生命能量太多或是不足夠都會使到人們生病。
阿育吠陀認為,身體的不平衡是由於不適當的飲食習慣和不正確的生活方式,以及外傷、病毒等因素引起的。在這些因素中,有些因素是自己無法控制的,但是,生活方式和飲食卻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阿育吠陀醫生在診療時,會以詢問的方式,先了解病患的飲食習慣、對壓力的感受、睡眠模式等;再從觀察中來做出結論,包括觀察舌頭、眼睛、皮膚和行為舉止,聽患者的聲音,一旦被醫生診斷出體內不平衡,那麼他們會建議病人改變生活模式和飲食習慣,以及使用草葯或按摩。
阿育吠陀與中國葯草學 異曲同工
天然草葯是自古以來人類用來醫療各種疾病的主要材料,在中國,很早以前就有由戰國及秦漢醫葯學家搜集整理成書的《神農本草》,而作為古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印度,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葯草植物的國家之一,阿育吠陀和中國葯草學有異曲同工之妙,不但都強調追求身心和精神上的健康來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同時也都廣泛的應用草本植物。
去年初,當沙斯在新加坡肆虐之際,市井中輾轉相傳,一些印度傳統草葯和香料如鬱金香根(Turmeric,又稱姜黃)、羅勒(Sweet Basil,又稱九層塔)、印度楝樹(Neem Tree)具有殺菌、治療發燒和咳嗽的功能,小印度一些香料店的傳統草葯也因而在那段時間銷量增加。
阿育吠陀醫學認為,當身體的平衡受到擾亂時,將食物和草葯正確地配合起來使用,可使身體達到適當的平衡。
事實上,為了改善體質,延長壽命,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服用由天然草葯製成的保健品已成為許多現代人的新時尚。
在談到草本的葯物時,密特拉醫生說,印度醫學界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參考、研究古印度阿育吠陀的草本知識,並以現代科學的方法研製出安全、有效的天然草本保健品,這些產品具有治療及保健功用,不僅在印度本土廣為使用,有一些也已漸漸在各地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