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說路虎是印度的
為什麼說路虎是印度的,
由於路虎被印度塔塔車輛公司收購,當然我們的朋友基本都說路虎是印度人。我覺得路虎不是印度的,是英國的。
路虎是一家來自英國的全地形豪華suv製造商。
路虎生產的車型都是豪華SUV。
而且路虎的suv越野能力也很強。路虎大部分車型基本都配備了路虎全地形管理系統,這是路虎自己開發的。該系統可以提高越野能力和擺脫困境的能力。
路虎的車輛基本都不便宜。
路虎的部分車型已經國產,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從而降低售價。
在國產車型沈星和極光中發現了路虎。
極光是一款非常漂亮的suv,搭載2.0升渦輪增壓發動機。
這款發動機最大功率183kw,最大扭矩365 Nm,最大功率轉速5,500 rpm,最大扭矩轉速1300 ~ 4500 rpm。這款發動機搭載缸內直噴技術,採用鋁合金氣缸蓋和缸體。
與這款發動機匹配的是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極光的前懸掛採用麥弗遜式獨立懸掛,後懸掛採用多連桿式獨立懸掛。
這款車還配備了適時四驅系統。
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閱讀邊肖的文章。關於路虎為什麼是印度,有這么多答案。希望邊肖的分享能幫你解決問題。如果有幫助,請經常來。
⑵ 什麼車子寸步難行
以下有幾種答案:
1、什麼車子寸步難行? 風車。
2、什麼車子寸步難行? 水車。
3、什麼車子寸步難行? 紡車。
腦筋急轉彎最早起源於古代印度。指當前面有障礙物使車不能按照直線行駛時要往別的路線開,急轉彎通常是有特殊情況的時候,需要很快的離開習慣路線,從別的路線走。也指當思維遇到特殊的阻礙時,要很快的離開習慣的思路,從別的方面來思考問題。泛指一些不能用通常的思路來回答的的智力問答題。
這種文字游戲有個明顯的特點,題面很普通,但答案十分氣人或十分搞笑,有調節氣氛的作用。而且可以開發智力,激活腦細胞,讓大腦得到鍛煉。
⑶ 一條直線的車標是什麼車
一條橫杠是廣汽傳祺的標志,它是廣汽集團中高級系列轎車之一,該系列車型傳承了歐洲高端品牌在操控性、舒適性和主動安全性等方面的優秀基因,並採用了世界先進的成熟底盤平台和動力總成技術。
廣汽傳祺是廣汽集團的首款自主車型,定位中高端市場。以堅持"為親人造好車 讓世界充滿愛"的品牌理念,整合廣汽集團資源與經驗,堅持自主創新,致力於開發適合國人駕駛習慣與道路特點的車型。
傳祺的成功誕生填補了廣汽集團的產品空白,擴寬了廣汽的產品厚度,也有力彰顯了廣汽研發能力。再者,經過多年與國外品牌合資的經驗,國內車企的工藝、研發、品牌管理水平雖有質的飛躍,但是品質形象的缺失,已成為眾多國內車企難以逾越的發展障礙。未來10年,國內車企將不可避免的改變一味追求效益和成本的發展模式。換個角度,便是自主品牌的成功與否,關系著一家車企未來幾十年的發展。
(圖/文/攝: 問答叫獸) @2019
⑷ 漲知識!世界500強的印度塔塔有多厲害如今捷豹路虎值多少錢
相信很多網友對路虎和捷豹都很熟悉。不過,這兩個品牌的車型在中國的口碑並不好。前兩年,路虎車主為了維權,封鎖了他們在中國的總部。盡管車主在怎麼維權,聲譽再不好,但他們在中國還是賺了不少錢。事實上,收購路虎和捷豹這兩個汽車品牌的印度塔塔集團非常強大,汽車只是他們的生意之一。
在收購之時印度塔塔只花費了23億美元,雖然說銷量下滑讓捷豹路虎的估值現在下降到了110億美元,但是相比起當年收購時的23億美元來說還是穩賺不賠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印度汽車是左舵還是右舵
右舵。印度車輛是右舵左行,司機伸出右手錶示要右轉,乘客伸出左手錶示左轉。
在右舵車,左側行駛的國家有英國、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澳大利亞、紐西蘭、泰國、香港、愛爾蘭、馬爾他、新幾內亞、斐濟、湯加、諾魯、牙買加、蓋亞那、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南非等三十多個國家。
拿汽車來說,印度車輛是右舵左行,司機伸出右手錶示要右轉,乘客伸出左手錶示左轉。這些都簡單好理解,還有復雜的,比如你開車的時候看到前車有一隻手伸出來上下搖擺,你就要仔細分辨了:如果是手心向下按。
那就是提醒後車他要向招手這邊變道了,你別超車;如果手心向上抬,那是告訴你可以從招手這邊超車。這些手勢可是印度交通規則中明明白白寫著的,考駕照的時候是需要考的。
一般的車輛剮蹭,雙方常常連車都不下,擺擺手就各走各路了。在印度,學車是可以用自家車,請教練坐在副駕駛位置直接上路學的。筆者妻子開始學車的時候,有時會跟別的車發生點小剮蹭,但從沒有被追究過。
⑹ 印度尼西亞與新幾亞巴布內亞國界線為什麼是直線
新幾內亞島在1884年起被荷蘭、德國、英國殖民,三國的勢力范圍的分界線都是直接在地圖上畫出來的,所以基本上都是直線。1906年英屬新幾內亞交澳大利亞管理,改稱澳屬巴布亞領地。1949年澳將原英屬和德屬兩部分合並為一個行政單位,稱「巴布亞紐幾內亞領地」。1975年巴布亞紐幾內亞脫離澳大利亞獨立。
橙色:荷蘭,紅色:英國和深灰色:德國,新幾內亞1884年至1919年殖民地圖。
⑺ 汽車maruti 是哪國的求詳細資料。
印度汽車品牌。
Maruti原本是一個印度品牌,由於沒有技術就和鈴木合作,成立了合資公司Maruti Suzuki。該公司生產所有鈴木旗下的輕型車。
2012年鈴木汽車投資170億盧比在哈里亞納邦羅塔克(Rohtak)興建日本本土外的首個研發中心。
瑪魯蒂在古吉拉特邦工廠投資增開一個新的生產線,並於2015-16年投入運營。瑪魯蒂鈴木公司在哈里亞納邦擁有兩家工廠,六條生產線,年產量至少為120萬輛。
2016年印度最大汽車製造商瑪魯蒂鈴木(Maruti Suzuki)分別在孟買(Mum)與塔那(Thane)開設第99家及第100家經銷店。該公司表示,計劃2017年共開設250家Nexa經銷店。
(7)印度的車為什麼叫直線擴展閱讀
瑪魯蒂鈴木2015年7月宣布已經在六個月內實現100個樣品店的建立,與其欲進駐高端車市場、促進產品多樣化的策略相一致。
瑪魯蒂樣品店創建的意義在於 使高端車消費者獲得現代購物體驗。瑪魯蒂鈴木公司還計劃至2020年在Naxa銷售網路下實現其高端車年銷量達200萬輛的目標。
Naxa銷售網路發售的第一款高端車型S-Cross自2015年8月發布以來售出約17,000輛,未能成功突顯瑪魯蒂及經銷商們投資該銷售網路的價值。
⑻ 印度街頭,那些往來穿梭的奇葩汽車
➤ 「每次在街上看到這些車,都感覺眼睛收到了侵犯。」
這句話是一位印度網友,在 汽車 論壇上發出的吐槽,他指的並非某一款車型,而是目前在印度市場非常火的一類車——4米內小型三廂車。
之前只聽過印度街頭的奇葩小吃辣人眼睛,沁人腸胃,把街頭的 汽車 都上升到了眼睛受侵犯的程度,還是頭一回聽說,這讓我們立刻意識到有必要聊聊這個話題。
小夥伴們應該大都聽過日本的K-car政策,也就是車身長度不超過3.4米、寬度不超過1.48米、且發動機排量有一定限制的微型車。實際上,印度在過去十多年裡,也推行了針對尺寸和排量進行限制的刺激政策,即所謂的 sub-4 meter政策 (即「4米內」政策),但是它所催生出的 汽車 形態,和日本有著天壤之別。
印度獨特的 汽車 刺激政策,都催生出了怎樣的車型?為什麼有網友吐槽它們「辣眼睛」?今天這篇文章,車轍君就帶大家好好認識下印度市場上的那些奇葩車型。
如上所述,印度是一個經濟相對落後而人口密度奇高的國家,為了減少對進口石油燃油的依賴、同時緩解日益嚴重的交通擁堵,印度政府在2008年推出了一項針對4米內小車的刺激政策。
政策很簡單,車身長度超過4米的施以重稅,4米以內的車型大幅減稅,而除了尺寸之外,這項政策還包含了對汽油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的限制,排量在1.2升以上的汽油機和1.5升以上的柴油機車型,也會被施以高昂的稅費。
具體的稅費差距有多大呢?如果一輛車同時滿足長度和排量的限制,廠家只需支付8%的消費稅,而車長一旦超過4米,稅率就飆升到 20% ,而如果發動機排量也超標,則會進一步上漲到24%。
以本田兩款車型距離,City S和AMAZE S都採用了相同的發動機,但前者車長達到4.5米左右,起售價高達80萬盧比(約合7.6萬元),而車長卡在4米以內的AMAZE S,起售價只有50萬盧比(約合4.7萬元)。
看到這,大家應該明白印度廠商在推出新車時,受當地政策的影響有多大了吧。在這種政策下,印度市場最暢銷的車型,會是什麼樣呢?
我們知道印度是一個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的人口大國,人口密度甚至比我國還要高,再加上整體經濟發展較為落後,道路基礎建設也不夠完善,所以廉價的微型、小型車,就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車型。
具體都有哪些呢?我們看看2019年印度市場的 汽車 銷量Top 20榜單:
銷量前20名中, 瑪魯蒂鈴木 (鈴木在印度的合資公司)一家獨大,占據9席,緊隨其後的現代 汽車 有5款車型上榜,而在我國比較強勢的豐田、本田,各自只有一款車擠入前20,大眾則無一款車型上榜。
表格中的車型類別,按照的是我國的劃分標准,上榜車型中有兩廂車、有三廂車、有SUV也有MPV,但在這些車型中,除了現代Creta、瑪魯蒂鈴木Ertiga和豐田Innova Crysta之外, 其餘17款 車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車身長度不超過4米。
4米是什麼概念呢?以我國市場的車型舉例,大眾小型兩廂車Polo Plus,車身長度4053mm;寶駿最便宜的小車310,車身長度4032mm;吉利的小型SUV繽越,車身長度4330mm;已經停產的合資最便宜的三廂轎車賽歐,車身長度4300mm。
而印度市場銷量前20的車型中,無論是兩廂車、三廂車還是SUV,絕大多數的車型長度,都比上面這幾款車還要短。國內市場車長不超過4米的車型,基本上也只有奇瑞QQ、比亞迪F0以及鈴木奧拓這類已經停產、或瀕臨停產的微型車了。
看到這,聰明的小夥伴已經能察覺到不對勁了,如果說兩廂微車能做到4米內的話,印度Top 20車型中那些三廂車、SUV甚至7座SUV,是怎麼做到4米內的呢?
印度的4米內政策一出,當地本土最大的 汽車 廠商 塔塔 ,馬上就作出了響應。
在2008年,塔塔基於Indigo車型推出了Indigo CS,它的定位介於三廂轎車與掀背車之間,最終還是被劃到三廂車類別中,而3998mm的車身長度,讓這款車成為當時全球最短的三廂轎車。
號稱小車之王的鈴木,也不甘示弱,它原本在2005年就推出了雨燕的三廂版,在印度命名為Swift Dzire,不過這款車雖然外形也有點奇怪,但它的誕生僅僅是為了滿足印度消費者對於三廂車的需求,並非為了4米內政策而研發。
不過到了2012年,瑪魯蒂鈴木推出的第二代Swift Dzire,就完全是應對政策的產物了。它的後備箱被硬生生砍掉一截,硬是把車長做到了3995mm,滿足了最低稅率車型的要求。
實際上,因為印度消費者大多每個家庭只能承擔一輛 汽車 ,對於後備箱的儲物需求也很大,所以和我國一樣,印度消費者也非常青睞三廂車。
於是,除了對現有三廂車的屁股進行切割,從而把車長做到4米內之外,一些車企也會在兩廂車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小屁股,從而打造小三廂車。
現代的Grand i10就是一個例子,這款兩廂微車原本的車身長度為3765mm,現代在這款車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小"屁股",使得車長達到了3995mm,恰好滿足4米內的要求。
除了轎車之外,印度的車企也會在MPV上"動刀子"。例如馬恆達一台名為Xylo的8座MPV,本身車型就不大,長度只有4520mm,但為了享受4米內小車的稅率優惠,馬恆達在它的基礎上,把C柱之後的部位削掉一大截,長度做到了3985mm。
而就是這樣一台車長不足4米的車型,內部依然容納了7個座位。如何做到的呢?很簡單,就是在後備箱里放一對面對面的座椅:
實際上,馬恆達不僅推出了這種類似MPV的七座小車,就連SUV上,也在4米不到的長度里裝下了七個座椅:
Bolero是馬恆達生產的一款造型非常硬朗的SUV,看起來頗有賓士大G的風采,給人的觀感也像是一台中大型硬派越野車。而實際上,這款車的長度只有3995mm,比吉利繽越要短335mm,Bolero的寬度也只有1745mm,較比亞迪的元SUV還要窄10mm。
也就是在這樣一台車里,馬恆達依然給它塞進去了7個座椅。
看到這,你可能會覺得這也沒啥大不了的,不就是在後備箱里裝倆座椅嘛,車長不足4米,能像我們的MPV一樣做出三排正規的座椅,那才了不起。
實際上,還真有。
去年8月份,雷諾在印度推出了一台名為Triber的車型,單看圖片的話,大家應該覺得這是一台小型的SUV或跨界車,而它的定位是一台底盤稍高的7座MPV。它的內部結構,是這樣的:
沒錯,一台正兒八經的三排座MPV,如果看下面這張圖的話,大家可能會把它看成一台中型以上的MPV:
但是,這台車的長度比大眾Polo還要短,只有3990mm,寬度也只有1739mm。作為對比,比亞迪的緊湊級MPV宋MAX,車長4680mm,比Triber長了690mm;寬度1810mm,比Triber寬了71mm。
宋MAX的整體空間表現,已經比較局促了,印度市場上這台雷諾Triber坐進去有多酸爽,也就能想像出來了。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 汽車 市場,也會產生形態各異的 汽車 類型。
有意思的是,印度的sub-4 meter政策和日本的K-car政策頗為相似,但催生出的 汽車 形態卻大不相同,尤其是不到4米長的小三廂車,在外觀比例上顯得很不協調,與日本市場呆萌可愛的K-car形成了鮮明對比。
背後的原因,和當地的經濟、習俗和交通基礎設施都有很大的關聯。看到印度市場上這些奇葩車型,你是否覺得身在中國是很值得慶幸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