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格鬥是怎麼回事

印度格鬥是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2023-01-02 16:44:20

1. 印度武術卡拉里帕亞特是什麼打得過中國功夫嗎

打不過,看看印度被英國人統治了多久就知道了~

實際上,任何格鬥術,都要看練習者的水平,同一各種拳法,也得看誰用.技法死的,人是活得.

卡拉里帕亞特從理論上說源於「特努爾吠陀」。「特努爾吠陀」是古代印度婆羅門教最根本的經典吠陀中「夜柔吠陀」的一部分,是記載搏擊術的經典。
卡拉里帕亞特的發祥地是南印度喀拉拉邦,並主要在該邦流傳。「卡拉里帕亞特」意為在卡拉里或訓練場進行的搏擊訓練。「卡拉里」一詞源於梵文「卡路里卡」,即軍事訓練場地。
歷史文獻對於卡拉里帕亞特的形成有些不同的說法。一般認為卡拉里帕亞特形成於9~12世紀喀拉拉的北馬拉巴地區。當時卡拉里帕亞特已經成為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軍人和青年男人的必修課程。當時喀拉拉分成許多小的封建公國,彼此間爭戰紛繁。在這種社會環境中,作為一種搏擊術和身體訓練的手段,卡拉里帕亞特得到很大的發展。當時經常舉行比武,能參加比武被看成是一種榮譽。在印度的農村,池塘和寺廟是必不可少的。在喀拉拉的農村,卡拉里同樣也是必不可少的;村裡的男孩女孩到了一定年齡,便加入卡拉里接受啟蒙訓練。

2. 求印尼武術"潘截賽拉"的資料

印尼武術:潘截賽拉術的幾種致命性武器

00奎期刀

00奎斯刀是印度尼西亞一種很具特色的民族武器,是印度尼西亞古老的武器文化的具體體現。在印度尼西亞群島任何一個地方都有人使用奎斯刀的場景,在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也可以見到這種武器。它是印度尼西亞古代的英雄和國王身上佩帶的珍器,也因為這一點,印度尼西亞人認為奎斯刀是美麗與勇氣的象徵。後來,蘇丹要印度尼西亞的最著名的刀匠為他鑄制了一把奎斯刀,並將奎斯刀稍稍作了變形設計。奎斯刀的刀片是由特殊的鐵焊接而成小錘子的形狀。傳說,第一把奎斯刀製造於公元230年。早期的奎斯刀形狀如葉,叫做帕斯波蒂或帕斯·帕騷,都為刀子的意思。帕斯波蒂還有死的意思,可見奎斯刀的厲害。印度尼西亞人將古奎斯刀作為傳家寶或是還願物,還有一些古奎斯刀被認為具有很大的魔力。在麥加帕特的年代,大馬士革的刀片焊接技術已經開始淘汰,使用鎳鐵和隕鐵將三條金屬棍焊接在一起的焊接技術被發明出來。這種焊接技術可使堅硬的金屬刀片變形成為彎曲程度不一的樣子,便於習武者給敵人造成局部的多面受阻,以打擊敵人,保護自己。有時,為了使奎斯刀達到致命的效能,習武者故意讓刀片生銹,甚至在刀面上塗毒葯以達到制服敵人的目的。

00銳截刀

00「L」形狀的銳截刀的刀片有3~10 英寸長,刀片用白鐵或黃顏色的金屬製成。銳截刀有著類似水牛角一樣的刀鞘。類似手杖的抓柄讓習武者做踢刺動作時不易脫手。因為印度尼西亞的阿簡人總是赤腳,所以,這種既堅硬又彎曲的非常適合用於踢刺的刀子使用起來並不困難。初學者總是在他的腳趾上夾一根棍或走或跑以練習腳趾的持刀能力。這種練習要持續到練習者能用腳趾熟練地握刀為止。刀片一般由腳的大趾和二趾夾持,刀尖向前,刀柄的彎曲部由其他的腳趾夾持。有些時候,習武者還反抓刀片,以彎曲的刀把去刺勾敵人的腹部和腹股溝部。銳截刀也可抓在手中刺對手的肋部。

00各勒克刀

00幾乎所有的印度尼西亞潘截賽拉術大師都使用各勒克刀,尤其在西爪哇,人們都用各勒克刀。各勒克刀的刀片長度在12~24英寸,有時候,習武者會在刀片上塗蠍子或眼鏡蛇的毒液以增加打擊能力。各勒克刀的練習者在訓練早期以加強手和腕部的力量為主,練習者要用大拇指和食指甩動一個裝滿沙子的瓶子。當練習者被允許持各勒克刀時,他們就開始砍香蕉樹和竹竿,直至他們能熟練地使用各勒克刀。與其他的森林砍刀的特點一樣,各勒克刀的刀面也不對稱。

00皮沙·包提刀

00皮沙·包提刀是印度尼西亞人廣泛用於廚具的具有多種用途的刀子。它的刀片長度不超過7英寸。這種刀在印度尼西亞許多的商店都被公開出售。街上的小販、水果商、屠夫等等都攜帶有這種刀。皮沙·包提刀不但用於日常生活中,在打鬥中也有許多優點。因為皮沙·包提刀用途廣泛又便於購買,許多的潘截賽拉術大師都用這種刀教授學員,練習武術。

00帕迪克刀

00帕迪克刀是賽拉白地區的人使用的打鬥武器,刀身長5~7英寸,南賽拉白的布格人多使用這種刀。布格人的斗式強調向心臟、胃、腹部、腎區作快速而致命的打擊。所以,布格人練習武術時總是在腰間圍一條腰帶以避免對打時練習者受傷。有時候,布格人也在帕迪克刀上塗毒葯。

00薩雷銳刀

00薩雷銳刀的形狀像個問號,曼蒂爾人使用這種習作鐮刀割草喂牛,薩雷銳刀也被曼蒂爾人用作自我防衛。因為薩雷銳刀的柔韌性,敵人很難逃脫薩雷銳刀手的打擊。又因為薩雷銳刀富有多方面的進攻性,敵人也很難搶奪到薩雷銳刀。薩雷銳刀很鋒利,可用於劈砍頭顱。

00托巴克

00大多數的潘截賽拉武士都用托巴克,托巴克就是長矛。早先,印度尼西亞人常在馬背上和遠距離的地面打鬥中使用托巴克。

00現今,大多數傳統的印度尼西亞長矛僅是作為裝飾物掛在家中。就在1945年,印度尼西亞人還用長矛反擊日本侵略者。長矛由削尖的竹竿製成,這種長矛可使受害者慢性死亡。印度尼西亞長矛可以有效地抵禦敵人的刺刀。

印尼武術:Silat(Pancak Silat)源於印馬群島
00Silat(Pancak Silat) 格鬥術起源於印馬群島(包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
坡和汶萊),在印馬文化與歷史中擔任著重要角色。
00印馬群島地理條件的多樣性以及各區域不同的文化特色使得Silat格鬥術的形式也多
種多樣,比如在地形比較滑的地區流傳的Silat會採用比較低的站立姿勢。
00Silat格鬥術在20世紀初期被引入到歐洲,70年代末期在英國開始公開傳授。這是一
種防守型的格鬥術,老少皆宜,也適合完全沒有武術基礎的人習練。
00Silat 格鬥術以人自然的本能的動作為基礎,它可以提高人的平衡性,降低動作的能
量消耗。你也可以把它作為一種健身手段,一種肢體藝術,一種世界現存的為數不多的完
整的傳統武術來練習。

3. 古愛琴搏擊求,帕馬休格鬥術,古印度武術,分別是什麼

您好,非常榮幸為您解答問題~我也是一名搏擊愛好者,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古愛琴海搏擊術就是古希臘式搏擊,也叫潘克拉辛,其英文為Pankration。這項競技基本上已經消失於人類的舞台上,目前人們對古希臘式搏擊的相關知識是來自於歷史與考古資料。
帕馬休格鬥術其實也屬於古希臘式搏擊技術,是由一種早期的戰場格鬥術發展而來,這種戰場格鬥術名叫「帕馬休」,斯巴達人是這種搏擊術的集大成者。
至於古印度武術,包涵的內容就比較寬泛了,而且就像是少林、武當一樣,古印度的武術受到本土宗教尤其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影響較大。卡拉里帕亞特從理論上說源於「特努爾吠陀」。「特努爾吠陀」是古代印度婆羅門教最根本的經典吠陀中「夜柔吠陀」的一部分,是記載搏擊術的經典。 其發祥地是南印度喀拉拉邦,並主要在該邦流傳,意為在卡拉里或訓練場進行的搏擊訓練。

4. 什麼叫格鬥

格鬥 格鬥(搏擊) 何為格鬥術(搏擊術)?具有攻擊、防禦、閃躲的技法就是格鬥術(技擊術)。 格鬥(搏擊)是一項古老的技能。說它是技能,是因為它的目的和絕大多數運動的宗旨相左。不管格鬥有多少種功效,健身也好,防身也好,它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快、最狠、最有效地擊斃對手。聽起來讓人有些毛骨悚然,但只有認清了格鬥的實質,才能正確地理解和分析格鬥理論、比賽和訓練中的一系列問題。 力量是格鬥的重要因素,中國武術有言「一力降十會」。但力量並不是格鬥的決定性因素。格鬥擁有一套完整的訓練理論,如果不能深入領會它的精髓並將其貫徹到訓練中,縱有再大的力量也是枉然。反過來說,在雙方擁有相近的技術實力的情況下,力量大的一方取勝的機會無疑增大了許多。 拳擊可能是一般人最具感性認識的格鬥形式。它起源於英式格鬥,英國作為世界上最早進入資本主義文明社會的國家,希望能用一種相對文明的方式體現格鬥的精神。踢擊作為攻擊力最大的招法,理所當然地被禁止了。摔法、反關節技術也相繼被取消,只有最基本,並且也是殺傷力最小的拳法被保留下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由於拳擊被認為是最「文明」的格鬥形式,它開展得最為普及,還順利地進入了奧運會,相對發展水平最高。今天,即使是這項最安全的格鬥形式,仍然有可能給參加者帶來嚴重傷害。 職業拳王很多都具有強大的力量,唯此才能在頂級職業拳壇立足。那些著名的重拳手都無一例外地重視力量訓練,喬治福爾曼深蹲494公斤,硬拉312公斤,卧推148公斤。邁克泰森深蹲487公斤,硬拉305公斤,卧推137公斤。倫諾克斯劉易斯深蹲483公斤,硬拉311公斤,卧推116公斤。喬路易斯深蹲474公斤,硬拉298公斤,卧推113公斤。腰腿力量對於重拳最為關鍵,因此深蹲是職業拳手的重要訓練項目。應該說,在訓練項目眾多的情況下,能在這些力量專項訓練上取得這樣的成績,是非常不容易的。 柔道是第二個進入奧運會的格鬥項目。柔道由柔術發展而來,有投技、寢技、擋身技三類技術。其中擋身技主要包括一些踢打動作,也是出於安全的考慮,被從奧林匹克柔道中剔除出來。柔道看似與摔跤相近,實則有根本區別。前者是經過刪減的格鬥項目,而後者則是典型的角力項目。由於柔道靜力性動作多,對力量的要求比拳擊更高。史上的一些柔道名家都以力量著稱。如山下泰裕卧推184公斤,深蹲667公斤。杜耶卧推194公斤,深蹲652公斤。與柔道同根的格雷西柔術,在曾經忽視摔法及反關節技術的搏擊界,一度曾颳起「柔術旋風」。 跆拳道是第三個進入奧運會的格鬥項目。前兩個進入奧運會的格鬥項目都不約而同地迴避了腿法這個殺傷力最大的技術,但缺少了這種最重要的技術,格鬥世界無疑是極不完整的。怎樣既能反映腿法技術,又能保證參賽者的安全呢?跆拳道吸取了擊劍的思想,用一種點到為止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使跆拳道練習者的數量呈爆炸式增長,但也受到了格鬥界人士最多的批評。對他們來說,跆拳道是典型的「秀腿」,將本是重擊利器的腿法變成純粹表現技巧的表演,簡直是「對格鬥精神的褻瀆」。由於出發點就是限制力量,跆拳道並不重視力量訓練。美國的跆拳道之父李俊九,深蹲只有130公斤。 泰拳脫胎於暹羅武術,其根源是中國南派格鬥。泰國拳號稱「五百年無敵」,時至今日仍是殺傷力最大的普及型格鬥。泰拳號稱「八條腿運動」,其拳法並不突出,但擁有兇狠的膝法、肘法,以及異常剛猛的腿法。泰拳的標志技術---橫掃踢,曾使眾多的拳手葬身於鐵腿之下,被踢斷胳膊、踢斷腿的不勝枚舉。泰拳的致命弱點,是拳手對摔法及反關節技術缺乏了解。泰拳的力量訓練思路比較獨特,強調耐力訓練,要求每一擊都集中全身力量,對訓練重量倒不太關心。當然,這種思路稱不上正確,只能認為是一種趣向。泰拳名手亞批勒深蹲233公斤,對於輕中量級選手,已屬不錯。在泰式技術占據主流地位的搏擊界,拳手們用正統的力量訓練方法,獲得了力量更強的腿法。如彼得阿茲深蹲507公斤,體重165公斤的「巨無霸」塞普深蹲達到682公斤。 散手是中國武術的普及形式。為了安全起見,傳統武術絕大多數增強功力的訓練方法,散手都沒有採用。目前散手有「踢、打、膝、摔」四項招法。散手腿法受到的批評最多,由於指導思想首先關注的是安全問題,腿法力量受到了最大的限制。這一點滲透到散手比賽規則、戰術思想和訓練的方方面面,盡管從來沒有過明文禁止腿法重擊,但不可否認,散手腿法在殺傷力方面和傳統武術有天壤之別。摔法是散手的殺手鐧,在以拳腳為主的普及型格鬥界,散手摔法讓很多門派的拳手感到不適應。散手目前仍不太重視力量訓練,力量訓練的方法還不太科學,因此散手缺少重擊選手。2000年散打王柳海龍,深蹲175公斤,卧推100公斤。 中國傳統武術源遠流長,門派眾多,技術豐富。在攻防技術上,傳統功夫講究「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在發力技術上,傳統武技講究「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指出「練腿為本」。傳統武功對力量的作用有清晰的認識,自古就有「千斤閘」練法,拳手可以進行深蹲、腿舉、推舉等多種訓練,再配合石擔、石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力量訓練體系。古代武術名家認為力量和技術對於武術同等重要,不可偏廢。功夫大師白玉峰能深蹲600多公斤,張全一深蹲560多公斤,其他武術名家也都有出色的力量紀錄。武術特別重視功力訓練,因此訓練周期比現代格鬥長得多,再加上偽氣功等一些騙術魚目混珠,今天武術界呈現出一種特別混亂的局面。有識之士早已大聲疾呼,武術如果再不正本清源,就有可能被江湖把式吞沒了。 空手道是日本的主流格鬥項目,以兇猛的前踢和變化多端的手刀而著稱。空手道最早發明了「寸前即止」的比賽方式,大大增強了比賽的安全性,但拳手的攻擊力度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大山倍達曾在美國颳起「一擊必殺」的「空手道旋風」,他創立的極真會也一度被稱為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腿功。但是,空手道在與泰拳長達幾十年的車輪大戰中,最終結果是一敗塗地,很多空手道拳手被泰式掃踢擊昏甚至被踢斷胳膊,而在表演中經常斷磚碎石的空手道前踢卻表現不佳,直接導致了日本式泰拳---踢拳道的誕生。但是,日本的搏擊文化有著深厚的基礎,近年來風靡全球的K---1大賽,集中了全世界的主流格鬥高手,堪稱格鬥界的節日。空手道採用的是主流的力量訓練方法,大山倍達深蹲611公斤,卧推148公斤,「極真神腿」的就是這樣練成的。 法式踢打術是土生土長的歐式格鬥,其腿法非常突出。當年英式格鬥在與其長期的車輪比賽中,幾無勝績。時至今日,在歐洲很多自由搏擊選手身上,仍能看到法式踢打術的影子。除此以外,巴西、印度和非洲很多國家,都有傳統的格鬥形式。尤其是巴西腿法(卡波拉),在世界搏擊擂台上也佔有一席之地。 談到最殘酷的格鬥比賽,非黑市拳賽莫屬。黑市拳賽並不是一種格鬥術,而是一種格鬥比賽。黑市拳賽將格鬥術的健身、表演等功能統統剝離出去,只保留了赤裸裸的殺人技藝。一向在地下發展的黑市拳賽,吸取了世界各國武技中最兇狠的部分,真是名副其實的殺人比賽。它的初級比賽和無限制格鬥非常相似,選手們能夠充分發揮踢、打、摔、反關節等各項技術。高級比賽幾乎是清一色的腿法強攻,比賽的致死率之高、比賽時間之短都十分驚人。黑市搏擊賽對力量極為重視,深蹲是拳手們的必修課。黑市拳王都無一例外地擁有強大的力量,如尤里波雷夫卧推160公斤,深蹲645公斤。 當今歐美有一種「無限制格鬥賽」,它從賽制、規則、監督各方面保證比賽的安全性,所以選手的傷亡很少。無限制格鬥中可以採用踢、打、摔、反關節等各項技術,比傳統的空手道、泰拳等項目的技術更全面,有利於選手形成全面的技術。 「格鬥」的意思 :就是最快、最狠、最有效地擊斃敵人。切記不可以強欺弱,武者要以德為先! 「搏擊(格鬥)」非游戲,需要很認真對待的! 《格鬥哲學》 體育運動有規則,而對格鬥來說,是沒有規則的 所以為拉迎接格鬥,你應該訓練身體的所以部位 一位好的武術家象水一樣,為什麼呢,因為水是無形的 你不能抓住它,象水一樣,身體靈活,無形 把水倒入杯中 它就是杯子的形狀,把水倒入茶壺中,他就是茶壺的形狀 水可流動,也可以碰撞,像水那樣吧我的朋友。

5. 各國格鬥

土耳其 西班牙 蒙古 希臘非洲 法國 德國 各式什麼特色功夫啊?

土耳其-土耳其摔跤

西班牙-劍術

蒙古-蒙古摔跤

希臘-古希臘式搏擊(希臘搏擊術)

非洲

埃及-埃及棍斗術

蘇丹-努巴摔跤

肯亞-馬薩格鬥術

塞內加爾-塞內加爾摔跤

加那利群島-加那利群島格鬥術

南非-祖魯棍法

法國-擊劍、法國踢打術(法式拳擊)

德國-反恐格鬥術
——————————————————
下面還有很多國家的格鬥術,不知道合意嗎?

【亞洲】
中國-武術(包括散打、截拳道等)

日本-空手道、柔道、合氣道、踢拳道、劍道、居合道、斬道、剃刀道、弓道、躰道、杖道、棒術、短刀術、忍術、相撲、槍術、太氣拳

韓國-跆拳道、韓式合氣道、韓式劍道、花郎道、手搏道、海東劍道、韓式相撲、特攻武術、空拳柔術

泰國-泰拳(包括古泰拳)

緬甸-緬甸拳(斌道)

柬埔寨- 高棉拳

越南-越南拳

印度-印度武術(卡拉里帕亞特)

菲律賓-菲律賓武術(菲律賓拳)

印尼-印尼拳

寮國-寮國拳

蒙古-蒙古摔跤

馬來西亞-馬來拳

阿拉伯-阿拉伯格鬥術

伊朗-伊朗劍術

以色列-以色列格鬥術(以色列自衛術)

【歐洲】
英國-拳擊、自由摔跤

法國-擊劍、法國踢打術(法式拳擊)

希臘-古希臘式搏擊(希臘搏擊術)

俄羅斯-桑搏

西班牙-劍術

愛爾蘭-瑪加格鬥術

冰島-格里馬摔跤

土耳其-土耳其摔跤

荷蘭-荷蘭踢拳

波蘭-特種偵察56連徒手格鬥術

丹麥-四象格鬥術

德國-反恐格鬥術

芬蘭-芬蘭格鬥術

義大利-古羅馬搏鬥術

葡萄牙-葡萄牙格鬥術

羅馬尼亞-羅馬尼亞角斗術

蘇格蘭-蘇格蘭格鬥術

瑞典 -Goshin流拳法

瑞士-瑞士摔跤

烏孜別克斯坦-烏孜別克斯坦格鬥術

【非洲】
埃及-埃及棍斗術

蘇丹-努巴摔跤

肯亞-馬薩格鬥術

塞內加爾-塞內加爾摔跤

加那利群島-加那利群島格鬥術

南非-祖魯棍法

【南美】
巴西-卡波拉、巴西柔術(格雷西柔術)

【北美】
美國-自由搏擊、摔角、海軍陸戰隊格鬥術、印第安格鬥術、愛斯基摩格鬥術、太平洋群島格鬥術

————————————————————————————
補充你的提問。韓國還沒成立 之前是什麼功夫啊?
————————————————————————————
古稱跆跟、花郎道,是起源於古代朝鮮的民間武藝。早在公元688年,新羅王國統一了朝鮮,經濟繁榮,百業興旺,建立了一種「花郎制度」。到真興王時,便創立了「花郎道」。花郎道是花郎制度的組織形式,即將年輕人組織到一起進行武藝鍛煉。其宗旨是「事君以忠,事親以孝,事友以信,臨陣無退,殺身有擇」。以此磨煉人的意志、鍛煉人的體魄,培養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忠君事孝、英勇頑強、無所畏懼的戰士。在一本描寫新羅風俗習慣的書《帝王韻記》中,記載著跆拳道活動。

6. 印巴戰爭的簡介

印巴戰爭是指印巴分治後印巴之間發生的3次戰爭。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由於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發生武裝沖突,戰火延續15個月。至5月底基本平息了動亂。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印巴戰爭的簡介,希望你喜歡。
印巴戰爭的分析
中文名稱:印巴戰爭

參戰部隊:印度,巴基斯坦

戰爭結果:克什米爾喪失了其獨立,巴基斯坦占據克什米爾的2/5,印度占據3/5

時間:1947年10月21日 - 1948年12月31日

地點:克什米爾

人物:蒙巴頓 穆吉布·拉赫曼
第一次印巴戰爭
入侵克什米爾的巴基斯坦力量稱自己為“克什米爾解放軍”,它是一支受巴基斯坦幫助的地方軍,它在戰爭中有一定的優勢:

戰前克什米爾本土的軍隊分散在整個地區來維持當地的秩序,它的部署不適宜抵抗全面入侵。一些克什米爾本土軍隊後來加入了印度軍隊。克什米爾解放軍不斷受到巴基斯坦正規軍的支持,而且隨著戰爭的持續越來越多巴基斯坦正規軍士兵加入克什米爾解放軍。有可能英國軍官幫助計劃巴基斯坦的入侵。

因此克什米爾的正規軍很快就被入侵的克什米爾解放軍擊潰。但是入侵軍未能盡快利用其優勢,印度使用空軍加強克什米爾的抵抗。1947年底巴基斯坦的入侵受阻,除喜馬拉雅山脈高地地區外入侵軍未能繼續進軍。1948年6月在喜馬拉雅山地巴基斯坦入侵軍在列城外郊也被擊退。1948年內雙方未能取得更多的戰略優勢,戰線固化。1948年12月31日雙方達成停火協議。

1947年10月22日至26日

1947年10月22日一支強大的非正規軍從巴基斯坦入侵卡克什米爾,其目標是克什米爾的首都斯利那加,克什米爾軍隊很快被擊潰,通向斯里拉嘎的道路敞開了。局部也發生了克什米爾正規軍倒向克什米爾解放軍的現象。克什米爾土邦主哈里·辛向印度政府求援。印度政府對辛說:只有在辛簽署加入印度聯邦的情況下印度才能夠向克什米爾出兵來保護其聯邦領土。辛立刻簽署了加入印度的聲明。印度立刻出兵克什米爾,抵擋住了克什米爾解放軍的進攻,防止了斯利那加被占。巴基斯坦的非正規軍紀律敗壞,許多士兵在掠奪了被佔領的城市後就回家了,因此巴基斯坦也未能及時加強它的進攻。在巴基斯坦邊境地區的朋區谷的克什米爾退入城市,這些城市被包圍。

1947年10月27日至11月17日

印度軍隊被迅速通過空軍投入斯利那加的防禦戰,很快就擊敗了市郊的非正規軍。在這場防禦戰中尤其印度的裝甲車的側翼行動起了巨大的作用。克什米爾解放軍敗退到巴拉穆拉和烏力,這兩座城市均被印軍收復。在朋區谷克什米爾正規軍依然受困。就在此時吉爾吉特的軍隊倒向巴基斯坦,使得克什米爾解放軍獲得了克什米爾的最北部地區。吉爾吉特受到了奇特拉爾地區軍隊的幫助。奇特拉爾在此前就已經 決定 加入巴基斯坦了。由於奇特拉爾與吉爾吉特之間 文化 與 歷史 的聯系奇特拉爾的首長決定幫助吉爾吉特,出兵克什米爾。

1947年11月18日至26日

印度軍隊沒有追擊被擊潰的克什米爾解放軍,而是向南試圖解朋區的圍,但是這個行動沒有 成功 ,主要是因為偵探不足,對當地的道路的困難的低估。雖然印軍到達了朋區,但是未能達到解圍的目的。另一支從南面過來的解圍軍只到達了克特里,營救了當地的困軍返回,米爾布爾被克什米爾解放軍佔領。

1947年11月25日至1948年2月6日

克什米爾解放軍進攻並佔領了江格,並成功地攻擊了那奧歇拉,對烏力的進攻未成功。與此同時在南部印度成功地解圍尚貝。由於印度軍隊不斷進入克什米爾,戰線開始固定化。

1948年2月7日至5月1日

在南方印軍反攻重占江格和拉賈烏里,在克什米爾谷克什米爾解放軍繼續攻擊烏力。在北部克什米爾解放軍開始圍攻斯卡都。

1948年5月1日至19日

印軍在江格擊退多次受到巴基斯坦正規軍加強的克什米爾解放軍的進攻,在克什米爾谷印軍重新佔領底斯威爾。在喜馬拉雅山高地上克什米爾進展迅速,其滲入的軍隊圍攻列城,攻破卡吉爾,並擊退了一支援救斯卡都的印軍。

1948年5月19日至8月14日

在克什米爾谷印軍繼續進攻並開始向北擴展,攻克克蘭和古拉伊斯,印軍還擊退了一次向底斯威爾的反攻。在朋區被圍的軍隊得以突圍,一都與外交獲得聯系。克什米爾正規軍在斯卡都低檔了吉爾吉特軍隊的進攻,因此吉爾吉特軍隊無法繼續對列城的攻擊。8月奇特拉爾軍隊使用炮兵攻破斯卡都後吉爾吉特軍開始向拉達克進攻。

1948年8月15日至11月1日

此時雙方的行動都開始減少。印軍進攻德拉斯的企圖是唯一的一次大的 軍事 行動,但是失敗。朋區依然受困。

1948年11月1日至26日

此時印度開始占上手,在被圍一年後朋區終於解圍。吉爾吉特軍隊在喜馬拉雅山高地終於被擊潰。印軍一直追擊到卡吉爾,然後因補給困難停止追擊。使用坦克印軍克服了祖吉拉山口重佔德拉斯。這是第一次在這樣的高地上使用坦克,印度的坦克戰術是基於1945年在緬甸獲得的 經驗 總結出來的。

1948年11月27日至12月31日

巴基斯坦認識到它無法獲得任何進展,因此決定停火。聯合國出面調停了一個於1948年12月31日生效的停火協議。但是就在停火前數日巴基斯坦突然進行反擊,割斷了朋區與烏力之間的道路。在再次協商後雙方同意停火。停火條件是聯合國於8月13日提出的一個 決議 ,於1949年1月5日生效。巴基斯坦必須撤出所有它的正規和非正規軍。印度可以保留小部分軍隊維持秩序。同時決定由公民投票來決定克什米爾的未來。

戰爭雙方共有約1500名士兵陣亡。巴基斯坦獲得了克什米爾約2/5的地盤。
第二次印巴戰爭
庫奇蘭恩

面積約1.8萬平方千米的庫奇蘭恩,是印度河入海口附近的鹽鹼沼澤地,由於在雨季大部分地區被洪水淹沒,印度和巴基斯坦從未在這里正式劃定國境線。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地方,竟成了這次大規模戰爭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從1947年至1956年,該地區一直為巴基斯坦控制,巴在此建立了警察哨所。但是1956年印度破壞巴哨所並趕走了巴邊防警察,建立了自己的哨所。1965年2月,印度陸軍在航空兵的支援下突然佔領了庫奇蘭恩的北部地區。3月起,印度以進行“箭頭”演習的名義向庫奇蘭恩地區持續增兵,使地區的兵力達到3個旅,並奪取了巴基斯坦的幾個哨所。

巴基斯坦起初認為庫奇蘭恩是不毛之地,因此,對印軍的侵入只是提出了抗議而未採取實質性的行動。但不久傳出庫奇蘭恩地區可能蘊藏石油及其礦產資源的消息。巴基斯坦坐不住了,遂向庫奇蘭恩地區派出了第8師的兩個旅。在對峙中,雙方發生了對射,沖突進一步升級。印巴兩軍在庫奇蘭恩發生小規模的武裝沖突,由此拉開了印巴第二次戰爭的帷幕。

巴基斯坦又增援一個坦克連進入庫奇蘭恩。為了從印軍手中奪回失去的地方,巴基斯坦的第8師制定了代號為“沙漠之鷹行動”的作戰計劃。27日早晨6點30分,在強大火力支援下巴基斯坦軍向印軍發起了猛烈進攻,並從印軍手中奪回了一哨所。戰斗中,發生爆炸,造成了一些傷亡。印軍在巴基斯坦坦克火力的打擊下,傷亡了大量士兵,被迫向東撤退了30多千米。

經過兩個月的有限沖突,由於庫奇蘭恩地區地勢狹小,水網遍布,不適合大規模的作戰行動,雙方終在英國首相道格拉斯·霍姆的調停下,簽訂停火協議。

印巴在雙方初戰庫奇蘭恩雖然很快就結束了,但戰爭的火種並沒有因此熄滅。印巴在庫奇蘭恩發生的沖突,加重了兩國在領土爭端中的矛盾,表明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經開始恢復了戰爭的爭奪,預示著沖突將發生連鎖反應和將進一步升級。

大滿貫

在印巴雙方簽訂停火協議的當天,印度內政部長發表談話,宣稱:克什米爾是印度的一部分,是“不容 辯論 和談判的既定事實”。這番言論大大激怒了巴基斯坦。大批號稱“自由戰士”的穆斯林武裝人員進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對印軍的哨所、補給倉庫、車隊進行襲擊,以達到迫使印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進行讓步之目的。但穆斯林武裝人員很快被印軍所鎮壓,5291名穆斯林武裝人員被打死。為進一步打擊穆斯林武裝,印軍至8月下旬在停火線一帶集結了6個師的兵力,並越過停火線向巴控區發起了進攻,戰火燃到了巴基斯坦。印軍以兩個師的兵力進攻停火線西側的烏里河以南方向的巴基斯坦軍隊,並奪佔了巴邊防軍的3個哨所。

面對印軍咄咄逼人的進攻,巴基斯坦感到克什米爾局勢的嚴重性。巴總統阿尤布汗主持召開有陸軍司令穆薩、空軍司令努爾·汗等高級軍官參加的作戰會議,會議決定出動正規部隊對克什米爾西部的查木布和喬里安地區的印軍實施反擊。此次反攻計劃代號為“大滿貫行動。”

在精心計劃和充分准備後,“大滿貫行動”正式開始,巴軍炮兵部隊向駐守在查木布和馬達拉的印軍進行了3個小時的炮火准備,6點30分,得到坦克和重炮加強的巴軍第12步兵師,在馬利克的指揮下,向據守查木布的印軍第191旅發起猛攻。雙方在查木布的周圍發生了激烈的坦克戰。到上午9點時,巴軍坦克部隊強行接近了德瓦。9點15分,為了解救查木布的緊張形勢,印軍從馬達拉抽出一批AMX型坦克到查木布,在行進中,遭到了巴基斯坦坦克部隊的阻截。雙方在查木布一帶發生了激烈戰斗,巴軍不顧傷亡,最終在下午2點佔領了德瓦,其先頭部隊抵達了查木布,迫使印軍不斷後退。為了阻止巴軍坦克的進攻,下午4點30分,印軍轟炸機從高空俯沖轟炸,大量地殺傷了巴軍的坦克和步兵。雙方在查木布展開了空前的血戰,幾經拼殺雙方均遭到了巨大的傷亡。

巴軍在進攻查木布的同時,還組織和加強了力量,在查木布北面的馬達拉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印軍步兵進行了猛烈反擊,但是,在巴軍強大的炮火轟擊下,漸漸頂不住了。巴軍前進到距印軍在馬達拉的最高指揮部300碼的地方後,遇到了已經沒有退路的印軍的頑強抵抗。為了阻擊轟鳴前進的巴軍坦克,印軍使用了人體戰術,印軍士兵接近巴軍坦克後,用炸葯包炸毀了沖過來的第一輛坦克後,隨後,又炸毀了第二輛。但是,巴軍推開被炸毀的坦克,繼續發起沖鋒,並且佔領了馬達拉周圍的許多地方,使印軍陷於被動。到下午7點,巴軍在查木布和馬達拉之間已經成功打開了兩個缺口,將印軍分成南北兩個部分。為了免於陷入絕境,印軍將全部兵力撤至德維河西岸地區。

為了扭轉不利局面。印軍在加強地面部隊防禦力量的同時,派出空軍部隊參戰。但由於巴軍“佩刀”式戰機配備有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雷達系統和“響尾蛇”空對空導彈,在空中格鬥中4架印軍戰機被擊落,致使印軍飛機不敢輕易升空。巴軍在葉海亞·汗(他後來成為巴基斯坦總統)的指揮下,強行流過德維河,向喬里安的重要屏障德瑞提發起攻擊。遭到了印軍的頑強抵抗,進展不大。在德瑞提要塞附近,巴軍和印軍展開了生死搏鬥,雙方的炮火和喊殺聲震天動地。經過一番拼殺,次日中午巴軍擊潰在此防禦的印軍第41山地旅,佔領德瑞提。在掃清喬里安的外圍據點後,巴炮兵的火力暴雨般地澆向了印軍陣地,爾後巴步兵在坦克的引導下向喬里安發起了總攻,強佔了喬里安的印守軍支撐不住,開始向後方潰逃。由於戰場混亂和來不及撤退,印軍在喬里安前線遺失了大量坦克。7點30分,巴軍開進了滿目瘡痍的喬里安。至此,“大滿貫行動”告一段落,巴軍不但解了“自由戰士”之圍,還乘勢奪取印控克什米爾約500平方千米的土地,使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門戶洞開。

不宣而戰

印軍在克什米爾兵敗消傳到國內後,引起了印度朝野的極大震動。印內閣連夜召開會議,決定實施一項更為大膽的計劃,開辟新的戰場,即越過印巴邊境線,直接對巴本土發動攻擊。陸軍參謀長喬杜里受領任務後,迅速組織參謀制定了作戰計劃。印軍計劃使用1個軍,即以第15步兵師、第7步兵師和第4山地師分別從阿姆利則、卡哈如、克姆卡蘭三地出發向巴基斯坦的重要城市拉合爾進攻。另外,印軍將第2獨立坦克旅作為戰役後備力量用於縱深作戰。印度的電台播發了一條消息:“德里地區未來48小時將有大雨!”但實際上從天氣角度而言,德里根本沒有降雨可能。這條消息上是印度政府用“暗語”向全體軍人發布的戰爭動員令。

9月6日凌晨,印軍不宣而戰,突然向巴基斯坦發起大規模進攻。“德里的大雨”傾盆而下,鋪天蓋地。而巴基斯坦顯然對印軍這一招毫無准備,一線守軍節節敗退,很快就退到了亞克爾運河邊。亞克爾運河是拉合爾的最後一道天然屏障,如果此地失守,印軍將直搗拉合爾,爾後向巴基斯坦腹地進攻,後果將不堪設想。巴軍決心堅守亞克爾運河,不再後退半步。9月6日,巴總統阿尤布·汗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並向軍隊下達了總動員令。然而此時巴軍的主力尚在克什米爾戰場,國內的陸軍預備隊寥寥無幾,如果單靠現有的陸軍肯定支撐不住,於是巴政府將扭轉戰局的希望全都寄託在空軍身上。

巴空軍共擁有戰機141架,而印度空軍則擁有755架飛機。雙方數量相比,印度空軍顯然佔有5:1的優勢。然而,巴基斯坦的主力戰機為當時較為先進的美製F—86F“佩刀”式飛機和F—104“明星”式飛機,其中“佩刀”式飛機上裝備有AIM—9“響尾蛇”紅外製導空空導彈,而印空軍沒有裝備空空導彈。AIM—9“響尾蛇”導彈能夠在3000米外發射,是巴空軍的殺手鐧。此外,美國人還幫助巴基斯坦建立了兩座高功率的FPS—20型固定式預警雷達站,可掃描200千米的空域,為巴軍提供有效預警。可見,印巴空軍之間的較量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數量型軍隊與質量型軍隊的比拼。

9月6日,巴空軍司令努爾·汗下令出動32架F—86和8架F—104戰機對印本土縱深的5個機場和3個雷達站發動突襲。突襲非常成功,僅在帕坦科特基地一處就擊毀了未來得及起飛的7架米格—21和5架“神秘”式飛機。而在空戰中,F—86又上演好戲,擊落了近10架印軍戰機。遭到重創的印度空軍迅速從縱深機場調來200多飛機,對巴空軍展開全方位反擊。然而經過近兩天的激戰,巴空軍在空中擊落印機19架,在地面擊毀35架,而自已僅損失6架F—86飛機、1架F—104飛機和1架B—57轟炸機,從此印空軍戰機再也不敢輕易上天,巴空軍在奪取制空權的同時,還為地面部隊提供了火力支援,初步扭轉了戰局。由於巴空軍作戰有功,9月7日總統阿尤布·汗通令嘉獎空軍,並將這一天定為巴基斯坦空軍節。

查溫達

不甘失敗的印軍將預備隊第1裝甲師投入戰斗,協同3個步兵師,兵力兩路,沿錫亞爾科特向拉合爾發起強大攻勢。將巴軍壓縮到查溫達地區。查溫達是通向查謨和克什米爾的門戶,距離克什米爾南部中心查謨僅27千米,巴軍以前就是通過這里進入克什米爾參戰。如果查溫達失守,就等於切斷了巴基斯坦和克什米爾之間最重要的聯系通道。

巴軍為了保護戰略要地,准備與印軍在查溫達進行決戰。巴陸軍司令穆薩急令集中所有直升機,以最快速度向查溫達輸送兵力,同時對全國鐵路實施軍管,用軍列將第6坦克師200輛坦克緊急運至該地。印軍為了盡快攻佔查溫達也在調整部署,不斷增調裝甲部隊,在查溫達地區集中了400多輛坦克,准備對巴軍發動決定性攻擊。印巴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坦克大戰一觸即發。

在經過幾天試探性交鋒之後,9月16日,急不可耐的印軍出動坦克近400輛,向查溫達發起攻擊,巴軍坦克也傾巢出動。同時,兩國空軍也在戰場上空展開激烈廝殺,印巴雙方的戰場較量由此進入高潮。此時,巴空軍又佔了上風,迅速掌握了戰場上空的制空權,然後對印軍坦克進行攻擊。巴軍在總結以往飛機打坦克的經驗後,改進了飛機上的彈葯裝置,在每架飛機的機翼下均配有4個可投式吊艙,每個吊艙可帶7枚高爆反坦克彈頭的折疊式尾翼航箭彈,7枚齊射的命中概率為75%—85%。在巴空軍的突襲下,印軍在查溫達地區的坦克遭到毀滅性打擊,整個部隊幾乎癱瘓。同時,巴第6坦克師在空軍的支援下,也越戰越勇,查溫達成為埋葬印軍“百人隊長”式坦克的墳場。戰至夜幕降臨,巴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擊毀敵坦克近百輛,迫使印軍停止了進攻。印巴雙方沿亞克爾運河形成對峙。在拉合爾以南地區和印度邊境重鎮克姆卡蘭,巴軍通過積極的進攻,也取得重大勝利,巴軍不僅在南部擊退了攻入巴基斯坦國境的印軍,而且乘勢推進印度國境內6千米,共佔領了約1200平方千米的印度國土。

塔什干

1965年9月20日,在聯合國的調停下,印度和巴基斯坦於9月23日同時宣布:接受聯合國的調停,全線停火。1966年1月4日至9日,在蘇聯政府的斡旋下,印巴兩國同意撤退到1965年8月5日前所在地區。第二次印巴戰爭就此結束。雙方簽署《塔什干宣言》,一致同意停火撤軍,並宣布不使用武力而是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
第三次印巴戰爭
面對巴基斯坦內部動亂的局勢,印度決定出兵支持東巴獨立。1971年3月,印度內閣、議會和國大黨分別開會,通過了支持東巴建立“孟加拉國”的決議。同時,在印巴邊境集結軍隊,進行軍事演習。7月,又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戰爭計劃。為了尋求 國際 支持,印度還於8月間同蘇聯簽訂了《和平友好合作條約》,並從蘇手中獲得了坦克、裝甲輸送車和地空導彈等武器裝備。巴基斯坦高度警惕印度的戰爭備戰,也進行了相應備戰。到1971年11月為止,雙方的兵力部署基本完畢。印度在東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3個軍部、7個師,空軍12個中隊,作戰飛機200架,海軍艦艇26艘,約17萬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3個師8個旅,空軍20個中隊,作戰飛機300架,海軍艦艇20艘,約30萬人。巴基斯坦在東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4個步兵師,空軍兩個中隊,作戰飛機17架,約9萬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2個師6個旅,空軍20個中隊,作戰飛機200架,海軍艦艇20餘艘,約25萬人。雙方兵力對比,在東巴方向,印軍佔有明顯優勢,巴軍處於劣勢;在西巴方向,兩軍旗鼓相當,印軍略占優勢。

1971年11月21日,印軍向巴基斯坦發起突然進攻,印巴戰爭爆發。23日,巴總統葉海亞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巴軍全力抗擊印軍。戰爭在東巴和西巴兩個戰場展開。印度的戰略企圖是,東攻西守,以奪占東巴為最終目標。巴基斯坦的戰略指導方針則是全力固守各戰略要地,以此粉碎印軍的突擊行動。

在東巴戰場,印陸軍在海、空軍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從東、西、北3個方向,對東巴實施“多路向心突擊”。在東部方向,印軍以3個師及8個營加強部隊的兵力,分3路發動攻勢行動,攻佔了阿舒甘傑、道德坎迪和昌德普爾3個重鎮,打開了通往達卡的門戶。在西部方向,印軍沿西南和西北兩條軸線展開進攻,一路遇到巴軍頑強抵抗,但由於印軍佔有兵力優勢,西南一路印軍攻陷重鎮法里德普爾,對達卡構成威脅;西北一路印軍則幾度破壞巴軍防禦陣線,並經反復爭奪佔領了重要城鎮波格拉,但未能向北發展進攻,因而沒有完全實現作戰企圖。在北部方向,雙方在賈馬爾普爾、米門辛格與坦蓋爾進行攻防作戰,結果,巴軍未能守住陣地,丟失賈馬爾普爾,退守坦蓋爾地區,建立新的防禦。

在三個作戰方向的印軍先後完成對達卡合圍攻擊的作戰准備後,印軍開始向達卡發起總攻。印軍第50傘兵旅首先在距達卡70公里的西北部重鎮坦蓋爾和距達卡30公里的東北要點納西格迪實施空降作戰,一舉切斷了巴軍退路,向南直逼達卡。印軍完成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對達卡的合圍,海、空軍則從海上和空中實施嚴密封鎖,完全切斷了東巴與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聯系。在這種情況下,東巴守軍於12月16日向印軍投降,東巴戰場的攻防作戰遂告結束。

7. 印度格鬥越來越強,竟出重量級世界冠軍

近段時間,著名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原型人物瑞圖·佛加接連擊敗中國名將林荷琴與孟博,並且殺進ONE冠軍賽原子量級世界八人賽的決賽,她也因此成為首位能被中國所熟知的印度格鬥選手。



但實際上,印度格鬥確實在2021年突飛猛進,在重量級比賽中, 印度裔選手阿簡·布拉爾還擊敗了ONE重量級冠軍,前UFC名將「真理」布蘭登·維拉。憑借於此,阿簡成為 歷史 首位印度裔的世界冠軍。



雖然阿簡的水平仍需進一步檢驗,但重量級始終是亞洲選手的短板,能夠在重量級領域擊敗布蘭登·維拉也足以說明阿簡具備亞洲頂級的實力。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瑞圖還是阿簡,他們都是摔跤出身,而且他們兩人都是印度國寶級的摔跤手。


從《摔跤吧,爸爸》也能看出在印度摔跤是十分受到重視的 體育 項目,在東京奧運會中,印度代表團獲得的三枚獎牌中,就有一枚是來自男子自由式摔跤。可見摔跤在印度也算是優勢項目。



而摔跤手在MMA賽場的地位所有拳迷都有目共睹,這也是印度能夠在短時間在MMA賽場得到突破的原因。

8. 請問 古印度搏擊術有哪些

印度南部省份的喀拉拉邦有種叫『卡拉里帕亞特』的武術,據說也是傳承兩千多年了。

9. 印度、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之戰。

1965年印巴沖突的根源要追溯到1947年,當時英國以宗教信仰為線,把印度次大陸分為信奉印度教的印度和信奉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與中國和蘇聯接壤的北方省克什米爾的大多數人信奉伊斯蘭教,然而印度教的首領卻願意加入印度。
在聯合國遏止這場沖突之前,印巴雙方的游擊隊和常規部隊出動,就次大陸劃分的走向打了長達一年之久的仗。依照停火條件的規定,克什米爾地區三分之一歸巴基斯坦管轄,三分之二的地區為印度轄區。在克什米爾省還要安排進行公民投票,以解決其歸屬問題。
然而,公民投票還沒舉行,印度政府卻在1964年12月宣布它管轄的克什米爾地區將成為印度領土的一部分。1965年8月,巴基斯坦游擊隊侵入克什米爾的印轄區,瓦解政府,鼓動革命。接著,印巴雙方的正規部隊介入,一場不宣而戰的大規模軍事沖突升級了。沖突持續了三個星期,而到最後沖突結束時也未完全解決引起這場沖突的政治分歧。

巴基斯坦空軍
直到1956年,巴基斯坦空軍主要還是使用英國的裝備,按英國皇家空軍的編制方式組編的。1956年,美國開始對巴基斯坦進行軍事援助,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這個時期,向巴方提供了許多F-86F型「佩刀」式噴氣機、B-57輕型轟炸機以及F-104A型「戰斗明星」式超音速戰斗機。美國還向巴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武器,包括各種型別的炸彈和AIM-9B型「響尾蛇」式紅外製導的空對空導彈。
六十年代中期,巴基斯坦空軍在馬利克·努爾·汗的指揮下,擁有15,000名人員。下列是巴基斯坦空軍在1965年印巴沖突前夕擁有的飛機:
100架F-86F型「佩刀」式戰斗轟炸機,25架B-57B型輕型轟炸機,12架F-104A型和F-104B型「戰斗明星」式戰斗機或截擊機,12架T-33A型噴氣教練機或對地攻擊機。
巴基斯坦空軍裝備數量最多的F-86F型戰斗機是美國空軍在朝鮮戰爭中使用過的同一型別的飛機。雖然F-86F是亞音速飛機,但它是一種機動性能很高的空中格鬥機,尤其是裝有固定前緣和延長翼梢的F-86F-40,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其機動性能。
巴基斯坦空軍有四分之一的F-86F型「佩刀」式噴氣飛機可攜帶AIM-9B「響尾蛇」式導彈。此種紅外製導的空對空導彈大大提高了飛機的作戰潛力。在執行攻擊地面目標的任務時,「佩刀」式可攜帶多達2,000磅炸彈、火箭或凝固汽油彈。
F-104A型「格鬥明星」式戰斗機是巴基斯坦空軍唯一的超音速戰斗機或截擊機。巴基斯坦人給F-104A型機裝配上推力為15,800磅的J79-11A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後,就比原來生產的A型機上使用的J79-3E-3發動機的推力更大,可靠程度更高。
巴基斯坦空軍攻擊部隊擁有25架B-57B型輕型轟炸機,即英國製造的英國堪培拉轟炸機的改進型輕型轟炸機。
T-33A型噴氣式教練機或輕型攻擊機是美國第一代噴氣戰斗機P-80的雙座改進型飛機。T-33教練機裝有兩挺0.5英寸口徑的機槍,該機可攜帶多達2,000磅重的武器彈葯。
巴基斯坦空軍高標准對所屬人員進行訓練,飛行員接受嚴格的特技飛行、戰術、射擊以及空戰方面的訓練。許多飛行員在與英國皇家空軍和其他空軍部隊的合練中取得了經驗。學員們要在里薩布爾空軍軍官學校接受為期兩年的飛行訓練,他們先是在這里聽課學習,然後再上T-6德克薩斯或哈佛教練機進行基礎飛行訓練。受訓學員在這種飛機上飛行18小時後,再到毛裡布爾空軍基地接受T-33教練機高級訓練。
圓滿完成初級和高級訓練的飛行員再進白沙瓦戰斗機長機飛行員訓練學校接受F-86F型噴氣機的訓練。

印度空軍
1962年與中國軍事沖突之後,印度政府開始實施大規模擴充其空軍力量的計劃。為有效地肩負保衛國家的任務,印度政府進一步強化和充實其訓練計劃,並於1962年下半年決定未來飛機中隊數量要擴充到45個。在空軍中將阿爾讓·辛格的領導下,印度空軍1965年已擁有27個戰斗機中隊和8個轟炸機中隊,每個中隊有戰斗機16架。
1965年印度空軍的總兵力為:
8架米格-21戰斗機或截擊機,118架霍克公司的「獵人」式戰斗轟炸機,80架「神秘」式Ⅳ-A型戰斗轟炸機,50架「蚊蚋」式戰斗機,6架「暴風」式戰斗轟炸機,132架「吸血鬼」式噴氣教練機或戰斗轟炸機和53架「堪培拉」式轟炸機和7架「堪培拉」式偵察機。
印度空軍是由幾個國家的飛機組成的。1962年印度決定購買蘇制米格-21「魚窩」式飛機作為其第一代超音速戰斗機,但是到1965年9月,只有少數幾架飛機參加服役。盡管米格-21截擊機擔負著印度領空的巡邏任務,但它們沒有參加過空戰。
英制「獵人」式MK56亞音速飛機是印度戰斗機中的一支主要力量。此種飛機既用作戰斗機,又當戰斗轟炸機使用。
「蚊蚋」式輕型轟炸機是由英國福蘭德航空有限公司研製的。英國自己並不喜歡「蚊蚋」式飛機具有的輕體的特點,而卻是印度空軍所需要的那種性能高、單價低的飛機。於是,1956年,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獲准開始在本國生產「蚊蚋」式飛機。到1965年下半年,印度用此種飛機裝備了3個中隊,第四個中隊也在組建之中。
盡管這種飛機是亞音速的,但其爬高性能極佳,這是因為其推重比較同代飛機要大,而且加速快,機動性強。「神秘」式Ⅳ-A型機用於擔任對地攻擊任務。為對巴基斯坦購買F-86F型飛機做出反應,1956年首次訂購「神秘」式Ⅳ-A型飛機。
印度一些戰斗轟炸機中隊還裝備有法制「暴風」式平直翼飛機。
「吸血鬼」是印度空軍裝備的噴氣戰斗機中最老式的飛機,專用於擔任訓練、攻擊地面目標和偵察任務。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建造的這種過時飛機是木質和金屬結構的,由一台格貝林渦輪噴氣發動機牽引,最大時速為548英里。
印度空軍主要的攻擊機是英國電器公司製造的「堪培拉」式飛機,該機也可擔任戰略偵察任務。
印度空軍——1965年是陸軍的一個航空兵種——分為三個軍區,即西部、中部和東部三個區域,每個軍區設有空軍指揮部。印度空軍的訓練部和保養部是兩個獨立的機構,對全國各地的責任區實施業務領導。
印度空軍大力擴大訓練計劃,目的是為計劃中的45個飛行中隊訓練足夠的飛行人員。飛行學員開始在印度空軍飛行學院接受HT-2輕型教練機訓練,然後繼續進行85小時的T-6德克薩斯或哈佛型教練機訓練。高級訓練包括飛「吸血鬼」式雙座和單座噴氣機,其訓練時數為兩小時。
印度空軍擁有若干個SA-2雷達制導地對空導彈發射場,用於保衛軍事和工業目標。

沖突
9月1日第一天 在幾次邊界沖突之後,巴基斯坦軍隊進入克什米爾印占區,宣布該區為克什米爾省的一部分。巴軍在兩個團的坦克、大炮和飛機的支援下,以壓倒優勢擊毀了一些印度前沿哨所。
印度空軍出動28架次飛機回擊入侵的巴軍。印度的「吸血鬼」式和「神秘」Ⅳ飛機轟炸了巴基斯坦部隊和補給倉庫,單方宣稱摧毀了14輛坦克和大約30—40部其他車輛。巴基斯坦空軍的兩架F-86截擊了攻擊巴部隊的一個由四機「吸血鬼」式飛機組成的機群,空中格鬥的瞬間,四架飛機全部被擊落。
9月2日第二天 巴基斯坦部隊繼續向印占區長驅直入,佔領了切姆布,深入該區縱深6至8英里遠。先頭地面部隊得到了F-86F飛機的空中支援。印度發言人聲稱在戰斗地區上空的空戰之後,巴基斯坦的幾架F-86F型飛機被迫逃竄,巴空軍卻否認發生了空戰。
9月3日第三天 據印度發言人宣稱,印度已經阻止了巴基斯坦的進攻並給予巴軍以重創。發言人還聲稱,印度6架「蚊蚋」式戰斗機在中隊長普雷維·基勒的指揮下,於切姆布上空截擊了一個巴基斯坦F-86F機群並擊落了其中的一架,另有一架被防空炮火擊落。
巴方承認只有一架F-86F受損,然而同時又宣稱,由約瑟夫中尉駕駛的這架飛機成功地返回了基地;巴基斯坦發言人進一步反駁說,空戰中,印度有一架「蚊蚋」式飛機被擊落,兩架受重傷。空戰之後,巴基斯坦的一架F-104飛機迫降了印度的一架「蚊蚋」式飛機。該機在伯斯魯爾機場降落後,連人帶機,完好無損被巴軍地面部隊俘獲。
9月4日第四天 巴軍向克什米爾印占區繼續進逼,並冒著印軍的猛烈抵抗向前推進了數英里。雙方都出動了飛機攻擊地面目標,印度的「蚊蚋」式飛機在空中巡邏時再次與巴基斯坦「佩刀」式飛機遭遇。4架正在轟炸切姆布地區阿克魯爾大橋的「佩刀」式飛機遭到了似乎像不知來路的4架「蚊蚋」式飛機的突然襲擊。據印度靈通人士透露,「蚊蚋」式飛機擊落了其中兩架「佩刀」式飛機,而巴基斯坦只承認損失了一架,但又稱這架飛機是被高射炮火擊落的。
9月5日第五天 巴軍在坦克、重型大炮和空中突擊的支援下乘勝前進,又攻打了克什米爾的三個印度前哨基地,其中包括喬里安城。印度聲稱有兩架「佩刀」式飛機發射了火箭,先是襲擊克什米爾戰區的外圍目標,而後掃射了阿木里查空軍基地。
9月6日第六天 9月6日這一天,印度陸軍幾個師挺進到巴基斯坦境內並向這個國家的第二大城市拉合爾逼近。這次攻擊深入該城幾英里,目的是分散巴基斯坦的力量,以此減少對克什米爾地區的壓力。印度空軍的戰斗轟炸機和「堪培拉」式轟炸機攻擊了對方的鐵路、軍用車輛以及拉合爾附近的防禦工事,把攻擊區域擴展到了巴基斯坦首都拉瓦爾品第以北約200英里的地方。與此同時,由於巴軍繼續向印度境內推進,克什米爾的戰火有增無減。
巴基斯坦空軍派飛機轟炸了戰區附近的地面目標,還襲擊了印度的一些機場和雷達站。正在執行巡邏任務的印空軍戰斗機截擊了一些來襲飛機,被迫進行空戰。在一次空中遭遇戰中,有3架F-86「佩刀」式噴氣機在執行攻擊印度的亞當布爾空軍基地任務時,剛好要抵達目標,就遇上4架「獵人」式飛機的攔截。巴基斯坦參戰的飛行中隊長阿拉姆在論及約翰·弗里克爾所著的《為巴基斯坦而戰》一書時說:「……我不會忘記,當我命令我方飛機投掉副油箱時,這些全新『獵人』式飛機的表現是多麼出色。『獵人』式也投掉了副油箱,我們開始交戰。戰斗沒有持續多久,經一陣掃射之後,我只見敵人4號飛機搖搖晃晃栽了下去,變成一個大火球,盡管當時還不能肯定我是否將其擊中。這一次,我們在數量上是勢均力敵,但我再也未在這么低的高度以這樣低的速度進行空戰。3架『佩刀』式對3架『獵人』式以低空慢速度飛行,各自設法接近對方的尾部。
「戰前,我們對『獵人』式飛機略有一些了解,由於此種飛機裝有機動飛行襟翼,可能在轉彎上高出佩刀式飛機一籌。在這次遭遇戰中,當我看到我的對手放下襟翼時,我們彼此相距很近,還不到1,000英尺,所以我也放下襟翼,盡管我們的速度比限制速度高得多(限制速度每小時約185海里),我當時的飛行速度每小時約200海里。但是我發現唯一要做的就是放慢速度,在那傢伙後面飛行是不成問題的,因此我再次拉起占據有利位置。
「我們繼續進行尾後追擊,我很快又擊落了第二架敵機。在轉彎過程中我開始拉大約5個過載,但當速度減下來時,我開始拉大約不到2個過載。
「在空戰中,我可以看到其他5架飛機,只見我的一位僚機,『屠夫』艾哈邁德中隊長擊中了他前面的一架『獵人』式飛機,我想是打中了對方的機翼,因為白色的煙霧正在從油箱里冒出來。我們在亞當布爾約40英里的區域內戰鬥了4—5分鍾,我擔心印度可能會派更多的戰斗機至格鬥現場,所以我下令小隊的全體成員返航。」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空軍的另一支「佩刀」式突擊力量在飛往印度空軍基地哈爾瓦拉途中,遇到了數量不下10架的「獵人」式飛機。盡管「佩刀」式飛機在數量上處於劣勢,但三名飛行員與為數眾多的「獵人」式飛機進行了空中周旋,擊落了敵機數架。但是,剩下的「獵人」式飛機最後追上了「佩刀」式。據印度空軍官方就這次空戰的報告說:「在第一次小規模沖突中,一架『佩刀』式飛機被甘地中尉駕駛的『獵人』式擊落」。拉索爾中尉從右側接近,在650碼的距離外開火,而且還呼叫其僚機內布中尉從左邊向F-86飛機發起攻擊。報告繼續說,「拉索爾繼續逼近敵機,從500碼以外的距離再次開炮……。這一次這架佩刀式飛機受到了致命的打擊……,墜落到離機場5—6英里遠的地面成了一片火海。」
內布雖是位新手,但他還是逼近第二架「佩刀」式飛機,從400碼處開火。
「巴基斯坦飛行員……將飛機突然拉起。內布……迅速逼近,距離不到100碼,這時『佩刀』式成了最理想的攻擊目標。當炮彈打中『佩刀』式的左翼,他見機身碎片紛落而下。當最後一架『佩刀』式飛機在空中被擊中墜到地面的時候,頓時煙霧騰起,瞬間變成了一片火海。」
巴方聲稱在這一天的空中和攻擊地面飛機的戰斗中共擊落擊毀印機22架。6日那天夜間,巴基斯坦空軍出動B-57輕型轟炸機襲擊了印度的一些機場,印度空軍也出動「堪培拉」式轟炸機攻擊巴基斯坦機場,以此進行報復。巴基斯坦的一架B-57被高射炮火擊落。
9月7日第七天 第七天戰斗的特點是大規模的空戰。印巴雙方各向對方的全國城市和機場發動了空襲。印度聲稱它的飛機轟炸了巴基斯坦的薩戈達和傑格臘拉空軍基地。
在這天清晨對傑格臘拉的一次襲擊中,6架印度空軍的「神秘」式Ⅳ型飛機突然空襲巴機。據巴基斯坦稱,這次襲擊沒有造成什麼破壞,而有兩架「神秘」式飛機被擊落,一架是被高炮擊落的,另一架是被能做出迅速反應的F-104擊落的。當「神秘」式飛機正要退出戰斗,那架F-104緊急起飛尾隨直追。在與剩下的4架「神秘」式飛機的空戰中,F-104被炮火命中,飛行員跳傘逃生。
攻擊之後,一個由四架F-86F和一架F-104組成的飛行小隊投入了戰斗,掩護機場。駐薩戈達機場的第11「佩刀」式飛機中隊的中隊長穆哈默德·阿拉姆是擔負空中掩護的飛行員之一。在早先的「神秘」式Ⅳ型飛機攻擊的幾分鍾之內,巴基斯坦的地面引導站提醒阿拉姆中隊長注意有6架「獵人」式飛機正接近機場。在一場不到一分鍾的壯觀空戰中,阿拉姆一人單槍匹馬擊落了4架「獵人」式飛機。在《空軍熱心家》雜志上,他撰文寫道:
「我看見4架『獵人』式飛機正在俯沖攻擊我們的機場。因此我投掉副油箱,穿過己方的高炮火力,向敵人俯沖追擊。幾乎就在同一時刻,我發現我後面大約1,000英尺處(305米)還有兩架『獵人』式飛機,因此我暫不去追趕前面的4架敵機,而將飛機拉起,去追擊後面的兩架。前面的『獵人』式飛機突然停止了試圖對薩戈達機場的攻擊,後面的兩架飛機轉向了我。此時我飛的速度比對方快得多一一即我必須每小時約以500海里的速度飛行(925公里/小時),為了避免超越他們,我將飛機拉起,當它們朝印度方向返航時,我從反方向接近……,我捕獲了最後一架飛機,從後面進行俯沖,俯沖過程中我把高度降得很低。『獵人』式飛機比『佩刀』式飛得快,每小時大約只快50海里(92公里/小時),但其加速性能好得多,因而能迅速拉開來。鑒於我是在俯沖,我仍然飛得比我的對手快,而當他飛出航炮射程時,我發射了兩枚GAR-8(AIM-9B)『響尾蛇』導彈中的第一枚……。由於我們飛得太低,我看到導彈打到地上,沒有能夠命中目標。
「薩戈達東部地區有許多高壓線,其中一些離地面只有100—150英尺(30—45米),當我看到兩架『獵人』式為避開一根電纜拉起時,我發射了第二枚導彈。導彈在我前面閃電般地飛出去,但我沒見其引爆。我仍記得當時我要做的下一件事情就是沖到其中一架的前面去,當我回頭看時,發現對方的座艙蓋沒有了,機內的飛行員也不見了。顯然他已將飛機拉起跳傘了,就在這時我看到飛行員正乘降落傘下降……。我已經看不到另外五架『獵人』式飛機了,但我立即想到他們可能減速了……。我還剩下許多油,所以我准備以50—60英里的速度差追上他們。
「我剛好飛越傑納布河,這時我的僚機呼叫發現目標。我也同時發現了他們,五架飛機正以十分整齊的戰斗隊形飛行。他們的飛行高度大約100—200英尺(30—60米),時速約480海里(890公里/小時),正當他們進入我的機炮有效射程之內時,他們發現了我,全都向一個方向脫逃、爬高,然後向左急轉彎,變成了一個緊密的縱隊隊形。當然這是他們的一大錯誤。如果敵機向你沖來,意思是說敵人戰斗機接近於你的距離還不到3,000英尺(915米)時,你就要通報機群立即退出戰斗。
「這是在慌亂之中以飛機的性能極限做的一種機動動作,分散編隊,繞到對手的後面占據有利地位,使自己免受攻擊。然而,印度空軍小隊沒有一個向另一方向脫離,夾擊我們的進擊。他們簡直全部呆在我們的前方不動。
「一切都發生得如此之快。我們全都在進行急轉彎,拉大於5的過載,或正好處在『佩刀』式飛機非常精確的雷達測距射擊瞄準具的極限上。我想我們用不著完成270多度的轉彎(每秒轉彎12°左右),就可將4架『獵人』式飛機全部擊落。在每一種情況下,我的眼光都不離開『獵人』式座艙蓋上的反射點,實際上是進行提前角的修正。
「成為我這次出擊的第五個攻擊目標開始噴出煙霧,接著在約1,000英尺處(305米)翻了個底朝天。我想他正在作劃大圈的橫滾,如果前面的人知道他在干什麼,這對追擊者來說是低空飛行十分危險的機動動作。我幾乎是在翻轉飛行,我立刻意識到我可能追不上他了,於是我改為傾斜飛行,並向下壓機頭。我再次開炮是在很近的距離上,即約600英尺(180米)左右。這一次敵機在我前面爆炸了。四架飛機的飛行員沒有一人跳傘,全部被擊斃。」
和阿拉姆一起飛行的飛行員也目睹了這場壯觀戰斗。阿拉姆是一位經驗非常豐富的飛行員,飛「佩刀」式飛機在1,400小時以上,在與皇家空軍共同執行任務時也飛過「獵人」式飛機,因此他了解對手的實力和弱點。
據巴基斯坦報道,印度空軍擴大了這場沖突,轟炸了該國中東部的達卡、倫格布爾、吉大港、傑索爾等城市和西部的卡拉奇。印度發言人指責巴基斯坦派「佩刀」式飛機襲擊加爾各答附近的加拉欽德機場,有三架飛機被地面炮火擊落。而巴基斯坦沒有詳細說明己方的損傷情況,卻說在空中和地面摧毀了印度24架飛機。印度地面部隊對錫亞爾科特發動了一個營規模的突擊,以減輕來自切姆布前線的壓力。
9月8日第八天 戰斗繼續在克什米爾地區和拉合爾外圍進行,並在加德拉(卡拉奇以東約200英里處的一座邊境城鎮)發生了戰斗。敵對雙方繼續派飛機對地面部隊進行空中支援,並互相襲擊對方的機場。雙方旨在削弱對方空中力量的作戰主要不是靠空中格鬥,而是巴基斯坦派B-57、印度派「堪培拉」式飛機在夜間襲擊對方的機場。印度聲稱在戰斗發生的第5和第6天里,摧毀了巴機21架,己方的損失則很小。巴基斯坦空軍利克·馬利克·努爾·汗少將駁斥了印度人的說法,稱其空軍自9月1日開戰以來擊落印機28架,擊毀地面飛機26架。
9月9日第九天 不宣而戰的戰爭在印巴邊境一帶的好幾個地方展開。巴基斯坦空軍派飛機在夜間襲擊印度的機場,印度空軍則報道說,它的飛機擊中了卡拉奇市內和周圍的目標。巴方發言人反駁了印度擊毀21架巴基斯坦飛機的說法,只承認有5架飛機被對方擊落。
9月10日第十天 據報道,在印度空軍戰斗轟炸機突擊吉大港、傑索爾以及其他目標的同時,戰火漫延到了東巴基斯坦與印度接壤的邊界。在這一帶,印度的警察和軍隊與巴軍交戰。與此同時,西部戰場的地面戰斗仍在繼續,雙方都沒有報道取得重大戰果。進行巡邏的巴基斯坦「佩刀」式飛機和印度的「蚊蚋」式飛機在印度境內的卡蘇爾附近發生空戰,雙方都宣稱擊落了對方的飛機。
據西方軍事情報人員估計,自戰鬥打響以來的十天里,印度空軍損失飛機共45架,巴基斯坦空軍的損失可能稍大一些。
9月11日第十一天 戰斗仍在進行,印巴雙方都增補了新部隊,但沒有哪一方能夠打破僵局。印度空軍聲稱在阿姆利則附近襲擊一個雷達陣地時擊落了兩架F-86F「佩刀」式飛機。
9月12日第十二天 由於印度軍隊為奪取地面戰斗的勝利連連發動攻勢,阿姆利則和拉合爾之間以及錫亞爾科特附近的戰斗進行得更加激烈。雙方都出動飛機支援地面軍隊作戰、進行空中戰斗巡邏以及夜間突擊對方機場。
9月13日第十三天 在有坦克和裝甲部隊參戰的一次大規模戰斗之後,印軍推進到了錫亞爾科特城附近。盡管巴基斯坦軍隊進行猛烈反擊和從空中進行密集轟炸,印機還是成功地掩護和支援了印軍的這次向前推進。「堪培拉」式飛機在夜間出擊,轟炸了巴基斯坦的空軍基地。巴基斯坦發言人聲稱用高射炮火擊落了兩架印機。巴戰斗機和轟炸機也保持不敗,據說在空戰中打落了印度的一架「蚊蚋」式飛機,對己方地面軍隊進行了近距空中支援,同時也轟炸了對方的機場。
9月14日第十四天 至此為止,地面戰斗已顯稍息,但空戰仍有增無減。印度「堪培拉」式飛機在夜間襲擊了對方的機場。巴基斯坦空軍的F-86F和B-57型飛機全天攻擊印度部隊和目標。
巴方發言人承認有一架F-86F在與「獵人」式飛機的空戰中被擊落。但是,發言人聲稱巴基斯坦在前兩天的戰斗中擊落了11架印機,據他們講,兩架「神秘」式Ⅳ型和一架「獵人」式在拉合爾地區被高射炮火擊落,5架毀於地面,8架(含2架「獵人」式)在空戰中被擊毀。
9月15日第十五天 在拉合爾地區出現暫時平靜時,而印軍卻緩慢地向錫亞爾科特推進。前一周,聯合國秘書長吳丹穿梭於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以促其停火。印巴雙方原則上同意停火,但在停火條件上分歧很大。巴基斯坦發言人說,在一次夜間突擊中,一架F-86F攜帶的AIM-9B「響尾蛇」式導彈擊落了印度的一架「堪培拉」式飛機。
9月16日第十六天 雙方軍隊在錫亞爾科特和查溫達附近的戰斗中打得難解難分,但沒有報道取得重大戰績。印度發言人宣稱自沖突發生以來,印軍摧毀了巴基斯坦250輛坦克和55架飛機。巴基斯坦說它已經粉碎了印度最近企圖奪取錫亞爾科特的嘗試,其間摧毀了36輛坦克。巴空軍的「佩刀」式飛機在空戰中再次與印度空軍戰斗機交戰,雙方都聲稱自己取得了勝利。
9月17日第十七天 戰火繼續在錫亞爾科特周圍、拉合爾地區利切姆布附近漫延。印度「神秘」式飛機和「堪培拉」式轟炸機在夜間對巴機場實施阻滯攻擊,破壞其跑道。「獵人」式飛機襲擊戰斗地帶附近的部隊集結地。據報道,巴基斯坦「佩刀」式飛機在通往錫亞爾科特戰斗地區途中,摧毀了對方大量卡車運輸隊車輛。巴基斯坦的B-57轟炸機襲擊了新德里以西90英里處的錫爾薩機場。
9月18日第十八天 隨著聯合國停火協議的即將實現,戰局得到大大緩解。但是,雙方仍在相互進行炮擊,並從空中襲擊對方。進行巡邏的「佩刀」式飛機和「蚊蚋」式飛機在巴基斯坦領土上空發生空戰,結果1架「佩刀」式被擊落。
9月19日第十九天 地面沖突只是斷斷續續在火炮和坦克之間進行,但空戰仍不斷發生。印度出動了若干架次的「神秘」式飛機,在拉合爾地區上空對其地面部隊進行近距空中支援。「蚊蚋」式飛機在巡邏時攻擊了4架F-86F飛機,據說擊落了其中的兩架,而己方安然無恙。巴基斯坦的消息靈通人士承認損失了一架F-86飛機,但又聲稱巴機也擊落了印度的一架「蚊蚋」式飛機,飛行員被巴軍俘獲。
9月20-23日的三天 印巴之間繼續發生小規模沖突,雙方都在進行空中巡邏和互擊對方的領土。9月20日,巴基斯坦發言人宣布,「佩刀」式飛機在拉合爾地區擊落了印空軍兩架戰斗機,己方損失了一架F-86F。翌日,在突擊巴機場之後返航的一架「堪培拉」式飛機被F-104發射的「響尾蛇」式導彈摧毀。
9月22日,印度接受了聯合國安理會提出的停火建議,次日,巴基斯坦也採取了同一行動。

10. 請問「黑市拳」是怎麼回事

世界死亡率最高的格鬥比賽是什麼?泰拳比賽?自由搏擊比賽?無限制格鬥比賽? 這些比賽的死亡率的確很高,但和黑市拳賽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世界頂級的黑市 拳賽幾乎從來都是100%的死亡率。 拳台上,一名拳手一記強勁的高掃踢擊中對手頭部,使他像被砍倒的大樹一樣轟然 倒地。台下的觀眾發出陣陣歡呼。這名拳手不久因腦部嚴重受損死去。這不是泰拳比 賽,也不是自由搏擊比賽,而是黑市拳賽。在這里,這種情景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這就是格鬥界的夢魘---黑市拳賽。很多人拒絕承認黑市拳賽的存在,他們認為黑 市拳賽的存在對於格鬥是一種恥辱。但不論人們承認與否,黑市拳賽都在世界的很多地 方發生。這種游離於正統的格鬥道德以外的比賽形式,其歷史幾乎和格鬥本身一樣悠 久。從美國到非洲,黑市拳賽幾乎出現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何謂黑市拳?黑市拳有兩最重要的個特點:1。獎金高。黑市拳賽的獎金總是比相 同水平的其他拳賽高一些。黑市拳賽不需要納稅,交納各種費用。因為殘忍刺激,很多 富人願意支付高額門票。更重要的,黑市拳賽允許各種形式的賭博。雖然西方的大多數 商業比賽都允許賭博,但黑市拳賽最徹底,沒有任何限制。2。無規則。黑市拳是真正 的「無限制格鬥」,除了不能使用武器,參賽者可以用任意方式擊打對手。越是殘忍的 方式越受到鼓勵,正因為這樣,黑市拳才能調起滿足人們渴望刺激的慾望。 黑市拳賽中傷亡情況極為普遍。在頂級比賽中,幾乎每場比賽都有人受重傷,死亡 率也很高。一旦走上了拳台,就只有兩種選擇:將對手打死打殘,或被對手打死打殘。 既然這樣,為什麼還會有這么多人參加黑市拳賽呢,他們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高額的獎金是拳手參加黑市拳賽最原始的動力。黑市拳賽中沒有其他拳賽中復雜的 賽制,只要連續幾場或勝,拳手就會很快暴富。盡管職業拳王爭霸戰的獎金很高,但與 黑市拳王爭霸站相比仍然遜色。黑市拳賽要求選手掌握純粹的殺人技能,純粹依靠技術 取勝、缺乏殺手鐧的選手是無法生存的。反過來,很多實力型的選手,在其他拳賽中受 到規則限製成績一般,在這里卻能有好的表現。黑市拳賽還會使隱藏在人心底的殘忍心 理得到發泄。絕大多數黑市拳手並不打算長期從事這項職業,他們有著類似賭徒的心 理,總相信自己能贏到最後。有的人比較幸運,適時地離開了黑市拳台,很多人則永遠 地倒在了拳台上。 黑市拳賽是所有格鬥技術的試金石。這種殘忍的賽事至少有一點是其他拳賽想做卻 永遠也做不到的:選擇最實用的技術。任何不實用的技術在這種生死較量中都會暴露無 遺。黑市拳賽有句老話:「任何人都不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正統的格鬥界最不願 承認的一點就是:黑市拳手們的水平確實很高。因為只有他們,是真正依靠自己的拳腳 擺脫死亡的威脅的。米特卡內拉曾是美國黑市拳王,和所有黑市拳手一樣,他也希望自 己能賺足錢後全身而退。可惜他在自己的最後一場比賽中被對手踢中頭部受了重傷,因 而輸掉了比賽。他的老闆認為奄奄一息的他已經沒有利用價值,准備將他殺死。幸好此 時趕上警察抓捕,卡內拉才揀回一條命。警方希望能藉助卡內拉斬斷黑市拳擊組織的大 網。可惜狡猾的黑市拳組織者從不讓參賽者知道過多的信息。警方僅僅斬斷了這張大網 的邊緣幾個小結。 「我們只關心兩件事:金錢和生命」,卡內拉說,「黑市拳手在圈外名氣都很小。 如果不是這樣,黑市拳賽要求我們必須在社會的邊緣生活。我對所謂的榮譽確實也不敢 興趣。那些拳王、泰拳王、搏擊冠軍在我們這里只要幾分鍾就會被殺死。沒有死亡的威 脅,你不可能掌握全面的技術。你必須瘋狂地訓練,把自己變成一台殺人機器。任何訓 練的不足和比賽的疏忽後果只有一個,就是死亡。」黑市拳手必須考慮所有可能發生的 情況,包括掏襠、挖眼、咬喉嚨、折手臂等。「全面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絕招而不全 面是不行的,在拳台上,對手總能找到你的弱點。那一刻,就是你的死期」,卡內拉 說,「但沒有絕招也不行,否則對手就能在幾秒鍾之內殺死你。」與大多數人的想像不 同,黑市拳賽並不總是地面上的貼身肉搏。正相反,絕大多數拳手都傾向於和對手保持 距離,用腿法解決對手。很多黑市拳手都有全面的技術,貼身肉搏往往會兩敗俱傷。卡 內拉說:「這就想俄國人會用遠程導彈襲擊美國,而不會直接派人登陸一樣。當然,前 提是你必須全面。如果你有明顯的弱點,對手一定會攻擊你的弱點。」 雖然黑市拳手要對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作準備。但長期的拳賽證明,規律是一定存 在的,每個人都會使用最有利的技術。在黑市拳賽中,使用最多、最致命的技術是掃 踢,其次是膝撞。這里沒有復雜的技術,但真正實用的技術會被千錘百煉。「幾乎所有 的拳擊種類都宣稱自己有世界上最強勁的腿法」,卡爾帕切克說,「但他們的腿法根本 不能跟我們相比。據說在中國有人能踢斷27英寸的鐵柱。這個力量確實驚人,但如果不 能用在格鬥中,就沒有絲毫用處。安東尼也能作到這一點,但不是為了炫耀踢斷鐵柱本 身,而是為了獲得最可怕的威力。」安東尼馬庫斯在他全部168場黑市拳賽中只有一場 失利,而他的167場勝利中有114場對手被他可怕的鐵腿當場擊斃。沒有人測量過他的鐵 腿力量有多大,黑市拳手們自己也不關心。力量本身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只有勝利才是 重要的。 為了把自己鍛造成殺人機器,黑市拳手必須進行最艱苦的訓練。沒有人敢偷懶,因 為這是要用生命作為代價的。在1998年被搗毀的西伯利亞黑市拳訓練營中,訓練的殘酷 讓拳手彷彿生活在地獄中。他們每天要和野獸搏鬥,用樹干、石頭甚至鋼鐵練習腿法。 不過訓練的效果也很顯著。這個訓練營走出的拳手好象一切感情都喪失了,在拳台上他 們真的是一部殺人機器,讓對手不寒而慄。 除了雙人對打的比賽,黑市拳賽中還有其他刺激的項目:一對多。高水平的黑市拳 手有時會同時面對多名拳手,以展示超強的實力。有時多方還被允許使用棍棒,但單人 一方不允許。馬庫斯曾經戰勝過3名手持鐵棍的拳手,其中有兩人被他當場擊斃。卡內 拉說:「好的黑市拳手的腿就像鐵棍。」此外還有與野獸搏鬥以及群毆。這些項目更像 是對生命的嘲弄。很多正統格鬥界人士對這些項目都深惡痛絕,認為這比古羅馬時代的 角斗還要殘忍。 不管人們是否承認,高水平的黑市拳手確實掌握著世界上最強的徒手殺人技術。正 統格鬥界人士鄙視他們,但在心底里卻對他們感到恐懼。人們很難從感情上接受:最強 的格鬥技術不是出自人們頂禮膜拜的英雄,而是出自這些毫無感情的殺人機器,也許這 就是格鬥最殘酷的地方。黑市拳手不是英雄,他們在人們的心裡更像怪物。他們生活在 社會的邊緣。人們試圖讓自己相信:世界上不存在這樣一群人和這樣可怕的徒手格鬥技 術。但他們仍然存在著。 在大多數國家,黑市拳師都被列入禁止的范圍,但卻是屢禁不止。巨大的經濟利益 和人類殘忍的本能可能是黑市拳市場的源泉。黑暗的拳台上永遠都有拳手在浴血奮戰, 今天的勝利者明天可能就會變成一具屍體。人們在西伯利亞黑市拳訓練營中甚至發現了 十幾歲的孩子,這些小街頭霸王認為打黑市拳是他們發財的最好出路。一個孩子攥緊了 拳頭,目中透出冷酷的光芒,「等在這里賺足了錢,我就在莫斯科買幢別墅。就算不能 成為拳王,以後也不會有人敢惹我。」 皮特阿賓斯拿出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個身體強壯、目光兇狠的中國人正在掃踢鐵 柱。「他就是『唐龍』,我所見過的最兇狠的傢伙。」他艱難地抬起手臂,這條手臂肌 肉已經萎縮。「這就是他的傑作。說老實話,和他比賽後還能活著走出拳台已經非常幸 運了。」當時阿賓斯體重122公斤,而「唐龍」只有91公斤,然而「唐龍」一上場就像 砍柴一樣將阿賓斯掃倒在地。他的「大斧」曾經96次將對手砍倒,而阿賓斯是這些人中 唯一一個後來又蘇醒過來的人。這是拳擊歷史上史無前例的紀錄。 「唐龍」真名叫弗蘭克陳,中國名字叫陳進生,出生在台灣新竹。盡管他喜歡叫自 己「唐龍」,但拳手們都叫他「鯊魚」。任何綽號都不足以說明他的兇殘。陳的名氣雖 不及凱特斯林德、安東尼馬庫斯等人,但這多半是因為他的拳擊生涯太短。但拳擊界將 他統治的時期公認為拳擊史上最黑暗的時期。陳是劣勢和優勢同樣突出的拳手。公正地 說,他的攻擊是整個二十世紀最強的。如果不是因為體力實在太差,陳可能一直打到50 歲。在他的全部獲勝的比賽中,沒有一場超過四分鍾。最強大的拳手在和陳對攻時都顯 得衰弱無比。即使是逃,也很難避開他鋒利的「大斧」。 陳的雙腿事實上比「大斧」還要鋒利。阿賓斯是在和的較量中失利後唯一能夠回憶 場上情況的人。「陳的腿非常隨意,好象能從任意角度進攻。看上去好象隨隨便便踢出 來的,但力量實在太大了。以前我觀看他的比賽總是非常奇怪,他的對手總是非常輕易 地被砍倒,哪怕只是擦到一點。直到我自己被擊中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真是太可 怕了。」 陳出生在一個格鬥世家,他的父親精通中國功夫,陳從小就受到嚴格的訓練。但與 父親不同的是,陳從小好勇鬥狠,喜歡兇狠的招法。「我總是追求最簡潔和有效的招 法。一天只有24小時,我沒時間練習那些軟綿綿的東西。」父親對他的練習內容非常吃 驚,因為他的格鬥純粹是要把人置於死地。陳與人較量時也從不留情面,他認為功夫比 賽中的條條框框「非常愚蠢,是保護弱者」。他12歲時和人比武就險些將對手打死,從 此名聲掃地。陳開始打黑市拳,他的「大斧」讓習慣了拼殺的黑市拳手也感到恐怖。很 多黑市拳手甚至准備僱傭槍手把他幹掉。後來,陳的父親莫名其妙地遭到槍擊身亡,很 有可能和這有關。陳瘋狂地殺掉了6個他懷疑是兇手的人,然後來到了美國。 陳稱自己「充滿了仇恨」,他有一種破壞欲,即使和他站在對面說話的人,也常被 他言語和目光中流露出的兇狠驚呆。但他的日常生活卻非常規律。彷彿是為格鬥而生, 他每 天除了飲食休息,就是瘋狂地訓練。他不沾煙酒,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因為他要始終處 於最佳的身體狀態。陳非常重視力量和擊打威力的訓練,每天都進行高強度的深蹲練 習,用最堅硬的物體練習踢腿,鋒利的「大斧」就是這樣練成的。但他不喜歡有氧訓 練,很少跑步和爬台階。 陳的弱點其實非常明顯:體力嚴重不足。只是因為他的進攻實在太強大,絕大多數 對手根本等不到他體力下降就被結果了。陳的進攻是立體式的,兩只「大斧」以驚人的 速度揮舞,從不吝惜體力。對手經常感到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但這種另人絕望的進攻 並不能持續很長時間。在陳拳擊生涯的後期,已經有一些拳手找到了對付他的辦法。雖 然他們都失敗了,但陳的弱點也暴露無遺。在拳台上,他不是戰略家,不會聰明地分配 自己的體力。可悲的是,他寧可將自己強大的攻擊發揮到機致,也不願抽出時間強化一 下自己可憐的體能。「唐龍」的神話還在繼續,但離終結已經不遠了。 陳的後期精神上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他經常公開宣揚暴力和殺戮,聲稱「自己一 生中最喜歡的事就是在拳台上把對手的腦袋踢爆」。他的訓練也越來越瘋狂和殘忍,有 時甚至連續24小時訓練,而臨近比賽時卻總是無法調整到最佳狀態。陳在一種焦躁不安 的狀態中迎來了和「推土機」克里斯蒂保利。此人也是以攻擊力著稱,但幾乎所有的人 都認為陳會像砍斷一根木柴一樣輕易地結果他。比賽開始了,保利沒有像以往一樣向對 手猛撲過去,而是一反常態,幾乎以百米沖刺的速度逃避著陳的追擊。台下頓時炸開 了,咒罵聲四起,黑市拳台上還從沒見過這樣怯懦的打法。陳的眼睛死死地咬住對手, 兩只「大斧」掄圓了攻擊,但始終無法碰到對手。如果陳停止無效的攻擊,保利根本不 可能有機會。可悲的是,在這場貓捉老鼠的游戲中,貓最終耗盡了體力而任人宰割。10 分鍾過去了,陳在一生中從未和人打過這樣長的時間,雖然他的進攻看上去好象沒有什 么改變。但內行能夠看的出,在這樣高水平的拳賽中,陳最有威脅的進攻已經完全落空 了。保利一記掃腿飛來,如果在5分鍾以前,陳甚至用不著躲避,他那高速的大斧可以 直接迎擊過去將對手的腿砍斷。但是現在,陳卻無法躲避,他像折斷了的木棍一樣直挺 挺地倒在拳台上,就像那些被他砍倒的拳手一樣。 陳的拳擊生涯雖然短暫,卻是拳擊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之一。他蔑視僵化的技術。 他的腿法完全沒有固定的模式,但卻招招致命。他提倡有規律的生活方式,很多有天賦 的拳手正是因為不健康的生活毀掉了自己的前途。他用自身的成就證明了在拳台上力量 和重擊的重要性。但他的教訓也非常深刻。拳手的素質必須全面。如果某一方面特別突 出,可能會在很長時間內掩蓋大量的弱點。但只要有一個弱點,在黑市拳這樣的生死決 戰中,遲早會被對手抓住。在今天,拳手們非常重視體能訓練,負重跑和跳台階幾乎是 每天的必修課。雖然大多數比賽還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結束,但拳手隨著時間的延長體能 迅速下降的現象已不多見。 附:弗蘭克陳(1951~1979)身高1。81米,體重94公斤。卧推125公斤。深蹲585公斤。 戰績:97戰96勝,其中95場擊斃對手。 拳擊界的人喜歡把實力最強的拳手稱為「魔王」,如索尼利斯頓和喬治福爾曼。在 黑市拳場上有一位「地獄魔王」,雖然知名度遠不及以上二人,也從未有人將他視為英 雄,但他的實力卻足以讓讓他的每一個對手從心底里感到恐懼。卡特曼塞爾說:「他的 名字是死神的代名詞。了解他的人,每當提到他的名字,就會無法抑制地顫抖起來。」 168場正式比賽167場勝利,114場將對手當場擊斃。而正式比賽只佔他全部比賽場次的 1/3。這不是天方夜潭,而是血肉之軀產生的威力。 這個人就是安東尼馬庫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拳手。在徒手殺人技巧方面,無人 能與他相提並論。很多人談到他時都感到心情復雜。他是一部令人恐懼的殺人機器,但 在格鬥領域卻無人能達到他那樣的成就。他那令人膽寒的「鋼鐵掃腿」讓對手感到絕 望。每一個黑市拳手在上場之前都堅信自己能夠勝利,這是他們能夠生存下去的前提。 如果你的信心垮掉了,在場上就只能是一具會走路的屍體了。但馬庫斯能打垮最堅強的 人的信心,因為你幾乎找不到他的弱點。幾乎沒有人能突破他的掃腿組成的火力網。每 個人都只有一次機會。只要被他的掃腿擊中,你就只能企求自己能夠保住性命,即使那 些天生的殺手也不例外。頭部和軀干被擊中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就連手臂被擊中後也 多數會折斷。很多人試圖在他起腿的瞬間尋找反擊機會,但在他那驚人的速度和力量面 前,幾乎沒有人能捕捉到稍縱即逝的機會。 馬庫斯來自恐怖的西伯利亞訓練營。他在這之前的情況幾乎沒有人知道。當他離開 西伯利亞的時候,就連最苛刻的教練都對他贊賞有加。他能一腳踢斷27英寸的鐵柱,每 秒鍾踢出4腳,徒手殺死一頭北極熊。他把西伯利亞的嚴寒帶進了美國的黑市拳場。他 的前六名對手幾乎都是被他一招擊斃的,總共花費的時間不超過兩分鍾。整個黑市拳擊 界震驚了。在這里,幾乎每個人都擁有強大的踢技,但像這樣恐怖的威力卻是史無前例 的,甚至超出很多人的想像。他的身價直線上升,開始和一流的拳手交鋒。他的對手幾 乎都是黑市拳擊界最可怕的人物,如賈森雅格布、邁克奎羅特、瓦西里比紹夫,但這些 人都先後倒在了他的腳下。馬庫斯終於有機會面對當時的「魔王」塔克霍根。霍根也擁 有毀滅性的掃腿和令人窒息的攻擊速度。兩人的這場殊死搏鬥持續了接近16分鍾,霍根 最後還是沒能逃脫死神的召喚,而馬庫斯也折斷了右臂和三根肋骨。這場驚心動魄的大 戰宣告了新魔王的誕生,馬庫斯從此代替霍根成為黑市拳手的眾矢之的。 為了在極度危險的黑市拳場上生存下去,馬庫斯一直沿襲著在西伯利亞時的訓練體 系。 每天用400公斤以上的重量深蹲10~15組,用花崗石和鋼鐵練習掃腿,讓手持鐵棍甚 至迦納砍刀的助手陪練,每天訓練超過12小時。在黑市拳場上,最小的失誤也會導致致 命的後果。馬庫斯用這種瘋狂的訓練方法保持最佳的體能和神經興奮度。與此同時,一 批批黑市拳手也在悉心研究馬庫斯的弱點,艱苦地訓練,不斷地向他發起挑戰。但是, 最後倒下的總是馬庫斯的對手。他在對手心目中的形象越來越可怕,已經形成了一種無 形的壓力,讓人談之色變。 馬庫斯的技術體系十分科學。他的技術非常全面,重擊、侵擾、反關節及地面技術 都很出色。但他幾乎從未與對手進入過貼身肉搏的階段,因為他的重擊技術太突出了。 馬庫斯幾乎只使用掃腿這一種腿法,但技術非常完美。經過千錘百煉,他的雙腿已經成 了毀滅性的武器。他的每一個對手在上場之前都會進行周密的戰術策劃,但卻很難奏 效,因為在拳台上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即使是魔王也有弱點,不可能永遠勝利。黑市拳賽最可悲的一點,就是昔日的霸主 多數都用一種最極端的方式退出:倒下。拳手們的攻擊威力太強大,最小的失誤也往往 無法挽回,今天的強者很可能會在明天的生死對決中突然倒下。馬庫斯也不例外。正當 他如日中天的時候,卻在一場拳賽中出現了罕見的失誤,被阿蘭佩迪拉一記重擊擊倒, 再也沒能站起來。佩迪拉使用的,正是馬庫斯最擅長的:掃腿。偶然之中總是隱藏著必 然,佩迪拉很快就以他強勁的實力橫掃拳台,一個新的魔王又誕生了。黑市拳台上的生 死輪回還在繼續。拳手們用一種最極端的方式展示著他們驚人的能量和潛力。雖然很多 人對黑市拳手極度兇狠的攻擊和對生命的蔑視感到反感,但卻無法找到一種人道的方式 與他們匹敵。難道是格鬥殘忍的本質造就了他們? 附:安東尼馬庫斯(1962~1996)身高1。88米,體重102公斤。卧推160公斤。深蹲560 公斤。戰績:168戰167勝,其中114場擊斃對手。 重要比賽:1988年47秒掃腿擊斃「吸血鬼」卡特斯彭尼。 1988年53秒掃腿擊斃「絞肉機」賈森雅格布,馬庫斯的右臂也被踢斷。 1989年2分52秒掃腿擊斃「黑幕」邁克奎羅特。 1989年1分15秒擊昏「眼鏡蛇」恩里克布蘭科,布蘭科左腿被踢斷。 1990年1分37秒擊斃「野獸」瓦西里比紹夫。 1991年15分42秒擊斃「魔王」塔克霍根,馬庫斯的右臂再次被踢斷。 1992年4分21秒擊斃「野獸」瓦西里比紹夫。 1992年5分14秒擊斃「怪物」奧德布朗。 1993年1分17秒擊斃「毒箭」哈曼施威格。 1994年9分32秒擊斃「火山」尤里揚諾夫。 1995年14分20秒擊斃「狼」本傑明門澤爾。 1995年7分26秒被「瘋子」阿蘭佩迪拉擊斃。 側踢之王---里克拉皮德 在大多數人眼裡,印度是個貧窮愚昧的地方,那裡的人面黃肌瘦,皮包骨頭。彷彿 是對傳統觀念的嘲諷,黑市拳歷史上最強大的拳手之一---「撕裂」里克拉皮德是個地 地道道的印度人。在他的拳擊生涯中,曾經109次用他那令人生畏的側踢將對手打進地 獄。他對於和他同時代的拳手來說,是個不折不扣的噩夢。 說起拉皮德,就不能不談到他的教練「魔鬼」威廉拉賽爾。拉賽爾之所以被稱為 「魔鬼」,並不是因為他自己的實力有多麼強大。事實上他從未參加過黑市拳賽,但卻 是拳擊史上最好的理論家和最冷酷無情的教練之一。拉賽爾早年練習拳擊,但成績一 般,心有餘力不足。另一方面,他是個極端主義者,畢生都在追求最強的格鬥術。限制 重重的拳擊遠不能達到他的要求。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成為一名低水平黑市拳手的教 練,從此便如魚得水。他發現自己更希望製造一部真正的殺人機器。 拉賽爾進入黑市拳界後最重要的發現是,格鬥術的強弱只取決於科學的格鬥理論和 高質量的訓練。除此以外,一切越簡單越好。高級黑市拳手的攻擊威力極大,防守相對 就落後很多。比賽往往在瞬間定生死,不允許拳手出現任何失誤。拳手一般都用雙手嚴 密防守,而用雙腳進攻。而拉賽爾只有拳擊的經驗,因此他開始向一名印度拳師學習腿 法。拉賽爾說:「他教了我許多種腿法,但我只學會了一種:側踢。一般格鬥最大的問 題就是技術體系過於復雜,故弄玄虛。事實上格鬥非常簡單,關鍵是訓練水平。」拉賽 爾專心研究側踢以及與之相關的技術和戰術,摸索出很多行之有效的針對性練習。「在 技術全面的基礎上必須深入研究一種技術。各種技術都很精通是不可能的。即使最簡單 的動作也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拉皮德是拉賽爾一生中最出色的學生。他的天質並不出色,力量、協調性都不突 出,但他對拉賽爾言聽計從。拉皮德是個孤兒,從4歲起就在拉賽爾的指導下訓練,很 早就培養出了強烈的求生意識。拉賽爾認為一般格鬥總是或多或少帶有表演的性質,每 場比賽只有輸贏之分。而黑市拳手面對的生和死的選擇,必須去除一切無價值、不實用 的技術,用全部精力投入訓練和比賽,才能生存下去。拉皮德的世界只有格鬥。拉賽爾 研究了瑜珈,並把它運用到訓練中。結果證明非常有效,拉皮德有時一天只休息4小 時,其他時間幾乎全部用來訓練,還能夠保持充沛的體力。宗教信仰也在訓練中扮演著 重要的角色。「宗教狂熱產生的力量有時甚於求生的慾望。里克是濕婆神的化身,因此 他具有毀滅性的力量。」 拉皮德22歲就稱霸印度黑市拳壇。印度是個格鬥大國,很多拳手都有豐富的技術, 但他們卻總是被拉皮德看似單調的側踢摧毀。1962年,拉皮德前往美國,一方面是在印 度已經沒有對手,一方面他也很難在印度立足下去了。在一次街斗中,拉皮德被十幾名 手持鋼刀的暴徒圍住,結果他自己毫發未損,對方卻扔下六具屍體。暴徒們所在的黑幫 頭目下令幹掉拉皮德,幸虧拉皮德的老闆從中干預。雖然暫時逃脫追殺,但印度已不可 能在呆下去了。1962年,他進入美國黑市拳場,很快就殺出一條血路,成為令很多拳手 聞風喪膽的拳台殺手。 拉皮德在擂台上非常兇猛,總是一開場就向對手全力發動進攻,在最短的時間內結 果對手。他的對手很多還沒來得及反擊就被他強大的攻勢淹沒了。他的側踢攻擊范圍很 大,每一擊都有摧毀性的威力。他和「掃腿之王」文斯巴拉克的火拚好似火星撞地球, 讓觀者膽戰心驚。雖然巴拉克最終被摧毀,但拉皮德也身負重傷,很長時間才痊癒。 1968年以後,他開始走下坡路,狀態逐漸下滑。雖然仍保持連勝,場面卻越來越驚險。 1970年,在艱難戰勝「餓鬼」理查希克之後,拉皮德終於退出了拳壇。 退役後的拉皮德來到哥倫比亞,在著名的黑十字叢林訓練營擔任教練。在這片遍布 毒蛇和蚊蟲的熱帶叢林里,他用近乎殘酷的方式訓練著來自世界各地狂熱的格鬥信徒 們。很多黑市拳高手,如「巨蟒」查朗吉耶拉、「死星」保羅布蘭頓,就是在他的訓練 下鑄成鐵拳鋼腿的。他的學生大多都擁有鐵錘一樣的腿法。現在拉皮德正在擔任「惡 棍」何賽拉菲奧的專職教練,這個強壯的墨西哥人幾乎就是拉皮德年輕時的翻版。拉菲 奧正在用他的側踢統治著美國的黑市拳台。要想推翻新老拳王聯手的暴政,恐怕還有待 時日。 附:里克拉皮德身高1。82米,體重98公斤。卧推130公斤,深蹲545公斤。戰績:174戰 全勝,其中109場擊斃對手。 地獄般的訓練 「我養了一隻貓,它喜歡趴在沙發上。有一天我用一根手指粗的繩子把它栓在欄桿 上。等我回來的時候,驚訝地發現它又趴在沙發上了,繩子已經被它弄斷了。就連貓這 樣小的動物也有很大的潛力。」 亞歷山大彼得羅夫喜歡用這段故事作為它的開場白。他在西伯利亞的一個黑市拳訓 練營當了8年教練,後被判「組織恐怖活動」而入獄,剛剛才重獲自由。他從不承認自 己是格鬥教練,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研究生存」。 「生存是任何生命最基本的要求。生存受到威脅的時候,就能發揮很大的潛力。你 把青蛙扔到油鍋里,它會立刻跳出來。老虎和獅子在籠子里呆的時間久了,再出來就會 喪失大部分生存能力。天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隨時處在生存的壓力中,這樣才能 發揮最大的潛力。」彼得羅夫認為黑市拳手恐怖的殺傷力並不是因為他們天賦多麼出 眾。黑市拳決定了它最多隻能吸引天賦一般的拳手,只有訓練才是決定性的。「如果都 是充分訓練,天賦好的人肯定更加出色。但如果訓練有差距,這個差距會比天賦的差距 大得多。」 西伯利亞訓練營的拳手來源復雜,有桀驁不遜的格鬥運動員,臭名昭著的街頭打 手。但只要他們踏進了訓練營,就只能成為格鬥機器。訓練營的周圍有電網、地雷,荷 槍實彈的警衛巡邏。任何反抗都會招來殺身之禍。老闆僱傭了很多資深的黑市拳教練、 原克格勃教官及其他格鬥項目的高手來訓練他們。從第一天起,拳手就要面對生存和死 亡的選擇。教練的要求苛刻地令人咋舌。兩個小時之內完成600次100公斤深蹲、四小時 之內踢斷30英寸的木樁、在封閉的室內徒手和6隻狼狗搏鬥、徒手和兩名手持棍棒的教 練搏鬥。很多人在訓練中傷亡。死去和重傷難以醫治的人都被埋掉,拒絕訓練的人會被 當場處決。對這樣殘酷的訓練,彼得羅夫稱之為「自然選擇」,「在訓練中總會有人死 掉,這無關緊要。只要有1/3的人能活下來,就說明訓練是成功的。實際上自然界的一 切事情都是這樣。適應的活下來,不適應的就淘汰掉。作任何事最重要的就是積極性。 沒有最高的積極性,就不能成為最棒的。外面那些可笑的格鬥,拳手有規則、裁判和教 練的保護,實在不行還可以自己放棄,怎麼可能全身心地投入格鬥和訓練。自然界的豹 子今天不知道明天是否會有獵物。如果沒有,它就會挨餓,甚至死掉。只有這樣,才能 使它最高的警覺和精力。拳手也是一樣,必須隨時使他處於死亡的威脅下,這樣才能發 揮出最大的潛力。當然有人會精神崩潰,有人力所不及,但總有人能活下來。」 西伯 利亞訓練營的拳手精神時刻處中。在這里,最不可

閱讀全文

與印度格鬥是怎麼回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3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0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