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的布拉莫斯導彈是哪來的 怎麼俄羅斯也有
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導彈是印度和俄羅斯聯合研製的。90年代戰斧一戰成名,印度也想研製巡航導彈,可惜有點錢卻沒技術,而當時蘇聯解體,俄羅斯捧著金飯碗在全球要飯,兩國一拍即合,成了合資公司研發布拉莫斯反艦導彈,印度佔50.5%股份。研製成功後布拉莫斯成為印度的主力反艦導彈,不過俄羅斯沒裝備多少,估計是看不上。
性能參數:導彈彈長8.1米(導彈發射儲存器長9米),彈徑0.67米,射程范圍50~350千米,巡航高度14000~15000米,飛行速度2.5~2.8馬赫,末段彈道高度10~15米,發射重量3000千克(空射型為2500千克),彈頭重量200~300千克。
② 有人能詳細說一下印度的阿卡什導彈嗎
阿卡什(Akash)系統為印度自行研發的中程地對空導彈,該系統擁有固定與車載兩種發射平台。
「阿卡什」導彈在1983年批準的研製費用是14.2億盧比,而在2006年提高到了111.2億盧比。到目前為止,」特里舒爾」導彈已完成50次試驗,」阿卡什」和」納格」導彈各完成40次試驗。
「阿卡什」導彈配用60千克的戰斗部,動力裝置為一體式火箭/沖壓噴氣式發動機,導彈射程為25公里,載荷55公斤,具有同時打擊多個目標的能力。「阿卡什」發射裝置與印度自助研製的羅容德拉(Rajendra)監視與截獲雷達,計劃換裝印度陸軍的Kvadrat(SA-6「根弗」導彈)自行地空導彈系統。
「阿卡什」導彈在打擊低空目標極為有效(如直升機)。
「阿卡什」是在SA-6導彈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彈長7.5米、彈徑400毫米,作戰距離27公里,作戰高度2.5萬米;採用沖壓-固體火箭組合發動機,最大馬赫數3;採用破片殺傷式戰斗部和近炸引信,半主動雷達引導+主動雷達尋的;火控系統使用印度自行研製的相控陣雷達,具有對付多目標能力。
1996年「阿卡什」進行改進。改進後的新「阿卡什」導彈最大射程將達到60公里,是原來的兩倍多。改進後的「阿卡什」導彈還提高了飛行速度與攔截高度,具有反戰術彈道導彈能力。
一套「阿卡什」導彈系統由導彈發射車、指揮車和「拉金德拉(Rajendra)」 相控陣雷達車組成,可採用多種模式部署。
③ 俄羅斯和印度聯合研製的超音速巡航導彈,時速高達3000-6000公里,中國最快的導彈時速多少公里啊
我覺得不靠譜,3000公里時速就是2馬赫多,6000公里就是4馬赫,現在空戰導彈也不過4馬赫而已,速度這么快的巡航導彈,它飛多高呢?高度低則空氣阻力大,就需要非常大的體積來容納燃料,高度高的話,那為什麼不用速度更快的彈道導彈呢,因為高彈道的巡航導彈是毫無隱蔽性而言的。
相比而言中國要理智的多,東海系列巡航導彈的速度都是亞音速的,時速800到1000公里,美國的戰斧也是亞音速的,因為美國認為速度過快的巡航導彈一來體積太大,二來准確性反而不高,成本卻增加很多。
④ 超音速,導彈,
1、布拉莫斯導彈(印度/俄國,實驗測試達到5.26馬赫速度)
2、4k80玄武岩(SS-N-12導彈)超音速巡航導彈(P-500,蘇聯/俄國)
3、SS-N-22日炙巡航導彈(蘇聯/俄國)
4、P-800縞瑪瑙(P-800 Oniks出口型稱為紅寶石,蘇聯)
5、P-700花崗岩巡航導彈(P-700 Granit,蘇聯/俄國)
6、3M-54俱樂部/SS-N-27熱天巡航導彈(3M-54 Klub,俄國)僅在終端節為超音速。
7、鷹擊16巡航導彈(C-101,FL-2,YJ-16,中國)
8、海鷹3巡航導彈(C-301,HY-3,中國)
9、鷹擊83巡航導彈(C-803,YJ-83,中國/巴基斯坦)僅在終端節為超音速。
10、鷹擊85巡航導彈(C-805,中國)
11、KD-88(中國/巴基斯坦)
12、鷹擊91巡航導彈(YJ-91,中國)
13、長劍-10導彈(中國)
14、布拉莫斯巡航導彈(BrahMos,印度/俄國)
15、雄風三型反艦導彈(中國台灣)
16、雲峰巡航導彈(中國台灣)
以上僅僅是巡航導彈。防空導彈、空空導彈速度基本都在4馬赫左右,例如霹靂10空空導彈和紅旗9防空導彈,空對地導彈也基本都在1馬赫之上,例如小牛空對地導彈。當然反坦克導彈速度慢的驚人,就不用說了。
⑤ 印度薩姆-3地空導彈的性能參數是怎樣的
「薩姆」-3是蘇聯50年代初研製的一種半固定式、全天候對付中、低空目標的近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1961年裝備部隊。印度於1975年引進並裝備部隊,稱「帕朝拉」。通常與中高空防空兵器交叉配置,用於要地防空或野戰防空。
性能特點
「薩姆」-3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可有效對付中、低空目標。戰斗部威力大,多發射擊殲毀率較高。易受電子干擾,性能相對落後。
基本數據
「薩姆」-3射程5-21千米;射高0.08~15千米;彈長5.948米;彈徑0.552米;0.375米;發射重量952.7千克;翼展1.192米;2.208米;最大飛行速度2.5馬赫;戰斗部重84千克;裝烈性炸葯70千克;戰斗部類型:破片殺傷,天線電引信;殺傷概率2;發齊射95%;動力裝置:固體火箭發動機+固推器;制導方式:無線電指令制導。
作戰應用
蘇聯外售的SA-3導彈曾參加過中東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
科索沃戰爭中,訓練有素的南聯盟防空軍使用SA-3導彈擊落了美製F-117隱形戰斗機,在全世界引起極大轟動。南斯拉夫當地時間1999年5月27日晚21時45分,從義大利阿維亞諾空軍基地起飛的一架編號為806的F-117被南防空軍雷達手發現並採用手動跟蹤方式搜索,進入SA-3射程後,採用雙發齊射方式將其擊落,墜落在貝爾格萊德以西40公里的布賈諾維奇村。事後,南軍認為,「擊落F-117的功勞99%屬於訓練有素的防空軍戰士,10%屬於「SA-3」導彈。
識別特徵
SA-3導彈尖錐形彈頭,圓柱形彈體。4組控制面,第一組位於彈體底端,面積最大,矩形,為助推火箭控制翼面,第二組最小,梯形,位於助推器與主航發動機之間,第三組位於導彈的後部、主航發動機底端,梯形,面積僅次於第一組,前緣後掠,翼尖有整流罩,第4組位於彈體頭部、較小,梯形,前緣後掠。採用四聯傾斜發射方式。
⑥ 導彈的速度是多少
地空導彈的速度一般為2-4馬赫,空地導彈一般為1.3馬赫左右,空空導彈速度一般為2.5-4馬赫,反艦導彈速度一般為1.8-2馬赫,巡航導彈速度為0.6-2馬赫,彈道導彈是從外大氣層攻擊的,速度一般極快(註:1馬赫,一般我們將它近似看為1倍音速)。
⑦ 介紹一下印度的導彈型號
介紹幾種彈道導彈:
大地型短程戰術彈道導彈
射程:150KM---350KM,彈頭質量:約500Kg, 精度(CEP)約450米
燃料:液體硝酸---甲基肼
烈火-1型短程戰術彈道導彈
射程:700KM---750KM,彈頭質量:約1000Kg, 精度(CEP)不詳
燃料:單極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 彈徑:約1.0m
烈火-2\A型中彈道導彈
射程:1500KM(A型可達2000KM),彈頭質量:約1000Kg, 精度(CEP)不詳
燃料:兩極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 彈徑:約1.0m
烈火-3型中程彈道導彈
射程:約3500KM,彈頭質量:約1500Kg, 精度(CEP)不詳
燃料:兩級極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 彈徑:約1.8m
烈火-4型中程彈道導彈
射程:約3000KM,彈頭質量:約1000Kg, 精度(CEP)不詳
燃料:兩極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 彈徑:一級約1.25m,二級約1.0m
烈火-5型遠程彈道導彈
射程:5000KM, 彈頭質量:約1100Kg, 精度(CEP)不詳 , 起飛質量:50t
燃料:三極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 彈徑:約2.0m
⑧ 印度航天技術如何(相對中國)
印度要是沒了美俄的幫助
導彈都造不出來
咱們是逆境當中求發展
穩扎穩打
力求完美
⑨ 印度布拉莫斯-2超音速巡航導彈的飛行時速可達7馬赫
據印度《印度防務》網站2009年3月2日報道 印度國防部的一位高級官員於近日向新聞界表示,布拉莫斯航宇公司(Brahmos Aerospace)目前正致力於實施一項名為「布拉莫斯」Ⅱ(Brahmos Ⅱ)的高超聲速導彈研發計劃,預計研發工作將於2013年前完成。
印度國防研究發展組織(Defence Research Development Organisation,DRDO)官員A Sivathanu Pillai在近期舉行的一場新型裝甲車輛展示會上向外界透露,一旦研發成功,「布拉莫斯」Ⅱ導彈的飛行速度將達到M5~M7。他同時聲稱,未來戰爭中參戰人員的數量將會減到最少,但使用的武器則具有更高的效能,尤其是網路戰和智能自動化系統將會在戰場上發揮重大作用。
⑩ 印度德里級導彈驅逐艦的裝備武器有哪些
80年代中期,印度海軍著手對其陳舊的水面艦艇進行更新,並藉此機會提高印度國內的造船水平。「15號計劃」應運而生,它的中心內容就是建造一級多用途導彈驅逐艦。1986年3月,該計劃獲得批准,這就是後來的「德里」級導彈驅逐艦。它也是迄今印度自行建造的最大的戰艦。
印度海軍賦予該級艦的使命是保衛印度領海、島嶼和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確保印度的海上貿易自由。要求其能夠遂行在中、近海單獨或與其它兵力協同消滅敵水面艦艇和登陸運輸船隊,參加反潛行動,破壞和壓制敵岸上目標等行動。
它將與印度海軍的航空母艦一起構成水面艦艇編隊的核心力量,是印度海軍向遠洋邁進的重要一步。該級艦計劃共建3艘。首艦「德里」號1987年11月開工,1991年2月下水,1997年11月15日服役。第二艘「邁索爾」號1999年6月2日服役,第三艘「孟買」也於2001年1月22日服役。
總體性能
該級艦全長163米,寬17米,吃水6.5米,標准排水量5900噸,滿載排水量6700噸。動力裝置為柴-燃聯合形式,兩台am-50燃汽輪機,功率54000馬力,了台kvm-18柴油機,功率9920馬力,最大航速32節,續航力5000海里。全艦編制360名,其中軍官40人。
該級艦在設計過程中大量借鑒了俄羅斯的經驗。它基本採用了印度海軍現役的「拉吉普特」級驅逐艦的結構,並融入了「戈達瓦里」級護衛艦的部分特點,在外形設計上注意消除尖銳的角度,減少雷達反射面積,但並未象美國的「伯克」級那樣刻意追求隱身效果。
武器裝備
反艦
該級艦的反艦能力是很強的,艦上裝有4座四聯裝「天王星」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共備彈16枚,這個數量在各國驅逐艦中算是多的。
導彈為俄制kh-35型,該彈體積小、重量輕、隱身好,最小射程5千米,最大射程130千米。它採用慣性制導加主動雷達末制導,飛行高度15~20米,攻擊時則降為3~5米,戰斗部為穿甲型。
另外,該級艦艦首裝有1門ak-100型100mm高平兩用炮,可用於打擊空中、海上和陸上目標。該炮射程20千米,射速20~50發/分。
防空
兩座俄制sa-n-7「無風」單臂中程防空導彈發射裝置。該彈射程25千米,速度3馬赫,最大過載20g,半主動雷達制導,有攔截掠海飛行目標的能力。整個系統可同時探測75個目標,並跟蹤其中15個,視目標類型不同,可同時打擊2~12個目標,系統反應時間不超過16秒。此外,艦上還裝有4門俄制ak-630型6管30mm炮作為末端防禦系統。
反潛
遠程反潛任務由兩架「海王mk-42b」完成,該機裝有吊放聲吶和聲學信號處理器、「競技神」電子支援系統等電子設備,使用反潛魚雷和深水炸彈進行對潛攻擊,也可使用「海鷹」反艦導彈進行對艦攻擊。
中程反潛依靠一座五聯裝533mm魚雷發射管,除魚雷之外,還可發射「海星」(射程50千米)或「牡馬」(射程120千米)反潛導彈。作為最後一種防禦手段,它裝有兩座12聯裝「龍卷風」反潛火箭發射系統,射程6000米。
電子裝備
雷達
對空警戒為1部ralw-lw08雷達,可以在270千米探測到反射面積2平方米的目標,並同時追蹤64個目標,另有1部「頂盤」三座標雷達為sa-n-7提供跟蹤數據。對空/對海為一部raws-da05型雷達,對反射面積2平方米的目標探測距離為160千米。
火控雷達有一部「鳶鳴」用於100mm炮,兩部「椴木棰」用於30mm炮,一部「薄板」用於kh-35導彈,6部「前罩」用於sa-n-7防空導彈的末制導。
電子設備
作戰指控系統為10號「獵人」信息處理網路系統。電子支援設備為「阿詹塔ⅱ」截收機。另有4座俄制干擾箔條發射裝置和義大利生產的干擾系統,用於迷惑敵方雷達和來襲導彈。
聲吶
1部艦殼聲吶,中頻,主動搜索;另有一部15-570型拖曳式變深聲吶。
評價
「德里」級導彈驅逐艦具有較強的防空、反潛、反艦作戰能力,在它的身上體現了印度海軍水面艦艇大型化、導彈化、電子化和直升機化的發展趨勢。
雖然該級艦的整體作戰水平在世界海軍中只屬一般,但這畢竟是印度海軍主戰艦艇國產化的關鍵一步,既增強了其海軍作戰實力,又促進了國內的造艦水平,在印度海軍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