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同樣是600多億軍費,為何俄羅斯節衣縮食印度卻像中了彩票
俄羅斯和印度雖然不是世界軍費開支最大的國家,但是兩國的軍費水平大致相當,根據2018年的全球軍費統計來看,俄羅斯的軍費總額為614億美元,而印度略高於俄羅斯為665億美元。雖然印度略高,但是二者之間的軍費差異並不是很大,可以大致看作同一水平。不過印度和俄羅斯兩國對於武器裝備采購和更新的頻率來看,卻有巨大的差異。
⑵ 中國和印度軍事對比
1。如果小規模的沖突,持續時間不長的話印度勝利的幾率比較大,但不是很大
2。如果沖突規模大,持續時間長甚致演化大規模戰役的話,印度是敗多勝少。
3。戰爭規模越大持續時間越長印度戰敗的幾率就越大。
原因:以下三點
一、多少年來在對外軍購方面,印度所處的環境一直都好於中國。印度可以輕松購買到的先進的武器,中國則必須付出很大政治代價才能得到,而且品質上還不如印度買到的同類武器,有些甚至我們得不到。這造成了中國在尖端武器方面總體上比印度差。一但打起來印度可以憑借他在尖端武器上的優勢取得一定的戰爭上的優勢,所以如果小規模的沖突,持續時間不長的話印度勝利的幾率比較大。
但為什麼又說不是很大呢?原因有四
1、雖然印度在尖端武器上優於中國,但優勢也並不大,沒有絕對的優勢也就無法起決定性的。
2、中國比印度也就只差在尖端武器上,大量的中端和低端武器我們並不比印度差,甚優於印度。
3、即便是在尖端武器方面總體不如印度,但也不是所有的尖端武器都不如印度,中國某些尖端武器放在全世界都是很先進。比如在彈道導彈方面,中國和俄國美國在研究上幾乎是同時起步,連美國都不敢說在這方面比中國先進多少,(題外話:中國在巡航導彈方面就比美國差多了,但也比印度強。)
4、在武器裝備上印度由於全是進口不能自已造,數量上不及中國,在後勤保障上也不及中國,一旦戰爭持續時間長了中國可以憑借強大的後勤軍工使武器裝備在數量上取得很大的優勢來彌撲技術上的劣勢,而印度的軍工無法作到這點。
二、說來也是一種諷刺,正是因為在對外軍購上印度比中國有著得天獨厚優勢使兩國在軍事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多年來印度軍隊越來越依賴於進口武器造成國內的軍事工業幾乎是停止不前,中國則是被迫走上了自力根生的道路,所以中國現在已經擁有了完備的軍事工業,而印度則沒有。對軍事工業了解的人都知道,武器這個東西特別是大型的尖端武器比如飛機、戰艦都是越造越強。關建是要造,造完一代馬上整和經驗技術研究製造下一代,這樣才能不停的成長,武器才能越來越先進。這個過程一旦停下來技術人和技術力量就會大量流失,想要再開始就困難了。軍工不強大其後勤保障能力就不強,現代戰爭是高消耗的戰爭,勤保障能力不強就無法持久
從三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印度軍方現在的尷尬局面,
1、鳳凰衛視報道了前不久印度從美國進口了一批大口徑榴彈炮部署在中印邊境上,實際上印度連榴彈炮這種只能算中低端科技含量的武器就不能自已造而必須進口,而中國的火炮全靠自研,國產的 PLZ45-155毫米榴彈炮還在軍貿競爭中擊敗美國產品而被科威特等富國采購。
2、幾年前印軍同巴基斯坦在喀什米爾冰川發生了一場規模不大的沖突,印度便緊急向西方購買炮彈,更說明其軍工保障能力是何等的低下
3、印度目前在研的LCA飛機啟動已20年,樣機試飛仍未完成。而與它同時起步的中國的殲10都已經裝備軍隊了,印度軍方認為今後LCA即使推出也會落後於中國的殲10,已有放棄一說,印度空軍今後的裝備計劃還是靠外購戰機。
中國每進口一類先進戰機就會憑借自已擁有完備軍事工業成功的仿製出同樣的國產型號從而實現國產化,例如中國仿製俄國蘇27的殲11B,而沒有完備軍工的印度妄自進口了那麼多先進戰機卻無法仿製一架自已的戰機。
通過以上三件事可以看出,一旦中印開戰,印度在尖端武器不佔絕對優勢,數量又比不上中國的情況下只能是殺敵一萬自損三千。其實中國軍事工業為了不影響經濟建只展開了不到四分之一,一旦中印開戰中國軍工全面開足馬力,可以在短時間內補足損耗。而印度的尖端武器一旦損耗,自已又不能製造只能外購,加上其種類凡多根本無法作到迅速補充。即便是自已能造的中低端武器,脆弱的軍工也無法長時間支持其損耗。所以印度無法與中國進行大規模的持久作戰。
三、中國有著世界上最龐大的陸軍,就連美國都承認如果在陸地上正面對抗這樣龐大陸軍對於世界上任何國家來說都將是一場惡夢。近十年中國更是加快了陸軍建設,裝備了如T96式、T98式、T99式坦克等在世界上都是先進的武器,可以說在陸軍裝備上印度已無法中國抗衡了。而且在汶川抗震救災和後來的跨越2009大型軍事演習中可以看出,中國陸軍已擁有跨地區大量兵力快速投送的能力。面中國和印度有著漫長的邊境線,如果印中戰爭持續時間長了,印度將面對中國內地源源不斷開來的龐大陸軍,更不要說在四川還有連美國都感到頭痛的二炮部隊。因些說中印開戰戰爭規模越大持續時間越長印度戰敗的幾率就越大。
⑶ 越南的軍事實力與印度相比,誰更勝一籌呢
越南的軍事實力如何與印度相比?光是印度遠程彈道導彈就已經粉碎了越南好幾次了!此外,印度還有一顆原子彈。世界軍事實力最直觀的對比是:核
而且無核!
越南陸軍蘇制2s 3 152毫米自行榴彈炮是蘇聯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製造的.目前,越南軍隊的整體實力還沒有達到50年代末蘇聯軍隊的水平。
更何況,越南根本沒有打過一場軍事層面的戰斗,也就是說,越南軍隊的所謂經驗就是游擊戰,幾乎沒有進行過正規化的大規模兵團作戰。另一方面,印度也通過“三次印-巴戰爭”獲得了很多軍事理論和實踐經驗,而且是通過與巴!的柯爾斯頓這樣的軍事強國作戰獲得的,這比越南在柬埔寨的經驗要寶貴得多印度有發射衛星的能力,在國際航天工業中處於三等地位。相比之下,越南從未製造過運載火箭或發射過衛星。
⑷ 中國和印度軍力對比
在軍事上,首先看軍事技術。印度的導彈技術大約相當中國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導彈的水平達不到中國巨浪1的水平。當時中國已經擁有洲際導彈和核潛艇,而印度到現在還不具備獨立發展這兩項技術的能力。印度發展的藍天防空導彈其彈體來源於前蘇聯的薩姆6,三叉戟低空導彈存在嚴重技術問題,性能還不如中國80年代發展的紅7。中國在當時高空防空已經發展了TMD的「反擊」。
航空技術是印度與中國差距最小的軍事技術領域。因為中國主要精力投入導彈方面,相對航空技術投入少,獨立能力比較導彈和航天技術差一些。但是來自國外的技術封鎖使中國的航空工業獲得了非常寶貴的獨立開發能力。印度航空工業一直依靠外國的技術援助,依靠外國產品生產許可證生產先進戰斗機,因此雖然在一段時期內印度裝備戰斗機比中國先進,但是印度一直沒有獲得完整的航空技術能力。在開放以後得到國外先進技術的支持以後,最近10幾年中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已經遠遠將印度拋在身後。這是綜合國力和綜合技術能力和工業能力的差距。中國出口技術給巴基斯坦的FC-1在近兩年不斷採用新技術升級使得其技術完全超過印度的LCA輕型戰斗機,在氣動設計、發動機、機載武器等方面優於LCA成為一型高性能中檔戰斗機。
在海軍裝備方面,印度根本沒有一個強大的造船工業,因此印度強大的海軍只能是沙灘上的大廈。印度的國產軍艦必須依靠外國提供全部技術,包括設計、船體材料和建造工藝、動力、武器、雷達以及總體等等。一旦失去外國技術援助印度立即一籌莫展。如核潛艇是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裝備,但外國由於防止核擴散條約的限制無法提供印度技術援助,幾十年印度只好乾等這毫無辦法。雖然印度已經特許生產過先進潛艇如德國209級和俄羅斯「K」級。但是現在印度還是要依靠外國來援助才能製造潛艇。中國核潛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現在中國海軍艦艇的技術水平已經基本達到歐洲的水平,超過俄羅斯。現在影響到中國軍工技術水平的主要是基礎工業水平。
在陸軍技術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現在還不能生產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陸軍不想要。進口重炮還要進口炮彈。總之在低技術的陸軍武器裝備上印度仍然沒有自主生產能力。
總體上看,印度的軍事技術主要依賴進口。只是在個別的方面如計算機方面可以自己生產,當然IC還要進口。
印度的軍事能力,依靠進口裝備和技術,印度保持了與中國相當的軍事技術裝備。因為中國龐大的軍隊不可能迅速全部換裝新裝備,同時也沒有這個需要。但是印度的軍事力量的發展極度不平衡。中國軍費使用上大致裝備采購、人員開支、訓練和裝備維護各佔三分之一。而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員和訓練、裝備維護的開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軍費開支主要是人頭費和裝備采購費,而訓練和裝備維護費佔比例不和理。海軍航母艦隊基本上是駐港艦隊,空軍飛機事故率居高不下,陸軍坦克等裝備的完好率極低都是這種情況的體現。印度的裝備體系非常混亂,表現出缺乏軍事管理能力。印度陸軍光步槍的子彈就有7.7毫米、北約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種體制,而且在部隊裝備5.56毫米步槍以後,居然沒有安排子彈生產。只好到國際市場上采購了幾千萬發子彈。
從歷史上看,印度從來是在戰爭發動前突擊在國際軍火市場上采購彈葯和武器零部件來提高裝備的完好率和戰備率。這樣的情況使得印度非常難以應付突發的大規模軍事沖突。下卡吉爾沖突就是例證。印度在這樣一場小規模的邊境沖突中,對手還是穆斯林武裝,幾乎用光了庫存的大口徑炮彈,戰後在國際市場突擊采購。從這種情況來看,印軍雖然裝備比較先進,但後勤和管理非常落後,這在1963年與中國的邊境沖突中已經表現出來了。但現在並沒有顯著改進,這是印軍的軟肋。印軍沒有能力進行一場較大規模的局部戰爭,如朝鮮戰爭規模,甚至如上甘嶺戰役這樣規模的戰役也沒有能力持續進行,上甘嶺美軍消耗炮彈130萬發,志願軍消耗炮彈40萬發,戰役持續40多天。
看起來印度的戰略是在印度設定的條件下,即在印度選定的戰場、時間、戰爭規模等條件下、進行一場預有準備的中低規模的高技術戰爭。如甲午戰爭日本突襲中國、日俄戰爭日本突襲俄羅斯遠東艦隊。採取先發制人的手段,在戰爭一開始就取得決定性勝利,而後依據有利的戰場形勢,通過談判和國際斡旋獲得最大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因此印度必然採取精兵主義,從印美空軍對抗演習看印度空軍的精銳有著不可忽視的戰鬥力。但是這個戰略存在著致命的缺點,就是如果對手不按照印度的設想出牌,印度缺乏應變的准備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與中國的沖突中就發生了這種情況。中國的反應超過了印度的估計,結果印軍遭到慘敗。
從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實力比中國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別是長期競爭的潛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沖突中雙方的技術差距不明顯。但可以運用的戰術方面的差距和後勤能力仍然存在著顯著差距。
⑸ 越南的軍事實力與印度相比,誰更勝一籌
越南軍事實力怎麼有資格和印度相比?僅從印度遠程彈道導彈一個方面來說就碾壓了越南幾個來回!而且印度還有原子彈,世界上軍事力量的強弱最直觀的對比就是:有核
和無核!
我們討論印度軍事實力的時候總是以俯視的態度去觀察,這是因為我們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在軍品製造方面比印度先進的國家,而世界上剩餘的包括越南在內的200多個國家,都是或多或少的帶有仰視的眼光去看待印度。
目前印度的軍事實力位居世界前六名,是名副其實的軍事大國,軍隊總員額位居世界第四位,並且印度的武器裝備製造涵蓋了從:遠程導彈、航空母艦、核潛艇→坦克、大口徑火炮所有門類,門類齊全程度甚至超過了德國和日本,韓國這樣的國家,而越南現在卻連一輛坦克或者一門大口徑火炮都不能製造,這說明越南的工業能力比印度差距是很大的!
一個國家軍隊是否強大要看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工業能力,印度人口是越南的十倍、經濟國模超過越南八倍以上...在國際經濟分工當中等級也高於越南,算是地區性大國,這些都不是越南可以相比的,從軍事上來說印度的國防預算接近500億美元,越南僅有80億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印度軍隊也因為有錢,武器裝備先進程度也比越南高出許多。
越南也有「飛毛腿」短程彈道導彈
,但與印度「烈火」系列相比落後太多,根本沒有可比性。
有人會說,越南直到1990年代初才結束戰爭狀態,軍隊的作戰能力、軍事理論的形成應該比印度強吧?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越南雖然在國家統一戰爭時與法國、美國軍隊都打過仗,但他們是在整個 社會 主義陣營的幫助下才完成的,越南戰爭期間「蘇東集團」和我國對越南的援助超過了500億美元,從一枚地空導彈到一把牙刷...等戰備物質應有盡有,這才使得越南在與法國和美國戰爭當中沒有被打垮!否則越南這種一支AK–47步槍都不能製造的國家有啥資格與美國交戰?
越南陸軍蘇制2S3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是蘇聯1960年代初製造的...目前越南陸軍的整體實力未達到蘇軍1950年代末的水平。
更主要的是越南根本沒有進行過軍一級別的戰役,也就是說:越南軍隊所謂的經驗都是游擊隊戰法,幾乎沒有進行過正規化的大兵團作戰,反觀印度也通過「三次印巴戰爭」獲得了很多軍事理論和實戰經驗,而且是與巴基斯坦這樣的軍事強國作戰中獲得的!這要比越南對柬埔寨所獲得的經驗寶貴的多。
印度具備發射衛星的能力,在國際宇航界處在三等的位置,反觀越南沒製造過一枚運載火箭、沒發射過一顆衛星。
總之,越南的軍事實力與印度相比相差甚遠,如果與印度交戰肯定會敗落!其所謂的實戰經驗,在21世紀的戰爭當中沒有多少可以借鑒的意義!因為對手變了,對手的軍事實力更是大出他們很多倍,在沒有外界幫助越南的情況下,被打敗只是時間問題。
美帝打越南時也是有核對無核,差點把美國給打崩盤了。核武器只是一種威懾的存在,賞日本的那兩顆,實驗的成分更多。連美國人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大威力。用刀砍過人的人,才真正的理解到刀的可怕。
印度還真不一定捶的過越南的,印度沒有血性,遭遇戰百分之百的干不過越南的,戰爭比拼的是國民意志力而不光是硬條件對比的,我認為印度綜合實力比越南強但是打不過越南。
要說個人的作戰意志,越南強太多了。但現今戰爭,遠不是不怕死敢拚命,就能掌控得了。現代考量的是國家的綜合實力,單憑越南很難。不過,就憑我們兩國同志加兄弟的情誼和用鮮血凝固的堡壘,再強大的敵人也不敢蠢蠢欲動。
中國上世紀與印越都有短暫時間的邊界戰爭,也都取得勝利。不過對越戰爭比對印戰爭明顯費勁得多,戰損也較大。戰後印度被打怕了,不再敢輕易挑釁。而越南卻不服輸,繼續與中國鬥了十年之久。由此看來,似乎越南軍力要強於印度。
八十年代那場戰爭,東方大國攻入越南境內,把援助的工業廠礦全部炸光,(當年,越南考慮各個方面原因,在和東方大國蜜月期,把全國的重工業都放到大國邊境附近,當然幾乎都是大國援建的)。這樣,也給越南的工業進程毀滅性打擊,所以,越南的落後,與其不無關系。同時,也讓越南在國際上坐實白眼狼的實名,以致後來也沒有多少國家給其提供幫助。所以一直落後,直至到和東方大國改善關系後,情況才得以改善。
印度不尚武,怎麼老嚷嚷要和北方鄰居干仗?怎麼三天兩頭給巴基斯坦找事?越南不尚武,怎麼占著南沙最多的島礁?北方鄰居的鑽井平台怎麼在西沙海域都站不住腳?。
越南戰爭不是越南士兵不勇敢,主要是越南士兵裝備與美國人准備就不在一個等級上,用偉人一句話就是「美國人已經武裝到牙齒」,反觀越南士兵裝備充其量最好裝備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裝備。如此懸殊的條件下越南人敢於和美國人作戰,越南人勇敢精神應該得到肯定,這背後和中國軍事顧問團的正確指導密不可分。如果把當時的美國人准備和越南人准備互換一下,死亡最多的一定是美國人。
印度和越南,一個是南亞霸主,一個是東南亞老大,都是著名的「三哥」。那麼這兩個三哥的軍事實力誰強呢?答案不言自喻。無論從哪個角度,印度都是遠遠強於越南的。
下面我們從基礎、陸軍、海軍、空軍、戰略武器方面比較下兩國的實力。
先看兩國基礎。
印度,國土面積近300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GDP總量2.7萬億美元,軍費約500億美元
越南,國土面積近3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億,GDP總量2400多億美元,軍費約80億美元
由此可知,印度的國土面積是越南的8-9倍。不僅如此,從戰略態勢上,越南領土狹長,東西極為狹窄,一旦遭遇來自海上的攻擊,很容易被截成兩段。而印度領土是一個倒三角,北面是不宜翻越的喜馬拉雅山,整體縱深非常好。
兩國的人均GDP基本相當,說明發達程度相當。而印度人口是越南的13倍以上,體量明顯碾壓越南。越南的軍費佔比已經高於印度,但軍費總額則是遠遠弱於印度。
再看陸軍。
印度陸軍總兵力113萬,包括4個集團軍、12個軍、37個師又15個獨立旅,擁有坦克3000多輛,裝甲車1000多輛,火炮4000多門,迫擊炮7000多門,高炮3000多門,防空導彈1000多部,直升機300架。當然,這些裝備七拼八湊,坦克大部分是冷戰時期的舊貨如T-72等。,國產阿瓊被自己人嫌棄。
越南陸軍在巔峰時期也有百萬大軍,如今兵力則是40餘萬,編為若干個師、旅和獨立團。裝備主戰坦克和輕型坦克約2000輛,主力型號還是老掉牙的T-55,T-59P等。各式裝甲車1800餘輛,120毫米以上各式火炮500多門,另有小型火炮及火箭炮、迫擊炮、反坦克導彈、無坐力炮、高炮和地空導彈若干。
由此可知,雙方陸軍裝備都不算新,但印度還是比越南要先進一些。從數量上,印度的規模是越南近3倍,坦克是越南的近2倍。綜合戰鬥力方面印度遠遠超過越南。
然後是空軍。
印度空軍兵力13萬,裝備各型飛機約1400架(其中作戰飛機700多架)、直升機180架。其中最新式的四代戰斗機約100多架。包括64架米格-29、35架「幻影」2000、8架蘇-30MK等。另有38個薩姆導彈中隊。
越南空軍約3萬多人,裝備各型飛機約480架,其中作戰飛機240架。裡面最先進的12架四代機蘇-27,其餘的是二代機和三代機,另有空地導彈、地空導彈、高炮等。
從空軍而言,印度無論是總兵力、飛機數量、作戰飛機數量都是越南的3倍以上,而四代機的數量則是越南的10倍左右。
顯然,雙方空軍的實力差距比陸軍還大。
再比較海軍。
印度海軍總兵力5萬多人,擁有船艦155艘,包括2艘航空母艦,2艘船塢登陸艦,5艘坦克登陸艦,11艘驅逐艦,19艘護衛艦,19艘潛艇,其他戰斗支援艦20艘,以及導彈艇、巡邏艇、掃雷艇、登陸艇等其他作戰艦只。海軍航空兵5000人,裝備37架作戰飛機、72架武裝直升機。海軍陸戰隊2000人。
越南海軍總兵力5萬多人,其中海軍陸戰隊佔了半數。海軍裝備各型作戰艦艇120餘艘,其中潛艇2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5艘、小型護衛艦5艘、巡邏艇和導彈艇、魚雷快艇 40餘艘、掃雷艦5艘、掃雷艇8艘、登陸艦6艘及小型登陸艇30餘艘。
由此可知,雖然雙方海軍從兵力人數上接近,艦艇的艘數上也接近,但實際實力相差很大。印度擁有包括2艘航母和30多艘大中型水面艦艇、19艘潛艇的龐大兵力,而越南的100多艘絕大部分都是一些小艇,水面大中型戰艦只有有6艘,潛艇只有2艘,不到印度的零頭。再加上越南裝備大多老舊不堪作戰,雙方海軍的實際戰力差距可能在10倍以上。
至於越南的海軍陸戰隊人數倒是有印度的10多倍,但這不過是海軍配屬的陸戰部隊而已。連登陸裝備都拿不出幾個來,有啥用啊。
顯然,印度海軍對越南海軍的優勢,比空軍更大。
最後比較核武器。
越南是沒有核武器的,而印度不顧聯合國和五常反對,在上個世紀末就研製出了核武器,還擁有了洲際導彈。盡管這導彈經常出問題,被張局座嘲笑,但畢竟是讓人不敢小看的大殺器。這一方面,義大利是完全沒法和印度相比的。更何況越南距離印度非常近,真惹急了印度兩個蘑菇過來,越南就全國不長草了。
有上面的逐漸比較可知,印度軍事的基礎資源是越南的10倍左右,陸軍實力是越南的3倍以上,空軍實力是越南的4倍以上,海軍實力是越南的10倍以上,核武器實力是越南的無窮大倍。因此印度綜合軍事實力遠遠凌駕越南之上。
但是,這只是雙方兵力兵器的差距。越南畢竟曾在中國的援助下,擊敗法國和美國兩個五常國家,在作戰經驗和作戰鬥志上非常出色。如果印度出兵入侵越南,在叢林中,很可能會被殺的大敗而歸。
如果看七八十年代的話,越南的軍事實力無疑要比印度強大。越南和美國打了十年仗,而且此前還和法國打過仗。越南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最終打敗了美國人,取得了越戰最後的勝利。當然僅靠越南很難打敗美國,蘇聯和中國援助了大量物資,也幫助越南軍隊訓練。美國退出越南之後,在越南留下大量美式裝備。當時的越南號稱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武裝起來的國家,越南自稱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越南軍隊經過長時間戰爭錘煉,軍隊戰鬥力和實力也都上了一個檔次。越戰後的越南,隨著實力增長還開始對其他國家發動侵略戰爭,一時間越南號稱是中南半島「小霸主」。
當時的印度雖然也和巴基斯坦打仗,但是印度的軍隊所遇到的對手則和越南的對手沒有辦法比。印度軍人也不像越南軍人那樣長期經歷戰爭力量。由於越南軍隊有大量蘇聯裝備,還有很多美國留下的武器裝備,越南的武器裝備也要比印度軍隊先進。所以當時越南的綜合軍事實力應該強於印度。
當時還沒有進入現代高 科技 戰爭階段,越南統一之後又不斷窮兵黷武,導致越南失去了經濟發展最佳時間。越南的經濟發展相對比較落後。越南軍隊的不少武器也停留在上個世紀。印度近些年的經濟發展則相對較快,印度GDP總量已經位居世界前十。現在印度的整體軍事實力大大超過了越南。
2018年,印度的整體軍事實力全球排名為第四名,印度軍隊的火力得分為0.1417。印度的火力值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和中國。越南的軍事實力排名在十名開外,從火力值和賬面軍事實力上看,越南的軍事實力和印度不在一個檔次段。
印度擁有核武器,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有核國家。2012年,印度擁有大約80-100枚核彈頭。越南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研製出核武器。以越南現在的軍事實力和 科技 水平,短時間內也不可能研製出核武器。擁有核武器做為後盾的印度軍隊的整體實力,自然會大大提升。越南缺少核武器這樣的戰略性武器,自然沒有底氣和印度抗衡。印度除了擁有核武器之外,還有擁有導彈。越南的導彈技術和印度有著一定差距,難以和印度抗衡。除了導彈與核武器這樣的戰略性武器之外,印度還擁有衛星。越南現在還沒有發射屬於自己的衛星,一旦兩個國家發生沖突的話,印度在衛星上的優勢則會展現出來。
除了這些戰略性武器之外,印度在常規武器方面也要遠遠好於越南。由於印度近些年經濟不錯,印度的購買力GDP也不錯,印度政府的財政收入也非常不錯。印度在軍事上的開支也非常大,印度的軍費開支為506億美元。2019年越南的軍費開支僅為51億美元。印度的軍費開支是越南的十倍,從紙面實力看,印度的軍事實力遠遠大於越南。
由於印度的軍費開支非常大,所以印度可以購買更多先進武器。美國、俄羅斯、歐盟都看中了印度這個「肥羊」,把大量先進武器賣給印度。蘇聯的「蘇式」戰斗機,美國的「F」系列戰斗機,歐盟的先進戰機都出現在印度軍隊中。印度不僅購買先進戰機,還購置大量先進坦克,其他單兵武器更不在話下。印度的陸軍和空軍實力都不容小覷。印度還一直有一個海洋大國夢。印度已經擁有了航空母艦,而且印度的國產航母也已經上馬建造。印度其他軍艦也有相當實力。印度的海軍實力現在也不容小覷。
越南這些年的軍事實力提升則相對有限,越南的許多裝備還停留在上個世紀。越南的陸軍、空軍還海軍實力都沒有得到多大提高,越南海陸空三軍實力都比不上印度。
印度已經躋身於世界強國行列,成為有影響力的大國。越南則連一個地區性大國都算不了,越南經濟也是近些年才有起色。就當下來說,越南各方面的實力都要比印度差。
應該是印度厲害。雖然越南軍隊曾擊退了法軍跟美軍,但是這裡面水分非常大,只是越南人沾沾自喜,尾巴搖上天,最終才引來了滅頂之災。
在我看來越南的軍力絕對被高估了。越南抗美戰爭,越共軍隊傷亡了220萬人,其中陣亡了107萬,美軍傷亡了30多萬人,其中陣亡了5.8萬人。越美傷亡比是7比1,陣亡比是20比1。而且美軍傷亡主要是來自越南遊擊隊自殺性襲擊(美軍大部分都是死於這種情況)。越戰中美軍真正陣亡於戰場的沒有超過8000人,這足以看出越軍與美軍的戰鬥力差了。美國發動了一場錯誤的戰爭導致戰敗,但是並不代表美軍不如越軍。也就是說,沒有某鄰國護著,沒有蘇聯挺著,越南軍隊根本就沒機會可以打贏美國。
其次,越軍在90年代以前的武器是非常精良的。這是得益於蘇聯的無償援助,當時的越南清一色的蘇式裝備。比如在越南戰爭中,越南方面竟然能打下4000多架美軍戰機,這可不是拿竹竿捅下來的,大部分是地空導彈與肩扛導彈等尖端武器乾的,這些都是由蘇聯提供的。反過來看,越南自己沒有任何武器生產能力,沒有蘇聯的無償供貨,這個國家會瞬間掉檔到與非洲各國一樣的戰力水平。
作為南亞和東南亞地區之中,經常受到世界注目的兩個國家,印度和越南這兩個國家可以說是非常具有代表性了。一個作為南亞地區的霸主,而另外一個在東南亞也算是區域性的強國了。 那麼,這兩個國家在軍事領域上,究竟誰強誰弱呢? 筆者今天就來詳細地說明一下。
⑹ 印俄軍費都是600多億美元,為何俄羅斯給人感覺那麼窮
我們都知道印度經常向俄羅斯購買武器,而且俄羅斯的武器總是貴到離譜,印度還非常的想買,俄羅斯每年向印度售賣軍火,其實應該非常有錢,但是我們總感覺俄羅斯非常的窮,因為印度是一個無法自主研製武器裝備的國家,他們大多數的武器裝備都是從其他國家進口的,而且美國與俄羅斯還簽訂了條約。給金州武器裝備都要貴一些,然而之前印度也是向俄羅斯購買過一艘航母。
俄羅斯如今讓我們看到的僅僅是一小部分,他們還是非常強大的,俄羅斯也一直都在自主研製武器裝備,而且還給其他國家開出昂貴的價格,但是那些國家不能夠自主研製武器,所以說只能默默接受許多的國家都是為了自己的發展,只能從俄羅斯購買裝備。
⑺ 求2009年世界各國軍費開支排名,謝謝。
2009年各國軍費開支排名,中國第三 全球金融危機下 世界各國軍費開支仍看漲 第一美國: 6120億美元 第二法國:788億美元 第三中國大陸:702億美元 第四俄羅斯 667億美元 第五日本 580億美元 第六英國 530億美元 第七德國 395億美元 第八印度 290億美元 第九韓 國:208.57億美元 第十中國台灣:116.27億美元 2009年中國國防預算為4806.86億元人民幣(合702.5億美元),2009年台灣的軍費高達116.27億美元,2009年,美國國防預算高達6110億美元,除去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開支,軍費為5150億美元,相比2008年增加7%,是自二戰以來最高的國防預算。 法國國防部長莫里首次提交了一份2009年至2011年的3年度國防預算,並作為2009年至2014年軍事計劃法的一部分。國防部官員確認通過資產出售和節約,2009年至2011年的國防預算將增加35億歐元,主要用於裝備現代化和人員待遇。法國總統薩科齊表示,國防開支將在2011年前保持穩定,並與通貨膨脹水平保持一致。今年裝備開支將從154億歐元上升至170億歐元,增長了10%,並專門用於為購買的14架達索公司的「陣風」戰機,8架歐洲直升機公司的「虎」式攻擊直升機和96輛奈克斯特公司的VBCI裝甲車支付現款。除此之外,還將花費100億歐元來訂購新的裝備。 德國聯邦議會在去年11月30日,通過了2009年德國國防預演算法案,總價值395億美元,相比2008年增加了6%。 受俄格戰爭的刺激,俄羅斯2009年的軍費開支將增長27%,達到341.05億美元。 日本的軍費開支從1983年起超過德國、法國和英國,成為世界第二軍費大國。2000年以來,日本軍費總額一直保持在4.7兆億日元以上。2008年11月24日,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通過了2009財政年度的政府預算案,總額為47741億日元(538.33億美元)。 韓國實際GDP為818.8079萬億韓元(約合99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850億元,略高於廣東。韓國國防部已申請2009年的預算為21.4萬億韓元(185億美元),占該國GDP的約2.9%。 印度政府2月16日公布的2009年至2010年財政年度臨時預算中,國防預算比上一年度增加24%,4月1日開始的新財政年度國防預算總額約為1.41萬億盧比(1美元約合48.5盧比)(計290億美元)。
⑻ 印度看起來這么窮,買武器卻以「億」為單位,錢哪來的
據我了解,雖然印度看起來窮,但是國家綜合財力還是可以的,另外印度也會通過貸款的方式來購買武器。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非常窮的國家,可以說印度的窮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印度底層的人民甚至連茅廁、供水、供電都用不起。大家就可以想像得到,印度到底有多窮了。但是如此窮的印度,買武器卻以「億」為單位,實在是令人不可思議。
另外,據我了解,其實印度在買武器上並沒有那麼大方,如果他們覺得價格貴不合適的話,印度是不會買的。雖然新聞上總是說印度動不動就購買武器,但是成功的訂單卻不多。不可否認,印度在軍費上的投資是最多的,雖然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但是有時候也會通過貸款的方式來購買武器。
文章結束了,大家都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大家留言點贊轉發啊!
⑼ 從印度的歷史來看他們並不富裕,但是為何他們的軍費那麼高
其實印度給人的感覺還是不富裕的吧,的的確確是這樣的,但是大家也應該聽說過,印度的軍費很高,話說每年有556億美元。那麼很多人就要問了,為何看起來比較窮的印度有這么高的軍費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分析分析。
其實我們對印度的了解還是比較片面的,很多人都是以為,沒有真正的了解印度。其實印度的軍費並不算高了。印度雖然人均GDP只有1709美元每人每年,但是整個整體還是比較多的,全國總GDP有2.256萬億美元。再看印度的軍費佔比,印度的軍費佔比一般有559億美元左右,這其實只佔了總GDP的2.5%。所以並不算高。
印度軍費開支佔比不高,但是他們的國防需求卻十分高,其實就是和巴基斯坦的邊境問題沒處理好,隨時有戰爭發生。但是其實印度人民也很苦啊,地區霸主問題是不是可以稍微的往後放一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