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媒體怎麼報道的這次中印邊境沖突
印度時報:印度軍隊准備在洞朗進行長期對峙
2017年7月9日,下午2:12
軍隊投下了帳篷,表明他們不太可能退縮。現場的士兵正在維持穩定的供應,不丹三國交匯點附近的對峙已經拖了三個多星期。
新德里:盡管中國譴責印度要求撤軍的言辭,印度軍隊已經准備好在不丹三國交界附近的洞朗地區執行任務。部署在有爭議地區的印度士兵已經投下了帳篷,表明除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人員在錫金部分高度約一萬英尺的高處結束對峙之外,他們不可能撤退。
官方消息人士說,這個地點的士兵們正在維持穩定的物資供應,這表明印度軍隊不會遭受中國的壓力。同時他們也相信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過去的邊界沖突問題,尋求外交解決方案。
雖然中國一直在積極主張,它沒有做好任何「妥協」准備,「球在印度那一方」,但在這里的安全局面看來,不能有任何單方面的方法來消除緊張局勢。兩國已同意在2012年通過各級磋商解決邊境爆發的機制。目前這種機制目前還沒有奏效,因為中國在戰略重要地區建設一條道路所引發的不丹三面交匯點附近的對峙已經拖了三個多星期。新德里已經向北京轉達了這樣的一個行動,將會對印度的「嚴重」安全隱患造成重大的現狀改變。道路連接可能給中國在印度的主要軍事優勢。
中國和不丹正在就解決該地區的爭端進行談判。印度認為,由於這是涉及三國的交匯點,在這個問題上也有發言權,特別是在2012年兩國特別代表達成的協議的背景下,迄今已經進行了19次會談。
不丹與中國沒有外交關系。作為一個親密的朋友和鄰居,不丹享受印度的外交和軍事支持。在距離查謨和克什米爾至阿魯納恰爾邦的3,488公里長的印中界之間,距錫金市僅有一段220公里的路段。
Ⅱ 中印對峙印度為了顯示大國身份會死硬到底嗎
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界進入中國洞朗並強力中斷中國修路工作已近2個月,因印方遲遲不肯撤兵,雙方軍隊仍在對峙。
關於中印洞朗對峙的最新情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8月9日在答復海外網時表示,據中方掌握,截至8月7日,印軍仍有53人和1台推土機非法滯留在中國領土上。中方要強調的是,印方必須將全部越界人員和裝備撤回邊界線印度一側,無論印軍還有多少人非法越界並滯留在中國境內,其性質都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侵犯。
把印度打回去!讓他們看看中國人的厲害!
Ⅲ 印度與中國邊境對峙事件現在怎麼樣
【重磅】就在2017.08.28下午兩點半,印度軍隊撤出中國領土!
外交部消息,28日下午14時30分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將繼續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
問:據了解,8月28日下午,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的印度邊防人員及裝備已經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印軍越界事件已得到解決。請介紹有關情況。
答:6月18日,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過中印錫金段已定邊界進入中國洞朗地區。中國通過外交渠道多次向印方提出交涉,向國際社會說明事實真相,闡明中方嚴正立場和明確要求,敦促印方立即將越界邊防部隊撤回邊界印方一側。同時,中國軍隊採取有力應對措施,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合法權益。
8月28日下午14時30分許,印方將越界人員和設備全部撤回邊界印方一側,中方現場人員對此進行了確認。中方將繼續按照歷史界約規定行使主權權利,維護領土主權。
中國政府重視發展同印度的睦鄰友好關系。希望印方切實遵守歷史界約和國際法基本原則,與中方一道,在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促進兩國關系健康發展。望採納
Ⅳ 印方希望怎麼解決中印邊界問題
對於中印邊境對峙,當地時間周五(4日),印度外交部重申,印方的目的是通過外交手段實現和平。印方消息人士稱,印度希望和平解決危機,但也很清楚地不允許中方修路。
中國國防部:剋制不是沒有底線
對於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界,國防部8月3日深夜發布重磅聲明,敦促印方立即將越界的邊防部隊撤回邊界線印度一側,盡快妥善解決此次事件,恢復兩國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國防部聲明指出,中印邊境對峙事件發生以來,中國本著最大善意,努力通過外交渠道解決當前事態。中國軍隊從維護兩國關系大局和地區和平穩定出發,始終保持高度克制。但善意不是沒有原則,剋制不是沒有底線。印方要打消任何以拖待變的幻想。任何國家都不應低估中國軍隊履行保衛和平之責的信心和能力,都不應低估中國軍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和意志。中國軍隊將堅定不移地維護自己的領土主權和安全利益。
Ⅳ 中國和印度的邊境爭端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和印度的藏南邊境的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針對印度媒體關於中印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對峙(外交詞彙稱「相持」)的報道,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迅速做出了回應。類似事件不是第一次發生,在中印邊界劃定之前也還會可能再次發生。中印邊界爭議顯然已經成為維護中印邊境地區和平穩定的潛在威脅,也對兩國之間發展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構成挑戰。
但相比於以前類似對峙事件,這次邊境對峙事件有所不同,釋放出一些危險信號。一是這次印軍越境是在雙方有共識的無爭議邊界地段。按中國外交部說法,印度越境的中印邊界錫金段已由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劃定,並由印度政府多次以書面形式確認。印度違反條約和共識,既違反了印度承擔的條約義務,也破壞了國際法上的「禁止反言(estoppel)」原則。
Ⅵ 印加河谷是怎麼解決的,最終的控制權是多少
它位於中印邊境西段阿克賽欽地區,是加勒萬河與什約克河的交匯點。此處山高坡陡,谷深溝窄,不適宜人類生存。
但它的戰略地位很重要,是進入阿克賽欽乃至南疆的要隘。1962年以來,加勒萬河谷地區的實際控制線一向非常明晰,一直都是中國實控。
5月13日,印度陸軍參謀長馬諾吉·慕康德·納拉文說,不要過度解讀當前的中印對峙,中印兩軍對峙是「由於對實控線認知不一致」,才導致雙方邊防軍隊在此遭遇。
這句話看似「公允」,其實不然。納拉文所謂的「雙方對實際控制線有不同認知」,其實是試圖挑戰中國對這一地帶的實際控制,妄圖通過頻繁挑釁,甚至越線進入中方實控區,把事情鬧大,將中方實控區炒作成「不同認知」的「爭議地區」,進而改變管控現狀。
印度在「洞朗對峙」的時候就玩過這種把戲。對峙爆發前,中方曾兩次向印度提前通報,告知中國即將在洞朗地區修路,但印方突然派軍隊干涉中國修路,當時讓中方感到非常吃驚。
這是因為,其一,洞朗地區明確不屬於印度;其二,印度稱是應不丹的要求出兵來阻止中國,而中國得到的信息是,不丹根本沒有要求印度出兵。
「洞朗對峙」中,印軍越界現場照片(圖源:新華社)
「洞朗對峙」中,印軍越界現場照片(圖源:新華社)
這種把戲非常短視、落後。印方以為靠派士兵賴著不走、搭帳篷、設路障、向中方士兵扔石頭、和中方士兵打架等停留在石器時代的手段,以為拿準了中方士兵不想讓事情升級惡化的心態,就能蠶食中方的土地。
這也符合中國觀察家們對印度外交的一貫評價:印度在對華政策上秉持的是機會主義心態,習慣於貪圖一時的小利小惠,而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
目前看來,印方似乎沒從「洞朗對峙」中吸取教訓,反而從中國的友好態度里得出了錯誤判斷,變本加厲地「玩游戲」。
這次,終於玩過火了。
那麼,中國要不要狠狠地給印度一個教訓?
如果想給印度一個教訓,事情的結果是明擺著,因為中方的戰鬥力毋庸置疑。但無論如何,誰也不願意真走到戰爭那一步。況且昨天,印度單日新增確診新冠肺炎病例達9789例,累計確診病例數已逾35萬例。應對疫情、拯救國民生命,應是印度的當務之急。
那麼和談呢?中方已經明確表示,要求印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對話和談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上來。今天,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同印度外長蘇傑生通電話時也強調,雙方應按照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通過中印邊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邊防部隊會晤機制等既有渠道,就妥處邊境事態加強溝通協調。
但前提是印方要端正態度,嚴懲肇事責任人,嚴格管束一線部隊,立即停止一切挑釁性舉動。在事涉中國領土主權的問題上,別再搞這種耍無賴的小把戲。
Ⅶ 對於中印對峙情況,中國何時能夠反擊,還是久拖不決
未來幾十年是中國追趕發達國家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了實現這一既定目標,中國不會被一些小事所干擾,中印爭端中,中國一直抱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態度息事寧人,一是給印度講明利害關系;二是增加軍事對峙力量進行強度威懾;三如前兩步無效,就採取冷處理,先放下不理,靜觀印方動態。會有以下兩種可能,一是印度本來就是無理取鬧,在對峙得不到任何利益時就會找台階自己撤離;另一種就是判斷失誤,認為中國好欺負而擴大佔領中國領土,挑起更大爭端,這樣我國政府就不會再忍讓而被迫進行反擊。
Ⅷ 不丹外長今會見印度外長對中印對峙怎麼表態的
據報道,不丹外交部長今日(11日)在加德滿都會見印度外交部長斯瓦拉吉(Sushma Swaraj),稱希望洞朗對峙能夠「友善和平地解決」。
據稱,印方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政府正努力試圖採取兩種「外交方式」解決中印對峙危機,有兩種選擇:第一種選擇是讓不丹軍隊在對峙地區代替印度軍隊,使中國和不丹軍隊雙方撤兵,但又擔心這會給不丹提供與中國直接接觸的動力,使其與中國建交;第二個選擇是延長對峙時間直至11月,稱「隨著冬天的到來,該地區的氣候惡化,使任何軍事行動都變得困難」。
關於中印洞朗對峙的最新情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8月9日在答復海外網時表示,據中方掌握,截至8月7日,印軍仍有53人和1台推土機非法滯留在中國領土上。中方要強調的是,印方必須將全部越界人員和裝備撤回邊界線印度一側,無論印軍還有多少人非法越界並滯留在中國境內,其性質都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侵犯。
支持把印度打回去!
Ⅸ 印度不斷增兵邊境 中國該如何面對
在此之前印度在去年已向中印爭議地區的藏南地區增兵6萬,同時修建和修復了多個機場並部署了18架蘇30MKI戰機,此外還在該地區大量部署155毫米火炮、直升機、無人飛行器等先進武器。眾所周之,在中印爭議地區的兵力對比,印度一直戰有絕對優勢,那麼印度還要繼續增兵到底是想干什麼?印度真想主動進攻中國?核子轟炸機試析如下。 核子轟炸機:中印爭議地區主要分為東、中、西三段,其中最大爭議地區為東段約9萬多平方公里,此地為印度實際控制。而中段的爭議地域比較分散且面積小,所以中段並不是矛盾的重點。西段的阿克塞欽地區爭議面積為3萬平方公里實際為中國控制。印度多年來一直經營藏南地區即爭議的東段,不斷往該地區移民並修建了大量工事,幾乎形成了佔有的既成事實。按常理說印度已經實際控制了藏南地區,並且在該地區的駐軍是中國邊防軍的幾倍之多,只要印度能守住該地區就算達到了目的,更應該把兵力部署到阿克塞欽地區周邊(因此地為中國控制)。可是印度卻偏偏往藏南地區增兵,在軍隊部署上改為攻勢防禦,表面上看印度似乎還有進攻中國的意圖。但核子轟炸機認為印度此種部署方式恰恰證明印度不想同中國開戰。如果說印度想攻擊中國,那麼他就應該把更多兵力放在阿克塞欽地區周邊,必竟該地區在中國控制之中,印度一直宣稱此地為印度所有,他想奪回必然要從這里下手。他之所以把重兵屯積在藏南地區,一是想證明其在戰略姿態上是一個強硬態勢,以強大的武力震懾中國。印度在50年代建國之時就在憲法中明確表示,任何政府都無權修改印度的邊界線,也就是說如果在邊界問題上談判就必須修改憲法,這就是印度歷界政府在邊界問題上都不談判的一個重要原因。拿目前的情況來看,要讓印度政府為了讓出爭議地區而去修改憲法,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印度總理辛格表示,其它地方都可以和中國合作唯獨邊界問題絕不妥協。在邊境部屬重兵也是為了響映高層的決心,是讓中國方面看的。二是,如果中國進攻印度,大量增兵將使中國的戰爭成本急聚上升,從而迫使中國重新考慮武力收復的可行性。在印度一直採取不談判的情況下,如果中國想收回被佔地區,唯一的方法就是採取武力收回,因阿克塞欽地區在我方控制之中所以必然會進攻藏南地區,如果該地區的印度軍隊不斷增加,那麼我們相應的也就必須增加藏南地區的戰備水平。印度認為中國一直在全心搞經濟建設,不想讓戰爭破壞現有的經濟建設的進程,更何況一個高成本的戰爭。中國多年來在這個問題上的表現,也證明了印度的想法在現在看來還是對的。一旦此目的達到,中國繼續往後拖延收復時間,那麼印度就有更多的時間來完善藏南地區的戰備條件,更重要的是時間拖的越長國際社會對印度佔有的事實將會逐漸認可。 核子轟炸機:印度不想打,中國更不想打,但是印度不談判我們該怎麼辦?不打能收回來?這種可能顯然是很低的,戰爭若遲早會爆發那不宜早不宜遲,如果繼續拖延就正中了印度的下懷。中國多年來遲遲不動武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個印度擁有了核武。世界上還從來沒有哪兩個核武國家開戰的先例。核武國家發生沖突,一旦控制不住引發核戰爭的可能性很大,這對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願意看到的。但是同印度如果發生沖突引發核戰爭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印度的核武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不能和中國同日而語,中國怕遭到核打擊印度豈不更怕?中國有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那麼印度就敢先使用核武?為了一塊不毛之地他想亡國?這顯然不可能,我想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對另一個有核國家開戰,除非到了將要國破家亡的時候不然絕不會使用核武的,戰爭是想得到利益,核戰是賠本買賣,所以大可以排除這個因素。二是,補給問題。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時,我軍曾拿下了藏南地區,後主動退出該地區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是補給問題造成的。不過,隨著青藏鐵路的開通,中國軍隊的主要運輸手段已經變成了鐵路為主,公路和空運為輔的形式。大批的軍用物資調動可通過鐵路直接入藏,然後再經由公路網路集散。目前,印度在邊境地區的基礎設施還不完善,不僅沒有鐵路,就連公路網也不完善。但是印度正大力改善,不斷的修復機場和72條公路計劃都是為了改善補給。以此看來,以現有補給能力中國並不比印度差,但是如果時間一長印度必竟是實際戰領藏南,種種條件都會比中國優越。所以說收復藏南更是宜早不宜遲。三是,印度的駐邊境的兵力要超過中國數倍。現在軍事戰爭已進入遠程精確打擊時代,由其是在藏南這種高海拔的深山之中,大兵團作戰更是施展不開。而我國的精確打擊能力,如遠程火箭炮和戰術導彈在射程和精度上都是佔有絕對優勢的。所以說印度往邊境部署10萬兵力和20萬兵力的意義並不大。即便是比,我們不缺的就是陸軍,62年的時候印度再多的軍隊還不是一觸即潰。四是,朝鮮半島、南海和台灣問題牽制了中國。其實仔細看吧,台灣問題隨著兩岸關系的緩和,雙方的軍事對峙關系已明顯得到了改善,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也隨之降低。這也使我們能抽出身出去應對藏南。南海問題的主動權在我方,是要中國認為有必要了,隨時可拿下南海。南海問題對收復藏南的影響並不是太大。至於半島問題,美國不管是軍演也好,嚇唬也罷,半島上是不可能有太大規模的武裝沖突的。我在《雙航母齊了聚中東》一文中有介紹,各位可以參照。 排除以上問題的困擾,核子轟炸機認為我們應該適時收回藏南了,不能讓印度的軍隊嚇住更不能讓他們牽著鼻子走。毛主席曾說過,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不能到我手裡就變成了950萬吧。
Ⅹ 如何看待中印對峙事件,又該怎樣來化解
如何看待中印兩軍邊境對峙事件?大家眾說紛紜,但是總的來說解放軍的處理方式是正確的,我們對於外國尋釁滋事的行為要做到先禮後兵。
一段未註明時間的視頻,視頻中疑似為中印兩軍士兵在巡邏途中出現對峙,隨後發生了肢體沖突。對此,中方稱中方在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時,遭到印軍越線阻攔。中方修建上述道路是在自己領土上的主權行為,印方無權干涉。
某些人一直在譴責官煤冷處理,但是小編以為現在處理方式並無不妥
1.渲染南海、東海領土爭端是因為這里每一寸領海都有巨大的可見的收益;反觀藏南。
2.渲染中印緊張氣氛會影響到民眾對南海、東海和其他領土問題的熱情。大家發現領土摩擦其實天天都在發生而且還是實打實的武裝侵入,之後懟美帝軍機軍艦打擦邊球的熱情恐怕就會少不少了。
3.加強對中印邊界的軍事力量投入並不是非常合算的買賣。給一等人撥款能下餃子,二等人能買五代機,都是有長期回報的投資,而老陸獲取優勢的主要方法還是堆人,難道我們就不停花錢把子弟兵扔到世界屋脊上天天趕羊一樣把漫山遍野的阿三趕回去?對付阿三,只要不讓它們建立永備工事把生米煮成熟飯就可以了,其他愛怎麼玩怎麼玩,讓他們燒錢在喜馬拉雅山麓上堆羅漢,總比花錢改善印度基礎設施的好。
4.高調懟回去正好給印度提供發展軍備+增加凝聚力的借口,對我們沒有半點好處。這樣一個人力大國如果被逼得在「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的大路上發足狂奔,後果不堪想像。打贏了不加分,沒打贏更倒霉了
最後,向堅持在世界屋脊上的子弟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