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為什麼印度支持阿富汗

為什麼印度支持阿富汗

發布時間:2023-01-04 10:15:20

Ⅰ 歷史上,阿富汗為何能成為大國競逐的舞台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其實,這和它所處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關系。接下來,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具體的原因。

第一:阿富汗地處中亞中心地帶,是東西南北的交通要沖。

阿富汗地理位置處於中亞之中,是連接東西南北的交通要沖。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阿富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商業貿易的咽喉要道。

在歷史上,西方和東方的商業貿易在阿富汗地區交匯,向南通往印度地區同樣需要通過阿富汗地區。

特殊的地理位置讓阿富汗自古以來成為大國競逐的舞台,如今的阿富汗政局再變。

處於中亞中心的阿富汗未來又會怎樣發展?歡迎大家積極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

Ⅱ 印度將加強對阿富汗援助嗎

蒂勒森訪印的另一個議題是阿富汗問題。目前,阿富汗仍然處於長達16年的血腥沖突中。就在8月,特朗普宣布了新的阿富汗戰略。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講話中還透露出進一步加強印度在其南亞戰略中地位的政策取向,表示將與印度發展戰略夥伴關系,並要求印度支持阿富汗的經濟發展。

據報道,印度與阿富汗有著長期的夥伴關系,印度為阿富汗的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方面已提供了20億美元的援助。蒂勒森稱,印度在美國的阿富汗戰略中至關重要,美國支持印度作為這個區域的領導者。

在訪印前,蒂勒森曾於23日突訪阿富汗,並與阿總統加尼舉行會談。蒂勒森強調,美國在南亞地區採取新戰略表明美國願意和阿富汗政府以及地區其他國家一道,為應對恐怖主義威脅、實現阿富汗的和平而努力。

「但印度不會軍事介入阿富汗」,舒克拉說,「聲明都是指向雙方所達成的共識,即印度將加強對阿富汗的人道主義援助及經濟發展項目」。

9月26日,印度國防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在新德里與到訪的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會面時明確表示,印度不會派兵進入阿富汗,但將會繼續提供發展和醫療援助。

Ⅲ 特朗普邀請印度介入阿富汗是「請君入瓮」

特朗普宣布了美國的阿富汗新戰略,大多數舉措並不出人意料,整體而言也無多少「新意」。特朗普確認美國不會從阿富汗快速撤軍,這一決定可謂「眾望所歸」,這場在16年前發起的戰爭還會繼續下去,雖然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但是撒手不管的後果美國將無法承受。而在阿富汗局勢風雨飄搖之際,特朗普敲打主要反恐盟友巴基斯坦卻籠絡印度,至於前者「邀請」印度介入阿富汗的意圖到底是什麼則引起諸多猜疑。


可是特朗普似乎也沒有熱心到為印度的大國夢搭台,卻不求任何回報。在印度媒體解讀出特朗普對印度倚重的同時,一些西方媒體從中看到的是特朗普對印度的「最後通牒」。而很多的印度網友也表示,特朗普的邀請更像是「請君入瓮」的套路。

阿富汗軍事失敗、腐敗橫行,西方的主流媒體已經「達成共識」——阿富汗戰爭幾乎已經註定是一場贏不了的戰爭。特朗普巴不得早些從這里抽身,只是因為伊拉克的前車之鑒(美軍撤走,IS填補權力真空迅速崛起),特朗普無奈改變撤軍的初衷。泥足深陷的美國可能需要的是一塊墊腳石,而印度「大小」正合適。

印度面對的誘惑很大,大國地位的榮耀、可能的美國軍援以及在世仇巴基斯坦的西北部懸一把利劍,甚至完全有可能打破南亞的戰略平衡進而騰出手來「走向世界」。但是回報有多高,風險就有多大,在阿富汗這塊大國墳場,英國人曾飲恨於此,蘇聯也曾在此徒耗十年,美國陷入阿富汗泥潭也已經十多年,這么多大國都不行,那麼印度又靠什麼創造「奇跡」?是淪為美國的墊腳石還是經營出一塊登上世界大國地位的台階,這是一場賭博,下面就看印度的了。

美國真的是到處想佔便宜。

Ⅳ 為什麼大家都要打阿富汗

確切地說,攻打阿富汗的國家主要是前蘇聯和美國。前蘇聯與美國發動的兩次阿富汗戰爭持續了近42年。直到今年8月,美國撤出了阿富汗,塔利班重新占據了喀布爾、控制了阿富汗。

那麼,為什麼前蘇聯和美國要發動攻打阿富汗的戰爭呢?除了有直接原因之外,還有其深層次原因。

直接原因:2001年9月11日,美國五角大樓、世貿大樓遭到本·拉登指使的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的撞擊。美國要求庇護本·拉登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將其交出,遭到塔利班政權的拒絕。於是,美國決定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進行軍事打擊。

深層原因:中亞地區(通常是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土庫曼五國)北可遏制俄羅斯,東可挾制中國,南可控制印巴,西可連接歐陸;若能以此為中心向四周擴散,其勢力必將遍及整個歐亞大陸。阿富汗位於西亞、中亞和南亞的結合部,扼南北交通要沖,北接土庫曼、烏茲別克和塔吉克,東北突出的狹長地帶與中國接壤,東部和東南部與巴基斯坦毗鄰,西部與伊朗交界。自古以來,阿富汗就是中亞地區南部的重要屏障和橋梁。一旦美國掌控阿富汗,北上可以威懾俄羅斯、中國,西可鉗制伊朗,美國就可以通過進入阿富汗進而控制中亞。中亞裏海地區富含石油和天然氣,是中東以外的另一個相對集中的能源儲藏地。布希與其決策班子在制訂打擊阿富汗和反恐戰爭計劃的同時,也確定了美國要進駐中亞、爭奪中亞裏海石油主導權的計劃。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後,隨著美國軍事勢力的介入,美國在經濟方面的發言權會大大增加。

Ⅳ 阿富汗沒有什麼資源又貧窮落後,為何大國總想要征服它

阿富汗雖然沒有什麼資源,而且又貧窮,又落後,但是他的地理位置好,阿富汗有很重要的戰略位置。所以自古以來,總是有大國想要控制征服它。

阿富汗最誘人的是四通八達的地理位置,向西可以進入中東,向南可以影響南亞,進入印度洋,向東進入東亞,北部同樣是中亞國家,再向北則是俄羅斯。雖然是內陸國,但是阿富汗向南可以對周邊國家產生影響,進而控制裏海和南方的阿拉伯海,而中東的戰略價值也提高了阿富汗的重要性,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Ⅵ 阿富汗戰略地位重要的原因

阿富汗政府的行政權力至今難抵各部落中下層,部落宗教勢力強大,對周邊影響甚大,直接影響到我國新疆地區的穩定,直接影響到我國西側境外能源通道的安全,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阿富汗戰略地位重要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阿富汗戰略地位重要的原因

軍事上,阿富汗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阿富汗東接中國,南接南亞印度洋,西接產油區,北接中亞俄羅斯.

經濟上,阿富汗擁有的自然資源.阿富汗的東南方擁有金礦、銀礦、銅礦、鋅礦以及鐵礦 等的自然資源,亦擁有珍貴的寶石礦脈,諸如東北部的青金石、祖母綠和青藍礦。在北部還可能蘊含重要的石油與天然氣。另外也擁有煤炭、鉻鐵礦、滑石、重晶石、硫、鉛和食鹽等自然資源,而且由於國家受到蘇聯入侵和隨後爆發的內戰(阿富汗市民戰爭)影響,這些重要的礦產和能源資產多數保留原狀而未加利用。

阿富汗對周邊的影響

阿富汗經濟落後,自然條件很差,但卻因地理位置極具戰略意義而受到各大國關注。阿富汗由眾多部落組成,大小部落分布於興都庫什其間,現總統卡爾扎伊的行政權力主要局限於大喀布爾地區,對各部落中下層影響甚微。部落成員大都是虔誠的穆斯林,其宗教勢力外滲性強,向南、向北直接影響到巴基斯坦境內、中亞境內的居民。目前本地區最驚動世界的既不是能源戰,也不是強國對峙,而是來自阿富汗興都庫什山區的恐怖分子突如其來的恐怖襲擊,使西方國家不得不作出重大政策調整。作為世界頭號強國的美國,不惜跨海遠征貧弱的阿富汗,使人們開始重新評價該區在國際政治和大國地緣戰略當中的位置。面對背景復雜的分裂主義、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這“三股勢力”,中亞、南亞各國頗感棘手。

(一)對中亞國家的影響

對於中亞的影響可能弱一些。中亞各國民族主體雖然同屬穆斯林,但他們接受伊斯蘭教作為全民信仰的時間較晚;並且伊斯蘭文化進入中亞,接受了中亞本土多種文化的“改造”,因而形成了自成一派的“中亞模式”伊斯蘭文化。所以中亞人對於伊斯蘭教信仰的程度、宗教禮儀與民族傳統文化結合的程度等大不同於阿拉伯人和小亞細亞人。中國與哈薩克、土庫曼等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受到興都庫什山區“三股勢力”影響目前較小。

(二)對巴基斯坦的影響

在阿富汗的鄰國中,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關系居於特殊而突出的地位。歷史上,普什圖族聚集的巴基斯坦普什圖尼斯坦地區,一直屬阿富汗普什圖族獨立部族所有,被阿富汗普什圖族認為是阿富汗版圖的一部分。1893年11月,為控制阿富汗,英國脅迫阿富汗政府與英印殖民政府簽訂了阿(英)印邊界協定,即《杜蘭協定》。該協定將阿富汗與當時的英屬印度邊界劃分開,將世代生活在高山中的普什圖族人人為地劃入兩個不同的地區,從而埋下長期民族沖突的隱患。

對於目前的阿富汗而言,無論是打擊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殘余,維護國家安全與穩定,還是鞏固政權,保證重建工作的順利進行,均離不開巴基斯坦的配合和支持。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殘余藉助阿巴兩國漫長的邊境線和普什圖族跨境而居的現狀,輕易地穿行於邊境線實施恐怖襲擊,並到另一方尋求庇護所。阿富汗國內安全狀況堪憂,是與塔利班和基地組織頻繁發的的跨界襲擊密切相關。因此,與巴基斯坦發展友好關系,不但有利於阿巴雙方消除歷史上已有的隔閡,也有利於敦促巴基斯坦加大打擊恐怖勢力的力度。此外,阿富汗是內陸國家,多年來巴基斯坦一直是阿富汗對外經濟聯系的主要通道。

就巴基斯坦而言,也需要一個穩定而友好的阿富汗。這首先有助於巴基斯坦最大限度地打擊國內伊斯蘭激進勢力,維護安全穩定。進而有助於巴基斯坦避免地區間戰略失衡,警惕阿富汗與印度過分靠近,使自身免於南北兩線應對。此外,巴基斯坦還希望藉助於阿富汗重建,拓展巴基斯坦在阿富汗的經濟和貿易份額,促進國內經濟發展。鑒於興都庫什山北東東向橫卧,未來中國與巴基斯坦可能的油氣管道建設合作極有可能受到來自興都庫什山區“三股勢力”居高臨下的威脅。

(三)對美國等相關政策的影響

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地緣政治的“制高點效應”更加明顯。美國勢力占據阿富汗,可以西擊伊朗(與以色列形成東西戰略夾擊),東扼中國,北制俄羅斯,南壓印巴。有資料顯示,在阿富汗“踩一腳”早已是美國情報機構、智囊機構多年所求。“9.11”事件之後,基地組織便在真正意義上以興都庫什山區作為“根據地”開始了與其對立面的博弈,也客觀上使得美歐等西方國家“名正言順”地“立足”於阿富汗。由於美國總統奧巴馬特殊的種族背景、宗教背景,未來美國的阿富汗政策有可能趨向溫和,但這種趨向將受制於美國國內政治利益間的博弈結果,受制於美國在中東、遠東、中亞、南亞以及東歐等地的地緣政治利益,也受制於未來以色列在中東的“言談舉止”。最終的結果可能是奧巴馬的阿富汗政策較小布希時期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美國將可能在阿富汗長期駐紮下去,基地組織的活動也將時隱時現、與美國貓捉老鼠般地持續下去,至少在大喀布爾地區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北約一塊充滿爆炸聲、槍炮聲以及綁架等頻發的“飛地”。如果美歐等西方勢力撤出阿富汗,將可能出現諸多的可能:可能中國從中東、中亞地區進口能源資源更加順暢,中國與伊朗等的合作(包括能源合作)將更加緊密;俄羅斯如同前蘇聯一樣攏抱中亞國家、阿富汗等直插阿拉伯海、印度洋的美夢將能夠重溫;印度等北上中亞的渴望將真正實現;伊朗勢力東擴的願望將成為現實、伊朗核問題的解決將更加棘手等,可能興都庫什山區將更加“雲霧繚繞”、變數多多。上述無論那一種可能都難言是美歐樂觀其成的,當然有些也不或不一定適合中國的戰略利益。

Ⅶ 印度與阿富汗關系

印度是一個國家,阿富汗也是一個國家,兩個地方只是國與國的關系。

Ⅷ 第三次英阿戰爭:武器落後的阿富汗人,為何敢入侵英屬印度

對於生活在南亞大陸的印度人來說,北方的阿富汗人一直被他們所忌憚,在印度的 歷史 上,曾多次遭到阿富汗人的入侵,兇悍的阿富汗人給他們留下了恐懼的記憶。到了印度莫卧兒帝國末期,隨著英國人的到來,印度逐漸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阿富汗,在那段時期曾和英國軍隊爆發了三次大規模戰爭。


很多學者認為,英國殖民者之所以能夠迅速征服印度的土地,還要得益於阿富汗人的國父艾哈邁德沙對印度的入侵。

從十八世紀中葉開始,建立杜蘭尼王朝的艾哈邁德沙多次率軍入侵印度,並且在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中擊垮印度的馬拉塔人。而馬拉塔人的失敗,則讓英國人有了可乘之機,因為當時的馬拉塔人被譽為「印度教守衛者」,他們是英國人最頑強的抵抗者。

到了公元1839年,兩萬多名英國軍隊首次入侵阿富汗,英國人迅速佔領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但是不久之後他們便遭到了阿富汗人的頑強反擊, 無數英國人和印度人被阿富汗人殺死,據說只有一位身負重傷的軍醫活著離開了阿富汗。


而第二次英阿戰爭,過程則和第一次英阿戰爭十分相似, 英國人雖然能佔領阿富汗的城市,但是卻無法擊垮阿富汗人的意志 ,到了1881年的4月,深陷戰爭泥潭的英國軍隊開始撤離阿富汗,第二次英阿戰爭宣告結束。

不過英國人雖然撤離了阿富汗,但是卻通過 《甘達馬克條約》 將阿富汗變成了英國的附屬國,而當時的先後擔任阿富汗國王拉赫曼·汗和哈比布拉·汗,也開始被迫和英國人搞好關系,以此來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

但是當哈比布拉·汗被暗殺之後, 他的兒子阿曼努拉·汗便開始試圖擺脫英國人對阿富汗人的統治,並且在1919年發動了第三次英阿戰爭。


在第三次英阿戰爭爆發前夕,阿富汗的正規軍大約有五萬人,分為21個騎兵團和75個步兵營,並且擁有二百八十多口火炮和幾挺破舊的加德納機槍。

不過根據一位英國軍官的記述,這支阿富汗軍隊雖然十分勇猛,但是武器裝備卻十分落後,他們的火炮大多破舊不堪,士兵的步槍很多都是其他歐洲國家淘汰的武器,而且彈葯數量也不多。

武器裝備落後並且人數只有五萬人的阿富汗正規軍,在擁有飛機和坦克的英國軍隊面前完全處於劣勢,但是阿曼努拉·汗還有一件「利器」,而這件利器便是生活在阿富汗和印度邊境的 普什圖部落民兵。


阿富汗的主體民族為普什圖人,而在印度的西北部,也生活著許多普什圖人,他們被當地人稱呼為「 帕坦人 」,而這些帕坦人則以盛產兇悍的武士而聞名,而且他們的武器裝備也要比阿富汗正規軍更好,因為他們經常購買和偷竊英軍士兵的武器。

這些帕坦人大部分都是阿曼努拉·汗的支持者,他們也阿曼努拉·汗一樣厭惡英國軍隊,因此在戰爭爆發之後,帕坦人的部落為阿曼努拉·汗提供了大約七萬名帕坦民兵。

到了公元1919年的5月3日,阿曼努拉·汗命令阿富汗正規軍在開伯爾山口一帶集結,隨後便對英國統治下的印度發動了入侵。


對於阿富汗人來說,開伯爾山口是一個十分熟悉的地方,因為他們驍勇善戰的祖先曾多次穿過開伯爾山口,對印度的土地進行蹂躪。

在阿富汗軍隊穿過開伯爾山口之前,印度剛剛發生了「阿姆利則慘案」,幾百名印度人遭到了英國士兵的射殺,這也引起了許多印度人開始反抗英國殖民者, 而阿曼努拉·汗就在這個時候,以「為印度人」復仇的名義向英國軍隊開戰了。

阿富汗軍隊穿過開伯爾山口之後,立即得到了當地帕坦人的幫助,駐扎在邊境的英軍士兵很快便被擊潰了,阿富汗軍隊佔領了一些位於邊境的村莊,以及一座英軍士兵的供水站。得知阿富汗人來襲的消息後,英國人立即開始集結軍隊,並且在三天之後正式向阿富汗宣戰。


而此時英軍的處境並不好,由於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不久,因此許多英軍士兵都不願繼續參戰。當集結完畢的英軍士兵抵達邊境後,立即和入侵的阿富汗士兵展開了激戰,甚至發生了白刃戰。

不過由於後來英國皇家空軍派出飛機轟炸了支持阿曼努拉·汗的帕坦部落, 使這些帕坦人見識到了轟炸機的厲害,於是一些部落民兵便決定臨陣脫逃,他們拋棄了自己的族人,並且開始撿拾阿富汗軍隊敗退時遺留的物資。

當阿富汗軍隊敗退之後,英國軍隊又追擊至阿富汗境內,並且派出轟炸機對喀布爾進行了空襲,阿富汗人開始在自己的土地迎戰英國人,雙方互有勝負。


英軍進入阿富汗後,他們的處境也開始惡化,許多士兵因為不願繼續打仗而離開軍隊,尤其是在英軍中服役的印度人,由於阿姆利則慘案的發生,導致許多印度士兵開始對英國人不滿,他們不願意繼續為英國人賣命。

而且就在這個時候,生活在邊境地區的帕坦部落又開始襲擊英軍的後勤部隊,這些不利的情況導致英國人決定在同年的8月8日停戰,第三次英阿戰爭宣告結束。

在這場歷時兩個多月的戰爭中,阿富汗人大約有一千人陣亡,而英國軍隊中則有二百多名士兵陣亡。而英國軍隊雖然在戰場上取得了優勢, 但是這些優勢並不能阻止阿富汗人擺脫英國的統治,到了1921年,英國人在條約中正式承認了阿富汗的獨立。

參考資料:《阿富汗 歷史 詞典》《戰爭中的阿富汗》


Ⅸ 阿富汗與印度的歷史關系

阿富汗的歷史可上溯到古波斯帝國,公元前6世紀居魯士大帝遠征時並入波斯。亞歷山大遠征後又並入其帝國。亞歷山大死後帝國三分,阿富汗地區又轉屬於東部的塞琉古王國。約前250年,位於阿母河與興都庫什山間(包括阿富汗北部)的巴克特里亞總督狄奧多德據地脫離塞琉古而獨立,建立了希臘化的巴克特里亞王國(中國史籍稱大夏、吐火羅等),前二世紀上半葉最強盛,曾擴地至印度河,後因內亂轉衰。
前二世紀上半葉,原駐於河西走廊的大月氏被匈奴所敗,遂西遷至阿母河領域,約前140-130年左右征服大夏,將希臘王朝逐向南方。東漢時大月氏分休密、雙靡、貴霜、都密、肸頓五部。一世紀時,貴霜統一諸部,擴張為強大的貴霜王國,其盛是西起鹹海、東至蔥嶺,橫跨中亞和印度半島西北部,倡大乘佛教。三世紀後漸衰,分裂為若干小國。五世紀上半葉被從北方襲來的懨噠所滅。
懨噠系游牧民族,原居於金山(阿爾泰山),臣屬於柔然,羅馬人稱之為「白匈奴」。五世紀初西遷,以後相繼征服伊犁河域、河中地區、吐火羅、印度西北部,還擊敗了薩珊波斯,殺其王,成為一令人生畏的強國,其統治中心就在今阿富汗境內,信奉襖教。567年左右,薩珊波斯與西突厥聯合擊滅懨噠,以阿母河為界瓜分其領土。吐火羅被劃歸屬波斯,但不久(約568年)又被西突厥奪取。
627年,西突厥統葉護可汗派其長子在吐火羅建立了突厥人的王朝。唐軍滅西突厥後,吐火羅的突厥王朝向唐稱臣,唐置月氏都督府於此。另在今阿富汗境內及其附近還有若干臣屬於吐火羅的小國:護密、護時犍(唐置沙州都督府)、罽賓(修鮮州都督府)、帆延(烏鳳都督府)、訶達羅支(條支都督府)、骨咄(高附都督府)。另外,唐還於662-674年間封流亡來唐的波斯末王之子卑路斯為波斯王,置波斯都督府於波斯東部與阿富汗境內。八世紀初,阿拉伯人的勢力進入,控制了吐火羅。自751年怛羅斯之戰後,蔥嶺以西之西域諸國盡皆歸於阿拉伯人,此後中亞地區逐漸伊斯蘭化,直至今日。
821年,阿拉伯阿拔斯朝(黑衣大食)呼羅珊總督塔希爾建立了塔希爾王朝,領有中亞、河中、阿富汗地區,名義上承認哈里發主權,但形如獨立。867年錫斯坦省軍隊統帥亞庫布(綽號薩法爾)起兵建立薩法爾王朝,873年滅塔希爾王朝,領有伊朗大部、河中、阿富汗、印度西部,中心在呼羅珊,曾一度遠征巴格達。不久,河中地區又興起了地方將領建立的薩曼王朝,900年滅薩法爾王朝。962年,呼羅珊總督阿爾普特勤又據伽色尼城獨立,稱雄一方,建立伽色尼王朝,佔領阿富汗,十世紀末滅薩曼王朝,相繼得到中亞與伊朗各一部分、印度河領域北部,十一世紀受到塞爾柱突厥人打擊而衰落,失去伊朗、中亞領地。十二世紀中葉,赫拉特與伽色尼之間的廓爾山區興起了廓爾王朝,很快就據有阿富汗全境,後又滅伽色尼王朝,占伊朗、印度各一部,1215年左右廓爾王朝被興起於河中的花剌子模蘇丹國所滅。
1220年花剌子模被蒙古滅亡,以後阿富汗相繼為蒙古汗國、伊兒汗國以及附屬於蒙古人的一些小政權統治,帖木爾興起後又歸其統治。帖木爾死後阿富汗又成為帖木爾後裔與中亞的土庫曼黑羊王朝等國爭奪的戰場,十六世紀後又轉入波斯手中。
1747年,阿富汗阿布達里酋長艾哈邁德乘波斯衰落之際獨立,建立了阿富汗王國,使得統一的阿富汗國家正式形成。歷經阿布達里德王朝(1747-1826)、巴拉克宰(1826-1973)兩個王朝。其間分別於1839-1842、1879-1880、1919年三次擊敗英國的入侵。

Ⅹ 印度為何支持孟加拉國獨立,而不是直接將孟加拉國吞並

如果那時候印度支持孟加拉獨立後是為了吞並,那它當初的公道也就失去了全世界的支持,聯合國和安理會也並不會答應。還有一點非常的關鍵,那就是印度和東巴的宗教信仰不一樣,如果兩國宗教信仰相同還可以考慮,但信仰不同就難以融合,而且如果合並的話,印度如果不能一碗水端平的話,那麼到時候孟加拉國再次要鬧獨立就麻煩了,所以印度不可能接受這個燙手山芋。

在東巴基斯坦和西巴的內戰中,印度只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背後起著關鍵作用的還是蘇聯,沒有蘇聯的全力支持,印度也不敢放手去跟巴基斯坦在東巴去打。蘇聯當時給東巴武裝和印度軍隊提供了大量的武器援助,而當時美國對巴基斯坦還是採取非常超脫的中立態度。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印度支持阿富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853
伊朗和美國為什麼有仇 瀏覽:165
為什麼印尼人喜歡噴香水 瀏覽:145
印度殲10怎麼樣 瀏覽:676
越南馬皮涼在越南哪個位置 瀏覽:832
伊朗女人戴什麼手錶 瀏覽:993
買越南媳婦多少人民幣 瀏覽:413
去伊朗旅遊帶多少錢 瀏覽:23
想陪你很久很久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9
英國人怎麼評價約翰 瀏覽:912
印度訂不到酒店怎麼辦 瀏覽:932
傳說對決印尼服怎麼進 瀏覽:673
關於英國論文怎麼寫 瀏覽:406
義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車 瀏覽:581
伊朗對西班牙怎麼樣 瀏覽:895
1元換多少越南盾合適 瀏覽:172
越南610是什麼金 瀏覽:277
印尼什麼時發生地震 瀏覽:35
印尼紅龍魚15公分怎麼看 瀏覽:567
中國公元前900年什麼時期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