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有哪些知名品牌是出自印度
印度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有哪些知名品牌是出自印度?
印度的品牌主要有:布哈拉特石油、印度斯坦石油、瑞萊斯、印度理工學院、印度國家銀行等,主要都是大型資源型企業、銀行及大學等,在國際上知名度並不是很高。
B. 「印度巨頭」信實工業集團:哥哥亞洲首富,弟弟百億老賴
根據印度商務部的數據, 2020年中印雙邊貿易額達777億美元,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印度的最大貿易夥伴國。
作為地緣關繫上的鄰居,中國和印度的經貿合作看起來似乎是水到渠成的。即便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沖擊與中印關系惡化的情況下,中國仍然超過美國成為印度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可見中印雙方在經濟上的聯系之牢固之深厚。而在未來,隨著疫情局勢好轉與雙邊關系的回暖,中印經貿關系想必會進一步發展。
因此,我們接下來會寫一寫印度的大型商業集團與初創企業,以了解我們重要的貿易夥伴們。而提起印度商業,稍微有點了解的朋友可能會聯想到印度首富安巴尼以及他的信實工業集團。
為什麼第一個介紹信實呢? 因為它是印度市值最高的公司, 其影響力仍在不斷擴大,而脫胎於它的兄弟公司卻拖欠中資銀行上百億不還,除此之外還有觀眾喜聞樂見的「豪門分家產大戲」。
倒賣香料起家,政商結合發家
上世紀60年代,德魯拜·安巴尼和他的堂兄在孟買創立了信實工業集團的前身--信實商業公司。其辦公室僅30平米,總資產只有一張桌子、一部電話以及三把椅子。信實商業一開始從事的是:從阿拉伯國家葉門進口聚酯紗到印度,從印度出口香料到葉門,說白了就是倒買倒賣。
葉門是老安巴尼獲得人生第一桶金的地方。
1948年,老安巴尼和堂兄來到葉門亞丁港,在殼牌石油公司的加油站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安巴尼發現當地硬幣的含銀量的價值居然高於其面值,隨後他決定把這些硬幣鑄成銀條賺取中間的差價。葉門政府很快發現市面上的硬幣迅速減少,並派人調查此事。老安巴尼的賺錢大計敗露,被遣送回國。也就是在亞丁,老安巴尼有了第一個兒子,未來的亞洲首富---穆克什·安巴尼。
靠著和供應商建立的良好關系,老安尼成功說服他們把具有壟斷性質的香料賣給自己。單這一門生意,信實商業就能從中獲得2倍的利潤。在老安巴尼的努力下,信實商業的生意有了很大的起色。
老安巴尼的朋友曾形容他是一個和藹可親但又有極端冒險精神的人。 很快,他就不滿足於當前暴利的生意。
1965年,老安巴尼與堂兄分道揚鑣,隨後創辦了信實工業公司。他認為,建立自己的品牌非常重要,並通過品牌營銷不斷擴大品牌的知名度。當時,信實工業每年花在廣告上的費用多達120萬美元。
1975年,信實工業的利潤增長高達700%;1977年,公開上市,募集了180萬美元的資金。 到1979年,該公司年銷售額達到1.9億美元,已成為印度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商。
政商結合是印度大企業慣用的商業手段。老安巴尼贏就贏在將寶押在有著「印度鐵娘子」之稱的英迪拉·甘地身上。 在印度大選中,他給予英迪拉資金上的全力支持。而英迪拉上任後,印度政府給予信實工業一系列的優惠。巔峰時,這家公司控制了全國紡紗業產能的50%。除此之外,印度政府還同意了信實工業各種擴張的請求,相繼獲得了電力、通訊、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等天然具有壟斷性質的國計民生行業的經營許可。
1996年,信實工業成為印度第一家獲得國際信用評級機構評級的私營企業。
到21世紀初,信實工業已成為印度最大的企業。 2004年,信實工業總營收為170億美元,佔印度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3.5%;其毛利潤達25億美元之巨,幾乎是當年所有民營企業利潤的30%;全國多達四分之一的股民持有信實工業股票......
西方媒體稱老安巴尼在印度創造了一個美孚、通用和AT&T的綜合體, 安巴尼家族就是印度的「洛克菲勒家族」。 很多印度人開玩笑地說,印度最大的政黨就是信實黨。
親兄弟反目,豪門分家產大戲
老安巴尼第二個兒子阿尼爾·安巴尼1959年出生,比哥哥穆克什·安巴尼小兩歲。阿尼爾曾在采訪中表示,父親會帶他們進行「激勵性郊遊」,如果完成徒步10公里,會獲得一盒芒果,但也會因為在客人面前表現不好而受到懲罰。不知道是不是老安巴尼讓兩兄弟從小保持競爭,最終才導致兄弟反目,引發轟動整個印度的「分家產」大戲。
1980年,雖然有塔塔集團、阿蒂亞·比拉集團等40多家大型企業的激烈競爭,信實工業仍獲得了滌綸生產資質。為了幫助建造工廠,老安巴尼將正在斯坦福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穆克什叫了回來。1983年,阿尼爾從沃頓商學院畢業後也開始幫助父親打理集團日常事務。
在1986年的第一次中風後,老安巴尼開始逐步將信實工業的的控制權交給穆克什和阿尼爾,他仍然是公司的董事長,穆克什和阿尼爾為總經理和副總經理。
2002年6月24日,老安巴尼再次中風,並於7月6日去世。曾三度出任印度總理的阿塔爾·比哈里·瓦傑帕伊緬懷道: 一個普通的印度人在進取精神的激勵下,在決心的驅動下,可以在自己的一生中實現什麼?這個國家剛剛失去了標志性的證據。
猝然離世的老安巴尼並沒有留下只言片語,也沒有像很多西方家族創始人一樣為子女建立信託,分配自己的財產,這為安巴尼家族日後的分裂埋下伏筆。
按照當時的《印度繼承法》規定,男性後代享有相同的繼承人權益(2005年修訂為女兒也是共同繼承人)。但在印度傳統里,長子仍擁有繼承大部分遺產的權利。更何況穆克什幾乎完整參與了信實工業的高速發展,外界普遍認為穆克什成為新掌舵人幾乎沒有懸念。
作為長子,穆克什很早便受到父親的重用,16歲時就隨父親打理生意。為信實工業奠定堅實基礎的紡織工廠從零開始建立時,穆克什就在老安巴尼身邊幫忙。後來,穆克什成立了信實通訊,24歲時又負責建造了帕塔爾甘加石化廠。 可以說,穆克什讓父親的紡織工廠發展到了難以想像的高度。
而阿尼爾也不是紈絝子弟,沃頓商學院畢業後,他進入集團主要負責投融資,發揮其非凡的人際交往能力,在一眾富賈名流中如魚得水,儼然成為公司的對外代表。同時他也積極開拓移動通信和電力業務,在集團有不小的影響力。
2004年起,阿尼爾就多次向穆克什抱怨自己被排除在集團重大決策之外,甚至暗示兄長操縱董事會。他氣憤地說:「現在我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努力鞏固父親留下的事業了,這種變化讓人悲哀。」
2004年11月22日,穆克什在給公司全體員工的一封電子郵件中稱,他將全權負責信實工業集團事務,集團所有權問題已得到了妥善解決。被徹底激怒的阿尼爾向董事會遞交了長達500頁的報告,歷數了穆克什的種種管理不當,指責穆克什作假賬,甚至將其告上法庭。
這場家族內訌一度成為印度各大媒體最熱衷報道的花邊新聞,兄弟倆在電視上的相互攻擊和謾罵甚至成為收視率最高的節目。
2005年,兄弟倆的矛盾終於全面爆發。這場兄弟間的豪門恩怨甚至驚動了當時印度財政部長P•奇丹巴拉姆和總理辛格親自出面調停,但也無濟於事,整個印度經濟也因此受到波及。
2005年12月,在母親科姬娜的調解之下,穆克什和阿尼爾最終敲定分家協議。根據協議, 穆克什得到信實總資產的30%, 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石化、煉油和製造; 阿尼爾同樣得到了30%的資產, 接管了電力、電信和金融服務。科姬娜保留了30%的信實股份,其餘10%在老安巴尼的兩個女兒之間平分。協議中還規定,雙方將把對方在自己公司中所持有的股份完全清除,同時 二人各守本業,即便新拓市場,也不得在10年之內直接相互競爭。
分家後,穆克什仍使用信實工業集團的名稱,而阿尼爾則將分到的公司裝入新成立的公司,取名為信實集團。據說這是他們母親的意思: 合力做大做強「信實」這個金字招牌。
豪門恩怨的落幕也給印度股民吃了一顆定心丸。協議達成的第二天,印度股市大漲,信實旗下的公司也有不同程度的漲幅。很多印度人預測,分拆後的信實工業集團競爭力下降,安巴尼家族會就此走向沒落,然而現實卻頗具戲劇性。
分家後的信實工業和信實集團在穆克什和阿尼爾分別帶領下,於各自的領域大展拳腳。在2008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兩兄弟同時位列前十名,穆克什以430億美元的身家位居第五,而弟弟阿尼爾以420億美元排名第六。
但從2009年金融危機後,阿尼爾成了「財富縮水最快的人」,資產縮水近300億美元,降至120億美元。
十年後,哥哥穆克什的信實工業愈發強大,勇奪亞洲首富的寶座。而阿尼爾則每況愈下,不但破產,還拖欠中資銀行上百億貸款,差點入獄。
哥哥亞洲首富,弟弟百億老賴
關於穆克什·安巴尼已經寫的很多了,簡單概括就是「守業出奇」,守住主業能源石化等,積極發展新業務---通信服務和電商。(穆克什旗下的電信服務商Jio,成立於2015年底,所以他信守了十年不競爭之約。)據《福布斯》報道,截至2021年7月9日,穆克什是亞洲最富有的人,凈資產為786億美元,在世界富豪榜上排名第13。
這里我們主要說一說阿尼爾的失敗之路和欠錢不還的老賴之路。
實際上即使兩兄弟分家後,爭斗仍在持續。先是阿尼爾指責穆克什違背天然氣供應協議,並在2008年向穆克什提起了 21.2 億美元的誹謗訴訟。同年,穆克什破壞了阿尼拉的信實通訊與南非第一大電信公司MTN的合並。
2009年,阿尼爾公開表示:信實工業想盡辦法,甚至用上不得檯面的招數,破壞信實集團的生意,實在貪得無厭。
而2016年後, 穆克什創辦的電信運營商Reliance Jio更是大打價格戰,直接迫使包括阿尼爾的信實通訊在內的十多個電信運營商退出市場。 2017年12月,信實通訊沒能出售給Jio,走上破產之路。
作為信實集團核心之一的信實通訊的失敗只是阿尼爾帝國坍塌的一隅。實際上從2009年金融危機開始,信實集團就開始加速墜落。過去,乘著印度經濟發展的浪潮,信實集團利用寬松的信貸環境,為旗下龐大的重資產型企業募集了巨額貸款。而當印度經濟放緩時,信實集團多項投資都面臨現金流枯竭。
2020年5月22日,倫敦高等法院商務法庭判決阿尼爾·安巴尼21天內向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三家銀行支付7.16億美元欠款,同時裁定75萬英鎊的法庭費用應由敗訴方阿尼爾•安巴尼承擔。
但阿尼爾在庭上辯解稱未償還貸款屬於信實集團,自己個人並沒有簽署個人擔保,而且自己現在一分錢沒有,已經破產了。中資銀行律師代表表示, 阿尼爾先生過著奢侈的生活,他不僅購買了一艘遊艇,還花巨資買下一架小型飛機和多輛豪華 汽車 。
雖然阿尼爾個人已經破產,但其領導的信實集團旗下仍有6家上市公司:信實基建、信實電力、信實資本、信實海軍工程(沒錯,信實集團是印度第一家有造軍艦資質的民營企業)、信實通訊以及信實醫療。阿尼爾多年來拒不還錢,可以說是非常惡劣了。
阿尼爾為什麼會欠中資銀行這么多錢?這要從2010年說起。2010年10月,信實集團旗下信實電力向上海電氣集團訂購了價值上百億美元的電力設備,這是當時中印之間簽署的最大的商業合同之一。當時的印度經濟飛速發展,似乎是海外業務拓展的好地方,因此數家中資銀行為這筆交易提供了約10億美元融資。
2010年12月,信實通信從國開行獲得了19.3億美元,但其中大部分資金都被用於償還短期債務。2012年,信實通信從國開行、進出口銀行、工行又獲得13億美元貸款,這筆貸款也被用於償付到期的美元可轉債。
這實際上就是,借新錢還舊債。事實上,信實通訊當時的境況已經不太樂觀。 公開數據顯示,2010年信實通信凈負債近70億美元,其凈負債已達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的4.4倍。
2019年6月,信實通信公布了破產後的債權人名單,其中, 拖欠中資銀行債務高達人民幣約150億元。根據信實電信破產清算方案,三家中資銀行損失約600億盧比(約60億元)。
而在此前的2018年5月,阿尼爾曾陷入另一場法律糾紛,甚至差點坐牢。當時印度最高法院表示,如阿尼爾不按時向愛立信印度部門支付57.1 億盧比欠款,則將面臨三個月的牢獄之災。隨後,哥哥穆克什伸出援手,幫弟弟還清了債務。阿尼爾發表聲明,稱感謝兄嫂的及時幫助,證明了強大家庭的重要性。
在近二十年的緊張關系之後,安巴尼兩兄弟關系似乎有所緩和。印媒甚至猜測,風雨飄搖的信實集團可能會被信實工業集團收購,兩家集團重回一家。
鮮為人知的是,阿尼爾旗下的信實 娛樂 和斯皮爾伯格領導的夢工廠有著多年的合作。雙方一起製作了很多廣受好評的電影,包括《幫助》、《間諜之橋》、《林肯》等。 不知道在簽下分家協議的那一刻,阿尼爾是否想過,哥哥穆克什可能是那個結束南北戰爭的「林肯」呢。
C. 印度有哪些世界品牌
一、捷豹
捷豹(Jaguar)是英國皇室御用的頂級豪華車品牌,1935年誕生,創始人為威廉·里昂斯爵士。2008年3月,福特汽車公司宣布已簽署向印度塔塔汽車出售捷豹和路虎業務的最終協議。
二、路虎
路虎(landrover)是英國一家古老的汽車公司,羅孚(rover)是北歐的一個民族,生產自行車時就使用羅孚作商標名。
2008年3月26日,印度塔塔集團出資23億美元,收購福特旗下的捷豹和路虎兩大品牌,在國際車壇引起震動。
三、manish arora
manish arora是印度設計師manish arora的同名服裝品牌,曾獲得"2004年度印度時裝大獎"之"最佳女裝設計師"獎。2007年manish arora第一次闖盪巴黎時裝周,他那充滿異域風情而又摩登的多彩設計,無論是買手還是時裝編輯都大聲喝彩,這場巴黎處女秀為他在巴黎贏得了極高的聲譽。
四、TaTa
TaTa是一家生產客車、功能型汽車、卡車、大巴和防爆車的汽車的印度公司。2008年1月10日其推出號稱世界最便宜的汽車塔塔NANO,售價在2500美金左右。
五、巴拉特石油
巴拉特石油公司是印度第二大石油公司,也是印度第一個擁有高級信息處理設備並在信息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的國有企業。巴拉特的前身是成立於1860年的標准石油信託公司,早期它與英荷殼牌以及ROTHSCHILDS合並成立了印度 ASIATIC石油公司,隨後又與BURMAH石油公司合作成立了印度BURMAH-SHELL石油儲備和分銷公司.最終在1976年經國有化成為巴拉特石油公司。
D. 印度首富超比爾·蓋茨成為全球第四大富豪,他的商業版圖有哪些
這位印度首富的商業版圖有農業貿易、煤炭等能源方面的貿易這樣的大宗商品交易。,港口貨運以及機場航運、港口貨運、快速消費品、等等。
E. 印度五大銀行是什麼
印度中央銀行、印度聯合銀行、印度海外銀行、印度清算銀行和聯合商業銀行。
簡介:
印度中央銀行:印度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of India)是印度政府的國有銀行,也是印度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該銀行總部位於孟買。印度中央銀行在印度27個州和3個中央直轄區擁有4100家分行和270個國外分行。
印度聯合銀行:印度聯合銀行於1919年11月11日成立,其總部位於孟買。印度聯合銀行提供信貸的資金來源包括現金、儲蓄、定期存款和海外再融資和借款。銀行擁有超過2400萬家客戶。
印度海外銀行:是一家服務行業公司,服務范圍包括工商銀行業務, 零售銀行業務, 外匯及司庫業務/資本市場,。
印度清算銀行:印度清算有限公司在市場設計上是非常獨特的。它通過更新合約,成功地將原本只適應於交易所交易的集中凈額清算和場外市場易相結合,為成員提供資金和債券的多邊凈額清算服務,並採取了多種方式從各層面上嚴格控制風險,這對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建設具有良好的借鑒意義。
印度聯合商業銀行:印度聯合銀行於1919年11月11日成立,其總部位於孟買。印度聯合銀行提供信貸的資金來源包括現金、儲蓄、定期存款和海外再融資和借款。銀行擁有超過2400萬家客戶。
F. 印度的商業習慣有哪些
在商貿習慣方面印度人大概有以下幾個特點:
1、印度人對於價格的重視遠遠超過了質量。即使報給他們的價格是市場上最便宜的他們也是跟你照砍不誤。
2、印度人的忠誠度是比較差的,也許和你合作多年,發現有其他廠家價格低一點點可能就轉單了,而歐美客戶忠誠度則比較高。
3、印度人的精明是出了名了,他們很會很精明地算計種種可能出現的情況。
一個精明的商人大家特別是新開展對外貿易活動的企業在對印的貿易交易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報價的時候適當加上一點價格給他們砍,並可以根據不同的定量給他們報個等差的價格,讓他們覺得定多了有甜頭。對於那部分煩不勝煩的問價格而從來不關注產品細節的貿易商保持常規的回復,可以制定一個回復模板。對於吹自己實力有多強,訂單的數目有多大切不可全信,要適當調查一下他們公司的狀況,至於訂單的數目,等他真正下單了以後才是具體的數目,否則都是把他當做理論值處理。
2、堅持付款方式以即期信用證為主的世界上通行的習慣貿易做法。仔細、認真地審核並履行信用證。做到單單相符、單證相符。嚴格按信用證條款執行,不給一些不法之徒以可趁之機。不聽信買主的花言巧語和種種理由,堅持不做付款方式為D/P即期、遠期和D/A的交易。因為當地的市場在不斷變化,進口政策也時有調整,一些進口商,特別是一些中小商業公司隨時有可能以各種借口不履約。俗話說:「貨到地頭死」。由於進口商掌握著主動權,近兩年因以D/P、/D/A方式交易而造成經濟損失的中國公司已有數家。一些不法進口商,貨到後以種種理由不贖單提貨,並以此要挾出口公司,無理強迫中國公司一再降價和改付款方式為D/A,以達到以極低的價格買到貨物甚至完全侵吞貨物的目的。
3、通過香港、新加坡的中間商,尤其是印度人在上述兩地開的皮包公司達成的生意需加特別注意。他們有的是香港開證,貨交到香港然後再轉船到印度;有的則是香港開證,交貨目的地是印度;有的是中間商聯系,印度的最終用戶開證。凡此種種情況,一定要注意調查中間商的基本情況和資信,分清責任,按規定的法律程序辦。近幾年,按以上方式成交的買賣,由於中間商在其中做了手腳,發生貿易糾紛,索賠甚至違反印度有關進口的法律、法規的例子已有很多起。應該具備的素質,這可能也是印度人能夠縱橫國際市場的主要原因吧
4、注意市場調查,顧全大局,認真制定價格和嚴格對外報價,不要為了開拓市場和搶到客戶而低價傾銷。近年來,印度政府不斷以反傾銷名義對外國出口到印度的商品進行反傾銷調查。中國出口到印度的不少商品因為受到調查而出口公司又未積極應訴,因此而退出印度市場。今後,一旦再發生反傾銷調查案件,有關出口企業應積極參加、配合相關商會組織的應訴。
5、貨物到達目的地後,如果因為進口商不付款不提貨或因質量問題需要退貨是允許的。出口商需憑原進口商提供的不要貨證明、有關提貨憑證及出口商要求退貨函電委託船代理在付清港口倉儲費、代理費等合理費用後辦理退貨手續。如果進口商不願給出口商出具不要貨的證明文件,出口商可憑進口商拒絕付款或提貨的函電或由銀行或船代理提供的進口商不付款贖單的函電、有關提貨憑證及賣方要求將貨物回運的函電委託船代理直接向印度有關港口海關提出退運要求,並辦理有關手續。如果貨物被進口商從海關提出,因質量問題需要退貨的,進口商已交付的進口關稅也可以退還,不過只能退還原來所交關稅的80%-90%。近年來,少數不法進口商常常以海關不允許提貨、海關將沒收、拍賣進口商品及海關不退進口關稅等謊言欺騙中國出口商,務必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出口商在辦理退貨手續時,應注意在印海關規定的港口海關倉庫存放時間內不失時機地辦理有關手續。印度海關規定,貨物到港後可在海關倉庫存放30天。滿30天後海關將向進口商發出提貨通知。如進口商因某種原因不能按時提貨,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向海關提出延長申請。如進口商在延長後的時間內仍未能按時報關提貨,海關將再次(也是最後一次)向進口商發出催促提貨的通知。如果進口商在接到海關第二次通知後,在規定的時間內仍不提貨,也不做任何說明和申請延長,海關將拍賣有關商品。想掙印度人的錢確實不容易。我以前也曾聽人說印度人的生意不好做。自己也不信,不過有一次,我們的一個印度客戶和我們聯系也是很久了的,他過來的時候,老闆還親自開車從杭州把他們接過來,花了不少錢, (因為當初說好的,他們說會有一個相當大的訂單)後來他們也的確下了好幾個櫃的訂單,單是價格壓的很歷害,有些是賠本的(有些比我們從廠家進來的價格要小好幾毛,我們這個東西價格本來就不高,)而且他們還要7個點的回扣,但老闆為了下次生意,也就答應了他們的要求,但沒想到的是,到了驗貨時,他們確說產品和樣品不一樣,(其實一模一樣的,有些還比樣品要好一點)他們拒絕收貨,我們老闆就很生氣,跟他們談判,他們就拒絕跟我們談,就堅決說不要這些貨,要我們退還定金,(這是老闆的聰明之處,事先收了他們的定金)老闆不給,所以他們想走也走不了,後來在協商下,他們只出了一小櫃的貨,老闆看確實和他們沒有商量的餘地,也就同意了,但卻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損失。 這只是一個側面,但是印度人的生意確實不好做,以後做印度人的生意要防著點。近兩年來,從國外直接來中國做化纖生意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就連我們去也必須有當地人陪同七拐八拐才能找到的工廠,偶爾也會冒出幾個不同膚色的外國朋友,他們或黑或白的皮膚,加上大多數國人聽不懂的英語,常常惹得村子裡熙熙攘攘,人歡狗叫。人們用陌生、好奇、友善的目光歡迎著這些八百年也見不著的朋友。他們的足跡遍及江浙各大專業化纖市常和他們談判的每個國人幾乎都會被告之,只要能談成,你的工廠和公司馬上就會有來自他們國家的many many business,你也很快就會掙得many many money,他告訴你的信息有時會讓你覺得金礦就在你身邊,而他就是指引你到金礦的使者,你也會恨不得在他黝黑的腦門上kiss一下。這些可愛、但有時最終也會讓你感到很無奈的外國朋友,有一部分來自我們的友好臨邦 ----印度。近兩年來,由於工作的關系,我接觸和認識了不少的印度商人。對他們的為人處事、風俗習慣以及辦事風格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說一說,希望能給還沒有或即將和他們打交道的朋友一點借鑒。先說說他們的風俗習慣吧。印度的官方語言為英語,只要是上過學的印度人都會講英語(這一點,好象要比國人強),不過印度人的發音可不是每個自認為會英語的國人能聽懂的。印度大多數人t和d發音分不清,往往包括一些專業人士第一次和印度客商交談時,都一眼霧水,不知說得是雲里還是霧里。經驗一:最好有一個曾經和印度客商打過交道的翻譯在場,實在聽不懂,就請對方用筆寫下來更好一些。印度大部分人信仰宗教,不吃肉類,很少喝烈性酒,各種蔬菜、水果是他們的主食,吃飯也不會用筷子。接待印度客商比較簡單,搞一桌蔬菜就會高興得他們屁掂屁掂的。如果頓頓有洋蔥,那就very good了。對了,許多飯店有的印度拋餅,並不是印度傳過來的,不知是那位中國廚子的專利。和他們一起吃飯講究不多,你可以點幾個自己喜歡吃的肉菜放在自己這邊,告訴他們是自己吃的就行,否則他們會很好奇地問這問那。我剛開始和印度客商打交道時,出於禮節,他們吃什麼,我也吃什麼,不好意思吃肉菜,特別是牛肉,因為在印度牛是他們的神,是要贍養天年的。因此幾天下來就面容菜色了。後來才知道印度人並不介意這些,我也就開始大塊吃肉了。印度人對「否定」和「肯定」的回答,一般中國人準保搞錯,中國人對「肯定」回答一般點頭,印度人卻用搖頭表示「肯定」,中國人對「否定」回答一般搖頭,印度人也用搖頭表示「否定」,因此有時侯你真搞不清楚他是對你說的表示肯定還是否定、同意還是不同意,這時你也只有多問幾次,從他語言中確定了。下面再說說和印度商人打交道時的經驗吧。印度商人和全世界其它國家的商人一樣,有著共同的優缺點,同時也有它本身的特點。幾乎每個來中國的印度商人都會告訴你,印度的化纖、紡織市場很大很大,這第一筆單子完成以後,馬上會有很多很多的訂單給你,你彷彿已經坐在了金子塔尖上。記住:這時你千萬不要腦袋發熱,高燒38度,有一單子說一單子,這一單子能順利完成就不錯了。多數情況下後面的承諾都是幌子。印度人做生意,喜歡砍價,往往還亂砍價,真搞不懂這時他們怎麼就沒有一點成本意識。一次和他們談設備出口合同,經過我們反復核算慎重報出去的價格,上來他就攔腰砍一半,還美其名曰:咱們是發展中國家,成本和勞動力價格低,設備價格怎能和日本、德國比呢,如果不圖價格便宜,還來中國買什麼,可一說起質量,要求就必須國際接軌,按國際標准,國外廠家該給的,我們一個也不能少給,備品備件還要備雙份,因為當地買不到。多麼赤裸裸的雙重標准,既然一點也不掩飾。經驗二:報價要留有較大的餘地,你先給他一個大的百分之多少的discount,再接著談,尤其是設備談判的時候。和印度商人約定見面時間後,你可別千萬當真,十有八九他會遲到,這一點咱們可比他們守時間多了,往往是你按規定的時間在賓館的大堂打電話給他,他會告訴你,我正在淋浴,5分鍾就下來,你就照著30分鍾等吧。因此請記住,經驗三:如果你要想把會議時間定在9:00,那就告訴他會議是在8:00或8:30。談判往往到了最後,他還要向你要個特殊的discount,請記住了,這時馬上終止談判,明確表示不談了。如果你有絲毫的猶豫,你的前期談判成果可能會煙消雲散,我曾經為了表示友好,答應再給些折扣,但最終的結果,你不得不再從不多的利潤中讓出一塊,這時你就會體會到什麼叫從你身上割肉了。談判中的報價,最好是口頭報價,需要書面的報價也最好不要是顯示公司名稱的那種,更不要在報價上簽名。印度客商有一習慣,習慣拿東家的價格給西家看,再拿西家的價格給東家看,想想,你要是見到了競爭對手的正式報價有何反應,估計在稍有可能情況下,大多數人會再給他一個比競爭對手更低的價格,你肯定不會想到他也會把你的正式報價給你的對手吧,恐怕你這時還在心裡感激他的好處呢。其不知,你已經成了他手裡的一張牌。手腕夠毒的吧。這一招對中國的廠家最好使,本來利潤很不錯的生意,經他一折騰,恐怕大家都得為他打工了。同胞們,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不自相殘殺?!!經驗四:不要輕易給印度商人正式書面報價。特別是在知道有好幾家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貿易商和中間商最好不要和印度客商談生意,他們的信譽和某些國人的素質一樣,絕對屬於過河拆橋的主,一旦一單生意過後知道了廠家,那就拜拜了您拉,也許昨晚還和你在暢談友誼,交杯痛飲。經驗五:千萬不要透露你的下家,哪怕就算他想要認你這個爹,否則你只留下想扇自己一個耳把子的份了。飯也吃了,手也握了,合同簽訂了。嘿嘿,你可別以為就鈔票到手了。印度客商往往會要求你馬上准備好貨,催你急得恨不得明天就要發貨。他也會告訴你一回國馬上就付款或開信用證。可往往有的一走,就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好象什麼都沒發生過。你再催他,他就會告訴你這個那個原因,反正是說不清的原因。碰巧你已經安排生產出了貨,而又不是那種多數人要的大陸貨,那你就可以慢慢地體會什麼叫猴急猴急的了。經驗六:不見兔子不撒鷹,沒有收到預付款前,千萬不要組織生產,哪怕合同規定了明確的交貨期。就此事我曾經問過比較要好的印度朋友,他們說:印度客商多疑。你們搞不懂吧,我也搞不懂。印度有多如牛毛的中間商,他們的工作就是收集情報,撮合貿易,作為生產廠家的你要注意羅,可能和你談來談去的印度客商只是個中間商而已,他最終要多少貨他都吃不準,雖然他會信誓旦旦的告訴你他的工廠一個月需要多少多少,其實他自己一點也不需要,只是他的客戶需要罷了。我曾經接待過兩撥印度客商,巧的是都要一樣的規格,美呵呵地忙了一周,到頭來卻發現,感情兩撥都是同一家客戶的代理,又是陪吃、陪喝、陪考察工廠,整個一個三陪。最終客戶又自己從別的地方買了產品。你說我們這不都是瞎忙嗎。經驗七:搞清情報,看準客戶,有的放矢,別瞎耽誤工夫。對了,做貿易的朋友,你會發現近來你收到越來越多的從印度發來的詢價電子郵件了吧,當真也別太當真,很多都是向你尋尋價格而已,說白了,你也只是在瞎忙,尤其是那些常規品種的尋單,什麼FDY、POY之類的,可以說基本沒戲,生產廠家可能還有那麼點點戲,別忘了印度也是一個興起的化纖和紡織大國,當地的勞動力成本比我們還低,目前一些印度廠商正琢磨著出口化纖絲到我們國家,很多印度客商知道我們的退稅率,連能退稅多少都能算出來,從廠家拿過來的貨,你能再賺多少毛。經驗八:接到的尋函,最多報一個中心價,大筆定單,來人到中國談。特別是化機設備及備品備件。
G. 印度吠陀時代恆河流域,商業有哪些發展
商業的發展就更為突出。地方貿易主要商品是鹽、金屬,並形成了一定的商業路線。另一種貿易是與西亞間的對外貿易,陸上通道重要樞紐是口旦叉始羅,還有海路貿易。除實物交換外,已用貴金屬(金塊)作媒介。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開始出現少量城鎮。它們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業中心,但規模都很小,不能和摩亨佐·達羅、哈拉巴相比。
H. 古代印度的商業發展怎麼樣
古代印度的商業繁榮。商人或走街串巷,或設店開鋪。大商人往往同時經營多類店鋪。漢譯《十誦律》(卷15)說,一個窮人拾到一批財寶,成為大富翁後,開設了金鋪、銀鋪和珠寶鋪等多家店鋪。耆那教的一份文獻說,王舍城有3600個商家。這可能有點這誇張,但也反映了王舍城商業繁榮的情況。古印度已有相當完善的商業運作理念和系統,有的大富商通過聯姻或合夥關系建立了自己的商業網。
I. 印度有哪些世界五百強企業你知道嗎
印度排名前三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如下。
一、印度石油公司
印度石油公司是印度的國企,也是印度排名第一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實力非常強大,它的營業額和利潤都非常高,在世界五百強中能排到168位,營收高達535.6億美元,凈利潤高達29.6億美元,這還僅僅是前幾年的水平,而且印度石油公司在1959年就成立了,是正宗的老牌企業,具有根深蒂固的發展模式,其利潤來源非常穩定,依託印度十多億人口的石油消耗量,後續發展潛力巨大。堪稱印度版的“中石油”。
綜上:印度的實力還是很強的,有很多排名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同時也有很多傑出的人才,雖然印度很窮,但是閃光點依然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