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到底有多少個邦
印度有28個邦。印度行政區劃中的一級行政區域包括有28個邦(省)、6個聯邦屬地及1個國家首都轄區。每一個邦都有各自的民選政府,而聯邦屬地及國家首都轄區則由聯合政府指派政務官管理。此外,雖然印度在南極洲並沒有擁有土地,但在當地亦建有二個科學基地:Dakshin Gangotri及Maitri基地。印度28個邦名列表安得拉邦 阿魯納恰爾邦 阿薩姆邦 比哈爾邦 恰蒂斯加爾邦 果阿邦 特里普拉邦 曼尼普爾邦 喜馬偕爾邦 梅加拉亞邦 喀拉拉邦 古吉拉特邦 賈坎德邦 北安查爾邦 旁遮普邦 卡納塔克邦 米佐拉姆邦 奧里薩邦 哈里亞納邦 錫金邦 泰米爾納德邦 拉賈斯坦邦 馬哈拉施特拉邦 那加蘭邦 中央邦 查謨-克什米爾邦 北方邦 西孟加拉邦從現實角度看,印度東北部的曼尼普爾、阿薩姆等邦始終在堅持武裝斗爭,要求獲得獨立建國的權利。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也長期不屬於印度范圍。北部的克什米爾,東部的西孟加拉邦,也有非常強大的分裂勢力。
與民族問題糾結在一起的是語言問題,印度主體民族是印度族,占總人口50%左右,但印度官方語言印地語卻只有30%的國民在使用。
Ⅱ tamil na是什麼意思
翻譯:
tamil ma:泰米爾納德邦,是印度南部的一個邦,接壤卡納塔克邦、喀拉拉邦和安得拉邦。
例句:
1.Ours picks us up at the airport to begin the drive from Coimbatore, Tamil Na 's second-largest city.
我們請的司機到泰米爾納德邦第二大城市科因巴托爾(coimbatore)機場接上我倆後,就開始了長途跋涉。
2.A mother in Tamil Na, India, recently had a question for our new series on children and parenting.
來自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一位母親最近對我們最新的孩子及養育系列提出了一個問題。
3.In comparison, the number of textile manufacturing units in Tamil Na has grown more than1.5 times ring the last decade.
相比之下,泰米爾納德邦的紡織製造單位在過去的十年內增長了1.5倍。
Ⅲ 卡納塔克邦的介紹
印度西南部的邦,西臨阿拉伯海。卡納塔克邦舊名「邁索爾邦」,1947年印度獨立之前,屬於邁索爾土邦,英國統治時期三大土邦王國之一,傳承了25位國王。印度政府在1956年根據「照顧語言區域」的原則,主講埃納德語的地區被劃歸為一個邦,1973年才將邦名改為現在的卡納塔卡邦。卡納塔克邦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江河湖泊、瀑布流泉,幽谷密林,名城古剎,應有盡有。而且那裡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該邦的金礦在印度首屈一指。農作物品種很多,有水稻、小麥等,其中咖啡產量居各邦之首。卡納塔克邦的首府班加羅爾是印度第三大城市,人口約650萬人。印度獨立以後,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是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被稱為「印度矽谷」。卡納塔克邦(拉丁字母轉寫為:Karnataka),位於印度南部。作為印度的資訊工業重地,該邦首府班加羅爾有「印度矽谷」之稱。卡納塔克邦有人口超過5000萬,是印度十大人口最高的邦之一;單班加羅爾就有超過450萬人口,但邦內其他城市的人口都不足100萬。
Ⅳ 印度的地理位置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6度44分至35度30分、東經68度7分至97度25分之間。印度是世界第七大國,總面積約317萬平方公里。印度從北到南全長3214公里,從東到西全長2993公里,印度半島亦是南亞的主體。
印度地理是多樣的,從雪山山脈到沙漠,從平原到雨林,從丘陵到高原,風光應有盡有。印度囊括了位於印度板塊的印度次大陸的絕大部分,以及印度-澳洲板塊的偏北部分。印度擁有海岸線7000多公里,其中大多數位於亞洲南部半島,伸入印度洋。
印度西南部與阿拉伯海接壤,東部和東南部與孟加拉灣接壤。印度西北部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接壤,北部與中國,不丹和尼泊爾接壤,東部與緬甸接壤,印度西孟加拉邦的東部是孟加拉國。印度南部是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島國。
印度南方是熱帶季風性氣候,北方則是溫帶氣候。乾旱、季風性氣候造成的下雨形成的突發性洪水,嚴重的雷暴雨、地震等是印度的主要自然災害。
Ⅳ 什麼是印度的南北地理分界線
北饢南飯:印度食物的南北分界線
印度食物的人文地理劃分,與中國有一種迷人的類似。北方大部分是吃面的,平原和沙漠里,各種饢和餅,蘸點羊肉咖喱,就是典型的一個午間簡餐。南方則是魚米之鄉,午餐晚餐被魚飯占據不說,早餐不是米糕就是米粉。北方人吃米的例外,偏偏和中國一般都在東北,便是恆河和雅魯藏布江交匯的孟加拉和阿薩姆,那廣闊泛濫的沖擊平原,魚米的豐收,很難不讓人想起烏蘇里江上夏日的漁獲。
在印控克什米爾的首府斯里那加老城轉悠時,碰到了婚禮。幾個壯漢在當街手打著名的克什米爾羊肉丸,要確保一整天的歡愉。主人家拿出黃燦燦的香甜抓飯給我們嘗時,那感覺好像是回到了塔什干或是伊寧這樣的中亞城市;可是待醇厚咖喱汁熬出來的羊肉丸放在抓飯上時,立刻又回到了印度,盡管那柔軟而韌香的羊肉丸,咬下去竟然讓人想起了獅子頭和潮州牛肉丸的混合質感。
羊肉丸不獨克什米爾一家聞名,北方邦首府勒克瑙的羊肉丸也非常美味,更酥軟,咖喱汁則更香辣,跑到老城中央最有名的那家店時,四隻咖喱羊肉丸足足讓我下了四張香噴噴的黃油麵餅。
肉丸可能是印度咖喱世界裡最能保持原型的食物了(盡管它的「丸形」也早早跳脫了肉的原型),一般的羊肉雞肉咖喱,肉粒都很小,基本難以分辨。在稽那教的聖地阿布山,古吉拉特廚師給了我全印度最「糊糊」的一道菜:咖喱羊腦。端上來的時候,羊腦已與咖喱水乳相融,我腦中想起了在成都吃烤腦花時必放在蛋炒飯的搭配,於是毅然要了一份海德拉巴抓飯。果然,兩種香氣四溢的蛋白質和澱粉會合時,竟有了一種恢弘的、甜潤和辛辣交合的味覺快感。
與這些北方的重口味相比,南方沿海簡直就是清新的椰風了。我尤其喜歡喀拉拉邦,這里聚集了大量的十世紀就皈依的敘利亞基督教徒,因此除了魚之外,牛肉在餐廳的菜單上也隨處可見,甚至還有豬肉,大部分餐廳也供應酒,這在戒律頗多的印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科欽城堡外,海岸上那些傳說是古代中國傳來的捕魚桿下,一箱箱的漁獲擺著任人挑選。我挑了一條魚,隨便指了一個沒有嘗試過的做法,廚師端上來的竟然是神似酸湯魚的一碗。舀湯入口,青芒果和羅望子的酸甜在香葉的伴隨下,把魚香融合得淋漓盡致。
可是最難忘的,還是在一個貧民家裡的一餐。喀拉拉以與大海聯通的運河出名,水道四通八達,是椰林和稻田間最主要的交通渠道。我在旅店的幫助下,與一個黝黑的老實人在小船上漂移了一天,遇見了知道蔣介石和毛澤東的漁民(喀拉拉長久以來由共產黨和左派執政,農民識字運動轟轟烈烈,在印度算是率先掃除了文盲),進了他孤零零杵立在稻田裡的小屋。他羞澀的太太拿出香蕉葉,在兩個女兒的照片下盛上為我准備的午餐,那簡單的豆子糊糊,烤魚和腌青芒果與藍色的未知咖喱汁都格外好吃,甚至還有應該是煸炒出的青菜絲,不再像北方一樣,以面餅和糊糊打發。看來我魚米青菜的南方胃,即使到了印度,還是得一路向南吧。
Ⅵ 印度南部吃什麼 印度南部是指哪些地方
1、印度南部主食有大米及麵食,烹調方式有炒、煮、燴三種,喜加入各種香料,尤其是辛辣類香料。印度食素者特別多,而且社會地位越高的人越忌葷食。
2、印度南部是指在今日印度共和國南部的安得拉邦、卡納塔克邦、喀拉拉邦、泰米爾納德邦四個邦以及拉克沙群島和本地治里兩個聯邦屬地組成的范圍,共占整個印度的面積達19.31%。在印度國歌《人民的意志》歌詞里的一句「以至達羅毗荼」(dravi?a)所指的就是這里。
Ⅶ 印度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印度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6度44分至35度30分、東經68度7分至97度25分之間。
Ⅷ bangalore是印度哪個邦
班加羅爾(Bangalore)是印度南部城市,卡納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三大城市,人口約650萬人。
Ⅸ 印度南邊的國家
1、孟加拉國
孟加拉國,南亞國家,位於孟加拉灣之北,東南山區一小部分與緬甸為鄰,東、西、北三面與印度毗連,並在北方邊境尚有大量飛地,全國總面積為147570平方公里。2015年6月,印孟兩國達成新的邊界協議,孟加拉獲得111塊共計170平方公里的飛地,飛地范圍內的居民已自由選擇國籍。
2、緬甸
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
3、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意為「聖潔的土地」、「清真之國」。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是一個多民族伊斯蘭國家。國語為烏爾都語。
巴基斯坦位於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南瀕阿拉伯海,東接印度,東北鄰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北與阿富汗交界,西鄰伊朗。海岸線長980公里。南部屬熱帶氣候,其餘屬亞熱帶氣候。首都伊斯蘭堡,前首都卡拉奇是最大城市。
4、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
1949年(己丑年)10月1日成立,以五星紅旗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國徽內容包括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首都北京,省級行政區劃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由56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漢族占總人口的91.51%。
5、尼泊爾
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英語: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Nepal),簡稱尼泊爾。南亞山區的內陸國,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屬青藏高原南底),北與中國相接,其餘三面與印度為鄰。喜瑪拉雅山脈是中尼的天然國界,包括珠峰在內,世界十大高峰有八座在中尼邊境。全國總面積14.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2850萬人。
Ⅹ 印度和巴基斯坦相鄰的邦
印度和巴基斯坦相鄰的邦是克什米爾邦,
克什米爾邦,全稱查謨和克什米爾,面積17.3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086萬人,傳統首府是斯利那加。該地區南部屬於印度管轄,北部屬於巴基斯坦管轄,兩國均宣稱對克什米爾全境擁有主權。
克什米爾歷史悠久,曾是古印度思想的交匯場所,佛教和印度教都在此地得到發展。首府斯利那加重建於孔雀王朝的城市遺址之上。14世紀伊斯蘭教傳播至克什米爾。1339年該地區建立賽義德王朝,信奉伊斯蘭教。19世紀克什米爾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但先後置於杜蘭尼王朝、莫卧兒帝國和錫克帝國的統治之下。1834年錫克帝國入侵清朝屬國拉達克,拉達克向駐藏大臣求援未果,1835年被擊敗,之後並入錫克帝國克什米爾地區。1845年英國擊敗錫克帝國,克什米爾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邦。印巴分治之後,1947年兩國為爭奪克什米爾主權發生克什米爾戰爭,1949年確立停火線,至此克什米爾南北分裂,分別納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領土范圍。